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宗晓莲

旅游人类学研究在西方历经40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理论、观点,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从目的地社会、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等不同视角出发,分别形成旅游是一种涵化和发展的

形式、旅游是一种现代世俗仪式、旅游是一种上层建筑等不同观点。本文试从这三个不同视角入

手,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发展作一简要述评,希望对刚刚起步的国内旅游人类学研究能有一

点借鉴作用。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涵化和发展 现代世俗仪式 上层建筑

作者宗晓莲,女,1971年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99级博士生。地址:北京市白石桥路27号,邮编100081。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周游各地。但只是到了后来,旅行者才把自己的旅游经历写下来,留下各种游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日益发展的旅游现象。至今,这一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北美和西北欧的学者。人类学者真正意义上参与旅游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几十年过去了,国外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已颇有积累。理论方法也已历经几代推进,形成多种观点并存、相互吸收的局面。目前,国内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对国外相关研究也介绍不多。笔者拟从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三种主要视角着手,简要介绍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对旅游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多学科的特点,而且,在旅游研究领域,学者并不太注重学科边界,因而,本文提到的研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有些学者并不自认为是人类学者,但在研究时,却使用了与人类学相似的方法、采用了与人类学相似的观点。在旅游人类学研究权威史密斯(Valene Smith1980)、莱特(James Lett1989)和纳什(Dennison Nash1991)等人的论述中也都把他们的研究看作是人类学性质的,因而本文也会涉及他们的研究成果。①为了研究、理解他人,人类学者常常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文化)进行比较,而且通常是在一个能囊括所有相关人员在内的广阔背景之中作比较。这些传统方法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得到保持。此外,在旅游研究中,人类学者也一如既往地关心事件、行为的主体———人(在人类学发展的历史上,试图研究并理解这些大量的、多样的“他人”,是形成不同观点的起因)。旅

文章的部分资料来自笔者翻译的《旅游人类学》(Dennison Nash1996,Anthr opology of Tourism)。

①Valene Smith(1980)和J ames Lett(1989)等人认为,在旅游研究中,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在于是否采用了全局性、比较的观点(方法)。他们以此标准来衡量某一研究是否属于人类学性质的研究。

《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游研究中的这些“他人”包括游客、所有为游客服务的人以及游客活动范围内的其他人等等。为了理解这些“他人”,学者们从目的地人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形成相应理论、观点。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因而把旅游看作一种涵化和发展形式;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的结构、功能与人生经历仪式(Rites of Passage)相似,因而旅游可以看作一种世俗仪式;为了弄清楚旅游的成因,学者到客源地社会寻找答案,认为旅游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依赖于其他更为根本的社会因素的。下面,笔者尝试对这三种概念性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和述评。

一、从目的地社会出发进行的研究

关注文化接触和由此引发的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的一个传统。早在19世纪,人类学者就开始研究殖民统治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影响。人类学者加入旅游研究似乎也源于这种对文化变迁的兴趣。这些对变化非常敏感的人类学者发现,旅游在他们所研究社会的发展中,作用相当复杂。他们甚至觉得,如果不重视旅游现象,就不能真正把握自己所研究的社会。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了一篇论文,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西方学者一般将其当作人类学者加入旅游研究的标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1974年,旅游人类学的第一次研讨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影响研究是会议的主题。此后,该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是其主要议题。

早期的研究常常是描述性的(理论研究相当少),并倾向于考虑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到底是益是害这一简单化的价值判断。有趣的是,以人类学观点看问题的人大多对旅游的影响持否定态度。如哈莱尔-邦德(Harr ell-Bond1978)在《面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户:冈比亚的旅游和发展》一文中,对由外界刺激和外来导向引发的发展提出疑问。卢基西斯(Loukissas1978)在《旅游和环境的冲突:以希腊马可纳斯(Myconos)岛地区为例》中指出,旅游使马可纳斯地区环境恶化。李(Lee1978)在《海滨的人行道归谁所有———尤喀坦(Yucatan)地区的权力结构》中认为,旅游提高了当地特权人物的地位。皮-桑亚(Pi-Sunyer1977)研究了布拉瓦海岸地区的大众旅游,认为它强化了陈规。科特克(Kottak1966)认为大量度假家庭、钓鱼爱好者等的涌入使一个巴西渔村人们的公社生活遭受全面破坏。努涅斯(1977)对外来因素导致旅游目的地文化发生“可口可乐化”现象感到很失望。最有代表性的反对观点是格林伍德(Greenwood1977)在《切开零售的文化》中提出的,他认为旅游使巴斯克地区阿拉德(alarde)节日仪式商品化了。这一节日仪式深受人们喜爱,凝聚了许多当地传统文化。人们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成为现代市场机制中的一个元素是他所无法忍受的。阿罗内西(Arrones1990)调查了西班牙南海岸旅游开发对当地人民的影响。当地的“阳光、大海和沙滩”对生活于欧洲北部地区的人们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许多人在那里购屋,作为长期度假休憩之所。作者运用大量档案材料,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在《拍卖西班牙》一书中描绘了这幅与众不同的城市化图景。指出旅游使当地经济严重依赖外来投资者,收入也大部分流入他们手中;外来人员对当地的控制权越来越大;而当地人与这些外来旅游者不能充分融合,管理这一变化中的、未融合的社会有很多政治问题;旅游区人口老龄化又加大了政府的压力。此外,当地人民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地下水枯竭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从这一观点出发,很容易把旅游与帝国主义行为联系起来,认为双方很容易形成统治—从属关系。但以更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意识到当今世界的国际旅游很大部分是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而且各国发展旅游的背景、条件、现实状况都不一样,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当然,可能由于人类学者过于关心文化交往中处于劣势位置的人民,太想帮助正在经历社会、文化变迁的目的地人民,也可能是受到新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的影响,早期的人类学者一般都否定旅游开发的价值。

当然,也有一些早期研究者对发展旅游持肯定态度。如麦基恩(Mckean1976)对巴厘岛、科恩(Cohen1979a)对泰国、波斯维恩(B oissevain1978)对马耳他和曼斯浦格(Mansperger1981)对布拉瓦海岸的研究,认为旅游是良性或有益的发展途径。亚当斯(Adams1992)在《旅游和尼泊尔夏尔巴人:相互关系的重建》中,探究了登山旅游对尼泊尔夏尔巴人工作方式、相互关系的影响。为了进行对比研究,她调查了两个群体。亚当斯还采用参与观察、半结构式访谈、参考文献资料等方法。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旅游开发中,当地人民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和雇佣劳动关系同时得到加强,当地人并没有向通过旅游一步步渗透进来的资本主义力量屈服,而是成功地把新的生产方式融进了旧的生产关系模式中。

