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国目前有80%的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旅游,.

我国目前有80%的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旅游,.

我国目前有80%的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旅游,.
我国目前有80%的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旅游,.

我国目前有80%的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旅游,

但由于管理跟不上,旅游现在成为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的重

要因素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能否兼顾?

为发展旅游,许多地方政府在自然保护区中大规模修建道路及其他旅游设施,往往会对自然保护区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图为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内被改道的河流。杨恒摄

◆杨恒

8月中旬,一场特大山洪突袭了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冲毁大片山林和建设设施,并直接冲进了附近几户居民家里。山洪过后,满目疮痍。

对于此次突如其来的洪灾,南岭社区居民反映称与自然保护区内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旅游工程有直接关系。而据相关专家分析,工程的修建对山体破坏很大,事后的修复工作又做得不到位,仅仅种上一些植物,远远达不到修复目的,因此埋下了山洪暴发的隐患。

由于开发旅游而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破坏,类似的事例并不少见。

著名森林生态学家、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罗菊春教授透露,目前来看,我国至少有80%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展旅游,由此而引发的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巨大威胁。

“国家要求做生态旅游规划,但是地方管理却跟不上,旅游现在成了自然保护区破坏的重要因素。”罗菊春说。

在越来越多自然保护区走上旅游开发道路的当下,如何协调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罗菊春认为,我国需尽早出台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限制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的破坏性旅游开发,促进以自然观察为主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保护好这些意义重大的生态要地。

他指出,真正的生态旅游才能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才可以促进保护,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违规建设破坏保护区生态

许多自然保护区为开展旅游,甚至在核心区修建道路及其他旅游设施,对保护区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66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149.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9%。

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虽然在逐渐增加,但随着经济发展,自然保护区并没有被严格保护起来。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相关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在实验区开展旅游活动,但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严禁建任何生产设施。但许多自然保护区都有意或无意地违反了这一规定。

2011年10月,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核心区野蛮修路事件被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修路被紧急叫停,当事方承诺会积极开展工程复绿,并保证不会通车。但由于破坏使植被尽失,已伤及土壤层,未做土壤修复的复绿效果并不尽人意。目前,那条路如人脸上一道长长的伤痕,使保护区景观大打折扣。而有关专家估计,其造成的生态破坏至少需百年以上才能修复。

作为专家,罗菊春经历过很多自然保护区因旅游开发而导致生态被破坏的案例,痛心但却无奈。

2004年,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政府在保护区内大搞旅游开发,铲除一大片幼林后建起了9座小别墅。山西省林业厅请罗菊春与山西大学多位教授组成检查组去现场检查,大家对这种知法犯法的行为十分气愤,要求立即推倒这些别墅。但是木已成舟,这些建筑最终作为保护区的保护站和检查站而保存了下来。

还有一个让人痛心的例子。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南水北调的中线,为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本应对库边的森林进行严格保护。但在2011年,坝首所在县发展旅游业,在水库边修了公路,伸向水库中的3个岛上森林被伐光,建起了宾馆和大观音菩萨像,游客如织,水边处处可见垃圾。

罗菊春教授说,按照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旅游要先做规划上报审批,但在这里却是大肆修路盖房后的第三年才上报规划,而且规划中隐瞒了对3个岛屿生态破坏的内容。对此,专家们感到十分气愤却无可奈何。

“我们经常接到地方自然保护区申请做旅游的规划书,但很多规划不合格,其中修路问题就很大。”罗菊春说。

一位在交通部做公路环评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经常接到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规划环评项目,“我们在做环境影响评价时,经常会发现公路会穿过核心区,这样的规划环评肯定通不过,必须改道才行。”

他同时也很无奈:“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公路瞒着不上报就修了,属

于先斩后奏,我们对此也没办法。”

人为活动危及野生动物生存

修建道路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而人类对野生植物果实的过度采集及盗猎行为,更直接影响到了野生动物的生存

由于修路方式不科学,给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物种生存造成了很大影响。

长白山于2006年开始进行旅游开发,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等专家通过调查,发现硬质化和网络化的公路对长白山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影响,快速行驶的车辆经常碾死两栖和兽类等野生动物。

沈孝辉说,根据他们于2007年4月~10月进行的66次调查统计显示,道路致死野生动物种类共43种。在其中3条道路上,道路致死动物达1867只,平均每日每公里致死动物为2.82只。

“保护区道路里程的猛增和网络化,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沈孝辉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的面积虽然仅占整个区域面积的0.3%,但是横穿保护区内的4条主要公路已将保护区分割成5大块和若干小块,大大降低了动物栖息地的连接度。

