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修复建设

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修复建设

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修复建设
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修复建设

第一部分导言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衡水湖国家自然爱护区地属衡水市,爱护区规划面积268.3km2,由于爱护区的主题为湿地环境下的珍稀鸟类,给爱护区的产业进展带来了困难,本次自然爱护区产业进展概念性总体规划,旨在创新性地寻求爱护区的产业进展与环境爱护良好结合的产业体系和布局,既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的进展,又使爱护区得到有效地爱护。

1.1.2项目内容

规划设计分两个层次:

1.1.

2.1衡水湖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产业进展概念性总体规划

在充分注重爱护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布局生态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会展、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经济进展、景观多样性目标,其中要紧产业为生态旅游,也是与爱护区主题关系最紧密的产业,应体现与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有机结合。

1.1.

2.2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在爱护区产业进展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的基础上,对划定的湿地公园、翠竹公园、中心广场等项目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1.1.3规划期限

近期:2004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1.1.4设计依据

1.1.4设计依据

本次规划要紧依据以下法规、条例、标准和文件。

●国际公约

《关于特不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82年议定书修正《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通过

《中日爱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

《中澳爱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

●全国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爱护法》,2002年10月2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爱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旅游区规划规范》——GB50298-99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九五“打算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其它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地点性法律法规

《自然爱护区治理方法》

《衡水市都市总体规划(1999-2020)》

《衡水市第十个五年进展打算纲要》,2001

爱护区相关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爱护区的通知》(国办发〔2003〕54号)

《衡水湖自然爱护区治理方法》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爱护区规划设计方案任务书及有关图纸资料》

1.1.5规划范围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和综合示范区。总体规划是在93个村的边界范围以内进行,面积共计268平方公里。此区域差不多等同于本规划的综合示范区边界以内的爱护区范围。

第二部分规划导引

2.1规划区现状及分析

2.1.1自然地理现状及分析

规划区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隶属衡水市,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109

国道沿湖东侧而过,大地坐标:东经115o27′50″~115o42′51″,北纬37o31′40″~37o41′56″。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518.9mm。衡水湖以人工堤分为东湖,西湖和冀州小湖,湖区要紧依靠人工调水蓄水,目前西湖尚未蓄水,东湖水质一般,冀州小湖由滏阳新河和滏东排河的上游江水进行补给,水污染严峻。规划区周边河流属海河水系的子牙河水系,但目前的水源补给要紧靠引黄河水,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可为衡水湖提供3.14亿m2/年的调蓄用水。衡水市地下水资源严峻不足,采水深度达160—480m,部分地区引起地面沉降,深层地下水水位形成漏斗区,都市供水形势严峻。

2.1.2社会经济现状及分析

爱护区内现状人口64697人,要紧分布在衡水湖周边及中隔堤,人口密度292人/km2,大大高于同类爱护区的人口密度,以农业人口为主,户均收入10039元/年。

2.1.3历史文化

衡水湖为古冀州所在地,历史悠久,经历了从上古冀州、信都冀州、直隶冀州、近现代冀州四个时段近四千年的历史变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遗存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文化遗迹,如袁绍与曹操决战的冀州古城遗址,西汉高帝建设的扶柳城遗址,出现海市蜃楼的竹林寺遗址,存有许多重要文物的前后冢和双冢,传讲袁绍建有“阅兵台、蓄粮冢、烽火台”的孟岭墓,还有有待考证的西元头墓、南门古墓、辉庄墓、南午照墓、常庄墓,用楷书刻有碑文被许多书法爱好者喜爱的三友柏碑、武术家宋迈伦的神道碑,元代建筑震雹塔,唐代建筑摩天塔,传讲仙女李三娘磨面的大石磨,楷书阴刻的石井栏,释迦牟尼像、边仙姑石像、如来佛像等诸多文物古迹遗址,并围绕这些古迹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动人的传讲。衡水市人文荟萃、丰灵蕴秀,曾涌现过一大批文臣武将、英雄豪杰、学者名流和爱国志士。如魏廷珍、董仲舒、孔颖达,刘焯、高适、李昉、弓仲韬、尹玉芬、郁洛善、宋欣茹、孙犁、荀慧生及“4.29革命烈士”等风流人物,他们的政治生涯或生平故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将永久鼓舞激励着青年一代。所有这些,造就了衡水市独特的内涵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加以修缮整顿,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增添湿地生态旅游区无穷的魅力。

2.1.5现状产业分析

2.1.5.1工业

2.1.5.1.衡水市工业以化工、建材、纺织、医药、食品、机械等为主,层次偏低,产业链短,但工艺品制作较有特色,侯店毛笔、鼻烟壶内画、虎牌保险柜及芦苇编制等都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一定优势。

2.1.5.2旅游产业

衡水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处京、津、塘地区的腹地,具有一定的硬件设施,现状尚未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强势产业,特不是衡水湖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挖掘,尚有巨大的潜力。

2.1.5.3生态农业

包括种植农业、经济林业、渔业等,以养殖金鱼最具优势,为衡水三绝之一。生态农业是一种较具潜力的产业,符合爱护区对产业的要求,应大力进展,另外,湖区部分农民以鱼类捕捞为生,对鸟类爱护有干扰,应逐步取缔。

2.1.5.4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的收益占湖区居民收入41.53%,输出方向要紧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都市,通过劳务输出,居民增加了收入,学到了技术。

此外,以湖区所产芦苇为原料的编织业亦有一定市场。

2.2衡水湖产业进展的机遇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大,衡水湖这种世界性的旅游资源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进展潜力,越来越吸引世人的关注;全球范围的产业再分配为衡水湖的产业定位提供了依据;华北都市群的迅速崛起及其向外梯度扩展,必定为衡水湖带来产业的升华,这是衡水湖进展的又一重大机遇;北京奥运会是衡水湖进展的重要契机,一是通过申办项目,争取国家投资,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做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吸引国外投资。

