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五章 训诂的类型下

第五章 训诂的类型下

第五章  训诂的类型下
第五章  训诂的类型下

第五章訓詁的類型下·其他訓詁專書(共4學時)

一、本章教學目的:

瞭解各種訓詁專書的訓詁內容、特點及其表現形式,掌握訓詁專書的特色及內容,熟練把握訓詁專書的作者、產生年代、性質、價值及影響,提高閱讀古書和古注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保存在注釋書和訓詁專書中的訓詁內容;通釋語義的專著。

難點:通釋語義的專著。

第一節通釋音義的著作

一、陸德明《經典釋文》

陸德明(約550—630),名元朗,以字行。蘇州吳(今江蘇吳縣)人。曆仕陳、隋,入唐,任國子博士。彙集唐前音切二百三十餘家,兼采諸儒訓詁、版本文字異同,成《經典釋文》三十卷。內容以注音為主,兼及釋義和校勘,是唐以前音切訓詁資料的總匯。這些音切和訓詁資料,在音韻學、訓詁學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彌足珍貴。

第一卷是《序錄》,包括“序”(說明著書的緣起)、“條例”(說明編纂體例)、“次第”(說明各經典的排序和理由)、“注解傳述人”(介紹各經典的傳述源流和注家)。從第二卷到第三十卷依次是《周易》一卷、《古文尚書》二卷、《毛詩》三卷、《周禮》二卷、《儀禮》一卷、《禮記》四卷、《春秋左氏》六卷、《春秋公羊》一卷、《春秋榖梁》一卷、《孝經》一卷、《論語》一卷、《老子》一卷、《莊子》三卷、《爾雅》二卷。所謂“經典”,就是指這十四種典籍;所謂“釋文”,就是釋音兼釋義,故每種典籍後面原來都有“音義” 二字,如《周易音義》、《古文尚書音義》等。

體例上是從經典正文和注文中摘出要解釋的字,加上注音、釋義。注音通常用反切,有時也用直音法。凡一字數音時,第一個是正音。釋義時常常徵引諸家訓詁,有時也參以己意。陸氏在《序》中談到自己對待音義資料的態度:“古今並錄,括其樞要;經注畢詳,訓義兼辯。”他的注音、釋義工作也的確是這樣做的。此外,書中還保留了許多異文材料,所以本書在校勘方面也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二、玄應《一切經音義》

玄應《一切經音義》,也稱《眾經音義》、《大唐眾經音義》、《玄應音義》,二十五卷,是初唐僧人玄應編撰的一部解釋佛經音義的著作。“一切經”,也稱“大藏經”,是佛教全部經典的總稱。玄應是長安(今陝西西安)大慈恩寺翻譯僧,釋儒兼通,尤精字學。事蹟見《大唐內典錄》。自兩漢之交佛教傳入內地以來,大量的佛典在中土譯出,流向民間;與此同時,

解釋佛經音義的著作也開始出現了。比較早的佛經音義是北齊釋道慧的《一切經音》(見《大唐內典錄》),可惜原書已佚。

唐代有關佛經音義的書有慧苑的《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二卷、窺基的《法華經為為章》一卷等,它們都是解釋某一部佛經的音義。而玄應的《一切經音義》則不同,它和慧琳《一切經音義》一樣,都是解釋眾經音義的著作。此書成於貞觀末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佛經音義。它的編纂體例類似於《經典釋文》,是從四百五十部佛教著作中選取詞語加以解釋。所選的詞語除了梵文音譯或意譯詞以外,也選釋一般詞語。

全書體例是:每卷卷首先列注經名目,再按該經卷次解釋。基本上都是複音節詞。每一詞語下先標音,次釋義,兼辨俗體;均枚舉群書傳注、訓詁資料,說明訓釋依據。《一切經音義》大量徵引了許多先唐時期的傳注和字書訓詁書,由於其中的部分著作如鄭玄《尚書注》和《論語注》、三家《詩》、賈逵、服虔《左傳注》、李巡、孫炎《爾雅注》、《倉頡篇》、《三倉》、《通俗文》、《古今字詁》、《埤倉》、《聲類》、《韻集》、《字林》、《字書》等後世已經亡佚,故本書在訓詁學以及校勘、輯佚等方面的價值也很大。

清代學者對已佚古傳注、字書的輯佚,就多從玄應書中採錄。又書中所保存的音切資料,在研究音韻學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其中保存了相當數量的漢魏以來產生的新詞新義、方俗口語詞,為研究中古語言詞彙提供了素材。

玄應這部書受到清代學者的重視,如王念孫、段玉裁、郝懿行等人的著作中時常引用《眾經音義》,就是指玄應此書。

三、慧琳《一切經音義》

慧琳《一切經音義》,又稱《大藏音義》、《慧琳音義》。一百卷。慧琳(737—820),俗姓裴,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市)人,長安大興善寺和西明寺沙門。慧琳撰寫此書,始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完成于憲宗元和二年(807年),前後歷時二十四年。

慧琳《一切經音義》在內容、體例等方面都和玄應書相同。也是擷取兩個字(有時是複音詞,有時不是)作字頭,先標注反切,再舉字書及傳注釋義,間也辨正字形。

全書共解釋佛典一千三百部,篇幅比玄應那部大得多。編纂時直接利用了前人的成果,如玄應《一切經音義》、慧苑《華嚴經音義》等著作都被慧琳悉數收入書中。當然,就總體數量來說,還是慧琳自撰的為主。和玄應書一樣,本書也保存了豐富的詞彙訓詁材料,篇幅數量則數倍於前者,對漢語史的研究很有價值。日·真察《新雕大藏音義序》云:“議者以為:詁訓之府,無出琳之右矣。”(上海古籍本《正續一切經音義》第一冊14頁)評價很高。

第二節解釋俚言俗語的著作

一般認為,先秦時期言(書面語)文(口語)是基本一致的;即便有些不同,估計差距也不會太大。秦代的歷史較短,大約從漢代開始,言文分離的痕跡明顯加大,我們從西漢一

些比較俚俗的作品如王褒《僮約》與當時占正統地位的漢賦的語言風格之間的巨大反差中不難看出這一點。正因為如此,一些專門解釋俚言俗語的著作就產生了。

一、服虔《通俗文》

服虔是東漢後期的一位著名學者,他的《左傳》、《國語》研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很有影響。此外,服氏還撰有《通俗文》,這是第一部以俚俗語詞為研究對象的著作。

《通俗文》原書可能在宋初尚存,《太平御覽》仍有引錄,後來就亡佚了。清代學者任大椿、臧鏞、馬國翰、黃奭等以及近代學者龍璋都有輯本。從這些輯本中,可以大致窺見此書的一些面貌。

