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骄子之路 2021高考物理第1章 第2讲

骄子之路 2021高考物理第1章 第2讲

骄子之路 2021高考物理第1章 第2讲
骄子之路 2021高考物理第1章 第2讲

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基础题组|

1.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A.3x

2 B.

2x

3

C.2x

5 D.

5x

2

解析:选C 3 s内的位移1

2at

2=92a,2 s内的位移12at′2=2a,则9a2-2a=x,

解得a=2x

5

,故A、B、D错误,C正确.

2.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与2 m/s2B.0与4 m/s2

C.4 m/s与4 m/s2D.4 m/s与0

解析:选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

2at

2,与质点运动的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s=4t+2t2相对比可以得到,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0=4 m/s,加速度的大小为a=4 m/s2,选项C正确.

3.(2020届贵阳摸底)一幢高层商住楼的层高均为2.5 m,该楼房所装升降电梯运行速度的最大值为3 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 m/s2.若电梯中途不停,则住在31楼的某居民从一楼(地面)乘电梯到其所住楼层的最短时间为() A.13 s B.16 s

C.21 s D.28 s

解析:选D当电梯由静止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最后以最大加速度减速停止在31楼时,用户到31楼用时最短.电梯总位移x=(31-1)×2.5 m=75 m,设匀加速时间为t1,对应位移为x1,匀减速时间为t2,对应位移为x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t 1=t 2=v m a =3 s ,x 1=x 2=v 2m 2a =4.5 m ,所以电梯

匀速上升的位移x 3=x -x 1-x 2=66 m ,所用时间t 3=663 s =22 s ,那么电梯从1

楼到31楼的最短时间为t 1+t 2+t 3=28 s ,D 正确.

4.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物体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发生的位移为( )

A.(n 2-1)v 202a

B.n 2v 202a

C.(n -1)v 202a

D.(n -1)2v 202a

解析:选A 设位移为x ,由题意知末速度为n v 0,由v 2-v 20=2ax ,得x =v 2-v 202a

=n 2v 20-v 202a =(n 2-1)v 202a ,选项A 正确.

5.为估测一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

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

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 ,

拍摄到的石子位置A 距石子起落点竖直距离约5 m ,g 取10 m/s 2,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约为( )

A .1×10-3s

B .1×10-2 s

C .5×10-2s

D .0.1 s

解析:选B 自由落体运动5 m 的末速度为v t =2gh =2×10×5 m/s =10 m/s.由于0.12 m 远小于5 m ,故可以近似地将AB 段当作匀速运动,故时间为t =AB v t

=0.12 m 10 m/s =0.012 s ≈1×10-2 s ,故选B. 6.(2020届江西临川一中考试)假设动车经过某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动车长为L ,通过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动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动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动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A.L a ·t 1+t 2t 1t 2

B.L a ·t 1+t 2t 1t 2-t 2-t 12

C.L a ·t 2-t 1t 1t 2-t 2-t 12

D.L a ·t 2-t 1t 1t 2

+t 2-t 12 解析:选C 解法一(公式法):设动车车头通过铁路桥的时间为t ,动车车头到达桥头处时的速度为v 1,动车车头到达桥尾时的速度为v 2,由运动学公式

有L =v 1t 1-12at 21,L =v 2t 2-12at 22,动车车头由桥头处运动至桥尾处时,由运动学

公式有v 1-v 2=at ,解得t =L a ·t 2-t 1t 1t 2

-t 2-t 12. 解法二(平均速度法):设动车车头通过铁路桥的时间为t ,从动车车头到达

桥头处开始计时,动车通过桥头的平均速度等于t 12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则v 1=L t 1

,动车通过桥尾的平均速度等于t +t 22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v 2=L t 2

,由运动学公式有v 1-v 2=a ? ????t +t 22-t 12,解得t =L a ·t 2-t 1t 1t 2

-t 2-t 12. 7.(多选)假设列车从甲站开出后某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10 m/s 增加到15 m/s 所用时间为t 1,位移为x 1;速度由15 m/s 增加到20 m/s 所用时间为t 2,位移为x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t 2

B .t 1=t 2

C .x 1=x 2

D .x 1

解析:选BD 因为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相等,故根据公式Δv =at 可得,所用时间相同,故t 1=t 2,选项A 错误,B 正确;根据

