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

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

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
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

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

来源:梅花网消费者特点分析本质上讲就是分析在面对社会与商业环境下消费者所想(认知)、所(需)要、所感受(体验)到的以及他们用什么方式的与世界沟通的

特点。成功的经营者正是在了解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并做出了最优化的应对。以下主要谈谈在当今中国主流消费者的特点以及营销意义。

一、主流消费群体仍是80后、90后消费者,但00后要开始引起关注

中国消费群体差异性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等特

征都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但目前市场调查来看,最具市场价值的主流

消费群体仍是80后、90后。了解这一消费群体的特征是开展品牌营销的基础。

80后一代消费心理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乐观消费主义,敢于冒险,消费

目的更强调追求快乐、享受生活,而非传统的"成就感"。消费中注重对个人价

值的体现,而对关系消费、情感消费关注度降低。重品牌,重时尚,并愿意为

此付费,对低价产品的解读可能不再是"划算",而是"不够档次"。经营者应当针

对80后消费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突出"享受生活"、"个人价值实现"和"品质、档次"。(2010,丁家永)

90后一代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由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使得他

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价值体系,他们的成长由互联网全程参与。正是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与营销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使得他们在信念、价值观,特别是消费观念、心理特征方面与80后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90后

的消费特征是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

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越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90后

一代消费者最大不同可能就是购买方式变化,或者说他们更喜欢网上购买方式。针对9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特点,企业应重视互动式体验营销、个性化的限量营销和自我式的网络购物三种策略。

80后、90后进入职场他们普遍不愿在巨大压力下工作与生活,他们进入职场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为了生存。他们更渴望过一种舒适的生活,渴望"慢下来",于是一个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来的新的族群-PL族就应运而生。(P代表完美(perfection)、L代表休闲(leisure)与慢生活(low life))。今天的PL族,这部分人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宽裕,不需要他们争钱的年轻人。调查表明(2014):PL族消费在休闲方面如野外旅游、远足、自驾游等已成为他们的主流消费风尚,在情感方面,PL族尽可能追求一种完美的和谐,不可为结婚而结婚。

尽管目前2000年后出生孩子还没有形成主流消费群,但他们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2000年后出生的这一代人最大特点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一切都顺利,没有受到钱的困扰,加上商品的极大丰富,正因为如此,2000年后的孩子消费上更加追求品牌、奢华,他们的家长们也不惜代价,从奶粉、尿布、童车到学习用品、服装,还有各种电子产品等哪一样都是名牌,尽力去满足他们。他们可能是我们国家最早具有品牌消费理念的一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教育的投入真是不惜血本。如今大城市里的几周的早教培训费就高达万元,甚至更多,但有的还是报不上名。各种择校费高的离谱。至于小学生就出国留学,中学、大学组团留学一浪高过一浪,相应的商机一眼看出。因此,2000后的消费趋势必将是追逐奢华品质又注重便利支付的时尚购物方式。

二、酷体验、定制化与消费者互动是满足消费者感受的主要营销策略

酷体验有四大特征:定制、稀缺、娱乐、互动,相应的营销策略是体验营销。所谓体验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是指通过看(See)、听(Hear)、用(Use)、参与(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的过程,如何为不同消费族群提供良好的营销体验,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针对品牌社区体验营销的策略又有哪些值得经营者关注呢。

如果我们的企业将80后、90后消费者作为主要目标客户,必须准备好了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学会与这群玩家进行沟通,进而实现定制化营销。经营者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理解80、90后的语言,给他们一个平台自我展现,让他们参与整个商品的产销过程并平等地进行沟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分享购物体验并影响更多的消费群体。

针对80后、90后网络社区营销就是有效的方式,它能让消费体验"动"起来。在网络社区中,消费者在消费体验过程中体验文化、体验时尚、体验消费。具体包括娱乐消费、情感消费和文化消费等,这三种消费又为品牌社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精神需求空间。(2014,丁家永)

还有一点就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消费趋势中会有一些怀旧的现象,比如像茶馆这种零售的模式,那是一种无法被替代的感官体验,你能闻到一些香气,可以试喝,然后再去触摸这些东西。未来越来越多的商家会把真正核心的技术放在实体店里,通过服务满足顾客感官上的需求,娱乐、便捷的购物体验是提升服务的关键点。电商与实体店肯定要融合,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未来5年,传统实体店一定会赢,这可能也是O2O 模式的核心要义。

