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目前,体育与健康已成为热点问题。体育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手段。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别之一。这个特别就决定了体育有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运动能够调节情绪,锻炼意志,提高人们心理

健康水平.坚持体育运动,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所以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可以定义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

关键词体育健身健美健心

体育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手段.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

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体育有使人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运动能够调节情绪,锻炼意志,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坚持体育运动,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1 概念内涵的理解分析

1.1 体育含义的理解分析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意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教育,简称体育。“体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用于狭义时,一般指体育教育;用于广义时,则与通常所说的“体育运动”相同,其含义是指以人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体育这个词, 至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还会有着多重含义,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体育均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虽然都说的是体育而内涵却不相同。例如: 朱容基总理在200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多处提到的体育, 就有其不同的内涵。部分学者将体育归纳理解为五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是指体育作为概括性的总概念; 第二是指教育领域同德育、智育、美育等并构的体育;第三是指竞技体育; 第四是指社会大众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和

调节活动; 第五是指人们的各种娱乐性身体活动。

从体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象是人的身体,而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则是通过体育。

1.2健康概念内涵的理解分析

“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首先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重新定义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健全、良好的状态, 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对此, 我们可以有如下理解: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 具备心理健康的人, 人格是完整的, 自我感觉是良好的, 情绪稳定,

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自尊、自爱和自信, 而且有自知之明; 第二, 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 有充分的安全感, 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 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的进取心以及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 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 为他人所理解, 为大家所接受。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 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 能为人

们的幸福作贡献。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智力健康、环境健康等。

2多角度分析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1体育与躯体健康

一般认为体力是当作人类身体活动基础的身体能力, 是健康定义的另一种概念。目前,明确表示两者关系是困难的, 但在维持健康上需要一定的体力是人们的共识。构成体力的

要素中, 与健康相关较密切的是耐力、肌力、肌耐力等。个体健康的另一个标志是体质, 体质既反映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水平, 也反映着人的身体运动水平。生命活动是身体的运动

基础, 反映着人的自然属性, 身体运动又是生命运动得以充分发展的必然条件, 相当程度地反映着人的社会属性, 二者是统一的。

国际标准体质测定指标包括医学检查、生理功能测定、人体形态学、身体成分和运动能力的测定四个部分。体质、体力指标的测定及其水平能力的体现, 基本是通过体育活动展现出来的,因此, 体质、体力与体育有本质联系。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有益于全身各个系统,可改善肌肉、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提高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试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从而达到人体形态结构(体格、体型、营养状况及身体成分)、生理机能(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运动能力(跑、跳、投、攀爬等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使人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提高。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人在运动过程中呼吸加深,会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增强.特别是游泳和划船等项目的运动员增大有为显著.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整个机能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运动会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整个消化系统得到提高,为人的健康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健康者必以一定的体力为基础, 而健康人的体质又各不相同。健康的前提是体质良好, 并有一定的体力基础, 同时体现社会心理稳定, 精神状态良好。可见, 体育对增进个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2 体育与心理健康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身体活动是保持或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心理健康乃是构成人的健康的重要部分, 而任何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 必然使人产生显著的心理活动。

体育锻炼是培养健全心理的有效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是一般的运动训练和游戏,要根据自身的喜爱来选择。有些人在体弱、身体状况不佳时, 除了服药打针外, 也会考虑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能, 恢复健康。有些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活的压力很容易产生悲

观失望的情绪,从而导致忧郁.孤独等心理障碍的产生.体育锻炼可使他们的心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改善,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 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 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 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人的满足感和生活质量。

体育促进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改善情绪、提高智力、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消除疲劳等方面。因此, 喜好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乐趣,是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维护身心健康, 人们既需要营养、体育锻炼、休息和其他生理方面的满足, 也需要安全、友谊、爱情、亲情、支持、理解、归属和尊重等通过人际关系获得心理方面的满足。

2.3 体育与社会适应

社会健康指的是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培育满意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社会健康包括参与社会, 为社会做出贡献, 与人和睦相处, 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靠的关系。健康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个人健康概念, 而已扩展为单个人的健康与社会健康和环境的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一概念的变化导致了对健康促进事业的强调, 健康促进就是要通过提高个人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 改变他们的环境, 培养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增进其健康水平的提高。体育促进社会健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与社会健康的关系显而易见。

从一定意义上讲,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命所需要的非常宝贵的滋补剂,通过群体的体育活动, 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 使社会交往增加, 有助于消除孤独症, 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 促进心理健康, 从而形成社会心理稳定。体育锻炼就是一个增进人与人接触机会的最好形式.具有平等.友好.协作等特点的运动.可使人们相互之间产生亲近感,可以使人们认识更多的朋友,有效地促进与他人协作能力的养成,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与人交往, 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 消除孤独感, 并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感。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社会交往活动, 而且体育锻炼的社会交往特性又会吸引人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稳定, 进而提高锻炼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2.4 体育与智力健康

正常的智力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则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增强神经系统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的信息容量.记忆力容量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大大超过左脑,体育运动可以使右脑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中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协调活动,坚持锻炼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常表现为机体灵活,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康的表现。

3 体育在现代生活中是增进健康的特殊生活方式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共同趋向, 这种社会变革, 是需要现代化的人来设计、操纵

和变革的。所以,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承担者。然而, 人的现代化不是从天而降, 它需要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以及附属于两者之间的意识性( 心理) 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相一

致的立体转化。在众多促使人转化的因素中,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育。而体育是全面

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它在促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重任。一方面, 健康强壮的身体是适应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人要追求现代化的社会生活, 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科学化为体育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而且认识到体育的积极意义。科学技术直接渗透到体育中, 成为现代体育的新要素, 使之

发展日益多样化, 适合各类人群的需要, 因而体育不仅成为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

部分, 而且还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它调节并改善人们由于饮食、营养、文化娱乐、闲暇

生活、作息习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积累形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 调适人们生活中家庭、社会交往等的心理、行为。把体育锻炼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并看成是由期望换回最大效

益的投资!因此就现代人的生活及其追求方式而言, 体育是增进健康的特殊生活方式。

4 结束语

在理解体育的多重含义与区分健康的个体概念和群体概念的前提下, 探讨体育与健康

的关系才是本质的问题所在。体育与健康的本质联系, 是抽象概念上的和整体意义上的以

人为本,以人体发展为中心, 涉及人体诸要素——体质、体力、心理、精神等, 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来体现体育与健康的价值。体育与健康的本质联系, 并非仅局限于较低层次的生物学范畴, 还应体现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上。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体育与健康的本质联系, 才具有时代特征参考文献

[1] 韩丹. 论体育! 词的多义理解[J]. 体育与科学, 2001,(1):20~23

[2]刘纪清,李国兰. 实用运动处方[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1 10.

[3]毛志雄, 韩旭. 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与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2) : 15 22.

[4]季浏,孙麒麟. 体育与健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132 133.

[5]张达华. 体育促进健康的社会学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 2000,(6) :

44 45.

[6]李京诚. 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

报,1999( 3) : 42 47.

[7]游春栋,李明,陶弥锋. 体育与健康[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1 10.

[8]杨忠伟.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19

[9]樊炳有. 辨识体育与健康的本质联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 (17.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