公式x =v 2-v 202a 可得x 1

8.(多选)将一个物体在t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0.8 s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 m/s(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一定是在t =3.2 s 时回到抛出点

B .t =0.8 s 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

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16 m/s

D .t =0.8 s 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解析:选AC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0.8 s 内的速度变化量Δv =gt =10×0.8 m/s =8 m/s ,由于初速度不为零,可知t =0.8 s 时刻速度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不可能竖直向下,物体处于抛出点的上方,故B 、D 错误;由v =v 0-gt ,

代入数据解得v 0=16 m/s ,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 1=v 0g =1610 s =1.6 s ,则回到

抛出点的时间t =2t 1=2×1.6 s =3.2 s ,故A 、C 正确.

|能力题组|

9.(2020届湖南四校摸底)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不计子弹重力,则( )

A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B .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D .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选D 设水球的直径为d ,子弹在水球中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分析其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一个、最后两个、最后三个和全部四个水球的位移分

别为d 、2d 、3d 和4d ,根据x =12at 2知,所用时间之比为1∶2∶3∶2,所以子

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A 错误;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四个水球的时间之比可求,但由于水球的直径和子弹的初速度未知,因此不能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具体时间,B 错误;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但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Δv =at 可知,速度的变化量不同,C 错误;由A 选项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三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D 正确.

10.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10 m/s 的初速度在某高台边沿竖直

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

g 取10 m/s 2.则3 s 内小球运动的( )

A .路程为25 m

B .位移为15 m

C .速度改变量为30 m/s

D .平均速度为5 m/s

解析:选A 由x =v 0t -12gt 2得位移x =-15 m ,B 错误;平均速度v =x t =

-5 m/s ,D 错误;小球竖直上抛,由v =v 0-gt 得速度的改变量Δv =v -v 0=-

gt =-30 m/s ,C 错误;上升阶段通过路程x 1=v 202g =5 m ,下降阶段通过的路程

x 2=12gt 22,t 2=t -v 0g =2 s ,解得x 2=20 m ,所以3 s 内小球运动的路程为x 1+x 2=

25 m ,A 正确.

11.(多选)一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x 1=3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x 2=2 m ,又经过位移x 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v 0的大小为2.5 m/s

B .加速度a 的大小为1 m/s 2

C .位移x 3的大小为1.125 m

D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

解析:选BCD 由Δx =aT 2可得加速度a =-1 m/s 2,选项B 正确;第1 s

末的速度v 1=x 1+x 22T =2.5 m/s ,得初速度v 0=v 1-aT =3.5 m/s ,选项A 错误;物

体速度由2.5 m/s 减小到0所需时间t =Δv a =2.5 s ,则经过位移x 3的时间t 3为1.5

s ,则x 3=-12at 23=1.125 m ,选项C 正确;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v =x 3t 3

=0.75 m/s ,选项D 正确.

12.(多选)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最后停在D 点.已知AB =6 m ,BC =4 m ,从A 点运动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到达

B 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C .质点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为4 s

D .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

解析:选BD 设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题设条件得|Δv |=at =2 m/s ,AB 、

BC 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Δx =at 2

,解得t =Δx at =6-42 s =1 s ,a =2 m/s 2,选项B 正确;质点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时间为2t =2 s ,选

项C 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 B =v AC =AB +BC 2t =5

m/s ,选项A 错误;由速度与位移公式可得x AD =AB +v 2B 2a =12.25 m ,选项D 正确.

13.接连发生的马航MH370和台湾复兴航空客机的坠毁,使人们更加关注飞机的安全问题.假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0=30 s 、在速度达到v 0=72 m/s 时,驾驶员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在速度达到v 1=78 m/s 时,必须做出判断,可以中断起飞或继续起飞;若速度超过v 2=84 m/s 时,就必须起飞,否则会滑出跑道.已知从开始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1)求正常情况下驾驶员从判断发动机运行状态到决定中止起飞的最长时间;

(2)若在速度达到v2时,由于意外必须停止起飞,飞机立即以大小为4.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要让飞机安全停下来,求跑道的最短长度.解析:(1)设飞机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飞机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0的过程有:v0=a1t0①

设飞机从v0加速到v1所用的时间为t,则飞机在此过程中有:v1=v0+a1t ②

联立①②得t=2.5 s.③

(2)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加速到v2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1,则有:v22=2a1x1④

设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

v22=2a2x2⑤

设跑道的最短长度为x,则依题意有

x=x1+x2⑥

联立①④⑤⑥得,

x=2 310 m.

