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非遗传承人释隆江解说

非遗传承人释隆江解说

非遗传承人释隆江解说
非遗传承人释隆江解说

释隆江文稿2016年,大相国寺梵乐乐僧释隆江91岁,他是中国极少数会吹筹的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从两年前开始,释隆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无法再吹响筹,无法再讲述筹,这让大相国寺梵乐的传世珍宝——筹,成为了一个谜。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国十大寺院之一,以音乐文化著称于世。

北宋时期,大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经过多次扩建后成为全国的佛教活动中心,佛事活动昌盛,伴随佛事活动的梵乐,其发展也进入黄金时代,在此时吸收了大量与唐宋宫廷乐相近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在开封市东北隅,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的祐国寺塔,俗称开封铁塔上,琉璃砖面上雕刻着数幅《筹笛乐舞图》,图中并立5人,正中的伎乐人双手合掌,似在歌唱,左右内侧为对称的两个舞伎,右外侧为吹筹伎乐人,场面不大,却依稀可见北宋时期的乐舞场面。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北宋时期,筹已经进入到寺庙活动中。

筹音色独特,吹奏方式也别具一格,常人难以学会。释隆江吹筹技艺却相当娴熟,年轻时已名扬四方。

释隆江,原名孙洪德,1926年出生于民权县白云寺镇白云寺村。在村中的白云禅寺里,释隆江的师弟马世忠,成为释隆江一生重要的见证者。

在当时的寺庙,普遍设有专职乐僧。释隆江在白云禅寺出家两年后,8岁时开始跟随寺庙里的海生法师学习乐器。释隆江学习的第一件乐器,并不是筹,而是锡管。

八十多年来,释隆江一直把他的乐器视为至宝。但如今,由于年事已高,释隆江难以再吹奏完整的曲子。锡管,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也常常用于寺庙活动中,它能够通过气息的控制,口含哨嘴的深浅,在同一音孔能吹出相邻的大、小二度音乃至三度音,这是锡管最难掌控的部分,但正是这支锡管,开启了释隆江的音乐之路。

锡管音色嘹亮,且灵活性很强,初练时容易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为了不打扰到四邻,释隆江只能每天一早一晚在村外的空地上练习吹锡管。

数年的练习后,释隆江的锡管开始吹得有模有样。

锡管对人的气息量要求很高,在学吹锡管的过程中,释隆江的气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十世纪初,中国战乱频繁,大相国寺梵乐也深

受影响。1927年,北伐战争中的大相国寺遭遇驱僧灭佛运动,僧众流亡,曲谱流落民间,大相国寺梵乐发展陷入最低谷。

流落在民间的乐僧中,包括大相国寺的著名乐僧释安伦、释安修。

一支筹,将近八十年的记忆。由于现在牙齿露风,释隆江难以再吹响它。

近八十年前的1938年,释隆江有幸拜流落在民间的释安伦、释安修为师,开始学习吹筹。释隆江与大相国寺梵乐的因缘从那时开始。

一般的管类乐器,吹孔都很小,容易发声,但筹,无底,且吹孔很大,这种独特的结构在管类乐器中很罕见。释隆江在最开始学筹时,就遇到了困难,他不能轻易把筹吹响。

筹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结构,大概要从筹的源头说起,历史上关于筹的记载很少,筹的起源和变迁,一直无法考证。直到1987年,一项震惊音乐界的考古重大发现,让这个谜团逐渐清晰。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用鹤类尺骨制成,多七孔,无底,直吹,八千年前的骨笛,现在仍可奏出现代七声音阶,它的古老与完美,堪称世界古乐器之最。

花费了数十年研究中州佛教音乐的学者尼树仁更加发现,筹与骨笛的结构、发音原理、吹奏方法完全相同。最终,尼树仁经过反复印证得出推论,筹的始祖,正是骨笛。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猛禽逐渐减少,“骨”只能用竹、木代替,以致形成现在的筹。

筹独特的发音原理需要吹奏人有很高的肺活量,释隆江早年学锡管对气息的锻炼,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筹可以自制,也可以把一个降C调的笛子,从吹口处断开,就成为了筹。释源悟,释隆江的大弟子,深知学筹的不易。