2.3环境容量和旅游市场规模

2.3.1环境容量分析

衡水湖环境容量是指在正常的人类活动情况下、当湖区各种生态环境和鸟类活动不受阻碍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环境容量是能够变化的,随着水面、绿地和湿地增加,人类活动方式的改变,环境容量将显著提高。爱护区内现有人口64697人,现状以水环境为例仅能容纳2704人,已严峻超载,必须对各种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大大提高环境容量,才能进一步容纳旅游人口。

2.3.2旅游市场分析

爱护区旅游客源市场十分乐观,不但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还有济南、石家庄等省会都市以及众多其它大小都市皆在其两小时车程内,加上其区域内独特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巡游主题,国内客源市场达50万人/每年,通过积极开展湿地、鸟类爱护的国际研讨会议,完善各种旅游项目和设施并广为宣传,能够广泛吸引国外游客,预测国外游客达2万人/每年。

2.4 规划的“三衔接,三分离”特点

依照规划区的特点,我们认为衡水湖产业规划应体现以下的内容:三衔接:与爱护区总体规划的衔接;与衡水湖以后进展的衔接;与国际趋势的衔接。三分离:人类活动与鸟类活动分离;人行、车行分离;雨水、污水分离。

2.4.1三衔接

与爱护区总体规划的衔接:产业开发规划必须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四个爱护级不的区域进行规划,并满足四个区爱护限定的定义;

与衡水湖以后进展的衔接:一是衡水湖的可持续进展,二是多种功能的实现,如南水北调的调蓄功能,都市水源地功能,湿地公园功能等;

与国际趋势的衔接:衡水湖鸟类爱护具有国际意义,在政策上、法律上作到与国际接轨,能够吸引国外游客、国外资金,为爱护区注入活力。

2.4.2三分离

人类活动与鸟类活动分离:通过分区将人与鸟截然分开,互不干扰。设计中划分了“动”“静”区和内外层次,即使在“动”区,靠近鸟类活动区的地点尽量安排静的项目。

人行、车行分离:规划区以人行为主,仅在“动”区和外围布置车行道,从而

实现人车分离,减少相互干扰。

雨水、污水分离:爱护区生态敏感,特不对水的要求专门严格,因此,对规划区的雨水、污水分不进行收集处理,禁止向湖中排放污水。

第三部分产业规划内容

3.1产业进展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3.1.1产业进展规划原则

①可持续进展原则

产业规划应当使经济具有可持续进展的活力和潜力,持续性地制造经济效益;

②因地制宜原则

产业项目应与爱护区的特性相吻合,与衡水市的产业结构相关联,以宣传衡水,带动衡水;

③最小投入原则

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次序,起步期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形成规模后,再稳步进展其它产业;

④品牌效益原则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产业设计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集中进展品牌产品;

⑤整体规划原则

将爱护区作为一个大的湿地生态公园进行整体设计,规模经营,产生集聚效益,成为名牌区域;

⑥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应当符合实际,具有实施的可操作性。

3.1.2产业进展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衡水湖区位、自然环境和独特资源的优势,高起点规划,稳步推进各项产业进展,按照区域经济进展的有关理论,区域经济进展的动力在于区域是否具有持续创新的活力,衡水湖周边地区经济进展在全国属中等水平,但具有快速进展的区位条件,其湿地环境和鸟类景观对游客具恒久的吸引力,又有着国家自然爱护区的地位,利用其这些优势条件,加大科研创新力度,能够走出一条爱护区快速进展之路。

3.1.3产业进展的构思

衡水湖产业进展规划具有三条脉络:文化、自然、当地产业。

文化是最重要的线索,贯穿整个产业体系,以文为脉产业才能长盛不衰,充分挖掘湖区的名胜古迹文化、民俗文化、工艺文化、曲艺文化等资源,以现代的电影、广播、书刊、会展等形式予以表现,将产生可观的效益,同时,文化产业可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自然脉络,湖水、湿地、鸟类是要紧的自然要素,产业项目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要素,使其产生巨大效益;

湖区产业规划应以衡水市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发挥衡水湖的铭牌作用,延长、宣传当地产业。

3.1.4产业进展目标

将衡水湖进展成为华北地区最有魅力、环境一流、景观丰富、产业先进的湿地生态公园,旅游产业得到突破性进展、各项事业具有活力、体现可持续进展的衡水市的标志性区域,带动、促进衡水市经济进展的同时使湿地、鸟类得到有效爱护和进展。

3.2规划结构

3.2.1空间结构

规划区空间结构为:四环、三线

四环:从湖心向规划区外围依次为,水环、湿地环、林地环、人类活动环,产业开

发集中在外围两环;

三线:南湖与西湖的隔堤改造为生态堤,挖掘其文化内涵,为文化巡游线;新旧

106国道之间的带状区域为会展休闲线;新106国道以东为高新产业开发线。 3.2.2用地布局结构

用地布局总体构思:将衡水湖爱护区划分为“静”与“动”两大片区,“动”区是指沿东湖新开挖的部分、106国道及其周边安排了要紧的人类活动用地,包括旅游、度假、观光、湖区治理、教育科研、水上体育运动、会展、高新技术、生态居住等产业活动,“静”是指在西湖、南湖、原东湖的水域和周边岸线尽量少安排人类活动的用地,努力营造湿地、湖水、森林等静谧的环境,使鸟类不受到人的干扰。做到人的活动与鸟的活动既分离又紧密联系,产业进展与环境爱护紧密结合,鸟类、自然、社会、经济共存在一个相包容的环境内(产业规划总图)。 3.3产业体系规划 3.3.1产业进展战略

衡水湖产业进展的决策框架图解

3.3.2产业进展体系规划

宗旨:进展生态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会展、高新技术等产业。 架构

一个中心 以将衡水湖建成湿地主题公园为中心 三个方向 1、进展文化产业;

