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烹饪营养学课程总复习题(附有参考答案)

烹饪营养学课程总复习题(附有参考答案)

烹饪营养学课程总复习题(附有参考答案)
烹饪营养学课程总复习题(附有参考答案)

《烹饪营养学》总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营养——营养是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的健康状况的过程。

2.合理营养——从根本上说合理营养是指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的膳食营养。

3. 营养素——人体为了生存与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进行体力劳动,自外界以食物的

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称为营养素。

4.营养学——营养学是研究人体的营养过程、营养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或者说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5. 烹饪营养学——烹饪营养学是应用现代营养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烹饪过程的一门

应用性学科,它是随着烹饪科学和营养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发展而来的。

6.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7. 吸收——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

收。

8. 排泄——吸收后的营养素在体内参与代谢,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将这些物质排出

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9. 机械消化——通过口腔的咀嚼和消化道的蠕动,将大块的食物改变为小块的食糜,

这一过程称为机械消化。

10. 化学消化——在消化道内,食糜与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大分子

营养素分解为小分子,这一过程称为化学消化。

11. 主动转运——营养素逆着浓度梯度(化学的或电荷的)的方向穿过细胞膜的转运过

程称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有细胞上载体的协助,同时需要有能量的消耗。12. 被动转运——营养素顺着浓度梯度(化学的或电荷的)的方向穿过细胞膜的转运过

程称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

13.氮平衡——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即:B=I-(U+F+S)。

14.食物热效应——食物热效应是指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的额外消耗,过去称为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15.完全蛋白质——指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数量充足,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而且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

16.动脂——脂肪在体内主要分布在皮下、腹腔、肌肉间隙和脏器周围,其储量容易受进食情况好坏影响,因此称为动脂。

17.基础代谢——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代谢,即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代谢。即机体处于恒温条件下(一般为18~25℃),空腹、静卧、清醒状态时,维持呼吸、循环、体温和细胞功能所需要的能量代谢。

18.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这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相对含量最低的成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

19.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是以该种蛋白质中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20.产热系数——即能量系数,是每克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21.血糖生成指数——指分别摄入某种食物与等量葡萄糖2小时后血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比。根据WHO/FAO对血糖生成指数的定义,食物GI是指人体进食含50 g碳水化合物的待测食物后血糖应答曲线下的面积(AUC)与食用含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后血糖AUC之比。

22.蛋白质互补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23.膳食纤维——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性食物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

果胶、树胶、抗性淀粉和木质素等。

24.生物价——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其最大值为100。计算公式为:生物价=储留氮÷吸收氮×100。

25.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并设定酪蛋白的PER值为

2.5作为参考。

26.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超过体重0.01%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低于体重0.01%的矿物质。

27.宏量营养素——指摄入量较大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类物质的总称。28.食物营养价值——食物营养价值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29.乳糖不耐受——是指有些人喝牛奶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排气增多等不适症状,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被小肠吸收,残留过多的乳糖进入结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酸、产气、引起胃肠不适、胀气、痉挛和腹泻等临床症状。

30.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31.营养缺乏病——指长期严重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而造成机体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

32.营养质量指数——是由美国HansenRG推荐作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INQ即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该食物所含能量占供给量的比)之比。

33.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4.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

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35.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36.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

37.食物链——食物链是指在动物生态系统中,由低级到高级顺次作为食物而连接起来的一个生态链条。

38.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的改变,并失去食用价值的一种变化。

39.化学保藏——是指食品生产、储藏过程中利用腌渍、烟熏等化学方法抑制和阻止微生物生长,防止由于微生物等不利因素引起食品变质的食品保藏方法。

40.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41.膳食结构——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42.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教育人群采用平衡膳食,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43.食品强化——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物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某些天然食物成分的食品添加剂,用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称为食品营养强化,或简称食品强化。

44.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45.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由于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46.营养性贫血——是指人体因缺少其种营养素而导致的贫血,一般包括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分别由铁缺乏、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引起,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47.体质指数——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较敏感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体

质指数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

48.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49.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功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50.推荐摄入量——即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膳食营养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51.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胺反应。

52.膳食调查——了解调查期间被调查者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对照膳食营养供给量评定其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食物中1g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是( B )。

(A)36.7kJ (B)16.7kJ (C)29.3kJ (D)7.0kcal (E)9.0kcal 2.在耐力运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B )。

(A)蛋白质(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矿物质 (E)维生素

3.不可能使基础代谢水平升高的因素是( E )。

(A)炎热 (B)寒冷 (C)摄食过多 (D)精神紧张(E)饥饿

4.不属于轻体力劳动的是( E )。

(A)办公室工作 (B)售货员 (C)讲课 (D)化学实验操作(E)学生日常活动

5.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的能量来源于( C )。

(A)体内碳水化合物 (B)肝糖原(C)体内脂肪 (D)体内蛋白质 (E)肌糖原6.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B )

