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二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压强》教案

第一节压强

南阳市油田六中侯伟

一、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知道压力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力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

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情感目标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压强概念的理解;

2、利用压强的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方法:

列举实例、实验探究法。

五、课时数:

1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用两手的食指同时分别按一下笔尖和笔尾两端,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两手对笔的压力相同,为什么产生的效果不同呢?(按笔尖的食指要疼一些)学了本节知识我们就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

(二)、新课:

一、压力:

分析以下图:

得出: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作用于物体表面。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探究一:

把实验小桌放在海棉上,在其上面分别放一个200克和二个200克钩码,让学生观察海棉的凹陷程度,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2、实验探究二:

在实验小桌上放一个200克钩码,让学生观察海棉凹陷程度,把实验小桌倒置过来且放一个200克钩码,观察其陷程度;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上述现象,得出: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物理学上,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三、压强:

1、压强的定义: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压强: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2、用速度和密度的定义类比方法让学生得出压强的公式:

F== pS 强调:S是指被压物体的受力面积也即是相互挤压p==F/S 的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S== F/p

3、压强的单位:

压力F的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的单位是:米2,则压强p的单位是:牛/米2,称为帕斯卡,符号:Pa。说明1 Pa的物理意义。

4、举例说明1 Pa的大小。

四、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先从压强公式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结合课本实例,教师再举出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例子:如用碗边沿打鸡蛋比用手握鸡蛋要容易烂的多等,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三)、应用举例:

1、让学生回答新课前提出的问题。

2、一辆质量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要注重分析,先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在计算过程中,注意重力的计算,不能写成F=mg, F=G=mg 。

3、一个人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何使他对地面的压力迅速增大一倍。

4、教师把玻璃杯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两种方式放在细砂上,请同学们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5、讨论课后练习4、5题。

(四)、知识小结。

先让学生讨论本节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再归纳、补充。

(五)、课后练习:课后作业1、2、3、题。

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3、突出“分析论证”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2、知道连通器和安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3、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探究及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公式的理解、应用。

三、教学难点: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及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

推理法、自主探究法。

五、课时数

1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巩固引入:

1、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2、压强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回答、再补充;对第2个问题再加以解释,演示迷你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又易于流动,所以液体对容器壁和底部也有压强。引入新课。

(二)、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1、教师先举出一些与液体压强有关的学生熟悉的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公式推导:假想液体中有一高为h、截面为s的水柱:

水柱的体积为:V = sh,Array水柱的质量为:m = Vρ

水柱对底部的压力: F = mg = Vρg = shρg

水柱对底面的压强为:p = F/S = shρg /S = ρgh

分析公式得出: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

(三)科学探究:

本实验探究是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结果。

1、通过学生阅读加油站内容,了解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让学生讨论、设计、制定探究方案:3厘米、6厘米深处压强。

3、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盐水、一组用水,使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

4、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

5、学生交流:让各组代表讲解本组获得的实验数据及可得出的结论。

6、分析论证:在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四)应用举例:

1、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

2、如图所示,A、B两容器内装有等深的同种液体,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 A P B;底部受到的压力F A F B;若将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容器重相同)P A‘P B‘。

A B

3、为使某高层建筑内距在面高度为80M的水龙头有水,安装在地面上向此高层建筑供水的高压水泵产生的压强至少要P a。

(五)、归纳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讨论课本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2、知道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1、连通器的原理;

2、应用连通器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

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实验、举例法。

五、课时数

1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一)、演示激趣引入:

1、用自制的U连通器演示课本8—22实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高底。

2、先设问:展示连通器模型,让学生猜想:装入水后各不同形状内的水平会怎样?然后进行演示实验。

(二)、连通器:

1、连通器:

上部开口下部连通的仪器。它是液体压强的重要应用。

2、连通器的特点:

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对照挂图或示图,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讲解液面总保持相平的道理。

4、应用举例:(举一些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例子)

