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课程论文

2016年 6月 1日

论题: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摘要: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并没有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消失,罗马帝国的崩溃并不意味着罗马文明的落幕。她留下的基督教文明和她的语言引领了西方世界文明的发展,而由她开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也会一直被历史所铭记。

关键词: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东西方文化交流;拉丁语

时光倒流到2700多年前的意大利,在美丽富饶的台伯河畔,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悄然建立。沐浴着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洋风,吮吸着甘甜可口的台伯河水,这座生机勃勃的小城在朝阳的迎接下露出了她纯洁美丽的笑容。这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懵懂却充满生气的孩子,那时的人们,谁又会想到在她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辉煌了,她便是——罗马。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主要源头之一。在古罗马文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借鉴吸收了先前的和与之同时代的各文明的养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与发展出了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文明,在西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西方文明的总体发展脉络上,古罗马文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蒙昧的蛮荒时代一路走来,在希腊文明衰落之际,她接起了西方文明传承的重任,兼容并包,将文明的星星之火向后世传递。在古罗马的发展历程中,一路自上古时期的王政时代走来,历经罗马共和时代,最后到罗马帝国时代。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建城,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止,古罗马文明发展延续了2000多年。长期以来,在历史文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古罗马文明一直掩

盖在古希腊文明的光辉之中,更有甚者,许多人将古罗马文明认为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制。但如若我们能够整体审视古罗马文明,我们会发现:古罗马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更加成熟和厚实。正如人之一生,如若古希腊文明是人的【1】“青年时代”的话,那么古罗马文明便是人的“壮年时代”。之所以称古罗马文明更为成熟,是在于西方文明的几个主要特征和要素点都是于古罗马文明时期发展成熟的,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继续影响着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更是在近代全球化的浪潮中影响世界的发展。

一(基督教文明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基督教脱胎于希伯来文明中的犹太教,但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过程中,它却受到了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不断改造,最终完全脱离于犹太教的影响而形成为一种全新的宗教。原始基督教的教义在经过保罗派的改造后,已经摆脱了犹太文化的局限性和排他性,开始形成为适应于所有民族【】2和文化背景的教义,从而导致基督教真正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其后,经过拉丁教父们的努力,基督教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的教义和思想体系,最终奠定了决定日后西方文明发展方向的基督教文明基础。

基督教的核心人物是造物者耶稣基督,从《旧约》中我们可以知道,所有的人都是耶稣根据自己的形象造的,那么人类生命的真正宝贵价值就在于我们生命里的神性,这直接肯定了人类社会关系和个体生命都具有神圣性,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所有的人都应该相互友爱。上帝之子耶稣用甘愿上十字架的代价,背负起人的“原罪”,是为了有罪的人得救的,是牺牲自我保存人类

回归上帝的壮举。也正是这种基于“原罪”的思想,为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人文思想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并且在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以外,为其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持久的超验信仰,这些信仰与典范,提升着西方人的精神世【】2界,也作为在道德上凝聚社会的纽带连接起世世代代的伦理传承。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大部可以在基督教义化中找到其根源。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其实,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需要强调的是,往往存在着将个人主义与自私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误区,但其实真正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权利,智慧的尊重。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二(古罗马的扩张和罗马帝国的统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古罗马立国之初,地促势微,四面受敌,屡陷危亡之境。但它依靠加强公民集体内部团结,充分利用四邻因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而不可能有效地联合起来这一有利环境,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以武力和外交手段使自己摆脱了困境,进而在扩张中节节胜利。自公元前5世纪初至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进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整个意大利除北部波河流域外,尽为罗马属地。统一意大利之后,罗马进而向海外扩张,于是与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激烈冲突。经过3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146年,迦太基遭到彻底毁灭,罗马势力扩及整个西部地中海,并将罗马的势力伸进了北非。此后罗马也不断向东部地中海扩张。经战争征服马其顿和埃及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公元前125年到121年,罗马征服了山北高卢罗纳河南岸地区,在河北岸也

取得了一些立脚点,后来还设立了山北高卢行省。从公元前58年到49年担任高卢总督的恺撒击败了高卢的诸部落,把罗马的统治推进到了莱茵河。至公元前 2世纪下半叶,以建立起帝制的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然大国。