(A) 4%、6%、30% (B) 6%、4%、30% (C) 6%、30%、4%

(D) 4%、30%、6% (E) 10%、6%、30%

7.食物热效应作用最强的是( C )。

(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蛋白质

(D)蛋白质与脂肪混合 (E)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混合

8.以下对食物热效应的解释,不正确的叙述是( D )。

(A)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B)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

(C)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伴有体温升高(D)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与摄食无关

(E)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高

9. 1kg的水从15℃升高到16℃所吸收的能量即是( A)。

(A)1.0kcal (B)4.0kcal (C)9.0kcal (D)7.0kcal (E)16.7kcal 10.食物中1g脂肪产生的热量是( C )。

(A) 16.7kJ (B) 29.3kJ (C) 37.7kJ (D) 4.0kcal (E) 7.0kcal 11.基础代谢是指( D )。

(A)食物热效应 (B)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

(C)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

(D)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 (E)轻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12.食物热效应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额外消耗的( B )。

(A)维生素(B)能量 (C)蛋白质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

13. 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的食物热效应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B )。

(A)5% (B)10% (C)15% (D)20% (E)30

14. 成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应为( C )。

(A)12%~14% (B)25%~30% (C)55%~65% (D)30%~50% (E)70%~80%

15. 一成年男性,身高175cm,体重70kg,其身体质量指数为( B )

(A)19.8 (B)22.9 (C)23.6 (D)24.7 (E)28.0

16. 在人体内氧化产生200kcal能量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是( C )

(A)10g (B)25g (C)50g (D)100g (E)200g

17. 人体中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A )。

(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蛋白质 (D)矿物质 (E)维生素

18. 成人膳食中脂肪供能比最好不超过( C )。

(A)10% (B)20% (C)30% (D)40% (E)50%

19.在人体内氧化产生360kcal能量所需要的脂肪是(A )。

(A)40g (B)90g (C)120g (D)150g (E)180g

20.人体在摄食过程中会消耗额外的能量,其中耗能最少的能源物质是( C )。

(A)混合膳食 (B)蛋白质(C)脂肪 (D)糖类 (E)维生素

21.成人每增加10岁,热能摄入量较青年时期减少10%的起始年龄是( B )。

(A)45岁(B)50岁 (C)55岁 (D)60岁 (E)65岁

22. 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公式:储留氮÷吸收氮×100表示的是( D )

(A)蛋白质的消化率 (B)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C)蛋白质的净利用率(D)蛋白质的生物价

23. 限制氨基酸是指( D )。

(A)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 (B)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

(C)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D)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

24. 一般食物的含氮量转换为蛋白质含量的系数为(C )。

(A)5.85 (B)6.05 (C)6.25 (D)6.45

25. 以下为必需氨基酸的是( D )。

(A)丙氨酸 (B)甘氨酸 (C)丝氨酸(D)蛋氨酸

26. 下列哪个蛋白质是结合蛋白质( D )。

(A)球蛋白 (B)清蛋白 (C)谷蛋白(D)磷蛋白

27.氮平衡概念是指( D )。

(A)摄入氮量大于排出氮量 (B)摄入氮量小于排出氮量

(C)摄入氮量等于排出氮量(D)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关系

28.自然界中的蛋白质常见分类原则是( D )。

(A)按蛋白质来源分类 (B)按营养价值分类

(C)按化学结构分类 (D)按营养价值和化学结构分类

29.完全素食且不吃豆类者,最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 C )

(A)亮氨酸 (B)异亮氨酸(C)赖氨酸 (D)色氨酸

30.在下列食品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的是( B)。

(A)整粒大豆 (B)豆腐 (C)豆芽 (D)豆浆

31.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克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是( A )

(A)蛋白质功效比值 (B)生物价 (C)利用率 (D)消化率

32.以下四组食物中蛋白质互补作用最好的一组是( A)。

(A)红豆米粥 (B)红薯米粥 (C)南瓜米粥 (D)红薯玉米粥

33. 下面哪一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C )

(A)赖氨酸、亮氨酸、胱氨酸 (B)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C)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D)苏氨酸、缬氨酸、甘氨酸

34.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乘以消化率是( B )

(A)PER (B)NPU (C)NPR (D)BV (E)NBI

35. 食物中生物学价值最接近于100的蛋白质是( B )

(A)大豆蛋白质(B)鸡蛋蛋白质 (C)鱼类蛋白质 (D)谷类蛋白质 (E)肉类蛋白质

36. 一般来说,膳食营养供给量比营养生理需要量( B )

(A)稍低(B)稍高 (C)相等 (D)低得多 (E)高得多

37. 以下引起食物中毒因素中可留后遗症的是( A )

(A)霉变甘蔗 (B)四季豆 (C)赤霉病麦 (D)肉毒毒素 (E)葡萄球菌肠毒素

38. 营养生理需要量是指( E )

(A)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量 (B)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所需要的量

(C)从事劳动所需要的量 (D)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要的量

(E)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数量

39. 用于测定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的元素为( C )