二、何承天《纂文》

《纂文》,何承天撰。何承天,南朝宋人,《宋書》卷六四有傳。《纂文》一書早已佚,從保留的部分內容來看,也是解釋比較俚俗的語詞的。

三、陳士元《俚言解》

《俚言解》二卷,明·陳士元撰。陳士元(1516—1597),字心叔,號養吾,又稱環中迂叟,應城(今湖北應城縣)人。嘉靖進士,官至灤州知州。通經學、小學,有《易象鉤解》、《論語類考》、《孟子雜記》等著作。

《俚言解》的內容沒有標明門類,大致按時令、人事、酒食、衣服、房屋等類別輯錄俚言俗語,舉出書證,加以考釋。如:

耳邊風聞言不入耳曰耳邊風。杜荀鶴詩(《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百歲有涯頭生雪,萬般無染耳邊風。”(卷一)按:“耳邊風”一語蓋本漢·趙曄《吳越春秋》卷二《吳王壽夢傳》:“潔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處,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但以“耳邊風”連用的,杜荀鶴詩可能是比較早的用例。

四、翟灝《通俗編》

《通俗編》三十八卷,清·翟灝撰。翟灝(1736—1788),字大川,一字晴江,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進士,歷任衢州、金華兩地府學教授。殫見洽聞,勤於著述,本書之外,尚有《爾雅補郭》、《四書考異》、《艮山雜誌》等十多種。

《通俗編》是翟氏集畢生精力寫成的一部書,清人周中孚在《鄭堂讀書記補逸》裏評價說:“蓋晴江之為是書(指《通俗編》),頗盡一生精力,故能搜羅宏富,考證精詳,而自成其為一家之書,非他家所能及也。”

全書收集俚言熟語五千餘條,分為三十八類,每卷一類,即:天文、地理、時序、倫常、仕進、政治、文學、武功、儀節、祝誦、品目、行事、交際、境遇、性情、身體、言笑、稱謂、神鬼、釋道、藝術、婦女、貨財、居處、服飾、器用、飲食、獸畜、禽魚、草木、俳優、數目、語辭、狀貌、聲音、雜字、故事、識餘。

其體例通常是條目下只舉例證,指明出處;也有一些條目是先舉書證,再以“按”的形式酌加考辨,有時也徵引宋元以來的有關筆記。部分條目能旁徵博引,考鏡源流,對所收語

詞的發展演變作了有益的考察,有助於漢語詞彙史的研究。例如:

生李白詩:“借問別來太瘦生。”歐陽修詩:“為問青州作麼生。”按:生,語辭,即今云怎生之生。禪宗語錄,凡問辭,悉助以生。(卷三三《語辭》)

《通俗編》也有一些明顯的不足。比如引書或者以意刪節,或者不明舉出處;對有些語詞的分析不盡確當,其源頭也往往失考。如上舉“生”條,翟氏只舉唐宋詩歌,不知此詞實由六朝的“馨”、“形”演變而來。

五、錢大昕《恒言錄》

《恒言錄》六卷,清人錢大昕撰。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征,一字辛楣,號竹汀,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清代著名學者,治學領域寬廣,在音韻、訓詁等方面多所創獲,有關著述見《十駕齋養新錄》、《潛揅堂文集》等。另有史學著作多種。《恒言錄》是作者在小學方面的又一部著作。

《恒言錄》者,“恒”有常義,所謂“恒言”,就是常言,也就是俚言俗語。本書搜集古書中的俗語、方言八百餘條,按吉語、人身、交際、毀譽(以上卷一)、常語、單字、疊字(以上卷二)、親屬稱謂(以上卷三)、仕宦、選舉、法禁、貨財(以上卷四)、俗儀、居處器用、飲食衣飾(以上卷五)、文翰、方術、成語、俗諺有出(以上卷六)劃分,凡六卷十九類,逐一舉證溯源。

六、郝懿行《證俗文》、《晉宋書故》

《證俗文》、《晉宋書故》,清·郝懿行撰。郝氏的事蹟已見上一章。

《證俗文》是郝懿行有關俚俗語詞的研究專著。書名由來,據郝氏自己說,“命曰《證俗文》,蓋慕服子慎《通俗文》,兼取《儒林傳》疏通證明之意云。”(《證俗文述首》)全書十九卷,沒有標舉門類,但每卷的內容大體集中,即:卷一釋飲食,卷二釋服飾,卷三釋器物,卷四釋稱謂,卷五釋時令,卷六釋語詞,卷七釋量詞,卷八至卷十一釋典制名物,卷十二釋草木鳥獸,卷十三至十七釋字詞俗語,卷十八釋異域殊語,卷十九釋梵語。

《晉宋書故》,是郝氏撰寫的另一部解釋六朝詞語的著作。據郝懿行妻子王照圓《晉宋書故跋》說,有一段時間,郝氏養病在家,暫停《爾雅義疏》的寫作,又不聽她靜心養病的勸告,在病中閱讀了“《晉(書)》、《宋(書)》等書”,寫了不少讀書劄記,後來整理成書,刊行了這部《晉宋書故》,目的是“亦以志數年來因病廢書,猶復緣間訂史,庶不致虛費時日,亦有資乎考鏡,愛古嗜學家其必有所取焉”。伍紹棠《晉宋書故跋》則稱讚郝氏“史學淵洽,于《晉》、《宋》書音訓、名義皆能指其要而擷其精”。

第三節解釋虛詞的著作

雖然我國誕生系統的語法研究著作的時間相當晚(一般以馬建忠《馬氏文通》為近代語法學建立的標誌),但這不等於說古代沒有語法研究。其中,虛詞研究就已經有了悠久的歷史。

早在先秦,人們已經注意到虛詞的用法。如:《墨子·小取》:“或也者,不儘然也。”漢代的著名學者毛亨、鄭玄、許慎等人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出了“詞”(辭)的概念,使用了“嘆詞”、“禁詞”、“語已詞”、“別事詞”等分析虛詞的術語,《爾雅》一書中也有“粵、於,曰也”、“茲、斯,此也”等詮釋虛詞的條目。晉人杜預在《左傳注》中使用了“語助”的概念。

南朝梁·劉勰撰著《文心雕龍》一書,從文章修辭的角度研究了一些常見虛詞的運用問題。唐代的孔穎達則從訓詁的角度闡述了對詞類問題的見解,他稱實詞為“義類”,虛詞為“語助類”。柳宗元在《復杜溫夫書》(見《柳先生集》卷三四)中談到了“助字”的使用問題。到了宋代,學者們明確地提出了“實字”、“虛字”的術語,雖然並不完全等同于後代所說的“實詞”、“虛詞”,但能把漢語詞類分成實、虛兩大類,這確實是語法研究史上的一大突破。元末明初以來,出現了虛詞研究的專門著作,為清代、近代虛詞研究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盧以緯《助語辭》