古罗马城建立在台伯河接近入海口的位置,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部,只有在台伯河畔才有狭小的平原。城市的四周多丘陵山脉,不利于农耕文化的产生。在城市的西南方,便是广袤富硕的地中海,坐拥富饶的台伯河之利,天然地适于商业的发展。所以,罗马至诞生之日起,便拥有了商业的基因,注定了罗马未来的发展走向。古罗马的幼少年时期,正处于古希腊的鼎盛时期。在希腊的各邦国联军打败波斯帝国的侵略以后,古希腊的殖民商业活动在地中海地区便达到了鼎盛。先进的希腊文明和繁荣的商业贸易涌入了古罗马地区。罗马的公民们学习古希腊的各种先进文化的养分,发展自己的贸易,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训练自己的军队,如同她的老师一样走上了商业殖民扩张的道路。在希腊衰落后,罗马迎来了短暂的安全稳定的发展时期,地中海已经失去了她的霸主,那便是无主之地。罗马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广开自己的商业贸易,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统一了意大利,极大地增大了她的实力。特别是在打败罗马的劲敌——迦太基之后,罗马边一发而不可收,迅速从西地中海地区向整个地中海扩散开来,并最终,将罗马的威名传到了遥远的东方。

统一的罗马,其境内不仅有开放的古希腊文明,还有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同时她更将自己的双手伸进了富饶的古两河文明。罗马的商人们,从罗马城起航,将货物卖到希腊地区,在从希腊装载货物,运送到叙利亚,与来自两河地区乃至印度河南亚次大陆地区或者遥远的大汉帝国的商人们交换货物,在将这些货物送回地中海,顺便捎带着去一趟尼罗河畔便起航回到罗马城。柔软的丝绸、优美的瓷器、味道奇怪的茶叶这些来自于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稀有货品一时成为罗马上层贵族的首选。在罗马帝国的熔炉里,以西亚地区和尼罗河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巴尔干半岛

为代表的希腊文明悄然融合交汇,上演着人类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文化融合和经济交流,而不仅仅像她的前任大帝国那样的纯粹军事征服。

三(拉丁语——现代西方世界各族人民和各种语言的“母语”

拉丁语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即罗曼语族。拉丁文字系拼音文字。拉丁

字母是罗马人向希腊人借用来的。拉丁语字母表原有24个字母,公元16世纪加进了字母j。近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又增添了一个字母w。同汉语一样,拉丁语是世界上古老的语言,因产生于欧洲亚平宁半岛的拉茨地区而得名。

它早在公元前就存在了,到了公元前一世纪就发展成为完整的语言。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拉丁语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语。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3 拉丁语的影响超出了意大利,波及到整个欧洲、西亚和北非。公元476 年罗马帝国崩溃后,拉丁语结合各地方方言,逐渐分化为意大利语、法语、普罗旺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各种独立的语种,就连如当今世界使用最多的英语也深受拉丁语的影响,英语的字母和超过一半以上的单词都来源于拉丁语。

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也应该有统一的语言,所以罗马帝国推动每个人都说拉丁语,这才是大一统的标志。其实当时也确实如此,一个帝国的人民,他在任何被征服的国度中使用拉丁语,其他人都可以很快的与他顺畅的沟通,这不仅省去了很多麻烦,也使帝国内的各民族的文化毫无阻碍的融合在一起;天主教会在当时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通过传教和在法兰克地区各地建立隐修院,教授神职人员使用拉丁语,以此作为传教的基本语言工具。教会信仰也被这帝国内共通的语言带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传教的进度更加迅速了,拉丁语文助它翻山越岭,又跨过河流;拉丁语也因此被教会“正式的加冕”,使它可以被称为“教会的语言”。最早的拉丁语版圣经在4世纪时便出现了,翻译者为伟大的教父“圣热罗尼莫”,它是权威的。使用拉丁语翻译圣经也就成了中世纪欧洲历来的传统,因为拉丁语是神圣的语

言,是最接近天主的语言,在各民族的语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首席地位”与尊贵含义。随着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始变得岌岌可危,终于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亡。在此之后,欧洲开始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开始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动荡。城市生活基本消失,教育基本停滞,高贵的拉丁语逐渐远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世纪的欧洲,对于罗马和希腊来说是【】4 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对于日耳曼等众北欧蛮族来说确是一种进步。分散于各地的拉丁民族开始与各蛮族交流融合,融入当地社会之中,而各蛮族在拉丁语的基础上也逐渐发展衍生出自己民族的语言。

从近代早起开始,拉丁语开始成为大学教学用语。自1087年波伦亚大学始,以拉丁语为学术语言的大学网络便开始形成,到了18世纪,拉丁语已经在欧洲主要的大学确立自己在学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并逐渐东扩,形成了“泛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和老师可以自由流动,获取硕士学位的人又在任意地方教书的权利,这反过来,有确定了拉丁语“文人语言”的【5】地位。在成为教会和知识界的通用语以后,拉丁语迅速被欧洲上层社会流传开来,学习拉丁语成为了一种时髦,而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学习拉丁语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古拉丁语在衍变出众多子语言之后,又真正从欧洲复活,而后在地理大发现中广播全球,为整个世界所知,更是在西方世界成为了一种实用语言。

在古罗马人民的辛勤创作下,古罗马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

幕,为人类落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她的民主政体和她的罗马法都成为

了后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参照物,这里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加以一一论