答案:(1)2.5 s(2)2 310 m

14.2018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继续在武汉进行,女子单人

10米台,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其中小将张家齐以427.30分夺冠,

卫冕冠军,任茜以403.85分获得亚军.图为某跳水运动员在跳台

上腾空而起的英姿.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

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

起后重心升高0.45 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求:

(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

(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v 0;

(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t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上升阶段:v 20=2gh

解得v 0=2gh =3 m/s.

(2)上升阶段:0=v 0-gt 1

解得t 1=v 0g =310 s =0.3 s

自由落体过程:H =12gt 22

解得t 2=2H

g =2×10.45

10 s ≈1.45 s

故t =t 1+t 2=0.3 s +1.45 s =1.75 s.

答案:(1)3 m/s (2)1.75 s

【名校资源共享】高考物理难点突破《解密12 交变电流》(解析版)

考点1 变压器 一、变压器 1.变压器的构造:原线圈、副线圈、铁芯 2.电路图中的符号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叫互感现象; 铁芯的作用:使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三、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关系的应用 1.基本关系 (1)P 入=P 出; (2) 2 1 21n n U U =,有多个副线圈时,仍然成立, =…; (3) 1 2 21n n I I =,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只对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适用,有多个副线圈时,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确定电流关系,n 1I 1=n 2I 2+n 3I 3+…;

(4)原、副线圈的每一匝的磁通量都相同,磁通量变化率也相同,频率也就相同。 2.制约关系 (1)电压:副线圈电压U2由原线圈电压U1和匝数比决定; (2)功率: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由副线圈的输出功率P2决定; (3)电流:原线圈电流I1由副线圈电流I2和匝数比决定。 3.两种特殊的变压器模型 (1)自耦变压器 高中物理中研究的变压器本身就是一种忽略了能量损失的理想模型,自耦变压器(又称调压器),它只有一个线圈,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另一个线圈,当交流电源接不同的端点时,它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对自耦变压器均适用。 (2)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比较如下: 4.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四点说明 (1)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 (2)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3)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 (4)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中的U1、U2、I1、I2均为有效值。 四、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1.解决理想变压器中有关物理量的动态分析问题的方法

2021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通用版第1章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考导航] 考点内容要 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1720182019命题分析 参考系、质点Ⅰ 卷Ⅰ·T22: 实验:水滴 计时器、瞬 时速度、加 速度 卷Ⅱ·T22: 实验:平均 速度、速度 公式、v-t 图象卷Ⅱ·T19: 根据v-t图 象分析追 及相遇问 题 卷Ⅲ·T18: x-t图象的 理解及应 用 T22:自由 落体运动 及相关的 知识点 卷Ⅰ·T18:以扣 篮为背景的竖 直上抛运动 卷Ⅱ·T22:实 验:求瞬时速 度和加速度 卷Ⅲ·T22:实 验:测重力加 速度 1.高考命题 以选择题和 实验题为 主,以计算 题副。 2.命题热点 为运动学基 本规律的应 用和图象问 题,实验题 以测瞬时速 度和加速度 为主。 位移、速度和 加速度 Ⅱ匀变速直线 运动及其公 式、图象 Ⅱ 实验一:研究 匀变速直线 运动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科学思维:在特定情境中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公式、推论及图象解决问题(如2018全国卷Ⅱ·T19、Ⅲ·T18)。 科学探究: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2017全国Ⅰ卷·T22 , 2019Ⅱ卷·T22)。 科学态度与责任: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如2019全国Ⅰ卷·T18)。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 Δt,其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 Δt。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物理高考最后一题_荟萃

高考物理压轴题 1(20分) 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 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 (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 图 12

