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级会计实务之产品成本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之产品成本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之产品成本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之产品成本核算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和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三)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2011年) A .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B .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C .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D .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答案】D

【解析】选项A 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B 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 计入销售费用;选项D 计入生产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了解)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了解) 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费用涵盖范围宽,着重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只包括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一、成本核算对象

是指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 【提示】成本核算对象是成本费用明细账的设置对象 二、成本项目

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以设立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费用

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

在产品的费用 完工产品的费用 产品成本

成本项目含义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燃料及动

燃料及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报酬、福利费等。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提示】由于生产特点、各种费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合并某些成本项目。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一)“生产成本”账户

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账户。

(二)“制造费用”账户

二、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费用分配计入。

(一)间接费用的通用分配公式

间接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分配标准合计

待分配的间接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成本=分配率×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

【教材例8-1】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千克,每千克2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

【补充要求】

(1)以产品所耗费的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计算A和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 000(千克)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 400÷(3 000+2 500)=0.8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0.8×20=48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 500×0.8×20=40 000(元)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48 000+40 000=88 000(元)

(2)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8 0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40 000

贷:原材料 88 000

(二)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43 0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127 000

——辅助生产成本 15 000

制造费用 13 000

贷:原材料 298 000

三、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一)分配

【提示】利用通用的间接分配公式

【教材例8-2】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 700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补充要求】

(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算A、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 700÷(500+400)=3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 500(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 200(万元)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 5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1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700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元。(2010年)

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答案】D

【解析】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1 200×(80 000/(1 200+800)=48 000(元)。

四、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分配

通用公式的运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提示】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

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产成品产量比例法等。分配方法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提示】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特别适用季节性生产企业。

【例题3·计算分析题】 某生产车间生产A 和B 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200 000元,生产A 产品的工时为4 000小时,生产B 产品工时为6 000小时。若按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确定A 产品和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多少元。 【答案】

应计入A 产品的制造费用=[200 000/(4 000+6 000)]×4 000=80 000(元) 应计入B 产品的制造费用=[200 000/(4 000+6 000)]×6 000=120 000(元) (二)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80 000

——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120 000

贷:制造费用 200 000 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成本是指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及账务处理 1.直接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含义 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

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计算公式 (1)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

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 图示

特点

一次分配,分配结果不准确。

【教材例8-3】假定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9年5月在分配辅助生产车间费用以前,机修车间费用1 200万元,按修理工时分配费用,提供修理工时5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20小时,其他车间耗用工时见表8—4;供电车间发生费用2 400万元,按耗用电度数分配费用,提供供电电度数20万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4万度,其他车间电度数见表8—4.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辅助 生产 以外 单位

按对外供应劳务数量分配

表8—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直接分配法)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9年5月金额单位:万元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供电车间

合计修理工时修理费用供电度数供电费用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及劳务

数量

480 1 200 16 2 400 3 600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2.5 150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计入“制造费用”)第一车间300 750 9 1 350 2 100 第二车间120 300 4 600 900

小计420 1 050 13 1 950 3 00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计入“管

理费用”)

40 100 2 300 400 销售部门耗用(计入“销售费

用”)

20 50 1 150 200

合计480 1 200 16 2 400 3 600 根据上表,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1 000 000

——第二车间 9 000 000

管理费用 4 000 000

销售费用 2 0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2 000 000

——供电车间 24 000 000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交互分配法

含义进行两次分配。首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人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4万度

480

原:2400

2.4×20=48

——供电

——机修

原:1200

+

480

20小时

48

图示

【教材例8-4】仍以【教材例8-3】为例,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8-5所示。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800 000

——供电车间 48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80 000

——供电车间 4 800 000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①交互分配

辅助 生产 以外 单位

②按对外供应劳务数量分配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1 270 000

——第二车间 9 000 000

管理费用 3 820 000 销售费用 1 91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6 320 000

——供电车间 19 680 000

3.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含义 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

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

用。 计算

公式

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成本=该受益单位劳务耗用量×计划单位成本

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

图示

【教材例8-5】仍以【教材例8-3】为例,假定机修车间每修理工时耗费2.5元,供电车间每万度电耗费118元。辅助生产分配如表8-6所示。

机修车间的实际成本=1 200+472=1 672(万元) 供电车间的实际成本=2 400+50=2 450(万元)

表8-6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9年5月 金额单位:万元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 200