任何学科走向科学化的第一步是形成客观全面的分析方法。到了70年代末,学者们觉得这种以单一思维的方式进行的简单价值判断远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情况。以较为客观的态度思考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先驱、领导者加法尔·加法里(Jafar Jafari)所说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台阶”正在形成。例如,出席1979年世界银行召开的研讨会的人认为旅游的后果很广泛,从好到坏都有,如果适当协调,目的地人民的收益可以大于付出。奥格尔索普(Oglethrope1984)指出,马耳他的旅游发展中越来越依赖外国力量,因而,早期对马耳他旅游发展的乐观评价很难保持。韩国人类学者蒙(Moon1989)80年代末调查了一个日本山村。调查前,她认为外来力量控制下的开发,如发展滑雪就有害于当地山村生活。但调查后,她的观点改变了,认为“害”与“益”同时存在。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科恩(1979a)的调查中。在这种“客观态度”潮流的影响下,部分人类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早期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1989年史密斯(V.Smith)主编的《主人和客人》的再版(这本书的两次出版,都代表了当时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状况,因而,被认为是里程碑性质的著作)。1977年的第一版中,学者们大多只把旅游当作引发当地社会变迁的因素,十多年后的跟踪调查使许多学者把旅游外的因素也包括进引发变迁的可能因素。如格林伍德(1989)指出,对旅游引发巴斯克地区节日仪式商品化的愤怒情绪阻碍了自己全面、客观地研究这些变化。

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人民的影响的视角出发,人类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涵化和发展形式,它使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涵化是“由两个或多个文化体系接触、交流引发的文化变化”(SSRC Se minar1954:474)。应该说,把旅游看作一种涵化和发展的形式起源于人类学一贯的全局性观点。人类学通常认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各因素都是相关的,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一些因素的改变。另一方面,为了阐明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人类学者从经济学中引入“连锁反应”概念,比如说,旅游部门的活动如饭店和机场的建立,又引发了另外的活动,如出现为工人服务的商业等等。“示范影响”是人类学者使用的另一概念,指游客以及与其相关的事成为目的地人民的效仿对象,它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当地文化。如今学者使用得最多的概念是“商品化”,指旅游使目的地社会关系深受市场交换规则的影响,目的地一切吸引游客的东西都可以标上价格,在市场上买卖。上文提到的格林伍德对巴斯克地区

《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阿拉德节日仪式的研究推动了这一概念的使用。今天,人类学、社会学和许多其他社会科学都在使用这一概念。“内化”(社会化)、“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适应”等人类学概念在旅游研究中也被大量使用。另外,“分解”、“复兴”等概念也开始用于旅游影响研究。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对旅游影响的研究有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在《主人和客人》(1977)第一版中,努涅斯就指出,不能把所有的变化都归因于旅游开发,同时,研究旅游影响时要考虑接触双方的情况。纳什(1981)提出,在分析旅游活动和社会、文化变化的关系时,要清楚“相关”和“因果”的区别。史密斯(1989:12)指出,不同的游客类型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融入目的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情况不一样。史密斯还根据游客融入情况对游客进行了分类。

90年代,学者们提出“替代性旅游”一词,提倡某些对当地环境、文化和社会影响较小的旅游形式。1992年,史密斯主编了《替代性旅游:旅游发展中的潜力和问题》,汇集了人类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各种观点。早期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80年代后,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考察旅游带来的噪音、交通拥挤以及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这一角度出发,许多人类学者把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联系起来,考察如何使二者更好地互动。如皮尔斯、莫斯卡多和罗斯(Pearce、Moscardo&Ross1996)研究了旅游对社区关系的影响以及社区居民的参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等问题。90年代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巴厘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由加拿大国际发展机构资助,研究者来自许多国家。90年代中后期,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为巴厘岛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对象都是民族旅游地。史密斯(1977)在《主人和客人》中,曾把旅游分为五种形式,民族旅游就是其中一种。

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都有独特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正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地发生变化。格拉伯恩(Graburn1976)曾主编了一部论文集,讨论旅游影响下民族地区艺术品的变化。在这本书中他使用“第四世界”一词代指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人群。他说:“第四世界是那些领土在第一、二、三世界国家之中、并受到他们的技术—官僚统治的原著民和当地人的总称。因而,他们是没有国家、通常属于少数人群的人。”由于与外界不断接触,他们原有的文化越来越接近周围的主流文化。许多人类学者把这种变化看作是旅游的消极影响。特纳和阿西(Turner&Ash1975:130—131)的观点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那些在远离西方世界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文化的审美、愉悦价值,很快就被游客优越的经济状况吞噬……今天的旅游已经开始了消灭文化的工作”。但同时,旅游加速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步伐,引入了新的文化因子;游客的到来,刺激了当地传统艺术、手工艺品等的复兴;旅游的收益可以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生活设施、交通条件等,因而也有一些人类学者认识到了旅游的正面作用。道尔(Do wer 1974:938)的阐释体现了这一观点:“旅游应该可以与保护互相作用、共同得益……旅游和保护是互相依赖的,双方都能从紧密、有效的合作中得益”。有关旅游对民族地区的影响的研究,观点主要有这两种。上文提到的许多研究案例也都是在民族地区做的。只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更重视文化方面(包括物质形式的文化和非物质形式的文化),因为在民族地区,文化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二、从游客角度出发的研究

旅行和迁移是人类社会广为存在的活动,它们带来了文化接触,造成了文化冲击。“文化冲击”一词因人类学者的使用而得以流行,但人类学者比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更晚地重视旅游对游客的影响,特别是对游客心理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类学者关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从“游客”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人们的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并分析旅游对游客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学者探究的是旅游的文化、符号内涵。其中一些学者把旅游与人生经历仪式相比,认为旅游也是一种通过仪式。因为两者在结构(脱离原有状态———进入仪式过程———回到原来社会)、功能(对当事人产生一定影响,使当事人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等方面很类似。游客的旅行过程被看作是从一种经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验状态。因而,认为旅游是一种世俗化的仪式、一种现代仪式。从这一角度出发,学者提出“神圣的旅程”这一说法。