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 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 ,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 为F 2 ,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另有三个木块A、B和C,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m C =3 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连接一轻弹簧 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静止在P处,弹簧处于 L.已知木块B在下滑过 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 P点,木块C从Q点开始以初 R点,求P、R间的距离L′ 5 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1s/3而与木盒相遇。求(取g=10m/s2)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复习3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3 力矩平衡条件及应用 力矩平衡以其广泛的实用性,再次被考纲列为考查的内容,且以此知识点为素材的高考命题屡次再现于近几年高考上海卷及全国理综卷中.其难点分布于:(1)从实际背景中构建有固定转动轴的物理模型.(2)灵活恰当地选取固定转动轴.(3)将转动模型从相关系统(连结体)中隔离分析等. ●难点磁场 1.(★★★★)如图3-1所示,一根长为L 的轻杆OA ,可绕水平 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左端A 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杆上 一点B 系一不可伸长的细绳,将绳跨过光滑的钉子C 与弹簧K 连接, 弹簧右端固定,这时轻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已知OB =OC =32L ,弹簧伸长量恰等于BC ,由此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______. 2.(★★★★★)(1997年上海,6)如图3-2所示是一种手 控制动器,a 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b 是摩擦制动片,c 是杠杆, O 是其固定转动轴.手在A 点施加一个作用力F 时,b 将压紧轮 子,使轮子制动.若使轮子制动所需的力矩是一定的,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轮a 逆时针转动时,所需的力F 较小 B.轮a 顺时针转动时,所需的力F 较小 C.无论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所需的力F 相同 D.无法比较F 的大小 ●案例探究 [例1](★★★★★)如图3-3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木棒,上端用绞链固定在物体上,另一端放在动摩擦 因数为μ的小车平台上,小车置于光滑平面上,棒与平台的 夹角为θ,当: (1)小车静止时,求棒的下端受小车的支持力; (2)小车向左运动时,求棒的下端受小车的支持力; (3)小车向右运动时,求棒的下端受小车的支持力. 命题意图:题目出示的物理情境,来考查考生受力分析 能力及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对“车的不同运动状态使棒所受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变化”理解分析不透,从而错列力矩平衡方程. 解题方法与技巧:(1)取棒为研究对象.选绞链处为固定转动轴,除转动轴对棒的作用力外,棒的受力情况如图3-4所示,由力矩平衡条件知: F N 1Lc os θ=mg 2 L c os θF N 1=21mg 图 3-1 图 3-2 图3-3

高三物理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电磁场(含答案详解)

高三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电磁场 在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与x 轴的交点A 处以速度v 沿-x 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磁场边界与y 轴的交点C 处沿+y 方向飞出。 (1)请判断该粒子带何种电荷,并求出其比荷q/m ; (2)若磁场的方向和所在空间范围不变,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B ’,该粒子仍从A 处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但飞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对于入射方向改变了60°角,求磁感应强度B ’多大?此次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时间t 是多少? 电子自静止开始经M 、N 板间(两板间的电压 为U )的电场加速后从A 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入宽度为d 的匀强磁场中, 电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P 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为L ,如图所示.求匀强磁 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e ) 高考)如图所示,abcd 为一正方形区域,正离子束从a 点沿ad 方向以0 =80m/s 的初速度射入,若在该区域中加上一个沿ab 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则离子束刚好从c 点射出;若撒去电场,在该区域中加上一个垂直于abcd 平面的匀强磁砀,磁感应强度为B ,则离子束刚好从bc 的中点e 射出,忽略离子束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离子的重力,试判断和计算: (1)所加磁场的方向如何?(2)E 与B 的比值B E /为多少?

制D 型金属扁盒组成,两个D 形盒正中间开有一条窄缝。两个D 型盒处在匀强磁场中并接有高频交变电压。图乙为俯视图,在D 型盒上半面中心S 处有一正离子源,它发出的正离子,经狭缝电压加速后,进入D 型盒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半周,再经狭缝电压加速。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到达D 型盒的边缘,获得最大速度,由导出装置导出。已知正离子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加速时电极间电压大小为U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D 型盒的半径为R 。每次加速的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正离子从离子源出发时的初速度为零。 (1)为了使正离子每经过窄缝都被加速,求交变电压的频率; (2)求离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3)求离子第1次与第n 次在下半盒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 如图甲所示,图的右侧MN 为一竖直放置的荧光屏,O 为它的中点,OO’与荧光屏垂直,且长度为l 。在MN 的左侧空间内存在着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乙图是从甲图的左边去看荧光屏得到的平面图,在荧光屏上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一细束质量为m 、电荷为q 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 v 0从O’点沿O’O 方向射入电场区域。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都可忽略不计。 (1)若再在MN 左侧空间加一个匀强磁场,使得荧光屏上的亮点恰好位于原点O 处,求这个磁场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如果磁感强度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把方向变为与电场方向相同,则荧光屏上的亮点位于图中A 点处,已知A 点的纵坐标 l y 3 3 ,求它的横坐标的数值。 E 、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宽度为L ;中间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从电场的左边缘的O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穿过中间磁场区域进入右侧磁场区域后,又回到O 点,然后重复上述运动过程。求: (1)中间磁场区域的宽度d ; (2)带电粒子从O 点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回到O 点所用时间t 。 如下图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 B B l O 甲 乙

