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七章健康保障健康保障概述

第七章健康保障健康保障概述

第七章健康保障健康保障概述
第七章健康保障健康保障概述

第七章健康保障健康保障概述

二健康保障制度

三中国健康保障制度改革

第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教与学目标: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 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涵义 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把健康作为人的第一权利,作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 ——马克思 “若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洛克 “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患病的国王更幸福”。 ——叔本华 一、健康的涵义 1.神灵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二)健康的定义 汉字中的“健康”: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需要 《晋书·郭璞传》中的“健”,即肌体强壮有力; 《尚书·洪范》中的“康”,即平安、安乐。 生物学的角度——强调人生理、身体的健康 美国医学哲学家鲍斯:“什么是疾病?凡是与健康不一致的都是疾病。……健康是正常的功能活动,这里的正常状态是统计学的,功能是生物学的。” 1979年,《辞海》: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社会学的角度——强调个体参与复杂社会体系的本质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健康可以理解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8年:“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 1989年:“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四个层次: 生理健康——没有疾病,功能正常,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各种心理功能正常,心理活动协调,人格发展良好,能应对环境的变化。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接触良好,角色符合社会要求,行为表现符合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卷一《社会保障学导论》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A、英国 2.于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原则的国家是()B.美国 3.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 ) C.英国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 ) C.社会安定 5.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 ) C.普遍性 6.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对等的效率原则之外,又实现了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公平原则是()A、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7.社会保障始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经济发展水平只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不决定其范围大小,保障对象是()B、全体国民,不论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8.社会保险的实施对象是( ) B.社会劳动者(一般是挣工资的劳动者) 9.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有( ) C.比例保险费制和均等保险费制 10.社会保障的作用是()C.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11.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B.待遇平等性 1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宗旨是( ) 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1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适用于( ) A.经济发达、物质水平大幅提高 1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初创时期是()D、建国后至1957年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对其实施物质帮助义务的为( ) C.国家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6.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是() A、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 B、职责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E、保障水平不同 17.社会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 A.法律强制性C.对象社会性D.福利E.机会公平性 18.社会保障给付标准的原则包括() A. 保障基本生活B.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福利支付水平C.不同保障项目给付标准不同D.兼顾公平与效率 19.社会保障的目的包括()A.政治目的B.经济目的 20.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B.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 C.社会保障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D.社会保障有利于兼顾公平与效率 E.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2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22.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属于国家保障性质的社会保障。模式,又称政府统包型。 23.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第1题单选题(2分)()是制定目标以后,保障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 A B C D 决心时限信心行动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题(2分)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是一套高度复杂的自动追逐目标的机制,该观点特指人的() A B C D 自我催眠机制心身交互影响机制目标导航机制压力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C 第3题单选题(2分)职业倦怠最为集中也是最多的年龄段是()A 23岁之前年龄段的人群B 23至27岁年龄段的人群 C 27至45岁年龄段的人群 D处于即将退休的年龄段的人群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题(2分)工作创新的首要前提() A B C D 方法创新 意识创新 自我创新 保持工作环境“常新”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题(2分)“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 B C D 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情绪放松调节 情绪ABC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2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互动中有()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 A30% B55% C65% D80% 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题(2分)心理现象分为()。 A B C D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参考答案:A 第8题单选题(2分)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 B C D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参考答案:D 第9题单选题(2分)下列不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是() A B C D 学习期间,师生分离,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 双向信息交流,交互性较强 学习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题(2分) 分布 A U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就人群而言,需要呈()B倒U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一章自检自测答案