跟随释隆江学吹筹七八年,至今,他仍然记得师父释隆江回大相国寺任教,传授佛乐技艺的场景。

当年释隆江教授的几个徒弟中,其他人都吹不响筹,只有释源悟体格较好,肺活量大,吹筹吹了三天,吹响了。

《报妆台》,筹的代表性曲目之一,也是释隆江最拿手的曲子,现在,释隆江还能模糊地说出《报妆台》的名字。

我们无法得知,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经年累月的磨练当中,释隆江吹筹的技艺如何变得渐渐娴熟,

但从释隆江对徒弟的教诲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青年时期的释隆江在练习吹筹时曾下过的功夫。也正是这一时期的磨练,为他今后的人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解放初期,佛教活动受到抑制,全国寺院均被要求解散,于是释隆江还俗,就在白云寺村与邻县一名女子结婚,生育四儿两女。

在白云寺村,收入来源很低,在这个时候,释隆江恰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在释隆江儿子孙刘生的记忆里,小时候父亲外出吹锡管吹筹,用换来的粮食养活一家人。

一个叫孙洪德(释隆江的俗名)的人吹筹吹得很好,这个消息在十里八乡逐渐传递开来,喜事,白事,上门请他表演的人很多。于是,释隆江和当地会吹奏乐器的人组成了一个小型的乐团,专门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仪式上演出。

刘勇,白云寺村人,释隆江的老乡,现在仍在为自己的乐队忙碌,当年跟随释隆江外出演出的时候,他还只有八九岁。

佛乐各有特点,但它们的用途完全相同,在民间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在丧葬仪式上超度亡灵。作为梵乐表演中主要的演奏乐器,筹的音色浑厚嘹亮,在郊外

广场为众多市民演奏,能够吸引远方的听众,借以达到向佛献乐、超度亡灵的目的。也正是这一需求,让筹这种古老的乐器顽强地在民间生存下来。

用筹吹奏出的《报妆台》前半部分平缓悠长,在丧葬仪式的前半部分超度亡灵,后半部分曲调变得欢快活泼,起到娱乐群众的作用,《报妆台》也因此被群众所喜爱,成为筹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在民间乐队吹筹多年,释隆江吹筹的技艺更加成熟,名声在外。随之,释隆江的人生迎来一次高峰。1957年,民权县文化局遴选优秀的民间艺人,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

演出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这一年释隆江31岁.

释隆江和同伴演奏的“筹”“笙”合奏《报妆台》获会演二等奖,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释隆江从此声名远播。

1983年,释隆江前往郑州参加河南省第五届民乐汇演,再次脱颖而出,以《报妆台》等曲目荣获一等奖。

成名后的释隆江依然平易近人。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活动放开,释隆江回到白云禅寺,除寺院日常、节日演出以外,外出为人们做法

事,依然是他做的最多的事。

1992年,大相国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至此,大相国寺结束了近70年有寺无僧的状况。至2002年,立志挖掘和发扬大相国寺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相国寺住持心广大和尚,恢复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以乐器演奏为主的专业佛教音乐演奏团——大相国寺梵乐团,使大相国寺历史上极负盛名且已近失传的佛乐再度重现。

寻找失散的佛曲,向社会招收佛乐团员,并请回唯一曾修习大相国寺梵乐的老乐僧返寺传艺。这名老乐僧,就是释隆江。

如同释隆江当年跟随自己的师父学习吹筹,筹的学习,只能是口传心授。

每天坚持练习,这是释隆江教给释源悟的技艺精进的唯一办法。

佛教音乐具有固有的保守性,传承方式口传心授,衣钵真传,故而它的演化极慢,至今仍保留着古代的原始形态。

佛乐团恢复后,在每日早晚、二时课诵,佛教的四大盛大节日和民间的四大节日上都会有定期佛乐

演奏,这是2016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辰日,这一天被称为浴佛节,是

佛教界极为盛大的一个节日。在这场隆重的浴佛法会中,必不可少的是由佛乐团演奏佛曲。向佛献乐,是大相国寺自宋代以来严格恪守的传统佛事活动之一。演出现场,筹独奏《感佛恩》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佛乐团常常演出的合奏曲目,《驻云飞》,《小八板》,《报妆台》等,这些曲目中会用到筹,笛,还会用到琵琶,琴,筝等弹弦类乐器,法器,无明显音高,主要起击节作用,如,钟,磬,鼓,木鱼,铛等。

