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原卷版)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原卷版)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原卷版)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原卷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一、选择题

1.(2019·杭州16)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占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经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2.(2019·宁波12)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A.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 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 云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3.(2019·台州13)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 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 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 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4.(2019·台州15)某同学对Fe2O3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Fe2+转变为F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黑色粉末是Fe3O4

C. ①过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转人无色气体

D. ②过程有置换反应发生

5.(2019·绍兴14)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6.(2019·绍兴2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选填字母)(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7.(2019·台州18)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1)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

(2)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 。

8.(2019·金华、义乌、丽水25)A、B、C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与B属于不同物质类别,B和C属于同种物质类别,A、B、C三种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元素,则C可能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宁波18)1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公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

10.(2019·宁波20)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下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________色。

三、实验探究题

11.(2019·湖州24)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________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2.(2019·湖州26)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_______。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_______ 的可能性。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

________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13.(2019·嘉兴、舟山25)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袋内解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O3和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3和Fe2O3;

猜想三:可能是________ 。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⑴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⑵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________ 。

四、解答题

14.(2019·杭州29)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回答:

(l)经检验紫红色物质为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uO2+3H22NaOH+ + .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

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15.(2019·杭州36)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N2+3H22NH3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

16.(2019·衢州31)某KCI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下。(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沉淀a是__________。

(2)操作1是__________。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②蒸发结晶

(3)若KC1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1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

17.(2019·衢州34)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

①去掉装置A ,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 ,将B 与D 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

18.(2019·宁波31)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 。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 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 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计算:

(1)第________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________。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5g 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19.(2019·湖州30)如图中的a 、b 、c 、d 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 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 中含有三种元素,c 和d 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

20.(2019·湖州34)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________克。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计算出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________(指出一点即可)。

21.(2019·嘉兴、舟山33)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因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制作钱币、饰品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多个黄铜螺母放入烧杯中,另取80克l9.6%的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________7(选填”>”“=”或“<”)

(2)配制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疏酸,需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多少毫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

(3)通过计算说明该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是否优良。

22.(2019·嘉兴、舟山34)用久的热水瓶内胆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兴趣小组为了解具体成分进行了实验。他们取样品25克放入质量为100克的锥形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往瓶内加入150克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此时天平示数如图。对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4.2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结束时溶液中Mg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23.(2019·台州32)某同学进行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的制备和生长实验,配制了某温度时的硫酸铜热饱和溶液,静置、冷却到室温,观察晶体的生长,如图。

(1)能判断原硫酸铜溶液已饱和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溶液蓝色较深

B. 溶液冷却,有蓝色品体析出

C. 蒸发少量水,有蓝色品体析出

D. 加人硫酸铜晶体,品体质量不变

(2)现称取49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配成150克某温度时的热饱和溶液,再冷却到室温,共析出50克硫酸铜晶体,请计算该室温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2019·台州34)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25.(2019·绍兴32)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50克滤液于烧杯中,天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滤液X的pH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6.(2019·温州30)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

(2)写出用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________。

(3)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

27.(2019·温州33)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克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________ 。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 。