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单选题 1.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D. 职业环境 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E. 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 3.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4.“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E.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5.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A. 生物学因素 6.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B. 沟通 7.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B. 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 8.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9.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 10.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D.开展疾病控制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很好地体现了三级预防的思想? ?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表现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病因预防,如帮助人们建立 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效利用免疫接种等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等; ?二级预防体现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治愈。通 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做到定期体检、在察觉有疾病征兆时及时就诊,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三级预防指的是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伤残,恢复社会生活和劳动 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于慢病而言,本身就是有效的治疗因素。此外,健康教育与 健康促进还能为康复提供设施设备等环境支持和政策的支持。 2、影响健康的因素。 ⑴遗传与生物学因素 ⑵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⑶自然环境因素 ⑷社会环境因素 ⑸卫生服务因素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关系 1)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干预活动过程。 2)卫生宣传更强调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形成氛围与轰动效应,而不注重科学管理和循证决策的过程,宣传对象比较泛化,宣传活动为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不注重效果评价 3)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健康教育则是卫生宣传目标、内容、实施方法上的深化与系统化,也是对卫生宣传功能上的扩展。

社会保障概论各章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各章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法》 2、《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3、国家、国家 4、安全 5、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和不可遵性 6、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 7、政府、企业、个人 8、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 9、多样化、复杂化10、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和社会保障制度理论 二、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P6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P7 2、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P8 3、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P15 4、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P23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 2、制度 3、《济贫法》 4、美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二、论述题 试论述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P35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基金 2、社会保障分配 3、社会保障收入、社会保障支出 4、收支平衡、横向平衡、纵向平衡 5、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 6、现金补助、实物补助 7、国家、企业、个人 8、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关系p38 2、简述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和方式p39 三、论述题 1、论述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P54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福利国家 2、立法、全体社会成员 3、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4、300、 7 5、普遍化、多元化6、物价水平7、中央公积金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p93 三、论述题 1、试述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和存在的的问题。P67 2、试述瑞典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和“瑞典病”的表现。P77 3、试述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P114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实施对象就是社会上相对贫困得人口群体得社会保障项目就是( A)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社会保险得实施对象就是( B ) A、社会上相对贫困得人口群体 B、社会劳动者(一般就是挣工资得劳动者) C、包括社会劳动者在内得全体社会成员 D、社会上一部分倍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份得人口群体 3、社会优抚中抚恤对象就是指( C ) A、现役军人家属与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B、退出现役得军人 C、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与残废军人等 D、革命烈士家属与现役军人 10、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正常产假为( A ) A、90 天 B、105天 C、180 天 D、42天 12、生育保险属于( A ) A、短期性补助 B、长期性补助 C、保险性补助 D、福利性补助 16、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得方法有多种。按照一个家体用于饮食支出得比例来大体测定该家体 得生活水平得测定方法就是( B ) A、生活需求法 B、恩格尔系数法 C、生活形态法 D、国际贫困标准法 21、最低层次得社会保障就是( A ) A、社会救助 B、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社会福利 24、医疗保险得经费主要来源于( D ) A、雇主 B、被保险人 C、国家 D、被保险人与雇主. 31、社会保障得最高层次就是( C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4、社会保障得目得就是保障(C ) A、生活幸福 B、人民富裕 C、社会安定 D、生活水平 43、“五保”不包括( D ) A、保吃 B、保穿C、保住 D、保富 44、托儿所、幼儿园等属于我国职工福利中得( A) A、集体福利设施B、个人生活福利性补助 C、文化福利D、娱乐福利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讲义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讲义教案 课题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掌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和动态的知识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教学内容: 一、健康 (一)健康观的演变 健康,既是人们熟悉和关切的话题,又是一个久远和丰富的概念。我国最早的中医黄籍《黄帝内经》中有内外因的病理学说: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Hippocrates)认为健康是指身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的平衡,疾病病因是人身体体液不平衡,并采用调节饮食、使用药物及其他非巫术的方法来恢复平衡、治疗疾病。 进入近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身体无病无残,体格健壮不弱”就是健康。这种无病即健康的观念一直为许多人所持有,并且影响到医疗保健和卫生政策。 20世纪,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大会发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或体虚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其实现,则要求卫生部门及社会与经济各部门协调行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在《健康新地平线》中提出了健康的三个主题: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晚年的生活质量。 (二)现代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均致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体质健壮。”同时,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明确提出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知识点

