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在社会中生活_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

人在社会中生活_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

人在社会中生活_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
人在社会中生活_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

2010年第6期

(总第365期)

No.6,2010

General ,No.

365

UCATIONAL RESEAR

——————————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研究”(课题批

准号:EEA070218)的研究成果。

人在社会中生活: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

王啸

[摘要]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关于道德教育作用的深层探讨与定位。“人在社会

中生活”是考察道德教育功能的主线。道德教育有三大功能:正义功能、意义功能与幸福功能。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是从“社会”入手,侧重于好公民的培养;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是从“个人”入手,侧重于好人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是从“生活”入手,侧重于创造幸福生活,由于“社会”与“个人”统一于人的“生活”,所以,幸福功能是正义功能与意义功能的综合与提升。

[关键词]道德教育;正义功能;意义功能;幸福功能

[作者简介]王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5)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关于道德教育作用的深层探讨与定位,揭示的是道德教育本来能够

做些什么。[1]由于“人在社会中生活”,所以,道德

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个人、社会和生活三方面。就道德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主要表现为正义功能,侧重于好公民的培养;就道德教育与个人的关系而言,它主要表现为意义功能,侧重于好人的培养;就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言,它主要表现为幸福功能,侧重于创造幸福生活。

一、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

“人在社会中生活”是考察道德教育功能的主线。它意味着是“人”在生活,而不是“社会”在生活,在价值论上“人”高于“社会”;它也表明人的生活无法脱离“社会”,那种离开“社会”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由于在不同的社会中人的生活感受和质量大不相同,所以,人们努力追求以人

为目的、尊重人的正义社会。这一点表现在道德教育上,就是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

(一)秉持正义:社会的首要美德

人类对正义的关注源远流长,古代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一切德性的总括”,“公正常常被

看做德性之首”[2]。近代以来,人类对正义的思

考越来越侧重于社会制度方面,亚当·斯密把“正义”看做“社会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

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3]康德更是指出:

“如果公正和正义沉沦,那么人类就再也不值得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4]。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

来,正义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和社会的首要美德,如罗尔斯所说:“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

社会利益的权衡”[5]。这充分说明作为社会首要

美德的正义的奠基作用。

(二)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

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公民尤其是好公民的培养方面。如果把公民和封建社会的农民对比,就会发现二者的根本不同。封建社会的农民在纵向上表现为臣民,在横向上表现为私民。臣民无我,私民无他。公民与臣民的根本区别是:臣民没有独立的自我人格,只有无条件的义务奉献;公民则以基本权利为内涵,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时具有自由意识。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公民这一自由人的根本首先要把握它的权利本位内涵。没有这一基础,所谓的义务不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严重的是,它会导致公民内涵的坍塌,使得公民和现代社会徒有其名。公民与私民的根本区别是:公民具有公共理性,积极参加公共生活;私民则只有狭小的私人空间,没有他人意识、公共意识特别是公共关怀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把握公民实质上是要把握他的参与性。围绕着现代公民的内涵和现代公民的培养,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意识

民主首先是一种政体形式,其核心在于“主权在民”,它要求把公民定位于国家和社会的组成者,在认识到“公民乃国家之公民”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国家乃公民之国家”,承认并保障其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地位。具体来说,民主政治有以下内涵:民主政治是选举政治,民主政治是参与政治,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民主政治是宽容的自由政治,民主政治是一种有限权力。[6]无论上述哪一方面,都表明民主政治与公民是互为表里的,没有公民的内在支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主社会。道德教育在这方面肩负着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的任务。

民主又不仅仅是一种政体形式,按照托克维尔的理解,民主意味着从政治、法律、社会构成,到人的思想、情感、心态以至文化和学术活动方式等一切领域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7]这里的实质在于民主已经内化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见解与杜威的见解相同,杜威也把民主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杜威进而指出,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民主教育之间互为基础,构成一种良性循环。[8]这样,人们才能摈弃暴力、破坏与强迫,学会以民主、协商、对话等方式共谋发展。在这个维度上,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的民主生活方式。