从2004年至今,佛乐团的足迹走过贵州,澳门,厦门,三亚,苏州,青岛等地,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并远赴韩国、德国,将佛乐传播到全世界。

每次外出演出的时候,释隆江都十分积极。

直到2011年,释隆江年事渐高,行动不便,不再参加演出。在之后的几年,释隆江的身体每况愈下,语言功能也出现了障碍。至2016年,91岁高龄的释隆江神志意识也开始模糊。

吹筹极耗内力,现在他已经无法进行筹的演奏。

最后,释隆江还是吹响了锡管。锡管的使用寿命很长,这支锡管还是释隆江最早开始学锡管时用的那一支。一支锡管一首曲子,陪伴他从8岁到现在,一首《油葫芦》,吹了八十年。

八十多年的演奏生涯,渐渐落下帷幕。

2016年6月,释隆江因病离开人世,享年91岁。

释隆江唯一的筹乐徒弟释源悟,从师父的手中接过了筹和锡管,每天早上六点,他风雨无阻坚持练习。释隆江一辈子的精神,还在那里延续。

非遗传承人相关要求和条件

一、相关要求和条件 (一)原则上仅限于从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推荐代表性传承人, 并符合下列条件: 1完整地掌握该项目的传统知识或特殊技能,并具有传承能力; 2、在该项目领域具有明晰的传承谱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 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以下情况暂不推荐: 1、目前在该项目领域内存在争议的传承人; 2、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传承人; 3、群体性较强,难以确定其代表性的传承人; 4、专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的在职公务人员。 (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因触犯国家法律,被剥夺公民权利者; 2、不具备独立民事资格的公民。 (四)每个项目推荐一至两名代表性传承人。 二、推荐程序 (一)各县(市、区)传承人推荐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由本人自愿向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提出申请; 2、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按照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和标准向县(市、区) 文化行政部门提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 3、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后,逐级报送到市文化行政部门。 (二)申请人属于市级直属单位的,由市级直属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

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评议,提出推荐名单和推荐意见后,报送市文化行政部门。 (三)市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推荐材料,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认真评 议,提出推荐名单并在本地主要媒体公示30天,然后将确定的推荐名单 和推荐意见报送市政府。 (四)市政府审批通过,将公布命名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推荐材料 (一)推荐意见:各县(市、区)文体局提出本县(市、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和推荐意见。 (二)推荐表:一式三份,粘贴个人照片(一寸),WORD格式。光盘三份附电子版照片(一寸)。(见附件) (三)辅助材料:有助于说明被推荐传承人的其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光盘等一式三套(份)。

谈谈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谈谈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传承人目前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情况 1.冰火两重天: 近年来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传承状况、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放一块儿谈,一句话: 冰火两重天。火的方面是那些产品有销路,他们办起了公司、招工人、开起了商店,如陶瓷、刺绣、雕塑、制剑业。但这部分人是少数行业的少数艺人。大部分民间文化后继乏人,传承人靠手艺连自己也养不活,更谈不上致富,无人愿跟着学,即使传承人想招外姓人授德传艺,也无人愿学。如郑州“猴加官(冠)”艺人老曹,已80多岁了,通过媒体公开声明愿免费招外姓人为徒,传授制作技艺,却无人愿跟着学。 2.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一是后继乏人;二是知识产权纠纷。1956年私合营时留下的历史问题,改革开放允许私营经济后,以及受到保护后,有了名和利之争。家族内部的纷争,兄弟反目。相关利益集体和个人争抢传承人资格。三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盲目拆迁、合村,对古村落和古民居的毁坏。四是自然环境污染,造成人们不愿、不敢品尝地方小吃,不愿、不敢直接接触手工艺品。 3.河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河南前后4批共有84名国家级传承人,分布在民间文学、民俗之外的8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类之中。全国4批非遗传承人共1986名,平均每个非遗项目约 1.63人。我省非遗传承人约占全国总数的 4."2%,高于各省平均人数( 58."4人)。河南非遗居国家级项目平均拥有