告诉学生连通器就是利用小道理解决大问题的重要应用。三峡已经使用和正在建设中的通航用的船闸;过路涵;家庭中厨房和厕所中下水道的弯管。并讲解其应用。

(三)、液体压强的传递:

1、演示:装满水的溥塑料袋,用针迅速扎几个小孔,用力挤压,让学生观察:水向各个方向喷出。引出帕斯卡原理。

2、液体传递压强规律即帕斯卡原理: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在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适用条件:所有密闭液体。

3、帕斯卡原理的应用:

它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

利用挂图引导学生分析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得出:

F1/S1 = F2/S2

(四)、本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学到的知识。

(五)、练习:

1、让学生分析挂图:船闸通航经过(这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2、课本作业的第2题。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知道托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关系。

二、能力要求:

能用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教学重点:

有关大气压强的演示实验。

四、教学难点:

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学与学法:

实验、讨论。

六、课时数:

1课时。

七、主要教学设计:

(一)、演示引入:由实验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如果倒置过来放手后,让学生猜想会产生什么现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让学生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并将水杯逐渐倾斜直至水平,纸片仍不掉。

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呢?学习了本节课知识,就知道了。

(二)、大气压强的产生:

1、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也叫空气层,空气是否有质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指出:空气是有质量的,让学生查看密度表(注意条件):空气密度为:1.29kg/m3 ,当体积很大时,质量也是很大的。让学生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宽、高,试计算一下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2、用类比的方法(液体压强的产生)让学生讨论:空气有质量又易于流动,所以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演示课本铁皮罐变形实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4、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是很大的。

5、让学生阅读信息窗感觉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神奇。

(三)、大气压的测量:

1、利用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解: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注意引导,让学生思考:水银柱为什么下降到760mm高时就不再下降了?正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相等的。

2、让学生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

(四)、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气压计。

1、结合实物及挂图讲解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管式弹簧压强计的原理。

2、举例说明气压计的应用:蹬山用的蹬高计、飞机机舱、汽车轮胆、太空舱等都离不开气压计。

(五)、大气压的变化:

1、由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出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结合课本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就越小。

2、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1)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2)演示实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分析得出:

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低。

(3)应用举例:高压锅煮食物为什么比普通锅熟的快;利用大气压可以判断高度;还可以预报天气。

(4)让学生阅读信息窗,增大学生的知识面。

(六)、本节应用举例:

1、解释:课堂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平口杯用硬纸片盖住,倒立、倾斜时为什么水不会流出?

2、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塑料挂衣钩,用力按在光滑的墙壁上,就可以挂重物而不掉,为什么?

3、将试管装满水,堵住管口,倒立插入水中,缓缓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水面),试管中的水会流出吗?为什么?

八、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1、自制水气压计,并用自制的气压计,观察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告诉学生制作方法)

2、课本1、2、3题。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知识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能力要求:

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交通、生活的实际现象。

三、教学重点:

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2、正确解释实际现象。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列举讨论法。

六、课时数:

1课时。

七、主要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列举实例

1、一阵秋风吹过,地面上的落叶为什么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一阵大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为什么会被吹开了?

3、满载乘客和货物的飞机是怎样升上天空的?

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要想揭开这些奥妙,我们就要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我们把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

a、教师演示实验8—43、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两乒乓球如何运动?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b、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

a、在水槽的水面上放两只纸船,用注射器快速向中间的水域冲水,观察现象;

b、学生实验: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教师补充,得出结论:

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也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也较大。

(三)、应用解释现象:

1、几十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秘密在于机翼。(教师边启示边讲解)

飞机起飞之前,先得在跑道上跑一段距离.飞机向前跑,空气就相对地向后移动,空气的压强作用在机翼上使机翼获得巨大的升力.机翼的形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学们观察过飞机的机翼,它的截面是什么形状?

