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导与练 第一章 第2课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导与练 第一章 第2课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导与练 第一章 第2课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导与练 第一章 第2课时

第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特例

【测控导航】

1.(2011年重庆卷)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B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解析:石头下落看做自由落体,则h=gt2=20 m.

2.(2013济南外国语学校期中)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BC )

A. B. C. D.

解析:滑块末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即v=或v=,所以运动时间可能是t==或t==,故选项B、C正确.

3.(2011年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

A. B.

C. D.

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v 1=,v2=,由加速度定义式a=得a==,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4.(2012安徽淮南二中月考)在水平面上有相距20 cm的A、B两点,一质点以恒定的加速度从A向B做直线运动,经0.2 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

A.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大于1 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小于1 m/s

B.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小于1 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大于1 m/s

C.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

D.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

解析:通过A、B两点的平均速度为===1 m/s,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可证明v=>=1 m/s,选项C正确. 5.(2012西安质检)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如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 AC )

A.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

B.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 s

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

D.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

解析: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1== m/s2=3.0 m/s2,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t 1== s=4.0 s,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s2=6.0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t2== s=2.0 s,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6.(2012北京朝阳区一模)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 m/s2)( C )

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

解析:第1滴水滴与第2滴水滴的间距为

h1=10.0 cm-1.0 cm=9.0 cm,

第2滴与第3滴的间距为

h2=29.0 cm-10.0 cm=19.0 cm,

所以相邻水滴间距之差为

Δh=h2-h1=19.0 cm-9.0 cm=10.0 cm=0.1 m,

根据公式Δh=gT2可知,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T==

s=0.1 s.答案为C.

7.(2012云南联考)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末与5 s末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C )

A.5∶4

B.4∶5

C.3∶4

D.4∶3

解析: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t0=v0/a=4 s汽车停止运动,所以2 s末汽车的位移为x1=v0t-at2=30 m,5 s末汽车的位移为

x 2=a=×5×42 m=40 m,所以x1∶x2=3∶4.

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

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C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解析:由Δx=aT2得a=2 m/s2,

由x1=v0T-aT2得v0=10 m/s,

汽车刹车时间t m==5 s<6 s,

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25 m,选项C正确.

9.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

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都为d,选项B对;由Δx=aT2=d可知选项C对;位置“3”是小球从位置“2”到位置“4”的中间时刻,据推论有v3==,选项D对;位置“1”到位置“2”的距离与位置“2”到位置“3”的距离之比为2∶3,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选A.

10.(2013重庆市一中摸底)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列车,临时需要在某中途车站停车,因此以大小为0.4 m/s2的加速度减速进站,停车2 min,然后以0.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最后恢复原运行速度.试计算该列车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多长时间.

解析:根据题意,列车匀减速运动阶段,

v0=72 km/h=20 m/s,a1=-0.4 m/s2,v t=0,

由v t=v0+a1t1解得列车匀减速运动时间t1=50 s.

匀减速运动位移s 1=v0t1+a1=500 m.

停车时间t2=2 min=120 s.

匀加速运动阶段,v0'=0,a2=0.5 m/s2,v t'=20 m/s.

由v t'=v0'+a2t3解得列车匀加速运动时间t3=40 s.

匀加速运动位移s

2=a2=400 m.

因临时停车行驶总位移s=s1+s2=900 m,

时间t=t1+t2+t3=210 s,

若不停车,列车匀速运动需要时间t'=s/v0=45 s.

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时间Δt=t-t'=210 s-45 s=165 s.

答案:165 s

11.(2012德州模拟)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解析:(1)设被人接住前1 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

则h'=vt'-gt'2

故v== m/s=9 m/s

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

t=+t'= s+1 s=1.2 s.

(2)竖直井的深度为

h=v0t-gt2=11×1.2 m-×10×1.22 m=6 m. 答案:(1)1.2 s (2)6 m

高中化学选修5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学习目标定位]理解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内涵,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能判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一、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①概念: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②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③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2.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 (1)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3CH2CH2CH2CH3、 、;这三种同分异构体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碳链骨架不同。 (2)现有两种有机物CH3CH2CH2OH与它们共同的类别是醇,结构上的相同点是官能团同为—OH,结构上的不同点是官能团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3)有下列两种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C3H6O2,类别是羧酸,官能团是 ②有机物B的分子式是C3H6O2,类别是酯,官能团是 ③A与B是(填“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1)碳链异构 由于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如:CH3CH2CH2CH3与。 (2)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中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与CH3—CH===CH—CH3。 (3)官能团异构 分子式相同,但具有不同的官能团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OH与CH3—O—CH3。