1."15个代表性传承人,略低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均人数。我曾做了一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表: ①民间文学的国家级项目有5项,民俗有8项,而传承人缺位;②戏剧类国家级项目有17项,平均每个项目 2."5人;传统音乐平均每个项目 1."6人,传统舞蹈平均每个项目 0."5人,曲艺平均每个项目1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平均每个项目 1."6人,传统美术平均每个项目 0."9人,传统技艺平均每个项目 1."7人,传统医药平均每个项目 1."5人。 14.河南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自2008年公布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来,每两年评定一批,221人入选。2010年评定了第二批231人入选。2012年第三批189人入选,三批共计641人。 在省文化厅2008年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之前的 2005年3月,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按照中国民协的部署开展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命名工作。 2007年7月25日,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联合命名了76名省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单。当年11月,在郑州召开了命名大会,冯骥才、孔玉芳等领导亲自向传承人援牌。其中28人于 2007年6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介绍76名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图书《薪火》,于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推荐表

附件: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传承人姓名: 保护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二○○八年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名称”应按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及名称正确填写,项目类别分别为: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二)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 二、填表说明 (一)“荣誉称号”栏目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民间工艺大师”等,如没有,可不填。 (二)“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栏目中,填写何年何月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四)“学习与实践经历”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学习传艺,履行传承义务等方面的情况。“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

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情况”栏目应填写传承人所拥有的与项目相关的珍贵实物、资料; 在“照片及音像资料目录”栏目中填写资料清单,如没有附带相关照片及音像资料,可不填。 (六)在“本人申请意见”栏目中应填写本人愿意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人选;“项目保护单位意见”、“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栏目中,须加盖项目保护单位及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公章。 在“省级专家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在“省级专家委员会名单”栏目中应填写省级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 摘要: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静态的物的传承保护转向活态的文化保护的认识转变,传承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递者,以其文化主体的身份不仅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和自身文化特质等基本属性,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以提升自身文化自觉意识,构建具体传承通道等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属性;传承 2006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标志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理念的转变,进而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即从静态的“物”的保护转向了动态的“人”的保护,[1](P18~22)2007年以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续命名公布就是一个极好的注脚。尽管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传承人的重要性,但总体上关注不够,尤其是传承人在传承实践中所具有的意义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未被命名的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还是经过国家、省区、州市、县各级政府命名的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主要体现在活态属性和自身文化属性两个方面,自身文化属性就是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是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要素,而活态属性则是该文化的生存方式,是其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两个基本属性的保有以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为基础。 (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属性离不开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引进的概念,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调适,在其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等方面的理论表述逐渐科学化、规范化,但与实践着的文化生活本身一一对应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进行辨析厘定,以更好地概括和指导文化生活事实。目前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共识之一是至少应该强调“活态性”。作为在历史中展开的文化实践活动,具有历史的规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可以说“活态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真实而重要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它是当下人们正在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是活的文化事实。而其“活”离不开文化主体——传承人,活态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人,[2](P114~123)指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们特

非遗传承人介绍

非遗传承人介绍 龙从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龙从发,籍贯湖北,1938年出生。擅长木雕船工艺创作设计和制作研究。龙家祖祖辈辈设计制作木雕船工艺品,绝技代代相传。其父龙云华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民间老艺人”称号。龙从发12岁随父学艺,五十多年来,在学习继承传统风格和技艺的基础上,他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素质,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已将传统风格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现今的创作作品更气势辉煌,且品种多样。代表作品有《中华巨龙》、《龙凤舫》、《隋代大龙舟》、《黄鹤龙舟》、《郑和宝船》等,代表了湖北木雕船工艺新风貌。 石久梅 1951年7月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挑花之乡新开镇邹桥村一个挑花世家。十三岁时开始学艺至今,已从艺四十四年,可制作挑花品种二十余个,花色近百个。还收集和挖掘一批濒临失传的挑花花色和品种六、七种,制品多次参加县、省、国家和世界民间工艺美术展览。 2005年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曾积极配合“申报”工作,为黄梅挑花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我被黄梅县文化主管部门授予黄梅挑花艺人称号。 敖朝宗 出身门徒师(本家亲授的称谓),从小耳濡目染,十几岁跟随父亲和外祖父学艺,继承了祖辈独到的“铅锡刻镂技艺”,谙熟修复、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技能。但他不满足家族的言传身教,勇于创新,不断自学钻研古代青铜器知识及金属加工技艺,通过不懈努力与实践终而造诣良深。经他复制的古青铜器已达到惟妙惟肖、炉火纯青的境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他更致力于文物修复及仿复制,曾多次受邀湖北省考古所、湖北省博物馆,参加文物发掘与文物复制工程。 “铅锡刻镂技艺”成为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获得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等各项奖项,敖朝宗也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铅锡刻镂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江再红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多次被选为国礼、省礼赠送给中外友人或单位,曾三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杯”金奖。作品《狮啸雄风》被国家博物馆珍藏、《芙蓉国里尽朝晖》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策划绣制了目前世界上幅面最大的双面绣《阴功轴》,整幅面积50平方米。在法国