(3)某次实验中,当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同步练习题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1.你能回忆起接触过或学过的物质颜色和状态吗? (1)木炭______ (2)食盐______ (3)蔗糖______ (4)味精______ (5)洗衣粉______(6)硫磺______(7)稀硫酸______ (8)色拉油______ (9)钠______ (10)白磷______ (11)氯气______ (12)氢气______ (13)氧气______ (14)硫酸铜晶体______ (15)液氧______ (16)生石灰______ (17)高锰酸钾______ (18)氯酸钾______ (19)二氧化锰 ______ (20)过氧化氢______ 2.(1)由不同种______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 (2)由同种______组成的_____叫单质。如_____、_____、_____; (3)由不同种_____组成的_____叫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 B.淡蓝色液态氧 C大理石 D.纯净的空气 4.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石灰石 B.水银 C.干冰 D.冰 5.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CH4 B.碳酸钙:CaC03 C.酒精:C2H5OH D.葡萄糖:C6H I206 6.下列概念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化合物、单质 B.金属、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碱 D.非金属、单质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空气中各成分可以分离 C.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氧化物 D.同种元素可以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于一种物质中 8.下列物质:①氯酸钾;②氧气;③生石灰;④硫酸根(SO4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③ 9.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ClO2是一种氧化物 B. ClO2是一种化合物 C.ClO2是一种混合物 D. ClO2中含有氧元素 10.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强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 ) A.金属单质 B.非全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11.1985年科学家制得一种组成为C60的新物质,关于这种物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 C.它是金刚石的同素异形体 D.它的式量为720 12.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氧化物 13.不含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 ( )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14.下列物质与N2O、ClO2归为同一类的是 ( ) A. Na2O B. CaO C. P2O5 D. Fe3O4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铜、胆矾 B.白磷、冰加水 C.水银、液态空气 D.硫粉、干冰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食盐不是盐 D.铅笔芯中不含铅 1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化合物 B.盐 C.金属或合金 D.碱 18.某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药品如下:

九年级科学第二章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整理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1. 分类方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 (1) 按颜色分类: ???????紫红色:高锰酸钾 黄绿色:氯气白色:氧化镁氧气、醋酸无色:氯化钠、硫酸、 (2) 按状态分类: ?? ???、高锰酸钾固态:氯化钠、氧化镁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 物质按组成的分类 (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 无机化合物: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 、CO 2、碳酸、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 为无机化合物。 (3)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4) 物质分类图 ????????????????????????????????????????????????????????????混合物 盐碱酸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非金属金属单质纯净物物质 3 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 (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 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Ⅰ)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质的鉴别依据。 (2) 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特征、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 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l -与AgNO 3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等。 (3) 蔗糖、实验、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的鉴别步骤示例: ① 首先观察物质的颜色,紫红色的固体是高锰酸钾,亮黄色的液体是色拉油。另外有三种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 ② 取三种固体各一匙,分别倒入烧杯中,每只烧杯里倒入20ml 水,搅拌,出现蓝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无水硫酸铜。 ③ 分别取另两种固体于蒸发皿中加热,易熔化的是蔗糖,不易熔化的是食盐(可用化学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NaCl 溶液)。 ④ 取两种无色液体1mL-2mL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冰醋酸。

2018年秋九年级科学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实验:物质的鉴别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浙教

第4课时 实验:物质的鉴别 探究点一 物质的鉴别 [情景展示] 1.利用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试管6支,对下表中的各组物质进行鉴别,并填写相关内容。

2.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对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方案。 [问题探究] 通过上述鉴别过程,你能总结出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物质的鉴别方法一般有两种:(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2)化学方法:根据试剂与被鉴别物质反应的现象不同把物质鉴别出来,具体步骤为①分别取少量待鉴别的溶液(若是固体先取少量配成溶液备用)加入试管中;②分别加入试剂充分反应;③观察反应现象;④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对于同组物质,鉴别时所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鉴别方法也可以不同。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情景展示]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选用一种试剂进行除杂实验的方案(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均适量)。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阶段性测试(五)(新版)浙教版

阶 段 性 测 试(五) [考查范围: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4~2.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2.有一种物质M ,经测定它只由碳元素组成,则物质M 属于( D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化合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D .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把KOH 、HNO 3、CuSO 4、MgCl 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4.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D ) A. 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 .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 C .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D .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 5.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Zn ――→稀H 2SO 4H 2――→CuO Cu (2)CuO ――→稀H 2SO 4CuSO 4――→Zn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 ) A.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 .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可能相同 6.做完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后,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B ) A. 用大量水边洗边冲 B .用盐酸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C .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D .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 7.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 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测试