而在广东南岭核心区,修建的公路迫于舆论压力没有铺设水泥,也没有通车,但把开山炸石的土石直接推到山下的野蛮修路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

人类的过度采集行为,也直接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

每年“十一”长假的时候,大量游客涌入湖北省神农架。而此时正

是华山松松子成熟的季节,整个木鱼镇的街上都在售卖松子,有的游客直接购买松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华山松种子是中国特有珍贵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冬季的主要食物,也是松鼠、松鸦、野猪、黑熊等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口粮。过度采集对这些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游客多了,对野味的消费需求增加,也会进一步刺激盗猎。

今年2月,神农架一位网民屡次在网上曝光神农架山上的捕兽套,称其数量特别巨大。他常年独自上山拆这些捕兽套,但是拆除的数量和整体数量相比仍是九牛一毛。

而饲养和收藏热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值得关注,自然保护区由于物种分布集中成为采集重灾区。据一位昆虫收藏爱好者描述,他今年去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了大量甲虫,根本无人过问。

四川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很多自然保护区其实在往绿色“空壳”化发展,表面上看森林覆盖率很高,保护得很好,但是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偷猎、人为干扰等因素,野生动物已经非常少了,很多动物甚至早已绝迹。

政绩和生计需求阻碍保护

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经济落后区域,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都希望从旅游开发中获取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生态的保护

中国自然保护区研究会的一位工作人员指出,很多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归根结底是缺钱所致。

她举了一个例子,1982年建立的宁夏贺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国家前后投入2000万元用于建设和保护,但仍然不够。保护区必须想办法自养,只能把最精品的那部分景观拿出来进行旅游开发,“这部分区域恰恰是保护区最重要的生态区”。

就全国整体来看,由于经费的制约,很难吸引专业的人才进入管理体系。很多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其实不懂保护,也不熟悉本保护区的自然生境和物种。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对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其实是地方政府,很多保护区管理部门对此也很无奈。

据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处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一门心思发展经济,而保护区的人事和财政都要依靠地方政府。

据介绍,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更多的是地方政府主导下进行旅游开发,在政绩和利益的驱使下,通过招商引资,将旅游开发权交付给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不懂保护,开发破坏的现象很普遍。而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甚至直接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主持开发工作。

“尽管国家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但目前的旅游开发还难以真正达到生态旅游的高度。不仅开发建设破坏严重,并且重心仍然停留在引导游客消费自然资源的肤浅层次。”沈孝辉说。

比如在神农架,游客再离开时,把神农架的奇石、黄杨木、盆景、松子、中草药甚至动物标本等买走,奇石、黄杨木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不利于保护。

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在许多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一位曾经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过的学者对此深有体会。他指出,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对于大多数当地人来说,还只是靠偷挖草药、卖些自然产品及一些野味来获取利益,并不能真正从旅游中受益。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神农架盗猎和滥挖中草药的现象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减少,许多珍稀的中药材资源也越来越少。

中科院动物所生态保护专家解焱博士指出,部分自然保护区还存在“当地群众的发展因为自然保护而受到限制”的情况,他们不能从资源开发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变得更加贫穷,甚至遭遇生存威胁。

如何在兼顾保护的同时,既满足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又满足当地人的生计需求?解焱说,这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面临的一道难题。

自然保护区需要一部《自然保护地法》

当前各地经济开发的动力强劲,而自然保护的动力不足,要实现捍卫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目标,必须有一部开放、综合的法律在相关专家、环保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监督和协助下,长白山和南岭目前在保护管理上已经做了很大改善,正往良性发展方向努力。

但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更多的自然保护区目前仍然在进行着无序的旅游开发活动。

沈孝辉指出,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颁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两部法规,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及自然保护工作的要求。

“当前各地经济开发的动力强劲,而自然保护的动力不足,急需一

部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和效力的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企业和当地社区居民的行为,以杜绝不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一切开发活动。”沈孝辉说。

对此立法,沈孝辉提出首先应该约束地方政府在自然保护区里的开发行为,明确自然保护地属于国有资产,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具有国家属性,而非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财产。行政主管部门只有依法行政的职责,而无擅自调整改变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机制、建设规划、分类分级标准、功能区划和进行经济开发利用的权利。

沈孝辉强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法律外的一切人为干扰。

沈孝辉呼吁全国人大尽快出台中国自然保护地法,以便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自然保护区依法管理,新闻媒体依法监督,社会公众依法参与保护地的社区共管。

包括解焱博士在内的自然保护领域专家也普遍认为,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只能涵盖自然保护区,无法实现对其他生态要地的保护。要实现捍卫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目标,必须有一部开放、综合的《自然保护地法》。

保护与发展的难题如何破解?

