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网络工程师软考资料-CISCO协议总结大全

网络工程师软考资料-CISCO协议总结大全

CISCO协议总结大全

从网络、路由、数据链路、网络安全技术等4个方面对Cisco所使用的网络协议进行了分类和特点介绍。

1、思科网络路由协议网络/路由(Network/Routing)

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CGMP: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EIGRP: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Hot Standby Routing Protocol)

RGMP:Cisco Router Por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CGMP:思科组管理协议

CGMP:Cisco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思科组管理协议CGMP 主要用来限定只向与IP 组播客户机相连的端口转发IP 组播数据包。这些客户机自动加入和离开接收IP 组播流量的组,交换机根据请求动态改变其转发行为。CGMP 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允许IP 组播数据包被交换到具有IP 组播客户机的那些端口。

将网络带宽保存在用户字段,不致于转播不必要的IP组播流量。

不需要改变终端主机系统。

在为交换网络中的每个组播组创建独立VLAN 时不会产生额外开销。

一旦CGMP 被激活使用,它能自动识别与CGMP-Capable 路由器连接的端口。CGMP 通过缺省方式被激活,它支持最大为64的IP 组播组注册。支持CGMP 的组播路由器周期性地相发送CGMP 加入信息(Join Messages),用来通告自己执行网络交换行为。接收交换机保存信息,并设置一个类似于路由器保持时间(Holdtime)的定时器(Timer)。交换机每接收一个CGMP 加入信息,定时器也随其不断更新。当路由器保持时间终止时,交换机负责将所有知道的组播组移出CGMP。

CGMP 结合IGMP 信息共同实现动态分配Cisco Catalyst 交换机端口过程,从而IP 组播流量只被转发给与IP 组播客户机相连的那些端口。由于

CGMP-Capable IP 组播路由器看到所有IGMP 数据包,因此它可以通知交换机特定主机什么时候加入或离开IP 组播组。当CGMP-Capable 路由器接收一个IGMP 控制数据包时,它会创建一个包含请求类型(加入或离开)、组播组地址和主机有效MAC 地址等的CGMP 数据包。然后路由器将CGMP 数据包发送到所有Catalyst 交换机都知道的地址上。当交换机接收CGMP 数据包时,交换机负责转换数据包同时更改组播组的转发行为。至此,该组播流量只被发送到与适当IP 组播客户机相连的那些端口。该过程是自动实现的,无需用户参与。

EIGRP: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 是增强版的IGRP 协议。IGRP 是思科提供的一种用于TCP/IP 和OSI 英特网服务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它被视为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而作为域内路由选择的一种外部网关协议,它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Enhanced IGRP 与其它路由选择协议之间主要区别包括:收敛宽速(Fast Convergence)、支持变长子网掩模(Subnet Mask)、局部更新和多网络层协议。执行Enhanced IGRP 的路由器存储了所有其相邻路由表,以便于它能快速利用各种选择路径(Alternate Routes)。如果没有合适路径,Enhanced IGRP 查询其邻居以获取所需路径。直到找到合适路径,Enhanced IGRP 查询才会终止,否则一直持续下去。

EIGRP 协议对所有的EIGRP 路由进行任意掩码长度的路由聚合,从而减少路由信息传输,节省带宽。另外EIGRP 协议可以通过配置,在任意接口的位边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

Enhanced IGRP 不作周期性更新。取而代之,当路径度量标准改变时,Enhanced IGRP 只发送局部更新(Partial Updates)信息。局部更新信息的传输自动受到限制,从而使得只有那些需要信息的路由器才会更新。基于以上这两种性能,因此Enhanced IGRP 损耗的带宽比IGRP 少得多。

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是一种在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中提供路由选择功能的路由协议。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常用的内部路由协是路由信息协议(RIP)。尽管RIP 对于实现小型或中型同机种互联网络的路由选择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受到的限制也越加明显。思科路由器的实用性和IGRP 的强大功能性,使得众多小型互联网络组织采用IGRP 取代了RIP。早在上世纪90年代,思科就推出了增强的IGRP,进一步提高了IGRP 的操作效率。

IGRP 是一种距离向量(Distance Vector)内部网关协议(IGP)。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采用数学上的距离标准计算路径大小,该标准就是距离向量。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通常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Link-State Routing Protocols)相对,这主要在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是对互联网中的所有节点发送本地连接信息。

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IGRP 支持多路径路由选择服务。在循环(Round Robin)方式下,两条同等带宽线路能运行单通信流,如果其中一根线路传输失败,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另一根线路上。多路径可以是具有不同标准但仍然奏效的多路径线路。例如,一条线路比另一条线路优先3倍(即标准低3级),那么意味着这条路径可以使用3次。只有符合某特定最佳路径范围或在差量范围之内的路径才可以用作多路径。差量(Variance)是网络管理员可以设定的另一个值。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

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 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并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即使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换句话说,当源主机不能动态知道第一跳路由器的IP 地址时,HSRP 协议能够保护第一跳路由器不出故障。该协议中含有多种路由器,对应一个虚拟路由器。HSRP 协议只支持一个路由器代表虚拟路由器实现数据包转发过程。终端主机将它们各自的数据包转发到该虚拟路由器上。

负责转发数据包的路由器称之为主动路由器(Active Router)。一旦主动路由器出现故障,HSRP 将激活备份路由器(Standby Routers)取代主动路由器。HSRP 协议提供了一种决定使用主动路由器还是备份路由器的机制,并指定一个虚拟的IP 地址作为网络系统的缺省网关地址。如果主动路由器出现故障,备份路由器(Standby Routers)承接主动路由器的所有任务,并且不会导致主机连通中断现象。

HSRP 运行在UDP 上,采用端口号1985。路由器转发协议数据包的源地址使用的是实际IP 地址,而并非虚拟地址,正是基于这一点,HSRP 路由器间能相互识别。