2 400

3 600 供应劳务数量 500 20 计划单位成本

2.5 118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

(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耗用量

4 分配金额

472 472 供电车间

耗用量

20 分配金额

50 50 小计 50 472 522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 (计入“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耗用量 300 9 分配金额

750

1 062

1 812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①按计划分配率分配

辅助 生产 以外 单位

②按计划分配率分配

第二车间

耗用量 120 4 分配金额

300 472 772 小计

1 050 1 534

2 584 行政部门耗用 (计入“管理费用”) 耗用量 40 2 分配金额 100 236 336 销售部门耗用 (计入“销售费用”)

耗用量 20 1 分配金额

50 118 168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1 250 2 360 3 6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1 672 2 450 4 122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422

+90

+512

根据上表,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720 000

——供电车间 500 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8 120 000 ——第二车间 7 720 000 管理费用 3 360 000 销售费用 1 68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2 500 000 ——供电车间 23 600 000 (2)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5 12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220 000 ——供电车间 900 000 4.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 特点

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图示

【例题4·判断题】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特点是收益少的先分配,收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2011年)

【答案】√

【解析】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教材例8-6】仍以【教材例8-3】为例,由于供电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1 200÷500②按对外供应

劳务数量分配

①按供应劳务总量分配

供电车间 (受益少的车间)

机修车间 (受益多的车间)

辅助 生产 以外 单位

×20=48)少于机修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2 400÷20×4=480),因此,供电车间应先分配费用。具体见表8-7。

表8-7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顺序分配法)

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9年5月金额单位:万元

会计科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分配

金额

合计

车间部门

供电车间机修车间第一车间第二车间

待分配

费用

待分

配费

耗用

金额

耗用

金额

耗用

金额20 2 400 500 1 200

分配供

电费用

-20 -2 400 120 4 480 9 1 080 4 480 2 240 1 120 2 400 修理费用合计 1 680

分配修理费用480 — 3.5 300 1 050 120 420 40 140 20 70 1 680

分配金额合计 2 130 900 190 3 600

根据上表,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1)分配供电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800 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0 800 000

——第二车间 4 800 000

管理费用 2 400 000

销售费用 1 2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4 000 000

(2)分配修理费用: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0 500 000

——第二车间 4 200 000

管理费用 1 400 000

销售费用 7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6 80

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4.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

续【教材例8-6】仍以【教材例8-3】为例,由于供电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1 200÷500×20=48)少于机修车间耗用的劳务费用(2 400÷20×4=480),因此,供电车间应先分配费

用。具体见表8-7。

表8-7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顺序分配法)

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 9年5月金额单位:万元

会计科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

费用

销售

费用

分配

金额

合计

车间部门

供电车间机修车间第一车间第二车间

待分

配费

待分

配费

耗用

金额

耗用

数量

耗用

金额

耗用

金额

耗用

数量

耗用

金额20 2 400 500 1 200

分配

供电

费用

-20 -2 400 20 480 9 1 080 4 480 240 1 20 2 400

修理费用合计 1 680

分配修理费用80 - 3.5 0 1 050 120 420 40 140 20 70 1 680

分配金额合计 2 130 900 190 3 600

根据上表,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1)分配供电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800 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0 800 000

——第二车间 4 800 000

管理费用 2 400 000

销售费用 1 2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4 000 000

(2)分配修理费用:

借: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0 500 000

——第二车间 4 200 000

管理费用 1 400 000

销售费用 70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6 800 000

5.代数分配法

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

【教材例8-7】仍以【教材例8-3】为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8-8。

假设X=每小时修理成本

Y=每万度电耗用成本

设立联立方程如下: (1)1200+4Y=500X (2)2400+20X=20Y 解得:X ≈3.39 Y ≈123.39

表8-8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代数分配法) 数量单位:小时、万度 20×9年5月 金额单位:万元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 200

2 400

3 600

供应劳务数量

500 20 用代数算出的实际单位成本

3.39

123.39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计入“辅助生产

成本”)