例 1下列属于官能团异构的是()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3CH===CHCH3 C.CH3CH2OH和CH3OCH3 D.CH3CH2CH2COOH 和CH3COOCH2CH2CH3 答案 C 解析A中两种分子不含官能团,为碳链异构;B中两种分子都含有C==C键,双键位置不同、碳链不同;C中两种分子,前者的官能团为羟基,后者的官能团为醚基,二者为官能团异构;D 中两种分子二者分子式不相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 【题点】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及分类

选修三第二章第1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案

键角 二、 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1. 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 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键角决定 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 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 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N 2与H 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 发生反应,而F 2与H 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复习]b 键、n 键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过渡]今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板书]二、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问]电离能概念。 [讲]在第一章讨论过原子的电离能,我们知道,原子失去电子要吸 收能量。反过来, 原子吸引电子,要放出能量。因此,原子形成共 价键相互结合,放出能量,由此形成了键能的概念。键能是气态基 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例如,形成 I mol H — H 键 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436. 0 kJ ,形成1 moIN 三N 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2)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与 2.能用键参数一一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技能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w.w.w.zxxk.c.o.m 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教学步骤、内容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能叙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记住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3.能进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可知: n (NH 3)=34.0 g 17 g·mol -1=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 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1 D.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A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1;选项D正确。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 教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2、认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会以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学过程】 [引]从上一节我们分析3-9、11-17号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可知:当电子层相同时,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至8,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假如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二) [讲]请大家结合课前预习知识回答,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依据。 [投影小结]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H2O 或H+置换出H的难易程度(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4、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性逐渐减弱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H2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跟H2化合,生成氢化物越稳定,说明非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以11-18号元素为例,来研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情况,请先填写下表。 [投影]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探究性实验来探究本节的研究主题 [投影]实验1 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 (1)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常温下,与H2O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并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 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 放少许镁带于试管中,加2mL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加热至沸,再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方程式:Mg+2H2O △ g(O H)2+H2↑ 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3) 铝与水反应现象: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遇水无明显现象,很难与水发生反应。 [问]上述现象说明了Na、Mg、Al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怎样? [板书]金属性:Na>Mg>Al [讲]请大家预测一下,Mg、Al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时,现象是否会相同呢?若不同,应有什么样的区别? Mg与盐酸反应要比Al剧烈 [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真实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 (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 ·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标准状况)可知:n (NH 3)=34.0 g 17 g·mol -1 =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 - 1 D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 A 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 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 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 -1;选项D 正确。 例2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 L CO 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 A B .常温常压下,48 g O 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所含分子数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所含原子数为N A 答案 B 解析 常温、常压(非标准状况)下11.2 L CO 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 ,所含原子数不是1.5N A ;48 g O 3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氧原子数为3N A ;标准状况下H 2O 为液态,不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22.4 L H 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氢原子数为2N A 。 思维启迪——使用“22.4 L·mol - 1”要“三看”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3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ⅦA族的元素最大 B.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C.第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 D.在同一主族中,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2.①Al和Si、②Mg和Ca、③P和S三组元素中,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40 B.41 C.42 D.48 3.元素X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如下: 则元素X的常见价态是( ) A.+1 B.+2 C.+3 D.+6 4.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无关 5.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的大的是()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6.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序数为7 C.第一电离能最大D.电负性最大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W3+、X+、Y2-、Z-都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W B .离子的还原性:Y 2->Z - C .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HZ D .原子半径:X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 .电负性:④>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9.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可能是Q 元素 B .R 和S 均可能与U 在同一主族 C .U 元素可能在周期表的s 区 D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 2np 1的可能是T 元素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东多西少。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 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那么我国人口分布均匀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人口的分布。 二、讲授新课 教师:还记得学习世界人口分布时,是怎样计算人口密度的吗? 学生:人口密度等于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数。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等于该国的总人口数除以该国的总面积数。 算一算:请大家结合我国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多少人/平方千米? 学生:我国陆地领土的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数为13.7亿(香港709.76万+澳门55.23万+台湾2316.2万),计算得出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 教师: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活动:观察教材第13页图1.13“中国人口的分布”,提出探究问题: (1)读图,对照图例中的人口密度数值,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均匀吗?人口分布以哪条线为界? (2)找出两个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再找出两个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说明各地的人口密度各为多少人/平方千米。 (3)讨论分析:造成我国东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人口稠密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订正反馈。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 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学生1:对照图例发现,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分布界线为黑河—腾冲—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一1~2 1 1―→2 二3~10 2 1―→8 三11~18 3 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H、 He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 二3~9 逐渐____ 三11~17 逐渐_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 (1)电子层数相同(即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同主族)时,随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____。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化合价(最高价、最低价) 的变化 一1~2 +1―→0 二3~10 最高正价:__________ 最低负价:__________ 三11~18 最高正价:__________ 最低负价:_______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________、最低负价呈现__________的周 期性变化 主族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________,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最高化合价的数值______;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____,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______。 第二周期的氧元素和氟元素只有负价没有正价。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教育资料】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免疫学习专用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2课时免疫 一、选择题 1.2019·丹东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病 C.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D.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2.卫生部规定,每年12月4日,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计划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产生肿瘤和引起花粉过敏的原因分别是( ) A.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强 B.免疫监视出现异常、免疫功能过强 C.免疫功能较弱、免疫监视出现异常 D.免疫清除出现异常、免疫功能过弱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A.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 B.为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为青少年接种乙肝疫苗 5.2019·福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不让艾滋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 B.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D.不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6.2019·孝感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C.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D.性接触、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 二、非选择题 7.2019年春季以来,莱芜市麻疹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到2月18日,仅莱城区就有4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 (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________;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____________传播。 (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__________________,以抵抗麻疹病毒。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1课时 含答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定位] 1.运用微观的思想,从反应物分子和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在本质上认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具有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一断开或形成1 mol某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

