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了两个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在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必然结论。社会主义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话,那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建立在“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上,因而必然具有不发达的特征。

总的来说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的阶段。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 .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的标志。( ) 正确 错误 2.在历史发展中,科学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最重要的社会建制。( ) 正确 错误 3.阅读和写作科学容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科学素养。( ) 正确 错误 4.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是密切相关的,仅有研究不写论文等于没研究。( ) 正确 错误 5.引《诗经·召南·采蘩》中的“夙夜在公”表达他担任国家主席职务后为民服 务、为国尽力的决心。( ) 正确 错误 6.荀子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 ) 正确

错误 7.先生是近代革命家。( ) 正确 错误 8.王守仁认识论的中心命题是“致良知”。( ) 正确 错误 9.礼仪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正确 错误 10.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 正确 错误 11.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的的材料的各种制品。( ) 正确 错误 12.六朝瓷器,标志着中国制瓷业的成熟。( ) 正确 错误 13.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孟子所创立的。( ) 正确

错误 14.“法”是道家的核心概念,其最初含义就是人行之路。( ) 正确 错误 15.宋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正确 错误 16.词发展到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 正确 错误 17.在人际交往中,人和人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礼仪也是不同的。( ) 正确 错误 18.在为他人作介绍时,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尊者,后介绍位卑者,使位卑者先了解位尊者的情况。( ) 正确 错误 19.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把握时代成为德语小说的最强音。( ) 正确 错误 20.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作业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上阐述: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成果。毫无疑问,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并将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上来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普遍显著改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仍然存在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人口多,素质低;二是资源少,消耗高;三是发展很不平衡。这既是不发达的标志,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很大,短时间内是难以办到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九大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旷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5.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6.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跟班方法是统筹兼顾。意义:第一,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它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第三,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有机统一的,也是相互促进的,中国改革的启动和推进始终着眼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目的,使一切改革措施,改革手段,方法和步骤都尽可能的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发展的愿望,把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在稳定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踏踏实实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用稳定的环境增强人们的信心,这也是中国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9.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 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 )。 (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 (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道德 17. 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 )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C) 代数 18.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D) 朱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历史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机器大工业,列宁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全国电气化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对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则更高。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一方面,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性任务,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强调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历史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和我们党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而逐步地提出和形成的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1958年11月,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术语。1959年,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教训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时间。1961年,毛泽东在接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教育概论 第一讲科学素养概念 第二讲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 第三讲西方理科课程的发展 第四讲科学探究 第五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六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参考书目: [1]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来平,常春兰,刘晓.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中的自然科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 科学素养概念 一、 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 科学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 素质教育与科学素养 第一节 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这里主要是从学校理科课程的角度来讨论这一概念。据Bybee (1997)考证,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Conant J.)。柯南特在1952年出版的《科学中的普通教育》一书里首次使用这个词。正像这本书的书名所表明的,柯南特把科学素养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层面上,这为后来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定下了基本调子。也就是说,科学素养是针对普通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是指向所有的或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有必要指出的是,柯南特是在大学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层次上讨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真正把科学素养引入基础教育的是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 P )。 早在1958年,赫德就在美国《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启示》的文章。正像这篇文章的标题所表明的,作者把科学素养作为一个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更为有意义的是,在这篇文章里,赫德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是指向公民而非专业人士的。他指出,“稍微多一些理解科学的发展力量和现象对当今公民来说是必要的。科学教学不能再被当作少数人的奢侈品”(Hurd,1958) 。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德致力于科学素养运动的推广和科学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作者:张红霞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目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性的转折。创新教育概念的提出使素质教育内涵更加具体化,但科学素养教育是包含创新教育在内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从国际上看,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的中心,并深入到人文学科的教育之中。科学素养教育对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本土化诠释、以及对我国目前科学素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素养教育应成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自80年代初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趋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目 前科教界有面临着怎样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 教育界也开始注意以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本 文简称为科学素养教育)。本文从国际对比和科学素养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两 个主要论点,第一,“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教育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切入点;第二,由于科学素养教育不同于纯粹的科学知识教育,它需要根据中国文化、针对中国问题先本土化,而后才能在实践层次上可操作化,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一种本土化诠释的初步方案,并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 教育目标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还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古代封建的教育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以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忠、孝、仁、义”四个字,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人的忠、孝、仁、义的“素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系统这是上下有别的等级制。在近代,虽然“忠、孝、仁、义”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解放后,教育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个人道德修养为中心转化为以国家和阶级的利益为中心。相应的教育目标大致可以表述为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敢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其理论和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80年代初开始认识到仅仅强调智力因素是不够的;80年代中、后期对“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批判;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式提出素质教育①。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将这一进程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明确提出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化不平衡,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为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收入低的人口数量还很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还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和扩大人民民主的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够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但对先进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还面临诸多问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创新是什么,为什么创新,怎么样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党制度特征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的显著特征;2中和各民主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3各民主都有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的权力;4中和多民主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享有宪法的权力和义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基本方针和怎么样?中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5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建设、、,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 不和谐问题: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突出;体质机制不完善,民主法治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犯,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换不适应;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化不平衡,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为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收入低的人口数量还很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还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和扩大人民民主的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够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但对先进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还面临诸多问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创新是什么,为什么创新,怎么样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党制度特征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的显著特征;2中和各民主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3各民主都有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的权力;4中和多民主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享有宪法的权力和义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基本方针和怎么样?中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利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5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建设、、,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 不和谐问题: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突出;体质机制不完善,民主法治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犯,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换不适应;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科学的十个基本特征-模板