2、将湖水、湿地、鸟类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3、振兴地点经济

五大产业:

1、生态旅游业

2、会展业

3、文体、教育业

4、高尚居住业

5、高新技术产业

旅游核心产业

旅行社

旅游住宿——五星级宾馆、三星酒

旅游餐饮——四星级饭店——希旅游购物——沃尔玛——华联—

生态旅游业

文体教育业

体育业

3.3.3产业分区规划及重点产业内容

在产业总体规划中将全区分为28个功能区,各区功能定位及开发操纵如下(见功能结构分析图): (1)综合服务区

位于规划区东北角,出入口附近,交通便利,远离爱护区,规划旅游购物、餐饮、宾馆、导游、消防站、派出所、车站等综合性功能,可出售一些旅游的必备道具,如望远镜、钓具、泳装、导游册、纪念品等,设立旅游接待处、消防站、派出

所,出售门票、导游服务等。建筑可适当现代化,体量、高度有所操纵,色彩不宜过分夸张。

文化业

教育业

科普教育——青青年

人文地理教育——名

马术训练场

高尔夫练习场 ——高尔夫会所——俱乐部 体院 体育馆 足球场

水上运动场 ——游艇

老干活动中心 ——俱乐部、会馆、招待所

滑草场 康复

中心

会展业 会展中心——候鸟节——蜜桃节——辣椒节——

荷花节

房地产开

水上漂流屋

时尚居民屋

生态移民新城 时尚住宅区

森林不墅区

高新技术产业

绿色食品开发园 旅游商品产业园

百花园 生态农业种植园 百果园 农贸市场 经济作物试验园

(2)湿地主题公园

公园规划设计以水为骨架,以植物造景为主体,营造宜人的湿地生态环境,园林建筑、小品以传统形式为主,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色,并辅以休闲娱乐、商品服务等功能,为都市居民提供回归自然的场所。

(3)桃花岛自然爱护区

那个地点是湿地生态爱护区核心,可适量开发,以不阻碍珍禽栖息为宜。此区要紧规划了一个自然景观带和一个观鸟平台,建设的观鸟台应隐蔽于树林之中。(4)会展中心区

基地规划为阴阳天地的形状,水为阴,陆为阳,空间开口向湖区,展现湖水的魅力,衡水湖治理处与会展中心隔河相望,便于其治理。设计一定规模、集现代建筑艺术、文化于一体的高科技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展览场馆和大型公共活动中心,集展览、会议、星级宾馆、酒店为一体,并配套餐饮、广告、贸易、仓储、银行、超市等服务功能的大型现代化展览馆,主体建筑高度操纵在16米以下,色彩淡雅,以高大乔木遮挡,绿地率60%以上。筹办具有一定阻碍力的侯鸟文化节、观鸟节、书画艺术节、“桃花节”、“蜜桃节”活动及安平丝网、皮草、钟表、橡胶制品和玻璃钢制品等商品展览交易会,借此带动相关产业进展并提高衡水湖的知名度。

(5)时尚住宅区

那个地点区位优越,通过挖湖形成了前水后山的地形,建筑体现自然、古朴的风格,营造宽阔、典雅、宁静的氛围。周围环境可配置观赏性、有用性的生态建设小景,如生态桥、生态亭、廊、生态墙等,为市民提供时尚的住宅。

(6)生态景观林不墅区

开发森林公园中的不墅,形成高档住区,建筑结合地形,雅致、隐蔽,满足高层次的住房需要。

开展森林探幽、垂钓等休闲度假活动,其间可开发情侣林、奇木林、彩色林等,形成多景象、多层次、多情趣的森林公园,并成为湿地绿廊中的一道风景线。(7)生态广场

位于会展区前的湖滨地带,因此应当生态化建设,以草坪地为主,人的活动隐蔽化,建筑小型化,融入自然,为亭、榭、雕塑等小品。

(8)盐河故道风景区

在盐河河道边规划一些野营场所,设置吊床、小木屋等,让游客开展踏青、观鸟、文物观赏、休闲等活动。同时结合芦苇荡及水面,设计陆上或水上迷宫,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追求刺激的心理,能使游客直接获得体验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受。在进行娱乐活动时,严禁破坏河道遗迹。

(9)翠竹公园

公园设计以水为骨架,以植物造景为主体,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园林建筑、小品以传统形式为主,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色,并辅以休闲娱乐、商品服务等功能,为都市居民提供回归自然的场所。

(10)休闲疗养度假区

清静舒适的湿地生态环境,为度假休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景区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而且是休身养性的绝佳去处,人们可在生机盎然的森林中进行各种活动,如游泳、运动、闲逛、巡游、娱乐等。规划配备相应的住宿、餐饮、购物、体育、娱乐等设施和场所,建筑以古朴自然的建筑为主,内部装修可现代化,各种服务及设施尽量生态化、绿色化。

(11)预留用地

规划预留了两片用地,上面一小片在规划区边缘,靠近侯店民俗文化村,可作为市政用途,下面一片位于会展区东侧,可作为会展或服务、景观旅游等用途。

(12)衡水湖旅游商品产业园

规划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园,研发各种旅游产品。建设书法、诗画作坊,游客置

身其中可题诗、作画、品茗,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建筑风格能够考虑采纳传统的园林模式,亭台楼阁,增强中国书画艺术氛围。设各种民间手工艺作坊,游客可观、可购,也可参与制作。

(13)衡水湖绿色食品开发园

研发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与包装,成为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使村民以农增收,以农致富。

(14)文体教育城

进展新闻出版、电影电视、曲艺表演、文学创作、文化展览等文化类产业;体育产业则开展一系列培训项目,如高尔夫球、游泳、帆船、足球、武术、马术、网球等项目,可争取国家奥运项目投资;教育则发挥衡水市基础教育的优势,创办贵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形成教育产业园,建设衡水市科技、人文、以后和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科技馆,使游客了解衡水、了解湿地。

