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单项、多项选择练习题

魏新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学》一书是在总结哪一个国家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 D )

A. 罗马

B.埃及

C. 印度

D.古希腊

2.政治的核心是( A )

A. 政治权力

B.阶级斗争

C. 生产关系调整

D.公共管理

3.“国家三要素”中说的三要素是指(A )

A. 主权、领土、居民

B.主权、军队、制度

C. 主权、领土、政权

D.领土、居民、机构

4.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A )

A. 土地所有制

B.资本所有制

C. 分配制度

D.劳动工具的占有制

5.马克思第一次系统指出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任务途径的著作是( C )

A.《资本论》

B.《反杜林论》

C.《共产党宣言》

D.《法兰西内战》

6.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是(C )

A. 首相

B.总理

C. 君主

D.总统

7.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提出划分标准的是(C )

A. 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布丹

8.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都分为上下两院

B.都有公布法律的权力

C. 批准行政机关的预算案

D.都执行法律

9.下列各国的国家机关有权审理弹劾案的是( B )

A. 英国的下议院

B.美国的参议院

C. 法国的地方法院

D.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

10.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

A.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B.民族独立

C. 民族分离

D.民族同化

11.多党制最早产生于( B )

A. 瑞士

B.法国

C. 德国

D.意大利

12.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是( B )

A. 贵族掌权

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大众参与扩大化

C.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大资产者掌权

13、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推崇的是(C )。

A、王道

B、无为

C、霸道

D、兼爱

14.《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的作者是( A )。

A、戴维·伊斯顿

B、达尔

C、亨廷顿

D、罗尔斯

15、美国中央行政机关首脑是(C )。

A、国务卿

B、国会议长

C、总统

D、内政部长

16.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D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判断是( C )。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B、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D )。

A、稳定与发展

B、稳定

C、改革

D、发展

19.南北关系矛盾是指( A )

A.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

C. 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

2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本质是( C )

A.金钱关系B.民族关系

C.阶级关系D.人际关系

21.政治民主核心原则是( C )

A. 政权更替

B.多数人决定事务

C. 公民权利的自由平等

D.良好的法治

22.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C )

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

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

23.恩格斯说:“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其含义是(A )

A.国家把社会控制在统治秩序范围内B.国家保持价值中立

C.国家对各阶级不偏不倚D.国家的作用是镇压,把对立阶级消灭24.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C )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

C.等级制D.官僚制

25.国家的职能决定于( D )

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B.政治管理形式

C.行政机关组织完善程度D.国家的阶级性质

26.提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的是( C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斯大林

27.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是( B )

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

C.苏维埃制D.光荣革命

28.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 A )

A.全国人大B.国家主席

C.中央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

29.在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被称为( D )

A.权力制约原则B.分工负责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D.合议制原则

30.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影响因素是( C )

A.社会B.家庭

C.学校D.单位

31.西方最早提出主权观念的思想家是( B )

A. 卢梭

B.不丹

C. 洛克

D.孟德斯鸠

32.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 B )A.无产阶级B.中产阶级

C.大资产阶级D.先进的政党

33.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 A )

A.革命阶级发动强大革命行动B.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C.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D.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存下去34.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C )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

C.等级制D.官僚制

35.国家的职能决定于(D )

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B.政治管理形式

C.行政机关组织完善程度D.国家的阶级性质

36.提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的是( C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斯大林

37.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是( B )

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

C.苏维埃制D.光荣革命

38.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A )

A.全国人大B.国家主席

C.中央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

39.在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被称为( D )

A.权力制约原则B.分工负责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D.合议制原则

4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本质是( C )

A.金钱关系B.民族关系

C.阶级关系D.人际关系

41.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属于( D )

A.一党独大的多党制B.两党制

C.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D.一党制

42.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C )

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

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

43.资产阶级人权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D )

A.生命权B.人格尊严

C.宗教信仰自由D.私有财产权

44.两党制最初产生于( A )

A.英国B.美国

C.德国D.法国

45.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影响因素是( C )

A.社会B.家庭

C.学校D.单位

46.《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的作者是( B )

A.阿尔蒙德B.莱纳

C.亨廷顿D.科尔曼

47.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 B )A.无产阶级B.中产阶级

C.大资产阶级D.先进的政党

48.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 A )

A.革命阶级发动强大革命行动B.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C.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D.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存下去49.国家对内对外的具体代表和象征是(D )