范·杰尼普(Van Gennep1908)是把人生通过仪式进行扩展研究的第一人。利奇(E.Leach 1961)对人生通过仪式进行了人类学的阐释,将其引入人类学研究领域。特纳(Turner1969, 1974)则把人生通过仪式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将其与旅游行为相类比,深化了杰尼普等人的观点。特纳认为,卷入“旅游仪式”的人首先经过一个“分离”过程,也就是他们远离并超脱于日常、例行的社会生活,进入一种“阈界”。此时,平日生活中程式化的、必然的一切都失去了它的规定性。在这一更自发、被解放的状态中,人们可能产生一些特别的感受。最后,仪式以再融入———人们回到原有的例行的日常生活而结束。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人们做很大的自我调整、自我适应。后来,特纳又对朝圣行为进行研究,认为它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和伊迪斯·特纳合作,1978)。研究中,特纳夫妇提出“阈界”和“社团”等概念。我们可能很难把以娱乐为主要特点的当代游客行为与严肃的宗教仪式联系起来,但游客和仪式中的人都会跨越多重“阈界”、进入多个“社团”的观点确实有其合理之处。莱特(1983)对加勒比地区租借豪华游艇纵情玩乐的游客的研究、瓦格纳(Wagner1977)对在冈比亚海岸度假的瑞典游客行为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特纳对仪式过程的研究吸引了许多人类学者从事旅游研究。在其影响下,加法里(1990)提出“跳板”这一隐喻词,用“跳板”来比喻游客经过“特殊的旅行”过程中的解放和激励再次回到平常生活中。格拉伯恩(1977,1989)则提出“世俗—神圣—世俗”的旅游过程的观点,认为游客在降落(回到)日常的、世俗的、一般的存在状态之前,经历了一个与平日不同的、神圣的“高点”。

格拉伯恩(1977,1983a)深受这种游客体验的观点的影响。他详细地分析了旅游与仪式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认为旅游是一种非常突出的世俗化仪式,在许多当代社会中它都实现了从前由神圣的宗教仪式完成的功能。过去,人们通过宗教仪式实现某些需要、标志某些人生转变。今天,人们以旅游来实现这一切。格拉伯恩认为人们的旅游行为反映了一种全人类普遍存在的消遣、玩乐需要,正是这一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旅游。他还进一步地提出,人们有一种倒换原有的生活经验的需要。他认为旅游为人们提供了从日常例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机会。同时,旅游中游客观赏的自然风光、异域文化都会令人产生非同一般的感受。它使个人在家乡原有的日复一日的生活得以创新。因此,旅游使人们得到休息和放松,对于保持人们的

《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生理、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这种把旅游看作一种世俗仪式的观点展示了游客的旅游动机、体验和后果的仪式性特点。这一观点仍存在许多问题。学者对于这种过于概念化的研究方法以及人们是否确实有所谓的“倒换生活经验的需要”提出疑问。纳什(1984:505)指出,如果过分强调这种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法,可能会忽视或轻视了更为多样的旅游体验及对其产生影响的背景。但这一观点也有优点。它拓宽了研究视野,帮助人们从另一角度认识旅游现象,它也使我们认识到旅游观光行为的创造潜力以及它对个人的意义。

许多学者超越了这种过于概念化的分析,研究了具体情况中的游客行为和体验,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有些学者指出,游客的旅游经历可能有负面影响,如文化冲击带来的心理障碍(Furnham1984)以及旅游时与当地人接触可能造成的不良印象(Gaulis&Creux1975:11)。科恩(1979b)则在《游客体验现象学》中强调旅游带来的多方面消极影响。一般的观点认为旅游接触有助于游客对目的地人民产生良好印象,为了检验这一看法,阿纳斯塔索普洛斯(Anastas-sopoulos1992)调查了到土耳其旅游的希腊游客的态度变化情况。为了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两组调查对象,一是到希腊旅游的实验组,另一是留在家中的控制组。实验结果却表明,假设不能成立。阿纳斯塔索普洛斯提出多种可能因素进行解释,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接触时的条件以及当时两国之间紧张的政治关系等等。

学者们注意到影响游客行为体验的因素很多,如旅游的类型、游客集团的状况、目的地社会的特点等。纳什和塔尔(Nash和Tarr1979)调查了在法国的一个美国学生集团,指出成员的团结状况影响学生们海外生活的感受;杰瓦和戈尔登(Geva&Golden1991)研究到欧洲和美国旅游的以色列游客,发现导游是游客满意的重要因素;西梅尔(Simmel1950)研究了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对游客旅游体验的影响;冯哈姆和博赫纳(Furnham&B ochner1986)在一系列研究中说明了文化兼容性原理与个人适应的关系;艾尔兰(Ireland1990)对英国爱德兰(Lands End)地区的游客经验的研究说明,游客在什么程度上可能被其他人激怒与其职业、年龄、性别等可变因素有很大关系;科恩(1979b)指出,游客的个性、喜好会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和反应。也就是说,要了解旅游对游客的影响,需从游客的自身情况及在家时的表现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旅游营销商提供一些有用资料,帮助他们了解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因而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明显的应用性的一面。

游客的旅游经历对游客究竟能有多大、多久的影响?今天的旅游活动大多数是短时间、表面化的,因而,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旅游能使人形成更宽广、更宽容的世界观,能使人们生活更轻松”之类的说法。但我们也应该承认,旅游活动确实对人们的生理、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否则,我们如何解释当今世界上的许多人都喜欢旅游,甚至有些人“旅游成癖”?这种从游客视角出发的研究,侧重于对旅游的文化、符号内涵的探讨,人类学特色很浓。同时,对具体的旅游动机、游客体验的分析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失为旅游人类学研究为现实服务的一条好途径。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是旅游人类学研究先驱努涅斯、史密斯和纳什等人一直倡导的。

三、从客源地视角出发的研究

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的具体影响,分析游客的旅游动机、体验以及旅游对游客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两大主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探寻旅游的根本原因———形成游客和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旅游的条件(游客也就是经济学者所说的供求双方中的求方),原因研究在任何学科中都是被当作主要研究任务的。

从这种视角出发,学者重视研究旅游的成因,也就是生成旅游、游客的条件。为了更便于操作,学者们致力回答的不是“人们为什么要旅游”而是“为什么存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旅游”等等。纳什(1991,1996)指出,虽然这类研究目前还不多,但前景很好。因为它揭示的是旅游、游客的形成原因,也就是供求双方中更为重要的求方。旅游活动包括了一个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客源地的过程,要寻找旅游行为的原因,显然必须回到客源地社会。

1972年经济学家萨林斯(Sahlins)提出旅游也是一种上层建筑。他提出旅游是“与经济动态适应的上层建筑对应物”。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思维方法研究社会活动的习惯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分析方法较为接近。这种观点把旅游看作最终是由社会的基本生产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社会文化体系中依赖性较强的方面。旅游的这种依赖性特征在经济萎缩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不景气时,旅游收入是最先减少的。把旅游看作主要是由客源地社会的其他更基础的方面造成的,有其合理性。当然,人类学者们分析的不仅仅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注意到了许多社会文化因素。