机修车间 耗用量 4 分配金额

493.55

493.55

供电车间

耗用量 20 分配金额 67.74 67.74 小计

67.74 493.55

561.29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计入“制造费

用”) 第一车间 耗用量 300 9 分配金额 1 016.13 1 110.48

2 126.61

第二车间

耗用量 120 4 分配金额 406.45 493.55 900 小计 1 422.58 1 604.03

3 026.61

行政耗用部门(计入“管理费用”) 耗用量 40 2 分配金额 135.48 246.77 382.25

销售部门耗用(计入“销售费用”) 耗用量 20 1 分配金额

67.74

123.39

191.13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原待分配费用

+ 分配转入 4万度×Y 电

分配转出 500工时×X 机

原待分配费用

+ 分配转入 20工时×X 机

分配转出 20万度×Y 电

1200+4 Y 电=500 X 机

2400+20 X 机=20 Y 电

合计 1 693.54 2 467.74 4 161.28

根据上表,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935 500

——供电车间 677 0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1 266 100

——第二车间 9 000 000

管理费用 3 822 500

销售费用 1 911 3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6 935 400

——供电车间 24 677 400

【提示】由于小数点保留位数的关系,表中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例题5·计算分析题】甲公司设有运输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的成本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修理车间的成本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该公司2007年2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1)运输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2 500元,提供运输劳务5 000公里;修理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40 000元,提供修理劳务640工时。

(2)运输车间耗用修理车间劳务40工时,修理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500公里。

(3)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2 5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320工时;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运输车间劳务1 9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280工时。

要求: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①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运输修理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

对外分配劳务数量- 单位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合计

②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2)补充:采用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分配率保留4位小数)

①要求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交互分配对外分配

运输修理合计运输修理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应劳务数量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运

耗用量

分配金额修

耗用量

分配金额

小计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计入“制造费用”)

耗用量分配金额

行政部门耗用(计入“管理费用”)

耗用量分配金额

合计

②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3)补充: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运输服务的计划分配率为5元/公里,修理服务的计划分配率350元/小时。

①要求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计划分配法)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运输修理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

提供劳务数量-

计划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运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②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以及结转差异的分录。(“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答案】

(1)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运输修理合计待分配成本(元)22 500 240 000 262 500 对外分配劳务数量 4 500公里600工时- 单位成本 5 400 -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 2 550 320 - 分配金额12 750 128000 140 750

行政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1950 280 - 分配金额9750 112000 121750 合计22500 240000 262500

借:制造费用 140 750 管理费用 121 7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2 500

——修理 240 000 (2)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对内分配对外分配

合计运输修理运输修理

待分配成本(元)22 500 240 000

22500+40×375-500

×4.5=35250

240000+500×4.5

-40×375=227250

262 500

提供劳务数量500公里640工时 5 000-500=4 500(公

里)

640-40=600(工时)

单位成本 4.5 375 7.8333 378.75

辅助生产车间运

耗用

数量

40

分配

金额

15 000

耗用

数量

500

分配

金额

2250

基本生产耗用

数量

2 550 320

车间分配

金额

19 975 121 200 141175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数量

1950 280

分配

金额

15275 106050 121325

合计15 000 35 250 227 250 262500

①对内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 250

——修理 15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5 000

——修理 2 250

②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 141 175

管理费用 121 32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35 250

——修理 227 250

(3)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运输修理合计

待分配成本(元)22 500 240 000 262 500

提供劳务数量 5 000公里640工时-

计划单位成本 5 350 -

辅助生产车间运输

耗用数量40 -

分配金额14 000 14 000 机修

耗用数量500 -

分配金额 2 500 2 500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 2 550 320 - 分配金额12 750 112 000 124 75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数量1950 280 - 分配金额9750 98 000 107 750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25 000 224 000 249 00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36 500 242 500 279 000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11 500 18 500 30 000

借: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4 000

——修理 2 500

制造费用 124 750

管理费用 107 7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5 000

——修理 224 000

借:管理费用 30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1 500

——修理 18 500

六、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提示】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入库后保管不善而损坏的损失;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2.可修复废品损失

【教材例8-8】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A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0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回收残料计价20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当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额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

(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5×100+5×20×5+5×20×6=1 600(元)

(2)废品净损失=2 000+1 000+1 500+1 600-200-150=5 750(元)

(3)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①结转可修复废品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4 500

贷:原材料 2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 000

制造费用 1 500

②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 600

③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200

④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150

⑤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 7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 750 【例题6·单选题】某工业企业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一批,该批废品的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3 200元,直接人工4 000元,制造费用2 000元。废品残料计价500元已回收入库,应收过失人赔偿款1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废品的净损失为()元。(2011年)

A.7 700 B.8 700 C.9 200 D.10 700 【答案】A

【解析】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所以该批废品的净损失=3 200+4 000+2 000-500-1 000=7 700(元)。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1、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