2.人权理念

人权最早由西方启蒙学者提出,具有反封建、反神权、反专制的时代特征,后因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而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众多国家的法治原则。如今,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人对人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中国道德教育理应在传播人权理念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权最为根本的价值在于它维护着个体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和所有人的尊严。它把人放在了关注的焦点,把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普遍的共同价值体系作为其基础。因而,尽管在对人权的理解上存在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毫无疑问,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理念,人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块基石。可以说,对人权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人们参与关乎他们生活的决定,有助于以人权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维护和平,有助于建设一个充满正义和关切的社会。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大有可为。通过道德教育,增长人们在人权方面的知识与才干,培养人权价值观,促进公正、宽忍和尊严,提高尊重人权的意识。这是一项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正因为如此,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强烈呼吁要加强教授能够给予人权以普遍意义的一套道德价值观念和态度。这其实是对道德教育在传播人权理念和促进社会正义方面的要求。

3.公共理性

公共理性是民主政体中公民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资格的人的理性,这种理性的主题是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公共理性的“公共性”在逻辑上体现为公共的推理以及大家都能理解并接受的证据,在内容上则体现为公共接受的理由。因此,所谓公共理性,说到底就是公共理由。在这种公共理性的运用过程中,既非简单地以他人立场代替自己的立场,也非简单地把自己的立场凌驾于他人的立场之上,而是以一种自由平等的公民身份,从一种主体间性的立场出发,就重大问题达成共识。这样,不仅保证了个体的独特性和权利,也保证了集体的公共利益,而且能够促进公民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公民以和平的方式说理、相互协商的能力,杜绝暴力等非理性行为。

4.公共责任

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承担责任。公民的责任特别体现在对公共价值和公共生活的关心方面。所谓公共价值,是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平等受益的、开放性的价值追求。它一方面不同于自我价值的个人视角而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也区别于那些基于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一个族群利益的集体价值,而是站在民主与社会正义的高度上,自觉追求和捍卫人类的普世价值,如和平、可持续发展、人权、公正、自由、法治,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承等。公民应当了解、关心、秉持并自觉实践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这样才能促进自我及他人的幸福与尊严。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公民的积极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感,使其不仅要对自己的发展承担责任,同时也要对社会乃至人类的和谐发展承担责任。

二、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

“人在社会中生活”,一方面揭示了正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需要正义是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人对意义的追寻,是人之心灵的要求,也是人之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人所独有的生存方式。可见,人类既呼唤正义也呼唤意义,没有正义,我们的尊严就得不到保障;没有意义,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滋养。前者要求我们关注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后者则要求我们关注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

(一)追寻意义:人之存在方式

人生的意义,一般是指个体对自我的整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的理解和反思。赫舍尔指出,人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对意义的关注,是人之存在的必然性,“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9]因为“人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的,总要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的生存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10]。可见,对意义的追寻,构成了人之独特的存在方式。

(二)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

众所周知,在现代教育中,知识技能教育排挤乃至压倒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这种单向度的、无视心灵和意义的教育当然是不健全的,而如此维度上的道德教育已演变成一种知识教育,无法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梁启超认为,精神——道德实为知识运用的根基,具有优先的地位。他指出:“一般教导者,也不注意在这方面(道德生活——笔者注)提倡,只天天设法怎样将知识去装青年的脑袋子,不知道精神生活完全,尔后多的知识才有用。苟无精神生活的人,为社会计,为个人计,都是知识少装一点为好。因为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作歹事的本领也增多……盖人苟无安身立命之具,生活便无所指归,生理心理,并呈病态……因此我可以说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11]。由此而论,中国道德教育必须改片面的唯知识主义和技术实用理性的纯知识教育模式为全面教育的模式,也就是一种侧重于人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追求的是“智德双修”的“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兼容;在这种模式中,我们需要大力加强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的培养,而所谓人文意识或人文诉求,也就是以道德力量来对抗本能和理性万能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与颠覆,使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主体的内在意识去寻求外在世界和人生的最终意义。[12]如此,道德教育就不能逃避人生意义这一学生人生发展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具体来说,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1.人性化

首先,人性化意味着道德教育对人的尊重,这包括道德教育理念的人性化和道德教育环境的人性化。前者指教育者要在头脑中真正树立起受教育者之主体地位的意识,尊重其人格;后者指道德教育环境要以“为人”的方式来设计。无论就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来说,还是就师生关系而言,都应以关怀意识为底蕴。没有这种关怀底蕴,教育根本就不成其为教育。这是生成意义的前提。

其次,人性化还意味着自觉培养具有完满人性的人,也就是说,要把价值主体的培养放在首位。强调价值主体,并不是排斥知识,而是把知识统合于价值的意义观照之中。由此,对受教育者