《心理健康教育概》知识点 一、解释名词 1、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即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2、心理健康;指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 3、心理问题;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 *4、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5、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致。 *6、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7、心理压力;指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那种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 *8、心理应激;指人们在压力情景下引起的一系列不同于平时的身心反应。 *9、挫折(心理挫折);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自认为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0、合理化;主要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如贬低目标(酸葡萄机制);美化结局(甜柠檬机制)、推诿责任等。 *11、否认:这是对挫折情境采取的一种鸵鸟政策,即不承认态度,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12、投射;即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以及深层的需求与动机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13、幻想;即通过幻想或想象的方式来暂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某些 需要的调节方式。 *13、固执行为;指坚持某些明知无 效甚至有害的反应方式,而不能作出有 效的调整。 *14、攻击行为:比如受到别人的指 责后马上反唇相讥,甚至恶语伤人,这 是直接攻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 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将 供给矛头转向与之有关的其他目标,这 叫间接攻击;如果受挫折是一个性格内 向、比较懦弱的人,也可能把攻击矛头 指向自己,这是自我攻击。 *15、压抑行为:指运用理智来控制 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避免 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反应方式。 *16、替代行为;就是寻找新的目标 来代替原有目标,借以不长远目标未能 实现所造成的心理损伤。 *17、升华行为:是将挫折感受转化 为一种奋发上进的动力的反映方式。 *18、逃避行为:这是一种想方设法 躲开挫折行径的反映方式。 *19、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具有 三个特征: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 至极。 *20、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工作是 否有成效的一种主观体验。 *21、自我质辩:即同自己的完美主 义要求进行辩论,从中发现不合理之处。 *22、角色互换:即把那些要求别人 的期望标准用到自己身上,体会一下被 别人苛求的感受。 *23、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 *24、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 情绪与情感体验都有性质上完全相反的 两种表现,高兴与生气,喜欢与厌烦等。 *25、心理换位:试着把自己置于对 方的立场上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对方有 它的道理 *26、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指在不妨碍 或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和他人能 接受的方式达到“分流”的目的。 *27、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 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 *28、内向型和外向型:根据人们感 兴趣和关系的对象,以外部客体为主的 属于外向型,以主体自身为主的属于内 向型。 *29、A型性格:性格急躁、争强好 胜、易激动、行动快、做事效率高、整 天忙忙碌碌,常感时间不够的人是A型 性格。B型性格的人正好相反。容易知足, 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 *30、大五人格结构:即从五个大的 方面来描述人类的性格结构;第一、外 倾性。第二、随和性;第三、认真尽责; 第四、情绪稳定性、第五、求新性。 *31、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望 效应,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学生在学业、 智力、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 变化,称为“期望效应”。 *32、成功教育:即通过各种措施为 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学生形 成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与自尊心的教育模式。 *33、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反映的主 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 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 *34、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通常 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 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 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 *35、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微观的 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 风综合而成的。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 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 用。 *36、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 实践中,通过交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 心理关系,它反映着人们之间的心理距 离。 *37、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 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改善和协调好师生 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 途径。 *38、文人相轻:是封建社会遗留下 来的一种坏习气,指的是文人之间相互 轻视、贬低的不良习气。 *39、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 碍”或“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是由 脑器质性损伤、遗传基因的作用、神经

