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年1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2020年1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2020年1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2020年1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2020年1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钱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能表示铜钱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C.D.

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

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

A.1781

4000

B.

1219

4000

C.609

2000

D.

891

2000

4.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5.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

km h.工程人员对“胶囊高

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直线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公里,用时6分13秒.则( )

km h是平均速度

A.5000 /

B.6分13秒是时刻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受重力作用

D.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A城到B城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它看成质点

6.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7.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

A.30N B.90N C.120N D.150N

8.下列情况中,能将某同学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某同学上课时的坐姿

B.研究某同学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

C.研究某同学军训时踢正步的动作

D.研究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进行3000m跑比赛时所用的时间

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牛C.桥D.锄头

10.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和位移

B.速度和时间

C.质量和长度

D.力和加速度

12.大雪天车轮打滑,车辆难以前进,交警帮忙向前推车,如图所示,在推车的过程中,

关于人和车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是()

A.车对人有向后的力

B.车对人没有作用力

C.人对车的力大于车对人的力

D.人对车的力小于车对人的力

13.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是一对平衡力

D.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

14.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N,方向水平向右

B.8N,方向水平向右

C.8N,方向水平向左

D.3N,方向水平向左

1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A.B.

C.D.

1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

C.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17.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 3 s 末和第 4 s 初B.前 5s 内和第 5 s 内

C.第 4 s 末和第 3 s 初D.第 2 s 内和第 2s 末

18.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女士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没超速呀”

B.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是否超速.这里测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C.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变化得越快

D.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 o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它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变小19.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小球从开始压缩弹簧至最低点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变化情况是()

A.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B.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合外力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

D.合外力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20.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极限思想的是()

A.“质点”的概念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

A.v b=8m/s

B.v c=3 m/s

C.s 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22.两辆儿童赛车a、b在两条平行直轨道上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它们在0~t0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A.图像交点说明两车位移相同

B.两车速度相同时b车在前

C.0~t0内两车平均速度相同

D.两车的加速度均越来越小

23.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并且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一次

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不相遇

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

24.长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与木板接触面上装有摩擦力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摩擦力传感器记录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角度α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1

cos f F mg θ B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

cos f F mg θ

C .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θ2 时,木块做自由落体运动

D .木板由θ1转到θ2的过程中,木块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25.如图所示,光滑的轻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一足够长的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小球b ,另一端与套在水平细杆上的小球a 连接.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小球a 从图示虚线(最初是竖直的)位置开始缓慢向右移动(细绳中张力大小视为不变).已知小球b 的质量是小球a 的2倍,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小球a 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细绳与细杆的夹角为30°时,杆对a 球的支持力为零

B .支架对轻滑轮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加

C .支架对a 球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加

D .若3

μ=

F 先减小后增加 三、实验题

26.某同学利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 。纸币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推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 )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比答下列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直接测量________的工具(填可物理量的名称);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

27.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A.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

B.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C.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

(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

O ABCD E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这个纸带做的是 ______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______ s.根据纸带上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8.如图为测定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滑块上安装宽度为d的遮光板,释放重物后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t A,和△t B,遮光板中心经过光电门A和B的时间差为t .那么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滑块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用题目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29.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某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在桌面上放一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有绳套。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________。

④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⑤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____,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_________N、_____N。

(3)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3.00N、4.00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则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

30.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下方.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应在放开小车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次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起始点,A、B、C、D、E、F、G为计数点,每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_______在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 C=_______,(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到G的距离为

X OG=_______.

四、解答题

31.一辆汽车正在以v0=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不远处有一只狗静止在路中央,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

(t=0),汽车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或者运动规律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t1和汽车的刹车时间t2分别是多少?

(2)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s是多少?

(3)试求出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32.一质量m B=4kg的物块B放于粗糙水平桌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另有一质量m A=2kg的物块A连着绳子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绳子的节点为o,oc绳子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并且与墙面的夹角为,(已知,,g取10m/s2)求

(1) oB之间绳子上的拉力F1和oc之间绳子上的拉力F2

(2) 此时物块B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f?