不设立“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2、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

应增设“停工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停工损失“项目。

【例题7·单选题】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对于属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工损失,应转入()

A.生产成本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制造费用

【答案】C

【解析】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对于属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工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借方,应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部分最终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第四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两部分。

【提示】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完工产品,验收入库后不应列入在产品之内。

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一)分配原理

基本公式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提示】公式前两项之和为待分配费用,待分配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两类方法:一是“倒挤法”,即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用待分配费用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二是“分配法”,即将待分配费用按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分配方法(六种)

1.倒挤法(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方法适用范围完工在产的划分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在产品数量

很小的情况

在产品成本=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

在产品成本按固定成本

计算月末在产品数量

较多但各月之间

在产品数量变动

不大或月末在产

品数量很小的情

月末在产品成本=固定成本

【提示】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

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

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

计算月末在产品数量

变动较小,有比较

准确的定额资料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

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

产品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提示】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完全由完工产品承担

【例题8·单选题】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最适宜将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是()。(2011年)

A.定额比例法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答案】D

【解析】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教材例8-12】承【教材例8-11】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 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为:直接材料400元,直接人工100元,制造费用150元。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 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费用960 000元,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如表8-9所示

表8-9 单位:元项目在产品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400×400=160 000 1 360 000-160 000=1 200 000

直接人工100×400=40 000 640 000-40 000=600 000

制造费用 150×400=60 000

960 000-60 000=900 000

合计

260 000

2 700 000

根据C 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C 产品 2 700 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 700 000

(二)分配方法(六种) 2.分配法

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分配标准

完工产品分配标准待分配的费用

+

统一公式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分配标准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分配标准

(1)约当产量法

计算公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分配率(单位成本)=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产成品产量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成本=分配率×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程度的计算

分配工资、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完工程度(累计工时法): (1)通常假定处于某工序的在产品只完成本工序的一半:

(2)如果考试特指了在产品所处工序的完工程度时,则:

(3)若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

分配原材料完工程度

(1)若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即原材料完工程度为100%。

(2)若原材料陆续投入:

①分工序投入,但在每一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②分工序投入,但每一道工序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适用条

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

约当产量法分配举例

【教材例8-9】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37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程度为30%,发生生产成本合计为800 000元。分配结果如下:

单位成本(分配率)=800 000÷(370+100×30%)=2 000(元/台)

完工产品成本=370×2 000=740 000(元)

在产品成本=100×30%×2 000=60 000(元)

【教材例8-10】某公司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40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160小时,第二道工序240小时。为简化核算,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则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道工序:(160×50%)÷400×100%=20%

第二道工序:(160+240×50%)÷400×100%=70%

【教材例8-11】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3 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 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费用960 000元。

C产品各项成本的分配计算如下:

由于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因此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3 000+400)×3 000=1 2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3 000+400)×400=160 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均应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在产品400个折合约当产量200个(400×50%)。

(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3 000+200)×3 000=6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3 000+200)×200=40 00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3 000+200)×3 000=900 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3 000+200)×200=60 000(元)

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C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总结计算题公式

一、原材料发出方法: 实际成本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划成本法→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购入计划成本 期初计划成本本期购入差异 期初差异++x100% (超支为﹢,节约为-)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二、库存商品:毛利率法: 售价金额法: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进价成本+本期购进进价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三、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减去净残值)x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 (原值-净残值)