九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测试卷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本卷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 S—32 Na—23 Cl―35.5 C―12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表格内相应位置) 1、下列几种物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A.铁B.银C.金刚石D.铜 2、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铜>甲>乙 B.甲>铜>乙 C.乙>铜>甲 D.甲>乙>铜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Fe B.CuO→Cu(OH)2 C.CaO→Ca(OH)2 D.MgO→MgCl2 4、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蒸馏水C.生理盐水D.食醋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B.水银C.18K金D.铝镁合金 6、下列生活用品中,哪个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铁锅B.玻璃杯C.塑料盆D.砖块 7、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淀粉、沼气、碳酸氢钠B.甲烷、醋酸、酒精 C.木炭、一氧化碳、碳酸钙D.脂肪、酒精、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H2O、SO2、CuO B.H2SO4、HCl 、HNO3 C.H2、O2、CO2D.HCl、NaNO3、CuSO4 9、某收藏爱好者收藏了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而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不易锈蚀的可能 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不易氧化 C.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10、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CO2+H2O==H2CO3B.Fe+CuSO4==FeSO4+Cu △ C.CO+CuO == Cu+CO2D.Na2SO4+ZnCl2== ZnSO4+2NaCl 11、下列盐不能用金属与稀酸直接反应制得是() A.MgCl2B.FeCl2C.CuSO4D.AlCl3 12、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和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利用钛合金这一特性可以() A.制造船舶 B.制保险丝 C.制人造骨 D.制造飞机 13、日常使用的铁制脸盆,外表烧有一层搪瓷,既美观又防锈。这种防锈方法属于() A.自身氧化物薄膜保护层B.金属镀层保护层 C.改变金属内部结构D.非金属覆盖物保护层

【重、难点突破】九年级(上)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培优测试卷(试题+答题卷+答案)

