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所有中考必考必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所有中考必考必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所有中考必考必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所有中考必考必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所有中考必考必背知识点全总结

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变量: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再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对照实验:是指实验中除这个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重点在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

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结构识记口诀:

目镜物镜反光镜,

镜座镜柱和镜臂,

镜筒下连转换器,

准焦螺旋分粗细,

载物台上压片夹,

通光孔下遮光器。

(2)显微镜的使用的图要掌握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

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边向目镜内观察,一边转动反光镜,看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光线不足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③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在一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碎载玻片)。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当看到物像的时候,改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左、右都要眼睁开)。

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①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③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④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⑤碘液染色。

⑥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以上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简称:

“擦”、“滴”、“取”、“展”、“盖”(“染”、“吸”)。

临时装片制作识记口诀:

擦玻片,中滴水,

取材料,放中央,

盖玻片,轻轻放,

染色吸水才在行。

技能训练: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挪动方向,: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高、低倍镜下观察的物象特点

(4)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

数越小;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细胞核在遗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

1.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如:草→兔→狼(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 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数起,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2)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计算食物链几条(从植物开始算有几个分支,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相加。)

找出最长或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并写出来(注意箭头方向)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靠近食物链的末

武汉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 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 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 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非晶体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019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9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5、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6、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通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 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 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 部标本。

[笔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笔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2012.06 生物7年级上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 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上P31

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 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植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8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7上P59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 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 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和物体同侧 还是异侧 像距v和焦距f 的关系 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2f 投影仪u=f 不成像 u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 人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方法:图文结合;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要求:一定要抓住重点、熟悉教材。 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一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七年级上 1.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④生物能对作出⑤生物能生长和⑥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1.2生物圈: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也称全球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如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的高度,向下深入左右的深处,为的圈层,包括、、。 动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和,还有适宜的和一定的。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一类,如、、、等;另一类是(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关系、关系、关系等)。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和。生物适应性是。同时,生物对环境是有的,通过自己的不断和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生物;生物环境,生物又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 1.3生态系统:是指、。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A.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形成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中部分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包 括:、、),和部分(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 础),如,等等。 (2)图中[①] ,主要指;能通过制造(释 放),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的生存提供。 (3)图中[④] ,主要指和(能利用而获得能 量),将死动植物的残体的分解成,归还土壤,供 重新利用,保证自然界中物质循环。 (4)图中标号②③是指,地以为食。 B.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以“→”标好未连好的食物链) (1)食物链:是指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 关系,而这样形成的。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彼此 而形成。生态系统中的、沿着和 流动的。如果DDT化学药剂喷洒在草上,则在图中各生物中,的 体内DDT的含量最高。 (2)此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为:;能量和物质传递中,损失最多的一条是:。 (3)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有:。

2019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2011年中考物理必考99条知识点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 8、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非晶体熔点: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④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⑤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⑥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17、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18、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①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②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29、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 19、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 20、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020中考生物]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有遗传和变异; (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 三、生物学 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3、生物学发展历程:(略) 四、光学显微镜 Ⅰ生物和细胞

2020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2020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

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③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题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对照试验)。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都相同。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三探究实例 探究一:1、显微镜的使用: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上标注的5×,表示放大倍数为5倍),假如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50倍。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体是反的,将写有“上”或“P”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或d,要将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的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右下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哪偏往哪移。 ③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 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细胞数量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观察细胞数量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 (3)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避免细胞重叠)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染色后能使细胞核更清晰)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7)观察:参照《显微镜使用》; 口诀来记忆:擦、滴、撕、、盖、染、吸.关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探究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尝试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科学地处理数据,预测实验结果,或对证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实验结论。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设置对照试验,(创设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实施计划:观察并进行记录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运动和力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 F 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手的压力约 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 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也可以说成正比) 7、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做重垂线。 1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一般取 9.8N/kg,用 g 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义是: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1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15、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 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16、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 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5、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6、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 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9、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通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 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1、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3、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2、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1、科学探究 (1)说出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的萌发条件》 (3)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的特征七上P3~P5 3、生物与环境。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等关系。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没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5)生物圈的范围七上P11~P1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 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屏障可以相隔,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物体结构层次。 (1)正确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物镜。 2、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透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对照实验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构成捕食、竞争、寄生、合作、互利共生等关系)。 4.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等级越低,生物量越多;营养等级越高,体内毒素积累越多。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用低倍物镜和较大光圈,看到明亮圆形视野后显微镜不要移动位置;③观察,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先转粗,再转细准焦螺旋,让物像更清晰。注意: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展: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放于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④盖: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 气泡产生;⑤染: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⑥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全部标本。 3.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 ③刮、涂: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 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 ④盖: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 气泡产生; ⑤染、吸:将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 全部标本。

2020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需要,欢迎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重要知识点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 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3、生物圈中的生物: 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4、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生物部分消费者 分解者(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 0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02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03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