RGMP: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

RGMP:Cisco Router Por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RGMP)弥补了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在Snooping 技术机制上所存在的不足。RGMP 协议作用于组播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RGMP,可以将交换机中转

发的组播数据包固定在所需要的路由器中。RGMP 的设计目标是应用于具有多种路由器相连的骨干交换网(Backbone Switched Networks)。

IGMP Snooping 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该技术只能将组播流量固定在接收机间经过其它交换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交换端口,在IGMP Snooping 技术下,组播流量不能固定在至少与一台组播路由器相连的端口处,从而引起这些端口的组播流量扩散。IGMP Snooping 是机制固有的局限性。基于此,路由器无法报告流量状态,所以交换机只能知道主机请求的组播流量类型,而不知道路由器端口接收的流量类型。

RGMP 协议支持将组播流量固定在路由器端口。为高效实现流量固定,要求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必须支持RGMP 。通过RGMP,骨干交换机可以知道每个端口需要的组类型,然后组播路由器将该信息传送给交换机。但是路由器只发送RGMP 信息,而忽视了所接收的RGMP 信息。当组不再需要接收通信流量时,路由器会发送一个RGMP 离开信息(Leave Message)。RGMP 协议中网络交换机需要消耗网络端口达到RGMP 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操作。此外,RGMP 中的交换机不允许将接收到的RGMP 信息转发/扩散到其它网络端口。

RGMP 的设计目标是与支持分配树Join/Prune 的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相结合使用。其典型协议为PIM-SM。RGMP 协议只规定了IP v4 组播路由选择操作,而不包括IP v6。

2、思科数据链路协议数据链路(Data Link)

CDP:思科发现协议(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DTP:思科动态中继协议(DTP:Dynamic Trunk Protocol)

ISL & DISL:思科交换链路内协议和动态ISL 协议(ISL:Inter-Switch Link Protocol)

VTP:思科VLAN中继协议(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

CDP:思科发现协议CDP

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CDP基本上是用来获取相邻设备的协议地址以及发现这些设备的平台。CDP 也可为路由器的使用提供相关接口信息。CDP 是一种独立媒体协议,运行在所有思科本身制造的设备上,包括路由器、网桥、接入服务器和交换机。

SNMP 中结合使用CDP 管理信息基础MIB,能使网络管理应用获知设备类型和相邻设备的SNMP 代理地址,并向这些设备发送SNMP 查询请求。Cisco 发现协议支持CISCO-CDP-MIB。

CDP 运行在所有的媒体上,从而支持子网访问协议SNAP,包括局域网、帧中继和异步传输模式ATM 物理媒体。CDP 只运行于数据链路层,因此,支持不同网络层协议的两个系统彼此相互了解。

CDP 配置的每台设备发送周期性信息,如我们所知的广告到组播地址。每台设备至少广告一个地址,在该地址下,它可以接收SNMP 信息。广告包括生存期,或保持时间等信息,这些信息指出了在取消之前接收设备应该保持CDP 信息的时间长短。此外每台设备还要注意其它设备发出的周期性CDP 信息,从中了解相邻设备信息并决定那些设备的媒体接口什么时候增长或降低。

CDP 版本2,是目前该协议使用最普遍的版本,它具有更高的智能设备跟踪等性能。支持该性能的报告机制,提供快速差错跟踪功能,有利于缩短停机时间(Downtime)。报告差错信息可以发送到控制台或日志服务器(Logging Server),这些差错信息包括连接端口上不匹配(Unmatching)的本地??VLAN IDs(IEEE 802.1Q)以及连接设备间不匹配的端口双向状态。

DTP:思科动态中继协议

DTP:Cisco Dynamic Trunking Protocol

思科动态中继协议DTP,是VLAN 组中思科所有协议,主要用于协商两台设备间链路上的中继过程以及中继封装802.1Q 类型。

中继协议有很多不同类型。如果端口被设置为Trunk 端口,那么该端口便具有自动中继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具有协商端口中继类型的功能。这种与其它设备之间进行的协商中继方法的过程被称之为动态中继技术。

首先关注的是,中继电缆(Trunk Cable)终端最好对它们正在中继或它们将中继帧视为正常帧问题达成一致。在信息帧头另外添加标签信息容易导致终端站的混乱,这是因为终端站的驱动栈无法识别该标签信息,从而导致终端系统上锁或失败。为解决这个问题,思科创建了交换协议以实现通信目的。推出的第一版本是VTP,即VLAN 中继协议,它与ISL 共同作用。最新推出的版本,即动态中继协议DTP 与802.1Q 共同作用。

其次是创建LANs。交换机要想实现独立配置VLANs 交换,需要做很多工作并且容易引起较多矛盾,这是因为VLAN 100 运行在一台交换机上,计费却在另一台上。这很容易破坏机器的VLAN 安全模式,而故障恢复机制正是为此而设立的。此外也可通过VTP/DTP 解决该问题。同一管理控制台可以在某台交换机上创建或删除一个VTP,并使信息自动传播到交换机组上,这种交换机组可能是一个VTP 域。

ISL & DISL:思科交换链路内协议和动态ISL 协议

ISL & DISL:Cisco Inter-Switch Link Protocol and Dynamic ISL Protocol

交换链路内协议(ISL),是思科私有协议,主要用于维护交换机和路由器间的通信流量等VLAN 信息。

ISL 标签(Tagging)能与802.1Q 干线执行相同任务,只是所采用的帧格式不同。ISL 干线(Trunks)是Cisco 私有,即指两设备间(如交换机)的一条点对点连接线路。在“交换链路内协议”名称中即包含了这层含义。ISL 帧标签采用一种低延迟(Low-Latency)机制为单个物理路径上的多VLANs 流量提供复用技术。ISL 主要用于实现交换机、路由器以及各节点(如服务器所使用的网络接口卡)之间的连接操作。为支持ISL 功能特征,每台连接设备都必须采用ISL 配置。ISL 所配置的路由器支持VLAN 内通信服务。非ISL 配置的设备,则用于接收由ISL 封装的以太帧(Ethernet Frames),通常情况下,非ISL 配置的设备将这些接收的帧及其大小归因于协议差错。