A.固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

C.政党组织D.统一的政权

50.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被称为( B )

A.两大阵营的矛盾B.南北关系矛盾

C.东西关系矛盾D.和平时期矛盾

51.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属于民族文化自治

B.实质是民族分治政策

C.属于地方民族主义

D.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

52.马克思主义关于“专政”的概念的含义是指(A )

A.国家的本质

B.国家的形式

C.国家机构

D.国家的消亡

53.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与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国封建社会采取的是( A )

A.中央集权制

B.分封割据制

C.民主集中制

D.联邦制

54.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B )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55.17世纪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B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56.实行两极多元格局多党制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新西兰

C.加拿大

D.德国

57.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为( A )

A.无产阶级民主制

B.国家形态

C.无产阶级统治方法

D.原始民主制

58.从本质上说,国家政权的实体就是(D )

A.执政党

B.社会体系

C.军队

D.国家机构

59、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C )

A、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一般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改良主义

60.后行为主义的核心信条是(A )。

A.关联与行动B.关联与平衡

C.平衡与行动D.成本与效益

61.国家形式一般指( D )。

A、机关结构形式

B、领土结构形式

C、民族构成形式

D、政权组织形式

62、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 A )。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C、提高办事效率

D、政企职能分开

63.亨廷顿认为区分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最主要的标志是( D )

A.贵族掌权

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人民通过大规模政治组合参与政治

64、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C )。

A、总理负责制

B、合议制

C、行政首长负责制

D、分工负责制

65、在我国,行政公署是(C )。

A、我国一级地方行政机关

B、地区一级国家权力机关

C、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D、省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派出机关

66.“政治社会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 B )

A. 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67、政治民主核心原则是( C )。

A、政权更替

B、多数人决定事务

C、公民权利的自由平等

D、良好的法治

68、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看,英国属于(C )。

A、二元君主制

B、议会制共和

C、立宪君主制

D、总统制共和

69.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是(A )

A. 一党制

B.两党制

C. 多党制

D.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70.《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作者是(B )

A. 莱纳

B.亨廷顿

C. 科尔曼

D.派伊

71.1960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派伊的代表作品是( B )

A.《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B.《政治发展的诸方面》

C.《传统社会的消失》

D.《发展中地区的政治》

72.革命成功的最主要途径是(B )

A.组建政党

B.暴力

C.和平方式

D.议会斗争

73、“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 )。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D.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74、英国中央行政机关首脑是( A )。

A.首相B.上议院议长

C.女王D.内阁大臣

75、中国封建社会占主要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B )

A. 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 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76、政治民主核心原则是( C )。

A、政权更替;

B、多数人决定事务;

C、公民权利的自由平等;

D、良好的法治。

7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哪类国际组织(C )

A. 政治性国际组织

B.经济性国际组织

C. 军事性国际组织

D.文化科技性国际组织

78.东西关系矛盾问题是指( B )

A.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

C. 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

79.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

A、单一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

C、联邦制

D、“一国两制”制

80.我国行政区划有( D )。

A.28个B.30个

C.32个D.34个

81、《论法的精神》一书的作者是( B )。

A.马克思B.孟德斯鸠

C.摩尔根D.卢梭

8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B )。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

C.社会主义制度D.民主集中制

83.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D )。

A.整体与部分关系B.领土结构形式

C.民族构成形式D.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关系

84、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 A )。

A. 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C.提高办事效率D.政企职能分开

85、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C )。

A.总理负责制B.合议制

C.行政首长负责制D.分工负责制

86、在我国,行政公署是( D )。

A.我国一级地方行政机关B.地区一级国家权力机关C.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D.省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派出机关87.巴黎公社的组织原则是( A )。

A.民主集中制B.民主制

C.集中制D.议行合一制

8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B )。

A. 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89.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为( C )

A.亚系统政治文化B.参与型政治文化

C.主导型政治文化D.共识型政治文化

90.阿尔蒙德认为,标志着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类型是( B )

A.臣属型文化B.参与型文化

C.狭隘型文化D.群众型文化

91.政治的核心是( A )

A.政治权力B.政治结构

C.政治规则D.政治类型

92.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力,主要在于国家权力( A )

A.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B.有权威

C.有道德约束D.有影响力

93.国家学说的最核心问题是( A )

A.国家的本质问题B.国家统治形式问题

C.国家统治方法问题D.政党问题

94.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 B )