【重、难点突破】九(上)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单元培优测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H-1;O-16;Na-23;Cl-35.5;Cu-64;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是下列中的()A.KCl B.NaNO3C.HNO3 D.Mg(OH)2 2.★下列制备物质的方案切实可行的是() A.用铜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B.用铁和盐酸制备氯化铁 C.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D.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3.★★将50克5%的盐酸和50克5%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测试所得溶液的pH,结果()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和“”分別表示两种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该反应可能为水的电解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下列实验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B.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C.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6.★★下列对盐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原子团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不含氢元素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7.★[2017·杭州·1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检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卷B)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4分) 1.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种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 .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02和H 2O ,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02和H 2O 2.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 、Mg 、Cu 的活动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金属 Ti Mg CU 金属表面现象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速度快 无变化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 、Mg 、Cu B .若Ti 粉中混有Mg ,提纯Ti 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 .用Ti 从CuS04溶液中置换出Cu 是工业制取Cu 的很好途径 D .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3.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 、NH 4Cl 、Na 2S0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 .AgN03溶液 B .NaOH 溶液 C .Ba(OH)2溶液 D .BaCl 2溶液 4.“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 .电解水:2H 20 通电 2H 2↑+02↑ B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O 高温 H 。+CO C .太阳光分解水:2H 2O 2H 2↑+02↑ D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 4+ H 2O ??→ ?高温 CO+3H 2 5.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 A .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6.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Na 2C03(Na 2S04) 氯化钡 溶解、过滤、洗涤 B CaO(CaC03) 盐酸 蒸发、结晶 C Mn02(KCl) 水 溶解、过滤、蒸发 D Cu(Fe) 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TiO 2 太阳光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检测(答案)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 C ) A 、纯净物、单质 B 、纯净物、化合物 C 、金属氧化物、化合物 D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2、气体M 是由H 2、CO 、CO 2、HCl 四种气体混合而成,将M 依次通过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浓硫酸(每步反应中气体均反应完全),最后还有气体导出。则M 中一定含有…………………………………………………………………………( B ) A 、H 2 B 、CO C 、CO 2 D 、HCl 3、铁片在下图所示的四支试管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C ) 4、为了防止铁制品表面生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D ) A 、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与清洁 B 、涂上油或喷上一层油漆 C 、镀上一层其它金属 D 、提高铁的质量分数 5、钢铁制品在高温下经氧化,可生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膜,保护着内部钢铁不再锈蚀,即工业上常说的“发蓝”、“发黑”。这层氧化膜是………………………………………( A ) A 、Fe 3O 4、 B 、Fe 2O 3 C 、FeO D 、Fe (OH )3 6、铺设京九铁路所用的合金钢是………………………………………………………( B ) A 、不锈钢 B 、锰钢 C 、硅钢 D 、钨钢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B 、铜呈紫红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生锈 C 、铁属于黑色金属,所以纯铁是黑色的 D 、水银是金属,在常温下呈液态 8、继“食盐加碘”之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其意义在于………………( A ) 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③改善酱油的味道增加黑色素④减少厨房污染物,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9、将一定量的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C ) A .稀盐酸 B .硫酸亚铁 C .硫酸铜 D .硫酸镁 10、制造飞翼船时,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其原因是…………………………( D ) (A )铝合金材料密度小 (B )铝合金材料强度大 (C )铝合金材料有料强的搞氧腐蚀能力 (D )以上都是 11、常用作食品包装的是……………………………………………………………( D ) (A )聚氯化烯 (B )聚苯乙烯 (C )酚醛树脂 (D )聚乙烯 12、 “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里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C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3、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B ) ①制铝合金②制炊具③用明矾[KAl(SO 4)2]净水④包装糖果和小食品⑤制电线 (A )①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14、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或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根据下 ) (A )Fe 和Na (B )Al 和Na (C )Fe 和Cu (D )Al 和Cu 15、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的《周易参同契》机世界上现在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 ) (A )很稳定 (B )易氧化 (C )很活泼 (D )易还原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48分) 16、常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 、 和 等。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 、 和 三大类。 17、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上出售的某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极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中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作用下转化为亚铁盐,这个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1 -2 0 +4 0 +1 18、写出用H 、O 、 S 、 C 、 Na 、K 六种元素中的部分元素,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式:(化学式不能重复) ⑴金属单质 ;⑵非金属单质 ;⑶金属氧化物 ; ⑷非金属氧化物 ;⑸酸 ;⑹碱 ; ⑺盐 ;⑻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19、将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式填写完整 ⑴金属+非金属→ ⑵金属+非金属→ ⑶金属+酸→ + 氢气 ⑷酸+碱→ + ⑸酸+金属氧化物→ + ⑹酸+盐→ + ⑺碱 +非金属氧化物→ + ⑻碱+盐→ + ⑼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⑽盐+盐→ + ⑾金属+盐→ + 20、现有失去标签的的四瓶溶液,已知它们是稀盐酸、纯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现在四瓶溶液的瓶上分别贴上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换和材料利用知识点综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换与材料运用知识点综述 第一节 一、金属与非金属 3. 1.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而大多数金属材料是合金 2.合金:将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即为合金——混合物 3.常见合金: 铁合金:1)生铁: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高 2)钢:铁和碳元素组合的合金,含C量较低 机械性能好质地坚硬 有弹性和延展性 用途:制作坚硬的汽车车身及制造刀具、量具和模具等,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材料 4.合金的机械性能: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一般具有较低的熔点,较大的硬度,较差的导电性 三、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1.污染来源:日常生活废弃的金属垃圾 大量工业废弃的金属垃圾 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 2.金属污染的危害 1)浪费大量的资源