和802.1Q 一样,ISL 作用于OSI 模型第2层。所不同的是,ISL 协议头和协议尾封装了整个第2层的以太帧。正因为此,ISL 被认为是一种能在交换机间传送第2层任何类型的帧或上层协议的独立协议。ISL 所封装的帧可以是令牌环(Token Ring)或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它们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维持不变地实现传送。ISL 具有以下特征:

由专用集成电路执行(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不干涉客户机站;客户机不会看到ISL 协议头

ISL NICs 为交换机与交换机、路由器与交换机、交换机与服务器等之间的运行提供高效性能。

动态交换链路内协议(DISL),也属于思科协议。它简化了两台相互连接的快速以太网设备上ISL 干线的创建过程。快速以太信道技术为高性能中枢连接提供了两个全双工快速以太网链路是集中性。由于DISL 中只允许将一个链路终端配置为干线,所以DISL 实现了最小化VLAN 干线。

VTP:思科VLAN中继协议

VTP:Cisco VLAN Trunking Protocol

VLAN 中继协议(VTP)是思科第2层信息传送协议,主要控制网络范围内VLANs 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VTP 减少了交换网络中的管理事务。当用户要为VTP 服务器配置新VLAN 时,可以通过域内所有交换机分配VLAN,这样可以避免到处配置相同的VLAN。VTP 是思科私有协议,它支持大多数的Cisco Catalyst 系列产品。

通过VTP,其域内的所有交换机都清楚所有的VLANs 情况,但当VTP 可以建立多余流量时情况例外。这时,所有未知的单播(Unicasts)和广播在整个VLAN 内进行扩散,使得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接收到所有广播,即使VLAN 中没有连接用户,情况也不例外。而VTP Pruning 技术正可以消除该多余流量。

缺省方式下,所有Cisco Catalyst交换机都被配置为VTP 服务器。这种情形适用于VLAN 信息量小且易存储于任意交换机(NVRAM)上的小型网络。对于大型网络,由于每台交换机都会进行NVRAM 存储操作,但该操作对于某些点是多余的,所以在这些点必须设置一个“判决呼叫”(Judgment Call)。基于此,网络管理员所使用的VTP 服务器应该采用配置较好的交换机,其它交换机则作为客户机使用。此外需要有某些VTP 服务器能提供网络所需的一定量的冗余。

到目前为止,VTP 具有三种版本。其中VTP v2 与VTP v1 区别不大,主要不同在于:VTP v2 支持令牌环VLANs,而VTP v1 不支持。通常只有在使用Token Ring VLANs 时,才会使用到VTP v2,否则一般情况下并不使用VTP v2。VTPv3 不能直接处理VLANs 事务,它只负责管理域(Administrative Domain)内不透明数据库的分配任务。与前两版相比,VTP v3 具有以下改进:

支持扩展VLANs。

支持专用VLANs 的创建和广告。

提供服务器认证性能。

避免“错误”数据库进入VTP 域。

与VTP v1 和VTP v2 交互作用。

支持每端口(On a Per-Port Basis)配置。

支持传播VLAN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类型。

3、思科网络安全技术协议网络安全技术(Security/VPN)

L2F:第二层转发协议(Layer 2 Forwarding Protocol)

TACACS:终端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系统(TACACS:Terminal Access Controller Access Control System)

L2F:第二层转发协议

L2F: Level 2 Forwarding protocol

第二层转发协议(L2F)是一种用来建立跨越公用结构组织(如因特网)的安全隧道,为企业家庭通路连接一个ISP POP 的协议。这个隧道建立了一个用户与企业客户网路间的虚拟点对点连接。

第二层转发协议(L2F)允许链路层协议隧道技术。使用这样的隧道,使得分离原始拨号服务器位置即拨号协议连接终止的位置与提供的网络访问的位置成为可能。

L2F 允许在L2F 中封装PPP/SLIP 包。ISP NAS 与家庭通路都需要请求一种常规封装协议,所以可以成功地传输或接收SLIP/PPP 包。

相关链接GRE、PPP、L2TP、PPTP、SLIP

组织来源L2F 由Cisco 定义。

相关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9b4745729.html,/protocol/rfc2341.pdf:

Cisco Layer Two Forwarding (Protocol)—“L2F”

TACACS:终端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系统

TACACS & TACACS+:Terminal Access Controller Access Control System

终端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系统(TACACS)通过一个或多个中心服务器为路由器、网络访问控制器以及其它网络处理设备提供了访问控制服务。TACACS 支持独立的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和计费(Accounting)功能。

TACACS 允许客户机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并发送查询指令到TACACS 认证服务器(又称之为TACACS Daemon 或TACACSD)。通常情况下,该服务器运行在主机程序上。主机返回一个关于接收/拒绝请求的响应,然后根据响应类型,判断TIP 是否允许访问。在上述过程中,判断处理采取“公开化(Opened Up)”并且对应的算法和数据取决于TACACS Daemon 运行的对象。此外TACACS 扩展协议支持更多类型的认证请求和响应代码。

当前TACACS 具有三种版本,其中第三版TACACS+ 与前两版不兼容。

4 思科其他协议

SCCP:信令连接控制协议

SCCP:Skinny Client Control Protocol

信令连接控制协议SCCP 是用于思科呼叫管理及其VOIP 电话之间的思科专有协议。其他供应商也支持该协议。

为解决VOIP 问题,要求LAN 或者基于IP 的PBX 的终点站操作简单,常见且相对便宜。相对于H.323 推荐的相当昂贵的系统而言,SCCP 定义了一个简单且易于使用的结构。通过SCCP,H.323 代理可以与Skinny 客户机进行通信。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话充当了IP 上的Skinny 客户机。而代理服务主要用于H.225 和H.245 信令。