A.政治改革B.政治革命

C.政治改良D.政治动员

9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 D )

A.西欧封建社会初期B.亚洲封建社会中期

C.东欧封建社会末期D.西欧封建社会末期

96.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决条件是( B )

A.工农联盟B.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暴力革命D.改造旧生产关系

97.邓小平理论形成于(D )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98.提出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 A )

A.毛泽东B.邓小平

C.列宁D.马克思

99.在我国,有权选举国家主席的机关是( 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地方各级人大

100.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C )

A.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B.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C.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D.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101.被马克思称为西方资本主义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C )A.不丹B.格劳秀斯

C.马季雅维里D.霍布斯

10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作者是( B )

A.马克思B.恩格斯

C.马克思、恩格斯D.列宁

103.直接从氏族社会内部产生的国家形式是( A )

A.雅典国家B.罗马国家

C.君主国家D.罗马国家

104.国家学说的的最核心问题是( C )

A.国家统治形式问题B.国家统治方法问题

C.国家本质问题D.政党执政问题

105.马克思主义认为:自行消亡的国家是( D )

A.奴隶制国家B.封建制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106.划分国家历史类型是按( B )

A.国家规模B.国家本质

C.国家名称D.国家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E )

A. 政治学属于社会科学

B.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问题

C. 政治学以国家权力为研究对象

D.政治活动没有艺术性

E.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DE )

A. 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正宗政体包括(BCD )

A. 平民政体

B.君主政体

C. 贵族政体

D.共和政体

E.寡头政体

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作用有(ABDE )

A. 组织功能

B.参政功能

C. 执政功能

D.民主监督功能

E.教育功能

5.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一书中所说明的主要观点是(ABCD )A.政治主要是权术活动B.政治活动是不讲道德的

C.政治的根本是权力D.政治是现实的政治活动

E.统治者要遵守诚信

6.道德政治观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以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B.政治的目的追求是道德

C.政治与道德没有明确分野D.强调贤人治国

E.强调以法治国,严刑峻法

7.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ABCDE )

A.镇压反动阶级B.镇压反动势力的反抗

C.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E.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8.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DE )

A.进行民族分裂B.实现民族平等

C.实现民族独立D.实现民族团结E.实现民族融合9.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点有(ABCDE )

A.标榜“超阶级性”B.政党活动以议会为中心

C.组织特征是两极分化D.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E.坚持“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

10.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是(ABCDE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C.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D.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建设E.兼收并蓄,批判借鉴原则

11.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主权主要体现在国家的(ABCE )

A.独立权B.自卫权

C.管辖权D.民族自决权

E.平等权

12.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主要职权有(ACDE )

A.立法权

B.法律公布权

C.财政同意权

D.弹劾权

E.质询权

13、英国学者洛克曾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ACD )。

A.立法权B.司法权

C.执法权D.对外权E.独立权

14、近代意义的政党是(AD )

A.辉格党B.清流党

C.会党D.托利党E.东林党

15.政治文化的层次分为(ABCDE )

A. 政治情感

B.政治心理

C. 政治价值观

D.政治信仰

E.政治行为模式

16、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说法,正宗政体有以下几种形式(BDE )。

A.平民政体B.共和政体

C.僭主政体D.君主政体E.贵族统治

17、下列权力中属于国家元首的权力有(ABD ):

A.公布法律权B.宣战与媾和权

C.司法审判权D.外交权E.赦免权

18、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ABC )。

A.立法权B.司法权

C.行政权D.对外权E.独立权

19、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有(ABCDE)。

A.中央直辖市区域B.民族自治区域

C.经济特区域D.特别行政区域E.普通省制区域

20、下列国家中属于多党制的有(ABCDE ):

A.美国B.日本

C.法国D.德国E.意大利

2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是()

A.研究行为

B.注重量化研究

C. 注重价值判断

D.注重经验研究

E. 注重心理因素研究

2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推动力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C. 政治革命

D.政治改良

E.农民起义

23.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国家的本质是专政

B.国家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C. 国家的产生是战争征服的结果

D.国家是统治机器

E. 国家是被人为废除的

2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是()

A.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B.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D.限制公有制经济发展

E. 适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5.下列关于民族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B.所有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民族国家

C. 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化

D.民族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共同体

E. 民族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26.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有()

A. 法国

B.英国

C. 德国

D.美国

E.加拿大

27.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途径包括()