(15)生态示范园

种植各种植物,包括湿地的、跨带的、景观的以及各种花卉,能够对植物进行科普性宣传,使游客在游乐中学到知识,。

(16)湖滨观鸟区

让游客在万花丛中观光赏鸟,呼吸醉人的芳香,;碧绿如翠的荷塘,微风过处,荷影婆娑,菱藕吐艳。碧波荡漾的湖面,几只木色木香的帆船,随风漂移;远处沙滩一对对游人尽情戏水或慢游,好一幅漂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湖滨画卷。(17)生态农庄度假区

选址建设村民以渔业为主的生态农庄,保持浓郁的渔村风情,种植花草树木,绿化渔村,增设以观赏晨景、夜景为主的巡游项目,让游客能领会“渔村”的浪漫情调。参与果树种植及果品采撷:向游客介绍果树种植技术,在果品收获期,让游客亲手采撷和品尝鲜美的水果。

(18)冀州生态新城

此区用于商品房开发,位于冀州市区边缘,便于居民进入都市就业,还有利于提升房地产产品的市场价值。建筑为低层,风格古朴典雅,内部装修可现代化,各种服务及设施尽量生态化、绿色化,居住区出入口向外。

(19)湖滨文化休闲公园

位于冀州市区前的湖滨地带,设立文化旅游项目,如绘画、书法、棋类,引入水景,建亭、榭、小木屋和雕塑等,既朴素又具文化韵味。

(20)冀州古城风景区

冀州是河北古代名城,有其昌盛繁荣的历史,至今冀州仍留下一批宝贵的文物、遗址、历史传讲,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为人文旅游活动提供了资源基础。声名远播、历史悠久的竹林寺可开展宗教学术交流,组织国内宗教研修活动。拓展景点规模,凸显宗教特色,完善接待设施,将其建成一处宗教朝拜、探古访幽的佳处。该区建设的要紧工作有:

a.普查、统计现有人文资源,并对之加以妥善的爱护。

b.将冀洲八景遗址、冀洲古汉城遗址、冀洲古战场遗址、明城墙遗址、

前冢、后冢、竹林寺等重要景点有机连接,形成巡游线。

C.改造破落的景点,整顿环境卫生,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21)畔岛度假区

本区四面环水,上有飞瀑流泉,环境清幽,下有溶洞,妙趣横生,绝对是一个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绝佳休闲地。建设娱乐、休闲等一系列的服务设施,满足游客旅游度假的需要。建筑以朴实、自然隐蔽于山林中为宜。

(22、23)冀码渠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滏阳新河滩湿地项目恢复区在此两处湖岸地带,采取生物、工程措施,进行湿地生态的恢复,以使湖

区湿地具有连续性,其内可设隐蔽的观鸟设施。

(24)人工湿地实验园

改变现状滩涂植物观赏性不足的现象,努力恢复滩涂植被,增加湿生乔灌木及地被植物,体现植物多样性,提高观赏价值;建设以人工园艺为主题的湿地景观植物园,要紧内容包括森林长廊、芦苇荡波、湿地植物群落等,使游客体验具有独特景观效果的环境。。

建设动植物科研、生殖培育基地,探究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形成机制,研究人工湿地的培育方法,对湿地培植、恢复、保育技术进行实验,取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并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大范围推广打下基础。成立鸟类抢救中心,爱护衡水湖鸟类资源。区内仅布置少量办公、实验用房,风格古朴淡雅。(25)西山观鸟度假区

集旅游观光、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公园,可建古典风格的观鸟亭,民居风格的度假建筑,少部分娱乐建筑,但所有建筑、人的活动不应对鸟类产生干扰。(26)生态农业园

开展观光种植业巡游,建立无化肥、无农药的自然农田生态系统,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及栽培手段,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作物种植园地,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建成多姿多彩的特色农业观光园、种植娱乐园、农俗园、农果品尝中心等。同时应协调好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关系,农作物选择要体现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给游人提供一个体验农趣、农事的场所。

(27)本区内有大量的的季节性草甸,以不干扰候鸟栖息环境,交通便利为原则,积极开展草上旅游项目。该区建设的要紧工作有:

a.对拟开发的草甸进行资源调查与旅游阻碍评估;

b.设计符合游客需求的现代活动项目,如:娱乐足球、排球、滑草、

赛马、斗牛、放风筝、飞碟竞技、草场歌舞晚会、综合游戏等;c.吸引投资商予以开发;

d.设置必要的交通工具;

e.建立草场轮休机制。

(28)民俗文化村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当地人民形成了具有地点特色的湖区生产、生活习俗、信仰、禁忌等,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民俗资源,能够开发湖区民俗娱乐活动项目。该区建设的要紧内容有:

a.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活动中心、民俗文化书画院、工艺品商业城,汲取农家、渔家参加民俗活动开发。

b.设计丰富多彩,融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刺激性于一体的民俗活动项目。如:观赏鱼鹰捕鱼、水上全鱼宴、撒网捕鱼、钓鱼、渔家节庆、渔家婚嫁活动等。

c.开发水上渔家旅馆。

d.建立一条以出售旅游用品和向游客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商业美食

街,建筑风格应体现地点传统特色。

3.3.4会展业内容

3.3.

4.1会展业的定位

会展旅游是国内外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进展的不断深入,与国际上的交流越来越多,国内的相互交流也许多,因此衡水湖的优美的生态湿地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建设优良的会议会展设施,将吸引国际国内的各种学术团体、社会团体来衡水湖召开各种国际会议、会展博览。

3.3.

4.2会展业的定性

(1)以学术交流与研讨为目的国际性会展

a、国际湿地爱护学术交流研讨会以

b、国际性候鸟观赏、摄影展

c、国际生态旅游文化交流博览会

(2)以商贸洽谈为目的的国际性会展

a、国际金鱼鉴赏博览会

b、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

c、国际绿色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

(3)以国防教育、科普教育为目的宣传性会展

a、中华文明历史五千年——地图故事展

b、湿地文化遗产爱护——科普教育宣传展

c、国际华人华侨同盟——爱我中华纪事回忆展

d、世界电影博览展

3.3.