关于SCCP 结构,作为Cisco 呼叫管理的H.323 代理服务器中存在大量的H.323 处理源。终点站(电话)运行的客户机,该客户机只需消耗少量处理开销,客户机通过面向连接(基于TCP/IP)的通信方式实现呼叫管理间的通信过程,从而与另一个适应的H.323 终点站建立一个呼叫连接。一旦这样的呼叫连接建立起来,那么两个H.323 终点站就可以通过无连接(基于UDP/IP)通信方式实现音频传输。这样,通过限制建立呼叫管理的H.323 呼叫装备的复杂性、以及为实际音频通信出入终点站提供Skinny 协议来降低整个过程的费用和开销。

XOT:基于TCP 协议的Cisco X.25(XOT:X.25 over TCP Protocol by Cisco)

基于TCP 协议的Cisco X.25(XOT)是由思科开发的一种用于在IP 英特网上实现X.25 传输的协议。X.25 数据包层通常采用LAPB,并且要求在其本身下面包含一个可靠的链路层。XOT 提供了一种在IP 英特网上发送X.25 数据包的方法,即将X.25 数据包层封装在TCP 数据包中。

TCP 具有一个可靠字节流。X.25 中要求其下面的层,特别是数据包间的边界包含信息语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TCP 和X.25 间的XOT 协议头较小(大约4字节)。XOT 协议头包含一个长字段,用以分隔TCP 流中的X.25 数据包。

标准X.25 协议数据包格式和状态转换规则通常应用于XOT 中的X.25 层。应注意例外情形。

2018软考网络工程师大纲

2018年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2018年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出了新版,考试将依据新版考试大纲进行,新版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于3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考生可以通过当地书店或有关电子商务网站上购买该书。希赛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往年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还没有购买新版大纲的考生可以参考下。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2.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 (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 (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系统知识 1.1硬件知识 1.1.1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部件 ·指令系统 ·处理器的性能 1.1.2存储器

软考网络工程师试题模拟及答案

2016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试题模拟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运行环境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__C___。 A)网络运行环境是指保障网络系统安全、可靠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与设备条件 B)它主要包括机房与电源两部分 C)机房是放置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场所,不包括各个建筑物中放置路由器、交换机与布线设施的设备间、配线间等场所 D)关键的网路设备(如核心交换路由器、交换机)对供电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保证专用的UPS系统供电 2.支持信息系统的网络包括。___B__Ⅰ.网络传输基础设施 II.数据库管理系统 III.网络设备 IV.网络软件开发工具 A)Ⅰ和II B)Ⅰ和III C)II和IV D)Ⅰ、II和III 3.电子商务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等属于___A__。 A)网络应用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网络安全系统 4.以下是关系数据库的是___B__。 A)WindowsNTServer B)Oracle C)MSExchangeServer D)PDM 5.__C___类网络数据传输负荷重,对网络数据的实时性要求高。 A)MIS/OA/Web类应用 B)FTP/CAD类应用 C)多媒体数据流文件 D)模拟信号 6.为确保网络的可用性与安全性,可采取如下措施:关键数据采用磁盘双工、__D___、异地备份与恢复措施及保证关键设备的冗余。 A)实时监控 B)队列管理 C)性能管理 D)双机容错 7.以下有关网络关键设备选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B__。 A)网络设备选型,尤其是关键设备,一定要选择成熟的主流产品,并且最好是一个厂家的产品 B)所有设备一定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正确:主干设备) C)根据“摩尔定律”,网络设备更新速度快,价值下降快,因此要认真调查,慎重决策。 D)对新组建的网络,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选择新技术、新标准与新产品;如果是已有基础上的扩展,则要注意保护已有的投资 8.__B___路由器一般用于网络汇聚层的路由器。 A)高端核心 B)企业级 C)低端 D)汇聚 9.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表现在:设备的冗余、__C___、无故障工作时间、内部时钟精度等方面。 A)服务质量 B)背板能力 C)热拔插组件 D)吞吐量 10.从内部结构分类,交换机可以分为固定端****换机和__D___。 A)变动端****换机 B)可扩展端****换机 C)工作组级交换机 D)模块式交换机 11.局域网交换机的多个___A__有自己的专用带宽,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网段,可并行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吞吐量。 A)端口 B)插槽数 C)堆叠单元 D)缓冲区 12.__B___是目前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的主流交换方式。 A)直通式交换 B)存储转发式 C)碎片隔离方式 D)全双工交换 13.从应用的角度看,网络服务器的类型可以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nternet 服务器和__D___等。 A)代理服务器 B)视频服务器 C)磁盘服务器 D)应用服务器 14.部门级服务器一般支持__C___个CPU。 A)1个 B)1-2 C)2-4 D)4-8 15.__A___技术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提供高速通信线路,组成一个共享数据与存储空间的服务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如果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它所运行的程序将立即转移到其他主机。因此,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与容灾能力。 A)集群技术 B)对称多处理技术 C)热拔插 D)应急管理技术