《助語辭》,初稱《語助》,元末·盧以緯撰。盧以緯,字允武,東嘉(今浙江永嘉縣)人。生平事蹟已不可考。

《助語辭》是我國第一部研究虛詞的著作。全書共收入虛詞或虛詞短語六十組,凡一百一十八個詞條,援引文獻用例予以解釋。在體例方面,採取了分組釋義、連類而及的做法;或者是把同義及近義的詞歸為一組,通過比較辨析,說明它們的用法。這是虛詞研究的開山之作,從此改變了古籍注釋中零散訓釋的傳統,標誌著語法研究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劉淇《助字辨略》

《助字辨略》五卷,清·劉淇撰。劉淇,字仲武,號南田,祖籍確山(今河北確山縣),後因父親任山東按察史,徙家濟南。治學廣泛,除了《助字辨略》外,還著有《周易通說》、《禹貢說》、《堂邑志》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有簡略的《劉淇傳》。

《助字辨略》共收字四百七十六個,編排體例是:把這些字按平上去入四聲分韻部編次,從卷一到卷五依次是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每字下先釋單字,再以複語次之並加解釋。

三、王引之《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十卷,清王引之撰。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號曼卿,江蘇高郵人。嘉慶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幼承家學,在經學、小學領域造詣精深,獨步當時,與其父王念孫一起並稱為高郵王氏父子,代表了清代訓詁學的最高成就。主要著作有《經義述聞》、《經傳釋詞》,又撰寫了《廣雅疏證》第十卷。

在本書的《自序》中,王引之對撰著動機作了說明:“自漢以來,說經者宗尚雅訓,凡實義所在,既明箸之矣,而語詞之例,則略而不究;或即以實義釋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故王氏“自九經三傳及周、秦、西漢之書,凡助語之文,徧為搜討,分字編次,

以為《經傳釋詞》十卷,凡百六十字。前人所未及者補之,誤解者正之,其易曉者則略而不論。”可見書名中的“經”指九經,“傳”指三傳,“詞”指虛詞;《經傳釋詞》意思就是解釋先秦經、傳和西漢以前典籍中的虛詞。

《經傳釋詞》把一百六十個字按喉、牙、舌、齒、唇五音排列。每一字下,先釋義,再舉出書證。引用其父王念孫的意見時,則用“家大人曰”予以標明。

《經傳釋詞》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在王氏之後,又陸續出版了清吳昌瑩《經詞衍釋》(約成書于清同治年間,有中華書局1956年本)、近人楊樹達《詞詮》(成書於二十年代,有中華書局1978年本)、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成書於三十年代,有中華書局1954年本)等,從內容到體例都模仿王書。

第四節考據類訓詁著作

除了傳統的訓詁專書外,還有一類是屬於對古籍作考釋、校訂或歸納古書義例的訓詁著作,包括歷代有名的考據筆記和劄記型專著,在這裏作一大概的介紹。

筆記在我國歷史已經相當悠久了。根據其內容,可以把筆記分為小說故事型、歷史瑣聞型和考據辨證型三類。它們都出現於六朝。

小說故事型如《博物志》、《拾遺記》、《搜神記》一類;

歷史瑣聞型如《西京雜記》、《荊楚歲時記》一類;

考據辯證型如《古今注》一類。

和訓詁學關係密切,保存了較多訓詁資料的的就是這最後一類——考據辨證型筆記了。

一、《顏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撰。顏之推(531-約590以後),字介,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少承家學,“博覽群書,無不該洽”(《北齊書》本傳),以文章見長。曆仕梁、北齊、北周三代,卒于隋。除了《顏氏家訓》外,原另有文集三十卷以及小說《還冤記》、語言文字學著作《訓俗文字略》、《證俗文字音》等,均已佚(《還冤記》魯迅《古小說鉤沉》有輯本)。

二、顏師古《匡繆正俗》

《匡繆正俗》八卷,唐代著名學者顏師古撰。顏師古(581—645),名(一說字)籀,字師古。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顏之推孫。博學多聞,精通文字訓詁之學,為《漢書》、《急就章》作注,名重當時。本書也是顏氏有影響的訓詁著作。

全書八卷,“前四卷凡五十五條,皆論諸經訓詁音釋,後四卷凡一百二十七條,皆論諸書字義字音及俗語相承之異”,就是說,前四卷是論述經書訓詁的,後四卷是論述群書訓詁的,已經指出了顏氏此書的特點。顏師古的祖父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中有《書證》、《音辭》兩篇,就集中探討了文字訓詁和音讀問題,顏師古在《匡繆正俗》中推而廣之,在糾正經書典籍中的字義訓釋和音讀謬誤的同時,對俗語的語源和音義關係的演變也予以辨證並提出了規範化的意見。書名為《匡繆正俗》(宋人書目或作《刊繆正俗》、或作《糾繆正俗》,

避宋太祖諱),也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意圖。

三、王觀國《學林》

《學林》十卷,宋·王觀國撰。王觀國,字彥寶,湖南長沙人。宋徽宗政和九年進士,曾官祠部員外郎。

本書十卷,分三百五十八則,內容比較廣泛。王觀國訓釋、考證的特點是徵引典籍材料翔實,學識見解較高,是宋人筆記中比較好的一種,常為後之筆記所取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一八《子部·雜家類二》評價《學林》“論其大致,則引據詳洽,辨析精核者十之八九”,不是過譽之辭。

四、袁文《甕牖閒評》

《甕牖閒評》八卷,宋·袁文撰。袁文(1119—1190),字質甫,四明鄞州(今浙江鄞縣)人。平生未仕,唯以讀書著述為樂。

《甕牖閒評》今本所存八卷,內容涉及經史小學、宋朝時事、詩詞文章等,而以文字音韻、訓詁校釋方面最見功力。《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一八《子部·雜家類二》稱讚本書“條析同異,多所發明,而音韻之學,尤為精審;凡偏旁點畫,反切訓詁,悉能剖別於豪釐疑似之間。……大致賅洽,實考據家之善本”。評價是很高的。

五、李治《敬齋古今黈tǒu 》

《敬齋古今黈》十二卷,元·李治撰。李治(?—1279),字仁卿,號敬齋,真定欒城(今屬河北)人。曾于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召拜翰林學士。著作除了《敬齋古今黈》外,尚有四十卷的《敬齋文集》等多種。

