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郭孟卓1,赵辉2

(1.水利部办公厅; 2.中国地质大学)

一、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约5500亿m3/a,其中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分别为1135亿m3/a、760亿m3/a、138亿m3/a和27亿m3/a,到20世纪末,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7500亿m3/a,近10多年中,全球地下水开采量以印度和中国的增长量最大。各国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尽相同,如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用于灌溉的地下水量约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50%以上,而日本和欧共体各国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供水。全球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依靠地下水,美国50%的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

全世界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不包括冰川和长年积雪,储存和流动的地下水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2/3,每年有2.5万亿m3可更新的地下水资源,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3倍还要多。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资料显示,俄罗斯联邦使用的地下水资源量还不到每年9000亿m3补给量的5%;西非不到1%;中国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过8000亿m3,但仅使用了1031.49亿m3(1997年)。即使印度已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但其使用量仍不足其评价的每年4500亿m3补给量的1/3。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二、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超采,由于

排水不足或地表水、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因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补给平衡受到破坏

西亚和南亚的地下水问题较为突出。例如也门的地下水开采所产生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高平原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的400%,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的唯一一个国家。墨西哥的含水层几乎全部处于强过量开采状态,一个灌区的研究表明,灌区内10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速度达 1.79~3.3m/a。近年来,西亚、西北亚次大陆和巴基斯坦灌溉井的数量每年增加100万眼,在大面积范围内,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其年补给量,且这一面积还在逐年增加。在印度南部的基岩山区,单井出水量在减少,随着井深的加大,地下水的开发费用也在增加,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含水层的疏干,印度农业收成的1/4受到严重威胁,已影响到该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限制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印度的岛屿和西部地区,包括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印度的粮食基地,都面临着地下水过量开采的严重问题。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已下降到人力提水设备提不到水的深度,在北古吉拉特邦,30年前井水位埋深仅10-15m,但是现在的机井深度已达到400~450m。

在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城区没有足够的补给,很难满足居民对水资源可持续供给的需求。如印度西部的艾哈迈达巴德和焦特布尔,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都支持兴旺发达的私营地下水开发企业,这些企业用管井从近郊开采地下水供给高收入的人群居住区,造成城区的地下水水位以7~10ft/a的速度下降。根据南亚一些国家政府水资源和林业机构的估计,有400多个城市靠地下水供给生活用水;许多沿海城市因过量开采地下水正遭受着海水入侵的威胁。城市工业化是城区产生地下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韩国的一些城市,工业对地下水的开采已使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0~15m。

2、地面沉降

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在非固结的沉积含水层超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一旦下沉就不会再回复到它原来的标高。由于超采地下水,日本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地面下沉,地面下沉造成的建筑物毁坏以及洪水和潮水灾害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工业的破坏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地面下

沉也因此而一度停止。然而,到1950年,工业复兴对地下水的需求又快速增长起来,有些大城市的地面又开始下沉。东京都1961年地面下沉量18.9cm,1963年为19.5cm,千叶县1970年地面下沉量23.2cm,1972年为20.2cm。地面沉降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使日本政府下定决心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

3、海水入侵

沿海地区含水层疏干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海水入侵。在孟加拉国沿海地区,为了灌溉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含水层发生海水入侵。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撒拉萨特海岸,由于私营农场在20世纪60~70年代之间连续过量开采地下水,使该地区早期产生了空前的繁荣,然而海水快速入侵了沿海地区的含水层,在10年内入侵陆地的距离从1km增加到了7km,结果使该地区不可能持续繁荣的“机井经济”快速崩溃。在韩国济州岛,由于工业开采地下水,也发生了海水入侵。

4、土地盐渍化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在印度,土地盐渍化面积约600万hm2,在12个主要的灌溉区,设计的灌溉面积为1100万hm2,其中有200万hm2为积水面积,100万hm2的土壤盐化区。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盆地地下水水位上升和地下水盐度增加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5、地下水污染

除含水层疏干、土地盐渍化外,人类活动造成的另一个地下水问题是地下水污染,含水层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问题正遍布全世界。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西拉贾斯坦邦,其主要问题是地下水的盐度增加;在古吉拉特邦北部和拉贾斯坦邦南部,地下水已被氯化物污染;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Gediz:盆地,非点源污染物(主要为农用化学物质)已造成地下水质恶化,河流下游的状况更差,如伊兹密尔和种植草莓的农场主将不使用河水,而改用地下水。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阿尔果德地区的北部,椰子汁中含有0.2%的残留铬。这些铬来源于制革厂的铬制革工艺过程,并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