述了,总之,古罗马文明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

之一。

参考文献:

【1】兰奇光. 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 论文.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6

【2】黄心川. 世界十大宗教[M]. 社会科学义献出版社. 2007 【3】李学金. 拉丁语对英语的影响. 论文.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4】罗建平. 西方古文明与拉丁语的兴亡——政治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论文. 《海外英语》. 2011 【5】唐晓琳. 语言的权利——拉丁语对欧洲统一的影响与作用. 论文. 《社会科学家》. 2011. 11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深刻的影响。古希腊人吸收、借鉴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希腊文化。古罗马人继承希腊和东方文化成果,逐渐建立罗马文化。纵观这两个在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希腊是罗马的老师,罗马的法律来自希腊雅典;罗马神话基本都是来自希腊神话;罗马的政体吸收了希腊成分。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民族特性我们在探讨古罗马文化形态时,不得不涉及到古罗马文明的起源。根据英国大史学家阿诺德·约·汤因比的“母文明”与“子文明”学说,只有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才属于母文明,其他都属于子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理所当然地应当纳入子文明的范畴之中。 罗马国家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而形成的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奴隶制大帝国。罗马城位于意大利半岛,而半岛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是伊达拉里亚人。伊达拉里亚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便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它通过商业贸易,外交往来,战争征服等等方式对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施加影响。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同属于地中海文明。在同一片海洋孕育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从生活习性到社会变迁甚至是思想发展自然会有其相同之处。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人埃涅阿斯的后代,当然这个可能只是罗马人抬高身价的做法。罗马人属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拉丁人的一支,之后融合了萨宾人。埃特鲁底亚人等意大利古民族,之后肯定还有希腊人,因为希腊人一直住在意大利南部,称大希腊地区。在罗马公民权普遍授于外省人后成分就更复杂了。 一.政治方面

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论文.docx

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摘要:材料科学对于很多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材料科学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同时,本文对于材料的发展史进行探讨,并对于纳米材料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其设计思路、特异性能和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材料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影响,材料发展史,纳米材料 一.材料科学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影响与重要作用 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我认为材料科学对于能源与动力领域发 展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从我们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我们通过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来看。在我 们专业的学习中,主要课程有这些: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 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 学等,而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 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 知识。在这些课程与知识中,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流体力 学、传热学、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工程流体力学等均与材料科 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材料力学与金属工艺学与材料的关系最为紧 密,而在工程制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中,如何设计锅炉与零件,以什 么材料制造锅炉,在什么部位需要何种材料,都需要材料科学方面的知识。 之后再从材料科学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影响方面谈起。在锅炉的制造上,对于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钢中成份,如碳、硫、磷、硅、锰、铬等对钢材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站锅炉所耗用的金属材料数量大、品种规格多,除少量有色金属和铸铁外,绝大多数为钢材。其中有钢管、钢板、棒材、工字钢、槽钢、角钢以及铸锻件等。一部分钢材为普通钢,用来制作锅炉的普通结构件,性能要求并不高。另一部分则用来制作高温、高压条件下或处于腐蚀性介质中长期工作的元件。这些锅炉钢是综合性能要求很高的材料。 由此可见,材料科学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推进作用。 二.材料的发展与酚醛树脂的发明 材料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使用树木、兽皮等纯天然材料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再到现代合成材料的阶段,材料的复合化与智能化阶段。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贝克兰德发明酚醛树脂的事件。 20世纪初,由于电器工业的发展而需要大量的绝缘材料。当时的绝缘材料 是虫胶,但是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仅美国年需虫胶量就需要159亿只紫胶 虫。因此在当时寻找虫胶的替代物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中世纪的历史地位