(A)碳 (B)氢(C)氮 (D)氧

40.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B )

(A)脂肪酸(B)氨基酸 (C)核苷酸 (D)蛋氨酸 (E)葡萄糖

41. 可通过加热来避免的食物中毒为( A )

(A) 四季豆中毒 (B)河豚毒素中毒 (C) 赤霉病麦中毒

(D)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E)苦井水中毒

42. 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哪两种氨基酸发挥了互补作用( C )

(A)亮氨酸和赖氨酸 (B)赖氨酸和色氨酸

(C)蛋氨酸和赖氨酸 (D)赖氨酸和苯丙氨酸

43. 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中的黏液素(Mucin)是属于那一种复合蛋白质( B )

(A)核蛋白质(B)糖蛋白 (C)磷蛋白 (D)色蛋白

44. 治疗铁缺乏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B )。

(A)鱼、蛋、蔬菜和水果(B)瘦肉、动物全血、鸡蛋 (C)牛奶、大豆及其制品

(D)营养强化食品 (E)酸奶、肉松和骨粉

45.营养学上,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A )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A)被消化吸收的程度 (B)蛋白质种类 (C)氨基酸分类

(D)蛋白质的生物价 (E)氨基酸评分

46.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 B ),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称量法(B)微量凯氏定氮法 (C)灰化法 (D)系数计算法

47. 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 D ),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

(A)10% (B)14% (C)12% (D)16%

48. 蛋白质的消化率测定的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粪代谢氮,不仅实验方法简便,且

对人是有一定安全性,这种消化率称为( C )。

(A)消化率 (B)实际消化率(C)表观消化率 (D)真消化率

49. 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 A )。

(A)消化率×生物价 (B)功效比值×生物价

(C)消化率×功效比值 (D)利用率×生物价

50.以下为必需氨基酸的是( D )。

(A)半胱氨酸(B)酪氨酸 (C)丝氨酸(D)苯丙氨酸

51.50g食物蛋白质中含氮量约( B )。

(A)6g (B)8g (C)16g (D)36g

52. 在以下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油脂是( A )

(A)鱼油 (B)猪油 (C)牛油 (D)羊油

53. C18∶0是( C )。

(A)单不饱和脂肪酸 (B)多不饱和脂肪酸(C)饱和脂肪酸 (D)类脂54.在以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是( C )。

(A)猪肉 (B)猪肝(C)猪脑 (D)猪舌头

55. 下列物质中,( B )是目前已经肯定的必需脂肪酸。

(A)C16:2 (B)C18:2 (C)C18:3 (D)C20:3 (E)C20:4

56. 按碳链长短分类,中链脂肪酸是指含碳( D )。

(A)2-6 (B)3-7 (C)6-9 (D)8-12

57. 亚油酸是( A )。

(A)18碳2稀酸 (B)22碳4稀酸 (C)24碳6稀酸 (D)18碳4稀酸

58. 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 D )以上。

(A)95% (B)85% (C)70% (D)80%

59. 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数为( B )

(A)1~2个(B)3~9个 (C)11~15个 (D)16~20个

60.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是( A )

(A)果胶 (B)木质素 (C)纤维素 (D)淀粉

61.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吸收利用的形式是( B )

(A)蔗糖(B)葡萄糖 (C)麦芽糖 (D)淀粉

62. 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 A )

(A)糖原 (B)蔗糖 (C)麦芽糖 (D)葡萄糖

63. 下列食物含果胶较多的是( C )

(A)面粉 (B)黄豆(C)香蕉 (D)黄瓜

64.每克碳水化物在体内可提供能量为( B )。

(A)4.184kJ (B)16.7kJ (C)29.3kJ (D)37.6kJ

65. 能直接被小肠吸收的碳水化物是( D )。

(A)糖原 (B)麦芽糖 (C)双糖(D)单糖

66. 下列食物中血糖指数最高的是( D )。

(A)粳米 (B)玉米(C)燕麦(D)葡萄糖

67. 鱼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 C )。

(A)5% (B)10%~15%(C)15%~22% (D)25%~35% (E)25%~35%

68. 鲜牛奶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一般为( C ).

(A)1% (B)2% (C)3% (D)4% (E)5%

69. 夜盲症可能是由于缺乏( A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2

70. 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 D )。

(A)维生素 B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H (D)维生素 D

71. 钙在肠的吸收减少,自肾的排泄增多,不能沉着在骨骼是因为缺乏 ( D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72. 维生素B1又称为 ( C )。

(A)核黄素 (B)生物素(C)硫胺素 (D)钴胺素

73. 海产鱼的鱼肝油中的(B )含量极为丰富,在防治佝偻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74. VB12结构复杂,结构中含有( C )和氰基,是唯一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A)铁 (B)铬 (C)钴 (D)铜