6、生态环境恶化

地下水的无序开采严重影响脆弱的生态环境。约旦艾兹赖格绿洲的瑞玛萨尔湿地有7500hm2,为大量珍稀的本地水生和陆地物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其绿洲被国际公认为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但农业灌溉及安曼城市用水,使用了大量的机井在上游过量开采地下水,

使含水层补排平衡遭到破坏。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内,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使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从2.5m增加到7m,使许多补给绿洲的泉水干枯,其流量从1981年的1000万m3下降到1991年的100万m3,其结果是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地下水的盐度从1200ppm增加到3000ppm,绿洲附近的旅游收入明显下降。

三、世界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1、技术措施

(1)调水补给

约旦中部的艾兹赖格绿洲,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扶持的项目,从地下水过剩的开采区将150万~200万m3的地下水抽出,输送到湖泊中心,结合其他大量辅助措施,如泉水的清洁和恢复等,使得艾兹赖格湿地恢复了原始魅力,大量的鸟飞回来了,艾兹赖格的旅游收入明显回升。美国加州的圣华金河谷区,随着农业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已有12亿m3的地下水被抽出用于灌溉,其灌溉用水的回渗已成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超过了天然补给量的40倍,承压含水层30~60m的降深使其地下水的流向发生改变,许多地区的抽水扬程增加到了250m,地面沉降已广泛分布。1967年以后,政府用税收的方式来管理地下水灌溉,这些税收可用来从外地调水,地表水灌溉显著增加。由于地表水灌溉增加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使地下水水位抬升,埋深已小于1.5m,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排水问题。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但都在发达国家。

(2)雨洪补给

全世界的许多地区,尤其在南亚,已开始加强雨水的就地利用与地下水补给问题的研究。例如在印度,年降水量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每年暴雨期的100多个小时内,使得地下水很难获得补给,补给区、补给量与可持续的地下水灌溉程度之间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印度已开始大规模地开展集雨和地下水人工补给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将工作重点由发展灌溉的预算分配转移到集雨和人工补给上来。在印度南部有20万个池塘,人们正极力建议将这些池塘用运河水将其充满,形成地下水的补给池。在安德拉邦的一个灌溉系统中,建了一个包括9个渗透池和7个控制坝的试验性人工补给工程,以增加泉水的停留时间,使雨季后的地下水水位上升了2.5m。印度中央地下水管理部正在几个地点开展人工补给试验。

(3)流域的植被措施

已有研究结果证实,流域汇水区内的植被状况对地下水的补给既有益又有害。例如,在南非1000万hm2)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些外来的杂草,如金合欢属类、松属类、桉属类、牧豆属类,这些将消耗33亿m3的水,比本地植物要多消耗掉7%的全国总径流量,人们认为杂草的生长对地下水的补给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南非政府水资源和林业部实施了一个特别的长期计划,即“为了水而行动计划”,将外来的杂草除掉,每年的高峰时候,所雇佣的人力达到4.2万人,但完成此项工作需要20年或更长的时间。与此相反,人们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种植韦惕蔚草,认为这是减低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草种植在斜坡上可降低雨水径流的70%,因为这种草不仅能降低大范围内的径流流速和径流的扩展范围,而且其茂盛的根系能穿过板结的土壤,改善雨水的入渗条件。

2、法律措施

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地下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导致的问题,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地下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韩国1994年颁布了《地下水法》。该法明确立法的目的是制定地下水有效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有关事项,促进公共福利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指出国家的职责是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使国民能够使用良好的地下水。该法对地下水的调查评价和利用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许可审批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20世纪初,澳大利亚一些州就有地下水的立法。如新南威尔士州1912年水法的第五部分自流井部分即规定了有关含水层管理的条款,包括地下水取用申请许可、地下水量分配以及违反许可的处罚等内容。20世纪70年代后,有关地下水水质管理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条款出现在澳大利亚各州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