2)铅、镉等有毒的金属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源 3)铝等金属在自然界不会自行分解,积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 4)大量使用含铅汽油和废弃电池等都可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防治金属污染的方法: 1)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分类回收各种废弃的金属材料,循环再生产 3)使用无铅汽油 4)各种废渣、废水、废旧电池等不能随意堆放、丢弃 第二节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2Mg + O 2 =点燃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2Cu + O 2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有些金属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 说明:不同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4Al + 3O 2 === 2Al 2O 3 铝制品不易被锈蚀 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铝制品不能盛放酸、碱性物质 2.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 + 酸 盐 + 氢气 Mg + 2HCl == MgCl 2 +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2HCl == FeCl 2 + H 2↑ 2Al + 6HCl == 2AlCl 3 + H 2↑—— 实验室制氢气原理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有的不会反应,如:Cu 、Hg 、Ag 、Pt 、Au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 + BC == AC + B 3.金属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金属 + 盐 新盐 + 新金属 Fe + CuSO 4 == FeSO 4 + Cu 湿法炼铜 Cu + 2AgNO 3 == Cu (NO 3)2 + 2Ag 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呈 +2价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盐反应: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 溶液中置换出来 2)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元素)置换出来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本章知识点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 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 Na2CO3 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 物、酸、碱和盐。 1.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 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 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卷B)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同步测试卷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卷B)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4分) 1.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种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 02和H 2O,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 02和H2O 2.金属Ti (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 、Mg 、Cu 的活动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 i、Mg、Cu B.若Ti 粉中混有Mg ,提纯Ti 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 从C uS04溶液中置换出Cu 是工业制取Cu 的很好途径 D .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3.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 l、NH 4Cl 、N a2S0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 .AgN 03溶液 B .Na OH溶液 C.Ba (O H)2溶液 D .Ba Cl 2溶液 4.“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电解水:2H20 通电 2H 2↑+0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O 高温 H 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 2H2↑+02↑ D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 4+ H2O ??→ ?高温 CO+3H2 5.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 .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TiO 2 太阳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根据你所具备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铁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 A. 干燥的空气 B. 植物油蒸馏水 C. 自来水 D. 植物油 2.前几个月兰溪的“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 垃圾分类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A. 金属材料 B. 氧化物 C. 单质 D. 非金属 3.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组 是()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只有①⑤ 4.钛合金是成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 能达到目的是( ) A. 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B. 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C. 比较金属钛和金属铁的硬度 D. 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5.合金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生活中金属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A. 优质水龙头的内芯都使用了铜,利用了铜合金的密度大、机械加工性能好及抗腐蚀性能强的优点 B. 不锈钢材料是在一般的钢材中加入适量的钨、锰等金属,所以抗锈蚀能力强 C. 生铁、钢纯铁比较,生铁的熔点最低,纯铁的硬度最低 D. 某同学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可用稀盐酸除去 6.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的 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 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 B. 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C. 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 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 分子式CH4C2H6C3H8C4H10C5H12 结构式 据此推测已烷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A. 3:7 B. 44:21 C. 6:7 D. 11:12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NaCO3、、 B. 、、 C. 、、 D.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测试题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1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A .硅是氧化物 B .“干水”是纯净物 C .“干水”就是“干冰” D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 2O 3→Fe B .CuO →Cu(OH)2 C .CaO →Ca(OH)2 D .MgO →MgCl 2 3.某收藏爱好者收藏了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而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 )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 .铝不易氧化 C .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D .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汞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 D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5.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 A .氢气有还原性 B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 .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 .氢气对人体无毒 6.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变黑,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氧化铜(CuO),也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C)。在下列试剂中,只要一步反应即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的是( ) A .蒸馏水 B .稀硫酸 C .氯化钡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7.气体M 是由H 2、CO 、CO 2、HCl 四种气体中的某些气体混合而成的,将M 依次通过: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浓硫酸。每步反应中气体均反应完全,最后还有气体导出。则M 中一定含有( ) A .H 2 B .CO C .CO 2 D .HCl 8.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冶炼金属锡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nO 2+2C=====高温 Sn +2C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青铜属于纯净物 B .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C .二氧化锡是氧化物 D .CO 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9.如图2为物质的分类关系图,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浙教版科学九(上)习题精练——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一、选择题 1.(2019·广州)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旧报纸 B、塑料瓶 C、铝制易拉罐 D、玻璃瓶 2.(2019·襄阳)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 B、青铜铸像 C、汽车轮胎 D、羊毛大衣 3.(2019?滨州)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 B、甲>丙>乙 C、丙>甲>乙 D、甲>乙>丙4.(2019·衡阳)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5.(2019·郴州)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6.(2019·黄石)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 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刺顺序为:镁>锌>铜 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 7.(2019·海南)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8.(2019·常州)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9.为了验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溶液甲可以是() A、氯化钠 B、硫酸镁 C、硝酸铜 D、硝酸银 10.下列各项都是硫酸铜的性质,其中一项与另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能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B、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铁丝插入溶液后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11.(2019·宁波)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A、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2019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 14 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一、选择题 1.(2019· 杭州 16)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占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 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 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 Ni 2S 3)等多种矿物。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经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 2S 3 中镍元素呈+3 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2.(2019· 宁波 12)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 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 云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3.(2019· 台州 13)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 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 ② B. 实现③ 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 实现⑤ 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 实现⑥ 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4.(2019·台州 15)某同学对 Fe 2O 3 做了如图探究活动,已知氯气在水溶液中能将 Fe 2+转变为 Fe 3+ , 且每 一步都充分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无色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末是Fe 3 O 4 C.①过程Fe 2 O 3 中的氧元素全部转人无色气体 D.②过程有置换反应发生 5.(2019·绍兴14)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6.(2019·绍兴2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选填字母)(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7.(2019·台州18)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1)用如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劲捂住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

