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研究报告

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研究

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摘要

一、行业发展概况

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超过2600亿人民币,其中支持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分别贡献了%、%、%、%和%。感知层和传输层中涉及的厂商数量最多,在物联网行业引起了最密集的竞争。

2011年,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

2011年物联网行业发展有以下特点:(1)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最为现实的应用实施点,也是省市政府推动物联网发展最直接的触发点,2011年成为物联网发展中最热门的关键词;(2)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示范项目大量涌现,由概念逐步走向实际应用;(3)2011年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业务上频频发力,智能手机正成为物联网核心终端是中国物联网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推动力;(4)物联网概念继续得到热捧,各种物联网概念的会展活动层出不断,知名的ICT展会或会议中,物联网也成为其中最热亮点,物联网概念已经逐渐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了解。

二、区域发展情况

在物联网区域发展趋势方面,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马太效应”现象,即“强者越强”的趋势。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总体产业布局空间,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产业的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优越的发展条件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这些区域汇集。

从城市布局来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无锡、广州、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已经处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城市将继续引领物联网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扩大,并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形成多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集聚区。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当前物联网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种趋势:

(一)政策投入成为产业发展最强动力

“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对目前刚刚起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倡导发展物联网产业,借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各地政府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中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可以预见,2012年,物联网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二)物联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标准竞争

2011年,一些地方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的标准,各有各的标准。物联网涵盖范围极广,相关标准影响较大。在制定标准时,各个参与方都试图让自己的想法能够主导上层标准的制定,并占取主动地位。

(三)产业链逐步形成,应用领域逐渐明朗

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安防、交通和医疗三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大、增长最为显着的领域。根据“十二五”规划,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四)物联产业向西部扩展

目前我国物流网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2011下半年开始国内西部的陕西、兰州、四川、重庆也开始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2012年将会有更多的西部城市开始加入物联网之中。

(五)应用进一步扩大

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客户仍是政府及事业单位,还没有演变成市场普遍消费模式。随着,地方政府、中国物联网(RFID、传感网、智能通讯)产业各大联盟和国内外企业、机构的鼎力支助,关于民众的应用示范将会逐步扩大。

综合来看,一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仍不够顺畅,物联网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清晰,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共享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多层面的政策投入仍是推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强动力,短期来看,这种支持仍需要继续。

四、行业风险分析

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主要面临宏观经济环境风险、政策风险、技术与运营分析以及上下游产业风险几个方面。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12年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够,缺动力。不过,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在加速的会恢复;从政策风险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着政策扶持力度低于预期、各地政府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从技术层面看,我国还没有开发出大规模、系统化、覆盖全国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上下游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核心技术突破慢于预期、产业链低端领域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走低、物联网标准出台慢于预期的风险等。

五、行业信贷建议

物联网行业信贷的总体守信原则应该以支持这些重点项目为主:

技术研发类项目: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和节点等感知技术,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系统、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应用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标识编码、频谱等共性技术的研发。

产业化类项目:重点支持传感器、二维条码识读设备、M2M设备、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节点/网关、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关键产品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

应用示范与推广类项目:支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造传统工业流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工业行业应用示范,以及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社会信息化等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示范。

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项目:支持物联网总体架构、接口、协同信息处理等基础和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支持物联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同时,银行在授信时应当参考2011年产业指导目录,对目录中鼓励类的产业或者技术给予信贷支持,禁止对淘汰类的行业及技术进行授信。

目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