软考网络工程师必过教程---必看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系统知识 (3) 1.1硬件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计算机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1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原码、反码、补码) (3) 1.1.1.2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SIC、RISC) (5) 1.1.1.3多处理器(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7) 1.1.2存储器 (8) 1.1.2.1存储介质 (8) 1.1.3输入输出(I/O)系统 (8) 1.2操作系统 (9) 第2章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 (9) 2.1软件的分类 (9) 2.2软件生存周期 (9) 2.3软件开发模型 (9) 2.4软件测试 (10) 2.5软件项目管理 (10) 第3章网络技术 (10) 3.1网络体系结构 (10) 3.1.1网络分类 (10) 3.2参考模型 (11) 3.3数据通信 (12) 3.3.1传输介质 (12) 3.3.2编码和传输 (12) 3.4传输技术 (13) 3.5差错控制技术 (13) 第4章局域网与城域网 (13) 4.1IEEE802项目体系结构 (13) 4.2802.3和以太网 (13) 4.3802.11无线局域网 (14) 4.4网桥 (14) 4.5虚拟局域网VLAN (14) 第5章广域网与接入网 (15) 第6章TCP/IP协议族 (16) 6.1概述 (16) 6.2网络层协议 (16) 6.2.1ARP地址解析协议 (16) 6.2.2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17) 6.3IP协议 (17) 6.3.1进制转换的基础知识 (17) 6.3.2IP地址 (18) 6.3.3关于IP的计算 (18) 6.3.4IP协议 (21) 6.3.5ICMP (22)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8、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 (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9、死锁的预防:1、预先静态分配法2、有序资源使用法3、银行家算法 10、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11、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12、虚拟设备技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占型设备的动作,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13、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14、作业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2018年下半年上午-网络工程师(软考-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年下半年上午 (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75 分,每题 1 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第1题,浮点数的表示分为阶和尾数两部分。两个浮点数相加时,需要先对阶,即() (n 为阶差的绝对值)。 A:将大阶向小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左移n位 B:将大阶向小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右移n位 C:将小阶向大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左移n位 D:将小阶向大阶对齐,同时将尾数右移n位 ●第2题,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要求CPU暂时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 去为突发事件服务,服务完毕,再自动返回原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称为(2) ,其处理过程中保存现场的目的是(3) 。 A:阻塞 B:中断 C:动态绑定 D:静态绑定 ●第3题上, A:防止丢失数据 B: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 C:返回去继续执行原程序 D:为中断处理程序提供数据 ●第4题,著作权中,( )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A:发表权 B:发行权 C:署名权 D:展览权 ●第5题,王某是某公司的软件设计师,完成某项软件开发后按公司规定进行软件归档。 以下有关该软件的著作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著作权应由公司和王某共同享有 B:著作权应由公司享有 C:著作权应由王某享有 D:除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由王某享有

●第6题,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其方法是为需要校验的数据位增加若干校验位,使 得校验位的值决定于某些被校位的数据,当被校数据出错时,可根据校验位的值的变化找到出错位,从而纠正错误。对于32位的数据,至少需要增加( )个校验位才能构成海明码。以10位数据为例,其海明码表示为 D9D8D 7D6D 5D4P4D3D2D1 P3D0P2P1中,其中 Di ( 0≤i≤9)表示数据位,Pj ( l≤j≤4)表示校验位,数据位D9由P4. P3 和 P2进行校验(从右至左D9的位序为14,即等于8+4+2,因此用第8位的P4、第4位的P3和第2位的P2校验),数据位D5由( )进行校验。 A:3 B:4 C:5 D:6 ●第7题, A: P4P1 B: P4 P2 C: P4P3P 1 D: P3P2P1 ●第8题,流水线的吞吐率是指单位时间流水线处理的任务数,如果各段流水的操作时 间不同,则流水线的吞吐率是()的倒数。 A:最短流水段操作时间 B:各段流水的操作时间总和 C: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D:流水段数乘以最长流水段操作时间 ●第9题,某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 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数字表示活动的持续天数,则完成该项目的最少时间为(9)天,活动EH和IJ的松弛时间分别为(10)天。

2017年下半年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真题+答案解析下午案例分析

2017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真题+答案解析 下午案例分析 第1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企业组网方案如图1-1所示,网络接口规划如表1-1所示。公司内部员工和外部访客均可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企业网络,内部员工无线网络的SSID为Employee,访客无线网络的SSID为Visitor。 问题:1.1 (6分)

防火墙上配置NAT功能,用于公私网地址转换。同时配置安全策略,将内网终端用户所在区域划分为Trust区域,外网划分为Untrust区域,保护企业内网免受外部网络攻击。 补充防火墙数据规划表1-2内容中的空缺项。 注:Local表示防火墙本地区域:srcip表示源ip。 问题:1.2 (4分) 在点到点的环境下,配置IPSec VPN隧道需要明确(4)和(5) 问题:1.3 (6分) 在Switch1上配置ACL禁止访客访问内部网络,将Switch1数据规划表1-3内容中的空缺项补充完整。 问题:1.4 (4分) AP控制器上部署WLAN业务,采用直接转发,AP跨三层上线。认证方式:无线用户通过预共享密钥方式接入。 在Switch1上GEO/O/2连接AP控制器,该接口类型配置为(9)模式,所在VLAN 是(10)。 答案解析:

1、192.168.99.0/24 2、200.1.1.1/32 3、0.0.0.0/0或any 答案解析: 4-5 隧道的源目IP地址 答案解析: 6、4 7、192.168.104.0/0.0.0.255 8、deny 答案解析: 9、access 10、VLAN 10 由说明可知,企业网通过IPSec隧道与分支相连,因此需要配置隧道的源目IP地址。Local代表防火墙本地区域,即直连网段。要通过ACL实现访问控制:禁止访客访问内部网络。访客对应网段为VLAN104即192.168.104.0/24,动作应该为deny. AP控制器连接在核心交换机的GE0/0/2端口,对应说明所属于VLAN为100.因此端口类型为access。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图2-1是某企业网络拓扑,网络区域分为办公区域、服务器区域和数据区域,线上商城系统为公司提供产品在线销售服务。公司网络保障部负责员工办公电脑和线上商城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