非遗传承人韩庆山解说词

韩庆山综述稿 一大早,75岁的韩庆山在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后,匆匆出门,坐上了从滑县到濮阳的大巴车。 韩庆山曾经是安阳市滑县大弦戏剧团的团长,为了给剧团寻找适合演出的剧本,韩庆山时常在外奔波。如今,早已退休的他,依旧改变不了当年的习惯。 大弦戏,又名弦戏,弦子戏,是流传于黄河以北河南滑县、濮阳等地以及山东省西南地区的一种古老而稀有的剧种。 在韩庆山儿时的记忆里,大弦戏,就像是他在戏台下垫着脚仰望的武打片。 村中戏台上百年不变的曲调,让韩庆山深深地迷恋上了大弦戏。当时还在上学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了唱戏这条路。 十四岁的时候,韩庆山被收入大弦戏剧团,开始跟着剧团串兵,串把子。 艺人们常说,戏,都是打出来的,韩庆山学戏的时候也是如此。练基本功时的痛苦,让当时那个信誓旦旦的男孩有些退缩了。 每年正月到收麦子之前的这几个月是滑县大弦戏剧团最忙的时候,剧团的演员们每天都奔波于各个村镇之间。为了不耽误下一个台口的演出,他们经常是晚上煞完戏,就要带着行李赶往下一个台口。 退休之后,韩庆山并没有真正的离开大弦戏剧团,有时候剧

团演出的台口离家近,他也会来转转。 滑县八里营乡,剧团将会在这里演出三天。天不亮,剧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搭建舞台了。演员们也要起床吃饭,为一会儿的演出做准备了。 早上馒头小菜稀饭,中午大锅面条,剧团的饭大多如此。这碗汤面条韩庆山有些日子没吃到了。 大弦戏在滑县地区演出了几十年,上百年,所以在滑县戏迷观众的心里,大弦戏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演出还没开始,观众就早已入场。 大弦戏,大弦戏,三百曲,五百戏,一年四季不重戏。大弦戏中擅长演出的打、破、反、战、斩等一类的袍带戏和架子花脸戏就有200余部,多是以忠奸斗争、杀伐征战及除霸安良为主题的古装戏,《反五关》、《火龙阵》、《下南唐》、《杨府挑将》、《薛刚打朝》等传统剧目依旧是观众最常点的戏。 大弦戏在豫北地区已流传多年,但是关于大弦戏的起源,如今却没有具体定论。 滑县木版年画是滑县地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创始于明朝初年,鼎盛于清代,从年画的内容上,不难发现,很多经典造型都是大弦戏的表演动作。 虽然关于大弦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是几乎所有的说法都表明,大弦戏确实是一种古老的剧种。 豫剧、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而在滑县大弦戏剧团,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报告 篇一:20XX年度代表性传承人自查报告 20XX年度代表性传承人自查报告 我叫梁忠民、男、现年70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烟花爆竹制作技艺、架花烟花爆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洋县架花焰火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将今年项目传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汇报如下: 一、传承补助经费下发使用情况: 今年的传承活动资助经费已于20XX年4月20日收到4000元,本传承经费除部份用于本人检查身体和医疗外、其余大部份用于本项目传承保护工作。主要用于项目的技艺培训活动、传承带徒工作和项目技艺的操作技能训练、创新、展演培训等传承活动工作。 二、20XX年传承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 20XX4年我在烟花爆竹制作技艺、架花焰火爆竹制作,燃放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拓展视野、改