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也就必然占有重要位置。这样才能突出教育的完整内涵,也才有可能培养出人性丰满的人。这其实正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

2.个性化

人性化侧重于对人之完整性的强调,个性化则侧重于对人之独特性的强调,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站在价值论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尊重其实就是对人之价值的尊重。《世界人权宣言》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

从一个更深的层次看,关注个体、发展个性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深层缺陷就是对个体和个性重视不够,而没有对个体的关注,没有个性的内在支撑,这种“人”其实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真实前提。所以,处在转型期并以人之转型为重大使命的中国道德教育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发展和解放的程度。

3.创造性

创造性是对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实质性延伸。人的自由本性必然要落实为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的价值就在于人可以凭借其创造性的活动打破肉体自身的束缚,使自己生命的存在获得开放、应然的性质。然而,传统德育对创造性的认识根本达不到以上高度,其充其量只是从一种工具层面去理解创造性,它所谓的创造性,无非是在“物性”的范围内给你一点灵活性罢了。因此,只要还局限于这种立场,我们就无法从价值论的高度去理解创造性之于人的根本价值。此外,也不能把创造性仅理解为一种强国富民的手段,亦即一种能动的生产力因素。创造性的确包括这一点,但仅仅局限于此,就会把人变为“人力”。毋宁说,价值论维度上的创造性,内涵要丰富得多,最为根本的,是对自己丰满人性的创造,对自己独特个性的创造,对人生意义的创造。

从价值论高度对人之创造性加以立法保障,有助于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痼疾:对创造性的忽视。传统文化在漠视个性的同时也在泯灭着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

总之,现代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人生意义的精神实践和可能生活,而赋予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正是道德教育意义功能的充分体现。

三、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

“人在社会中生活”,生活的质量主要由幸福来衡量,生活的成就就是幸福。可以说,幸福是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涉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当然,人的生活是在社会中展开的,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生活是为了社会,因为“社会只是生活的必要手段,生活本身的质量才是生活的目的”[13]。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道德教育本身具有幸福功能。

(一)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目的

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断过,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把伦理学定位为关于幸福的学科,近代的洛克则指出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的自然权利。如果说以上所说的主要侧重于成年人的幸福的话,那么《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则强调了儿童的幸福:儿童时代应是欢乐祥和的时代,是游戏、学习和成长的时代,也就是幸福的时代。之所以每个人都向往、追求、创造和享受幸福,是因为幸福是人之生活的根本目的。在这个层面上,前文所说的正义与意义,都是为人的幸福服务的。只有解决了社会维度上的正义问题和个体维度上的意义问题,幸福生活才有可能实现,而正义与意义也在人的幸福生活中统一起来。

(二)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

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14]。换言之,在这种“生活道德的视域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于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15]。

具体来说,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需要在以下张力中来把握。

1.幸福与道德

道德源于人们的生活。关注人们的生活,目的是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一种好的生活,包括德行与幸福两个方面。“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质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16]这里的关键是要认识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17]。作为人之生活方式的道德教育,只有得到生活的接纳与认同,才能观照人生的意义,使人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可见,关注人生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道德教育的宗旨就在于促进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

让人欣慰的是,过去人们把道德当成幸福的标准和根据,确立的是幸福的道德原则,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确立起了道德的幸福原则,把幸福本身当成道德的根据与基础,从而大大提升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确立了每个人在不同的道德价值面前进行自由选择的自主性。[18]这就为道德教育幸福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2.幸福与权利

权利源于对人的尊重,它提醒人们:每个个体都应受到最大可能的尊重,每个个体都不能仅仅被视为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利文化很不发达,特别是中国的封建传统道德更因其维护一种严格的、以服从为特征的身份等级制度而与现代权利观念格格不入。这种封建道德的实质是:在赋予位尊者以绝对权利的同时,却要求位卑者承担片面的义务。由此,在这种等级序列的人伦关系中,根本不存在个人的独立、自主和意志自由,而只存在“特权”和“服从”,个人权利观念、权利义务平等观念自然无从谈起。这就注定了中国人权利意识的启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中国道德教育应自觉地培植尊重个我、尊重个人主体的权利文化。

具体到幸福来说,需要把幸福提升到权利的高度,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中国语境下,有人认为个体权利固然重要,但国家、集体的权利更重要。其实,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一样,都是对正当利益的确认,都应受到平等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个体的幸福权利不仅具有个体的意义,同时也有社会公益的逻辑内涵。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也是为了保障和促进公共利益。个体的幸福权利的正当行使不仅利己,也利他、利民、利国。[19]这是在发挥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时需要格外注意的。