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知识点整理 题型:1、单项选择(10)2、多项选择(20)3、简答4、名词解释5论述(五根支柱) 1、社会保障 (1)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 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期基本生活的制度。 (2)功能: ①人民生活的安全网 ②经济发张的助推器 ③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④社会政治的稳定剂 社会保障的基本体系结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一一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 (1)含义: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 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 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特点:强制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它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 的原则,必须尽到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 (3)内容: A 、老年社会保险 D 、工伤社会保险 B 、医疗社会保险E、生育社会保险 C 、失业社会保险 F 、残障社会保险G 、死亡社会保险 3、社会救助:| (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含义: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2)对象: ①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②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 困难的人 ③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3)内容:贫困救济,灾害救济 4、社会福利:| (1)含义: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 生活的制度。 (2)类型:公共福利事业,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上述三种类容的综合。 (3)内容:未成年人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 (4)形式:货币形式,服务形式,实物形式 5、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 1)目的不同,前者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实现社会安全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按照自愿投保原则经营的。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在国家法令规定范围内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得体会 心里健康,遇事就会往好的方向想,总是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心里健康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其实很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心里素质不好,自己吓自己。所以心里健康是极其重要的。今天了一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一般说到健康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被认为在讨论身体上的健康问题,而心理健康是个尝尝被忽视的问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理解的过程,要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需要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结合起来。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行政管理、接人待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21世纪的人才,首先就需要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会用自己的心理想法来揣摩他人,这其实可以认为是一个水中看月的过程,你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所映射在你心理的他人就会折射你自己的内心想法。因此,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能够与身边的人交往的重要条件。作为一个行政管理方向的人员,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后对自己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一下的想法。 作为一名员工,与领导关系、与同事关系、与客户关系不协调是导致员工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下,面

对领导很多员工会选择阿谀奉承的方式,而真正忽视自己的价值和创造力。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一个公司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是虚与委蛇的马屁精,企业就会失去了真正干事情的骨干力量而最终走向失败。所以面对领导,我们应该正当摆正好我们是为领导创造价值的员工这样的观点,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螺丝钉,都能够有自己的意义。而对于同事之间,很多员工会有竞争心态、有嫉妒甚至排挤的想法,这必将导致在关己利益面前与同事产生矛盾而导致工作不顺利。正确认识对于同事的关系是一个员工在企业能够快乐工作下去的重要心态,同事是与自己共同工作的伙伴,是与自己一样为公司带来价值的合作伙伴,只有同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构成一个团结的团队,不同的团结的团队才能够构成团结的公司,而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凝聚力是一个公司企业软实力的体现。所以对于同事,不应该怀着嫉妒甚至排挤的心态,而是应该和谐合作、共同进步、共创双赢。都说顾客就是上帝,一个企业没有顾客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和顾客打交道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顾客的原因而怪罪顾客。所以作为一名员工,我认为在面对领导、同事和顾客的时候都应该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拥有一个优良的心理素质。 其次是心理的自我性质,学习心理学我认为最大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去如何与人打交道,而是深刻的认识自己,给自己指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沮丧、挫折。当处于人生的低谷,也许心里脆弱的人会选择轻生来寻求解脱,然而那样的方

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

第一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论 一:有关健康的概念 ·健康:(1948年WHO)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三维健康观) ·“道德健康” ·健康的三个层次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服务。 1.行为和生活方式 ·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健康。 2.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生物学 4.卫生服务 第一节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的涵义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保健的科学。 二: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 1.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分 2.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分 3.按业务技术或责任分 三: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1)描述性调查研究 (2)分析性调查研究 (3)社会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 3.教育干预方法 (1)信息传播 (2)行为干预 第二节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二: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第三节健康促进

一:健康促进的涵义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各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 二:健康促进的领域: ·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渥太华宣言》指出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支持的环境 3.加强社区的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具体应包括三个方面: 1.预防性健康保护(preventive health protection) 2.预防性卫生服务(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 3.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1.2.3.4.5. 四: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 1.社会动员的层次 (1)领导层的动员 措施:游说、汇报,举行学术研讨会等。 (2)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 途径:健康教育 (3)非政府组织(NGO)的动员。 (4)动员专业人员参与 2.社会动员的手段 (1)利用社会市场学的技术 (2)信息的传播 (3)人员培训 (4)管理技术 五:健康促进的发展 1997年第四次健康促进国际大会发表了《雅加达宣言》 第四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和任务 第五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相关学科 第二章健康传播 ·传播学:20世纪40年代,新兴的边缘学科。 第一节传播概论 一:信息、传播与健康传播 1.信息与讯息 ·信息(information)泛指情报、消息、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讯息(message)是由一组相关联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具体的信息,是信

《社会保障概论》试卷附答案.