三、消费者自我形象、商品符号意义在未来品牌营销中更加重要

自从上世纪80年代皮尔卡丹进入中国到各大奢侈品牌争相抢占中国市场,只有短短的30年时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发展突飞猛进,中国二、三线市场购买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从消费人群来讲,奢侈品也不再只是富豪们享用的专利。在国外,奢侈品通常是年龄45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而在中国,情况则大相径庭,是以中青年特别是80后、90后为主。

奢侈品消费特点是与中国作为新兴的世界经济大国的状况相似:年轻的市场、新锐的意识、重视身份符号带来的认同感与尊重、以及对西方品牌的渴求。有调查表明(2012,丁家永)有75.4%的消费者表示购买奢侈品是自己享用,用奢侈品来"体现有品质的生活","体现个性和品味"等自我形象与符号意义上。奢侈品区别于一般产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品质独特、品位高雅、顶级设计,特别是

奢侈品能够传递个人品味、修养、身份、地位等丰富内涵信息,这就是中国消

费者一掷千金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消费者未来对购买奢侈品的态度表现非

常积极,约半数消费者表示会对自己喜欢的顶级品牌给与更多的关注,明确表

示会购买的消费者约占14%,有34.3%的消费者表示可能会购买。从性别来看,女性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和购买积极性高于男性消费者。上述数据让我们

看到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商机所在:随着人们收入的大幅提高,今天众多的潜

在消费者,一旦有消费能力后一定会偏向购买奢侈品来彰显身份和个性,尤其

是女性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欲望高于男性。

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整理)

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精神向导) 2.欧游心影录的作者是(梁启超)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 4.下列属于钱穆的代表作品是(国史大纲) 5.萧伯纳是哪一国作家(爱尔兰)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7.“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阐述的是中国(天下主义)的价值观 8.假如将来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祖先的教导和他们传统文化,我们美国就不战而胜了,这句话出自(尼克松) 9.下列属于西方软实力的是(人权) 10.“人口是比货币和国土更重要的财富源泉,拥有人民愈多则财富愈多。”此话出自(保泰罗) 11.(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12.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很多(价值观) 13.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核心价值观)它是形成国家的核心要素,它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它是支撑国家的文化支柱

15.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老子) 16.由于文化上的偶然,中国最早思考了世界制度的问题,即(天下理念) 17.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使它把(共产主义)看成是美国的一种天敌。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实内容)19.西汉时我国领土达(1500)万平方米 20.(2013 )的,习近平主席在墨西哥国会发表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之演讲,引用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箴言 21.清初云南开化府与越南以(赌咒河)为界 22.“北京共识”体现了(和而不同)价值观 23.“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出自(汤因比) 2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出自(老子) 25.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复兴最终依赖于(民族)复兴2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此话出自(费孝通) 27.中国65岁以上人口2008年已达8.3%,超出联合国(7% )的“老年型国家”标准。 28.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29.以下不属于三达德内容的是(信) 30.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

12级德育课 课题研讨论文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 班级: 姓名: 2012年12月30日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 摘要:价值观在人生的前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价值观不同,人生的目标就不同。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因他们所在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不同所影响。 关键词:信念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其中包括人、事、物等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其中价值观对人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和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而一个国家中社会能否健康的发展,其中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关键是他或她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也因此对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之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们迫切需要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价值观是人们对待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关于社会关系是非曲直的判断。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与其相适应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喊出的“认识你自己”,本质上已经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追问。而价值观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仍然存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冲突日益明显,使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迷茫甚至恐惧。富士康员工的连续跳楼事件、大学生甚至博士由于生活、情感的压力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还有屡治不绝的矿难等社会问题时有发生。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要求背道而驰。这更加促使人们关注自己的人生价值、关注生命的意义和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迫使人们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价值所在。因此,研究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呼唤人们审视人的价值观,促进价值观的实现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方面, 目前主要存在三个层面的研究: 第一是文化层面的研究,第二是社会层面的中国人价值观研究, 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多集中在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讨论;第三是从个体层面对价值观进行的探讨, 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关注对影响价值观形成的个体自身因素的分析, 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自我概念、认知风格、成长经历、教养方式、习惯、人格特质等, 也侧重探讨了价值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价值观研究中,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 对相应概念与理论也进行了本土化思考, 并结合实证研究去尝试建构有关中国人价值观的理论模型。 二、中国人价值观的构成