第七章 年金A是指间隔期相等的系列等额收付款(不一定要间隔1年)复利→一笔款项的收付 年金→系列多笔等额款项的收付

款项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递延年金现值↑ 永续年金:无限期收付的年金(一系列没有到期日的等额现金流) - P =A/i 年偿债基金:知道终值F ,求年金A →与普通年金终值互为倒数 A =F (A/F ,i ,n ) 年资本回收额:知道现值P ,求年金A →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倒数 A =P (A/P ,i ,n ) (1)一年多次计息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实际利率i =(1+ m r )m -1 (r 为名义利率,m 为每年复利计息次数) (2)考虑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1.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方法 项目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资本公积等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13讲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账户设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大集合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四】固定资产的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分子代表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例题】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504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分别为:5/(1+2+3+4+5);4/15;3/15;2/15;1/15; 第一年折旧额=(1504000-4000)×5/15=500000; 第二年折旧额=(1504000-4000)×4/15=400000; 第三年折旧额=(1504000-4000)×3/15=300000; 第四年折旧额=(1504000-4000)×2/15=200000; 第五年折旧额=(1504000-4000)×1/15=100000。 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因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均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知识点五】固定资产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工程物资”账户 “工程物资”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工程物资的成本,贷方登记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明细核算。 2.“在建工程”账户 “在建工程”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出的成本等。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该账户可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进行明细核算。 3.“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增加,贷方登记固定资产原价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原价。 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4.“累计折旧”账户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完整)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 首先必须明白精确的成本核算是一种建立在进销存、生产和财务都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活动,任何一个不准确的进销存、生产和财务信息都可能造成成本的计算不准确,但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财务的账面价值必须和仓库、生产线的库存价值保持一致。存货核算的方法有很多,有月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多种方法, 首先明白构成产品成本的几大要素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我以一个成品A为例子,生产数量为30个,产品BOM和产品Routing(工艺路线)如下:1.直接材料的计算 月加权平均单价:P=(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该月领用材料的金额:S=P*N (其中S为领用金额,P为加权单价,N为领用数量)现假设:上月B原料的库存数量为10,财务账面价值为100 本月B原料的入库数量为40,单价为12,入库金额为480,则财务必须记账为:借:原材料—B原料480 贷:应付账款480 那么,本月的B材料加权平均单价: P=(100+480)/(10+40)=11.6 这也是B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B原料数量为35,那么本月的B原料领用金额:S=11.6*35=406 上月C原料的库存数量为50,财务账面价值为150,本月没有购入,那么本月C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50/50=3 这也是C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C原料的数量为40,那么本月的C原料的领用金额:S=40*3=120 当月底计算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26 贷:原材料526 2.直接人工的计算 现假设:组装和包装车间各有甲和乙参加了这个A产品的生产,甲的工资是3000元/月,乙的工资是1500元/月,甲和乙每天都工作10小时,那么甲的工资率为:(3000/30)/10=10元/小时,乙的工资率为:(1500/30)/10=5元/小时 在组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费了甲3个小时, 那么该批产品的组装车间直接人工为:10*3=30 在包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用了乙2个小时, 那么该批产品的包装车间直接人工为:5*2=10 那么在月末计算工资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40 贷:应付工资40 3.制造费用的计算 现假设:组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30000元,该车间共2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有效工时为30*20*10=6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费率30000/6000=5元/小时,那么分摊到该批产品时的制造费用为:5*3=15元包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18000元,该车间共1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

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含答案) 【例题1 ?单选题】为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下列不属于应该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 限的有( )。 A.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B.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C.本期已销产品成本和未销产品成本的界限 D.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答案】C 【例题2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有( )。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制造费用 D .折旧费 【答案】ABC 【解析】折旧费属于要素费用。 【例题3 ?计算分析题】甲公司设有运输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直接分配法分 配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的成本按运输公里比例分配,修理车间的成本按修理工时比例分 配。该公司2007年2月有关辅助生产成本资料如下: (1)运输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2 500元,提供运输劳务5 000公里;修理车间本月共发生成本240 000元,提供修理劳务640工时。 (2)运输车间耗用修理车间劳务40工时,修理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500公里。 (3)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运输车间劳务 2 5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320工时;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运输车间劳务 1 950公里,耗用修理车间劳务280工时。 要求: )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 )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答案】

(2)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140 750 121 7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22 500 ——修理 240 000 分配率= 待分配费用 对辅助以外部门提供劳务 【例题4 ?计算分析题】采用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分配率保留 5位小数) )要求编制甲公司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编制甲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答案】 (1)

(2020初级会计实务)1121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简介

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实务 1 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简介 2 日常生活中常见——固定资产示例: 一、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不像商品一样为了对外出售。(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3 二、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 ①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②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综合分类 ①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②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③租出固定资产(经营租赁) ④不需用固定资产 ⑤未使用固定资产 ⑥土地(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4 三、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 1、外购的固定资产 2、自建的固定资产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4、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金交换方式等) 5 四、外购的固定资产 (一)入账价值确定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注意】: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6 (二)账务处理 1、外购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7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900元,另支付运杂费7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购进固定资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编制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30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900 贷:银行存款34 600 8 2、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1)购入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9 (2)支付安装费用等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注意】:工程领用企业外购生产用原材料和自产的产品不需要进项税额转出或视同销售。 10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 000元,支付运费10 000元(假定运费不考虑增值税);支付安装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安装费3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 900元。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①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2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 000 贷:银行存款236 000 11 ②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30 000