为防止地面下沉,日本于1956年制定了《工业用水法》。该法规定,在划定地区内,凡开采地下水供应工矿用水者,必须呈报所属都道府县批准。该法还为各地区规定了严格的指标,如:东京都要从1961年的地面下沉量18.9cm,到1991年不超过0.8cm;千叶县要从1970年的下沉量23.2cm,到1991年不超过2.4cm;埼玉县则要从1962年的下沉量20.8cm,到1991年控制在1.3cm。1962年又制定了《关于限制建筑工程开采地下水法》,该法也划定一些地区,要求凡开采地

下水供高层建筑物使用时,必须呈报都道府县批准。为限制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在1981年11月举行的日本内阁大臣联席会议上,制定了预防地面下沉的对策纲要,要求各有关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推行综合性对策。1985年4月,对浓尾平原和筑后—佐贺平原,制定了一份《预防地面下沉的对策纲要》(后在1995年9月作部分修订),1991年11月又对关东平原北部制定了同样的纲要。除这两部法规以外,为控制对地下水的抽取,还有很多地方政府的法规在施行。

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针对地下水资源管理颁布了专门的法律,如韩国《地下水法》(1994年)、以色列《水井控制法》(1955年)、英国《地下水管理条例》(1998年)等,美国联邦政府除在《水资源清洁法(Clean Water Act,CWA)》《资源保持恢复法(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等多部法律中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做出规定外,还专门制定了《V类地下回灌井控制导则》(1999年)和《地下水规程》(2000年),对地下水管理问题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也颁布了专门的地下水管理法规,如在澳大利亚几乎各州都有专门的地下水管理法律法规。地下水管理单独立法,对于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3、政策与行政措施

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定国家水改革框架政策、国家水质管理策略和水资源评价等重大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各州对地下水的管理。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应用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以此作为地下水水量管理的基础,并提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环境生态密切相关,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时,要考虑保护湿地、植被、水生生物、河流基流、泉水、石灰岩溶洞等依赖地下水而生存的生态系统。在地下水水质管理中,包括编制地下水易污染性图、建立水源保护区等措施。大自流盆地地跨4个州,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了统一的协调咨询机构,改变了长期分散管理的状态,并已经制定和正在实施长期战略管理计划,这些措施为大自流盆地这一大区域的地下水实现可持续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与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地下水管理措施。德国重新修订的《自然保护法》中对开采地下水做出了严格限制,规定凡因饮用水供应、灌溉或生产过程中需开采地下水,必须事先向管理部门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测量数据、生态风险评估报告、施工计划和补偿方案,同时需要证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水的消耗与损失已

经尽可能地达到了最少,并且除了地下水外,没有地表水、雨水集蓄或其他可替代水源。这样,地下水开采许可审批时间将会变长,使开采成本增加。法国取用地下水时,水价高于地表水。一般根据水源状况、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供水时间以及为了提高供水质量而采取的供水工程措施的差别,分区采用不同的水费标准,取用地下水时水价标准相当于取用地表水水价的两倍。

4、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进行管理

澳大利亚于1998~2000年进行第四次水资源评价时确定了以地

下水管理单元作为评价的基础。在原联邦水资源理事会划定的61个地下水管理区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了538个地下水管理单元,作为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的利用和分配的基础。这比原先的地下水管理区的划分更进了一步,为改善地下水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在1970~1984年的“国家水资源概况”项目中,将全国分为21个水资源区域和352个水文地质单元,根据对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和形成条件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进行评价。在1978~1995年的“区域含水层系统分析计划”中,把全国分为25个含水层区域。分区有连续成片(如高平原含水层)和不连续成片、但条件类似的水文地质单元两种类型,以含水层系统为单位,整编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编制区域水文地质图集。

5、重视保护

在美国,目前大部分地下水水质良好,但是点源、面源污染以及超采的威胁仍然存在。尽管绝大多数地点发现的污染物含量低于饮用水标准,但个别地点的地下水污染已经或将会威胁到公众健康。经验说明,保护地下水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采用“基于保护资源的全面综合防治方案”(CSGWPP)。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开始执行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批准的CSGWPP方案,各地在执行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地的治理重点和优先顺序。

在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1963年根据立法实施地下水取用许可制度。此后,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加强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水质管理。英国环境署1992年颁布地下水保护政策,提出风险决策的概念和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包括:控制地下水开采,废弃物管理,污染土地的管理,液体排放物的处理,地下水污染扩散的管理等。