51CTO学院-网络工程师5天修炼实战视频课程

课程目标 以《网络工程师5天修炼》为蓝本,由作者亲自主讲,帮助参加软考的网络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顺利通过软考。 适用人群 参加软考的网络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学员 课程简介 以《网络工程师5天修炼》为蓝本,由作者亲自主讲,帮助参加软考的网络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顺利通过软考。 1 网络工程师,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简介 [免费观看] 18分钟 简要介绍网络工程师和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2 历年考试重点分析,必考知识点归纳 [免费观看] 24分钟 历年考试重点分析,必考知识点归纳 3 第一天第一讲,物理层基础知识 32分钟 第一天第一讲,物理层基础知识 4 第一天第一讲,物理层基础知识(续) 24分钟 物理层基本知识 5 数字传输基础 34分钟 数字传输基础 6 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 7 5网络层基础 50分钟 8 6网络层基础(续) 24分钟 网络层基础 9 传输层基础 1小时28分钟 传输层基础 10 网络设计安全 59分钟 网络设计安全. 11 安全基础vpn 38分钟 安全基础vpn 12 网络设计,可靠性55分钟 网络设计,可靠性. 13 无线网络技术基础41分钟 无线网络技术基础14 存储技术 34分钟

15 计算机硬条件基础 50分钟 计算机硬条件基础 16 操作系统概念及软件开发12.1-12.2 47分钟 相关知识点有: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测试等。 17 必考题1——Windows管理域与活动目录 28分钟 主要学习Windows管理。Windows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基础知识点。根据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每次考试涉及相关知识点的分值在1~3分之间。相关知识点有:用户与组的概念、常见用户的权限、常见组的权限等基本知识。 18 项目管理基础12.3 14分钟 相关知识点有:CPM的概念及相关计算、甘特图的特点等。 19 软件知识产权12.4 7分钟 相关知识点有:软件著作权主题,著作权的基本权力,权力的保护期限,如何判断侵权等,通常的考试分值是1~2分。 20 IP配置网络命令14.1 40分钟 主要讲解网络工程师考试中最常考查的Windows系统中与配置IP网络相关的命令,这部分出题的频率比较高。注意考试中涉及的各类配置命令参数太多,因此本视频只讲重要的、常考的参数。 21 DNS服务器配置15.1 27分钟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 1.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试题分析 [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2] 考查了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配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后的出题人员更加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考核,而且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下午试题钭不会将软件设计师等级别的考试一样有明显的区别。 [3]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数仅有6分。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同级别的软件设计师上午试题是完全相同的,前后有34分的题目是一样的。 表1 按试题号分布的考查内容

2.网络系统设计及管理试题分析 下午试题从题型上来看最大的变化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无线网卡的设置,交换机VLAN的设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方面。这样的考核,更能体现网络工程师的能力。符合网络设计师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求网络设计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熟练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配置实际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也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方向。 及往年惯例不同的是,网络分析、综合应用、网络故障排除等成熟的考点,在本次考试中没有出现。 从本次试题结构来看,网络设计师下午试题偏向实际应用。局域网络技术、VLAN、无线局域网、居民接入网以及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都是本次考试的重点。本次考试的知识点和分值分布如表2所示 专业老师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部在上午题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但目前考察的难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前考过的真题(尤其是这个部分的计算机)..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的七层模型,建议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书的后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这一章的考题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试,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内容有难度,但从考试方面来看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点有: (1)熟练信道带宽、误码率的公式(计算题); (2)了解数据的编码格式; (3)熟悉数据交换的三种不同的方式; (4)了解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以及原理; (5)熟悉差错控制的概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海明码以及循环冗余效验码。 第四章《广域通信网》的重点有: (1)HDLC协议的特点、帧结构、三种的基本配置方式以及三种帧的类型; (2)帧中继协议的特点、帧结构、关于拥塞控制的办法; (3)ISDN的特点、ATM层的特点,其中ATM高层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同时ATM适配层也需要很好地掌握。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的重点有: (本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大家不必在上面花太多时间) (1)了解802.1到802.11各个标准的特点; (2)对于CSMA/CD协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3)了解令牌环总线、令牌环网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 (4)熟悉ATM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对于ATM局域网仿真要熟悉并掌握,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有志者,事竞成. copyright reserved by ZexianHuang 201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二、考试范围 ·文件管理1.考试要求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01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知识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02 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1.1 硬件知识 ·作业的状态及转换03 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1.1.1 计算机结构·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发方法;·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 04 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储器、I/O部件)1.3 系统配置方法05 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1.3.1 系统配置技术知识;C、RISC)·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06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C/S和B/S系统)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07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处理器性能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协议的基本原理;1.1.2 存储器多处理器)08 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识;器、光存储器)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 09 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存储系统 1.3.2 系统性能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主存与辅存·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11 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主存配置(主存

【软考网络工程师教程-成功笔记】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软考网络工程师教程-成功笔记】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自从有了计算机,就有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SAGE->飞机订票系统SABRE-I->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信息服务系统。 早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中,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并减轻主机的负担,己经使用了多点通信线路、终端集中器以及前端处理机等现代通信技术。这些技术对以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多点线路连接的终端和主机间的通信建立过程,可以用主机对各终端轮询或是由各终端连接成雏菊链的形式实现。 2.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是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建成的ARPAnet实验网开始的。ARPAnet的主要特点是: (1)资源共享; (2)分散控制; (3)分组交换; (4)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 (5)分层的网络协议。 3.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 1974年,IBM首先推出了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1975年,DEC公司宣布了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NA) ; 1976年,UNIVAC宣布了分布式通信体系结构(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这些网络技术标准只是在一个公司范围内有效,遵从某种标准的、能够互连的网络通信产品,只是同一公司生产的同构型设备。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国际标准OSI规定可互连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遵从OSI协议的网络通信产品都是所谓“开放系统”。 4.微型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 1972年,Xerox(施乐)公司发明了以太网,以太网与微型机的结合使得微型机局域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个单位内部的微型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互相连接起来,提供了办公自动化的环境和信息共享的平台。 1980年2月,IEEE组织了一个802委员会,开始制定局域网标准。 5.国际因特网的发展时期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两大类,即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