展示飞机图片,指出图片重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的。

适当提示: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气流大。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由于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2、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 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3、为什么风暴常常会把房子的顶部掀掉?(学生讨论回答)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布置学生书面写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在哪儿,有什么启发。

2、完成基训练四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与价值观 1.密切联系实际,提高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2.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 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工具 两端开口的塑料瓶、一端开口的塑料瓶、侧壁开孔的塑料瓶、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水、盐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1:潜水员在水下心跳和肺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 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么液体也受到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 演示实验一: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塑料瓶中缓缓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 现象:橡皮膜向下鼓起` 二、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方案一:向侧壁开孔并蒙有橡皮膜玻璃管中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 现象:橡皮膜形状发生变化 方案二:向上端开口的塑料瓶中加水,并在侧壁扎上小孔,观察是否有水从小孔流出 现象:水从侧壁小孔喷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①在学生的手上套上塑料袋深入水中,请同学们说出感觉(塑料袋紧贴手上有压力的感觉) ②将两侧扎孔,分别装有红色的盐水和水的两个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使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松开堵在小孔的手指可看见红色的盐水从小孔喷出,而红色的水没有喷出 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很容易猜想到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亠年级丄学期

物理备课2017人教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 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

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 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 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教案侯继泉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一、中考说明要求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二、本节主要物理研究方法的渗透 1.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2.理想模型法(“液柱法”):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 三、本节两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1.通过观察图1的实验认识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2.通过观察图2的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四、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1.用图3介绍微小压强计的原理并提出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器材:微小压强计、水槽、水、盐水、刻度尺五、探究实验过程

1.利用图4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 2. 利用图5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 3. 利用图6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

六、用“假想液柱法”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假想液柱法”的建立抽象不易理解从固体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 “假想液柱”对小液片的压力。利用图7的“假想液柱法”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为:。 七、小结: 1.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液体的重力、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2.利用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对某截面积的压力公式为。并结合公式分析图8所示的帕斯卡实验: (1)为什么用不了几杯水就能把很结实的木桶 撑破? (2)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 九、课堂练习:

例1、如图9一密封的圆台容器内装一定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例2、计算水面下1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为多少Pa? 十、中考链接: 例1:如图10所示,放在水平地面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 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N。(g=10N/kg) 分析:理解自由液面、深度的含义、自由液面在何处。 例2: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9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ˊ甲和hˊ乙表示,使hˊ甲与hˊ乙, 比较,则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分析:液体压强看两度,深度相同比密度,密度相同比深度,两度不同再寻路,善于寻找不变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教学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自然和生活中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内容包括: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音现象的基础。本章教材安排了一系列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从生活中体会到:声音具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三个特征,知道噪声的,以及控制和减弱噪声的三种措施,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知道什么是超声和次声,知道声音的反射现象――回声。 本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响度和音调的决定因素;知道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学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难点是学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课时安排】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课时;第二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课时;第三节,们怎样区分声音,1课时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课时;第五节,习题课,1课时。

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在空气中声波的速度是340/s;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活动,证明物体振动发声;通过对水波、弹簧上疏密波和声音引起空气振动形成的疏密波的观察、类比等活动过程认识声波;通过比较知道声波可在空气等不同介质中传播效果是不同的;通过看图和讨论,回忆生物课上已学的人耳结构,了解引起听觉的过程。 能积极设计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对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的活动有兴趣,并能找其他物体试验,还能跟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分析】