在英国许多地下水供水区,为保护地下水,对某些可能污染地下

水的活动可以限制或禁止。但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措施,确定水源保护区,则始于1992年,当时的国家河流管理局最初确定地下水源保护区时,考虑的是饮用水源和供水水质接近饮用水标准的所有重要的公共供水源、私人水井或钻井,如供矿泉水、酿酒业、食品加工业的水源。现在英国环境署对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已确定近2000个供饮用的地

下水源(井、钻孔和泉)为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或限制可能引起地下水源污染的活动。目前,建立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英国地下水保护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冯翠娥摘编自《中国水利》2005年第3期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 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2%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的水是咸水,只有%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全球每年水资源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亿合计数增长。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如果还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说将地球的水比作一大桶水的话,那么我们能用的也只有一勺水,而这一勺水中的四分之一或更多已经被污染;如果再让它们继续遭到人类的摧残,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浪费水现象 . 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 策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

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 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石家庄市水资源现状与展望

石家庄市水资源现状与展望 建筑学1101班丁倩钰 2011225070124 【摘要】: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华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依据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本文阐述了我国华北地区城市,主要是石家庄地区的水资源(包括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我们应该付诸行动,把节水任务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现状与问题供需前景节水对策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联合国曾预言,水将是21世纪全世界最紧缺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匾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所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保障水平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北平原2000年人口为4 .37亿,占全国人口34.8%,GDP3.13万亿元,占全国32.3%,农业灌溉面积3.46亿亩,占全国42%,但是它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区,尤其是城市水资源。 1 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经113°18ˊ-115°30ˊ,北纬37°30ˊ-38°40ˊ总面积15848km2,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区,东部为辽阔的华北平原。 井陉盆地:位于太行山中段,地形地貌呈西高东低,南部、北部高而中间低,四周山峦叠嶂标高在700-1200m之间,中间为丘陵,最低段为威州固底群泉分布地带,标高在165—190m,呈群山环抱的盆地状态。井陉盆地地貌形态受构造、岩性、水的物理、化学作用及新构造运动诸因素制约,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侵蚀堆积、构造堆积、构造溶蚀及构造剥蚀地貌。 平原区:西依太行山,东为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程由山前的100m左右下降到东部的30m左右。地面坡度由山前的1.6—2.5%,下降到1—0.5%,地貌形态为山前冲洪积作用而成的冲洪积扇群,河、湖相沉积而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1.2气象 本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温差大,四季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干热多雨,秋季凉爽降温快,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左右,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0.6℃左右;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2.7℃,最低-26.5℃。全年无霜期180-210。多年平均降雨量493mm。 1.3水文 石家庄市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平原区河流由北而南主要有:沙河、滋河、滹沱河、交河、槐河等自西向东南流经本区。其