为更好地推动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需要改变传统政绩观;全社会共摊保护成本;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引进更多专业人才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要调整时原则上不得缩小核心区、缓冲区面积。这一规定将有助于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除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为了更好地推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沈孝辉、罗菊春等专家认为,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和举措。

首先是要改变传统的政绩观。

解焱博士认为,在自然保护区这样的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要地,应该推行以保护为主导的政绩考核制度,才能使其真正地被保护起来。保护好这些绿色资产,就是政绩。

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生态价值评估中心主任、生态学博士景谦平指出,首先需要摸清每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家底,对其生态、景观等绿色资源资产进行科学的货币量化。对这些资产的保护或破坏情况量化成货币直接反映在政绩的考核上。保护得越好,政绩越高。

景谦平认为,改变传统的政绩观,纳入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考核,可以让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部门从根本上树立“谁保护得好,谁的政绩就高”的为政理念。导入这样的原始驱动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才有希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其次,全社会共摊保护成本。

目前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对此,罗菊春提出,除了每年必须拨付的保护经费,国家还应该按各保护区保护的绿色资产数额计算一定比例,作为保护区的保护经费和当地居民为生态保护所做贡献的补偿,激励他们加入保护者而非破坏者的队伍中。

“当然,这个补偿的算法需要国家发改委和经济、林业、生态专家一起,联合规划出一个可以广泛推广的方案,并做好监管,保证补偿资

金能发放到各个居民手中。”罗菊春教授强调。

除了国家的生态补偿,在保护中受益的人群,也应该共摊保护成本。

三是推动以自然观察为主的生态旅游。

在欧美等很多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公众的自然教育基地,发挥着很好的自然教育功能。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标中虽然也有自然教育的功能,但目前来看,仍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

以神农架为例,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物种基因库,这里汇聚了为数众多的珍贵动植物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没有被人们所熟知。有专家调侃,大多数人去神农架,都是去看野人、野花、野果子,并没有真正融入神农架神秘的大自然中。

对此,罗菊春教授指出,国家应该加强各地自然保护区教育基地的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区开展以自然观察为主的生态旅游。

他同时指出,生态旅游的前提是要摒弃不环保的修路和建设方式,修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保公路,以及与环境相容的低碳建筑,并保留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的民居,让游客有机会感受独特的风俗文化,真正融入自然。

四是引进对自然保护充满热情的专业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一位在自然保护区做过科研的老师反映,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整体保护做得还是比较差,特别是缺乏专业的保护人才。因此,还需要引进更多的对自然保护充满热情的专业人才,如海南省的“鹦哥岭青年保护团队”,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马上就评

莫让生态保护成为旅游“短板”原二军杨恒

长白山、卧龙、九寨沟、西双版纳、武夷山……看到这些熟悉的地名,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旅游胜地,殊不知这些旅游胜地也是自然保护区。其实这也是很多自然保护区本身具有的特点:不但是一些珍贵、稀有动植物集中分布区,或者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或者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拥有绮丽壮观的风景,吸引着人们来此旅游。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进自然保护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当下很多自然保护区都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要完全让旅游从自然保护区中退出,并不现实。因此,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生态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

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发展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但有两个要点却没有改变: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具体来讲,就是生态旅游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而这也正是我们的“短板”所在。虽然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当地行政主管部门也在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开展旅游活动,但往往大兴土木,在保护区内筑路建桥,架设缆车,修建宾馆、饭店、桑拿、娱乐设施等,导致自然保护区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导致当地的林木、水

源、植被、物种等遭受严重破坏。而游客在旅游时也不清楚对环境保护应付什么责任,出现一些有意或无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这样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的生态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有关。不过,随着这一概念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许多人开始用生态旅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修路事件被曝光后,为了推动南岭走上生态旅游的道路,来自广州和北京的100多位自然爱好者加入到南岭自然观察的队伍,去南岭观花、观鸟、观虫,拍摄出无数精美的生态图片,把南岭的自然之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在他们的引导下,许多人去南岭旅游,选择了观鸟、观植物、观昆虫等自然观察活动,分享自己拍摄到的生态照片,传播大自然之美。

这也正体现了生态旅游的本意:通过摄影、写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和审美自然,做到“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将对自然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而对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来说,则必须遵循“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严禁在核心区应开展任何活动。同时,要把游客数量确定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善待环境,这是生态旅游的应有之义。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好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这份生态财富。