74. 胡萝卜素与蔬菜的其它色素共存,凡绿色、红色、橙色和紫色蔬菜中都含有胡萝卜

素,其中( A )中胡萝卜素含量尤其丰富。

(A)深色的叶类蔬菜 (B)浅色的茎类蔬菜 (C)深色的茎类蔬菜 (D)浅色的叶类蔬菜

75. 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的维生素是( D )

(A)维生素E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B2

76. 与干眼病有关的维生素是( A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

77. 人体暗适应能力下降与哪种维生素缺乏相关( C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D

78.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是( B )

(A)维生素E (B)胡萝卜素 (C)维生素D (D)不饱和脂肪酸

72.与夜盲症有关的维生素是( A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D (D)维生素C

73.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D )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D (D)维生素B1

74. 既不参与机体组成又不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D )

(A)蛋白质 (B)矿物质 (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75. ( D )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且是我国人民最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

(A)钾 (B)镁 (C)铁(D)钙

76. 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 A )

(A)锌 (B)铬 (C)硒 (D)钙

77.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 C )

(A)硫、铁、氯 (B)碘、镁、氟(C)铁、铬、钴 (D)钙、锌、碘

78. 有利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的是( A )

(A)维生素C (B)钙 (C)草酸 (D)膳食纤维

79. 以下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B )。

(A)钾(B)锌 (C)钙 (D)氯

80. “伊朗乡村病”是由于缺乏 ( C )。

(A)硒 (B)铁(C)锌 (D)碘

81.克山病是由于缺乏( D )

(A)钙 (B)碘 (C)氟(D)硒

82. 下列哪种微量元素能有效防治克山病( D )

(A)Cr (B)Cu (C)Sn (D)Se (E)Mn

83. 以下哪种食物是钙的最好来源( C )

(A)大白菜 (B)谷类(C)牛奶 (D)水果

84. 碘主要存在于( D )

(A)红细胞 (B)肌肉组织 (C)骨骼、牙齿(D)甲状腺

85. 下列哪种矿物质是微量元素( C )

(A)钠 (B)钙(C)铁 (D)硫

86. 一克食盐(氯化钠)含有( D)

(A)0.3gNa,17gCl (B)0.5gNa,0.5gCl (C)0.6gNa,0.4gCl (D)0.4gNa,0.6gCl

87. 下列哪种矿物质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A)铁(B)铬 (C)钴 (D)钠

88.高血压病人应控制摄入的矿物质是( D )

(A)钾 (B)钙 (C)镁(D)钠

89. 膳食中铁的最佳来源是( B )

(A)蔬菜(B)动物肝脏 (C)牛奶 (D)谷类

90. 海产品是哪种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D )

(A)铁 (B)氟 (C)镁(D)碘

91.膳食中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C )

(A)植酸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乳糖

92.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矿物质是( B )

(A)钙(B)硒 (C)镁 (D)磷

93.对钙吸收有利的因素是( B )

(A)饱和脂肪酸(B)维生素D (C)草酸 (D)维生素E

94. 干眼病是由于严重缺乏 ( A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95. 以下物质中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是 ( E )。

(A)植物血凝素 (B)有机磷 (C)甲基汞 (D)3-硝基丙酸(E)大豆黄酮

96. 在食物加工、烹调过程中,以下四种维生素相比较,最容易损失的是 ( B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1 (C)维生素 D (D)维生素 E

97. 会出现神经损伤症状食物中毒的是( A )中毒

(A)霉变甘蔗 (B)四季豆 (C)亚硝酸盐 (D)葡萄球菌肠毒素 (E)椰毒假单孢菌

98. VB1亦称为( C )

(A)抗坏血病因数 (B)抗不孕因子(C)抗神经元因子 (D)抗癞皮症因子99.在碱性条件下易破坏的维生素是 ( D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尼克酸(D)硫胺素

100. 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食物是( A )

(A)动物肝脏 (B)鱼 (C)肉 (D)胡萝卜 (E)大豆

101. 维生素A的RDA表示( C )

(A)所需维生素A的最少数量 (B)在某种食物中维生素A的含量

(C)维生素A的需要最佳估计 (D)可被利用的维生素A的量

102. 维生素有多种命名方法,下列两种命名法不一致的是( C )

(A)维生素A——视黄醇 (B)维生素E——生育酚

(C)维生素B1——生物素 (D)维生素C——抗坏血酸

103. 以下哪种营养素是微量营养素( D )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维生素A

104. 尼克酸缺乏可引起( C )