宿迁市宿豫区职教中心函授站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考试试卷 主办高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日期2014年6月8日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 A 、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瑞典 2.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福利国家保障模式最早是在(建立 A、中国 B、前苏联 C、英国 D、德国 4.投保资助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 A、瑞典

B、新加坡 C、美国 D、英国 5.储蓄保险模式的最典型国家是( A、瑞典 B、新加坡 C、英国 D、中国 6. (颁布的失业社会保险立法,标志着世界上强制性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A、法国 B、德国 C、瑞典 D、英国 7.补充型失业保险模式的代表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加拿大 D、英国 8.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9.社会保障险体系的核心部分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0.以福利政策为主、且把解决住房作为福利纲领的国家是( A、美国 B、新加坡 C、加拿大 D、朝鲜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社会保障的实施手段是,社会保障的目标是。 2.英国政府于年颁布了《济贫法》,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3. 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完整社会保险体系的国家。

4. 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支持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 5.英国于1948年宣布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6.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典型国家是英国、等国家。 7.储蓄保险社会保障模式的典型国家是新加坡、等国家。 8.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年正式颁布了适用于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9.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有、、等三个。 10.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成曲线轨迹。 11.社会保险基金有三个基本特点分别是、性和。 12.我国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广覆盖、有弹性、”。 13.世界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分为模式(如德国、模式(如英国、险模式(如美国、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如新加坡 14.失业保险制度的两大功能,一是,二是。 15.我国工伤等级鉴定一般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最轻的为。 16.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中的法定正常产假为天。 17.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标准适度、量力而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18.目前,我国住房福利政策主要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分 1.社会保障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doc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方案设计 教案模块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工程一、二健康概述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一、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形成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并能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3.素质目标: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意识到健康对于学前儿童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教案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案难点: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教案课型:理论课 五、教案课时:2课时 六、教案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及案例分析,由浅到深地向学生介绍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且通过事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七、主要教案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八、教案过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热:介绍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思路 1.介绍学期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双修。 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感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小小调查:你觉得你一生中最希望拥有什么?从富有、健康、快乐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项 ?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安全性原则,提问五大领域的顺序,健康教育排首位,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是什么内容?晨检)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1.章节导航,理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框架。 2.启发提问,结合相关图片理解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哪些人群或者行为可以称得上不健康? 小结: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来总结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 ?社会健康——包括家庭教育、群体关系、社会环境、应变能力、处理角色的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是否正常。 ?道德健康——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3.运用事例说明健康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1)神灵自然医学模式阶段: ?健康被认为是神灵赐予人类获得生存和延续生命的礼物。生命为神灵所赐,病痛为神灵之惩,为治病而求神问卜是情理中事。(如今社会,也不乏求神的善男信女。) ?我国民间医生扁鹊:“望、闻、问、切”。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液体和谐平衡就会健康,否则就会生病,主张用理性和系统的方法治疗病人。(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第二次卫生革命) ?16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发现了血液循环机理,将实验法引入生理学和医学研究中,以后,细菌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继形成,各种检测技术在医学研究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18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为人类许多现象提供了物理学解释,把人的身体看作机器,其活动过程用力学原理解释,例如心脏活动似水泵,肌肉活动似杠杆等,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所以需要加以修补完善。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

社会保障概论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 工伤预防采取各种奖惩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简答 1、简答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结合,即将效率高与公平,在社会保障领域实现更高境界的公平 2、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失业保险、失业预防、就业辅助。失业保险是失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项目,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充分就业、弱化失业负效应、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失业预防及就业扶持是对企业解雇约束,建立商业预警系统,实施就业知道和再就业培训,政府支持再就业的政策 3、简述完全积累式(或储备积累式)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用长期积累的基金对付可遇见的和未能遇见到的粉线 4、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目前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有哪三种?政府直接管 理的体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以私营公司为主的管理体制 三、论述题 1、论述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发展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发展老年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老年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很多国家的养老金支出是社会保障指出的主要份额。请再适当补充 社会保障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现收现付式以横向平衡为依据,先作出近年内需支付的保险费用的预测,然后以支定收,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 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以及实现社会保障任务目标的行政工作过程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间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按照自愿和互济原则,建立起来的一医疗互助组织 二、简答题 1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是什么?财政拨付,社会保险缴费, 2、雇主雇员投保型养老保险模式(新加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由中央政府决策和自上而下地组织开展强制储蓄