《中国环境报》2013-12-13

自然保护区部门工作职责

林政资源管理科工作职责 一、组织开展森林资源保护调查、动态监测与评估和统计,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组织指导全区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 二、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区农民自用材。 三、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全区行政执法、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四、负责林地林权管理,监督林地征用、占用和林地开发利用工作,承担依法审核、报批林地征用、占用和临时占用手续的申报工作。 五、负责有关自然保护区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审核工作。 六、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检查验收工作。 七、组织完成天保工程各项工作。 八、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天保办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法规; 二、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编制全区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方案。 三、负责天保办日常工作办理,拟定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制度、规定、办法,并负责监督执行。 四、负责天然林保护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录入、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建档工作。 五、负责工程管理人员培训、宣传工作。 六、负责工程运行、工程资金的监督管理,年度、阶段的考核检查,协助做好天保工程项目建设的检查验收工作。 七、负责指导监督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和监理工作。 八、负责安排森林管护,指导工程效益监测、工程项目设计、检查验收等工作。 九、负责全区护林员考核、聘用及报酬兑现工作。 十、处理好天保工程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十一、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一、负责局机关日常事务工作,拟定机关工作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建立考评体系,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工作。 二、负责人事劳资、文秘档案、议案提案、对外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政治教育、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禁毒防毒、整脏治乱、消防、信访、保密、普法、统战、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文明创建等机关综合管理工作。 二、认真做好电文登记、资料建档、会务接待、报刊分送、上情下达、内外协调和卫生、水电、车辆、物资的管理工作。 三、拟定年度工作意见,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年度工作总结。 四、负责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作,传达局领导意见,及时向局领导反馈信息。 五、负责检查各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督促完成,检查验收。 六、搞好调查研究,向局提供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金佛山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策划方案

金佛山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策划方案(2008年-2020年)第一部分市场概述 (2) 一、市场趋势 (2) 二、市场需求 (2) 三、需求结构 (3) 第二部分战略思路 (3) 一、金佛山旅游发展思路 (3) 二、金佛山旅游发展目标 (4) 第三部分总体定位 (5) 一、市场定位 (5) 二、形象定位 (7) 第四部分营销策略 (8) 一、营销目标 (8) 二、营销建议 (8) 第五部分媒体策略 (10) 一、投放方式 (10)

二、传播方式 (10) 第六部分产品策略 (11) 一、旅游目的地线路设计 (11) 二、旅游中转地线路设计 (11) 第七部分价格策略 (11) 第八部分渠道策略 (12) 第九部分竞争策略 (12) 方案说明 本方案是参照阿特金斯规划、重庆周边三日游市场调查、金佛山风景区可行性报告相关内容和数据,以及对重庆、四川、湖南、贵州等省市同类型景区、景点市场运作手法分析研究而提出的金佛山发展战略规划策划方案,由于属于公司内部交流,一些关于景区分析以及相关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不做阐述,本方案不妥之处,还望领导指正。 第一部分市场概述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 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