(A)夜盲症 (B)甲状腺肿(C)癞皮病 (D)坏血病

105. ( A )是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最重要的器官。

(A)小肠 (B)大肠 (C)胃 (D)口腔

106. 合理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占膳食总能量的适宜比例是( B )。

(A)8% (B)12% (C)20% (D)30%

10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 B )。

(A)3克 (B)6克 (C)9克 (D)12克

108. VB6缺乏产的贫血症为( B )

(A)巨红血球症 (B)小红血球症 (C)溶血性红血球症 (D)恶性贫血

109. VB2最怕的是( A )

(A)光 (B)热 (C)酸 (D)以上皆非

111. VB2是何辅酶之成分?( A )

(A)FAD (B)NAD (C)CoASH (D)pyridoxal-5-phosphate

112. 植物性食物中不含( C ),只能靠微生物来合成。

(A)尼克酸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E

113. 孕妇摄入的营养素中与新生儿先天畸形有关的是( D )。

(A)叶酸、维生素B6、铁 (B)维生素A、碘、钙

(C)维生素C、锌、碘(D)锌、叶酸、维生素A

114. 为适合婴儿消化系统的特点,避免食品过敏,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种类应为( B)。

(A)蛋类 (B)谷类 (C)豆类 (D)肉类

115. 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10~13岁儿童( D )。

(A)铜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B)碘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C)铁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D)钙的摄入量应高于成年人

116. 根据氮平衡指标,青少年的氮平衡应 ( A )。

(A)>0(B)=0 (C)<0 (D)≤0

117. 婴儿应何时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C )

(A)2至4周 (B)3至4个月(C)4至6个月 (D)6至8个月

118. 以下食物中糖尿病患者应当忌食是 ( D )。

(A)黄豆 (B)魔芋 (C)燕麦 (D)蜜饯

119. 以下属于影响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主要营养素的是 ( B)。

(A)糖类(B)脂肪 (C)蛋白质 (D)水

120. 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是( A )

(A)4~6个月 (B)1~3个月 (C)8个月 (D)1岁

121. 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 D )

(A)蛋类 (B)鱼类 (C)蔬菜类(D)淀粉类

122. 对钙需求量最高的人群是( C )

(A)成人 (B)孕妇(C)乳母 (D)儿童

123.开始给婴儿添加辅食的适宜时间应为( B )。

(A)2~4月龄(B)4~6月龄 (C)6~8月龄 (D)8~12月龄

124. 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其体内摄入氮与排出氮的关系( B )。

(A)I=(U+F+S) (B)I>(U+F+S) (C)I<(U+F+S) (D)正相关 (E)负相关125. 婴儿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较成人多一种,它是( C )。

(A)色氨酸 (B)赖氨酸(C)组氨酸 (D)蛋氨酸

126. 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常吃何种食物以增加碘的摄入( C )。

(A)牛奶 (B)瘦肉(C)海产品 (D)蔬菜

127.下列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的是( D )。

(A)牛奶 (B)豆腐 (C)精白米(D)燕麦

128.下列碳水化物中属于单糖的是( C )。

(A)乳糖 (B)蔗糖(C)葡萄糖 (D)麦芽糖

129.下列物质中属于膳食纤维的是( A )。

(A)果胶 (B)糖原 (C)糊精 (D)淀粉

130. 胎儿神经管畸形,与何种营养素缺乏有关( C )

(A)铁 (B)钙(C)叶酸 (D)维生素E

131.下列食物中钙最好的来源是( A )。

(A)奶及奶制品 (B)肉及肉制品 (C)蔬菜 (D)水果

132.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 D )。

(A)蛋白质 (B)铁 (C)维生素B1 (D)叶酸

133.患克汀病是由于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缺乏( A )。

(A)碘 (B)钴 (C)铬 (D)锌

134. 以下食物中油脂含量最高的是( A )。

(A)山核桃 (B)绿豆 (C)栗子 (D)银杏

135. 为提高钙和铁的吸收,空心菜最好在沸水中焯1分钟以去除( B )。

(A)叶酸(B)草酸 (C)维生素 (D)脂肪酸

136. 以下食物中氨基酸组成最优的是( D )。

(A)鱼肉 (B)牛肉 (C)大豆(D)奶酪

137. 冰激凌中的能量含量比牛奶( A )。

(A)高很多 (B)低很多 (C)略高 (D)略低

138. 蔬菜在烹调过程中最易损失的营养素是( C )。

(A)β-胡萝卜素 (B)维生素E (C)维生素C (D)钙 (E)铁139. ( A )缺乏的人体对牛奶会产生不耐受性。

(A)乳糖酶 (B)磷酸化酶 (C)脂肪酶 (D)糖原合成酶

140. 食用( B )烹调方法制作的食物可以促进乳母乳汁的分泌。

(A)煎、炸(B)炖、煮 (C)烤、熏 (D)以上都不是

141. 加工的成品粮中,( D )的含量很低,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A)谷氨酸 (B)胱氨酸 (C)半胱氨酸(D)赖氨酸

142.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D)

(A)毒蕈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 植物性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霉菌毒素性中毒

143. 如果膳食是以粮谷类为主而动物性食物少,则人体易缺乏( B )。

(A)组氨酸(B)赖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144.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 D )。

(A)鸡蛋 (B)瘦猪肉 (C)牛奶(D)蔬菜

145. 天然牛奶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B )。

(A)钙(B)铁 (C)维生素A (D)蛋白质

146. 大豆中不含以下哪种营养素?( D )