浅析中世纪的历史地位 大约从公元5世纪开始,日耳曼人的铁蹄开始踏上原本属于西罗马人的土地,并在此后建立起了一批日耳曼人的国家,这些尚处于半开化状态的野蛮人给拥有辉煌的古典文化的修带来了一场灾难,这种灾难与西罗马帝国自身的衰败相结合拉开了一段持续近千年的历史时代——中世纪。“中世纪”意即处于光辉灿烂、成就显赫的古典希腊罗马与他们自己所处“现代时期”之间一个长期的、灰暗的时期①。“中世纪”这个概念是指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这段历史时期。这漫长的一千年是非凡的一千年,一千年里我们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未来。 15世纪当一些人文主义者初次使用“中世纪”一词时,他们认为从罗马文明在5世纪的衰亡到人文主义在15世纪的兴起之间,横亘着一段文明被割断的历史。而中世纪的文明以其对古典遗产的继承,以其对基督教传统的发扬和传播,以其对日耳曼和斯堪的纳维亚社会模式的吸收和采纳,承上启下,兼收并蓄,肩负了两希、罗马文明向欧洲文明的过渡。也许从这个“过渡”的意义上讲,而不是从“割断”的意义上讲,中世纪才是名副其实的中间阶段②。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的就是日耳曼人对欧洲古典文明的破坏,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和罗马人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说罗马人的文化水平处于“蒸汽时代”,那么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也就处于“刀耕火种”时代。例如公元465年汪达尔人乘罗马混乱之机,率舰队渡海,攻陷罗马,纵兵焚掠两星期,罗马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毁灭文化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当然,这只是毁坏古典文化的一个例子。这次对于欧洲古典文化的毁灭使西欧历史在许多方面倒退了一千多年,回到了一个蒙昧和黑暗的时代。“以致文艺复兴时代的西方人回望横亘在他们与辉煌的古典时代之间的历史时期时,觉得西方文化仿佛经历一个漫漫长夜一般”③。当然这与西罗马帝国的陨落也不无关系,在罗马帝国末期那个动乱的年代,古典西方文明显然已经失去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就在这时,日耳曼人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西方古典文明一扫而光。当日耳曼人的扫荡、毁灭带来的混乱尘埃落之定后,人们发现,这个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古典文明传递下来的过程,不同文明碰撞、组合、融汇的过程,这是新①《世界文明史》(上卷),[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伯恩斯著,赵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66页。 ②《欧洲文明扩张史》,陈乐民、周弘著,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1页。 ③《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丛日云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世界文明史期末论文 通过一个学期对世界文明史的学习,我对世界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很多人文知识,丰富了思想。 课堂上主要教授了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使我对各种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老师还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加入了许多神话故事,体现了各种文明的特色,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各种文明。 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世界文明中,相比之下,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古代埃及文明。 一、金字塔 说到埃及,大家一般都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呈梯形分层的,因此金字塔又称作层级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在最早的时候,马斯塔巴是埃及法老死后的永久性住所。到了后来,埃及人产生了国王的灵魂要升天成为神的观念。 “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就是把法老送上天的阶梯。 与此同时,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的光芒,金字塔的角锥体形式所象征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光芒,表示了埃及人民对太阳神的崇拜。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金字塔明文》)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寝。作为统治者的法老们不仅想在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还想在死后成为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将内脏取出,浸以防腐剂,再填入特制香料,制作成木乃伊,将尸体长久保存。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于约公元前2664~前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远的吉萨、塞加拉、拉苏尔,梅杜姆以及阿布西尔等地都有大量的遗址。 在众多金字塔中,最为著名的是吉萨大金字塔,它位于开罗西南约13公里的吉萨地区。这组金字塔共有3 座,分别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代法老胡夫、第四代法老卡夫勒和第六代法老孟考勒所建。 金字塔十分宏伟壮观,巧夺天工,有人觉得仅凭古代埃及人的技术是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的,他们怀疑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或者是更远古的人类留下的。 二、宗教 要了解古代埃及的文明,就必须知道古代埃及的思想,知道古代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古埃及历史。赫利奥波利斯、孟菲斯、