(3) 发现当物块A的质量增加到m A=4kg时,物块B刚好要滑动,求桌面的动摩擦系数?(假设最大经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33.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上边缘)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升旗时,国歌响起,旗手立即拉动绳子使红旗匀加速上升t1=4s,,然后使红旗匀速上升,最后红旗匀减速上升,国歌结束时红旗刚好到达旗杆的顶端且速度为零.已知红旗加速与匀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试求:

(1)红旗上升的高度h.

(2)红旗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v和上升的时间t2.

(3)匀加速上升时加速度的大小a1.

34.(10分)一物体正以6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现对物体施加与速度同向的大小恒为2m/s2的加速度,求:

(1)当物体的速度增大到12m/s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施加加速度后10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35.汽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且必须在2s内停下来.

(1)汽车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少?

(2)刹车过程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v=gt可知,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的速度和时间成正比,故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A. 图像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

B. 图像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图像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图像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理论内部存在矛盾,通过铜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运用数学演算,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故A正确,BCD错误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以3000给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3000tan37

mg F

=

再以2019个球到3000个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如下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1782tan

mg Fα

=,由以上两方程可得:

891 tan

2000

α=。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

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实际上船是运动的,所谓是“船行”选择的参考系是河岸、山或者地球上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其它物体,故A正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平均速度为物体通过一段时间的速度,瞬时速度为某一时刻的速度;

()2时刻为时间轴上的一点,时间间隔为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

()3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详解】

km h,为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

A、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

B、用时6分13秒对应一段过程,为时间间隔,故B错误;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依然受到受重力作用,故C正确;

D、研究“胶囊高铁”列车从A城到B城的平均速度时,列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它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增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房价上涨类比成速度增大,减缓趋势反映房价上涨变慢,类比成速度增加变慢。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

能正确理解和区分一些物理量的含义和物理意义,其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不一样的,要求同学们能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

由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故ABC 错误,D 正确.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研究某同学上课时的坐姿,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 错误.研究某同学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 错误.研究某同学军训时踢正步的动作,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 错误.研究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进行3000m 跑比赛时所用的时间时,学生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成质点,故D 正确.故选D .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以水的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相对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 正确;

B. 以牛为参照物,牛与桥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桥是运动的,水与牛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B 错误;

C. 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 错误;

D. 以锄头为参照物,因为锄头随人在桥上走,锄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锄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D 错误;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D .设火车最大的速度为v 。由题:火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均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均为v ,没有其他条件,无法研究前后两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关系、加速度关系和时间关系。故ABD 错误。

C .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1

2v v =,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2

2

v

v =,所以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故C 正确。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错误;

B.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B错误;

C.质量和长度都是标量,故C错误;

D.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矢量和标量的明显区别是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也不同.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向前推车对车有向前的力,同时车对人向后的反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

C.人与车之间的力为作用力与反做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错误.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一方对另一方有拉力作用,同时另一方也受到这一方对他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大小相等,无论是在哪个过程中都是相等的,故AB错误。

CD.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两人间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大小一定相等,故C错误,D正确。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受到水平面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N等于物体的重力G,则摩擦力大小为f=μN=μG=0.3×20N=6N.

A. 6N,方向水平向右,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 8N,方向水平向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8N,方向水平向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3N,方向水平向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有:v,故选

项C、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 A正确;选项B错误.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变化不一定大,A错误,C正确;

B.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零,但速度不为零,B错误;

D.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但速度越来越小,D错误。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第3s末与第4s初表示同一时刻,故A正确;

B.前5s内是从0时刻到5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第5s内是1s 钟的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B错误;

C.第4s末与第5s初表示同一时刻,故C错误;

D.第2s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第2s末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A。

18.C

解析:C

【解析】

A项: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而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故A错误;

B项: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即可测出平均速度,故B错误;

C项: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可知,C正确;

D项: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 o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在减小,而位移一直在增大,故D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知识点,注意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9.A

【解析】设小球所受的弹力为F,当小球刚接触弹簧时,F竖直向上且由零逐渐增大,所以合力F合=mg-F,方向向下,且随小球的下降逐渐减小,即加速度向下且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当F=mg,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弹力F继续增大,合力F合=F-mg,方向向上,且继续增大,即加速度向上且逐渐增大,所以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合力到达最大值,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此题的难点在于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应注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少.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质点”的概念应用的是理想模型法,选项A错误;

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应用的是等效替代思想,选项B错误;

C.“瞬时速度”的概念应用的是极限思想,选项C正确;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应用的是控制变量思想,选项D错误.