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报告

地下水资源管理 课 程 报 告 班级:勘察技术与工程 姓名:吉泳安 学号: 1803090210 任课老师:王艳霞

交通学院二〇一二年五月五日 目录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概述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二、水质评价方法 三、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主要方法 1、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解析法 (二)数值法 2、主要以观测资料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回归分析法(相关外推法) (二)系统理论法 (三)开采抽水试验法 3、以水均衡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水均衡法 四、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分级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 一、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我国地下水保护现状 三、主要任务与实施措施 (1)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与配置管理 (2)地下水涵养与保护 (3)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治理与修复 (4)地下水管理和监督能力建设 (5)地下水应急与战略储备水源建设与管理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概述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它属于整个地球水资源的一部分。地下水的使用价值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它是否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资源,首先是由水质决定的。在水质符合利用要求的前提下,看其可资利用的数量有多少。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同时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评价。地下水量的计算和评价比水质评价复杂得多。一般所说的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都是在水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对水量进行评价。因此,将地下水的各种量也多称为资源。计算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1)“三水”联系,互相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 (2)以丰补欠,调节平衡的原则。 (3)考虑人类活动增加或减少的补给量及排供结合的原则。 (4)安全开采,防止产生环境地质等不良后果的原则。 二、水质评价方法 对地下水的质量以及预测在开采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和趋势所进行的全面论证和计算。进行水质评价需要掌握计算区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卫生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对与开采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其他水体(包括相邻的含水层),也应掌握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针对用水目的,评价水质的现状和开采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变化。水质评价的标准有:生活饮用水标准、锅炉用水水质标准、冷却用水对水中C0。含量标准和水对混凝土腐蚀性标准等;在有地方病地区,当地环境保护和卫生部门提出的水质特殊要求。在水质变化复杂的地区,还要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分区分层进行评价,以提高水质评价的精度。在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的地区,要注重污染指标的有关元素、离子及其含量的分析和研究,按地下水污染的类型、途径、程度和范围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提出防止水质继续污染的建议和处理受污染水的措施。水质评价除对水质的现状进行评价外,还要着重预测地下水按允许开采量开采后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 三、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主要方法 1、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解析法 1、原理 计算地下水资源的解析法,就是用地下水动力学中解析解的公式来计算求得允许开采量的方法。 2、适用条件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 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 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 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 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 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 亿立方米,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 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 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 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 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联合国报告称全球可能有7亿人因缺水背井离乡。 吉尼斯世界纪录视智利基亚瓜镇为全球最干旱之地。20世纪40年代,该镇拥有800位居民,如今此地只有120人居住。 如今我们的世界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全球化愈加明显,全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饥渴、干旱和水灾也是不分国界的,今天发生在别国的问题终有一天会影响到自己。 ——土耳其总统居尔 在世界水资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下,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于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幕。来自全球的数千名代表与会讨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此次水资源论坛吸引了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其中包括4位国家元首。东道国土耳其总统居尔在演讲时呼吁世界各国将水资源利用问题当作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议题来看待,希望能引起各国最高层官员的注意。 论坛秘书长塔巴萨兰表示,会议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全世界都了解,有效用水的必要和紧迫性。他引用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为论坛召开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倘若全球不提高水资源利用有效性,到2030年,全球半数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 塔巴萨兰提及的报告全称为《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干旱和

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缺乏会对人口流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区域,这一现象将尤为严重。该组织预计将有2400万到7亿人会因缺水而背井离乡。 联合国去年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全球人口数量将在2050年达到91亿,在目前数量(65亿)上激增40%。 限制用水腐败是这次论坛的主题之一。论坛呼吁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用度和管理,避免腐败让全球用水“雪上加霜”。 据介绍,典型的“水腐败”包括伪造用水数据、在水资源设备购买时寻租、在签订水资源开发合同上任人唯亲等。在某些国家,用于水资源开发和节约的款项有30%被腐败消耗掉了。 ■现状 上世纪工业用水增加20倍 据新华社电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因此,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 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速增长。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7倍,其中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

地下水资源管理(全)

1、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涵义:在充分了解地下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动态变化的前提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施组织、协调、监督,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地下水资源管理主要内容:(1)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2)地下水资源规划;(3)地下水资源管理;(4)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5)地下水资源保护;(6)地下水动态监测与信息发布。 3、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规划,调查分配,取水许可实施及监督管理和保护等组成的整复杂体系。这是社会政府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职能的系统体现。涉及到自然,人,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对方面多层次因素集技术性,政策性,社会性为一体,内涵丰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4、地下水资源规划概念: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且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要求,从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的实际出发,针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强化管理、有效保护而进行系统的规划工作,从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地下水资源规划原则:(1)地下水与地表水统一规划原则;(2)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4)坚持可持续利用,力争供需平衡的原则。 6、地下水资源规划内容:(1)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2)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3)需水预测;(4)供水预测;(5)供需平衡分析;(6)未超采区开发规划;(7)超采区开发规划;(8)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7、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开发规模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一定社会技术经济阶段,在水资源总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所获得的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 (2)水资源承载最大人口论,水资源承载力为: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下,以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人口容量 (3)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能力论,水资源承载力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胜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 8、地下水功能区划的目的:为充分发挥地下水的多种功能,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地下水管理,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而开展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工作,建立地下水管理制度的基础技术平台,是进行地下水规划、指导开发利用行为、保护生态与环境和加强地下水管理的基础工作。 9、地下水功能区划分原则:(1)人水和谐、可持续利用;(2)保护优先、合理开发;(3)统筹协调、全面兼顾;(4)以人为本、优质优用;(5)因地制宜、突出重点;(6)可操作性强、服务管理;(7)水量、水位和水质并重。 10、地下水功能区划类型: 一级功能区:(1)开发区:指地下水补给、赋存和开采条件良好,地下水水质满足开发利用的要求,当前及规划期内(2030年,下同)地下水以开发利用为主且在多年平均采补平衡条件下不会引发生态与环境恶化现象的区域;(2)保护区:指区域生态与环境系统对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变化较为敏感,地下水开采期间始终保持地下水水位不低于其生态控制水位的区域;(3)保留区:指当前及规划期内由于水量、水质和开采条件较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或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作为储备水源的区域。。 二级功能区。 11、地下水资源保护目的: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水质,使其不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污染,还要保护水量的可持续利用。新时期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应把提高地下水资源保障能力、改善人民群众的饮水质量和生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减轻或避免地下水不合理利用产生的地质灾害等放在重要位置,实现从重开发、轻保护到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战略转变,加强水源保护,减少人为水灾,促进人水和谐。 12、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技术路线: (1)工作范围核定:根据地下水超采范围,合理核定工作范围。 (2)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调查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主要部门、开采井的地区分布和数量、超采地下水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等;整理、核算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开采量和可开采量;分析超采的主要原因和地下水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压采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基础。(3)制定不同阶段治理目标:根据超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结果,制定不同阶段地下水压采目标。 (4)替代水源分析:根据有关成果,分析可作为地下水压采替代水源的水量,分析不同阶段当地地表水开发利用量及其它水源开发利用量中可作为地下水压采替代水源的水量,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已有规划成果,通过供需分析来确定地下水压采的替代水量。 (5)确定地下水压采量:根据替代水源水量或供需分析结果,结合地下水超采区现状评价和工程配套措施情况,确定不同阶段地下水压采量。 (6)落实压采措施:根据地下水压采目标、压采量和已有的工程情况,地下水管理现状,提出压采实施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地下水压采的配套工程列入当地有关的规划体系。 (7)建立方案实施的保障体系:地下水压采涉及到很多部门,从管理、监测等方面提出系统的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2%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