(A)脂肪 (B)钙 (C)铁 (D)胆固醇

147. 促进儿童少年发育最积极的因素是( B )。

(A)遗传(B)营养和体育锻炼(C)生活制度 (D)疾病

148. 关于运动员的饮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饮食中供给足够的能量 (B)饮食中应含有运动员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C)供给的饮食要能量高体积大 (D)饮食有利于消化吸收

149.大豆类食物的限制氨基酸是( D)

(A)色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D)蛋氨酸

150.下物食物中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的是( B)。

(A)苹果(B)酸枣 (C)牛奶 (D)梨 (E)茄子

151. 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 B )。

(A)谷类(B)肉蛋奶类 (C)蔬菜 (D)水果

152.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豆芽的显著特点就是在豆类发芽的过程中产生了( A )。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D

153. 食品的营养价值取决于( D )。

(A)食品的色香味 (B)食品的性质 (C)食品的烹调

(D)食品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相互比例 (E)食品的价格

154. 大豆蛋白质不足的氨基酸是( A )。

(A)蛋氨酸 (B)含硫氨基酸 (C)赖氨酸 (D)亮氨酸 (E)苏氨酸

155.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人群易发生( E )。

(A)坏血病 (B)贫血 (C)大骨节病 (D)骨质软化症(E)癞皮病

156.维生素C含量最少的是( E )。

(A)柑、橘、橙、柚 (B)枣 (C)辣椒、韭菜 (D)猕猴桃(E)苹果、梨157. 由胃排空最慢的营养物质是( D )。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混合物(D)脂肪158. 饮用牛奶后,常引起肠胃不适、胀气、痉挛、腹泻等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 B)。

(A)淀粉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B)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C)麦芽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D)凝乳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159. 蔬菜应现烧现吃,放置过久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物质是( C )。

(A)蛋白质分解 (B)酸度增加 (C)亚硝酸盐增加 (D)水分增加

160. ( B)蛋白是天然食物中最理想的蛋白质,在评价食物蛋白质时,往往将其作为参考蛋白。

(A)牛奶(B)鸡蛋 (C)瘦猪肉 (D)鱼肉

161.菠菜等在烹调前进行焯水处理可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是因为除去了其中含量较多的( B )

(A)植酸(B)草酸 (C)脂肪酸 (D)抗坏血酸

162. 下列食物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是( D)。

(A)牛奶 (B)苹果 (C)大豆 (D)猪肝

163.粮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 A )。

(A)赖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苯丙氨酸(E)蛋氨酸

164.乳糖不耐症人群适宜选用的奶制品是( B )。

(A)鲜牛奶(B)酸奶 (C)奶粉 (D)炼乳

165.以下饮料中,营养价值较高的是( D )。

(A)碳酸饮料 (B)果汁饮料 (C)茶饮料 (D)豆奶

16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膳食纤维的是(D )。

(A)树胶 (B)果胶 (C)木质素(D)淀粉 (E)纤维素

167.对热处理最敏感的维生素是( A)。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A

168.大米淘洗时,营养素损失最多的是( E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糖类(E)B族维生素

169. 粮食加工精度过高,淘米过度,加碱煮沸均可使大量的( D )损失或破坏。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B族

170. 与1997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在条目的数量上多了( B )条。

(A)1 (B)2 (C)3 (D)4 (E)5

171. 加工/烹调蔬菜的不正确方法是( A )。

(A)去茎留心 (B)先洗后切 (C)急火快炒 (D)开汤下菜 (E)炒好即食

172. 评价高蛋白食品鲜度的理化指标主要是( B )。

(A)醛类含量(B)挥发性碱基总氮 (C)酸类含量 (D)必需氨基酸含量

173. “水俣病”是典型的( A )中毒案例。

(A)汞 (B)镉 (C)砷 (D)铅

174. 下列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主要由食用海产品引起的是( D )。

(A)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75. 发芽马铃薯中往往产生( A ),故食用不当易造成食物中毒。