从事休闲研究的学者最先提出了旅游产生的条件。如,人们生产了足够的产品;社会的生产体系可以提供让人们休闲的时间;人们以社会化、定型了的方式,如旅游,来使用他们可支配的休闲时间等等。但人们最后是否旅游、以什么形式旅游,似乎还取决于其他相关因素。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们的旅游选择、旅游形式呢?格拉伯恩(1983a)把这些“形成已有的旅游模式和可以预示未来的旅游模式”的因素列成一张清单。包括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文化自信、倒换生活经历的需要以及职业、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规模等等。这些因素可以作为假设,作进一步的检验。例如,格拉伯恩把“文化自信”假定为与旅行方式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一假设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它的适用范围还有待验证。

一个特定事例中,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是客源地环境中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例如,在家中受到很多压力的人,度假时可能有更多放松的需求。麦坎内尔(MacCannell1976)认为,当代西方社会高度商业化、现代化的压力,使现代中产阶级满世界地到处寻找在工业化—商业化的家中不能得到的“真实”。而科恩(1988)在详尽评述麦坎内尔的这一观点时,指出游客在自己社会中被异化的程度不同,在旅游中寻求真实性的强烈程度也会有差别。皮尔斯(Pearce1993)认为,当今世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全球一体化强烈影响着人们的旅游前的选择、旅游时的行为和旅游后的评价。吉登斯(Giddens1983,1995)则研究了社会因素对个体行动者的作用方式,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

学者们还对旅游动机的形成提出了许多假设。丹恩(Dann1981)和伊索-阿霍拉(Iso-Aho-la1982)的观点可能是这方面研究的最好代表。丹恩认为,在研究游客对某一目的地的选择时,除了要考虑“推力”因素外,也不应忽视目的地的引力作用。伊索-阿霍拉的观点与其相同,并把不同社会中游客动机的形成看作是由各种特定因素决定的。丹恩认为,合理的、一般的顺序是:在家中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寻求满足方法———把旅行当作一种解决方式。或许,正如克郎普顿(Crompton1992)和曼斯费尔德(Mansfield1992)指出的那样,由各种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组成可选对象,人们按某一标准缩小范围,最后作出选择。丹西费斯克和他的同事(Dashfsky1992)指出,由于各种因素从不同方向施加力量,在任一特定事例中,情况都可能是复杂的。游客和潜在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有一种推力和引力对他们发生作用,这一观点有助于

《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我们理解社会基础是如何通过影响人类的动机从而形成特定的“旅游”这一上层建筑的。

那么,是什么过程把各种社会基础和旅游活动这一上层建筑连接起来呢?对家中日常生活和游客行为之间的关系,学者提出两种观点。一种被称为“漫溢效应”,此时旅游行为被看作家中生活的简单延续,于是,被异化的人要寻找各种异化的旅游方式,个人主义者更喜欢独自旅行或小群体旅行。另一种观点是“弥补效应”。此时,人们希望旅游时的活动与在家中时不一样。因而,被异化的工人寻找更少异化、更多自主的方式;经常被骚扰的医生要找一个自由、放松的旅游地。

在这方面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格拉伯恩(1983b)对日本游客的社会组织的研究。文章分析了日本游客(特别是国内旅游)的社会组织形式、目的地类型、时间周期、行为特点以及参拜的历史、文化基础等。他认为日本游客喜欢以团体的形式旅游反映了日本社会较强集体性的特点,是日本人家庭生活团体化特点的延伸。

阿尔贝斯和詹姆斯(Albers&James1983)则研究了美国印第安人的美术明信片的象征意义。他们认为这些画面代表的理想迎合了美国白人社会的兴趣。阿尔贝斯和詹姆斯论证说,早期印第安人的美术明信片反映的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随着旅游的发展,开始变得越来越迎合游客的喜好。在美国西南部,这一变化在弗雷斯-哈维公司和圣菲铁路公司的宣传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两家公司垄断了该地的旅游业。在他们的宣传中,对白人统治下比较辛苦的生活的描绘减少了,田园诗般、异国情调的风景成为主要内容。很明显,这是为了迎合大多数美国白人游客对罗曼蒂克的追求。美国社会越来越工业化、商业化,为了逃避这种压力,这两家公司宣传的“如画的、神奇的、迷人的”地方就成了最佳的旅游选择。

上述两个研究个案,尝试着把旅游当作一种上层建筑,寻找形成不同旅游形式的原因。在对日本旅游的研究中,基础和旅游上层建筑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由漫溢效应造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游客的所有旅游形式都可以看作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延伸出来的。“美国印第安人美术明信片”案例是弥补效应的一个事例,旅游弥补了白人游客日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不满足。

把旅游看作是社会更重要、更基本方面的反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旅游选择、旅游行为的变化。以基础—上层建筑的模型研究旅游,还出现了很多其他问题。例如,游客的社会文化背景、阶级和民族等方面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看作人们在家中时的社会地位的反映,反过来,它们又以这种、那种方式影响人们在家中时的地位,我们如何才能理清它们与游客旅游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毫无疑问,正如马扎内茨(Mazanec1995)指出的,通过市场细分研究(按照某一标准对游客作一定的分类),有助于人类学者深化这方面的研究。

在近4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类学经历了从不为人们所认可到正式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的发展过程。30年前,研究旅游被认为是肤浅的、不严肃的,今天,“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大量专题专著,同时,也有许多杂志及期刊登载最新成果。旅游研究的权威刊物《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中,经常刊载旅游人类学的文章。此刊还有几期是旅游人类学研究专辑(1980年第1期、1983年第1期等)。《旅游研究杂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休闲研究》(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 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现代人类学》(Current A nthropology)等刊物也经常刊载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论文。此外,正如纳什(1996)等很多学者指出的,一些国际旅游研究组织、学会的活动中,如世界旅游组织(W TO)、世界旅游研究学会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the Tourism Research Institute)和国际旅游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cade 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人类学特征越来越浓厚。人们越来越关心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感受,以及旅游活动对他们的影响。

当然,人类学者们也意识到自身的薄弱之处。旅游人类学的先行者纳什(1996)指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还须深化、方法还须提高。虽然已形成一些较为完善的理论,如商品化理论、依附理论、官僚主义化理论等,但它们只是一些中期理论,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作进一步提升。克里克(Crick1989)也指出,研究旅游的人类学者应为整个人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民族志资料。克里克还指出,这些新的民族志研究应注重方法论并有坚实的理论指导。可以看出,方法论越来越缜密、理论越来越深化是旅游人类学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6年第1—5期。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Adams,V.1992Tou rism and Sherpas,Nepal:Reco nstructio n of Recip rocit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534—554.