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人文学院非试卷考核课程专用封面 论文题目:古罗马文明地历史地位 课程名称:世界文明史 任课教师姓名:秦元旭 学生姓名:唐超 学号: 年级:级 专业:历史学 任课教师评分: 古罗马文明地历史地位 [摘要] 长期以来,罗马文明一直被掩盖在希腊文明地光芒之下.然而事实上与希腊文明相比罗马文明显得更厚实和更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在西方文明发展地长链中,罗马文明有着更为深远地历史影响.罗马文明中地共和制度、法律制度基督教文明不仅奠定了西方文明发展地基础,而且也确立了西方文明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关键词】罗马文明;共和制;罗马法;基督教文明 人类历史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部文明史地发展.因此,对文明地认识实际上就是对人类自身发展地认识.然而认识文明并非一件简单之事.在人类历史地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文明至今仍给我们留下了未解之谜,例如埃及金字塔文明以及玛雅文明.这其中有诸多原因阻碍了人们地认识,有地由于历史久远,有地是因为文明地突然中断,还有地则是因为不同地文明之间地特质不同影响了相互间地认识,如东方文明之于西方文明以及西方文明之于东方文明.正因为如此,认识文明地工作不仅艰辛,而且也充满了诱惑.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地,“对人类文明地长时段表现进行描述甚至评估,也许应是某种大大高于人类地地外生灵地工作.特定时空和特定文化形态中地人做这种事,很可能被视为一种臆断.”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一种庞大地系统工程,对这一庞大系统进行评价和论证,显然是我辈力所难及地事情.但本着求知和探索地精神,笔者发现在人们长期探索文明现象、特别是探索古代文明现象地过程中,长期忽视了一种文明地重要性,这种文明即是古代罗马文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我们对罗马文明地重新认识,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西方文明地发展轨迹,更重要地是,它涉及到我们对西方文明地内在特质地重新审视.关于西方文明地特质,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西方文明地特质主要体现为它地两个要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宿迁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礼记·王制》记载:“作左道以惑众,杀;作奇器异服奇技淫巧以疑众,杀;行 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杀。”到了战国时,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从以上变化可知 A.社会风俗决定思想变迁 B.政权聚散影响思想发展 C.学术自由推动思想多元 D.军事争霸导致思想争鸣 2.东汉《论衡·谴告》中说:“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 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也。”材料表明作者 A.主张奉道家为正统 B.融合阴阳五行思想 C.宣扬君权神授理论 D.反对天人感应学说 3.宋代一学者治学气魄宏大,提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的观点。由此可知,他认为 治学应 A.抛弃儒学经典 B.挖掘本心明道 C.力求格物穷理 D.强调经世致用 4.明中后期人们对理学出现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 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这股“思潮” A.取代理学成为主流 B.反映资产阶级诉求 C.使得儒学焕发生机 D.触发思想解放运动 5.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由于他们的书面文字基于字母系统,欧洲人能够 比中国人更有效地开发这一技术。他们书面文字中的字母很少,这使批量生产变得十分经济”。材料中的“这一技术” A.早在唐朝就已经传入欧洲 B.成为摧毁欧洲城堡的有力武器 C.促进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 D.推动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6.有一副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充分体现了中国某一艺术形式的特 征。这种艺术形式是 A.国画 B.书法 C.京剧 D.文学 7.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到“(今)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面对此 局面,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方面的社会改造方案。但他在书名的“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两字。由此可推断该作品 A.成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B.宣传“师夷长技”思想 C.深受现实政治局势影响 D.主张积极推行社会革命 8.陈旭麓认为:“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 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该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开始兴起 B.“夷夏观念”遭到否定 C.“中体西用”付诸实施 D.传统文化内容得到延伸 9.右图是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 会上对“民生主义”作出的新说明。他解释说:“本党同志 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 围有大小耳。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此之真意,则新旧同 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便可打消。”孙中山意在 强调 A.国共两党有共同诉求 B.国共两党根本利益一致 C.民生主义是最高目标 D.接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 10.“(毛泽东的)这篇文章一发表,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而且在全国各个政党和广大民 众中,如同拨云见日,使人们豁然开朗,连蒋介石也深表佩服”。“这篇文章” A.阐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正确预见中日战争走势 C.明确中国革命步骤问题 D.提出建立联合政府设想 11.我国在1952—195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专业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 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这一做法 A.符合当时国情需要 B.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C.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12.有人评论中国一项科技成就:“它的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课程论文 2016年6月1日

论题: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摘要: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并没有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消失,罗马帝国的崩溃并不意味着罗马文明的落幕。她留下的基督教文明和她的语言引领了西方世界文明的发展,而由她开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也会一直被历史所铭记。 关键词: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东西方文化交流;拉丁语 时光倒流到2700多年前的意大利,在美丽富饶的台伯河畔,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悄然建立。沐浴着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洋风,吮吸着甘甜可口的台伯河水,这座生机勃勃的小城在朝阳的迎接下露出了她纯洁美丽的笑容。这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懵懂却充满生气的孩子,那时的人们,谁又会想到在她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辉煌了?她便是——罗马。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主要源头之一。在古罗马文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借鉴吸收了先前的和与之同时代的各文明的养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与发展出了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文明,在西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西方文明的总体发展脉络上,古罗马文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蒙昧的蛮荒时代一路走来,在希腊文明衰落之际,她接起了西方文明传承的重任,兼容并包,将文明的星星之火向后世传递。在古罗马的发展历程中,一路自上古时期的王政时代走来,历经罗马共和时代,最后到罗马帝国时代。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建城,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止,古罗马文明发展延续了2000多年。长期以来,在历史文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古罗马文明一直掩盖在古希腊文明的光辉之中,更有甚者,许多人将古罗马文明认为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制。但如若我们能够整体审视古罗马文明,我们会发现:古罗马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更加成熟和厚实。正如人之一生,如若古希腊文明是人的“青年时代”的话,那么古罗马文明便是人的“壮年时代”。【1】之所以称古罗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文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世界文明史》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120002 (二)课程英文名称:World Civilization History (三)开课对象:全校学生 (四)课程性质: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文理基础人文类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目的 通过?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有初步的概括了解,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 世界文明史是一门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36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滥觞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1、使学生掌握氏族文明的兴衰。 2、使学生领会农业的诞生。 3、使学生充分理解原始宗教的起源。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一、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 二、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 三、氏族文明的兴衰 第二节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 二、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 三、文化艺术的萌芽 考核要求: 1、远古文明人类的形成 1.1远古人类的文明踪迹(了解) 1.2农业的诞生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确立(掌握) 2、人类最初的文化成果 2.1原始文字的产生及其类型(掌握) 2.2原始宗教观念的起源(掌握) 2.3文化艺术的萌芽(了解) 第二章西方文明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近代欧洲文明,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1、使学生充分理解西方古典文明。 2、使学生准确掌握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 3、使学生准确掌握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 4、使学生理解近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基础。 5、使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明。 6、使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明 教学时数:18学时