3.幸福与关怀

“假如道德哲学关心人们生活的幸福,我们就有理由期望关怀在道德理论中拥有重要的意义。”[20]在诺丁斯看来,关心者和被关心者是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形式,而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人际关系。这里的关键在于,关心是处于关系之中的一种生命状态。作为一种关系伦理,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事实上,1989年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就体现了这一点。1972年,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过“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的演变,表明了人们在教育观上的重大进展:如果说“学会生存”试图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侧重于改造与征服自然界与物质世界,那么,“学会关心”则把视线更多转向了人,主要解决的是人对人的理解、关心和合作问题,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们对美好可能生活的创造。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现代道德教育不但要教会人如何生存,而且要教会人如何与他人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同创造。只有关怀者,才能体验到更大的幸福。

围绕着“人在社会中生活”,我们依次探讨了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意义功能和幸福功能。只有充分发挥这三大功能的作用,中国道德教育才能为正义社会、意义人生、幸福生活做出自己的卓越贡献。

————————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0.

[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6.

[4]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65.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

[6]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6—47.

[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9]威廉·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6.

[10]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13.

[1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

1989.11.

[1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574—576.

[1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8.

[14]鲁洁,等.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15.

[15]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16]高兆明.道德生活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262.

[17]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18]戴茂堂,等.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大学出版社,2001.219.

[1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22—323.

[20]Tronto,J.C.Moral Boundaries[M].Routledge:Chapman and Hall,Inc.,1993.125.

A Person Lives in Society:On the Three Fun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Wang Xiao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orientation about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That"a person lives in society"is to inspect the functional mainline of moral education. Following this mainline,moral education has three main functions as justice,meaning and happiness.The justic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start with"society",putt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civil good citizenship.The meaning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start with the"individuality",putt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ng good person. The happiness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start with"life",putt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reating happy life. Because"society"and"individuality"integrate"life"with a person,the happiness function is the synthesis and promo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justice and meaning.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function of justice,function of meaning,function of happiness

Author:Wang Xiao,associate professor of 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

[责任编辑:宗秋荣]

德育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 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概念: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 等级性:在古代社会,道德教育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到整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是受制于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的; 神秘性:指在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宗教或类宗教特性(包括德育在内的全部学校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完全从属于宗教组织); 经验性:第一,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采取不成规模的师徒授受方式,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第二,道德教育思想不分化、非专门化,缺乏“科学”的证明。 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 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二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三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第二章 1、苏霍姆林斯基的三点教育探索表现: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学校教育环境的工作,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育准则,那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到的财富里生活;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连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两个因素; 最后,他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德育,或者说在他的教育艺术中显示德育更多地隐性化了。 2、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以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阶段(以他人期望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二,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阶段(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阶段一,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二,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3、价值澄清理论的最大特点: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的过程上去。也就是说,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任务在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非将教师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需的七个步骤: 自由地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赞同与珍视;确认;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1.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3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不属于传入中国的近代文明是() A. 轮船、火车 B. 电报、电话 C. 照相机、电影 D. 缠足、跪拜礼 2.192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在北京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①“大人,您何时回来” ②“先生,小姐生病了” 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④“先生,夫人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今年是辛亥革命105周年。下列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①中山装②握手礼③剪辫子④废止缠足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A.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B. 剧中人们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D. 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5.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 A. 张某阅读《申报》,知道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悲愤万分 B. 刘某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坐火车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军通过电报传递军情 D. 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6.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 断发易服 B. 移风易俗 C. 实业救国 D. 践行民权 7.1879年,唐廷枢提议修建唐胥铁路。……“行车未久,言官(御史)复连奏弹劾,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清朝皇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在这种情况下,慈禧降旨禁止机车行驶。……小火车被禁驶后,用骡马拉的运煤大车再次行驶于唐胥铁路的轨道上。这一现象说明() A. 封建传统思想是近代化的一大阻力 B. 铁路在当时的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C. 清政府对铁路完全是排斥否定态度 D. 火车机车污染严重遭到统治者反对 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 《申报》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新青年》 9.1898年,慈禧太后坐了一次汽车之后,就下令不再坐汽车了,因为汽车的司机不跪且坐,而且居然坐在太后的前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测试题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故事:有几个年轻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是怎么分每天的粥都是不够吃的。有人提出了下列分粥的方法,相比较最公平的是() A.先满足饭盘大的人的需要 B.每天随意指定一个人分粥,谁先来谁先拿 C.指定专人负责分粥,其他人须无条件服从 D.轮流分粥,负责分粥的人等大家都挑好后再拿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谈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回答2一3题。 2.温家宝总理之所以强调“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是因为维护公平正义()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C.有利于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D.有利于根除不公平现象 3.下列做法符合温总理谈话精神的是() ①2010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②山东省努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③潍坊市投入46亿元资金改造农村住房④中学生小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①电脑黑客通过网络盗取用户个人信息②有人在公园里乱扔垃圾,小王立即上前制止 ③看见有人打架,小王及时拨打“110”④某律师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某校初二八班和七班学生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比分只是一分之差,离比赛结束前3秒钟,八班的一名队员不慎摔倒。七班队员趁机投篮得分。比分反超。哨响比赛结束。七班获得冠军。八班不服,认为不公平、不公正。对此,你的看法是() A.维护正义和公平必须以遵守规则及其程序为前提 B.讲公平更要讲人情 C.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要因人而异 D.应该重新调整比赛规则,再比赛 6.福建省教育厅决定从2011年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文化学科竞赛中考加分政策,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考核。这一决定() A.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B.能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升学的机会 C.打击了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7.“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2009年评出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同步测试