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资源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亿合计数增长。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如果还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说将地球的水比作一大桶水的话,那么我们能用的也只有一勺水,而这一勺水中的四分之一或更多已经被污染;如果再让它们继续遭到人类的摧残,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浪费水现象 . 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的重视,我国是有大量“水资源”的国家,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继续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及对策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万人,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 m3,最大为亿m3,最小为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走;入境水由于没有相应的调蓄工程,再加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 2014年春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 年 3 月

内容摘要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最活跃角色,同时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现行水资源严重缺乏、污染加重、环境日趋恶劣,这些种种因素均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的绊脚石。如何使水资源顺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区域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的现行调查分析并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和对策,从而来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这个课题。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严峻;亟待解决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2)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1.2我国水资源现状 (3) 1.3水资源合理配置现状 (4) 1.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5) 1.5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 2 水资源价值与价格 (7) 2.1水资源的价值内涵 (7) 2.2水资源价格组成与确定原则 (7) 2.3水资源价值与成本的关系 (8) 2.4水价制定方法 (8) 2.5本章小结 (9) 3 区域水资源利用及目标 (10) 3.1区域水资源 (10) 3.1.1 区域水资源的界定 (10) 3.1.2 区域水资源组成 (10) 3.2生态环境需水量 (11) 3.2.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 (11) 3.2.2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类及特点 (11) 3.3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 (11) 3.4区域水资源利用目标 (12) 3.5本章小结 (12) 4 实证分析 (14) 4.1某区域水资源概况 (14) 4.2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情况 (14) 4.3本章小结 (15)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和水源污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下水资源是指本市境内埋藏于地下的冷水、热水(40cm以下)、淡水和能够利用的咸水。 第三条地下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凡在本市境内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包括个人,下同),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含塘沽区的、汉沽区及大港区的城市规划控制范围,下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公用局负责管理,城市规划控制范围以外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利局负责管理。 第五条严格控制打井并限量取用地下水。打井和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应服从统一规划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打井和取用地下水。 第六条凡需开凿井深达于二十米,并以动力设备抽取地下水的水井,水井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查后,再按管理分工分别向市公用局或市水利局提出申请。农村个人打井由乡水利站审查后,向所在区、县水利局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打井理由、节水措施、计划取水量以及对水质、水温的要求,并附井位平面图。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七条打井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方案进行施工,需要变更施工方案时,应经原审批部门同意。打井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向原审批部门及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 第八条水井建设单位应在打井工程竣工后的一个月内安装取水设施和水表,并按管理分工分别向市公用局或市水利局申办《水井使用许可证》。