Albers,P.and James,W.1983Tourism and the Changing Photogr aphic Image of the G reat Lakes Indians.Annals of Touris m Research.10:123—148.

Anastassopoulos,P.1992Tou rism and A ttitude change:G reek Tou rists V isiting Turkey.Annals of Touris m Research.19: 629—642.

Cohen,E.1979a The Impact of Tou rism on the H ill Tribes of No rth ern Thailand.Internationales Asienforum.10:5—38.

1979b A Pheno menol ogy of Tou ris t Experiences.Sociology.13:179—202.

Crick,M.1989Repres entations of Internatio nal Tour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un,Sex,Sights,Sa vings,and Ser-vility.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8:307—344.

Dann,G.1981Tourist M otivation:An A ppr ais al.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8:187

de Kadt,E.,ed.,1979Touris m:Pass po rt to Develo 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 ity Press.

E vans-Pritchard,D.1989H ow“They”s ee“Us”:Native A mer ican Images of Tourist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6:89—105.

Giddens,A.1995Epilogue:Notes on the Future o f Anthro pology.In The Future of Anthropology.Ahmed,A.and Shore,C.eds.,London:The Athlone Press.

Graburn,N.1983a Th e A nthr opolo gy of Tour is 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0:9—34.

1983b To Pray,Pay,and Play:The Cultu ral Structure of Japanese D omestic Tou ris m.Aix-en-Provence:Centre des Hautes Etudes Touristiques.

1989Touris m:The Sacr ed Journey.In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2nd ed.).Smith,V.ed.,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 y lvania Press.

Graburn,N.ed.,1976Ethnic and Tourist A rts:Cultu ral Express ions Fro m the Fourth Wo rld.Berkeley and Los An 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eenwood,D.1989Culture by the Pound:A n Anthro pological Persp ective on Tourism as Cultur al Co mmoditization.In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2nd ed.).Smith,V.ed.,Philadelphia:Universit y of Pennsylvania Press.

Harrell-Bond,B.1978A Window o n the Outs ide W o rld:Touris 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am bia.American Univer-sities Field Staff Report19.

Jafari,J.1990Res ear ch and Scholarship:The Basis of To urism Education.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1:33—41.

《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Lee,R.L.1978W ho O wns Board walk:The Structu re of Control in the Tourist Indus try o f Yucatan.In Touris m and E-conomic Change.Williamsburg,VA: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Lett,J.1989Ep ilogue.In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2nd ed.).Smith,V.ed.,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oukissas,P.1978Touris m and Environment in Conflict:the Case o f the G reek Island of M yconos.In Tourismand Eco-nomic Chang.Williamsburg,VA: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MacCannell,D.1976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 f the Leisur e Class.New York:Schocken.

1992E mpty Meeting G ro unds.New York: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ansfield,Y.1992Fro m M otivation to A ctual Tra vel.Annals of Touris m Research.19:399—419.

Matthews,A.and G.Wall.1982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New York:Lon gman.

Mazanec,J.1995Constructing Traveler Types:New M ethodology fo r Old Concepts.In Change in Tourism:People, Places,Processes,Butler,R.and Pearce,D.ed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Moon,O.1989Fro m Paddy Field to Ski Slope: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 in Jap anes e V illage Life.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ash,D.1981Touris m as an Anthro pological Su bject.Current Anthropology.22:461—481.

1984The Ritualization of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1:503—506.

1989Tou ris m as a Fo rm of Imperialis m.In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 m(2nd ed.).Smith,V. ed.,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 ylvania Press.

1996A nthrop ology of Tou rism.Kidington:Pergamon.

Nunez,T.1989Touris m Studies in A nthr opology Perspective.In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2nd ed.).Smith,V.ed.,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Oglethrope,M.1984Tourism in Malta:A Crisis of Dep endence.Leisure Studies.3:147—161.

Pearce,P.1993Fundamentals of Tourist M otivation.In Tourism Research:Critiques and Challenges,Pearce,D.and Butler,R.ed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earce,P.L.,Moscardo,G.,and Ross,f.1996Tourism Community Relationships.Kidington:Pergamon.

Pi-Sun yer,O.1989Changing Per ceptio ns of Touris m in a Catalan Reso rt To wn.In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 m(2nd ed.).Smith,V.ed.,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 ylvania Press.

Si mmel,G.1950The Sociology of G eorge Simmel,Wolff,K.ed.,Glencoe,IL:The Free Press.

Smith,V.1981Controlled vs.Uncontr olled Tourism:Bhutan and Sikkim.Rain40:4—6.

Smith,V.and Eadington,W.eds.,1992Tourism Alternatives:Potentials and Pro blems in the Develop ment o f Touris m.Philadelphia,PA:University of Penns y lvania Press.

SSRC Semina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1954A cculturation:An Exploratory For mul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56:973—1002.

Turner,V.1969The Ritual Proces s.Chicago,IL:Aldine.

Turner,V.and E.Turner1978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辑 刘世哲〕

Ethno-national Studies No.3 2001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in the West

……………………………………………………………………………)

Zong Xiaolian(85

A bstract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has gone through40years'development in the West,has shaped various theories and points of view and accumulated some research achievements.The scholars, starting from different vie wing angles of destinations,tourists and tourist guests'source places,bring for ward different vie wpoints respectively that tourism is a form of acculturation and development;tourism is a kind of modern secular ceremony;tourism is a part of superstructure.Starting with these three standpoints,this article tries to represent a brief acc 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in the West,hoping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s on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that just begin in China.

Keywords anthropology of tourism;acculturation and development;modern secular cere mony; superstructure.

Establishing China's Visvual-anthropology as a Discipline———A Review on“An Introduction to V isual-authropology”

Pan Shouyong and Lei Liangzhong(95………………………………………………)

A Histo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hesion———After Reading

the Book of“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s Cohesion”

Hua Zugen(97……………………………………………………………………………)

On the Historiography Value of“Biographies of the Historic Figures from the Hui Ethnic G roup”Li Zhen(99

……………………………………………………)

A bstract Biographies of the Historic Figures from the Hui Ethnic G roup is the first systematic work of biographies of the historic figures from the Hui ethnic gr oup,which possesse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Vie wingat the angle of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 y of the Hui ethnic group,this book puts forward a lot of significant tentative ideas in aspects of the guiding thinking in studies of histor y,the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 of a ne w type's history of the Hui ethnic gr oup,etc.;vie wing at the angle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 figures,the book gains som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aspects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in evaluating historic figures and c orrectly treating ethnic feelings;vie wing at the angle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ographic histor y and ethnohistor y,the book offers r elevant expounds,gains some concrete achievements and possesses many-sided reference value in collecting,systematizing and adop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as well as in formulating the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and in literal expressions.