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 1.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中写道:“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主要是指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3.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开始进行文学革命 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4.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5.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 6.关于新文化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背景下发起的 B.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C.《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这场运动的开始 D.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615969803.html,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作者:毛在春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9期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顺应教育的发展,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的要求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结合实例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学生在课堂中将生活和学习进行一定的统一和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价值。 【关键词】道德法治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16-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生活化”的改进,是响应了新课标改革的号召,利用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同时促进了政治课堂回归到生活中。老师对学生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体验进行一定的关心,在课堂中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观察,促使课堂生活化的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的要求 “生活化”教学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授课的时候要和国家的政治,经济事件进行结合,同时要和学生周围发生的事情,学生的生活,教学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一定的联系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生活作为基础,把学科知识作为支撑,从而形成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 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的措施 1.将生活化导入到新课中 在将生活化导入到新课的过程中,要融入一些生活的气息,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一定的激发,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结合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来进行教学。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唐山大地震”的讲解的时候,学生们怀着严肃的心情进行听讲,教室里非常的安静,快到 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发地震时人们为了求生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影片视频,每一个孩子或者成年人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学生们的耳边进行回荡,就在这时,上课铃声响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作业设计人教版

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1. 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有一项的叙述与当时的史实不符合,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D.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2.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这一事件反映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进步 B.清王朝拒绝一切西方先进技术 C.民众的愚昧和思想落后 D.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 3.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火车传入中国 B.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C.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法令 D.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4. 如图是清末河北邢台火车站人们乘坐蒸汽火车的的场景,当时的报纸写到:“乘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图中的交通下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新的交通下具火车有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工业文明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5. 1898年,慈禧太后坐了一次汽车之后,就下令不再坐汽车了,因为汽车的司机不跪且坐,而且居然坐在太后的前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A.慈禧厉行节约 B.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C.汽车售价昂贵 D.中国不需要汽车 6. 李兴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他的生活中可能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7. 19世纪80年代,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下列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A.拍电报 B.写封书信 C.上网 D.移动电话 8.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你的生活中会有下列哪些现象出现() ①用轮船经营航海业②在北京可以坐火车到张家口③用电报和上海的朋友联系 ④中国有了近代第一支海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79年,唐廷枢提议修建唐胥铁路。……“行车未久,言官(御史)复连奏弹劾,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清朝皇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在这种情况下,慈禧降旨禁止机车行驶。……小火车被禁驶后,用骡马拉的运煤大车再次行驶于唐胥铁路的轨道上。这一现象说明()A.封建传统思想是近代化的一大阻力 B.铁路在当时的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C.清政府对铁路完全是排斥否定态度 D.火车机车污染严重遭到统治者反对 10.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出现() A.张某阅读《申报》,知道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悲愤万分 B.刘某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坐火车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讲义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学员专用讲义《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资料