进方法、有效的开展了下列项目传承保护活动: 1、继续加强对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教育,对项目 的骨干性传承人,新带徒弟、掌握项目核心技艺人员先后两次组织培训,通过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规规定、提高传承人对项目传承保护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及历史价值的认识、激发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克服保守思想和狭隘的门派观念、坚持“保护为主、传承发展”的方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决心把“烟花爆竹、架花焰火技艺” 这一与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安全,为满足市场文化需求做出贡献。 2、扩大传承保护队伍、有组织的对项目传承活动进行传承培训,今年 我新带女儿梁芳芳、女婿李春荣为重点徒弟、利用项目传习所现有设施、工具、材料等、对杆架花焰火的核心技艺、制作安装、燃放等技术进行二个月的教学培训、二人均能熟练操作。使项目核心技艺得到牢固掌握和进展。为各场次展演都取得圆满成功。 3、利用高温停产期间,组织所有项目传承人36人集中进行传承培训 和工艺制做、累计单人传习时间8天64小时、制作项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精选+简介)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精选+简介) 1 杨似玉 男 52岁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传统手工技艺 2杨梅松 男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1948年2月 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无简介) 今年53岁的杨似玉是三江侗族自治 县林溪乡人,他接触风雨桥已经整整40 个年头了,“我爷爷、父亲均为木工, 是当地建风雨桥的老把式。从小我就对 木工特别感兴趣,还经常到当地学校帮 修桌椅板凳……”最初以几间侗族杆栏 式木楼加以改建和补充,杨似玉逐渐开 始接触鼓楼和风雨桥。由于深得祖传技 艺,加之勤奋有悟性,他的技术日益精 湛。 “我只上过小学一年级。”就是这 位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农民把侗族木柱 文化的建筑精华尽收于大脑之中。鼓楼、 花桥、寨门楼、侗戏台、水车、杆栏式 木结构民居建筑,均系挑梁穿榫,不用 一钉一铆建造而成,其间没有任何图纸, 他完全靠脑子记。一旦做起工来就能依 地形、山势,迅速在心中构出“图纸”。 在很多村寨、景点、纪念场馆留下了风雨桥、鼓楼、民间木楼、戏台等建筑作品和大量风雨桥、鼓楼模型。 而最让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1983年翻修的程阳风雨桥了。一场大雨把当时的风雨桥摧毁大半,一支由桥梁专家组成的工程队很快来到这里准备重修。他们将廊桥的部件标记后逐个拆下,但想把这些梁柱组装上去时却遇到了麻烦,风雨桥大小部件有万余个,拆下的木头堆成了小山,专家个个挠头发愁,最后慕名找到杨似玉和他父亲杨善仁求援。 根本不画图纸,杨似玉和工匠们只用10天时间,就将建桥用料全部备齐。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算,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一丝不差。“等到风雨桥恢复原貌时,专家的重建图纸还没画好呢。”杨似玉因此而名声大震。 杨似玉

非遗传承人释隆江解说

释隆江文稿2016年,大相国寺梵乐乐僧释隆江91岁,他是中国极少数会吹筹的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从两年前开始,释隆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无法再吹响筹,无法再讲述筹,这让大相国寺梵乐的传世珍宝——筹,成为了一个谜。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国十大寺院之一,以音乐文化著称于世。 北宋时期,大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经过多次扩建后成为全国的佛教活动中心,佛事活动昌盛,伴随佛事活动的梵乐,其发展也进入黄金时代,在此时吸收了大量与唐宋宫廷乐相近的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在开封市东北隅,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的祐国寺塔,俗称开封铁塔上,琉璃砖面上雕刻着数幅《筹笛乐舞图》,图中并立5人,正中的伎乐人双手合掌,似在歌唱,左右内侧为对称的两个舞伎,右外侧为吹筹伎乐人,场面不大,却依稀可见北宋时期的乐舞场面。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北宋时期,筹已经进入到寺庙活动中。 筹音色独特,吹奏方式也别具一格,常人难以学会。释隆江吹筹技艺却相当娴熟,年轻时已名扬四方。