初级会计实务成本核算习题

1、某企业的制造费用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该企业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37 500元。当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15 000工时,其中,甲产品耗用12 000工时,乙产品耗用3 000工时。则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元。 A.30 000 B.15 000 C.12 000 D.22 500 2、以下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 A.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B.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C.以及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 D.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3、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月末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可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300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8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10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298元,则本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元。 A.0.67% B.0.81% C.1.67% D.2.27% 5、某企业2010年成本为650万元,销售收入为980万元。则该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率为()。A. 40% B. 60% C. 66.33%D. 151% 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属于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15元,上年实际产量为1000件,本年实际产量为1500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为110元,则本年甲产品成本降低额为()元。 A.6200 B.-7500 C.5 D.7500 7、某企业W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32元,其中,原材料70元,直接人工35元,制造费用27元。则W产品中直接人工的构成比率为()。 A.25% B.60% C.26.52% D.40% 计算题: 1、W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该产品成本。2010年5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8万元,直接人工成本15万元,制造费用3万元。当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69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7万元。月末该产品完工55件,在产品9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5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2小时。 要求: (1)计算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2019初级会计实务第一轮资产第十一讲固定资产概述取得固定资产

第五节固定资产 关键考点: 1.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初始入账价值及账务处理 2.自营建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3.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及影响折旧的因素 4.四种折旧方法 5.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费用化 6.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7.固定资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像存货是为了对外出售。这一特征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存货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 第二,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期限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期超过一年,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综合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综合分类,可把企业的固定资产划分为七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指企业在经营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三)固定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此外,企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发生减值的,还应当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

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课后练习及复习资料产品成本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第八章课后练习:产品成本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A.直接材料 B.折旧费 C.制造费用 D.直接人工 2.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8000元A.B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0千克和250 千克。则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A.2000 B.3000 C.4000 D.8000 3.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2011 年4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90000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27000元;供水总量为500000吨(其中:供电车间耗用50000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35000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00000吨)。供水车间2011年4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为()元。 A.108000 B.117000 C.105300 D.90000 4.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是指()。 A.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 B.辅助生产费用在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 C.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车间主任之间的分配 D.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 5.2011年4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90000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27000元;供水总量为500000吨(其中:供电车间耗用50000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35000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00000吨)。供水车间2011年4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为()元。 A.90000 B.117000 C.27000 D.108000 6.下列各项中,不应当计入制造费用的有()。 A.生产车间设备租赁费 C.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 B.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D.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7.宏达公司主要生产A产品和B产品,A产品和B产品为联产品。2010年9月份发生加工成本800 万元。A产品和B产品在分离点上的数量分别为200个和300个。采用实物数量分配法分配联合成本,B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为()万元。 A.480 B.320 C.800 D.300 8.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12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80万元,直接 人工费用30万元,制造费用16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10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为80万元。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万元。 A.58 B.78 C.38 D.45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1年10月1日初在产品成本7万元;10月份发生如下费用:生产 领用材料12万元,生产工人工资4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管理费用3万元,广告费1.6万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6万元。该企业10月份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 A.16 B.18 C.19 D.23.6 10.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20小时,生产B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80小时。本月发 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产品生产人员工资30万元。该企业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月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万元。 A.1.2 B.1.32 C.1.8 D.1.98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选知识点:取得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选知识 点:取得固定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税费包括进口环节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 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按规定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若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教材【例1-83】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元,另支付包装费7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不纳入固定资产成本核算。 要求:计算外购固定资产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①固定资产成本=30000+700=30700(元) ②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30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800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2019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复习题50题含答案

2019-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复习题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 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加权平均法 答案:B [解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单选题 2、在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某一已使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由6年改为4年 B.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5%改为10% C.某一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将其使用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D.会计准则的变化导致原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 答案:D [解析]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选项AB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单选题 3、(四) 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的单位成本(含单位产品税金等)为600元,销售价格为1600元,设计生产能力为16000件。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项日的销售数量为10000件,则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是()元。 A.1260 B.1460 C.1580 D.1800 答案:D [解析] 固定成本=1200万元,可变成本=600元/平方米,销售数量=10000,设盈亏平衡点的价格为x,则有10000x=1200+0.06×10000,得x=0.18(万元)=1800(元)。 单选题 4、如果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其他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大,月末可采用的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的方法是()。 A.交互分配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 D.定额比例法 答案:B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业