第一章德育概述 【真题再现】 1.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2.德育对青少年学 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 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 数量标准 B.质量标准 C.形式标准 D.内容标准 4.【多选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艺术教育 D.道德教育 5.【多选题】制定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 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6.【判断题】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 形式和方法。() 【内容梳理】 一、德育的含义 (一)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 (二)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三)德育的内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 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 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道德教育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操作

道德教育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操作 当前,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是否所有课程都必须全面走向生活化我们暂且不论,但品德课却是天然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生活化是品德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初步认识。 一、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辨义 1、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品德课生活化,具体地讲,是指品德课的内容来自生活,通过展现典范事件的过程或瞬间,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事件、经历和问题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教学体现“范例性”和“引导性”功能,注重学生多样性活动和交往的需要。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为教与学创设了重组与拓展的广阔空间,它较之以往的品德课堂应实现以下三大变化。 一是要变以德育为轴心的演绎性学习为经验积累。人的经验是在充满暗示的社会生活中,在面对事件并作出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学不是向儿童诠释生活,而是重在通过学生重温生活事件,在生活画卷的引领之下,认识和理解生活,形成正确的态度,积累鲜活的案例。经验需要在特定的关系中生成,如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学生与文化的关系,这些“生活世界”的基本关系,构成学生丰富而变化的生活。

二是要变德育范畴内的学科活动为综合性学习,即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儿童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进行教学。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如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如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跨学科的内容组合。HttP:// 三是要变一维的时空单一的形式为多样性多元化的开放。首先是学习时空的开放,课堂不仅仅在教室,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都可以成为课堂。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社会生活的背景或生活领域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都可以开发成为学习对象。第三是教学方式的开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学习,如利用现代传媒、再现生活事件、文艺表演等多种资源等都可综合运用。第四是学习评价的开放,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答案不追求唯一,允许多元。 2、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结构特征 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结构,以主题呈现、案例引导、活动操练、情境感悟、问题拓展为基本特征。 ——主题呈现。主题是结合性的学习活动内容,是内容标准的具体化,是对某一生活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概括。每一主题都内在地体现不同的设计维度,达到不同内容维度的整合。即按照“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1、我的家在哪里P4 (1)地图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社区中生活 P7 2、乡村和城市P9 (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3)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4)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6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答题时一定要先说明等高线的稀疏或密集状况,再得出缓坡或陡坡的结论 )具体见书本P17 (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褐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越深,海拔越低,绿色越浅,海拔越高。图册P9有缓坡、陡坡、鞍部、山脊、山谷,悬崖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注意山脊处不可能出现河流,山谷处有可能孕育出河流)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教案一】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第四课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 主备:罗慧君一、课程标准: 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2.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3.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2.了解近代社会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并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3.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了解变化产生的影响。 4.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中国近代同古代或现代社会生活的差异,从而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结构分析: 近代社会由于受到辛亥革命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的影响,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本课向我们展示了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服饰、电影报刊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剪辫子、放足等社会习俗的变化,科学、民主、自由思想渐入头脑的一系列思想变化。本课分“生活中的变化”和“头脑中的变化”两个专题阐述了这些变化。

“生活中的变化”──首先以交通通讯工具为例,向我们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科技成果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及这些科技发明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接着介绍了由于受到辛亥革命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社会习俗发生的变化──男子剪掉辫子,妇女缠足者减少。 “头脑中的变化”──主要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废除,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从结构上看,本课按照由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逐层递进的顺序,展示出一幅丰富的近代社会生活画卷。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教师可提出问题:“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有哪些?其中哪些成果在近代传入中国?”从而引入本课主题。 本课内容讲述社会生活,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衣、食、住、行、文化、教育、习俗、妇女地位等若干小组,让他们在课前收集一些老照片或其他资料。然后以照片为背景,配合歌词改编、民间歌谣展示、小品表演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 [生活中的变化] 1. 新的交通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的教学建议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一、背景: 心理学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涉及最广泛的主题,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中的为人处事,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懂点心理学。所以说我对心理学可谓是既有兴趣又有些神秘的感觉,可能是过去对心理学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像学了心理学就会知道别人心里面在想什么;心理学像一种魔法一样,但是通过马前锋教授给我们讲授的这几节课之后,我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而且萌发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 俗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说人的外在行为是比较容易观测和推断的,但人的内在心理就很难把握。的确,与人相处,贵在知心。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认识“心”的学问,心理学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范围很广,如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如人的需要、动机、意志、情感、兴趣、技能等等。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就像灯搭一样,指引着我们去探索人心得奥秘。 二、心理学的理论、概念: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2、登门槛效应的理论: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上称之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案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1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一框我们向往公平 一、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公平感的产生;②公平(不公平)的含义; ③社会公平的含义;④为什么要维护公平?⑤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⑥怎样做一个有公平感的人?⑦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如何? 2、能力目标: (1)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分清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2)维护社会公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树立规则意识,遵守正义制度,敢于、善于同不公平现象、行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合作公平、社会公平的含义是重点;