2019年高考物理最后一讲

2019年高考物理最后一讲 1、解选择题的一般技巧:读题时要仔细、认真,在弄清题意之前,先不要看选择项,因为有一些选项有误导作用,应读懂题意后,再去逐项分析。如果有图示,则先由图读出信息,最后可比较选项之间的关联。 除了常见的直接判断法、定性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图示比较法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如:筛选排除法(利用已知条件逐一筛选、排除)、极限分析法(把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推至极端,由极端情况推理一般情况)、特值简算法(把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判断)、特例判断法(通过特例判断某些说法的对错)和量纲比较法(如果题目给出的结果都是用字母表示的,那么通过推演式子的单位是否符合要求,也是一个判断思路)等等。 多选题,因选择题的答案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要认真判断每一个选项的对错,不能凭印象选择,不能主观地认为A选项对了B选项就一定错,吃不准的选项不要选,不会做的题要选一个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 要注意“以下判断错误的是”,让你选的是错误的选项。 二、实验题: 1、电路的选用:电流表内外接,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 2、电源、电表参数的测量。 3、使用多用电表:用欧姆档测电表内阻时,应注意黑表笔连接在被测电表的正接线柱。测量时,多用电表不会烧坏(注意调零),但要注意被测电流表是否烧坏。 4、关注新实验:传感器 5、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 6、误差分析:测电阻;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例1】: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流表的内阻: A.待测电流表A1(量程250 mA,内阻r1约为5 Ω)。 B.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5 Ω)。 C.电阻箱R1(最大值999.9 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 Ω)。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 Ω)。 E.电源E(电动势约为10 V,内阻r约为1 Ω)。 F.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上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表示待测电流表A1内阻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 【例2】.(测欧姆表的内阻及欧姆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原理如图所示:当选用×100档时,其内电池电动 势约3V,内阻约为1.5kΩ。现要求测量×100档时欧姆表内阻和欧姆表内电 池电动势,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3mA,内阻约600Ω; B、电阻箱,最大电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1Ω; C、电键一个,电线若干。 (1)下面是实验步骤,试填写所缺的③和④。 ①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0”位置,如果没有停在零位置,用小螺丝刀轻轻转动表盘下面的调整定位螺丝,使指针指零; 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一)测试笔插孔,把电阻档调到×100位置,把红黑表笔相接触,调整欧姆档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的零刻度位置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出计算欧姆表内阻和电池电动势的公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三、计算题: 1.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高考物理重难点

高考物理重难点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的完成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 重难点部分 一、力学部分 重点 力学是整个中学物理的基础和核心,历年高考中,力学分值所占比例较大,并有逐年提高比例的趋势,压轴大题大多为力学问题或与力学紧密联系的问题。 (一)力学考点和知识结构解析 1.运动的描述 (1)匀速直线运动(简单) (2)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运动问题的解决) 2.牛顿运动定律 (1)力力的分类受力分析(必考点)以及物体的平衡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汇总

2019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汇总 2019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 高考复习,一般可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是最细致的复习,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维,第二、三轮复习则属于查漏补缺,因而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第一轮复习的最佳效果呢?好方法是复习的必备。 一、结合考试说明全面复习知识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求仔细研究考纲,按照考试说明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透彻,不要有遗漏,做到所有的知识点心中有数。那么,如何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呢?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老师建议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研究命题思想,近年来的物理学科命题思想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突出强调联系实际、回归教材、注重基础、体现思想等特征; 二、研究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学科知识和解题能力;三是要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化,关注内容的增减和考察能力的变化情况。只有把考纲和考试说明以及高考真题研究透彻,才能定制出合理的备考计划,为迎接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以课本为基础,夯实各个知识点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就是梳理基本知识。什么是基础?当然是课本。第一轮复习要对照教材梳理每一个知识点,不留空白。对于概念不要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从定义、