必看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必考知识点]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 1、常用的虚拟存储器由主存-辅存两级存储器组成 2、中断向量可提供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 3、DMA工作方式下,在主存与外设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信。 4、PERT不能清晰秒速各个任务之间的并行情况,甘特图不能清晰描述各个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 5、路由器出厂时,默认的串口封装协议是HDLC 6、报文摘要算法生成报文摘要的目的是防止发送的报文被篡改 7、PGP是支持电子邮件加密的协议 8、根域名服务器采用的迭代查询,中介域名服务器采用的是递归查询 9、AH 隧道模式如下图所示,AH 隧道模式使用 AH 与 IP 报头来封装 IP 数据包并对整个数据包进行签 名以获得完整性并进行身份验证。 ESP 隧道模式如下图所示,ESP 隧道模式采用 ESP 与 IP 报头以及 ESP 身份验证尾端来封装 IP 数据包。 12、支持1000m以上传输距离的是1000 BASE-Lx 13、NSLOOKUP >Set all 列出当前设置的默认选项 Set type = mx 查询本地域的邮件交换器信息 Server NAME 由当前默认服务器切换到制定的名字服务器NAME DNS服务器主要的资源记录有A(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PTR(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MX (邮件服务器及优先级)、CNAME(别名)和NS(区域的授权服务器) 14、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①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用于将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到布线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插座、跳线、适配器。 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用户工作区与布线系统主干的子系统。 ③管理子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对布线电缆进行端接及配线管理的子系统,通常设置在楼层的接线间内 ④干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各管理间、设备间的子系统,又称垂直子系统。

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

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5版教程已经上市,那么与第4版相比有哪些变动呢?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对比变化大吗? 与第4版教程内容相比,第5版结合新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根据最新版教程来进行复习。 至于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的具体变化,想了解的考生可以在希赛网观看2018网络工程师教程对比公开课,希赛讲师为大家解读了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的变化,让考生们更加深入了解第5版教材的改版内容。 网络工程师新版教程具体目录如下: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1.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6 1.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7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9 1.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 9

1.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1 1.5 几种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 18 1.5.1 SNA 18 1.5.2 X.25 20 1.5.3 Novell NetWare 21 1.6 OSI协议集 22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7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7 2.2 信道特性 28 2.2.1 信道带宽 28 2.2.2 误码率 30 2.2.3 信道延迟 30 2.3 传输介质 30 2.3.1 双绞线 30 2.3.2 同轴电缆 31 2.3.3 光缆 33 2.3.4 无线信道 34 2.4 数据编码 35 2.5 数字调制技术 38 2.6 脉冲编码调制 40

2.6.1 取样 40 2.6.2 量化 41 2.6.3 编码 41 2.7 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41 2.7.1 数据通信方式 41 2.7.2 交换方式 43 2.8 多路复用技术 46 2.8.1 频分多路复用 46 2.8.2 时分多路复用 47 2.8.3 波分多路复用 48 2.8.4 数字传输系统 48 2.8.5 同步数字系列 50 2.9 差错控制 50 2.9.1 检错码 51 2.9.2 海明码 51 2.9.3 循环冗余校验码 53 第3章广域通信网 56 3.1 公共交换电话网 56 3.1.1 电话系统的结构 56 3.1.2 本地回路 57 3.1.3 调制解调器 61

2019软考网络工程师上午真题完整版解析

软考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及解析 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___(1)__完成。 A操作系统 程序员调度 C硬件自动 D用户软件 解析:2011年重复考题 映像可分为全相联映像、直接映像和组相连映像等。Cache的地址变换和数据块的替换算法都可以采用硬件实现。 CPU访问内存时,用的是访问主存的地址,由该地址变为访问cache的地址称为“”“地址变换”,变换过程用硬件实现。 直接相联映射:也称为顺序相联映射,主存中的某模块只能映射到满足特定关系的cache中,这样运行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正是因为主存和cache存在特定关系,如果特定关系里有一个cache已经被占用,那其他和它一样有关系的主存块就会空闲,造成了cache的利用率会很低, 全相联映射:主存中任意一模块都可以映射到cache中,效率高,但是这样使用的资源非常高,很多情况都不适用。 组相联映射:它是全相联映射和直接相联映射的结合,这样将cache分成组,这样就 可以使用直接相联映射,然后在各组内部与主存的映射过程使用全相联映射,这样就提高了各组的运行效率。 所有答案选C 某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值、取数、运算、保存结果四部操作,若完成上述操作的时间依次为8ns、9ns、4ns、8ns,则该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至少为__2___ns. A.4 B.8 C.9 D.32 解析:网工和网规高频考题 1、操作周期:取决于基本操作时间最长的。所以答案选C. 9 2、流水线的吞吐率:P=1/9 3、第一条指令完成的时间:T=4*9 4、执行M条指令所用时间:T=4*9+(m-1)*9 内存按字节编址,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地址从A0000H到