释隆江,原名孙洪德,1926年出生于民权县白云寺镇白云寺村。在村中的白云禅寺里,释隆江的师弟马世忠,成为释隆江一生重要的见证者。 在当时的寺庙,普遍设有专职乐僧。释隆江在白云禅寺出家两年后,8岁时开始跟随寺庙里的海生法师学习乐器。释隆江学习的第一件乐器,并不是筹,而是锡管。 八十多年来,释隆江一直把他的乐器视为至宝。但如今,由于年事已高,释隆江难以再吹奏完整的曲子。锡管,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也常常用于寺庙活动中,它能够通过气息的控制,口含哨嘴的深浅,在同一音孔能吹出相邻的大、小二度音乃至三度音,这是锡管最难掌控的部分,但正是这支锡管,开启了释隆江的音乐之路。 锡管音色嘹亮,且灵活性很强,初练时容易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为了不打扰到四邻,释隆江只能每天一早一晚在村外的空地上练习吹锡管。 数年的练习后,释隆江的锡管开始吹得有模有样。 锡管对人的气息量要求很高,在学吹锡管的过程中,释隆江的气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十世纪初,中国战乱频繁,大相国寺梵乐也深

省级非遗传承人推荐表

附件1 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传承人姓名: 保护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云南省文化厅印制 二O 一O 年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名称”应按已公布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及名称正确填写,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 (二)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 二、填表说明 (一)“荣誉称号”栏目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民间工艺大师”等,如没有,可不填。 (二)“确定为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栏目中,填写何年何月被确定为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四)“学习与实践经历”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学习传艺,履行传承义务等方面的情况。“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情况”栏目应填写传承

人所拥有的与项目相关的珍贵实物、资料;在“照片及音像资料目录”栏目中填写资料清单,如没有附带相关照片及音像资料,可不填。 (六)在“本人申请意见”栏目中应填写本人愿意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人选;“项目保护单位意见”、“州(市)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栏目中,须写出明确具体的意见并加盖项目保护单位及州(市)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公章。 (七)在“州(市)级专家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州(市)级专家委员会名单”栏目中应填写州(市)级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 注:省级直属单位申报表格套用州(市)级表格,表格中的“州(市)级”改为“省直属单位”即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简介 (一)传统音乐 1、刘赤诚(古琴艺术) 刘赤诚,男,1938年12月生,中国古琴各大派系中之“诸城派”第三代代表传人。 出身于艺术世家,五岁即承庭训,从其父—著名国画家、古琴家刘嵩樵习琴,8岁已登台演奏。后受业于诸城派始祖王燕卿其入室弟子徐立荪宗师门下,继承了该派全部曲目,尽得艺术精髓。青年时代已驰誉琴坛。 在长达六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立足传统,忠实本派,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使具有山东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演奏洒脱开张,沉雄茂密,形神并重,风格浓郁。 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经常接受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专访报道及电视播出。几十年来,为我国古琴音乐遗产的研究、整理、继承和发扬,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二)传统舞蹈 1、冯国佩(蚌埠花鼓灯) 冯国佩,男,1914年8月15日生,他的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家族式的,一代代传下来的,到冯国佩这一代已有四代玩灯的历史,其祖父、叔父以及冯姓家族的许多人都是玩灯的名手,并各有特点,冯国佩自幼喜爱玩灯,在二叔、三叔的教授下,他20岁时便以扮演“兰花”的惟妙惟肖、脚腿功夫出名而饮誉乡里,被冠以“小金莲”。 冯国佩艺术特点主要是: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艺术风格集中表现在《抢扇子》、《抢手绢》、《新游春》等节目里,他塑造的女角“兰花”秀丽中含端庄、娴静里有活泼、温柔中露风流、腼腆时藏幽默,既典雅又不失质朴。其动作特点是潇洒大方、灵活、流畅、舞台调度开阔。冯国佩在继承中创新,他独创了“斜塔”、“野鸡溜”、“大拐弯”、“雁落沙滩”等一系列舞蹈动作。 几十年来,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合肥教授花鼓灯,传播花鼓灯种子,门下弟子何止三千,其中大多数同志已成为著名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舞蹈教员。如今,冯国佩的家乡冯嘴子有专门的花鼓灯班子,花鼓灯在该村的传承率达到80%。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专家在考察后认为,冯国佩是花鼓灯的梅兰芳,冯嘴子在整个花鼓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是花鼓灯保护价值最高的生态播布区。至今,仍有中央文艺院团的演员到蚌来向冯老学习技艺。 冯国佩既是花鼓灯表演者,又是向国际上介绍花鼓灯的先导者。