初二物理液体压强试题及答案

液体内部的压强 一、选择题 1.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D. 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2.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时,压强一定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强一定越小 C. 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强一定越大 D.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3. 如图所示,物体重400牛,F =100牛,物体和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厘米2,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400牛,10帕 B. 500牛,12.5帕 C. 500牛,1.25×105帕 D. 400牛,105帕 4. 一块砖长宽厚之比是24:12:5,将它用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最大压强为p 1,最小压强为p 2,则p 1:p 2( ) A. 24:5 B. 2:1 C. 12:5 D. 无法判定 5.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内装液体深度分别为h 1和h 2,且h h 12:=3:5,液体密度分别为ρ和ρ12 , 且ρ ρ1 22=,那么,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之比是( ) A. 5:3 B. 3:10 C. 5:6 D. 6:5 6.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当试管竖直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是p 1,将试管倾斜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 2,则( ) A. p p 12> B. p p 12< C. p p 12= D. 无法确定 7. 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上下等粗高度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其底面积S S S A B C >>,密度ρρ ρ A B C ==, 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 A. C B A p p p >> B. C B A p p p << C. B C A p p p >< D. C B A p p p == 8.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 A.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 书包带都做得比较宽 C. 切菜刀口要薄 D. 在烂泥地上垫上木板,便于人行走 9. 人坐在软沙发上比坐在硬木板上舒服,这是因为( ) A. 沙发有弹性,把人托住了 B. 人对沙发压力一定,但沙发对人的压力小 C. 沙发使人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 人陷在沙发中,和沙发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较小 10. 如图所示,容器中A 点的水的压强是( )

(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锁定目标 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 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 mm= 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 2 3 1 ㎝ 2 3 1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 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 (二)、误差: 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九年级物理上册 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 沪粤版

2 研究液体的压强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 素有关。 ⑵.认识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模仿帕斯卡裂桶实验的过程,体会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意义。 ⑷.经历用U形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过程,发展分析实验数据、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⑸.经历用选取“液柱”方法来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领会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⑹.通过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感受物理学逻辑推理的严密。 2.教材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是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及液体压强应用的一个重要实例——连通器。虽然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具体的要求,但由于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并且液体的压强特点是学习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是后续学习必备的知识,因此本节内容仍是初中学生必学的知识。 本节是按照“体验→探究→应用”的顺序编写的。首先通过“活动1:模仿帕斯卡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体会液体压强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强烈愿望。然后通过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介绍U形压强计,安排“活动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在定性探究的基础上,教材利用选取液柱这种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加深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理解,并通过例题加深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连通器是液体压强的典型应用,通过对茶壶、过路涵洞、锅炉水位器、船闸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通过“STS”栏目介绍三峡船闸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动机。

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计算题汇编

绝密★启用前 2018年03月21日初中物理17的初中物理组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计算题(共16小题) 1.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m2的L形容器重为4N,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的水,水面距底面10cm,a点距底面6cm,求:(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容器内装有35kg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1.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求: (1)容器底面所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4.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2N的平底玻璃杯在面积是1m2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g=10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 6.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水深12cm,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1》教案、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使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自己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难点:实验探究过程中假设的建立及检验假设方案的设计,只要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就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法 学生亲身感受、讨论法、课件展示、实验探究教学法 四、教学用具 老师仪器:侧壁开孔的试管、底部带橡皮膜的容器、水、橡皮膜、、塑料袋、水槽、U 形管压强计、底面积不同的大小烧杯等。 学生仪器:矿泉水瓶(侧壁扎孔)、塑料袋、橡皮膜、水槽、烧杯、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导入新课。 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跟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猜猜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侧壁开孔的试管,在里面注入水,打开橡皮塞水流出(教师演示) 问:如果把试管放入水中再打开橡皮塞水还会不会流出?