附件1: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业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第三章 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 第四章 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 附录:煤炭产品生产流程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规范煤炭行业产品成本核算,促进煤炭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大中型煤炭企业,其他煤炭企业参照本制度执行。 本制度所称的煤炭企业,是指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或洗选加工的企业。 三、本制度所称的煤炭产品,是指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原煤、洗选煤等。 四、煤炭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一)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设置成本中心。 (三)以成本中心为基础,归集成本费用。 (四)对成本中心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和结转,计算产品成本。 五、煤炭企业根据产品生产特点,通常设置“生产成本”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费用要素进行明细核算。 六、煤炭企业应当设置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产品成本核算的组织和管理,根据本制度规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

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煤炭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应当以煤炭产品为核算对象,具体包括原煤、洗选煤等。 一、原煤,是指开采出的毛煤经过简单选矸(矸石直径50mm 以上)后的煤炭,以及经过筛选分类后的筛选煤等。 毛煤,是指从地上或地下采掘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炭。 二、洗选煤,是指经过破碎、水洗、风洗等物理化学工艺,去灰去矸后的煤炭产品,包括精煤、中煤、煤泥等,不包括煤矸石。 精煤,是指经过分选获得的高质量煤炭产品。 中煤,是指在分选过程中获得的中间质量煤炭产品。 煤泥,是指在分选后获得的低质量煤炭产品。 煤矸石,是指在开采煤炭过程和洗选煤炭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在成煤过程中与煤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其中,对外销售或自用的洗矸石作为洗选煤过程中的副产品。 第三章 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 一、产品成本项目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在产品数量的核算(11.05)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在产品数量的核算(11.05) 【知识点】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在产品数量是核算在产品成本的基础,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之和就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月末,产品成本明细账按照成本项目归集了相应的生产费用,为确定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还应当将已经归集的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各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固定不变。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但在年末,在产品成本不应再按固定不变的金额计价,否则会使按固定金额计价的在产品成本与其实际成本有较大差异,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或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 应当指出,在很多加工生产中,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这时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负担同样材料成本。如果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成本在全部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23讲 固定资产

第五节固定资产 考点1: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概念和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提示】此处的“出租”仅指出租设备等动产,出租厂房等不动产不属于固定资产,而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初级不要求掌握)。 【链接】低值易耗品的使用寿命可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但由于价值比较低,所以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体现重要性要求)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A.盘盈固定资产 B.经营性短期租入设备 C.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D.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B 【解析】经营性短期租入设备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不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考点2:取得固定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

【提示】员工培训费指的是如新员工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法培训等等,它影响的是员工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该固定资产,并不影响固定资产本身是否能够正常运转,且该费用发生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不属于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故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1.不需要安装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教材例2-73】2×19年5月10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900元,另支付包装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包装费700元,税率6%,增值税税额42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30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42 贷:银行存款34642 【例题·单选题】(2017年改编)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500元。另发生运输费1000元。包装费500元(不考虑增值税),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设备入账价值为()元。 A.50000 B.51000 C.56500 D.51500 【答案】D 【解析】该项设备的入账价值=50000+1000+500=51500(元)。 2.需要安装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 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若生产费用在 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 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 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 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 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 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成本核算表: 掌握企业生产的过程,按照生产的特点设计成本核算的方式,确定收集成本计算数据的环节,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应付工资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

初级会计实务(产品成本核算)-试卷26

初级会计实务(产品成本核算)-试卷26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 1.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某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5小时,经三道工序制成。其各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8小时、10小时和7小时,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 )。 (分数:2.00) A.16% B.52%√ C.50% D.86% 解析:解析:第一道工序完工率=8×50%÷25×100%=16%;第二道工序完工率=8+10×50%÷25×100%=52%。 3.某工业企业某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6144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A产品2 800件,B产品130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5小时,B产品4小时,则该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为( )。(分数:2.00) A.2.2 B.1.5 C.3.2 √ D.3.5 解析:解析:A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 800×5=14 000(小时);B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300×4=5200(小时);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61440÷(14 000+5200)=3.2。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4.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5.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有( )。 (分数:2.00) A.生产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 B.生产产品耗用的燃料费√ C.生产产品耗用的动力费√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解析:解析: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如生产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燃料费、动力费,以及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6.关于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辅助生产成本可以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B.辅助生产成本可以先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C.直接计入制造费用 D.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进行分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