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 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潜力最足的国内旅游市场。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旅游将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 2、国内旅游的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 3、国内旅游者的质量意识将不断提高,消费行为将更趋理性。 4、国内旅游将向企业品牌化、产品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5、我国将逐步步入“休闲时代”,休闲旅游将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热点和支柱。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入境人数可达亿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为%;中国也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亿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为%。 2006年重庆市人均GDP1610美元,呈现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复合需求,都市发达经济圈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更是呈现出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的复合需求。重庆旅游市场具体特征表现如下: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对策思考 摘要:旅游产业属于典型的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热门的主题,也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简要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从制度、社区、资源、游客和科技5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以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旅游产业得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环境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近九成草原出现退化现象,内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濒危物种生存堪忧,因此,有关我国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让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改善这一矛盾,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成为了关键。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具有较多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资源。为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实际价值,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超过八成的自然保护区都开始建设旅游区。目前,旅游区的管理还不完善,没有树立起“保护第一”的关键理念,甚至一些旅游区只注重经济收益,忽视了对旅游区的管理和保护,直接导致环境问题出现,造成资源退化。同时,游客的旅游感受也逐渐变差,旅游区附近的居民生活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云南石林,石林县政府建设石林旅游业,对五棵树村进行拆迁,政府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村民的谋生条件,伤害了村民的情感,导致了拆迁不能顺利进行。至今,石林中还留有未能拆除的房子,不仅破坏了石林的景观,还影响了村民原本正常的生活。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宏观管理,明确管理职责 加强宏观管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生态旅游管理离不开有关法律的支持,所以,要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约束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工作,促进保护区朝着正确的开发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但仍然缺少对旅游方向的详细管理办法,需要有关部门补充。生态旅游管理办法需要覆盖旅游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旅游管理的发展导向,同时,相关部门在制订管理办法时,也要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责任机制和协同机制[1]。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明确管理职责,首先自然保护区要建立生态旅游管理机构,林业、农业、矿务等部门联合建立,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而且管理机构需要承担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责任。其次,为了保障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其他组织的帮助,例如联合非官方组织和当地社区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在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实现生态旅游开发。 2.2加强自然保护区旅游社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也能增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在自然保护区旅游的生态管理中,需要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利弊问题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 摘要: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生态旅游者逐年增加,许多自然保护区都先后开发了生态旅游。但随着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迅速增多,自然保护区出现了一系列因旅游开发而造成的生态风险。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现状出发,系统地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各种生态影响,并针对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对策,并探讨了相应的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生态风险;对策 自然保护区名称源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称之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我国把自然保护区定义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的目的在于:1、为人类保留自然“本底”;2、为各类珍稀濒危物种提供避难所;3、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场所; 4、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供基地;5、为人们的游乐、休息提供场所;6、保护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作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到2001 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 个,国家级171 个,面积达1145 ×108 hm2 ,占国土面积的14144 %左右。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 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 处,总面积1103 ×108 hm2 ,占国土面积的10163 %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 %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60 %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10 ×107 hm2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12 ×107 hm2的各种典型湿地。 目前,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大致可分两类: 一是开发生物资源,二是旅游开发。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以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特点, 理所当然成为旅游者的选择目标。另一方面就自然保护区而言, 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筹集资金( 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拨款,经费极其有限) , 又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保障。这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业的必然性。据调查,截至1997年底,全国已有80%的自然保护区正式开办生态旅游,且10% 的保护区年接待游客量在10万人次以上。与此同时,在自然保护区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随之产生。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由于我国尚缺乏国家级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战略规划和保护区旅游开发规划的约束,许多保护区管理机构直接或间接参 与生态旅游经营,无法理顺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经营之间的关系,造成目前 不少保护区重经营轻保护的现象,是造成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保 护区管理者缺少开办生态旅游的专业知识,保护区旅游开发普遍缺乏社区 参与模式,保护区整体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下。一些地方在未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即在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超越了自然保护区的承受能力,对 保护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目前保护区经费短缺、管理力度不大、管理部门重叠、条块分割严重、保护区面积偏小、管理机构不健全、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与启示

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态势及对我镇休 闲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旅游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并具有丰富的休闲度假内容,环境良好的旅游地。纵观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产业发展态势,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和确立我镇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发展及其趋势特征 (一)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从国际看,19世纪,随着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便捷交通的出现,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使大众休闲度假在欧美等国家日益活跃,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性质的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域成为人们在闲暇时间竞相追逐的地区,随之出现了海滨度假、湖滨度假、山地度假和温泉度假等不同资源类型的度假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旅游度假风行全球,据有关资料表明,20世纪后期,大多数欧共体国家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年离家休假至少1次,如1994年,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英

国占59%,德国占75%,法国占57%,西班牙占55%;亚洲除韩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中休闲度假的比例至少占外出旅游的2/3。伴随着度假旅游的大发展,旅游度假区也呈现全面大发展趋势,如在加勒比沿岸、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国家的海滨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的海滨地区形成了以夏季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欧洲的阿尔卑斯、韩国汉城附近的山地,出现了以冬季山地运动、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山地度假旅游区。目前世界比较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有6个,即西班牙的加那利蓝岛、土尔其的南安塔利亚、多米尼加的波多普拉、墨西哥的坎昆、韩国庆州的波门湖和印尼的巴厘杜阿岛等。 从国内看,真正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特别是1995年“五一”双休日假期的启动,以及1996 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度假旅游主题年”活动,旅游度假区获得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明确将度假旅游与旅游度假区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在国务院批准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将一批条件比较成熟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外资建设的度假区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增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数量,扩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规模”;“把集中力量抓好海南热带海岛海滨度假地的建设作为全国开发旅游度假产品的重点”;“把青海、甘肃、新疆、黑龙江建成暑季度假旅游的新的热点地区,分流东部海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并针对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对策,对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开发及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 前言 自然保护区不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因此,加强和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把自然保护区建成具有保护、科研、教育、生产和旅游等多功能的“自然—社会—经济”实体,是实现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途径。 正文 1、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 1.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形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遗迹三大系列九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1993),即:森林、草原和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地貌、古生物遗迹。 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截止2007年底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531处(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为1518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约9365.6万公顷。 现今己有长白山、卧龙、九寨沟等1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洞庭湖、青海湖鸟岛等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家重要地理名录。有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的植物绝大多数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很好的保护。 1.2 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论文 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对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从生态旅游的渊源说起。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於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多,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论战在拥护经济增长派和反对经济增长派之间展开,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将论战归结为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生态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这在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者中均已经达成了共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可以概括为,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 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具体而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与要 求: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2)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3)进行旅游环保宣传。(4)重视当地人利益。(5)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有了规范的措施后生态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 当今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环境保护的问题也逐渐得到重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以保护共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与自然保护确是冲突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上还专门组成了“哥本哈根”组织。中国也意识到了环