论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逆向性特征

论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逆向性特征 黄力之 2013-05-15 15:00:32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6期 【内容提要】价值观发生的路径是:最初发生于人的自然禀性,然后由社会规范导向发展。当一定社会的经济机制与人的自然禀性大体相适应时,社会价值观的构建出现顺向性特征;如果在不改变“大体相适应”的状态下,去建设一种改造人的自然禀性的社会价值观,则可称为社会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逆向性特征。有人认为既然当今社会的实际主流价值观是拜金主义,那就顺向而构建好了,不必多此一举地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本文的观点是:逆向性特征才是真正符合文明要求的构建,即使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也是如此。社会必须知难而行。 【关键词】主流价值观市场经济顺向构建逆向构建 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基础概念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因而,价值观通过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而发挥作用。在现实中,人们观察到的简单事实是,人既是个体存在也是群体存在或社会存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差异,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有差异,差异即矛盾,即冲突。人的价值观发生路径是:最初发生于人的自然禀性,然后由社会规范导向发展。当一定社会的经济机制与人的自然禀性大体相适应时,社会价值观的构建出现顺向性特征;如果在不改变这种“大体相适应”的状态下,去建设一种改造人的自然禀性的社会价值观,则可称为社会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逆向性特征。本文的观点是:逆向性特征才是真正符合文明要求的构建,社会必须知难而行。

一、另一种声音:顺向构建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主张 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期,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精神世界这三个方面——最后一个方面即社会价值观的矛盾。2010年3月上期《人民论坛》列出了“未来10年十大挑战”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有两条即价值观矛盾:诚信危机、道德失范;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中国共产党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概念,表明党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矛盾的存在,决心解决。欲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客观地研究这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弄清楚其性质与规律。 欲客观地研究价值观矛盾的各个方面,首先要认识社会价值观的存在状态及其走向。笔者观察到,与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相仿,四处响彻的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声音,相当多数的一些人认为,当下中国的价值观处在危机之中:传统的、好的价值观崩溃了,而那种不好的甚至邪恶的价值观正在滋长与蔓延。举其要端如下: 海外学者郑永年认为,1992年以后,“在‘不争论’的背后,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很快在中国崛起,那就是经济主义,就是以不惜一切手段对财富的追求。新意识形态促使各级政府官员把思想统一到发展经济上来,把社会各界的注意力从政治领域引领到经济领域。以经济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机和动力——经济主义很快促使中国社会从一个基于传统非物质因素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到一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国家管治方式的主体也从意识形态转型为物质利益手段”。“今天的中国社会不再存在一个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所有的一切都被货币化,物质利益成为唯一的社会乃至政治准则。没有了超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总第177期)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X 金盛华1,辛志勇2(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 30007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2.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 摘要:心理学领域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几个方面特征明显。首先,在价值观的理解上,研究者倾向于采用借鉴西方和吸收哲学界定义两种方法,没有形成心理学领域共同认同的界定;第二,在研究取向方面,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价值观研究相比,文化层面的价值观研究占主流地位且影响较大;第三,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除理论研究外,实证研究主要以问卷法为主,研究对象多取自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和中学生群体,研究地区也多局限在几个主要的大城市,并且,共时性现状研究明显多于历时性的追踪研究;第四,在研究内容方面,综合性研究要多于某单一价值观纵深探讨;最后,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进一步走向将是建立概念共识、强调方法的多元化和历时性 追踪研究,并重视探讨价值观和行为的关系及价值观教育问题。 关键词:价值;价值观;价值取向;中国人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3)03-0056-09在西方心理学领域,价值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 .W .Allport )和阜农(P .E .Vernon )采用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 .Spranger )对人的六种分类(经济的、理论的、社会的、审美的、宗教的、权力的)制订了一份“价值观研究量表”,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价值观研究。20世纪50年代,由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提出的价值观定义在西方心理学界确立了支配地位,从操作层面对价值观的各种定义进行了整合。20世纪70年代,罗克奇(Rokeach)把价值观理解为一种信念,更重要的是,他把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两个方面,开始了从维度而不仅仅是从内容上对价值观的分析和测量,使价值观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2]。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施瓦茨(Shalom H .Schwar tz )为代表的价值观研究者从需要和动机出发来解释价值观的深层内含,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文化适应性的价值观的心理结构 [3]。因此,从 整体上看,西方心理学在价值观研究方面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我国心理学领域,长期以来关于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也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在对这56 X 收稿日期:2002-04-08作者简介:金盛华(1958-),男,江苏省盐城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当代中国国民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00jdxmxlx003。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资助。