定义式、物理意义等多个角度把握。对于习题,新东方一对一老师不建议采用题海战术,第一轮的复习要认真研读课本上的习题和书后题。夯实好基础,在二、三轮的复习上才能有质的飞跃。 三、总结知识结构,形成网状知识体系 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点都是有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高考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因此高考题的编制绝非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整合物理模型,把具体的问题抽象为模型,这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新东方一对一老师叮嘱同学们在复习中,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积累也要注意物理模型的总结。 四、归纳总结基础题型及变形 在第一轮复习的做题环节,要有意识的将所做过的物理试题进行分类整合。对于某一类题目的答题方法、技巧要心中有数。善于归纳总结,尤其是自己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以不变应万变,无论高考的题目怎样变化,都是由基础的题型演变而来的。多总结题型,将会使复习环节变得非常轻松,避免题海战术! 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题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一个明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核能的分析与计算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核能的分析 与计算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社会热点咨询题,以此为背景的命题既是3+X高考的热点,亦是考生应考的难点. ●难点展台 1.〔★★★★〕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用的反应.以原子核235 92 U为燃料的反应堆 中,当235 92 U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能够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 235 92U +1 n →139 54 Xe + 94 38 Sr +31 n 235.0439 1.0087 138.9178 93.9154 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为单位〕. 1 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MeV,此裂变反应开释出的能量是________MeV. 2.〔★★★★〕假设在Na C l蒸气中存在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靠静电相互作用构成的单个NaCl分子.假设取Na+与Cl-相距无限远时其电势能为零,一个NaCl分子的电势能为-6.1 eV.使一个中性钠原子Na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钠原子而形成钠离子Na+所需的能量〔电离能〕为5.1 eV,使一个中性氯原子Cl结合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所放出的能量〔亲和能〕为 3.8 eV.由此可算出,在将一个NaCl分子分解成彼此远离的 中性钠原子Na和中性氯原子Cl的过程中,外界供给的总能量等于______eV. ●案例探究 [例1]〔★★★★〕如下一系列核反应是在恒星内部发生的, P+12 6C→13 7 N 13 7 N→136C+e++γP+136C→147N P+147N→158O 15 8 O→157N+e++γP+157N→126C+α

高考物理天体运动中的五大难点突破

高考物理中天体运动中的五大难点突破 1.[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解析:选BD 由于空气阻力做负功,卫星轨道半径变小,由G Mm r 2=m v 2r 可知,卫星线速度增大,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故动能增大,机械能减小,选项A 、C 错误,B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卫星动能增大,卫星克服阻力做的功小于地球引力做的正功,而地球引力做的正功等于引力势能的减小,所以卫星克服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选项D 正确。 2.(2020·云南昆明一中月考)如图所示,A 、B 两颗恒星分别绕他们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通常称之为“双星系统”,A 的质量为B 的2倍,忽略其他星球对二者的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恒星A 的向心加速度是 B 的一半 B .恒星A 的线速度是B 的2倍 C .恒星A 的公转周期是B 的一半 D .恒星A 的动能是B 的2倍 解析:选A A 、B 之间的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B 的向心力相等,角速度和周期相等,则有2M 4π2T 2r A =M 4π2T 2r B ,解得恒星A 与恒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A ∶r B =1∶2,由v =ωr ,a =ω2r ,T A =T B ,可得A 正确,B 、C 错误;由动能E k =12mv 2可得E k A E k B =m A m B ·v A 2v B 2=21×14=12 ,故D 错误。 3.(2019·河南名校大联考)2018年6月14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进入地月拉格朗日L 2点的Halo 使命轨道,以解决月球背面的通讯问题。如图所示,地月拉格朗日L 2点在地球与月球的连线上。若“鹊桥”中继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 2点上,受地球、月球两大天体的引力作用,其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相同。已知地球质量、地月距离和月球的质量,分析月球受力时忽略“鹊桥”中继星对月球的作用力,则下列物理量可以求出的是( ) A .引力常量 B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C .“鹊桥”中继星的质量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运动学部分专题