做非遗小传承人教案

做非遗小传承人 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鲁第一实验小学丁少惠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台下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课,来咱们向右转,向台下的老师们问好: 老师们好! 咱们学校有许多的博物馆课程,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一看这几张照片(你熟悉吗)出示(皮影、剪纸、汉砖拓印、陶瓷博物馆) 你像皮影、剪纸、汉砖拓印、陶瓷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还有一个特殊名字,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这么称呼它们是因为它们都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传统手工和口头来传承给后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 咱们今天就选择其中的皮影课程来学习,皮影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你知道咱们为什么要来学习皮影呢? 生:好玩,很有趣,漂亮,让孩子说答不上来再说。, 教师总结:而当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的高科技,像电脑电视手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会制作和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少,甚至了解他的人也越来越少。,这门精湛的技艺已经被人们淡忘。 (评价语:你的回答很精彩(或你不仅能说对,表达也流畅),

这张特制的生肖皮影书签,送给你)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努力去弘扬它,振兴它,做一名非遗小传承人。(贴课题) 这节课咱们就继续来完成它的学习和制作 前期课上咱们已经学了一些皮影知识,同学们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皮影知识分成了四个小课题行研学,那在制作前,咱们先来做一个汇报,展示回顾一下你们小组自己研学的成果 二、各小组汇报展示 (一)皮影的历史 我们是一二小组。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历史发展。我们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去皮影博物馆借阅书籍(贴:查资料)来学习的,为了方面记忆,我们还按照年代做了整理记录。请大家跟着我们去了解一下。(○1) 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盛行。到了元代,蒙古军队中有皮影班子随军,随军表演来鼓舞战士士气。一直传到中亚国家。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代后期,皮影行业凋零。直到新中国成立解放后又获新生。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1)同学们我来考考大家:你们猜猜看,关于皮影戏最早的起源是在哪个朝代吗?汉代。我们在《搜神记》一书中,看到有一篇文章记载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亡。我们还在网上搜集到了一段有趣的讲解,请大家观看。这大概就是皮影戏的雏形吧!(视频)

非遗传承人保护面临的问题

非遗传承人保护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已经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但是目前一些项目的传承链依然比较脆弱,大部分传承人的生存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对传承人的保护以及非遗的传承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可以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然面临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传承人老龄化突出,一些项目面临着人亡艺绝的风险 从已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看,大部分人已经不如万年,非遗传承人已进入了老龄化时期和衰亡高峰期。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因而不少项目的传承人需要抢救性保护 (二)部分传承人文化素质较低,一些项目后继乏人 大多数传承人长期生活在农村,自小有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动手能力强,但是缺乏对手中技艺的阐释能力和挖掘研究能力,同时也容易造成股收尘归,在传承艺术与技艺时,缺乏创新能力。农村青年一代向往城市生活,对父辈掌握的老手艺缺乏兴趣,没有成为新一代传承人的意愿。一些传承人苦心培养的弟子,也常因为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而终止学艺另谋他路,长久下去,必会导致一些非遗绝技的失传。 (三)传承人缺少基本权益的保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缺乏科学的传承理念与传承方法 其一是由于传承中强化创造性不足,易造成守旧的问题,难以

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新型人才和高端人才;二是单纯进行技艺的传授,而忽视对项目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虽然能使学艺者得其型,而失其神。即不了解该项技艺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三是忽视了敬业精进、情怀高尚的工匠精神的弘扬,易造成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致使生产的产品单调,缺乏创意、工艺粗糙、包装低劣的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