4.3会展业的功能与规模

(1)以国防教育、科普教育为目的宣传性会展

a、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饭店

b、新闻公布中心、物流治理中心

c、大型商品超市、休闲娱乐中心

(2)建筑物单体设计、场地环境设计必须有独特眼光,超前设计,一次投入,长久受益。

a、独特、超前、协调

b、经济、适用

3.3.5生态旅游业

3.3.5.1生态旅游业的分类

(1)旅游核心产业

a、旅行社(游客接待中心)

b、旅游住宿

c、旅游餐饮

d、旅游娱乐

e、旅游商品

(2)旅游相关产业

a、旅游观光巡游

b、旅游休闲度假

3.3.5.2生态旅游业的细分

通过推广衡水湖生态旅游业,开发一系列的衡水湖精品线路,设计专题旅游活动。(1)衡水三日游

(2)衡水湖四季游

春之歌、夏之情、秋之韵、冬之恋

(3)湿地科考游

a、古城历史科考游

b、湿地生物科考游

c、地质科考游

(4)生态湿地观光游

a、湿地植物博览游

b、候鸟观光摄影游

c、草场牧歌游

d、盐河古道风景游

e芦苇荡波湖光游

(5)娱乐休闲活动游

a、修身养性健美游

b、球类活动普及游

c、休憩娱乐普及游

d、水上运动普及游

3.3.6文化教育业

3.3.6.1文化业

(1)衡水湖文化产业的分类

a、湿地文化

b、古城文化

c、宗教文化

d、风水文化

e、影视文化

f、曲艺舞台

g、文学创作

(2)文化产业的性质

a、湿地文化是宣扬湿地爱护的宣教文化

b、古城文化是以解读冀州古城几千年历史的演绎文化

c、宗教文化是以本土宗教信仰为背景的佛教文化

d、风水文化是衡水湖地理,天象变迁的道家文化

e、影视文化是现代人文天地映象的一种媒体传播文化

(3)文化产业的服务措施

a、利用湿地的文化背景,建筑大型生态湿地主题公园、湿地生物园

b、修缮古城历史文化遗迹,建筑具本土特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游息文化以及服务配套设施

c、以竹林寺院会为创导中心,开展佛教文化,建设大观园

d、以堆山,造湖改造风水,建设现代高层灵息之地

e、建设环球影视城,积极推广世界影视文化

3.3.6.2教育业

(1)衡水湖教育业的类不

a、湿地科普教育

b、大、中、专教育

c、技术学校

d、基础教育

(2)教育产业的性质

a、利用湿地资源,进展地点经济,组织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工作

b、通过发达的衡水市地点基础教育,优美的地理环境吸引世界各地高等院校来此设分校,提高教育业的知名度

(3)教育产业的实施方法

a、建设具有国际水平俄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b、建设具有国际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城

3.4绿化、景观规划

3.4.1绿化规划

3.4.1.1绿化规划原则

a.制造“水与绿”交融的绿化特征,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提高绿地率,利用挖湖堆土形成山包进行绿化,以丰富景观;

b.应加大乔灌木的栽植和培育力度,丰富植物品种;

c.多类植物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治理)的自我循环;

d.在绿化布局上,以爱护区边界带状背景林与成片的植被景观为基础,以小片的种植为点缀,并考虑不同季节开花植物的搭配,使四季有不同的观赏景观,同时在成片的植被种植时,进行叶色的协调与对比,以形成优美的观叶林。特不注重在水岸与大片草地的边界,植被季相、色相、树形及轮廓线的变化有致,形成湖区

特色种植景观;

e.以乡土植物、特有树种、观赏植物为主,特定小气候区域可种植跨带植物,增强景观区绿化效果、价值和特色;

f.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绿地可持续进展需要考虑,建立各类树木种质资源库,保持植物群落相对稳定性;

g.加强绿化规划与其他系统规划的协调,考虑绿化空间与衡水湖及周边道路网、水系和土地利用功能布局的衔接;

3.4.1.2绿化规划目标

衡水湖的绿化规划应注重自然山水骨架特征,构建山、水、城、林、湿地相协调的绿化系统,突出衡水湖的湿地保育,绿化为产业进展制造条件,有利于安排人的活动,对鸟类不产生阻碍。

3.4.1.3绿化规划结构

衡水湖爱护区的绿化规划布局结构为:两圈、两心、多带(见绿化分析图)。

a.“两圈”:以湖水为核心,衡水湖湖岸湿地绿化为整个爱护区域的内层绿化圈,

爱护区外围集中种植的、起防护作用的林地为外层绿化圈;

b.“两心”:以湿地生态主题公园和生态示范区构成衡水湖爱护区绿化规划的两个

生态园心;

c.“多带”:多条道路两侧的景观林隔离带贯穿于整个衡水湖区域,构成环境绿化

的纽带。

3.4.1.4绿化规划内容

a.湖畔植被景观

湖区丰富的植物景观对爱护区至关重要,同时多种湿地植物是爱护鸟类所必须的,因此,规划尽量制造较多的植物群落。近水面湿地以芦苇、蒲草以及莲藕等多种挺水植物为主体栽植;湖滩、沼泽等湿地以狗尾草、枸杞、柽柳、盐蒿、紫穗槐、苍耳、牛皮消、车前草等野生植物分类种植;外围是农林作物种植区,要紧栽植乔木、灌木、果树等较高大的植物。其中以柽柳林、柳林、火炬树和芦苇荡最为典型,因树种多样,一年四季岸边景色富于变化,春天是翠柳绕堤,一片新绿,夏季柽柳树梢粉红,秋季火炬树则层林尽染。湖区周围植物群落丰富多样,依照“系统美学景观”原理,它能够加强水面波光的层次效果,属于美感度较高的景观。