二、多选题

2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B.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

即:

物体从a到d有:

即:

3=v0+2a

故:

v0=4m/s 根据速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B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20111

2

ac x v t at =+

即:

01

7242

v a =?+??

0722v a =+

物体从a 到d 有:

20221

2

ad x v t at =+

即:

01

124162v a =?+?

3=v 0+2a

故:

21

m/s 2

a =-

故:

v 0=4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1

423m/s 2

c v =-?=

故B 正确. A .从a 到b 有:

v b 2-v a 2=2ax ab

解得:

b v =

故A 错误.

C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021

442m/s 2

d v v at =+=-?=

则从d 到e 有:

-v d 2=2ax de

则:

244m

1222

d d

e v x a ===?

故C 错误.

D .v t =v 0+a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为:

2

4s

12

d d

e v t a =

== 故D 正确.

2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图象交点说明两车速度相同;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两车速度相同时车的位移比的大,而两车是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的,所以两车速度相同时车在前,故A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图象交点说明两车速度相同;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的位移比a 的大,而两车是从同一起点、同向行驶的,所以两车速度相同时b 车在前,故A 错误,B 正确;

C .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0

t 内a 车的位移比b 车的大,根据x v t

=

可知a 车的平均速度比b 车的的平均速度大,故C 错误;

D .根据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两车的加速度均减小,故D 正确。

23.BCD 【解析】 【详解】

AB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两

解析:BCD

【详解】

AB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两车不能相遇;故A 错误,B 正确。

C .若乙车在前,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在t 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然后甲车在前面,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可能乙车再次追上甲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故C 正确。

D .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 1时甲车追上乙车,速度相等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则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者不会再相遇;故D 正确。

24.AD 【解析】 【详解】

AB .由图可得,当夹角为θ1时,物体刚好开始滑动,则 解得

故A 正确,B 错误;

C .由图可得,当夹角为θ2时,摩擦力为零,则木块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但此时速度不为

解析:AD 【解析】 【详解】

AB .由图可得,当夹角为θ1时,物体刚好开始滑动,则

11cos f F mg μθ=

解得

1

1

cos f F mg μθ=

故A 正确,B 错误;

C .由图可得,当夹角为θ2时,摩擦力为零,则木块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 ,但此时速度不为零,木块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故C 错误;

D .木板由θ1转到θ2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解得:

sin cos a g g θμθ=-

当θ逐渐增大时,加速度a 逐渐增大,即木块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故D 正确.

25.AC

设a 的质量为m ,则b 的质量为2m ;以b 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绳子拉力始终等于b 的重力,即T=2mg ,保持不变;以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支

解析:AC 【解析】

设a 的质量为m ,则b 的质量为2m ;以b 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绳子拉力始终等于b 的重力,即T=2mg ,保持不变;以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支持力2N F mgsin mg θ=-,向右缓慢拉动的过程中,θ角逐渐减小,当0N F =时20mgsin mg θ-=,解得1

2

sin θ=

,即30θ=,故A 正确;向右缓慢拉动的过程中,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绳子的拉力不变,所以绳子的合力减小,则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故B 错误;由图可知,角度θ从90变到0,根据()2N f F mgsin mg μμθ==-,可知,当角度θ从90变到30时N F 一直减小到零,当角度θ从30变到0时N F 反向增大,故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 正确;由受力分析图,可知水平方向:

()()2222F f mgcos mgcos mgsin mg mg cos sin mg θθμθθμθμ=+=+-=+-,由于()21cos sin θμθμθ?+=+-,而tan ?μ=,若3

μ=

,则30?=,故拉力为()221F mg μθ?μ=+--,角度θ从90变到0的过程中,当30θ?==时

()cos 1θ?-=为最大,则拉力最大,当角度继续减小时,()cos θ?-开始减小,则拉力

也开始减小,故拉力F 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故选AC.

【点睛】以b 为研究对象可得绳子拉力始终保持不变,再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摩擦力和拉力F 的变化情况;随着a 的右移,分析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化情况,再分析两段绳子合力变化情况即可.

三、实验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