A. 权力神化

B.政治文化世俗化

C. 政治制度化

D.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E.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28.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主要有()

A. 互不侵犯原则

B.互不干涉内政

C.和平共处原则

D. 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E.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29.政治改革的特征包括()

A.以暴力方式进行B.不改变政治发展的性质

C.采用渐进方式进行D.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E.发动者是统治阶级中的领导集团

30.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在于()

A. 政治文化

B.政治制度化水平

C. 政治参与程度

D.政治结构与功能的一体化程度

E. 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31.道家学说的主要主张是(AB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

C.为国以礼D.以法治国E.为政以德

32.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以下特点(ABC )

A.专职官吏组成B.有严密官僚等级体制

C.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D.官僚权力与土地占有成正比E.可免受法律制裁33.能够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类型的国家有(BCD )

A.美国B.法国

C.英国D.德国E.加拿大

34.政党的主要功能有()

A. 争取群众

B.教育群众

C. 集中阶级意志

D.掌握政权

E.充任国家官员

35.国家机构的强制性主要表现为(AC )

A.暴力强制B.道德强制

C.法律强制D.伦理强制E.思想强制

36.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CE )

A.民族同化B.民族自治

C.民族平等D.民族分离E.民族联合

37.国际法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CD)

A. 平时法

B.国际经济法

C. 战争法

D.中立法

E.私法

38.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有(ACE )

A.法国B.美国

C.意大利D.英国E.德国

39.国家权力的重要特性是()

A.暴力的垄断性B.普遍的约束力

C.唯一的合法性D.机构的统一性E.至高的主权性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开篇语: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 ?广义政治:在?°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人生观)?狭义政治:国际上通用的政治学专业意义上的概念(politics /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术语意义上的政治:很重要(官话) ?) 5、利益政治观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而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三、?°非阶级关系?± ?1、阶层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更为细小的集团(工人阶级内部可以分为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两个阶层)。 ?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阶层也主要是经济分析的产物,但是也要依据其它社会因素,比如劳动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方式等。 ?一些新兴的社会集团,在未成熟起来之前,也称为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过渡群体也可以成为阶层,比如军人、大学生。 ?2、等级 ?等级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一个阶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的人也可以包括来自不同阶层的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西方国家阶级构成的新变化 ?1、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要点要点

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学者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的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但有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物关系,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D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E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F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G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经典《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政治观,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包含三层基本意思: a) 认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 认为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 c) 认为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国家的阶级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只有当阶级矛盾在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才会产生国家,而国家的存在又是为了缓和阶级冲突,把这种冲突控制在统治阶级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国家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它主要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三是国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机构,它虽然是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但首先必须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本质:就在于他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表明一个国家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这个阶级又联合哪些阶级对哪些阶级实行专政。 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在社会中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是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二者是怎么样的关系:社会管理职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同时,这种职能的执行和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权力,所以它又与政治统治密切联系在一起。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因为,国家只有有效的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能够得以持续。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合一模式:社会包融国家,国家吞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模式:社会先于和优于国家的模式,国家高于社会的模式。国家与社会的交融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经济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其领导政治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思想特征。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政治权力的问题涉及:政治权力的含义和性质,政治权力的起源和基础,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政治权力的分配问题。 权力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主体促使客体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能力。具有以下特征: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主客体关系;权力具有强制性;政治权力的含义和性质: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在公共事务领域为实现一定的利益和达成特定的目标而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主体特殊性,政治权力的公共性,特殊强制性。 政治权力的实现是指在权力关系中权力主体促使权力客体按照主体的意志行事以实现特定利益。主要有以下实现方式:1、直接使用暴力;2,压迫和威胁;3、命令和规范;4、说服和激励;5、训诫和处罚。 政治权力的基础和本质:政治权力的基础是经济权力,本质上是阶级统