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144536 旅游管理论文 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级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旅游业。尽管不同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开发已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不少区域付诸实施。然而,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首要任务是自然保护,如何在不妨碍自然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1 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1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

据调查,我国平均每个自然保护区建设费用缺口占需求量60%,管理费用每年缺口占需求量的26%。资金投入不足致使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缺少与之相适应的科研、交通、通讯等设备,许多保护区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等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功能均无法正常发挥。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则为自然保护区开辟了新的有效融资渠道,可以为国家增创更多外汇,为保护区筹集更多资金。 1.2带动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和促进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不仅让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受益,而且让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经营者、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居民等多方受益。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可促进地方餐饮服务行业、土特产品市场等得到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我国绝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内部都有居民定居,“靠山吃山”是他们传统的生存方式,与自然保护相矛盾,且长期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生态旅游则可缓解自然保护区与区内和周边居民及当地政府的关系,使直接受益的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工作当中。

自然保护区论文终极版

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作为旅游开发区的影响 姓名:夏梦 学号: 2009050401004 专业:休闲系旅游管理 班级: 09级专接本4班 2010年 12月 20日

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作为旅游开发区的影响摘要: 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热,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加入旅游开发的行列。目前,全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划之中。而保护区中出现的“旅游热”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植被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景区内人工痕迹过多等等。面对这种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发生的矛盾,自然保护区该何去何从? 通过对2006年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基本情况调查和2008年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专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立足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发展现状,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涉及的宏观决策管理,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与社区、旅游经营者、游客、生态环境的关系6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护措施。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问题;对策;现状 正文: 一.我们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108 hm2,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2.44%,位居世界前列。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5处,其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8×107h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31%,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全国还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0319个,总面积约1.36×106hm2,其中国家森林公园344处,总面积约6.93×106hm2。规划到2050年,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18%。

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驻马店天中旅游度假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黄淮平原西南隅,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驻马店市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发源地之一,周氏、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发祥地;盘古开天地、重阳节、梁祝爱情故事、董永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是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省治安工作先进市、全国教育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规划区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部,东临驻马店市主城区,南接乐山、金顶山、云蒙山,西望老河水库、板桥水库,北与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是“驻马店市的后花园”。 第二部分项目开发条件分析 一、机遇优势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文化健身、旅游等服务性消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会服务业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必将带动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出现一个大的增长。同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老百姓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欲望将越来越强,不只满足“吃有肉,住有楼”,还希望能有闲钱搞旅游,这种旅游休闲的消费欲望和逐渐增强的消费能力,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市场。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及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发展最迅速的组成部分。驻马店天中旅游度假区具备生态旅游的各项特点,即旅游地是一个运行良好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规划及景点设计符合基本生态规律(即设施“生态化”)和文化传统具备原始、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英文旅游指南手册,Jiuzhaigou Nature Reserve travel guide