(A)龙葵素 (B)氰苷 (C)皂素 (D)秋水仙碱

176. 注水肉属于(B)肉。

(A)变质 (B)掺假掺杂 (C)未成熟 (D)再加工

177.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分为几层(C )。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 必修B。必修 C . 选修D 。 选修 3.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 .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 .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 念 5.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6.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 . 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 . 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 .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 教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时。(_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程,自小学___.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2.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卷 一、填空:(20分) 1、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传承(),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音乐课的基本理念是以( )为核心,以( )为动力;强调( ),鼓励(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理解();面向( ),注重()发展。 3、音乐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包括()、()、()、()、()。 4、音乐基础知识指学习并掌握音乐()、()、()、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 5. 以音乐()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 6.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和()的全过程。 7.()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8.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9.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10.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表达个人的智慧。 11.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的()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 12.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开发学生的()。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的过程。 13.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科的综合,音乐与()、()、影视、美术等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14.音乐教学的评价机制中,要以()和()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评价应包括()、()、()三个层次,可采用()、()和()等多种评价方式。15.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和(),初步养成()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16.通过提供()和()的音乐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探究过程。 17.音乐基础知识中基本表现要素如()、()、()、()、()、()等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8.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内容包括()、()、()。 19.新课程下教材的编写遵守了()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全套)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打“√”,错得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与进展得总与。( 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得就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就是惟一得结论。(√) 3.教师就是既定课程得阐述者与传递者,学生就是既定课程得接受者与吸收者。这就是新课程倡导得教学 观。( x ) 4.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就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得新教材。( 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得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应 用。 (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就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得儿童”,从而促进儿童得发展。( 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就是考试得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x ) 9.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专业发展得重要手段。 (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得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得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总得设计。(x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得评价改革就就是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得改革。( x ) 二、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意得。请把最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得核心目标就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得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得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得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新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得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得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得终极目得就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得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得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得归纳与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得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得发展 B.形成新得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得功能 D.体现最新得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得课程就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得认识,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得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得相同需求与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与学校得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健康与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得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 材( C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得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得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得主要条件就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得眼光审视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得各种问题,对自身得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得答案就是符合题意得,请把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得确立( ABC )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导言 在泰勒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4个中心问题运转的,如果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一章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强调的关键词是“需要”,这个“需要”指的是“实然”和“应然”间的差距。普雷斯科特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满足这些需要。而在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中抽取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中抽取出“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成为了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在“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中,泰勒强调从当代校外生活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这里的两个关键点是“当代”和“真正有价值”。首先,从“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中抽取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中抽取出的教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从当代生活中抽取教育目标时,会出现相当多的冗余信息,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v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高中新课程标准考试音乐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考试音乐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高中音乐新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六个摸快,这六个模块是:()、歌唱、演奏、 ()、()与音乐与舞蹈。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的感受与理解, 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 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3、演奏是()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及()能力 的有效途径。 4、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5、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模块中。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学 生的()、()、音乐表现、音乐想象、音乐创作、()等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6、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提高()。 7、歌唱是()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和()的有 效途径。 8、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的定位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和创造能力。 9、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表现 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10、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或()相衔接,是 高中阶段实施()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音乐教学的设计过程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应给予充分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 2、歌唱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3、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想像力和创作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 理论的模块。() 4、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应以培养兴趣爱好为基本理念。() 5、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作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简答题:(28分每题7分) 1、简要概述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2、请说出课程目标内容下"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具体内容。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

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A.必修3 3 B。必修1 1 C.选修3 3 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版

音乐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音乐课程目标可以从;; 三个维度表述。 2、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3、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一首需要 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型,另一种是以一类需要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型。 4、“节奏或旋律”创作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阶段、阶段和阶段。 5、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 的学习领域,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与艺术审美的能力。 6、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7、编写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音乐教材包括和与之相匹配的音响、音像教材以与。 8、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指导音乐新课程实施的。 9、按照音乐表演时所采用的不同物质手段来分类,首先可以分为和 两大类。 10、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 11、是对学生阶段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12、“”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 13、“表现”领域包含了、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四项内容。其中三项是实质性的表演内容,而是一种辅助性的、为音乐表现服务的教学内容。 14、演奏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的演奏,二是用