当代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当代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来源:《红旗文稿》期号:2013/08 作者:郭广银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所表达的价值追求思想深邃、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人民进行精神世界的建设和精神家园的培育。 一、当代中国人价值追求的进一步凝练 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孕育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培育共同促进核心价值的共识、凝聚与升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引领。 首先,“三个倡导”是当代中国人民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逐步摸索、汇聚而成的。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从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

六大将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对国家层面的这一价值目标作了新的发展,一是强调“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与决心;二是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次,即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培育与践行。由此,“三个倡导”已经将当代中国的国家目标逐步上升到价值目标,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来彰显国家的目标价值,凝聚人民群众的意志,为更好更快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 其次,“三个倡导”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核心价值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人担忧在现实利益和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冲击下,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逐步弱化,从而在社会上造成价值真空或价值混乱,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为此,近十年来,党中央针对现实存在的精神缺失、文化滞后、价值迷茫等问题,着力加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自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

价值观变化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我们大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首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我们大学生要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定位人生。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复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 “仁”: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编订《诗》《书》《春秋》等古代典籍;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等。 (2)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有利于社会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从图片和文字探寻原始社会 第一组:图片资料 图1 装饰品图2 纺轮图3 陶器上的稻穗纹图4 人面鱼纹盆 图1:山顶洞人已经会磨制和钻孔技术,他们把石头磨得非常光滑,并钻成孔,串起来,制成装饰品,这说明他们已经懂得爱美了。 图2:半坡发现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纺线了。 图3:河姆渡陶器上的稻穗纹,说明当时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图4:半坡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制作彩陶,在上面画的鱼等图案,说明他们主要还会捕鱼。 第二组:文字资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答:材料一:说明远古时代,自然环境恶劣,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能生存,只能群居。材料二:在神农时,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业。从事农业的生产工具是耒耜。 三.探寻文明渊源,感悟中华魅力 材料一元谋是东方人类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据新华网2009年4月8日报道,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近日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祭祖台预计投资60亿元,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奠基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据悉,?祭祖台?修建的初衷是为了宣扬东方古人类悠久的历史,展现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人类一脉相承的系列文化,并给缅怀和祭拜者提供一个平台。 材料二2009年6月24日,?北京人的故乡?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72年后再次进行清理发掘。发掘队长高星表示,?‘有望发现北京人头骨’这样耸人听闻的说法会给发掘工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的社会在进步,这无可置疑,这个也是当代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围绕我们的“成果”,大家可以高谈阔论它十天半个月,甚至都无法尽兴。 但是,我们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什么,政府对“进步”的定义如何,恐怕没有人真正能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对于政府给出的定义,我们无法尽其理解,对于民众心目中的“幸福”我们却能知一二。这是一个物质的社会,对于一个普通或者说一个现实的人来说,进步、幸福就意味着物质丰富,为了“物质”我们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是残虐自己。 物质,是这个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我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无不围绕其树立,当你见到一个憔悴不堪的人,不用问都知道,为了生计,为了生活,什么是生活?有了钱就有了生活,没有钱,你就只能是在找“生活”。 曾经有一句高尚的口号,“为了祖国的繁荣而读书”,即使后来有所转变,也还能喊出“为了某某学校的崛起而读书”,但无疑都是伟大的,也是激励人心,那时候说这句话的人可以理直气壮,毫无惧色,放到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坦然,一个不装腔作势的人绝对不会说为了祖国的繁荣而读书,为什么啊?我们的祖国已经够“繁荣”了,即使有人这样说,也一定是战战兢兢,因为说这句话就意味着被嘲笑,被加以虚伪的帽子。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感情变得冷淡了,或者说不爱国了,而是大众不傻了,理解了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了我们的终极目标“财富”“金钱”,我们才够资本来爱,不管你爱美女还是爱祖国。 在世界上的众多国家,民众都有较为普遍的信仰,即使有几个宗教相互攻伐,争夺信众,但大家总算有自己信仰的一方。但是。中国人不信教,所以我们做事,无所顾忌,基本的道德已经无法约束我们的行为,道德对于价值观的引导和修正已经无可作为。 但是,我们不能说这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就错了,也不能说我们追求的就多么的庸俗不堪、无耻下流,这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趋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才是至理名言,为官者,竟可巧聚豪夺,为民者,亦能追名逐利。在“金钱”面前,高尚算什么,正义又怎么样,这个社会高尚和正义都太廉价,没有人愿意去碰。这去怪谁? 我们的国家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可是我们却发现,房子越难买了,看病越看不起了,连那些食物吧,看看包装袋上的样子就行了,买不起。在这个新的社会之舟里,我们总在犹豫,不是我们不够毅力和坚决,而是我们没有底气——钱,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钱,有什么好犹豫的,选择算什么,用钱一砸,死人能砸活。 哲学里有一句话,叫新事物生命力强,发展快并终将取代旧事物,这便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当前,我们新的价值观拥有的生命力不是用一个强字就能形容的,发展之快,令人叹为观止,毫无悬念的取代着真、善、美,贤、淑、德,当代社会泛滥的金钱观并不是我们的思想在倒退,马克思仙人曾今说了————物质决定意识。 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要期望去打倒他,你在谴责、鄙视它的时候,人家已经可以住一天院,买半间房了,趁我们还没有走到明刀明枪争个你死我活的时候,能找多少找多少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图谱及十种生活方式