2、为什么要维护公平?是重点; 3、应该如何维护公平?是重点 4、公平感的产生;公平的必要性的认识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活动等的运用。 四、教具教学手段:(略) 五、教学过程: 引言部分的讲解: 在这个故事中,让同学们思考老人的同学提出“比赛不符和公平正义的要求”,为什么违反了比赛规则,比赛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正义的?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公平正义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通过问题的列出,激发学生对本内容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着问题学习本。 并且在引言的第二段上初步认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正: (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通过本P3—P4材料分析,让同学门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产生公平有不公平感?(教师点拨)合作就利益关系,从作中产生了利益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感。 2、认识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的含义?在这里要抓住判断公平的标准是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否

【人教版初三历史《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检测试卷】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人教版初三历史《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检测试卷】悄 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学会去做试卷,因为通过做试卷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三历史《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检测试卷,欢迎阅读! 人教版初三历史《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3年浙江丽水中考)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是对史实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1917年这一时间定语。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都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正确答案是B。 2.下列对于中国妇女的行为属于解放妇女的是( ) A.女子无才便是德 B.树贞节牌坊 C.三从四德 D.妇女放足 【解析】课标要求了解近代社会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本题ABC都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可排除。正确答案是D。 3.下列行为体现平等思想的是( )

A.作揖 B.下跪 C.叩拜 D.握手 【解析】课标要求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变化。本题ABC都是封建社会的生活行为,可排除。正确答案是D。 4.跨入20世纪后,悄然之中,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原因是( ) A.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 B.工业文明的洗礼 C.科举制度的继续推行 D.军阀割据和混战 【解析】课标要求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正确答案是B。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知识点新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七上知识点(第1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1.地图三要素: 2.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1.聚落: (1)聚落种类: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 (3)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因素: ①村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②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的高脚楼,悬离地面,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墙厚窗小,适应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又如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 (4)乡村类型: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产业分别是种植业、渔业、林业和畜牧业。

(5)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2.区域联系: (1)原因: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人文环境也不同(必要性)。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目的)。各区域加强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意义)。 (2)内容(表现):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联系。 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常见的地图种类: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电子地图、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2.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平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 3.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它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地势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6.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种类的地图。如到外地旅游,要选择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和城市交通图。 7.选择交通方式,需要比较三方面的优劣: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1.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习题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习题 一、选择题 1、有线电报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人用来传达生意信息 B.使人们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C.记者用来发送新闻报道 D.亲朋好友用它来传递亲情 2、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硝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3、近代中国人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A.书籍B.电影C.电话D.报纸 4、下列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 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再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5、19世纪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 A.轮船汽车B.火车飞机C.汽车飞机D.轮船火车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清朝建立后,中国的男性都要蓄发留辫。民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剪辫”的浪潮,以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民国时期,国人既保留传统的长衫马褂,也日渐改穿西服,而“中山装”则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男子服装。 材料三:不少年青人,极力打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年青妇女不再沉默,

纷纷向传统礼教作出挑战,甚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至于残害妇女的缠足陋习,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日渐势微。 (1)上组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对你有何启示? 7、“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结合上述现代谚语,分析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请举例说明。 8、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B D B D 二、非选择题 6、(1)社会习俗的变化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甚至微不足道,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7、便利:如出行更便捷、促进了商品流通、信息传播更快等;举例略。 8、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文档资料

小学xx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育设置的初衷绝不仅仅在于提高孩子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更在于通过生动丰富的案例,使孩子们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丑现象建立一个基本的认知,教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引导小学生在多元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而为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xx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的感知力、想象力高度活跃的阶段,道德观念也逐渐由他人管教向自律转变,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和判断还十分肤浅,需要借助具体的道德生活情境来加深理解。教师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需避免一味枯燥的说教。而品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提倡将课本中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通过对学生讲述各类案例,使其深刻感受社会事件、事件人物的真实感受,从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情感的共?Q中实现思想的顿悟。 二、xx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机械运用素材,生活化教学情境搭建路径不畅 部分教师错误理解品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的地位与作用,不是利用先进的理论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变革自己的教学理念,而是一味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堆砌教学案例上,认为准备大量案例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并未关注准备素材与教授内容的关系,也不去引导学生开展对案例的思考,甚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刻意编造“假、大、空”的案例。对于年龄偏小的小学生来说,只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看待这些案例,根本没有完全理解案例的教育意义,他们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反而容易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无益于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 2.偏重理论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不畅