2019上半年网络工程师(软考)真题及解析

2019 上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真题及解析 ●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中,需要由(1)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处理,已完成指定的操作。 A、CPU 的控制器 B、CPU 的运算器 C、DMA 控制器 D、Cache 控制器 【答案】A 【解析】 英文Control unit;控制部件,主要是负责对指令译码,并且发出为完成每条指令所要执行的各个操作的控制信号。 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以微存储为核心的微程序控制方式;一种是以逻辑硬布线 结构为主的控制方式。 微存储中保持微码,每一个微码对应于一个最基本的微操作,又称微指令;各条 指令是由不同序列的微码组成,这种微码序列构成微程序。中央处理器在对指令 译码以后,即发出一定时序的控制信号,按给定序列的顺序以微周期为节拍执行 由这些微码确定的若干个微操作,即可完成某条指令的执行。 简单指令是由(3~5)个微操作组成,复杂指令则要由几十个微操作甚至几百个 微操作组成。 ●DMA 控制方式是在(2)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进行数据的交换处理。 A、CPU 与主存 B、CPU 与外设 C、主存与外设 D、外设与外设 【答案】C 【解析】 DMA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高速的I/O设备。这些设备传输字节或字的速度非常快。对于这类高速I/O设备,如果用输入输出指令或采用中断的方法来传输字节信息,会大量占用CPU的时间,同时也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而DMA方式能使I/O设备直接和存储器进行成批数据的快速传送。 ●在(3)校验方法中,采用模 2 运算来构造校验位。 A、水平奇偶 B、垂直奇偶 C、海明码

D、循环冗余 【答案】D 【解析】 循环冗余编码思想: 任何一个由二进制数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唯一地与一个只含有0和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1011011可以看成是一元多项式X6+X4+X3+X+1的系数。在使用CRC编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事先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这个多项式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是1。假设一个帧有m位,它对应的多项式是M(X),为了计算检验和,该帧长度必须大于生成多项式的长度。循环冗余码的编码思想就是:在帧的尾部追加一个检验和,使得追加之后的帧对应的多项式能够被G(X)除尽(即余数为0)。当接收方收到带有检验和的帧之后,试着用G(X)去除它,如果余数不为0,则表明在传输过程中有错误。 ●以下关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4)。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 B、指令功能强大、寻址方式复杂多样 C、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 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快速完成指令译码 【答案】B 【解析】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效率,人们最初选择了向指令系统中添加更多、更复杂的指令这种方式来实现,而且随着不断地升级和向后兼容的需要,指令集也 越来越大。这种类型的计算机,我们成为复杂指令计算机(CISC)。后来研究发现,计算机指令系统如果使用少量结构简单的指令,就会提高计算机性能,这就是精简指令集(RISC) ●甲公司购买了一个工具软件,并使用该工具软件开发了新的名为“恒友”的软件,甲公司在销售新软件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工具软件的复制品,则该行为(5)。甲公司未对“恒友”软件注册商标就开始推向市场,并获得用户的好评。三个月后,乙公司也推出名为“恒友”的类似软件,并对之进行了商标注册,则其行为(6)。 A、侵犯了著作权 B、不构成侵权行为 C、侵犯了专利权 D、属于不正当竞争 A、侵犯了著作权 B、不构成侵权行为 C、侵犯了商标权 D、属于不正当竞争 【答案】5A 6B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培训资料

最新版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2.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 (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 (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设置的科目 (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1.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部件 ·指令系统 ·处理器的性能 1.1.2 存储器 ·存储介质 ·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 ·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 ·辅存(容量、性能) ·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中断、DMA、通道、SCSI ·I/O接口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 ·多道程序 ·内核和中断控制 ·进程和线程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 ·死锁 ·存储管理方案 ·文件管理 ·作业调度算法 1.3 系统管理 1.3.1 系统配置技术 ·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 ·高可用性配置方法 · RAID技术 1.3.2 系统性能 ·性能设计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 1.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度量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 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 ·需求分析和管理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引论 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 A)名词解释: (1) 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 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 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 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 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 (9)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1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11) 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2计算机网络分类 (1) 网络分类方式: 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 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 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 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 (1) 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2) 系统:包括一切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 (3) 协议:用来决定有关实体之间某种相互都能接受的一些规则的集合。 包括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以及信号电平)、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1.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4.1 OSI模型的基本层次概念 a. 物理层 ①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②有关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如何准备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

如何准备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如何准备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的内容,具体内容:软考,IT方向国家级考试,以考题涉及面广,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而著称。据不完全统计,软考高级的历年通过率在10%左右,中级的通过率为15-20%。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欢迎大家来阅读... 软考,IT方向国家级考试,以考题涉及面广,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而著称。据不完全统计,软考高级的历年通过率在10%左右,中级的通过率为15-20%。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方法/步骤 1流程一:学习摸底测试 进行分专业的入学测试。 2流程二:专属您个人的学习计划 专业老师会电话与您沟通,全面了解您的知识储备情况,并根据您的工作经历和您的测试情况,做出专属您个人的学习计划。例如: 根据您的测试情况分析如下: 1. 测试成绩8分,成绩不是太理想,以于网络基础部分还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 红色标记的地方是失分点,学习时可重点关注相关章节。 3. xxx部分的题目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相关需求描述选择网络技术或指出网络不足,题目比较灵活,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熟读《xx教程》xx

章节。 三、学习计划 1. 感谢您选择景优教育,您的信任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2. 请您准备以下资料: 《XXX教程》: 我们的教辅将通过电子版或纸质书籍发送给您。 3. 您的报名日期为2016年xx月xx日,考试时间为2016年5月21日。根据整个学习周期,针对您的情况制定了以下的学习进度表。当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相关的视频和试题资料,在平台右上角的"个人中心"板块中。 3流程三:课程中心学习 章节PPT:您可先浏览一遍PPT,对整体知识点框架有一个整体把握。 ● 章节书籍:是对本章节重点知识点的文字表示,您可根据个人学习习惯,选择选"先书后视频"或"先视频后书"的学习方式。 ● 知识点视频:是对知识点的视频讲解,每个知识点讲解完都有随常练习,帮助您消化知识点。 ● 章节测试: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测试,用于检验本章的学习效果。错题将生成错题本,你可反复测试。 在学习过程中,您可以做笔记,有任何疑难问题都可以课程中提出,我们将在4小时内为您解答。 4流程四:阶段测试 我们将整个学习周期划分3-4个阶段,每个阶段学习完成,将组织阶段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