《敬齋古今黈》書名取《淮南子·主術》“黈纊塞耳”注義,表示“不欲其妄聞”之意。書中對經史典籍的訛誤有所訂補,對前人的闕失加以是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二二《子部·雜家類六》評價說:“有元一代之說部,固未有過之者也。”其推闡漢字形、音、義關係、說明語言運用的條目雖不多,但每有獨到的見解。

六、焦竑《焦氏筆乘》

《焦氏筆乘》,shèng史乘《孟子·离娄下》:“ 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明·焦竑撰。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又字從吾,號漪園,又號澹園,江寧(今江蘇南京市)人。萬曆十七年以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著作有《澹園集》、《老子翼》、《莊子翼》、《焦氏類林》等。

《焦氏筆乘》是焦竑的一部筆記體著作。全書正集六卷,續集八卷,凡491條(據上海古籍本“目錄”統計)。其內容大體包括儒釋經典的闡釋、史實制度的考證、文章詩詞的品評、時事見聞的記敍、文字音義的訓釋以及版本目錄的研究等,內容十分廣泛。焦氏的學問見識在明代學者中是出類拔萃的,書中有關小學考據的部分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七、黃生《字詁》、《義府》

《字詁》、《義府》,清初·黃生撰。黃生生平事蹟不詳。《字詁》、《義府》是他在語言文

字方面的兩部著作。後人對這兩部著作的評價很高,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四○《經部·小學類一》評《字詁》云:“是編取魏張揖《字詁》以名其書,於六書多所發明;每字皆有新義,而根據博奧,與穿鑿者有殊。”

八、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引之《經義述聞》

《讀書雜志》八十二卷,清·王念孫撰。本書正編對《逸周書》、《戰國策》、《史記》、《漢書》、《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內篇》等九種古籍作校勘、訓釋,並附《漢隸拾遺》一種。自嘉慶十七年(1812年)開始陸續付梓,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完畢。次年(道光十二年),其子王引之據遺稿編定《讀書雜誌餘編》上下二卷,內容是對《後漢書》等八種古書作的校釋,具體是上卷:《後漢書》二十一條、《老子》四條、《莊子》三十五條、《呂氏春秋》三十八條、《韓子》十四條、《法言》八條;下卷:《楚辭》二十六條、《文選》一百一十五條,共計二百六十一條。

《經義述聞》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本書對傳統的經書《周易》、《尚書》、《毛詩》、《周官》、《儀禮》、《大戴禮記》、《禮記》、《春秋左傳》、《國語》、《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等十二種典籍中的疑難詞語作了校勘和訓釋工作,,再加上《通說》、《春秋名字解詁》、《太歲考》三種。

《讀書雜志》是王念孫所著,但有時也徵引其子王引之的話;《經義述聞》成于王引之之手,但時常徵引其“家大人”王念孫的意見,所以兩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讀書雜志》、《經義述聞》和前面提到的《廣雅疏證》、《經傳釋詞》合稱為“王氏四種”,代表了清代訓詁學的最高成就。

九、俞樾《古書疑義舉例》

《古書疑義舉例》七卷,俞樾撰。俞樾(1820—1907),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官河南學政,後因試題割裂事件被革職還家。先後在蘇州、上海等地講學,最後主持杭州詁經精舍達三十餘年,培養了一大批有名望的學者。吳大澂、陸潤庠、章太炎等人都出其門下。一生致力於經學、小學等領域的研究、講授工作,著述頗豐,代表作是《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全部著述彙編為《春在堂全書》,凡四百九十卷。

俞樾對乾嘉學派的傑出代表王念孫、王引之最為佩服,其治學的路子也大體遵循王氏父子,《群經平議》系仿照王引之《經義述聞》而作,《諸子平議》系仿照王念孫《讀書雜誌》而作。一般認為,俞樾的著作能夠遵循因聲求義的原則,不乏見解精當的條目,但在嚴謹、平實方面,不及王氏父子。而唯獨《古書疑義舉例》,得到的評價卻很高。如劉師培說:“幼讀德清俞氏書,至《古書疑義舉例》,歎為絕作。”(《古書疑義舉例補》卷首)馬敘倫說:“德清先生《古書疑義舉例》,發蒙百代,梯梁來學,固縣之日月而不刊者也。”(《古書疑義舉例校錄》卷首)這不是偶然的。因為對古書文例的揭示,早在兩漢以來的不少注釋家們就已經這樣作了,但大抵片言隻語,不成系統。清代學者在具體著作的研

究方面確實做到了後出轉精,很有成績,但除了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說下》有比較系統的闡發外,幾乎是一個空白。俞樾敏銳地對這一問題作了開創性的研究,走出了一條新路。

俞樾的這本書,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在俞氏之後,陸續有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補》、馬敘倫《古書疑義舉例校錄》、姚維銳《古書疑義舉例增補》等著作問世,對俞書有所補正。中華書局1956年出版的《古書疑義舉例五種》,把俞樾的原書和劉、楊、馬、姚四家的補作附於書後,最便檢索。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 1.“训”、“诂”、“训诂”之由来 1)《尔雅》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一向被认为是“训诂之鼻祖”。 前三篇篇名叫《释诂》《释言》《释训》。“训”和“诂”就是来自于这里。 ?《释言》和《释诂》属于一类,以词释词。 ?《释训》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用较多的文字来解释,达到疏 通文意的目的。它包括对词的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内容十分丰富。 ?由《尔雅》得出: “训”和“诂”一开始都是单音词,且都是名词。 2)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毛诗故训传》是汉代毛亨为《诗经》作的注解。30卷。这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 成果。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解释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 ?“训”“诂”二字在《尔雅》中是分开的,两字连用在一起且成为一个术语,最早见于 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诂训或训诂从意义上看:训是解释疏通,诂是解释古代语言,意义基本相同,都有 注释、解说义。 ?从结构看,训、诂都是是动词,是并列结构,不可误认为是动宾结构。 2、前人对“训诂”的解释 ?1)唐·孔颖达: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于此。” 诂和训是当时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 “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