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知识点整理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1 ~分类方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别归类。分类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 以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进行分类为例: (1)按颜色分类: '无色: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 (2)按状态分类: 白色:氧化镁 气态:氧气、氯气 黄绿色:氯气 液态:硫酸、醋酸 紫红色:高锰酸钾 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混合物 3.金属与非金属物理特性的比较 物理 性质 金属 非金属 状态 在常温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 在常温下,有些是气体,个别是液体,有些是固体 密度 差异较大,在0.54g ? cm (锂)至19.3g ? cm 3 (金)之间 差异很大,气体密度很小。如氢气是最轻的气体,碲的密度为 6.25g ? cm 3,是非金属中最大的 光泽 大多数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少数有特殊颜色(如 金呈黄色,铜呈紫红色) 大多数固体为灰黑色(磷为白色或暗红色),少数气体有颜色(如 氯气为黄绿色),很多气体为无色 熔点 差异很大,如汞熔点为-38.9 C,钨的熔点为 3410C 一般较低,但金刚石、石墨的熔点很高 导电、导 热性 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 除石墨易导电,硅、硒是半导体外,其他的不易导电 延展性 一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一般没有延展性 人们常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金属的独特性质,如密度、外表、价格等来选择使用金属。如金具有光泽好、化学性质稳 定等特点,可做金饰品;铜的导电性好,可用做导线。 4. 分类的主要原则 (1) 每一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如果分类不依据统一的标准,容易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 分类的过程中,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入混乱之中。 (2) 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有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 (3) 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如将单质划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就错了,因为单质还有稀有气体单质。 5. 物质的鉴别(I )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物质鉴别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厨房用品)味道、溶解性等均可作为物质的鉴别依据。 (2) 化学方法:根据物质的特征、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鉴别的方法。如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 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l -与AgNO 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等。 (3) 蔗糖、实验、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的鉴别步骤示例: ① 首先观察物质的颜色,紫红色的固体是高锰酸钾,亮黄色的液体是色拉油。另外有三种固体和两种无色液体。 ② 取三种固体各一匙,分别倒入烧杯中,每只烧杯里倒入 20ml 水,搅拌,出现蓝色溶液的,原固体是无水硫酸铜。 此外对物质还可按照溶解性、导电性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物质按组成的分类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1) (2) 由除碳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O CQ 碳酸、 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也被列 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 金属 单质非金属 I 稀有气体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工]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 I U 氧化物金金氧氧物物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