第九条水井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水井管理,按时报送统计报表。有观测任务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观测资料。 第十条水井使用单位应在开采指标限额内采用地下水,水井改变使用性质,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修井或水井报废应由使用单位向原审批部门提出修井申请或报废报告(包括报废鉴定),经批准后方可组织修理或止水、封井报废。有条件监测水位的废井,可留作观测专用,并办理《水井使用许可证》变更手续。其余报废井,由用井单位负责回填。 第十二条除基岩热水井外,凡有回灌条件的,水井单位应负责回灌。回灌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第十三条水井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的法规。发现水质变化,应及时向原审批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严禁咸水、淡水混合开采。打井施工单位应做好咸水、淡水层的治水隔离,防止互相渗漏。水井使用单位不得跨含水组取水。 第十五条取用地下水应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费的标准、用途及收取办法,由市建委、市农委和有关部门商定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的,由管理部门根据情节,给以通报批评、限期治理、查封水井或按打井投资额的10%至20%处以罚款。 第十七条本办法生效前已有的水井,有时公用局和市水利局按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分别管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定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管理 规定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和水源污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下水资源是指本市境内埋藏于地下的冷水、热水(40cm以下)、淡水和能够利用的咸水。 第三条地下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凡在本市境内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包括个人,下同),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含塘沽区的、汉沽区及大港区的城市规划控制范围,下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公用局负责管理,城市规划控制范围以外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利局负责管理。 第五条严格控制打井并限量取用地下水。打井和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应服从统一规划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私自打井和取用地下水。 第六条凡需开凿井深达于二十米,并以动力设备抽取地下水的水井,水井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审查后,再按管理分工分别向市公用局或市水利局提出申请。农村个人打井由乡水利站审查后,向所在区、县水利局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打井理由、节水措施、计划取水量以及对水质、水温的要求,并附井位平面图。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七条打井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方案进行施工,需要变更施工方案时,应经原审批部门同意。打井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向原审批部门及建设单位提交竣工报告。 第八条水井建设单位应在打井工程竣工后的一个月内安装取水设施和水表,并按管理分工分别向市公用局或市水利局申办《水井使用许可证》。

第九条水井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水井管理,按时报送统计报表。有观测任务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观测资料。 第十条水井使用单位应在开采指标限额内采用地下水,水井改变使用性质,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修井或水井报废应由使用单位向原审批部门提出修井申请或报废报告(包括报废鉴定),经批准后方可组织修理或止水、封井报废。有条件监测水位的废井,可留作观测专用,并办理《水井使用许可证》变更手续。其余报废井,由用井单位负责回填。 第十二条除基岩热水井外,凡有回灌条件的,水井单位应负责回灌。回灌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第十三条水井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的法规。发现水质变化,应及时向原审批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严禁咸水、淡水混合开采。打井施工单位应做好咸水、淡水层的治水隔离,防止互相渗漏。水井使用单位不得跨含水组取水。 第十五条取用地下水应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费的标准、用途及收取办法,由市建委、市农委和有关部门商定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的,由管理部门根据情节,给以通报批评、限期治理、查封水井或按打井投资额的10%至20%处以罚款。 第十七条本办法生效前已有的水井,有时公用局和市水利局按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分别管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 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 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1 / 16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中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关乎人们生产生活。但是,当今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短缺不仅仅威胁人类的生存,而且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将对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广、水量稳定,水质好而被广泛利用,是保障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地下水的特性 地下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流动性、系统性、随机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具体体现如下。 1.地下水的流动性 水是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是可以流动的。地下水的流动主要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各自的水层间,自高而低,自上而下的流动,最后汇入到大江大河中。 2.地下水的系统性 地下水和地表水一样,也是按系统形成和分布的。不同的是地下水是由一定地质结构构成,是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体,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层、层岩和地质构造条件控制。而地表水的分布主要由地形控制。一般在闭合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汇流范围有时相同,而在非闭合流域,二者的汇流却相差较大。 3.地下水的随机性 地下水的变化很大程度受水文现象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如年际间变化有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之分,也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而这些变化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 4.地下水的稀缺性 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需求来说,地下水是稀缺的。尽管它在某种情况下有再生的可能,但对人类来讲,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还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近十几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地下水在供给与人类开发利用上出现矛盾。而相对一定区域而言地下水资源量总是有限的。这就使地下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