A Summarized Account of the Symposium Celebrating the50th Anniversary of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Guo Junning(104

…………………………………)

初等教育国际比较试卷及答案

初等教育国际比较试题 高校年级县专业层次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l.“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提出来的。 2.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3.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4.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____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5.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6.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____的课程标准,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标准。7.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________。 8. 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9.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5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三四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从其目标到具体实施办法上不断得到调整与完善。在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上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不断适应教学与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教师的新要求;二是 二、筒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12.“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3.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14.在学业评价中的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三、简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5. 1995年1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新大纲规定的小学公民教育课的目的是什么? 16.简要回答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计划(最新)

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建设健康城市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X版)》《X市X区健康城市建设规划(X-X年)》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现制定X年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健康X”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政府主导、共建共享,问题导向、创新发展,属地管理、市区联动,城乡统筹、典型示范,打造特色、分步推进”的原则,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着力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幸福的新X。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健康宣传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全方位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文明素质,建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人群健康、服务便捷、富有活力的健康X,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三、主要任务 各社区(村组)要按照《X市X区健康城市建设规划(X-X年)》

指标要求(市上新调整),结合自身职责任务,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X年在认真落实各项指标任务的同时,侧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浓厚的健康城市建设舆论氛围 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宣传工作,努力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热情,形成市区联动、全民参与、城乡同步的工作格局,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一是社区(村组)要建立快速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快速、准确宣传报道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二是各社区(村组)要按照“属地管理”责任,以营造健康文化为重点,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小区、公共场所的宣传橱窗、墙报、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全周期、高频率的宣传健康城市建设,让健康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三是各社区(村组)要以活动为载体,紧扣健康城市重点工作,围绕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五个方面的内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强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宣传进机关(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进家庭等活动,让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工作家喻户晓,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深入人心,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街道上下迅速掀起健康社区和健康村建设工作热潮,营造浓厚建设氛围。 (二)抓好“健康细胞”建设 按照市健康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市健康细胞建设标准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复习进程

新闻英语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英语,即“新闻报道文章中所使用的英语,具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报道要求、适应新闻信息传播需要的语言”(张建,2004),成为了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新闻翻译这一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多元化,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等方面。 1 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徐泉、王婷(2001)总结出新闻文体的如下特点:1.用词新颖,精巧别致;2.句式多样富于弹性;3.巧用时态,布局呼应;4.频繁使用被动语态,重点突出;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6.善用修辞,讲求效果。就语法层面的翻译而言,李侠(2004)分析了英语新闻句子的四大特点:1.信息量大;2.结构简单; 3.语法手段丰富;4.名词修饰语前置。李认为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必须遵循汉英两种语言的规律和使用习惯,努力增强译作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并提出了英语新闻句子汉译的3种方法: 1.化长为短; 2.调整句子中各部分的顺序与敢减敢删;3.使用四字格结构。曾尼(2010)从新闻英语的标题、词汇和时态及语态的角度,论述了新闻英语的一些文体特征。比如,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事件在语法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句式简短精练,语言简洁是受人们称赞并为人们所追求的风格。郑连勋、郑堃(2011)认为新闻英语的问题与其他形式的新闻问题相同,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在理解其用词特点的基础上面,代词、复合词、外来词等应用方式,也是新闻英语用词方面的关键,从英语新闻报道展开分析,以借代词、引申词、复合词、外来词、小词语缩略词、临时造词等方面为例探讨了英语新闻当中的用词特点。 不少学者就这些文体特点的翻译进行了单项阐述。王治江(2001)提出了新闻外来词语音译中应注意的原则,即人名和地名中翻译要统一,不仅要译出指称意义,还要译出联想意义,但要避免产生贬义联想。范晓航(2003)

关于企业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个行业中,创新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引领者还是模仿跟随者。企业创新也是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即取得较大的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企业 自从1912年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创新绩效反映企业创新行为取得的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本文拟综合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观点以及其看法的缺陷,从而提出这四个因素的关系和各因素下使企业绩效最大化的几点建议。 一、影响因素的分类 鉴于目前对知识的研究和对创新的研究这两个领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界限日渐模糊【1】。国外学者将知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3种资本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和分配知识:个人;组织结构、过程和系统;联系和网络【1】。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受到个人、企业及网络3个层面因素的驱动。本文借鉴国外文献对知识资本的划分,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内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马宁、官建成指出“产业政策影响专利数量”【2】;买忆媛,聂鸣指出国家的经济制度影响创新绩效”。企业与外部组织间联系与互动的因素,如Jaffe、Levin和Reiss研究了知识溢出的问题;国内也有研究者对此做出探讨。管理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Gupta指出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创新的影响;杨建君等人就沟通因素对

《比较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比较教育试题 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法 2.“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是(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3.1958年制定并确定美国战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法律是(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4.美国不实行的学制是( ) A.六三三制 B.四四四制 C.十年一贯制 D.八四制 5.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 ) A.私立幼儿园 B.预备学校 C.公学 D.现代中学 6.以下关于英国“第六学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六学级包括中学最高的两个年级 B.第六学级是培养绅士的私立学校 C.第六学级的学习年限为5—7年 D.第六学级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7.德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 ) A.理想主义 B.社会主义 C.联邦主义 D.集权主义 8.俄罗斯初等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9.以下符合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的是( ) A.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实施两次考试 B.所有大学均实行两次考试 C.国立大学只实行一次自主考试 D.考生不得重复报考不同的大学 10.主要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美国《国防教育法》 B.日本《确保教育人才法》 C.英国《教育改革法》 D.法国《郎之万—瓦隆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A.借鉴时代 B.发展时代 C.反省时代 D.因素分析时代 E.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2.下列比较教育学家中曾运用依赖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有( ) A.齐美尔 B.卡诺伊 C.汉斯 D.凯利 E.阿尔特巴赫 13.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第一手材料包括( ) A.实地考察资料 B.国家重要教育法令 C.教学大纲 D.统计年鉴 E.问卷资料 14.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A.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 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 C.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D.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用于发展本国教育 E.可以用先进的西方文化来取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 15.美国中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分为这样几大类( ) A.综合性选修课 B.职业性选修课 C.中间性选修课 D.学术性选修课 E.研究性选修课 16.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英国公立中学的有( ) A.文法中学 B.技术中学 C.综合中学 D.公学 E.初级学院 17.德国的学位包括( ) A.文凭学位 B.硕士学位 C.博士学位 D.学士学位 E.教授备选资格 18.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 ) A.预备阶段 B.初级阶段 C.观察阶段 D.方向指导阶段 E.定向阶段 19.在日本,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除初中、高中外,还有( ) A.专修学校 B.高等专门学校 C.专科学科 D.“各种学校” E.短期大学