德育的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 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大学》——我国最早的德育专著 《论道德教育》涂尔干——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凯兴斯泰纳——最早研究品格的专著 《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 3、德育的功能(简):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1)、德育的政治功能 a、德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意识的人,维护与巩固政治 b、德育通过学校这一阵地,传播思想制造舆论 c、德育直接培养政治人才 (2)、德育的经济功能(生产——流通——消费) a、生产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 b、流通领域:诚信体系 c、消费领域: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3)、德育的文化功能 a、保存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融合创新文化; d、引领文化 2、德育的个性化功能 (1)、德育的个体发展性功能:为个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对个 体的品的结构(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的发展起作用 (2)、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满足人超越的需要,满足精神追求 的需要,使人从中获得精神的快乐、愉悦 4、德育的地位的认识(结合实际谈) 德育首位论、五育并列论、完全寓它论、以智代德伦、德育唯一论 5、德育目的的概念: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格规格。 6、德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7、确定德育目的的依据(简) (1)、客观依据 a、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 b、不同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c、各级各类学校不同阶段的特点 (2)、理论依据 a、德育目的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该理论既确定了人的全 面发展观又展现了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b、各种流派围绕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目的、教育取向的不同 个体本位论:主要考虑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来确定德育目的(代表人物:杜威、 卢梭) 社会本位论:在遭人与造公民之间选择造公民(代表人物:涂尔干) 科学主义:社会瞬息万变,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教育的功利性、适应性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要按人性化的需要来设计 8、我国小学德育目标(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

德育原理超级完整版

德育原理 1.“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转化理论”。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2.德育的内含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4.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5.德育的现代化特征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的德育①学校德育的民主化②学校德育的世俗化③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6.德育理论的形态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7.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8.德育的本质三种人性①是与动物性相联系的人的自然属性—实际上是本原性的人性②是与兽性相对的人性—这是本质意义上的人性③现实存在的人的综合属性(现实性人性或者德性)—它是前述两种人性综合与运动的结果。 9.对道德本质的解释及其意义,第一是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讨论德育本质。第二是从本质形成的角度讨论德育本质。最后,道德教育本质讨论还有一个在教育内部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的本质探讨唯度,这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等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质的不同。德育功能的含义;德育的效果有高有低,因具体的德育实践而定,但德育功能却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规定。故客观效果和能量只能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德育在生活的存在与德育的本质德育在(品德),一是道德主体的品质。二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行为,可称之为道德生活,,道德实践或者德行生活。 10.正确德育观的意义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立。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适度的德育实践。 1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2.认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要注意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13,。德育的个体功能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14.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15.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落实要注意首先是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其次是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16. 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①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中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唇阶段(1岁前),肛门阶段(2~3岁),男性生殖器官崇拜阶段(3~5岁),潜伏阶段(6~12岁),生殖阶段(成人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动欲区与之相联系。解决的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人格。②社会学习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检测题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济宁市)2010年3月14H,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温总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B . 实现公平正义能满足人们的各种期望 D .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谈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回答2—3题。 2 、温家宝总理之所以强调“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是因为维护公平正 义() A.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有利于增强公 民的权利意识 C.有利于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D.有利于根除不公平现象 3、下列做法符合温总理谈话精神的是() ①2010 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 亿元用于促进就业②山东省努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③潍坊市投入46 亿元资金改造 农村住房④中学生小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武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总理的这句感言,在广大民 众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平能使人的一切期望都得到满足 B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C . 公平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5、2009 年10 月24 日下午,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三名同学为救 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对这三名大学生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A. 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应该是救人 B. 牺牲三个大学生的生命去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不值得,不应该提倡 C. 珍爱别人的生命,但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D .这种不计代价与回报、奉献社会的壮举,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6. 下面对于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对公平有着相同 的理解③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下列做法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是() A. 实施再就业工程,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 B. 国家推广免费义务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