生物技术与人类文明期末论文

生物技术与人类文明期末论文 作者:陈家豪 学号:20116481 指导老师:段传人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2年11月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 摘要:简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分点对四大生物工程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以及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进行了概述,以此从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生化武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转基因技术、生化技术等敏感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使人们对现代生物技术有一个更为充分、全面、正确的了解。 关键词:生物技术;安全性;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 1、前言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人们在医疗卫生、农业食品、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在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方面,人们产生了诸多分歧,特别是在诸如转基因技术、生化技术等敏感技术上,很多国家都认为会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并加以抵制,如何让正确的认识现代生物技术并让现今如火如荼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将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解决的问题。 2、生物技术 2.1四大工程 2.1.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是指重组DNA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组成部分。上游技术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技术);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基因工程的支撑技术: 核酸凝胶电泳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细菌转化转染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寡核苷酸合成技术、基因定点突变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2.1.2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指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归纳: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 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罗马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线索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 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 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 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 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 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2.形成过程:

3.影响 (1) 积极性:①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基础,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②雅典民主制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 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无民主可言。②从运作方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线索二、罗马法 1.形成条件: ①政治:罗马城(前754—前753)与罗马共和国 (前509)及罗马帝国 (前27) 的建立 ②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③社会:平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④思想:古罗马“自然法”存在的思想与发展 ⑤主观:统治者重视。1.发展历程 (1) 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 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①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4)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基本内容

[精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 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 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 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 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30.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 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漫谈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不同及原因

漫谈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不同及原因.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漫谈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不同及原因 9W-24E,36-45N,我们看到地中海的淼淼烟渚之上悠然泊着“三叶扁舟”。从东往西,它们分别叫做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这三个半岛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地域,它们都曾经作为“世界”的中心[1],无限风光:最早的是巴尔干,这里升起了古希腊文明的荣光;紧随其后的是亚平宁,古罗马文明钟情于它;最后轮到伊比利亚,它开启了乘风破浪的大航海时代。在这里,我们来谈一谈其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欧古典文明,它们关系密切,人们也总是将二者相提并论。然而古希腊与古罗马之间却存有一道鸿沟。譬如橄榄枝与凯旋门——我认为这两个典型的意象能很好的反映它们各自代表的文明的特色,至少能表达其文明进程中一些主流的情绪:希腊向往和平,罗马热衷战争;希腊渴望与自然的血脉相亲相融,罗马梦想在交绕着各种复杂关系的人类社会里披荆斩棘。当然,用橄榄枝与凯旋门来类比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精神差异,这尽管是简便而直观的,但也是危险的。因为那容易使人误以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明完全是孑然对立的。而真实的情形当然不是这样。 首先,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不同在于它们文明基调的不同,而这主要源自它们地理位置的差异所造成的各自文明形成初期对东方文化的汲收程度不同。 历史上溯到前三千纪,倘若说,那时的西方人自己已经有了一粒文明的种子,但还需要空气、阳光、土壤和水才能萌发,那么慷慨赠与西方人这些珍贵的生命因子的就是近东的两大文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确,西欧古典文明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东两大文明向外辐射的产物。在遥远的上古,希腊地区在地理上比亚平宁和伊比利亚更显优势,一则希腊的岛屿、良港众多,海上交通非常便利,二则希腊非常靠近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这样,希腊可以频繁地、充分地与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交流,从而在后者的浸润与滋养下率先成长起来。而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虽然这在后来有利于它的军事扩张,但在文明之初,这种地理上远离近东文明策源地的情况使它只能依赖希腊的带动来发展自身。这样,希腊向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直接地学习东方文化,罗马则向希腊间接地学习东方文化。换言之,如果说希腊已经是对东方文化的“二度审美”,那么罗马就只能算是对这个“二度审美”的“二度审美“了[2]。这样“审”出来的结果当然就有很大差别——希腊文明的东方色彩浓烈一些;罗马文明的东方色彩淡薄一些。而我们知道,东方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优雅、精致、细腻、修养以及生活的品位,那么希腊与罗马之间在文明基调上的不同就因各自身上所挟之东方色彩之强弱而显现了出来:前者与东方人一样,甚至更加强烈地追求着优雅、精致、细腻、修养以及生活的品位;后者则比较质朴、粗犷、务实和倾向武力。所以如果要给这样两个文明涂抹颜色,我会为希腊选择如梦如幻的蓝色,为罗马选择如火如荼的红色。