b.水景及湖面点缀

衡水湖天晴水碧,水鸟纵横翱翔,湖区水面从层次上考虑,采纳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等植物,将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色彩变化丰富,开阔处波光粼粼,一望无际,隐蔽处则千回百转,变化万千,水面、堤岸、芦苇荡相互掩映,摇曳生姿、婀娜多态,蔚然成趣。

c.核心区与缓冲区

在西湖、滏东排河沿岸等潜在湿地恢复区域引入高质量芦苇、莲,及其他乡土湿地植物群落,冬季通过挖塘等措施对退化芦苇群落进行改造,扩大优质沼泽湿地和湿草甸植被面积;沿湖岸种植具有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和其他护岸植被作为生态隔离带和生态护岸,适当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豆科牧草作为候鸟补充觅食地;乔木、灌木、草被结合,增加生境的异质性、多样性,并构建生态廊道以增强生境和景观的连接性并兼顾其他陆生物种的爱护。

d.综合示范区

在爱护区景观空间布局中继承和保持衡水湖平原地区舒展、朴实的特色,与特不爱护圈自然衔接;湖区保持自然开阔,以生态式的护岸取代传统的景观单调的钢筋混凝土堤坝,并营造部分亲水活动区域;色彩柔和、风格质朴,能融于水、融于林、与环境相协调,并能展现出独特的地点文化特质,村庄改造为生态示范村,贯彻“生态建筑”理念,使用树木、石料等生态型建材,不造成污染和环境损害。

e.生态绿化

扩大芦苇沼泽植被面积,改良品种,引入莲藕、菱角等具有较高生态、经济和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规划内容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等有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与规划内容体现创新、特色和区域一体化等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但又要跳出行业和区域自身的限制,从长远来设计和确立产业发展蓝图,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体系。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产业发展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驱动因素、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区域经济影响作用明显不同。因此,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不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 (一)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 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从不同行业的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特征出发,分析该行业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判断和分析该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析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有时从行业角度来看,某行业并不代表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反,有些行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不一定突出,但它也许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应该从行业自身和区域视角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准确分析和把握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不同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制定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基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跳出区域或行业自身的束缚,从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视角来分析产业整体、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等在发展水平、产业关联、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三)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及其特点分析

xxxx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xxxx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2) 三《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编》(2005年)解读 (4) 四、规划依据 (4) 五、规指导思想划与原则 (5) 六、规划目标 (6) 七、产业定位与规模 (6) 八、用地布局 (7) 九、土地使用规划 (9) 十、地块指标控制规划 (9) 十一、“四线”规划 (13) 十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3) 十三、道路交通规划 (14) 十四、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5) 十五、城市设计导则 (19) 十六、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 十七、防灾规划 (22) 十八、规划实施 (26)

一、规划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形势和我国加入WTO的举措,既拓展了我国各级城市的发展空间,又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其直接后果就是各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宏观发展背景,加大发展力度,推动地方经济的“起飞”。 2、重庆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等国家宏观战略的启动与实施,潼南面临着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潼南县可以从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层面争取到国家实实在在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分工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换和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潼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分工,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潼南位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北部城镇产业拓展带上和西北经济发展区中,根据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了潼南是以发展商贸、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中等城市的定位。 4、建设特色工业园是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我市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跃式发展,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大举措。 5、xxxx工业园区位于潼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梓潼镇,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总体建设规模15平方公里,首期启动2平方公里,园区分为南、北两区,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化工纸业。 6、随着特色工业园区在潼南建设的确定,给潼南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随着工业用地规模的扩大,规划需要进行潼南产业及相关基础设施用地空间布局的调整。为进一步拓展深化潼南工业园区(北区)建设,特编制《潼南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潼南江北新城东北部,东至规划北区工业大道以西自然山体,西北接火车站片区,西南区部分位于现状万利来化工厂区域,南临涪江。规划区面积836.86公顷。 (二)自然环境 1、区位关系 规划区与江北新城行政中心相距3.5公里,至涪江南岸旧城区距离5.5公里,距xxxx工业园区南区5.5公里,到双江古镇约12公里。 2、交通区位 规划区沿涪江展开,离潼南火车站仅2公里,离奋进大道仅1公里。 3、地形地貌 根据地形分析,规划区地形主要为缓坡地,标高集中在305.0米至325.0米。在坡度上,主要集中在0-10%坡用地。从潼南整个城市规划区来看,本次规划区应该是较为难得的一块平地,比较适合大规模集中建设。 4、水文气象 规划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

大气十条

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城市湿地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护海岸等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所具有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也为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湿地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2000年,国家17个部门在总结多年来湿地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了全社会共同加强湿地保护的行动纲领。2001年,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将湿地保护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2002年,国家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将湿地保护作为事关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组织研究。2003年,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同年,国务院批准了由10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湿地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约1600万公顷,近40%的天然湿地纳入353处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一大批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保护。我国黑龙江省扎龙等21块总面积达303

万公顷湿地被列入了《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湿地保护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仍在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有些重要湿地甚至丧失了湿地功能,湿地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国务院于2003年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总的要求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强化湿地保护。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核心,以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力量加强保护为基础,以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为重点,坚持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努力从整体上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等措施,强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我国天然湿地的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以及污染控制等措施,恢复和治理退化湿地,努力使丧失的湿地得到恢复,使湿地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到2030年,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140万公顷,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使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996年,怒江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鉴于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高黎贡山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200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怒江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由于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1992)119号《关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1994—200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0)34号批示,将原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 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 通知》(林计财规字[2000]64文)。 ●《关于下达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 [200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01—2005,GEF)。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 ●《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1996—2010)。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怒江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 (199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工作“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 (1996—2010)。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 条土十条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

湿地保护项目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湿地资源保护 项 目 建 议 书 编制单位: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日期:2008年7月19日