四川大学训诂学

训诂学为传统小学之一。 小学分为三部分:训诂(尔雅、广雅、方言)、字书(说文解字、玉篇)、韵书(切韵、广韵) 汉书.艺文志出现“小学”,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文字、训诂、音韵著作的研究称为小学。 第一章概说 一、训诂与训诂学 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诂,调诂者也。段玉裁注:调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 或称故。训诂、训故、故训、诂训 E.g:鲁故、左氏传训故、周官训诂 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理论、方法、规律的学问 二、训诂的起因 形、音、义既皆有变通,于是求本字、本音、本义之说起也 1、时间变化 E.g: 尚书史记 下民其咨(叹息),有能俾乂下民其忧,有能治者 佥曰:“于,繇哉!”皆曰:“繇可!” 庶绩咸熙众功皆兴 钦若昊天,克谓以孝敬顺昊天,能和以孝 2、地域的变化 异名同实 E.g: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同名异实 E.g:尹文子·大道下:璞:璞玉或鼠肉 三、为什么有训诂学 1、语言的原因 1)古语 E.g:为长者折枝(《孟子》):汉代作按摩,宋代作折草木之枝 奇名:美,非常 2)方俗语 E.g: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诗经》):至 绿荷包饭趁虚人:岭南谓村市为虚 3)译语 E.g:站(《广韵》):中国原称驿,后借蒙古语纥逻敦肥水泉好:突厥语,青草地 4)代语 E.g: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巽坎难与期:巽即水,其义为风雨 5)双关语 E.g:维南有箕 6)成语典故 E.g:匪狎竹马之朋,卓有乘羊(支谦)之誉 龙女心亲献,蛇王口自倾。护鸽人却活,黄雀义犹轻。 两方(东西)——四方——八方(八卦)——十方(印度又加上下方位) 7)语法 ①词法问题 E.g:朱雀桥边野草花 下者飘转沈塘坳 ②句法问题 E.g:野于饮食(墨子) 私族于谋(方传) 室于怒,市于色 ③虚词问题 E.g:终风且暴(诗经):虚词,既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虚词 2、语言外的原因 1)文字上的原因 ①古字 E.g:“现”古作“见”:军无见粮、见龙在田 “飞”古作“翡”:飞龙在天 ②通假字 E.g:庄公寤生:通“啎”,逆,倒者 ③讹误字 E.g:又从而招之:为之误,通络,缚 ④避讳字

训古学各章主要内容

一、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 1.训诂名称的由来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二)“训”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对于训诂二字的理解,马瑞辰有《毛诗诂训传名义考》;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2.训诂工作 (1)注释工作。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2)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3.训诂材料 (1)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等。 (3)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亥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二、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1.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2.训诂原理,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三、训诂学 1.内容和范围 训诂和训诂学虽密不可分,又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和材料,后者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黄侃辨析:“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

训诂学整理

考试题型和范围 一、单选题(10题*2分=20分) 1.最后两讲(训诂学的应用)讲的一句话里两个带点的字,理解成4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2.第一次课的内容:训诂前人的定义抽出一个词可能是4个选项中的哪种意思 3.训诂学分期:哪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4.后面讲的内容中:(训诂与字典、词典)词典中的一个词/对词的理解 5.训诂与语法:《左传》中的某个字的理解 6.这本书属于什么体:传注体、正文体、专著体、集注(汇辑或综合诸家对同一古籍音义的注释) 7.古代注音(上课讲的) 8.在一语境中解释词义,不能用的是?训诂学里不能怎样? 9.清代训诂一句话出自哪个作者的那本著作?“训诂之旨,在于声音;引申触类,不限形体”(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 10.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出自三家注的是? 二、名词解释(3题*4分=12分) 1.形训、声训、义训3考1 2.同训、递训、互训3考1 3.转语、雅言、析言3考1 雅言: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出现了“雅言”。《辞海·雅言》条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言’对称。”孔颖达在《正文》中说:“雅言,正言也。”“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丰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 《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三、简答题(2题*9分=18分) 1.对于以下两个释义谈谈你的看法(词+释义+例句)有个词上课讲过,另一个词关系紧密 2.训诂的主要原则是 【总论】 一、训诂与训诂学(定义) (一)训诂 训:被释对象(名词)、解释疏通(动词) 诂:古代语言(名词)、解释古语(动词) 解释语义的活动为训诂,对语义做的解释也是训诂。“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用浅易的语言解释深奥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二)训诂学 训诂学: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对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是训诂实践的系统化、科学化。即黄侃所谓的“论其法式(方法体例),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友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通称为“小学”。小学时解释经书的工具。 二、与语言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语义学

训诂学资料

训诂学 总论 1、从新注、旧注、方俗词解三方面例析了一些些语言现象的训释问题。 一是新注错了,影响了对文艺论述的正确理解; 二是旧注错了,影响了对古代历史事实、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正确了解; 三是常用语的本义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觉地驾驭语言。 2、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释古今这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 三是“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3、训诂学的根本任务: 一是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这、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等。 4、解释语义的专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总释群书语义。 二是专释一书语义。 三是解释部分词语。 5、训诂学从客观现实出以,至少要注意三点: 一是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为“今世”服务。 6、训诂的内容有 一是解释字词二是解释文句三是分析篇章 四是分析表达方式五是分析时空关系 7、训诂实践形式有 一是解释语义的专著 二是音义兼注的专著 三是注释书 四是形音义合解的专著 8、在坚持训诂的现实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要注意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要注意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要注意为“今世”服务 100、训诂的原则有 一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所以说,从事训诂必须有发展的观点二语言是社会现象,语义和语言其他诸要素一样,是约定俗成的 三对于前人训诂,我们既要尊重,又不能盲从。 9、训诂学的用途有 一用来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二用来指导古籍的整理工作 三用来指导字典辞书的编篡工作 四用来帮助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10、训诂学关于“互文”作用 一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交错的情况 二用互文就必须把上下文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完整 三用互文就合有关的词语互相辉映、暗示从而使意义表达得更全面 四用互文可收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洁的效果 五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补充的情况。 11、词义的引申的类型有 一理性的引申二形比的引申三礼俗的引申 12、词义的理性的引申包括 一因果的引申二时空的引申 三反正的引申四虚实的引申 13、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社会因素包括 一政治观点的进步二艺术思想的变化 三科学技术的发达 14、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语言因素包括 一词义的变迁二修辞手法的影响 三上下文的感染 15《尔雅》中解释百科名词的大类有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

●张岱年最喜爱的书: 《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西方哲学史》(罗素)、《邓小平文选》。 ●季羡林最喜爱的书: 《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儒林外史》、《红楼梦》。 ●张世英最喜爱的十本书: 《理想国》、《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哈姆雷特》、《少年维特之烦恼》、《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唐诗三百首》、《红楼梦》、《古文观止》、《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饶鑫贤推荐书目: 《三字经》、《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讲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中国历史要籍序论文选注》(雷敢)、《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周密推荐书目: 《共产党宣言》、《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国通史》(范文澜)、《中国史稿》(郭沫若)。 ●陈仲庚介绍几本基础和人格心理学入门书: 《心理学导论》(希尔加德)、《西方心理学史大纲》(唐钺)、《心理学方法学》(周谦)、《人格心理学》(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伯格)、《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人格导论》(米谢尔)、《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艾森克)。 ●汤一介最喜爱的书: 《论语》、《庄子》、《陶渊明集》、《绞刑架下的报告》、《生死》。 ●邵津我最喜爱的书: 《冷战后国际关系》(宫少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王逸舟)、《国际法》(邵津)、《案例与资料》(M.Dixon&R.McCorquodele)、《千首唐人绝句》(富寿荪)、《徐志摩经典》、《名曲的诞生》(崔光宙)、《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