一.平均速度:任意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①t s ??= 一v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v =20t V V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t V V S t 2 0+=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由A 沿直线运动到B ,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221v v + B .21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2.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221v v + B .21212v v v v + C .21212v v v v ++ D .2 121v v v v + 3.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km/h B .345km/h C .56km/h D .90km/h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 1=40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 2=60km/h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V 甲=V 乙 B .V 甲 < V 乙 C .V 甲 > V 乙 D .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确定 二.加速度公式的理解:a=(v t -v 0 )/t 公式中各个部分物理量的理解 匀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v t >v 0,a 为正,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匀减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v t <v 0,a 为负,此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变化量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则该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最后一模及答案解析

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最后一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肚子饿,在离家不远就闻到饭香,这是分子热运动的原因 B.小林给自行车充气到一定时间,很难再充气进去,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2.小明看到老师用热水泡乒乓球使它由瘪变圆,对乒乓球内的封闭气体,这个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B.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D.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3.有两个不同共点力F 1,F 2,对它们的合力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F 1,F 一定增大 B.F 1、F 2同时增大5N ,F 也增大5N C.F 1增大5N ,F 2减小5N ,F 不变 D.F 1、F 2同时增大2倍,F 也增大2倍 4.两个同种离子a 和b ,从O 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 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则a 的飞行路程比b 的短 B.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 a 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 的短 C.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a 的位移比b 的大 D. 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a 在P 上的落点与O 点的距离比b 的近 二、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5.伞兵训练在离地高度h=20m 的地方无风时自由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突然遭受横向风的作用,此时受到水平速度V=15m/s,与无风时对比,此时( ) A.伞兵下落的时间增多 B.伞兵下落的时间不变,t=2s C.伞兵落地速度为25m/s D.伞兵落地速度不变 6.核能发电是实现低碳发电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 A.n Sr Xe n U 109438140 5410235 922++→+ 是核裂变反应 B.n He H H 10422131+→+是核裂变反应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连接体问题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难点突破连接体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稳态或非平稳态下连接体咨询题拟题多次出现于高考卷面中,是考生备考临考的难点之一. ●难点展台 1.〔★★★★〕如图2-1,质量为2 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做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 2.〔★★★★〕A 的质量m 1=4 m ,B 的质量m 2=m ,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将B 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手,让A 沿斜面下滑而B 上升.A 与斜面无摩擦,如图2-2,设当A 沿斜面下滑s 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B 上升的最大高度H . ●案例探究 [例1]〔★★★★〕如图2-3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开释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 21,即a =2 1 g ,那么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命题意图: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明白得运用能力及灵活选取研究对象的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1〕部分考生适应于具有相同加速度连接体咨询题演练,关于〝一动一静〞连续体咨询题难以对其隔离,列出正确方程.〔2〕思维缺乏创新,对整体法列出的方程感到疑咨询. 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法一:〔隔离法〕 木箱与小球没有共同加速度,因此须用隔离法. 取小球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如图2-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f =ma ① 取木箱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地面支持力F N 及小球给予的摩擦力F f ′如图2-5. 图2—4 图2-3 F 1 2-图B A A ?302 2-图B