师:(播放对比实验视频)同样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今天的内容——液体的压强。(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液体压强的方向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可以知道老师因为受到重力,对地面有向下的压强。瓶中的液体受到重力对瓶底也有向下的压强吗?(生回答有) 问:如何把压强显现出来?(引导思考,如果把瓶底换成有弹性的橡胶膜会怎样?) 教师演示实验一: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 学生观察现象,交流看到的现象:橡皮膜向下凸起。 得出结论:(屏幕同步显示) 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 学生探究实验一:探究液体压强的方向 问:液体除了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对容器壁有没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 设计实验: 师:在同学们桌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矿泉水瓶、塑料袋、橡皮膜、水、水槽等,同学们可以尝试着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具体感受一下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注意观察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更多、更好,注意先讨论后实验。 (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发现学生好的做法。) ①:往塑料瓶中注入水,会发现水从小孔中喷出来,证明水对侧壁有压强,而且我们还发现,下面的小孔比上面的喷得远,说明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②:把塑料袋中注入水,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了,同样说明水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③:同样也是用塑料袋,把它套在手上,用皮筋固定住上面,然后放入水中,这时就会感觉到塑料袋紧贴在手上,这说明水的内部有压强,这个压强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这个实验不但利用了视觉,而且同时还调动了感觉,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④:利用瓶子,把它按入水中,发现水从小孔流了进去,同样也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⑤: 把橡胶膜封到瓶口倒压入水中,发现橡皮膜被向上压入瓶内,证明水的内部有向上的压强。交流评估: 找几组交流展示做法并得到结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第2节液体压强 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

(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 (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 (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 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什么? (3)认识连通器的应用,解释船闸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微小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受到_____的作用时,U型玻璃管内出现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________的大小。 (2)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播放视频《踩气球》 从同学们看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一)压力: 让学生观察3幅图片,总结出压力的定义 2.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结合3道组图题,强化学生对压力的定义理解 3.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观察图片雪地里的两个孩子 学生讨论: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深陷雪地,一个没有呢?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自己选择,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师]大家利用“练习三”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压力与受力面积大小的比值有关系。 师]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压强的应用: 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练习1.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本节课开头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师]观察几幅图片,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复习教案

液体的压强 课标解读与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因为液体压强较抽象,不像固体压强那样容易理解。其中本章的第一节压力和压强及第二节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大气压强、浮力一章的基础,本节课可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学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学内容分析: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学生学习这部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主要表现为: (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等。 (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时液柱的选取及讨论处受压面的选取较为抽象。 (3)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深度的起点选取)。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的事实。 2、通过分组实验,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 和转换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 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媒体教 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1.液体有重力,同时具有 。所以,液体对 、和 有压强, 2.在液体的内部同一深度, 相等; 3.液体越 ,压强越 ;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在 深度相同时, 压强越大。 5.液体的压强公式是: ; h 的物理意义: 6. 叫做连通器。她的特点是:当液体不流动时, 。 7.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9.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 、B 、C 三点的压强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 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

(免费)全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液体的压强(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 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 ,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要点诠释: 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 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 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 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知识 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与 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 技能 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学 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目 标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过程 与方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法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情感 态度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与价 值观 重点压强的概念 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器材海绵、细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 码、大铁钉、弹簧秤、木条、细线绳。 在设计活动和组织教学时,本着贴近生活、从学生 学的实际出发,创设出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积极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参与的意识,提高参与能分力;通过准备教具,亲历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析

方法,及时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巩固提高使学生 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思考,进入情境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讲述,创设引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情境 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 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 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一、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了解压力的概念讲述压力新的概念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讨论压力作用效果 引导启发可能有关的因素 2、前面我们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我学生设计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设计探究实验进行 探究实验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探究活动 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巡回指导授 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呢,首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 下你们的观点,然后用桌面上的器 材设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课 有关因素,检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 果是否合理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或数 小有关,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总结分析据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区分压力与压力的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液体内一点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教学器材】 侧面有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容器一个、微小压强计、烧杯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看这样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生:讨论,回答。水对底部有压强。 师:请大家继续看。 (教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又说明什么? 师:讨论,回答。水对侧面有压强。 (说明:现在生活中,时常用塑料袋子装液体,如在青岛用塑料袋子盛啤酒、豆浆等。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到启发,设计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会觉着亲切,学生更加乐于思考,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计算。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 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F水柱=G水柱=ρ水gh水柱S。 由受力分析得:P=F水柱/S=ρ水gh水柱。 能正确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3.推广结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 意识到公式中的h是液体的深度,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举例分析连通器: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花洒、水塔与自来水管。 4.介绍连通器的应用之一——三峡船闸。 四、板书。 1.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结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 2.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