Jiuzhai Valley(Jiuzhaigou)is a major feature of the Sichuan Scenic Area,located100km north of Chengdu, the ca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Jiuzhaigou is at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is scenic area in the Min Shan mountains.It is part of the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The main scenic area stretches 80km long in the form of a letter Y comprising of three main valleys-Shuzheng,Rize and Zechawa covering 720sq km and offering stunning views of lakes, waterfalls,and mountains.The name means"Valley of Nine Villages",derived from the9ancient Tibetan villages that call it home.Its highest point is4,700metres above sea level,with the main sightseeing areas between1,980m and3,100m. History The remote region was inhabited by various Tibetan and Qiang peoples for centuries,but was not officially discovered by the government until1972.Extensive logging took place until1979,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anned such activities.The area was made into a national park in1982.An Administration Bureau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ite officially opened to tourism in1984. Layout of facilities and regulations were completed in1987.The site was inscribed by UNESCO as a World Heritage Site in1992and a World Biosphere Reserve in1997. Since opening,tourist activity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from5,000in1984to170,000in1991, 160,000in1995,to200,000in1997,including approximately3,000foreigners.Visitors numbered 1,190,000in2002.In2007,over2.5million people visited Jiuzhaigou.The site averages7,000 visits per day,with a publicly reported cap of12,000(however this is never enforced).The desire to bal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ss tourism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acute challenge for park management.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financial gain in the form of mass tourism is the utmost priority. Landscape,geology and hydrology Jiuzhaigou's landscape is made up of high-altitude karsts shaped by glacial,hydrological and tectonic activity.It lies on major fault lines on the diverging belt between the Qinghai-Tibet Plate and the Yangtze Plate,and earthquakes have also shaped the landscape.The rock strata is mostly made up of carbonate rocks such dolomite and tufa,as well as some sandstone and shales. The valley includes the catchment area of three gullies(which due to their large size are often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 2007, 16(1): 253-256 https://www.docsj.com/doc/8017396692.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https://www.docsj.com/doc/8017396692.html, 基金项目:国家环保总局事业费项目(2006) 作者简介:贺昭和(1964-),男,副研究员,从事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E-mail: 2006zhiling@https://www.docsj.com/doc/8017396692.html, 收稿日期:2006-08-2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贺昭和,秦卫华,王 智,徐网谷,蒋明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同时由于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巨大等因素,我国保护区也面临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而合理地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则是解决保护区发展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念、功能、特点及开展方式,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议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1-0253-04 1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主要场所和珍稀濒危物种的最后避难所。自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经历了50年的建设和发展,至2005年底,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14994.9万hm 2,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5%,超过了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类型多样、区域分布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并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成效。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2005年),我国84.8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86.27%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珍稀濒危生物的最后栖息地。一批国家级保护区通过重点建设,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吉林长白山、内蒙古锡林郭勒、广东鼎湖山、四川卧龙、云南西双版纳、西藏珠峰等2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 “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内蒙古达赉湖、辽宁大连斑海豹、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海南东寨港、青海青海湖等27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存在问题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少,经 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十分突出,导致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长期存在“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局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保护区管理和科研水平低。近几年自然保护区数量增长迅速,但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投入的经费十分有限,除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外,几乎无力进行管护和科研工作。根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仍有40.5%的自然保护区未建立管理机构,25.1%保护区未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尤其是缺乏技术管理人员。 (2)开发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矛盾复杂。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逐渐深入,一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已经将触角伸进自然保护区内,导致保护区被动调整,保护对象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活动,如砍伐森林、滥挖药材、盗猎、滥渔等一直存在。 (3)法规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关于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法律法规仅有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难以满足我国当前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要求,亟待出台《自然保护区法》等相关法规体系。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功能及主要方式 2.1 保护区生态旅游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自从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因其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任务责任的旅游方式,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为流行、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很多,包括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应对自然区域的保护做出直接的贡献、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尊重当地现存文化并予以恰当的解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一)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一) 摘要: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热,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加入旅游开发的行列。目前,全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划之中。而保护区中出现的“旅游热”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植被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景区内人工痕迹过多等等。面对这种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发生的矛盾,自然保护区该何去何从?本文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入手,针对保护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并倡导生态旅游的开发。笔者希冀本文能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的协调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反思 自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2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对象,但同时也是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资本。目前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备。但与这热潮相对应的是却出现了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遭破坏、动物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规律受到人类干涉等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初衷相违背的后果。据“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表明:全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甚至出现旅游资源退化1。既然如此,还要不要在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保护区发展建设上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自然保护区应提倡生态旅游的开发 1、开展旅游项目可以有效解决保护区资金紧张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区内保护功能的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后代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按照国外的经验,保护区费用应纳入中央政府财政总预算,自然保护区实行垂直管理,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拨款,保护区的开发、保护资金也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基金。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而资料显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40%位于西部地区。截止1997年,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183个县共拥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保护区228个。发达国家在自然保护区上的投入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到157美元,而我国却仅为52.7美元,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几乎是最低的。2002年的夏天,许智宏、阳含熙、李文华等22位两院院士给中央写信,呼吁中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2但我们必须清楚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资金需求,因而只能在现有的格局下努力改善。因此,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靠保护区自身积极寻求发展资金,走以区养区的道路。 2、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带动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保护区保护功能的实现。 世界上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保护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当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否则,自然保护往往只能是句空话。 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部分都位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设立保护区、林场等形式的保护机制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发展进一步受到限制,无形中加大了这些地区同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差距的压力和外界资源需求的激增,使地方居民在致富热情的驱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合法或不合法手段利用和消耗现有资源,不能考虑生态保护的长远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贫穷,而非贫穷者,才是自然保护区的敌人。3因此,帮助当地居民脱贫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发展旅游业却可以充分发挥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为保护区自身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绍兴柯岩旅游度假区总规