古书注解和训诂学常识

通论:古书的注解、训诂学常识 一、古书的注解 古书注解的发展 1.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 2.唐人除了为先秦经书做注疏工作外,也为汉以下的其他古书做注解,如《史记》、《文选》。 3.宋代朱熹不受汉代学者的束缚,直接从正义入手。 4.清代学者的贡献 (1)为古书作注解和考证工作: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 (2)古籍校勘的工作 (3)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对古书的词句诠释和文字校订提出自己的看法: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等。 注解的任务 1、注明出典。如李善《文选》注。 2、划分段落,诠释大意。 3、阐明哲学思想。如郭象注和成玄英疏《庄子》。 传、笺、疏 “传”指阐明经义。如《毛诗故训传》。 “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郑玄《六艺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 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十三经》及其注疏者 集注:把前代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 注解常见的四种情况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在串讲中附带注释了词义。 C、释词并串解。前两种方式的同时使用。 D、通释全章大意。 常见训诂术语 1.释义的术语 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还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饑,蔬不熟为馑。”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 谓:格式是“甲谓乙也”。被释词放于其前。往往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貌: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注:“纷,盛貌。” 犹:格式是“甲犹乙也。”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说文》:“讎,犹应也。”

训诂学

訓詁學 一、訓詁和訓詁學1 (一)“训诂”的提出 1.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 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 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 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1)文字:《說文解字》 2)音韻:《切韻》《廣韻》 3)訓詁:《爾雅》 2.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馬建忠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3.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 面。 (二)“训诂”的含义 1.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 的工作,叫做“训诂”。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3.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對“訓詁”二字分别作了解释: 1)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 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4.黄侃先生用训诂学中的声训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即,“诂“就是“故”,“本 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5.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訓詁”二字的理解 1)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2)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 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三)訓詁學的發展 1.漢代:《說文解字》《爾雅》《釋名》 2.清代——兩個派別 1)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称之为“钩沉”之学。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2)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有清代的段玉裁、 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 (四)训诂与文字、音韵的关系 1.语言的三要素(吕叔湘):语音、词汇和语法。 1)文字學: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通过字形来辨明音、义。(“六書”) 2)音韻學:一种语言可能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音和义。 3)訓詁學:语义是汉语研究的核心。 2.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着重于义。古代的小学 研究多是为理解古代文献服务的,所以语义的研究是核心,训诂是它们的着眼点。

训诂学自学指要

训诂学自学指要 第一章概论 1、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训诂是一门专门性的工作,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历代文献语言。 2、训诂不等于训诂学。训诂学不等于词汇学、语义学、文字学。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系统的科学。它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工作。功用是:指导古文教学,指导古籍阅读和整理,指导辞书编纂。 第二章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重点) 一、文字障碍 古书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往往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引起的: 其中由时间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字体的变异、音读的变化、词语的生灭和词义的演变。 由空间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方言差异、异体字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有: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避讳字。 由汉语本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字和词之间的矛盾、词形和词义之间的矛盾、句子形式和句义之间的矛盾。 1、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例如“昏”与“婚”(增加偏旁)、“说”与“悦”(改换偏旁)等。 2、通假字: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这就是通假字。它与古今字不同。古今字一般都有形体和意义上的联系,而通假字只有音上的联系,没有意义上的联系。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同或音近。假借的类别包括:(1)无本字的假借:许慎所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2)有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是指本有其字,临时代替。现多称为“通假”。二者的区别: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后者则是由“有”到“有”的过程;前一种假借比较长久、固定,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独占优势,后一种借字与本字关系则比较松散,不固定。 3、异体字: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例如“峰”和“峯”等。 4、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包括:形讹、衍文、脱文、错简等。 二、词义障碍:1、不解古语:包括不理解方言、俗语、成语、典故等。2、词义演变:包括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增加、减少等。 三、语法方面的障碍:包括省略、倒置等。 四、修辞方面的障碍:1、互文见义: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2、倒文:古人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是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3、变文:是指古人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变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学解释题 1、训诂:训诂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意思。 2、小学: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包括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 3、训诂学:训诂学是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系统的科学。它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者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 5、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使用的不同的字。 6、通假字: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这就是通假字。 7、异体字: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8、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程,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 9、倒文:古人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是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