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思路

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思路 2013年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以打造“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为目标,改善城市卫生,营造健康环境、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改变生活方式、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保障公共安全、理顺创建工作机制,深化创建活动,继续推进“五大工程”,扎实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为我市加快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两区六城”建设再添新动力。 一、进一步改善市域环境卫生。着重开展四大环境卫生整治力争八个方面的突破。重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开展以登革热防控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开展以保障四大展会为重点的重大节庆环境整治、开展以节能低碳为重点的综合整治等四项整治行动,力争在“四边三化”面貌、污水排放、尾气排放、固废处理、菜市场和路边摊点、小区毁绿种植农作物、建筑工地、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八个方面得到突破。 二、进一步提升市民健康素养。着重开展五项活动着力改善四方面的不良现象。重点开展4月和9月两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市镇村三级健康大讲堂、全民健身节、健康促进宣传周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等四项活动。纠正车窗抛撒垃圾现象,纠正油、盐、烟、酒的不良生活嗜好,改善全民运动的现状,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继续深化健康细胞和无烟单位的创建活动、深化卫生先进单位和卫生村的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单位和文明村的创建活动,推进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深

化。 三、进一步改善社会公共秩序。加强六方面检查整治提升六方面的社会秩序。一是加大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着力提升食品市场秩序;二是加大安全生产的整治力度,着力提升企业运营秩序;三是加大交通环境的整治力度,着力提升道路交通秩序;四是加大非法行医的整治力度,着力提升医疗市场秩序;五是加大非法出版物的整治力度,着力提升健康文化市场秩序;六是加大十小行业整治的力度,着力营造市民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从各种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协同有关部门,加强联合整治,合力共建优美、整洁、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 四、进一步改善创建工作的运行机制。一是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对接全市“网格化”的网格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合理划分责任区块,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抓具体,促深入。确保创建工作全方位、全覆盖、精细化管理,不漏管不失控,不留空档不留盲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解决创建活动中“面积宽、基础薄、人员少、经费缺”的问题,促进创建工作由“粗放被动型”向“主动、精细、长效”转变。二是进一步调整健康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估办法。根据全国爱卫会及省爱卫会的工作部署,适时调整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并根据新的指标体系重新建设健康城市评估办法,树立绩效评估意识,建立实地检查、听取汇报、模拟评估等工作机制。三是精简和完善健康细胞建设评估体系和办法。进一步做好建设健康细胞的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1(2)班 姓名朱进炎 学号2011326690225 指导老师倪旭东 2013年11月10 日

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引言 组织文化被认为是影响员工组织行为的一个深层次的变量,对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组织文化这种无形因素可能会对员工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绩效产生有形的影响。 现今人们对绩效的理解已经从经济价值发展到社会价值;从注重“短时绩效”发展到注重“未来绩效”。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的充分发展所带来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组织文化建设在以经济方面的绩效为中心的同时,也明白了长期的绩效的重要性,即对社会价值的引导,并以此为企业获得长远的利益和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组织文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组织文化的内涵;第二部分论述组织文化与企业工作绩效,分别从组织文化匹配性与组织文化认同度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论述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绩效;而第四部分则是对于此次文献综述的个人总结。 一.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伴随着管理理论和相关学科,它是组织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包括文化价值和心理因素等在内的非结构因素的一种整合,并使之成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独具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文化的力量能够影响成员的行动和组织的功能,且不用直接的和强加的控制。作为一种利用文化手段建立的全新管理模式,它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影响着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适合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改善决策、更高效地管理组织等,在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等方面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1.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理解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国内学者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

3.近三年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B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C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 中的( C )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 )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C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 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D )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D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 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C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组织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sj.com/doc/b610843811.html, 组织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组织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组织文化测量研究述评. 《外国经济与管理》.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8期.张勉.张德. [2].组织文化创新动力模型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22期.尹波.许茂增.敖治平.林锋. [3].组织文化研究综述. 《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6期.李成彦. [4].组织文化、知识分享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 《科学学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2期.曹科岩.龙君伟. [6].组织承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管理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4期.刘小平. [7].组织文化认同的扩展性定义、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基于组织文化三构面体系. 《商业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马晓苗. [8].组织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知识共享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系统管理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邵真.葛虹.冯玉强.刘鲁宁. [9].组织文化、知识转移与新服务开发绩效:城市商业银行案例. 《管理工程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4期.李靖华.庞学卿.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优质)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新世纪教师素养 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组织行为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得到恢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新型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社会自由发展面貌的充分体现。研究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对于突破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角色困境与今后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将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进一步合理探索。 关键词:社会组织;发展;文献综述 一.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概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政策造就的‘总体性社会’的逐步解体,由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需要所推动的我国各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1]“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这些组织中通常包括各种冠以‘学会’、‘研究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会员制组织,以及包括基金会和各种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类公益服务实体在内的非会员制组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与繁荣,90年代的转型与规范管理,近年来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2] 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在2006年以前,社会组织在数量上呈现为快速增长,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明显放缓。在数量增长减缓的同时,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显著的结构优化趋势:一是基金会等资助型组织、支持型组织发展迅速;二是城市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空前活跃;三是社会组织之间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趋于紧密,社会组织网络化趋势加强;四是社会组织中的各种服务类组织发展较快,公益资源较多地向服务领域集中,政府购买服务也主要向服务类社会组织倾斜。 社会组织的资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被誉为“井喷式”的公益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热潮,带动了中国社会组织资源供给格局的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供给主体发生显著变化,多元主体开始取代单一主体;二是资源供给规模发生显著变化,开始出现大型乃至于巨大型基金会,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规模也在急剧增大;三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约束有所缓解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根本改善。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第一,“按照社会组织的角色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遭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一方面政府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寄予很大的期待,或者说社会组织承担的角色期待很高;另一方面,从社会组织的角色实践来看,社会组织在现实中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性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动性有待发挥,行动力也多有不足,由此导致社会组织的角色功能难以实现。就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组织常常被看作是政府管理的‘减肥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问题已经不能单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李海龙 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曾是一个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 空气污浊、水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污染严重,甚至不能在湖中游泳的工业 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我国很多城市城市,但经过一系列努力已成为世界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年被欧洲经济学名的生态城市。2007 题困扰,也存在看病难、就业难、房价高、环境差、食年被2010人智库评为全球宜居城市,品安全、缺乏特色等问题,亟需转型发展。在国家可持委员会授予“欧洲绿色之都”称欧洲 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战略引导下,各地均提出建设生态城德哥尔摩在能源、交通、资源号。斯 市的发展目标,并在最近几年陆续开始了实质性建设,等领域均有突出表现。回收利用 特别是生态新城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的年在能源方面,该市自上世纪50 特点。但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以来利用电加热系统逐步取代燃煤代 系统的标准体系,部分项目存在理念和技术的偏差而受油锅炉为商业和住宅楼宇供热,和燃到专家和公众的质疑。区的居民采用海水制冷系统调部分地 为了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主要做法,吸取建筑规范规定所有新建建筑节室温。其成功经验,本文通过部分国外典型生态城市的研究,平/大使用量一次能源最 100千瓦时分析其建设特征,以期对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方米,并大力的用源利用要求60%能改造。城市能 源消费要来自能电量和20%的一次 的家庭购买可再生能源。该是有 12% 源产生的电力,独立认证的由可再生能 气可用于居民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 做饭。 在交通方面,斯德哥尔摩通过一系 列创新措施来实现绿色交通。首先,在 市中心建设功能混合的生态住区来减少 出行需求,降低私家车使用;第二,通 过改造街道来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建 设轨道交通,增加通勤公交运量,使每 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的步行和自行车道长 公里,人均专用自行车道达到4度达到 米;第三,在市中心易引起交通拥堵1 欧元的通行税,的地区征收每天最高6