为歌曲、表演等伴奏。 15、演奏教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合奏能力、。 16、以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17、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和,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18、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 19、即兴编创有两类形式:一类是性质的,另一类是性质的。 20、创造是发挥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①即兴节奏编创,②即兴旋律编创,③即兴歌词编创,④即兴回旋游戏,⑤即兴编创音乐。属于音乐教学中即兴音乐编创的具体内容与教学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性质的是() A、人文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欣赏性。 3、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A、主要途径 B、有效途径 C、重要途径 D、特殊途径 4、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B、在这类内容中,又包含了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 C、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D、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意义,可以不进行 5、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得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得三维目标就是目标、目标与目标。 3、新课程得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得以、、为中心得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与得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得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得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就是教材编写、与得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得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得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得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得整合,逐步实现得呈现方式、方式与方式得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得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得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得爱好、兴趣与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得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得尖子生 14、新课程得核心理念就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得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得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得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得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得过程,其价值观就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得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得经济利益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就是新一轮得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得核心目得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得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就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就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得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与考试得标准。( ) 20、《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养成健康得审美情趣”得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得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她课程也都应该关注与培养学生得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得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就是新课程对教师得要求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其人其事】 泰勒(Ralph Tyler,1902年生),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阐述的泰勒原理也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泰勒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1902年生于芝加哥,1921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1923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康茨、贾德和查特斯。 ?后来在多所大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是芝加哥大学。 ?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67年退休。 ?泰勒作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塔巴、施瓦布、比彻姆、古德莱得、布卢姆和克龙巴赫等。 ?泰勒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待人诚恳,深得人们仰慕。 ?“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人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人,以及与别人一起形成一种尊重每个人的潜力、不贪图他人为自 己服务的社会”。——泰勒 ?“我只不过是把大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罢了”。——泰勒 ?泰勒作为一名学者,成就非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父”、“现代课程论之父”。 【背景介绍】 1、社会背景 1929年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工人失业率剧增,劳动力市场上难有中学生的一席之地。据统计,1930年,成年人中有25%失业,而青少年几乎100%无法找到工作。这样,大批青少年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又回到学校注册。据统计,在1910年美国14-17岁年龄组中只有不到17%的人读高中,而到了1930年,这个年龄组中则有51%升入高中。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闯荡,他们并不打算将来升大学。而在事实上,当时美国几乎所有高中的课程都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尽管实际上只有1/6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大学深造。 2、理论背景 泰勒从本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桑戴克、贾德和波特等人的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从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和查特斯《课程编制》的研究成果中继承有用部分;接受了系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并创造性地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课程理论,具有心理学基础。 3、实践背景 1930年,进步教育协会在年会上决定,要从根本上对美国中学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改革研究,1931年成立“学校与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300所大学和学院愿意参加此项研究。1933年,进步教育协会选取30所高中参加实验研究,这些高中级有机会自由编制课程,又同时不影响部分学生升入大学。300所大学和学院对参加实验研究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而是根据校长推荐和学校成绩记录。1934-1942年对30所实验中学进行的实验研究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2页(共8页) ▽▽▽▽▽▽▽▽▽ 17、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 组织者和 指导者 ,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 18、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 基本工具 。 19、即兴编创有两类形式:一类是综合性艺术表演 性质的,另一类是 音乐创 编 性质的。 20、创造是发挥 音乐创作实践 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 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 创作尝试与练习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①即兴节奏编创,②即兴旋律编创,③即兴歌词编创,④即兴回旋游戏,⑤即兴编创音乐。属于音乐教学中即兴音乐编创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的是( A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2、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性质的是( D ) A 、人文性 B 、审美性 C 、实践性 D 、欣赏性。 3、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 C )。 A 、主要途径 B 、有效途径 C 、重要途径 D 、特殊途径 4、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B 、在这类内容中,又包含了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 C 、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D 、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意义,可以不进行 5、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A )、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 、课程目标 B 、课程理念 C 、课程思想 D 、课程结构 6、( B )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A 、演奏歌曲 B 、演唱歌曲 C 、认识简谱 D 、学会五线谱 7、追踪音乐主题的实施方法有演唱、演奏音乐主题,追踪听辨音乐主题,( B )音乐主题。 A 、学习 B 、复习 C 、预习 D 、巩固 8、怎样实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审美的学习环境。 B 、其次,还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材料。 C 、此外,音乐学习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D 、最后,“以审美为核心”还意味着,学生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时候,不用始终坚持一定的审美标准。 9、( D )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 答: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 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答: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主任突然走了进来。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1.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侮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 总和。(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 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 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 学观。 (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程。(v ) 5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x ) 8 ?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x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v ) 10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 ) A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内容简介 该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又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这本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书中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课时使用的讲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开始的,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 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主要内容 1.第一章 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目标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标。 首先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标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本身、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标。 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为了找到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的现状。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距就是需要。如果想要调查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然后将这些信息与一些理想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这是因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兴趣的研究计划,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数据。但是单靠收集数据并不能自动地确定教育目标,这里面存在着种种困难和多种可能性。为了更好的诠释数据,就需要我们熟悉学生群体的资料,尽量全面地解释清楚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中得到教育目标。 我们还需要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寻找教育目标。斯宾塞所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篇论文中也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找出适合时代的教育目标。从当代生活中获得教育目标是有其逻辑的:1.因为当代生活复杂多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学习那些50年前重要,而现在不需要的事物。例如现在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怎样使用过时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那既浪费时间也不实用。2.与学习迁移理论有关,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相似时,他更有可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他更容易发觉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时提供更多的实例,使他能在日后有更多运用这

2011版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1版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20分) 1、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传承(),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音乐课的基本理念是以( )为核心,以( )为动力;强调( ),鼓励(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理解();面向( ),注重()发展。 3、音乐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包括()、()、()、()、()。 4、音乐基础知识指学习并掌握音乐()、()、()、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 创等基础知识。 二、简答:(15分,每题5分)

1、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哪几方面? 2、音乐教学包括哪四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三、论述题:(9分) 学习了音乐课标,结合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谈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招聘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一、每空1分 1、美育 2、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 3、音乐审美,兴趣爱好,全体学生,个性,音乐实践,音乐创作,学科,民族音乐,多元文化,评价机制。 4、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5、基本表现要素,常见结构(曲式),体裁形式。 二、每小题5分 1、(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领域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2)音乐情绪与情感,(3)音乐体裁与形式,(4)音乐风格与形式 领域二:表现 (1)演唱,(2)演奏(3)综合性艺术表演(4)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2)即兴创作(3)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2)音乐与姊妹艺术(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三、论述题9分 要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