政治科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威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政治权利: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以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力:是指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赖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政治权力是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力,反映二者的制约、服从关系。 政治权威: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即对政治权力正当性的认同。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它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 1、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 A、政治权利决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来源于政治权利的属性,决定了政治权力的从属性。政治权利对公共事务有决定权。政治权利选择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参与共同体内的利益分配、决定资源增益。政治权利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 B、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定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对政治权力具有价值的导向性、目标性。 C、政治权利制约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保障政治权利形成。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使得政治权利更好的完善。健全的、理性的政治权力能够保证政治权利的有序、健康实现。 D、政治权力的目的在利益,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扩张延展性。基于利益的冲动,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即会最大限度地扩展其作用范围,在权力各层级上扩展且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这种自发的趋向,使权力的滥用不可避免;权力无限扩展其边界会导致权力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 E、“必要的恶”是现代政治权力理论的主要结论。人性是有缺陷的,会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政治权力是有缺陷的,亦会追求利益集团及个人私利的最大化,破坏、损害一般民众的正当利益;因民众人性的不可靠,所以需要让渡部分权利组织公共权力;又由于政府不可靠,因此,必须对政府实行监督和制约,公民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实现政治权利,对政府运用政治权力进行监督。这样有利于实现政治正义,促进政治体系的完善。 F、政治权利是一种法定资格,是政治权力的法律转化,总之,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权限划分与配置上的反比例关系和两者在政治运行中的双向互控;其统一性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2、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关系 A、宽泛的说,权威就是一种权力,是披上了被承认、认可的外衣; B、对某种行为如此行动的规范性承认,无疑可以加强和扩大政治权力; C、具有一种结构性的内在关系,政治权力是彰显政治权威力量的重要来源; D、政治权威的强弱本身是衡量政治权力高低、强弱、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政治改革、政治革命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政治改革:指政治革命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通知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政治革命: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生活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3、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现有的政党制度包括有: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 5、政治秩序: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6、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7、治理: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8、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1:政治投票、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政治冷漠。 9、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10、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11、政治文化: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2、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13、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14、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15、政治社会化: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笔记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是指导并服务于全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其核心是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 我们认为,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方面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2、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里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人的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它应该能够被经验地证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他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人类政治学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律和最终命运,从而奠定了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 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 论体系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的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 第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 产物,国家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 永远存在的。 第二,提出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 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 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的观点。 第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和最 终结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全 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第一步,是人类从 有政治社会到无政治社会的过渡,其目 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第四,强调指出了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 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 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 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 观点。 第五,系统的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 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 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无产阶级 政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领导工人阶级 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 上述论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 基本原则,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 性与阶级性的统一,革命性与实践性的 统一。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 1、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有两 个基本论断: 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 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 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它是生产的发 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 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 生的原因问题。 2、国家产生形式(欧洲)早期国家产 生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恩格斯分析了氏族制度废墟上产生的 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雅典国家的产 生形式,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 型的形式”。第二种是罗马国家产生的 形式。外来居民平民斗争,加速了氏族 制度的崩溃和国家的形成。第三种是德 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这是德意志的日 尔曼部落征服罗马帝国的直接结果。尽 管国家产生途径有所不同,但国家产生 的根源都是一致的,都是由于社会内部 经济发展。 3、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断表明了三点: 第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这表明了国 家产生的时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私有制和阶 级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有阶 级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 物,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 和。因此国家绝非公正地代表社会的每 一个阶级,而是特定阶级的统治。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 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的范 围之内。这种秩序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经 济关系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4、契约论:资产阶级的契约论包括两 种含义:一种是用来说明国家的起源。 另一种是用来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的关系。契约论都主张不能长久地停留 在国家以前的那张票买个自然状态下, 为脱离这种自然状态,人们就互相订立 一种契约,成立国家,来保证财产和安 全。契约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非科学的 理论。契约论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却起 过积极的进步作用。 5、暴力论: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 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 果。暴力论观点的非科学性主要在于, 抹煞国家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暴力 在一定条件下对国家的形成起过促进 作用,但它不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如果 没有内部的经济发展的要求,单纯的暴 力是不会产生国家的。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1:国家的定义 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对国 家的涵义作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 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 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 阶级的机器。” 列宁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其次, 国家是阶级统治。再次,国家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 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 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与其他权力相比,国家权力具有如下特 性: 第一,强制力的垄断性。国家权力具有 特殊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有组织 的暴力”。第二,普遍的约束力。国家 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社会成员 都具有约束力,即不仅对被统治阶级成 员具有约束力,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成员 也要在国家权力的约束之下。第三,主 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属性,也 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 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 力的独立性。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 义?概括为3层含义1、国家是有阶级 社会的组织,当阶级出现,阶级矛盾不 可调和就产生了国家,当阶级完全消 灭,国家就消亡了;2、国家本知识阶 级统治、阶级专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通过社 会变革,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随之改 变;3、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 是机器、工具。它是实现统治权力的机 器,这个“统治权力”具有强制性、普 遍性和主权性。 4、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 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 命、基本目的,是指全国家机器的基本 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 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 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 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 保卫国家安全。 5、根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 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分为“政治职 能”和“社会职能”。在具体的国家 活动中,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 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相互 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 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 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 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 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 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 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 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 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 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 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1、如何理解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 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规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间相互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 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 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国家历史类 型更替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具体更替 和发展过程的特殊性。爱不同的社会背 景下,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 传统、社会力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国 家历史类型更替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 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是政治革命。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才能 完成一种国家类型转向另一种国家类 型的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政治改良是 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但不是国 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 一般地说,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 在三个方面: 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 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以新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代替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而改良是统治阶级在不改变现行 的根本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 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 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第二,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 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则是在 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 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第三,革命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 家机器,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 良是渐进的、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政治改良是被统治阶级通过斗争获得 的,在某种程度上对被统治阶级是有利 的;同时,改良也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积 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 变革创造条件。 知识点3:国家退出历史舞台的方式 代替最后一种剥削者国家——资产阶 级国家而出现的新的国家类型,是无产 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立的社会 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 最高类型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 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渐消失,社会主义国 家就逐步自行消亡。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 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私有制和 资产阶级利益、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 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1)资本主义 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 政治上层建筑。(2)资本主义国家以 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 根本出发点和目标。(3)资本主义国 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统 治。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1、所谓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 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 实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 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 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 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方 式。 2、认识福利国家?为何没有从根本上 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 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经济政策的采取和 实施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资本 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而对管