当代中国人梦想及价值图谱 中国梦的标准 国家梦是基于个体梦的,在一个个体没有梦想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家梦,只有在个体梦想丰富并且有机会实现的国度里,国家梦才有可能孕育。国家梦同时又是超越个体梦的,个体梦表现形式纷繁多样,国家梦的内涵却是人们普遍向往、信奉和追求的。当前代中国,国家在发展和富强,社会更有序、更开放,个人的财富在不断增加和积累。中国可以支撑和包容越来越多普通人形成梦想并实现梦想,整个社会也因梦想的蓬勃丰富而更有活力与魅力。 美国梦不仅传达了“自由、民主、平等”的制度理想,更表达了“只要奋斗就能成功”的个人梦想。她让人们相信,美国是实现梦想的沃土,只要你肯努力,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种族和出身,你都有机会改变命运、获得成功。这一梦想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并让他们引以为豪,而且吸引了众多其他国度上的人们,来到这块土地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那么,中国梦是什么? 被很多人热衷、谈论、并津津乐道地追求,是中国梦吗?能让人们在想到它的瞬间就感受到兴奋,激动和力量的梦想,是中国梦吗?能让人终身追求,付出所有的智慧、汗水和生命能量去实现的梦想,是中国梦吗?能让人放弃个人利益,甚至倾其所有,让后代变得更好,让他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梦想,是中国梦吗?所有这一切,是心愿,是目标,是个人理想,是希望……它们都有中国梦的特质,但不是中国梦的全部。 概括起来,中国梦应具备以下四大基本特征: §社会认同度:她是很多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是一种源于对中国社会制度条件和文化认同的信仰,是超越了个体而对某一群体带有普遍驱动力的能量; §情绪激励性:她所描绘的愿景能极大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热情,人们为她激动兴奋,为她彻夜辗转,为她燃烧所有的生命热情; §行为驱动力:她让人们看到生命的指向,行动力的来源,人们愿意为了实现她而进行持久的努力和奋斗,不论遭遇何种挫折和挑战; §效果变化性:她让人们找到追求的起点,并在实现的终点享受成长、变化、发展的快乐,体验被他人和社会认同的满足和愉悦。 当前阶段,中国人的梦想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7种典型梦想。综合考虑各类梦想在四个特征维度上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财富梦”在当前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是美好的,只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春秋(孔子建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秦朝(焚书 坑儒,遭到打击,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西汉武帝(董仲舒改造,正统思想,汉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面临挑战)——隋唐(三教合一)——宋明(冲击融合形成新体系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见教材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学: 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美国如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重点