绍兴柯岩旅游度假区总规 规划摘要: 一、规划目标: 1、近期:重点开发阶段(2003-2005年) (1 )确定旅游度假区旅游业发展战略与目标,完善旅游度假区管理机构建设,巩固绍兴县行政机构改革与调整的成果。 (2 )重点开发两大区块,即北部的鉴湖平原区和南部的稽山丘陵区;使柯岩旅游度假区成为绍兴县、乃至整个绍兴市稽山鉴水品牌的典型代表,构筑绍兴市旅游的顶级产品。因此,开发建设的重心应放在鉴水休闲文化、稽山生态文化、柯岩石文化、民俗节庆文化这四大旅游资源上,重点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运动健身、教育科技、生态环保等旅游产品。 (3 )加快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的道路交通建设,尤其改善各旅游景区的交通状况和停车设施,完善旅游公共交通网络。 (4 )按照国家AAAA 级旅游区标准,开发建设鉴湖水文化景区、湖塘水乡文化景区、稽山鉴水云中观光景区、莲花福地景区,使之成为旅游度假区内的精品景区。

(5 )按照国家AAAAA 级旅游区标准,完善柯岩景区的建设,使之成为旅游度假区内的王牌景区。 (6 )大力开发休闲旅游市场,重点开发本市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源市场格局。 (7 )到2005 年,接待旅游者3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2.19 亿元。 2、中期:全面建设阶段(2006—2010年) (1 )度假区重要旅游资源基本得到开发。全面开发稽山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民俗节庆文化资源,与前期开发的旅游资源形成互动的旅游运作体系。 (2 )按照国家AAAAA 级旅游区标准,以准备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为动力,完善规划区内鉴湖风景河段的保护与开发,使之成为旅游度假区内的最著名品牌景区。 (3 )完善其他度假休闲、历史文化、健身疗养、生态环保等旅游产品,形成商贸休闲、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景观人居四大主导旅游产品。 (4 )旅游产业的六大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整体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享受生活,旅游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自然保护区就成了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生态资源。因此在旅游高峰期,自然保护区人流量急剧增多,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感受大自然的需求,但同时也相应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更好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以期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更长久、更美好的旅游环境。 引言 旅游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一部分,生态旅游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态旅游意义重大。说起自然保护区这样一个特殊区域,我们总能将之与旅游联系在一起。虽然大自然的环境在大众的欣赏下有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但是随之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这是因为随着旅游人流量的增加,旅行者带来的破坏和污染也随之而来,这就会使整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面对这样的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适当的管理,并将生态旅游作为旅游规划中的重点,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 一、生态旅游的意义与价值 生态旅游按其自身的意思就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要维护当地民众的生活需求,两者合理的搭配,也就是做到自然与人和谐相

处。其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提供新的融资途径。生态旅游是目前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进行的新方式,从过去单一的风景欣赏到现在规模式的旅游提供,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也比较集中,这不仅可以将资金融合集中起来,同时也开创了新的融资途径,让旅游业走向新的时代、新的方向。其次,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欣赏风景,还有吃、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人流量的增加势必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生态旅游不仅仅是给旅游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同时还会间接地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这也是生态旅游重要的意义。最后,提升新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的是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三方配合,各方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旅游中,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旅游者,任何一方都需要做到坚持环境保护第一的原则。因此,旅游者要树立生态意识和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道德规范。管理者也要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教育,摆设醒目的环保标识,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生态旅游风险评估 在开发生态旅游之前一定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这不仅是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整个生态旅游环境扩展中实质性的目标和需求。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DOC)

目录 目录 (Ⅰ) 摘要 (Ⅱ) 前言 (Ⅲ)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 1.1 生态旅游的定义 (1) 1.2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1)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意义 (2) 2.1 自然保护区选择生态旅游可减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威胁 (2) 2.2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 2.3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体现为人类服务的存在价值 (3) 2.4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 (3) 2.5 加强民众保护意识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 (3) 3 我国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措施 (4) 3.1 全面规划,有序发展 (4) 3.2 坚持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的方针 (4) 3.3 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 (4) 3.4 加强生态旅游的科学研究和生态监测 (4) 3.5 严格控制规模,避免城市化 (5) 3.6科学解决能源问题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浅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专项旅游形式发展非常迅速,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 Abstract: Eco-tourism as a new special forms of tourism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an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 great significative. Key words: nature reserves ecotourism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