2020年电大政治学原理复习重要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填空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旧中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 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 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 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学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戏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酱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 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只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 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酱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 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

比较政治学导论考试要点

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政治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政治学基础知识、特别是经验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政治学学科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滋养的主要来源之一。 政治社会化: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对于公民个体来说,是“政治人”的培养过程,或政治角色的训练和生成过程;对政治系统和政治结构来说,是自我再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环节。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 政治参与: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风标模型理论:强调国家本身无足轻重而只是体现和反映着在政治竞技场上获胜者的意见,一如风标体现着强风所向,又如“现金记帐员”一样统计着参与竞争者的输赢得失。 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他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依附状况导致依附国处于落后和受统治国剥削这样一种局面。 体系理论:主要指那些试图以含义宽泛的“政治体系”作为政治学核心概念并以此展开政治分析的学术努力及其由此所得到的学术成果。 强权国家:指那些基于政治现实主义,关注于政治生存斗争和统治效力的各种国家概念。 合法性国家:指那些力图揭示并思考有关国家行为之依据,以及其行为由此而取得合法性的基本哲学问题的学术探讨结果。 相对剥夺:在人们所理解的他们所能得到的如财富、福利和政治地位等,与他们所理解的他们理应得到的之间存在着差距,但这种差距是一种心理心智方面的认知和评价,与实际的状况基本无关。人们往往不是因某种原因而真正的被剥夺,而是在心理上感觉的自己在遭受剥夺,这就是所谓剥夺的相对性。 民主巩固:指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已经完成由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过渡的新兴国家,如何使民主游戏规则制度化,如何培育一种与民主政体相应的稳定的政治文化,如何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如何深化民主,以建筑一道防止威权政体复辟的强固堤坝这样一个过程。 范式:从事某一科学或学科的研究者群体在某一特定时段所共同持有并尊捧的特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共同的信念和理念,以及共同的自然观及其形而上的假定。指研究者所假定、接受和采用的基本信念、概念、模式、理论架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

北大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重点笔记整理,政治学原理部分知识点串讲

官方网址 https://www.docsj.com/doc/b56777370.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四章 政 体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的转型 一、单一制与联邦制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在于: 一、 从法律体系上看,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 二、 从国家组织机构看,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 三、 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关系看,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各地域的地方权力由中央权力 授予,并接受中央权力的统一领导,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 四、 国家主权高度统一,由中央权力机关代表国家主权充任国际法主体,统一行使外交权, 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即使个别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 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之内。 五、 国民具有统一的国际身份。 根据权力集中的程度和特点,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型和非中央集权型两类。在中央集权型的单一制结构形式下,国家的统治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在非中央集权型国家结构形式下,除军事、外交等全国统一性政务外,地方政府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中央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行政、财政方面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从现代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发展走向看,传统的中央集权型结构形式日益为非集权结构形式所取代。而且实践也不断证明,非集权型的单一制结构形式能否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联邦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结构性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