人类文明史课程论文

论题:法国大革命同美革命的区别 摘要: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也发生过两次著名的革命,一个是英国的英国革命,另一个就是美国的美国革命也就是独立战争,为什么独独法国的革命称之为“大”革命呢,这场革命与英美革命不同在哪呢,我想不同在于革命理念的差异和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划分的不同。我认为平等思想的贯彻的深度是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法国、平等、比较、文化革命

托克维尔论述法国大革命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事情比法国大革命史更能提醒哲学家、政治家们要谦虚谨慎,因为从来没有比它更伟大、更源远流长、更酝酿成熟但更无法预料的历史事件了。”所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才始终是各国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他们通过对过去历史的研究,对目前现实做出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总结出丰富的经验教训,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说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这篇文章我想讨论一下法国大革命同美革命的区别。 总所周知,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也发生过两次著名的革命,一个是英国的英国革命,另一个就是美国的美国革命也就是独立战争,为什么独独法国的革命称之为“大”革命,广泛的为老师学者所研究,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这场革命与英美革命不同在哪,就能看到法国革命有别于其他革命的地方,找到法国大革命独到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做探索的意义。 先从我认识的角度,对这几次革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按时间顺序先是英国的革命,17世纪中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渐渐强大,但受到上层阶级的阻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包括了“光荣革命”,最终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其次就是美国的革命,18世纪中后期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压迫剥削,加上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开始了反抗斗争,最终起草了《独立宣言》,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独

分析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罗马政治与法律制度与近代西方文明的关系评述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分为3个大的阶段: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首先是它的混合政体对西方的宪政理念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它的制衡理论,在今天的美国宪法中得到了体现。其次,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一次以“共和制”概念代替“城邦”概念,这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而这种从罗马共和制抽象出来的政治共同体的概念包含着作为西方民主制基础的契约主义和公民权利的胚芽,成为西方政治发展史上资产阶级从事国家建设的重要思想渊源。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罗马法。 摘要:古罗马曾以武力统辖天下,但最后也免不了灭亡。但其创建的罗马法生机勃勃,即使在国家灭亡后也未能淹没其耀眼的光芒。也许古罗马在文学创作上不如希腊,但其在法律上的造诣希腊人也难望其项背。罗马人制定出了古代世界中最为系统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成为罗马文化中最为辉煌最为天才性创造的一部分,而且在整个古典文化中也别具一格。 关键字:对罗马本国的影响对后世文明尤其是近代文明的影响 正文罗马法是指从罗马国家建立到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一期间的所有法律,同时也包括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部分法律。 二、对后世文明尤其是近代文明的影响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来世界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是罗马人留给人类文明的一份最宝贵的财产。罗马人不仅以武力征服了外邦,而且还以法律征服了世界,正如德国法学家曾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征服。”罗马法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孕育它生长的社会,它不只是罗马人的法律,而且是全人类的法律,不只是罗马人的文化遗产,而更是全人类的文化的遗产。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罗马法的绝大部分内容却逾越千古而犹存,对后世文明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一,罗马法为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如罗马以前就实行习惯法,法律并没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立法掌握在僧侣手中,法律的解释权也在他们手中,他们可以任意解释法律以符合贵族的利益,严重的侵害了市民的利益,而随着《十二铜表法》等法律的确立法律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就为市民维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冲破贵族、教会对法律的垄断和束缚。而罗马法也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自然法思想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自然法思想中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人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罗马的自然法中强调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其自然的权力。因此人为的实在法也应当给人以平等权。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应有一份应得的权利,这并不是国家法律所赋予人民的乃是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国家不可压迫人民更不可剥夺人民应享受的权利。统治者如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就可以用革命的方式推翻这个政权。这种源于自然法的“权利”和“平等”观念,对于英法等国的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罗马法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楷模,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乃至世界立法所遵循的范本。有人说过:“我们不能忽视民法法系和罗马法的渊源,可以说民法法系起源于古罗马法”罗马法是世界共同的法律,也是世界性的模范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按照罗马私法的模式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所谓的“罗马法系”或“大陆法系”,即使那些主观上不愿仿效罗马法模式的国家出于对商品经济关系调整的需要,也不得不采用罗马法中调整商品经济的经典性的规定。其他大陆法系的国家相继制定的民法典大都是仿效法、德民法典同样受罗马法的影响。如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企图整顿律例,变法图存曾学习西方编纂法典的做法为要策,引进日本法治理论。民国建立后,国民政府也曾以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法律为蓝本制定民事立法,所以旧中国 法系同样也打上了罗马法的烙印。可以说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先秦、秦汉文明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专题复习先秦、秦汉文明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命制、审核高三历史组 【知识概述】 先秦秦汉文明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古希腊罗马文明 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崛起,为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法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思想上,古希腊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出现了西方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时空坐标】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春秋战国(前770—前221)秦汉(前221—220) 古希腊:城邦时代(前8—前4世纪)前146希腊地区被罗马帝国占领古罗马:王政时期(前8—前509)共和时代(前509—前27年)帝国时代(前27—395年) 【重点探究】 先秦、秦汉时期的文明:西周、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及创新