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总结 高考一轮复习已经开始,一轮复习是高三一年中时间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如何有效利用高考一轮复习?高考频道小编整理了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总结,希望为大家提供服务。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 阻力。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复习26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26 等效思想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等效法亦称“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掌握等效方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难点磁场 1.(★★★★)(2000年全国春考京、皖卷)AB 两地间铺有通讯电缆,长为L ,它是由两条并在一起彼此绝缘的均匀导线组成的,通常称为双线电缆.在一次事故中经检查断定是电缆上某处的绝缘保护层损坏,导致两导线之间漏电,相当于该处电缆的两导线之间接了一个电阻.检查人员经过下面的测量可以确定损坏处的位置:①令B 端的双线断开,在A 处测出双线两端间的电阻R A;②令A 端的双线断开,在B 处测出双线两端的电阻R B ;③在A 端的双线间加一已知电压U A,在B 端用内阻很大的电压表测出两线间的电压U B .试由以上测量结果确定损坏处的位置. 2.(★★★★★)(2001年上海)如图26-1所示,半径为a 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0.2 T,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半径为b 的金属圆环与磁场同心地放置,磁场与环面垂直,其中a =0.4 m ,b =0.6 m .金属环上分别接有灯L 1、L 2,两灯的电阻均为R 0=2 Ω.一金属棒MN 与金属环接触良好,棒与环的电阻均不计. (1)若棒以v 0=5 m/s 的速率在环上向右匀速滑动,求棒滑过圆环直径OO ′的瞬时,MN 中的电动势和流过L 1的电流. (2)撤去中间的金属棒MN ,将右面的半圆环OL 2O′以OO ′为轴向上翻转90°,若此时磁场随时间均匀变化,其变化率为 t B ??=(π 4 )T/s,求L 1的功率. ●案例探究 [例1](★★★★)(物理过程的等效)如图26-2所示,已知回旋加速器中,D 形盒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5 T ,盒的 半径R =60 cm ,两盒间隙d =1.0 cm ,盒间电压U =2.0×104 V ,今 将α粒子从近于间隙中心某点向D 形盒内以近似于零的初速度垂直B 的方向射入,求粒子在加速器内运行的总时间. 命题意图:考查综合分析及推理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考生对α粒子运动过程缺乏分解和总体把握,不能运用等效办法求解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陷入逐段分析求和的泥潭,导致错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转第一周,经两次加速,速度为v 1,则根据动能定理得:2qU = 2 1 mv 12 设运转n 周后,速度为v ,则:n 2qU = 2 1 mv 2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qvB =m R v 2 ② 由①②得粒子转动n =qmU R q B 42 22周. 粒子在加速器内运行的总时间t =t B +t E , 图26-1 图26-2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9201-95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 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 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 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XX年9月至XX年1月上旬。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

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四、复习策略 (一)去年可借鉴的经验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六个环节:读、讲、练、测、评、补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答案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题(压轴题)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Ⅰ卷) 26.(21分)如下图,在0≤x ≤3a 区域内存在与xy 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 大小为B 。在t =0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 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 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 轴正方向夹角分布在0~180o范围内。已知沿y 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在t =t 0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P (3a ,a )点离开磁场。求: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及粒子的比荷q /m ; ?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 26.?a R 3 2= 032Bt m q π = ?323παπ≤≤ ?2t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全国Ⅱ卷) 26.(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 ,电压为U ;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中右边有一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区域EFG (EF 边与金属板垂直),在此区域内及其边界上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假设一系列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经EF 边中点H 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 ?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 后,从边界EF 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 ?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 边上I 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 长为3a /4,求离子乙的质量。 ?若这些离子中的最轻离子的质量等于离子甲质量的一半,而离子乙的质量是最大的,问磁场边界上什么区域内可能有离子到达。 ) G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复习5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5 速度关联类问题求解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物体间速度关联关系,往往是有些高考命题的切入点.而寻找这种关系则是考生普遍感觉的难点 ●难点磁场 1.(★★★)如图5-1所示,A 、B 两车通过细 绳跨接在定滑轮两侧,并分别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若A 车以速度v 0向右匀速运动,当绳与水平面的夹 角分别为α和β时,B 车的速度是多少? 2.★★★★如图5-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轻绳跨过光滑的定 滑轮.由地面上的人以恒定的速度v 0向右匀速拉动, 设人从地面上的平台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 角为45°处,在此过程中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多 少? ●案例探究 [例1]★★★如图5-3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 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 运 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前进的瞬时速度是 多大? 命题意图:考查分析综合及推理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弄不清合运动与分运动概念,将绳子收 缩的速度按图5-4所示分解,从而得出错解v 物=v 1=v cos θ.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法一:应用微元法 设经过时间Δt ,物体前进的位移Δs 1=BC ,如图5-5所示. 过C 点作CD ⊥AB ,当Δt →0时,∠BAC 极小,在△ACD 中,可 以认为AC =AD ,在Δt 时间内,人拉绳子的长度为Δs 2=BD ,即 为在Δt 时间内绳子收缩的长度. 由图可知:BC =θcos BD ① 由速度的定义: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 物=t BC t s ?=??1 ② 人拉绳子的速度v =t BD t s ?=??2 ③ 由①②③解之:v 物=θcos v 解法二:应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绳子牵引物体的运动中,物体实际在水平面上运动,这个运动就 是合运动,所以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v 物是合速度,将v 物按如 图5-6所示进行分解. 图5-1 图5-2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