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3.断开或形成1 mol H2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1)在1 mol氢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含有1mol H—H键。 (2)已知在25 ℃和101 kPa条件下,由2 mol H原子形成1 mol H—H键时,放出436 kJ的能量。若要使1 mol氢分子变为2 mol氢原子时,需要断开1 mol H—H键,其能量变化是吸收436_kJ的能量。 4.断开或形成1 mol CH4中化学键的能量变化 (1)CH4的电子式是,结构式是,1 mol CH4分子中含有4mol C—H 键。 (2)在CH4中,断开1 mol C—H键要吸收415 kJ的能量。若要形成1 mol CH4中的C—H键其能量变化是放出4_mol×415_kJ·mol-1=1_660_kJ的能量。 归纳总结

在25 ℃和101 kPa 的条件下,由原子形成1 mol 化学键时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1 mol 相同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相等的。 1.已知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1 kJ ,且氧气中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 —O 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 ,则氢气中1 mol H —H 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答案 C 解析 由1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1 kJ 可知:2 g H 2(即含1 mol H —H 键)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能量为121 kJ ×2=242 kJ 。由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 点燃 H 2O(g)可设1 mol H —H 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Q ,则:Q +1 2 ×496 kJ -2×463 kJ =-242 kJ ,

人教版选修五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烷烃与烯烃 作业

第一节脂肪烃 第一课时烷烃与烯烃 选题表 考查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烷烃的结构与性质1,2 11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4,7,10 13 顺反异构 6 12 综合应用3,5,8,9 14 基础过关(20分钟)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 B.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 C.分子通式为C n 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D.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解析:甲烷是饱和链烃,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烷烃是饱和链烃,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错误;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其余用H原子来补充,没有不饱和键,故烷烃是碳原子数相同时w(H)最高的烃,故分子通式为

C n 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C正确;甲烷与氧气混合,一定范围内会发生爆炸,D正确。 2.(2018·重庆沙坪坝区期末)下列有机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C ) A.丁烷 B.2甲基丙烷 C.2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 解析:2,2二甲基丙烷和2甲基丁烷为同分异构体,2,2二甲基丙烷沸点低,2甲基丙烷和丁烷为同分异构体,2甲基丙烷的沸点低,则沸点大小为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丁烷>2甲基丙烷,有机物的沸点最高的是2甲基丁烷。 3.(2018·北京顺义区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D ) A.CH 2CH2+Br2CH2Br—CH2Br B.CH3CH2OH+3O22CO2+3H2O C.CH 2CH2+H2O CH3CH2OH D.CH4+2Cl2CH2Cl2+2HCl 解析: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A不选;CH3CH2OH和O2燃烧生成CO2和H2O,属于氧化反应,B不选;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H原子和羟基生成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C不选;CH4中的氢原子被Cl取代生成CH2Cl2和HCl,属于取代反应,D选。 4.豪猪烯形状宛如伏地伸刺的动物,其键线式如图。下列有关豪猪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知识梳理] 一、原子半径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1)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的半径增大。 (2)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缩小。 2.原子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1)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自主思考】 1.为什么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为什么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答案由于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增加,而使原子半径减小的趋势大于增加电子后电子间斥力增大带来原子半径增大的趋势。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能层增加,电子间的斥力使原子半径增大。

2.举例说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有什么规律? 答案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越大,其微粒半径越小。如:r(O2-)>r(F-)>r(Na+)>r(Mg2+)>r(Al3+)。 二、第一电离能 1.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2.意义 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3.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变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失去电子,因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每个周期的第一种元素(氢和碱金属)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表示自上而下原子越来越易失去电子。 总之,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递变是原子半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自主思考】 1.由教材图1-21可知:ⅡA族和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的相邻元素都高,解释原因。