10、变文:又叫变文同义,变文是指古人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变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以增加语文采,加重语气或者感情,古人常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义内容。 11、形讹: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使文意难通。 12、衍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出的文字。 13、脱文:指典籍传抄刻中漏掉的文字。 14、错简:指典籍段落或者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 15、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就是词义所指范围的缩小。 16、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就是词义所指范围的扩大。 17、词义的增加:指本义引申出新义之后,本义在后代仍然使用。 18、避讳字:古人在语言表达中遇到触犯忌讳的人或者事,常常采用更改古书文字的办法回避,一般是用同义字、同音字代替。 19、词义的转移:一个词由甲义引乙义后而甲义消失。 20、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 21、连类而及: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现象,我们把它叫做“连类而及”。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B赋税C政治制度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著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著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训诂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训诂和训诂学 (一)训诂 从训诂学史上看,前人对训诂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一一介绍,就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不如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筛选出一种最切要最易为人掌握的说法。《说文》及段注的注解较为适宜。《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为了让大家深入理解上面的结论,我们必须从语源学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和验证。“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有疏通、顺从义。《尔雅·释诂》:“训,道(導)也。”《广雅》:“训,顺也。”《说文》:“驯,马顺也。从马,川声。”三字盖 “川”的分化字。《说文》:“川,贯穿通流水也。”不流则成灾,故“灾”字籀文作从 一阻川,下加火。故三字中的“川”声兼义。 《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应作“古亦声”。(《说文》:“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因此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诂”是“古”字的分化字,即言之古,以别于一般的古。段注:“故言者,十口所识(记述)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若将上面的释语贯穿起来,“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即解释疏通古代语言。齐佩瑢《训诂学概论》:“故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P6]黄侃《训诂之意义》认为“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在少数人能懂的语言”(陆宗达王宁3页)。从上述总结来看,训诂就是“用易知易懂的当代标准语,去解释古代文献语言中难知难懂的古语和方言”(陆宗达王宁宋永培17页),或“以今释古,以雅释俗”(郭芹纳《训诂学》引言)。 (二)训诂学 训诂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工作,是感性的,个别分析的,如果将这些零碎的训诂实践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就成为训诂学。(郭芹纳引言)具体而言,“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转引自郭在贻3页)。齐佩瑢也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P11]即1.总结规律,建立体系;2.独创性,实用性。 传统训诂学主要研究汉魏以前的文献,现代训诂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唐宋元明清时的俗语词,这样,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不过,它们都以语义为重点。 简而言之,训诂学就是以文献语言的语义为中心,阐述词义、词汇源流变化及用法的科学。 参考文献 [1]郭在贻《训诂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古代汉语训诂学及校勘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二、训诂、校勘 1、训诂:解释疏通古代书面语言的工作,即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 2、训诂学:对解释古代词语的方法、术语和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因为《尔雅》是训诂学最早的经典,有时也把训诂学称作“雅学”。 3、训诂的基本方法: (1)形训:训诂学术语。又叫据形索义,是指通过过分析字形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诂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探求字的本义,“六书”中可以运用形训的主要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 例子:《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2)声训:训诂学术语。又叫音训、因声求义。即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其作用在于追溯语源、探求本字、说明词的通传。 例子:《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 (3)义训:训诂学术语。是指不借助字形构造、语音关系而直陈语义的训诂方法。义训是“训诂之常法”,除形训、声训以外训释词义的方法一般都为义训。 例子:《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 4、义训的具体方法: (1)同训:训诂学术语,是义训的具体方法之一。即用同一个词来解释两个以上的同义词。 例子:《尔雅·释诂》:“朕、余、躬,身也。” (2)互训:训诂学术语,是义训的具体方法之一。即用同义词相互训释。 例子:《说文》:“走,趋也”又“趋,走也”。 (3)递训:训诂学术语,是义训的具体方法之一。即以乙训甲,又以丙训乙,层递而下的训释方法。 例子:《说文》:“讥,诽也”、“诽,谤也”、“谤,毁也”。 (4)反训:训诂学术语,是义训的具体方法之一。也叫反义为训、相反为训,即用反义词来作训释的方法。训诂学上也叫“美恶不嫌同名”、“美恶同辞”。 例子:《说文》:“乱,治也”。 (5)直训:训诂学术语,是义训的具体方法之一。即用已知或常用的词揭示同义词或近义词,直接以词解词。 例子: (6)转训:训诂学术语,是义训的具体方法之一。即甲字有某义项,则可与该义项意近的乙字辗转相训。 例子:“许”有“可”义,“容”有“许”义,故“容”可训“可”。

训诂学

训诂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训诂就是对语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的技术科学。 传统训诂学的三项任务:即一是“释古今之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二是“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解释方言。三是“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第二章:训诂的内容 一、解释字词。字词是训诂的核心。 二、解释文句:1、分析句读;2、疏通句意:(1)翻译,(2)串讲,(3)点明含义,(4)推因,(5)评析。3、阐明语法 三、分析篇章。“章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段落大意。 四、分析表达方式。 五、分析时空关系。 第三章:训诂的范围及其实践形式 训诂的形式,又称为训诂的体裁,指训诂采取的表现形式。 古人训诂的实践形式,大致可分:正文体,传注体,专著体,笔记体。 正文体:一是在正文中借对字词的解释阐明哲理或主张,二是对经书的解说,三是通过辨析同义词解释字词。 传注体,即随文注释类《毛诗诂训传》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知其死无所害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而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收词4300多个,首创了按词的意义编排词汇的体例。作者及成书时代未考定,应为经多人修补,最后成书于汉代。全书共19篇,前三篇解释古籍中的一般词语,后十六篇为专用名词解释,近于百科词典。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书名是说解文字之意,许慎“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编著历时22年,收字9353个。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的字典。确立了六书体系,奠定了文字学基础。创立了部首和偏旁,奠定了字词典的主要编排方法与体例。释字体例:字形—字义—形体结构—读音。 《释名》,东汉刘熙著,仿《尔雅》体例,又是语源学词典,开创了语源学,不但解释事物名称,还追究命名由来。是声训法的集大成者。内容与篇目超过《尔雅》,8卷27篇。 《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编著。方言学词典,也是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主要记载各地方言词语。《方言》的学术价值很高。书中收录了汉代的方言和通语,还收集了古方言,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词汇,是研究汉代词汇、探讨古音、考求语源的宝贵资料。 第四章:训诂的原则及其用途 原则: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现实的

训诂学与语言学科的关系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文学院《训诂学》考查试卷姓名:邱春燕专业:0911汉语言文学学号:09302106 论训诂学与语言相关学科的关系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那何为训诂学呢?说白了,就是以训诂实践为基础,将零星的训诂成果、训诂资料理性化、综合化、系统化。用黄侃先生的话说,就是“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在传统语言学中,训诂学是与音韵学、文字学相并列的一种专门的学问;从现代语言学来看,主要包括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其中的词汇学跟训诂学有一定的交叉关系,都是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并常常借助训诂的方法来研究词义,因而,训诂学在现代语言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训诂学与语言学关系如此密切,那它与语言相关学科到底存在怎样的渊源呢?下面就从语义学、语源学、语音学、语法学、文字学、修辞学、校勘学、词典学这八个学科来具体分析。 一,训诂学与语义学 陆宗达曾说过:“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里研究语文思想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语义学。”王 力先生也说过:“语言学可以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的范围大致地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由此可见,训诂学与语义学关系尤为密切,虽然训诂学不能与语义学等同,但它是以研究语义为重点的,属于语义学范畴。 然而,尽管训诂学与语义学都以语义为研究对象,但训诂学还常涉及语法结构、词形构成、篇章大意、修辞手段、名物制度、史实真伪等内容,而这些是语义学根本不予考虑的;语义学研究语义是以语言的含义及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为重点。所以,我们只能说训诂学与语义学关系密切,不能将二者等同。 二,训诂学与语源学 语源学是研究词义同源关系的一门学问,它既要揭示词义的来源,也要反映词义的发展 变化,在这一点上刚好又同训诂学交叉了。王力先生在说明二者的关系时曾有云:“同源字的研究可以认为是新训诂学。” 在研究语源时,声音的训诂是研究词义同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判断同源字的主要依据就是传统的训诂,而互训、同训、通讯、声训则是训诂的基本手段。下面举一例进行说明:如“叉”,《说文解字》解释其意为“手指相错也。”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为之