科学的十个基本特征 ” 今天看到了马克义先生在《中国研究》上发表的《什么是机械论科学—— 关于“管理”争论的最后回答》一文,心里不禁为难起来:本来有些话还想再说一说,但马先生已经宣布休战了,我是说呢,还是不说呢?从此闭口不发一言,实在是心有不甘,但继续说呢,也显得太“好战”了。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记得古人有言:当仁不让于师。为了自己,为了别人,为了把问题尽量弄明白一些,还是再说一说吧。 首先申明一点:本人并不象马先生文章一开头所指出的那样,仍然坚持十对的就是这种牛顿时代的科学观。马先生所主张的机械论科学观,如果本人理 解不错的话,实际上正是牛顿时代的科学观。正因为马先生主张这样一种早过了时的机械论科学观,所以,才将管理学清出科学领域之外。 马先生说,现代科学观基本上不再把“科学”当作一门探索现象之后的 “本质”的科学了,也不再把科学当作一门研究“规律”的科学了。本质和规律同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把握。不同的人自然会认为世界有不同的本质有不同的规律,科学对此也无能为力。 但我记得马先生在《再谈“管理”——“管理”是一种艺术——为什么管方“science”一词的定义说:科学就是“the study of knowledge which depends on testing facts and stating general nutural laws”这里讲得很清楚,科学是有关以测定事实以基础,描述普遍自然规律的知识的研究。怎么才过了几天,现代科学就不研究“本质”和“规律”了?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这且不论,我们还是看一看所谓机械论科学到底是什么吧。马先生指出, 所谓机械论科学指的就是这种寻找导致事物现象变化的“机制”或“机理”的科学。这一点,我倒是可以同意的。但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同事物现象变化的“机制”或“机理”这两种说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以为这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歧义,但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不严格的情况下,这两种说法完全可以通用。我看这个问题就不必要再争了,再争下去可就真的成了马先生所讲的“语词”的争论。 其次,再讲到管理学。马先生说“本人在两篇文章中的核心问题并不仅仅

提高科学素养在个人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科学素养在个人生涯中的重要意义 寿县政务中心冯庚 现代是知识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成为现代人提高科学素养和重要的生存方式。学习是科学技术知识内化的必经阶段,坚持不懈的学习是保证我们成功的前提。在学习中读些高级科普、科学技术史和不同专业学科知识是提高个人科学素质简单有效的途径。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和求真。求真是科学的终极目标,创新是人类理性走向这一目标的唯一道路。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切实解决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对科学知识基本了解 在科学技术日益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从内涵来看,科学素养方面的精神包括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开放精神。作为普及化获得有效科学知识的手段,数理逻辑推演和实证操作检验已经并继续给我们提供着认识世界和改变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知识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二、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基本了解

一般研究方法是各门学科中通用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等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广泛的使用。哲学方法,即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它广泛适用于一切科学。例如实事求是、矛盾分析、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方法论对我们处理实际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可以说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生物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如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可见科学范围之广,所研之细之深。提高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科学素养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它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现代社会更看重科学素养的实际产出,不仅是企业,还有国家。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了解 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我认为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现代是电脑的时代,是数字化时代,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化的电脑知识,工作起来就相当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工作。例如,统计类的表格、文件的梳理、工作流程精简等等。在日常生活中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科学内涵包括以下: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利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是树立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

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科学内涵包括以下: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利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是树立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

1996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 引言 1996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我国第三次(第一次1992年,第二次1994年)全国性的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20个县(城市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样本量为6000,约为我国人口的20万分之一。回收有效问卷4465份,占总样本量的74.42%。有效样本量达到社会学一般要求的有效数量。这次调查是成功的,数据能够说明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和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本文将根据1996年的调查结果对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众的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及其它国家相比的差异等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 根据国际调查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具体国情,1996年的调查除了保持原有的调查题目以外,又增加了对新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迷信的程度和对未知现象的看法等的调查。以便能够更全面第了解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 第一节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变化 经过多年探索之后,各国专家学者逐渐地对什么是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测度标准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不是指对科学技术的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对所有的科学技术状况具有非常高水平的了解,而是指基本的了解。这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如果一个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没有基本的了解程度,那么,就不能理解大众传媒中的科学技术进展的报道和科学信息,从而也就不可能提高科学素养。如果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不了解,就不能分辨伪科学和科学之间的区别,从而也不可能具备科学精神。如果一个公众不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那么,就不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作用的理解,科学事业就又可能失去公众的支持。在这三个标准的内容中,专家们又精心地设计了测试题。公众科学素养的三项标准和这些相应的测试题目,已经构成从事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通用标准指标体系的基础。 为了能够使我国的调查能够得到国际的承认和便于与各国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国际间通用的调查标准和测试题目。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也相应地设计了适合中国特点和我国公众比较熟悉的科学技术问题,用以测度科学素养的辅助试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那么,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我认为这是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所谓国情,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基本状况的总体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 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社会集团的主观臆断,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他造历史,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活动。人们不能随意挑选生产力,不能离开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条件去创造新社会。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当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说来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种不发达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不成熟,不完善到成熟和完备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落后是本阶段最基本的特征。从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就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大比重,逐步转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关于科学素养,人们基于各自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阐述。本文拟采用因素分析法揭示12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科学素养定义中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一个科学素养的三维模式。 科学素养的定义 本文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科学素养的12种定义,在这些定义中,有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及研究者给出的,有经过梳理分析得来的,也有通过对报刊杂志的统计得来的,还有的是课程标准中的和用于测试调查的。 佩拉等的理解早在1960年代,佩拉(M.O.Pella)和他的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了1946年到1964年之间的100种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索了各种与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作为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科学素养的“参照物”,并归结出科学素养的内容: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 肖瓦尔特的描述性定义肖瓦尔特(V.M.Showalter)在总结1950年代末到1 970年代初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对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提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与科学原则一致;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