人教版选修3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学案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明确学习目标] 1.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2.掌握元素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周期性变化的规律。3.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一、原子半径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2.变化规律 □05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06逐渐增大。 二、电离能 1.第一电离能 (1)定义:□01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02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03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常用单位是kJ·mol-1。 (2)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①同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04增大趋势(有例外)。 ②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呈□05减小趋势。 2.逐级电离能 (1)定义:原子的+1价气态基态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以此类推。可以表示为 M(g)===M+(g)+e-I1(第一电离能) M+(g)===M2+(g)+e-I2(第二电离能) M2+(g)===M3+(g)+e-I3(第三电离能) (2)变化规律 同一元素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即I1<I2<I3<…,这是由于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1价阳离子后,半径变小,核电荷数未变而电子数目变少,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增强,因而第二个电子比第一个电子难失去,失去第二个电子比失去第一个电子需要更多的能量。同理,I3>I2、I4>I3…I n+1>I n。 三、电负性与对角线规则 1.电负性

2.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06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接近,性质□07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1课时 教案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说出食物中含有能量。 3.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及作用。 2.食物中含有能量。 难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物质的视频、图片等。 学生课前尝试测试某种食物的能量。 四、相关资源 《【情境素材】人体的营养》视频资源、《【知识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交互动画资源、《【生物世界】营养与体能》视频资源、《【教学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视频资源、《【教学图片】糖类含量最多的食物、脂肪含量最多的食物、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食物》。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情境素材】人体的营养。 人体的营养 (上图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人体的营养》的视频截图)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说?

航天员飞向太空,在飞船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甚至还要出舱活动,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为保证航天员的健康,航天员的一日三餐必须科学合理。给航天员带到太空的食物中,至少应该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需要这些成分呢? 和航天员一样,我们也要有科学合理的营养。那么,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各有什么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新知讲解】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我们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讲解:科学的检测表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资料分析: 每位同学挑选1~2种常吃的食物,参考教科书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阅这些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讨论1.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这对你选择食物的种类有哪些启示? 讲解: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从而启示我们要合理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讨论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所需能量有什么关系?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主备人生物备课组制作人谈春晖时间8月31日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教学难点】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四、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人体健康: 运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如、、稳定机制,分析有关人体健康的症状,以便加深理解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渗透压的平衡。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 的,使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来补充。 (二)血糖的平衡。当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 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而引起的。 (三)体温的恒定。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影响了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 五、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究 探究三内环境稳态失衡 阅读第9页的内容,然后回答思考与讨论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呢的措施? 提示:体温过高将会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提示:会降低内环境的渗透压,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青藏高原的氧气稀薄,刚刚进入青藏高原的人员可能出现缺氧而头疼、乏力、心跳加速等症状。外界环境会影响机体的内环境。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 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选修Ⅴ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 学考要求世界主要地质灾害、海洋灾害与生物灾害的分布 一、地质灾害 1.定义: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1)地震 ①概念:指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 ②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 ③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起火灾、水灾、煤气、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④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⑤主要分布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滑坡 ①概念: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②频发区:山区。 ③危害: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造成破坏和河道阻塞。 (3)泥石流 ①概念: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分布:山区。中国、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等国较频繁。 ③危害:不仅具有滑坡的危害,还对城镇、矿山、乡村等造成毁灭性冲淤。 主要地质灾害 1.地震的基本要素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

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特别提醒]影响烈度的因素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多个,包括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它们的关系如下: 2.滑坡和泥石流区别 地质 灾害 滑坡泥石流 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 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如图: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如图: 条件一是岩体比较破碎;二是地势起伏 较大;三是植被覆盖差 一是地形陡峭;二是有丰富的松 散物;三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危害会破坏和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 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 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 成很大的危害 [特别提醒] (1)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的爆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2)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3)滑坡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发生一段时间后,其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目标定位] 1.知道炔烃的结构特点及炔烃的物理性质,学会乙炔的实验室制法。2.能以乙炔为例,认识炔烃的化学性质。3.知道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一乙炔的结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1.炔烃是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简单炔烃的通式为C n H2n-2(n≥2)。 2.乙炔的分子式是C2H2,电子式是H··C??C··H,结构式是H—C≡C—H,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分子,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3.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石(碳化钙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CaC 2+2H 2O ―→Ca(OH)2+C 2H 2↑。 (2)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目的是减缓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制取时常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的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气管。 (3)装置A 的作用是除去H 2S 等杂质气体,防止H 2S 等气体干扰乙炔性质的检验,装置B 中的现象是溶液褪色,装置C 中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4)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原因:①CaC 2与H 2O 反应剧烈、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爆炸;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4.乙炔和乙烯都属于不饱和脂肪烃,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其化学性质极其相似,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乙炔的化学性质有: (1)氧化反应 ①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②能燃烧,化学方程式是2C 2H 2+5O 2――→点燃 4CO 2+2H 2O 。 燃烧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冒出浓烈黑烟。 (2)加成反应 ①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