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9A文】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

【9A文】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

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2016.1.5

目录

一、重庆市文化产业“十R五”发展基础 (1)

(一)主要发展成效 (1)

1.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2)

2.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全新布局,产业空间布局适时优化 (2)

3.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 (3)

4.市场需求激发产业活力,一大批文化企业迅速崛起 (4)

5.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持续拓展 (5)

6.要素市场持续健全,关键环节获得一定突破 (5)

7.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实施,有力带动产业发展热潮 (6)

8.产业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7)

1.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离支柱产业差距较大 (7)

2.市场主体实力总体偏弱,领军企业缺乏 (8)

3.文化产业创新力不足,产业品牌影响力不够 (9)

4.文化产业内外融合不够,面临较多体制性障碍 (9)

5.文化产业要素市场不完善,关键要素供给不足 (10)

6.园区基地特色不明显,集群集聚功能有待增强 (10)

7.文化市场消费不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10)

8.体制改革有待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需要加强 (11)

二、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面临环境 (11)

(一)面临的机遇 (12)

1.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孕育

新机遇 (12)

2.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加快实施,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有力

支撑 (12)

3.在国内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

增长点 (13)

4.重庆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发展迎来重

大机遇 (14)

(二)面临的挑战 (14)

1.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和动力比较薄弱 (14)

2.变革转型时期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挑战 (15)

3.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15)

4.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加大 (16)

三、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6)

(二)发展原则 (17)

(三)发展目标 (19)

四、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任务 (22)

(一)推动重点门类发展,构建“3+3+N”文化产业发展体系22

1.巩固做强3大传统文化产业 (23)

2.开拓做大3大新兴文化产业 (26)

3.培育发展N个后发特色业态 (30)

(二)优化全市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33)

1.形成“三区一带”总体空间布局 (33)

2.打造“10+N”文化产业聚集区和特色园区基地 (37)

(三)加强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增强文化企业整体竞争力 (40)

1.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和重大项目 (40)

2.做大做强一批国有龙头文化企业品牌 (41)

3.重点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大型民营文化企业 (41)

4.鼓励发展一批小微优势文化企业 (42)

(四)完善文化产品要素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43)

1.完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 (43)

2.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市场 (44)

3.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44)

4.强化文化市场服务和监管 (45)

(五)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46)

1.深入推进文化体制纵深改革 (46)

2.加强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合作 (48)

(六)推动文化发展创新,加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50)

1.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50)

2.创新文化消费模式 (51)

3.深入推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 (52)

五、保障措施 (53)

(一)组织保障 (53)

(二)政策保障 (54)

(三)资金保障 (55)

(四)土地保障 (56)

附件1:重大项目表 (59)

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

(讨论稿)

2016年1月5日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建设期,也是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彰显,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性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未来五年,重庆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全市文化产业也将进入做大体量、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抢占城市发展制高点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对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市文化产业“十R五”发展基础

(一)主要发展成效

1.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十R五”期间,重庆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RR-20RR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9.69%,20RR年增加值达到490亿元,较20RR年增长25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RR年达到3.44%,较20RR年提升0.43个百分点。同时,初步形成了覆盖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生产的全部10个产业大类,以及具有重庆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特色文化产业成为重庆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极,重庆火锅、大足石刻、荣昌夏布、永川豆豉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产品不断形成。

图1-1重庆市20RR-20RR年文化产图1-2 重庆市20RR-20RR年文化产业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变化图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2.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全新布局,产业空间布局适时优化

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全市文化产业布局,文化产业的差异化发展特征更加明显。20RR年,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占46.2%、14.02%、23.87%、12.76%和3.23%,与五大功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初步形成了“园区+基地+企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全市已有7个国家级、66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0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巴国城、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虎溪公社、黄桷坪艺术园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

专栏1-1 重庆主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形成婚庆产业链条,每年带动区域经济效益近40