美国如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 作者:王英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12年 03月 19日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法律体系、最发达的文化产业、最庞大的传媒工具, 这个由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人组成的国家却最具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自豪感。美国在意识形态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方面的做法实用而有效。 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构成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 以自由、宽容、民主、公平、个人主义等为核心的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在美国历史的不断演进过程中,不断融合时代内容发展演化而逐步形成。 自由: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 为摆脱宗主国的控制, 自由自然就成为追求的目标和最核心的社会价值取向。 宽容:随着美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移民共同构成了美国社会。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 国家的历史又不长, 要自然而然地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非常困难, 包容各种文化的宽容精神就逐渐演变成为美国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建立起来。 民主:1776年 7月 4日,大陆会议宣布由杰斐逊、亚当斯和富兰克林撰写的《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脱离英国,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独立宣言》和 1787年的美国《宪法》确立了一种新型政治体制, 既脱胎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又对其进行了改良, 从而构建了与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相适应的美国国家民主政治制度。 公平:在一百多年美洲殖民地时代以及美国二百多年历史中, 本土民族和外来民族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始终存在着民族与种族的冲突和斗争, 其

中包括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对黑人的奴役、对华人的剥削。虽然直到今天美国社会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族问题, 但是在漫长的斗争过程中, 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中逐渐融入了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其源于清教主义的深刻影响。清 教主义是清教徒的思想和他们所信仰的教义。清教徒倡导“人生而平等” 的思想, 所推崇和倡导的“虔诚、谦卑、严肃、诚实、勤勉和节俭”的价值观使他们在陌生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并获得繁荣和富足。正因如此, 才逐渐形成了美国人尊崇个人主义、机会均等、乐观进取、勤俭致富、讲求实际、强调成功的价值观念。 多种渠道教育规范引导全社会形成主流价值 在塑造社会价值观方面,美国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成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突出宗教影响。在美国,宗教早已是美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宗教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支配着美国人的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美国人笃信宗教但是对神学理论缺乏兴趣,教会布道时对教义也尽量简化, 不做玄奥的解释, 而把时间绝大多数放在伦理道德的宣传上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上。很多美国人对宗教教义本身的认识和了解非常有限, 但世俗化了的宗教信仰对他们道德上的约束力量却非常强大。今天, 宗教在影响美国人哲学观点上的作用已经下降,但其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上的作用却日益突出。 第二,强化学校教育。 19世纪末,许多教育家感觉到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的狭隘化, 在进行了广泛研究的基础上, 开始强化美国的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意向教育。公民知识重在普及美国政治常识; 公民技能强调两种能力, 即思维判断力和参与能力; 公民意向强调思想道德观念。美国学校的这种公民教育围绕着建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个人道德品质教育、法律教育、权利义务教育等内容, 目的是培养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当代国人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当代国人价值观存在的问 题 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当代国人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给定资料: 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千古未有的社会大变局,真正地步入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农业到工业、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从乡村到城市的历史大转变时期。经济社会的变迁需要更新价值观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中国人的利益意识、自主意识、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公平正义观念、工业文明意识等显著增强。但另一方面,当代中国人价值观变革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货币的支配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它迫使人们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更关注物质的效用性,更注重自己利益的满足。基本价值观的变化,是对个人利益的确认,然而,更多时候,我们却容易被“利己”俘获,在利益的加减法中迷失了人生的价值。这样的利己,不仅是漠视受伤孩子、倒地老人的复杂利己考量,也不仅是催生地沟油、毒胶囊的强烈利己动机,更有一种貌似无害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或是工于心计、圆滑世故,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或是把利益当做唯一驱动,原则、信念都可以为了利益让路;或是吃透规则甚至潜规则,善于钻空子、找漏洞达到自身目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急功近利的风气,确实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生演变为个体福利的速度狂飙。但我们也要时时自问:这些以“自我”为圆心精心设计的生命旅程,果真增进我们的幸福了吗?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有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比如有人无视基本商业信誉,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发布虚假信息;有人违背经济活动基本准则,言而无信,视合同为儿戏,甚至订立虚假合同;社会上也有一些人造假成瘾,办假文凭、假证件,提供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假球黑哨等等,不一而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