1 项目概况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是关系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湿地生态系统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多种效益,被称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生物超市”等。此外,湿地与文化、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其生物多样性保存价值、美学及文化遗产价值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现状、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湿地是普达措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碧塔海自然保护区2005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 普达措区域生态旅游的开展及其这一区域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成为这一地区主要潜在的环境压力和威胁。因此,对保护区内湿地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的监测,是探明生态旅游对该保护区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国家公园内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管理以及社区的生产生活,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的目的。(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地区,中国重要湿地的密集分布区) 1.1项目名称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保护项目——湿地资源保护。 1.2项目性质 新立项目 1.3项目类型

环境保护项目 1.4项目承担单位 迪庆旅游投资公司普达措分公司 1.5项目主管单位 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 1.6项目科技支撑单位 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1.7项目报告编制单位 西南林学院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1.8 项目实施地点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 1.9项目实施目的 有效保护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的湿地资源 1.10项目任务 (1)进行湿地资源调查 (2)进行旅游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监测与评估 (3)进行旅游活动对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与评估(4)进行旅游活动对动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监测与评估 (5)进行环境本低和生物多样性监测 (6)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战略 (7)完善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 咨询继续考试202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列哪项可不作为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A.功能区划 B.确定保护对象 C.基础设施建设 D.管理政策设计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列情形可以不区划缓冲区: A.与另一个保护区相连 B.主要保护对象单一 C.外围与另一个保护区核心区相连 D.外围是森林公园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3.自然保护区局址建设内容不应包括: A.场院工程 B.业务用房 C.辅助用房 D.住宅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不应包括:

A.环境容量测算 B.旅游资源评价 C.旅游区划 D.经济效益分析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我国主要依据下列哪个因素进行自然保护区分类的? A.管理目标 B.主要保护对象 C.主管部门 D.政府层级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确定自然保护区边界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A.主要保护对象习性 B.自然分界 C.经济发展条件 D.社会发展水平 E.以上都不是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2.自然保护区监测一般包括几下几方面: A.生物多样性监测

B.关键物种监测 C.环境监测 D.自然资源监测 E.社区监测 F.旅游监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3.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主要作用为: A.缓解保护利用矛盾 B.社区发展 C.提高保护效率 D.增强保护区功能 E.兼顾开发活动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4.总体规划最主要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A.自然性 B.协调性 C.综合性 D.长期性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5.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一般划为: A.核心区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范本31-109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三章用地规划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五章地块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引导XX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落实、 深化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建设要求,促进XX工业 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XX城乡规划法》(XX08年)特此编制《XX工业园 区总体规划(XX1XX-XXXX)》(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内容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则)和规划说明书 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 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XX城乡规划法》 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查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保护区规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某地区著名河流——河流的上游地区,集中分布在西部,总面积76万亩,森林覆盖率76.1%,是目前该地区境内唯一的一处大型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体制上,与该地区这里国有林场管理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下设7个职能科室和8个基层管理站。保护区机构健全,人员齐备,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自然环境 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小河流,平均流量3.859立方米/秒;伊玛图河,平均流量2.68立方米/秒;伊逊河,平均流量4.578立方米/秒。保护区内没有人为污染,故而空气质量较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层峦叠嶂,目穷千里,勾勒出保护区如诗如画的壮美画卷。 (三)社会状况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和睦相处的地区,清代以前,曾有山戎、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居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尽放围荒以后,满、蒙、回、汉等各民族人口迁来此地,现在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6%,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与此地的10个乡镇30多个自然村为邻,多年来,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保护区周边的各族人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保护对象 这里自然保护拥有四大保护对象: (一)河流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环境 河流上游地区为荒原,自然环境保持了原始状态。现在保护区范围内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河流上游地区尚存的这一部分自然的、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二)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完好的植被自然状态、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该加以保护。 (三)珍稀濒危物种 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列入一级保护植物4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胡桃楸、蒙古黄芪、野大豆、刺五加;二级保护植物6种:臭冷杉、草麻黄、软枣猕猴桃、白藓、迎红杜鹃、穿山薯蓣;三级保护植物12种:大叶藓、河北乌头、鹿蹄草、无梗五加、河北岩风、长柄车前、锦带花、华北蓝盆花、党参、桔梗、紫苞风毛菊、大花芍兰。 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包括黑鹳、金鵰、白头鹤、大鸨、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9种,包括细鳞鲑、大天鹅、鸳鸯、苍鹰、雀鹰、毛脚鵟、秃鹫、白腹鹞、燕隼、黑琴鸡、灰鹤、雕鴞、马鹿、猞猁、兔狲等。 (四)地域文化 在河流上游自然保护区内还保存有大量地域文化遗址,这是一笔重要的、无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特别加以保护。 三、保护区的显著特征

贵州省铜仁市紫玉产业园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XX省XX紫玉产业园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HOW——我们如何去做1 一、认知客户需求2 1)认识项目基础2 2)确立研究目的2 二、研究项目课题3 1)确定研究重点3

2)知悉研究难点4 3)构建研究框架6 4)确立研究原则7 5)选定研究方法8 WHAT——我们做些什么9 一、深入挖掘项目9 1)完善研究内容9 2)把握重要关系11 二、科学构建项目11 1)明晰组织责任11 2)构组建专业团队11 3)径设定研究程序12 4)合理安排进度13 5)严格控制质量13 附件一:服务收费13 1.提交成果13 2.项目费用14 3.付款方式14 附件二:研究团队15 1.项目顾问团15 2.项目负责人15 3.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暂定)15附件三:公司简介15 附件四:主要案例15