分) 2.结合以上表格,概括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并指出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3.西汉的大一统 材料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8分) 二、中西文明的比较

材料与人类文明期末论文

材料与人类文明期末论文纳米二氧化硅及其发展前景

纳米二氧化硅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纳米二氧化硅是极其重要的高科技超微细无机新材料之一,由于自身的优异特性,纳米二氧化硅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篇论文介绍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范围,并分析其发展前景及商业价值。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介绍;稻壳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发展前景;商业价值 经过这段时间对“材料与人类文明”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材料学科的知识,了解到许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学常识,稍稍领略到些许材料学科的风景与魅力,并为此着迷着。作为一名学习会计的学生,或许我以后从事的工作与材料科学联系不大,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与关注。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接触了很多种类的材料。其中纳米材料的讲解尤其使我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课后查阅了很多有关纳米材料的资料,最终被一篇“我国稻壳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获国际金奖”的相关报道吸引了眼球,于是我决定仔细了解纳米二氧化硅并将其成果展现于这篇结课论文中。 1.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1]~[3] 纳米二氧化硅,呈三维网状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不饱和残键和不同状态的羟基,这使得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能高,处于热力学非稳定状态,俗称为“超微细白炭黑”。 纳米二氧化硅是纳米材料中的重要一员,为无定型白色粉末,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非金属材料。微结构呈絮状和网状的准颗粒结构,为球形。这种特殊结构使它具有独特的性质: 纳米二氧化硅对波长490 nm以内的紫外线反射率高达70%~80%,将其添加在高分子材料中,可以达到抗紫外线老化和热老化的目的。 纳米二氧化硅的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产生淤渗作用,可深入到高分子链的不饱和键附近,并和不饱和键的电子云发生作用,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热、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抗老化性和耐化学性。 纳米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仍具有强度、韧度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将其分散在材料中,与高分子链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弹性等基本性能。 纳米二氧化硅的三维硅石结构、大比表面积、不饱和的配位数,使其对色素离子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可降低因紫外线照射而造成的色素衰减。

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罗马法是古罗马奴隶制法律的总称,启发源于古罗马城邦,它由狭隘的城邦习惯、法平民法发展而成万民法,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律体系制度。在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国际私法的起源。在此之后的1500年间,罗马法曾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中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 它对欧洲后世各国的私法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理论原理和科学概念,对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民事立法起了典范作用。如它的《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最为完备的奴隶制法典,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持续的影响是任何古代法都无可比拟的。罗马法成为资产阶级法律和法学的重要渊源以及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至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世界各国的立法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过罗马的影响。 罗马法无论是对本国还是对于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对罗马本国的影响。 第一,提高了平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权利,使平民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取得了与贵族同等的地位,实现了公民内部形式上的法律平等。《十二铜表法》打破了贵族垄断立法及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将法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 第二,有利于暂时缓解国内各阶级的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内稳定。在王政时代和共和初年罗马人主要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解释习惯法的权力在贵族手中他们借助这一权力来欺压平民,引起平民的不满与抗争,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并发起了暴动,但《十二铜表法》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确定下来,是平民有了维护自身权力的依据,缓解了当时的矛盾,维护了当时的稳定。 第三,为罗马帝国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对外扩张主义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当时的“五大法学家”在对罗马法的分类上有不同的意见,但他们一致认为人民是政治和法律的来源,并把其权力委托或让渡给了皇帝,从而为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世纪这一时期罗马奴隶制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土地不断集中,小农日益走向破产,随着罗马实力的与日俱增以及交通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罗马的商品货币经济已经突破了古代社会所能容纳的限度,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以前的法律所能概括的。 第五,有利于在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维护在被征服地区的秩序。随着罗马领土的扩大,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异邦人口得大量增加,而外邦与罗马,外邦与外邦的行为准则以及思想观念不一样。 二.对后世文明尤其是近代文明的影响 万民法对近代国际法影响也比较深远,国际法最早渊源于此。罗马的万民法本属于私法,实际上还是国内法,但与国际法所调整和设计的领域有颇多共同之处。这种法律关系是在进行对外贸易以及本国(族)人与外国(族)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这就不可能不涉及到国际(族际)的交往问题。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影响世界的原则和制度是何等的深入。当今世界除欧洲大陆外,还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