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四章 幼儿的社会化

第四章 幼儿的社会化

第四章 幼儿的社会化
什么是幼儿的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学习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一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3-4岁时幼儿词汇量快速大战的时期。
词从语法上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上最先掌握名词。
消极词汇与积极词汇:幼儿运用词汇的能力了,收到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凡是幼儿能理解也用对了的词,我们城市为积极词汇。反之,幼儿,虽然能理解却不能争取使用的词,我们称之为消极词汇。
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是指幼儿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反映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4种)
(一) 适合的表达方式
(二) 连贯的复述能力
(三) 行动的调节能力
自我中心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
1. 重复。儿童重复或小声说出他听到的话,他重复这些句子仅仅是因为他高兴这样做。
2. 独白。儿童大声的对自己讲话,似乎在思考着问题。
3. 集体独白。当其他儿童在场时,儿童大声的自说自话,但其他儿童并不听他讲的话,说话者也不需要别人对他的话作出反应。

儿童逐渐出现了社会化语言,其表现形式有四种:
1. 适应性告知。儿童力求把某些事情告诉他的听众而不是讲给自己听,也就是传递自己的意思。如“这边不能过去的”
2. 批评和嘲笑。儿童有时在强烈的情感因素下,会肯定自己而贬低别人。如“我的这本书比你的好看”
3. 命令、请求和威胁。这类语言在儿童中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如“过去点,这边要放玩具的”
4. 问题与回答。儿童会提出很多问题,同时大多要别人答复,儿童的回答往往是有关命令和请求的答复。如“你把玩具还给我好吗?”“不要,我还没玩好呢”
大约到6 、7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向社会化语言过度
(四)语言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从1~2岁儿童语言的习惯策略上看,有指物质策略和表现策略两类。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人际交往更成为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一、 婴儿与他人
当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与自己的关系时,则标志着儿童社会认知的开端。
二、 依恋的发展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毕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一) 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
安思沃斯利用实验室实验,发现儿童的依恋模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统称不安全依恋。
依恋类型形成的原因:婴儿为什么形成不同类型的依

恋呢?通常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和婴儿的气质两个因素有关。首先,婴儿对于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母亲,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她们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经常关注孩子的反映和需求,并且能够给予恰当的满足。 矛盾型依恋婴儿的母亲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他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主见,养育方式往往会自相矛盾。 回避型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的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映迟钝;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婴儿早期的气质特征很可能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印象与态度。 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婴儿早期的气质特点很可能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印象与态度。
三、 依恋的作用
一般来说,安全型依恋婴儿会成长为心理健康的儿童,他们会主动承担起社会和认知方面的任务,在各种社交场合可能成为领导者或受到欢迎的人,而且面对失败时能够跌倒爬起,坚忍不拔,行为问题相对较少。而矛盾型依恋的儿童比较容易成为攻击的受害者,这些孩子在面对挑战任务时容易受挫折,甚至迅速退缩,他们会被情绪所左右,一旦失败就会崩溃。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很难与同龄人相处,他们不大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不是还会爆发攻击性行为。,早期依恋的性质对儿童后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与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什么是同伴?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再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一)发展社会认知
(二)满足情感需要
(三)培养积极个性
二、同伴交往的特点
(一)婴儿期
(二)幼儿期
其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 练习社交技能
2. 强化交往行为
3. 积极投入游戏。游戏是幼儿时期同伴交往的最主要方式。
“性别分离”就是幼儿偏好与同性别的小朋友玩。早在2~3岁时就出现这一现象。这可能与游戏的共同兴趣和交往行为特点、普遍能力的一致性有关。
三、

幼儿交往的策略
(一) 有关幼儿交往策略的研究
五种策略出现次数由少到多依为:给予、顺从、支配、叛逆。
四、 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一) 行为特征
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认知能力
(三)身体吸引力
(四)成人的鼓励

一是孩子们的居住地相隔较远,或是被高层楼房包围着,他们在一起玩的机会很少,二是一种早期教育的误区,即让孩子承受的学习任务太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尽情的玩耍。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调整成人的观念与行为,积极鼓励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可能带来的影响。

五、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小组扮演等活动和阅读一些相关的儿童读物,都会有利于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下,方式来提高儿童游戏的参与度;(1)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2)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与游戏中去,(3)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4)针对目标,略作示范
(三)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入,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中去操练这些策略,形成愉悦的、融洽的交往氛围,培育良好的同伴关系。
(四)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对同伴的积极情感可以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教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比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儿童,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亲身示范,以示榜样,对幼儿有效交往行为的培养始终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节 幼儿道德的发展
一. 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道德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一) 皮亚杰的理论
第一阶段(3~6岁)— 前道德判断阶段。
第二阶段(6~9岁)— 他律道德阶段
第三阶段(9~11岁)— 自律道德阶段

(二) 科尔伯格的理论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
第一阶

段:服从于惩罚定向
第二阶段:快乐的相对主义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

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
第六阶段:普遍的原则

二. 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幼儿的道德发展具有具体性、他律性、模仿性、情绪性的特点

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及其父母
2. 游戏及其活动
3. 同伴及其交往
4. 社会榜样

三.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 社会认知水平
2. 情感移情作用
3. 家庭引导方式
4. 传播媒体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