HOW——我们如何去做 核心观点: XX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开发,如何进行合理搭配,如何进行有效利用,是XX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XX市作为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XX如何发挥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如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能否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成为摆在XX面前的主要问题。 产业园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是振兴地方经济,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柱力量,对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起到巨大推动力。XX应该借助产业园的促进作用、发挥其带动作用,根据本地情况,树立科学可行的产业园发展之路。 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规模扩X和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选择,但也成为小城镇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危害之源。如何结合自身情况,发挥特色优势,寻找基本立足点成为产业园规划初始的关键。 我们坚持认为:“规划的价值在于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XX紫玉产业园产业规划的根本任务在于,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当地农业基础、生态基础,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立适合当地基础的产业园区,有效进行产业园内部的产业联合、产业园和城市建设的联合,力争达到“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XX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镇规划标准》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苍山县总体规划》 5、《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2、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 3、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

境绿化、美化。 四、工业园区性质的确定 1、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 2、资金来源以外资引进为主,地方自筹为辅。 3、产业项目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 4、技术含量以适用一般技术型为主,高新技术为辅。 5、基础设施条件较优。 依据以上五条,近期重点利用当地页岩矿资源建设建材工业园区。 五、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用地规模 652.0 公顷。 第二章乡区基本情况及区位分析 一、乡区基本情况 矿坑乡属苍山县辖乡镇,属中小型乡镇,位于苍山县城北部21公里处,与兰山区、费县、罗庄区接壤,毗邻临沂市城区21公里,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区,24个行政村,31000人,沂邳线苍山段(原卞棠线)、岚济两条省道纵横贯通,交通方便。矿坑乡驻地,依村名,

农业部印发“土十条”实施意见

土壤监测再迎政策红利农业部印发“土十条”实施意见 [导读]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与类别划分,主要包括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值得注意的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农业部规定看具体时间和推广力度,到 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 以上。 “土十条”发布后,土壤监测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虽然一说起土壤监测和土壤污染,大家首先关注的是环保部门的态度。但是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管部门,农业部对土壤以及土壤污染的关注也由来已久。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对“土十条”中规定的农业部门任务进行了细化。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与类别划分,主要包括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部还强调,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农田灌溉水检测与净化治理,确保水源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严禁未经达标处理的工业和城市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值得注意的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农业部规定看具体时间和推广力度,到 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 以上。 文件全文: 农业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农业部 2017年3月6日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统筹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以耕地为重点,以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为核心目标,以南方酸性土水稻种植区和典

昌东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概述

2.0项目规划概况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和建设地点 2.1.1建设项目名称:南昌昌东工业园区。 2.1.2建设性质:新建。 2.1.3建设地点:本工业区位于南昌市东郊南部,四至范围如下:东至昌东大道、包佛路、昌东五路;西至昌东二路、幸福渠水系、昌东路、李巷村;南至朱桥东路;北至解放东路。 详见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2.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1-2010年。 2.3规划定位、规模及规划原则 2.3.1规划定位 南昌昌东工业区主要以服装、医药等为主,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区,既可以承接境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又可以成为等以及大中型企业配套产品加工基地,还可以为省内外民营企业、加工工业提供发展空间。 2.3.2建设规模 总规划用地面积为5km2。 2.3.3规划原则 (1)土地利用规划应有利于南昌昌东工业区在用地上的划分。 (2)功能布局必须依托工业用地进行规划,正确引导昌东工业区的发展。合理集中的配套居住和公共设施,避免工业区的“空城”现象。 (3)综观全局确定园区规划,通过产业集聚、综合配套产生效益,同时规划有利于建设时序的安排,有利于分片、分块实施。为提高土地集约效应,地块划分不得太小,产业用地最小规模一般不低于10亩,小于此规模的用地项目应集中设置于标准厂房内。 (4)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道路系统有机融合,保证规划的延续性,同时又体现现代工业的特征。控制道路宽度,节约用地。 (5)整个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要体现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瞻前性,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要有弹性、兼容性。

(6)排水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竖向设计即标高的确定在满足排水的前提下,尽量有利于土石方的平衡。 (7)规划指标结合昌东工业园性质及参造周边省、市工业园区资料予以确定,为了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容积率不仅控制上限,同时明确下限的要求。 (8)境外建设投资项目在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内选址需先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审确定后方可进行立项。 2.4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建设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加工工业区。其主要功能表现在: 1、筑巢引凤,为南昌市和青山湖区招商引资创造更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促进青山湖区经济持续发展。 2、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扩大城市规模、改善昌东工业区附近居民的居住条件,并拉动内需的增长。 3、扩大就业渠道,增加青山湖区财税收入。 4、促进当地工业企业的改造和发展。 2.5工业区规划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设七个基地”的战略布置,为做好“两篇文章”,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南昌经济发展要求,青山湖区政府在城东片区建立昌东工业区,规划面积为5km2。 2.6工业区规划布局 2.6.1用地职能分析 在发展经济、创建工业区的同时,兼顾用地农村居民点的安置及工厂职工吃、住、行等日常生活之需,确定南、北两个配套服务设施中心。工业用地除临解放东路规划一类工业用地外,其它都为二类工业用地。而经贸区主要以市场与工业相结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市场用地。 2.6.2总体布局 (1)解放东路作为昌东工业区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抓住其与城市相连接关系,合理布置路网,同时通过规划建设的昌东大道,形成工业区主要出入口,创造工业区入口形象,结合幸福水渠及其支渠和排灌渠的整治,完善区内水系,形成以水为

地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设立审核指南

地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 设立审核指南 一、设立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是否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 区域;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其他具有特殊保护意义、重要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或者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湿地; (四)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二、设立依据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3年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方式,健全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湿地保护。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划定地方重要湿地,并向社会公布。 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执行。 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湿地公园: (一)湿地生态特征显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 (二)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在本省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示范性; (三)湿地自然景观优美,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四)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重点保护的湿地区域。 三、责任主体和责任事项 (一)责任主体:建立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审批程序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二)责任事项: 1.湿地公园确需撤销和变更范围的,应当经原审批程序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设立界标,标明湿地公园的范围。 2.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移动或者破坏湿地公园界标。 3.湿地公园实行分区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