[资料]训诂学概论笔记

[资料]训诂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第一节什么是训诂 1(训诂:训诂又叫训故、训古、诂训,兼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动词用时,指对 古语作解释;作名词用时,指对古语所作的解释。P2 2(“训”本义是劝道、教诲,引申出解释、解说义。“诂”字始用于汉代。也可作“故” 指古语、名词。诂和故是古今字。诂可做动词,是训释故言之义。训诂一词始源于 汉代。 第二节训诂的起源 3(产生训诂的原因:主要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语言发展变化了,后人 读前人的作品,已经有语言上的障碍而不能通晓,需要有人来疏通解释。于是,训 诂就应运而生了。P4 最早的训诂现象是殷商甲骨文中的训释性语句。真正意义上系 统的训诂工作从汉代开始。 第三节什么是训诂学 3(训诂学: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零上的、感性的训诂现象作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解释规律,阐述义例、总结方法手段,用以指导训诂时间。P8

第四节训诂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4(造字假借:是指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汝”,本来是河流 ---训诂学与音韵学名,借作第二人称代词。P9 5(用字假借:一般称之为通假,是指本来有这个字而不用,借用了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借“草”为“艸”。P9 6(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以及文字形、音、义关系的学科,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古代文字学的特殊地位以及和训诂学之间的密切关系。P10 7(形训:形训是传统的训诂方式之一,指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构造来解释字义。P11 8(语义学:指对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研究,源自于西方语言学家。语义学分为哲学语义学、历史语义学和结构语义学等。1893年,法国学者M(布雷阿尔第一次使用“语义学”这个名称。P12 9(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训诂学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因此,训诂学和语义学特别是历史语义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研究的重点是语义。但训诂学并不等同于语义学,因为和属于纯语言学的语义学相比,训诂学涉及到的范围要宽广得多,包括了分析句意、章旨、语法、修辞等等。另外,正如王力所指出的那样,训诂学和语义学在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P13 10(词汇学: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传统上把词汇学分成三个分支,即: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叫历史词汇学;研究某个时期的词汇系统的,叫描写词汇学;研究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叫普通词汇学。P13 11(训诂学和词汇学为什么不能混而同之, 这是因为:1)训诂学和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不同。训诂学以古代的训诂实践、理论为研究对象,涉及到的内容除了词义问题外,还包括文字音韵、句读、语

训诂的内容

第二章训诂的内容 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释词、解句、解释语法现象、说明修辞手法、发凡起例、注音、校勘及其它。 第一节释词和释句 一、释词 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说明解释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工作。 古人对词语的解释体例,分三种形式: (一)正文体: 1.古代文献的正文之中对词语的解释。即作者本人在行文或论说过程中,对某一词语 的解释。 ①《礼记·乐记》:情动于中,故形于外。声成文,谓之音。 ②《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 观而善之谓摩。 ③《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④《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⑤《荀子·修身》:故可与言而言之谓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又: ⑥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 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⑦《汉书·梅福特》: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 2.正文体释词方法 1)义训 ①《史记·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 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2)声训 ①《史记·乐书》: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②《史记·律书》: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 又:亥者,该也。⑥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3)同字为训 ①《史记·乐书》: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正义曰:“引旧语乐名,广证前事也。前事邪正之乐虽异,并是其人所乐,故名曰乐也。”——所以严正音乐推行之后,伦常就归于端正,耳目聪明,情感和平,改变风俗,天下都得到安宁。所以说“音乐是使人欢乐的”。 ②《礼记·郊特牲》: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郑玄注:“言已亲之,所以使之亲已。”孔颖达疏:“亲之也者,谓婿御妇车授绥,欲亲爱于妇也。故云亲之也……言婿可以亲其妇者,欲令妇之亲已也,故云亲之也者,亲之也。” ③《周易·说卦》: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 (二)传注体 通常将见于注释中的训诂称为“传注体”。这种训诂体式以解释字、词、句为主,它成熟于西汉初年,以毛亨的《诗故训传》为代表。 ①《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注:“包曰:‘下,下车也。’” ②《礼记·曲礼上》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 ③《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赵注:征,取也。 ④《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已也。韦昭注:与,从也。 ⑤《汉书·郊祀志》:汉兴,高祖初起,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而杀者赤帝子也。’颜师古注:物,谓鬼神也。 (三)专著体 以专书的形式来解说词义的,通常称为专著体。如《尔雅》《说文》。 古人的注释中,释词通常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工作。如 ①《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传:采采,非一辞也。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宜怀妊焉。薄,辞也。采,取也。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毛传:有,藏之也。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毛传:掇,拾也。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毛传:捋,取也。

训诂

训诂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 1.读若 2.义界 3.声训 4.通言 5.连绵词 6.声训 7.曰 8.读为 9.读曰 10.读如 11.读若 12.今文经 13.古文经 14.《史记三家注》 15.三礼注 16.毛传 17.貌 18.之为言 19.说文四大家 二、问答题 1. 举例说明字与词之间的关系?

2. 举例说明什么是阴阳对转? 3. 简述训诂学与文字学、音韵学之间的关系? 4. 说明《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的注解体例? 5. 试述戴震对训诂学的重大贡献? 6. 举例说明什么是“右文说”? 7. 试述段玉裁对训诂学的重大贡献? 8. 试述王念孙对训诂学的重大贡献? 9. 试述章太炎对训诂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10. 试述黄侃对训诂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11. 杨树达对对训诂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辨析题 1. “谓”与“谓之”在解词时的异同? 2. “读为”与“读曰”之间的区别? 3. “文”与“字”之间的区别? 四、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1. 五经正义 尔雅 广雅疏证 2. 郭璞《尔雅注》《方言注》 3. 皇侃《礼记义疏》 4. 王逸《楚辞章句》 5. 高诱《淮南子注》 6. 李善《昭明文选注》 7. 郦道元《水经注》

8. 颜师古《汉书注》 9. 司马贞《史记索引》 10. 张守节《史记正义》 11. 裴松之《三国志注》 12. 何晏《论语集解》 13. 陆德明《经典释文》 14. 玄应、慧琳《一切经音义》 15. 李登《声类》 16. 陆法言《切韵》 17. 陈彭年《广韵》 18. 欧阳修《集古录》 19. 赵明诚《金石录》 20. 梅膺祚《字汇》 21. 张自烈《正字通》 22. 顾炎武《音学五书》 23. 戴震《尔雅文学考》 24. 刘淇《助字辨略》 25. 王引之《经传释词》 26. 邵晋涵《尔雅正义》 27. 郝懿行《尔雅义疏》 28. 王念孙《广雅疏证》 29. 戴震《方言疏证》 30.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1. 桂馥《说文义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