2017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保障概论B》论文(案例)考核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设计)考核 《社会保障概论B》 作者于晓玮 考试批次 1709 学籍批次 1509 学习中心山东文登市高级技工学校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 专业行政管理 完成时间2017年8月12日

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了很大发展,覆盖范围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 得到了低保补助,但是,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制度的执行和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 低保对象收入界定困难。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制定低保标准主要是以农户的收入为准,而农村居民收入在界定 上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作物收入占相当比重, 在货币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确切计算农民农业收入存在难度。同时很多农产品是自产自销,很难进行界定。第二,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他们的收入界定也存在很大难度,这些因素都增 加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个别地方还存在人户分离的情况。即把年老的父母与子女分开,由老人单独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而把法律规定由子女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这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低保工作在核实家庭人均收入时存在困难。 (二) 低保资金筹集模式单一。 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有限,渠道单一,后续资金缺乏保障。多数地方的此项资金主要来自基层政府,由省及省级以下的财政承担,国家财政多是政策上的支持,直接的财政 拨款比较少。对发达地区而言,基层政府还可承担,但不少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支状况尚属/ 吃饭财政0,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供给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许多已经开展低保工作的县,因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而导致低保工作进展缓慢甚至是停滞。通常情况下,越是财政紧张的乡镇和村,贫困人口往往越多,分担低保经费的任务就越重。供需矛盾突出、资金缺口难以弥补,是制约农村低保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个客观问题。 (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缺乏法律保障和组织保证。 在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立法至今仍然是空白。尽管在1996年民政部颁布了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指导方案6,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正在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但整体上仍然没有超越行政指导的范畴,没有从立法上来保障广大农民作为国家公民所应享 有的受保障权利。同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缺乏组织保证。许多市、县民政局都没有专门的低保科,而是由救灾救济科统一负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最基础性的调查在乡、镇、村,而低保对象的确认必须通过民政局,由于人手有限,要在短时期内完成低保对象的调查审核, 很难保证工作的客观、公正和细致。 (四) 低保标准过低,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最低生活保障的 标准差异也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政府财力雄厚,保障水平相对会较高一些。而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受财力限制,低保的标准相对较低,有些地区甚至由于资金的欠缺还没有 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总体来看,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偏低:纵向上,不少地方低于当地贫困线,一般只占实际贫困线的80%,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实际贫困线的50%;横向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2008年8月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为130元,而同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为42元,只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2.3%。同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主要是从政府财政状况和上级财政补助情况来确定当地低保的保障标准,而不是根据当地贫困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状况来制 定的。更有甚者,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把低保工作理解为一项德政工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使得现行的低保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随意性较大,因钱定人,严重影响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新形势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概述

《新形势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成果概述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5月30日 课题主持人: 王建龙 课题所在单位:邢台市宁晋县唐邱中学 立项级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0016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心理危机的能力,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我校全体教师都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实效的需要;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优良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需要。 我国中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核心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各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美国一向注重中小学的心理教育,尤其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 律的运用。通过诊断、评价、咨询、预防和干预等形式,为学生创建有益于身心 健康发展的环境。自20世纪以来,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由产生至成熟,发展非常 迅速。学校心理教育正成为目前美国应用心理学体系中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积极以社会需求促进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第二, 专业队伍庞大,培养计划完善,第三,服务职能和内容广泛,组织管理机构健全。 在我国,自从2002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 要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探索了许多操作模式。例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