《比较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比较教育试题 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法 2.“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是(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3.1958年制定并确定美国战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法律是(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4.美国不实行的学制是( ) A.六三三制 B.四四四制 C.十年一贯制 D.八四制 5.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 ) A.私立幼儿园 B.预备学校 C.公学 D.现代中学 6.以下关于英国“第六学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六学级包括中学最高的两个年级 B.第六学级是培养绅士的私立学校 C.第六学级的学习年限为5—7年 D.第六学级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7.德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 ) A.理想主义 B.社会主义 C.联邦主义 D.集权主义 8.俄罗斯初等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9.以下符合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的是( ) A.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实施两次考试 B.所有大学均实行两次考试 C.国立大学只实行一次自主考试 D.考生不得重复报考不同的大学 10.主要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美国《国防教育法》 B.日本《确保教育人才法》 C.英国《教育改革法》 D.法国《郎之万—瓦隆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A.借鉴时代 B.发展时 代 C.反省时代 D.因素分析时代 E.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2.下列比较教育学家中曾运用依赖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有( ) A.齐美尔 B.卡诺 伊 C.汉斯 D.凯利 E.阿尔特巴赫 13.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第一手材料包括( ) A.实地考察资料 B.国家重要教育法令 C.教学大纲 D.统计年鉴 E.问卷资料 14.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A.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 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 C.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D.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用于发展本国教育 E.可以用先进的西方文化来取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 15.美国中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分为这样几大类( ) A.综合性选修课 B.职业性选修课 C.中间性选修课 D.学术性选修课 E.研究性选修课 16.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英国公立中学的有( ) A.文法中学 B.技术中 学 C.综合中学 D.公学 E.初级学院 17.德国的学位包括( ) A.文凭学位 B.硕士学 位 C.博士学位 D.学士学位 E.教授备选资格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课程名称:翻译概论 学号: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成绩: 任课教师: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1) (一)、佛经翻译 (1) (二)、西学翻译 (2) (三)、五四时期的翻译 (2) (四)、抗战建国以来的翻译 (3) 二、西方翻译理论概述 (3) (一)、翻译学科的创立 (3) (二)、翻译三原则 (4) (三)、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4) (四)、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4) (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5) (六)、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 (5) (七)、功能翻译理论 (6) (八)、多元系统理论 (6) (九)、翻译规范理论 (7) (十)、改写理论 (7) 三、重要翻译理论对比 (8) (一)、鲁迅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比较 (8) (二)、严复与泰特勒翻译理论比较 (8) (三)、归化异化与直译意译的比较 (8) (四)、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 (8) 四、总结 (9)

翻译概论课程综述 摘要:本文以课程内容、翻译理论原作以及相关研究文献为依据,综述了课程中涉及到的国内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并对其中几个翻译家及其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关键字:翻译理论综述比较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urse content, some original works abou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s, this thesis sums up the major translation theo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involved in the contend of the cours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 ranslation”, and makes comparisons between several translators as well as their translation theories. 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ies, summarization, comparisons 一、我国翻译理论概述 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中华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正是得益于翻译,才保证了河水没有枯竭。“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我国的翻译历史按时间顺序和译著类别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到清的科技翻译,清朝到民国的西学翻译,五四时期的翻译及建国以来的翻译。 其中佛经翻译就是从“印度来的水”,西学翻译就是从“西方来的水”,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一)、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又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安士高和支谦。安士高于翻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支谦在《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支谦“翻译不易”的观点在翻译历史上具有史论价值。 第二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道安和鸠摩罗什。道安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主张直译。同时,他的“五失本,三不译”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具有译论价值。所谓“五失本”是指1、经文乃外语,其词序由汉人看来是颠倒

企业文化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参考文献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通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 文参考文献 通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 文献 通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 文献(一) 主要参考书目 谭道明主编:《企业管理概论》,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 金思宇:《企业文化建设是探索现代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企 业文化网,2004年12月 高峰:《企业文化》,中国纺织出版 社,2002年9月第一版 通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 文献(二) 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 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1----------------精选公文范文----------------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7月第 1版。 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通 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通 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谭道明:《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版。 李大军:《中外企业文化知识500 问》,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2月第1 版。 王璞武凌:《企业文化咨询实务》,中信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 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年3月第1版。通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 设论文参考文献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三) 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企业

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 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经营哲学 和原则,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通 讯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论 文。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已 经日益显著。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是企业提高经营业绩,创造竞争优势的 必然选择。 [1]倪东生.企业流程再造中的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2(01). [2]贾蕾.美日企业创新的文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企业经 济,2000(05). [3]罗长海.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4]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5]李胜.构建优秀企业文化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供电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 [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04). [6]李蓉,卢晓君.企业增长的文化动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04).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案例 (一)巴西库里蒂巴 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一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里蒂巴市就走上了低成本,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首先,库里蒂巴市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士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其次,城市还鼓励混合士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此外,城市在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同时。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用路。

目前,库里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小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这足以使得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总之。目前该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这就使得库里蒂巴市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但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 二是实行垃圾回收项目。库里蒂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涵还体现在其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其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其中库里蒂巴较为著名的环境项目是1988年实行的1:1号为“垃圾不是废物”(garbage is not garbage)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中达到95%。每月有750吨的回收材料售给当地工业部门,所获利润用于其他社会福利项目。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和酗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简单的、讲究实效的成本很低的社会公益项目旨在成为库里蒂巴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并使城市在环境和社会方面都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是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库里蒂巴市对此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二)美国伯克利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