300多家文化企业入驻,已成为重庆知名度最高的文化旅游景点

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入驻企业达到100多家,投资总额近

累计孵化小微文化企业1200家,年交易额近

3.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加快融合,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兴、衍生行业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倒逼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R五”期间,传统的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增加值占比逐步下降,分别从20RR年的21.63%、14.67%降至20RR年的15.7%、10.1%,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占比升至15.9%,超过新闻出版发行业成为第一门类,动漫产品连续7年稳居西部原创动画片产量第一。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重庆摩谷、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等文旅、文创、文体融合项目加快推进。

图1-3 20RR年重庆文化产业分行业结构图

4.市场需求激发产业活力,一大批文化企业迅速崛起

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主营文化的企业注册数从约3万家增加至7.2万家,注册资本金总额从约500亿元增加至1800亿元,其中新增注资90%以上为非公有资本,民营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70%以上。猪八戒网、维普资讯、天极网、华龙网、大渝网等表现活跃,猪八戒网成为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交易平台,同时以四大国有文化集团为引领的国有文化企业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影视动画、报纸期刊、图书等文化产

品日益丰富、生产能力逐步提高,重报、新华集团竞争力排名分别跃居全国报业集团第9位、发行集团第10位,年均普通作品版权登记数达到2万件,全市影院票房收入排名保持西部第一。

5.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持续拓展

统筹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微观运行主体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深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新组建重庆市文化委并加挂重庆市版权局牌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市场公平准入,将简政放权和加强宏观管理有机结合。继续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国有文化企业经营活力不断提升,《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党员文摘》、《改革》入选首届全国报刊百强。有序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等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合作,重庆文博会、西部动漫节、万石博览会等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产品贸易不断增强,杂技、动漫、非遗产品等文化产品外贸销售额不断提高。

6.要素市场持续健全,关键环节获得一定突破

多元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先后设立市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股权投资基金、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在全国成立首家文化金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对本土中小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贷款融资和相关研究,截至20RR年底,重庆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公司累计实现担保金额69亿元,支持了568家文化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重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总规模达到11.39亿元,文化产业运营初现成效。成立重庆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保荐商制度,正式亮相艺术品(组合)收益权模式,逐步形成鉴定评估、担保、保险等完善的交易服务体系,全国运营市场不断扩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RR年开始增加至3500万元,部分区县也设立了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7.大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实施,有力带动产业发展热潮

“十R五”期间,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促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建成投用国泰艺术中心、市群众艺术馆、两江国际影视城、出版传媒创意中心、重庆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等,成功创建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国际马戏城、华侨城主题公园、九龙国际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城、重报新闻传媒中心、重庆机器人世界等项目加快建设。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引进深圳华侨城集团、乐视集团、万达集团、银泰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来重庆投资文化产业,万达文旅城、东方

梦工场、乐视TV网络视频中心等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或签约,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项目建设基础。

8.产业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十R五”期间,在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重庆市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撑力度也不断加大,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其中,在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文化市场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等,在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重庆市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关于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在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方面,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同时,实施了成长型文化企业培育计划,首批对350家快速成长小微文化企业、53家民营文化小巨人、19家龙头文化企业实施重点培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离支柱产业差距较大

“十R五”期间,尽管重庆文化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速,但从总量和规模来看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远不及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东部和沿海省市,并落后于陕西、四川、云南等西部省份。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突破千亿,占GDP比重均已超过5%,并成为这些省市的支柱产业。而重庆文化产业增

加值仅有490亿元,占比仅为3.44%,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文化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比例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与支柱产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图1-4 重庆和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2.市场主体实力总体偏弱,领军企业缺乏

文化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科技水平低、经营理念落后、同质竞争等现象普遍存在,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领军式文化企业。目前,尽管文化企业达到7万多家,但一半以上的民营文化企业都是“小弱散”型文化企业,产值上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不足100家,没有收入上100亿元的文化企业,无一家上市企业,无一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较差,多是单一产品、单个环节的企业,未形成企业间联系紧密、长产业链的文化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劳动力共享等集群优势并不明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