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实验 药理动物模型

实验 药理动物模型

实验  药理动物模型

实验  药理动物模型

62 Multi-institutional药理药效研究 动物模型

PII S0360-3016(99)00253-9 CLINICAL INVESTIGATION Esophagus MULTI-INSTITUTIONAL RANDOMIZED TRIAL OF EXTERNAL RADIO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IN JAPAN T OMOHIKO O KAWA ,M.D.,*T AKUSHI D OKIYA ,M.D.,?M ASAMICHI N ISHIO ,M.D.,? Y OSHIO H ISHIKAWA ,M.D.,§K OZO M ORITA ,M.D.,?AND J APANESE S OCIETY OF T HERAPEUTIC R ADIOLOGY AND O NCOLOGY (JASTRO)S TUDY G ROUP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nd Oncology,Tokyo Women’s Medical University,Tokyo,Japan;?Department of Radiology,Tokyo Medical Center,Tokyo,Japan;?Department of Radiology,Sapporo National Hospital,Hokkaido,Japan;§Health and Welfare Department,Hyogo Prefectural Government,Hyogo,Japan;and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Aichi Cancer Center,Aichi,Japan Purpose: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we designed this multi-institutional,randomized trial to establish the optimal irradiation method in radical radiation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by clinically evaluating external irradiatio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Methods and Materials: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o were expected to b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radical radiation therapy.The patients who could be given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at the end of external irradiation of 60Gy were strati?ed into 2groups.Patients assigned to receive external irradiation alone received boost irradiation of 10Gy/week on a schedule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one,and with the same or smaller irradiation ?eld.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was performed,as a rule,with the reference dose point set at a depth of 5mm of the esophageal submucosa,and a total of 10Gy was irradiated at a daily dose of 5Gy,on a once-weekly schedule with low-dose-rate or high-dose-rate brachytherapy equipment. Results:A total of 103patients were registered,94of whom were analyzable,with 8ineligible,and 1for whom complete information was unavailable.The overall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was 20.3%at 5years.The cause-speci?c survival rate was 31.8%at 5years.The cause-speci?c survival rate at 5years was 27%in the external irradiation alone group and 38%in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combined group.There was no sign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groups (p ?0.385).However,in the patients with 5cm or less tumor length,the cause-speci?c survival rate was 64%at 5years in the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combined group,which showed a signi?cant improvement over 31.5%in the external irradiation alone group (p ?0.025).In the patients with Stage T1and T2disease,cause-speci?c survival rates tended to be better in the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combined group than in the external irradiation alone group (p ?0.088).In the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5cm tumor length or Stage T3–4disease,there were no sign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treatment methods (p ?0.290).The incidence of early and late complications did not differ according to whether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was used. Conclusion: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the usefulness of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furth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ef?cacy in tumors with short length and those with shallow invasion,or to assess the usefulness of 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as additional irradiation in large advanced tumors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disappeared by diagnostic imaging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with 60Gy/6w external irradiation.?1999Elsevier Science Inc. Esophageal cancer,Radiotherapy,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INTRODUCTION To improve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it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good local control.Because the esophagus is adjacent to highly radiation-sen-sitive organs such as the lungs,bone marrow,etc.,it is dif?cult to irradiate tumors with high doses.Although irra-diation techniques have improved as a result of advances in treatment planning equipment and irradiation equipment,there are still some patients in whom radical radiation therapy within doses that the bone marrow and lung can tolerate is dif?cult with external irradiation alone.On the other hand,intraluminal brachytherapy allows high-dose irradi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with little exposure of Reprint requests to:Tomohiko Okawa,M.D.,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nd Oncology,Tokyo Women’s Medical University,8-1Kwada-cho,Shinjuku Ku Tokyo,162-8666,Japan.Tel:03-3353-8111;Fax:035269-7355. Acknowledgments —We wish to express our sincere thanks to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physicians who kindly contributed to this investigation by registering cases and recording case report forms.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8April 1999. Int.J.Radiation Oncology Biol.Phys.,Vol.45,No.3,pp.623–628,1999 Copyright ?1999Elsevier Science Inc.Printed in the USA.All rights reserved 0360-3016/99/$–see front matter 623

动物药理学

动物药理学 动物药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3=15分二、选择题25*2=50分三、填空题15分四、问答题:20分 名词: 1、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2、(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中医称治本。(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中医称治标。 3、LD50(半数致死量):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4、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药物在肝药酶、胃肠道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P18 5、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分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1)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2)获得耐药性是细菌在多次接触抗菌药物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从而形成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菌株,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6、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7、抗菌药后效应:指抗菌药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

最小抑菌浓度时,仍对细菌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 8、药物的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能出现药物的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产生诸如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称为配伍禁忌。P35 9、不良反应:指在按规定用法用量应用兽药的过程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毒性反应。P42 10、副作用:指药物在常用治疗计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P5 11、肝肠循环:从胆汁排泄进入小肠的药物中,某些具有脂溶性的药物可被直接重吸收,另一些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可被肠道微生物的β-葡萄肝酸酶所水解并释放出原形药物,然后被重吸收的过程。P24 12、封闭疗法:将局麻药注射于患部周围或神经通路,阻断病灶部的不良冲动向中枢传导,以减轻疼痛、改善神经营养。P69 13、MIC:最小抑菌浓度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P226 14、化疗指数: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以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表示,即CI=LD50/ED50;或以动物的5%致死量(LD5)与治疗感染动物的95%有效量(ED95)之比值来衡量。P226 15、化疗三角:使用化疗药防治畜禽疾病的过程中,化疗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化疗三角”.P225 16、穿梭用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 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常见的IDA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 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 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

含铁40.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常大于60μmol/L。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模型不能用于铁吸收不良相关IDA的防治研究。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也可以适当调整建模方法。 二、白血病动物模型 用免疫耐受性强的人类胎儿骨片植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小鼠皮下,出于人类造血细胞与造血微环境均植入小鼠,建立具有人类造血功能的SCID小鼠模型称为SCID-hu小鼠。再将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植入SCID-hu小鼠皮下的人类胎儿骨片内,植入的髓系白血病细胞选择性生长在SCID-hu小鼠体内的人类造血微环境中,即为人类髓系白血病的小鼠模型。SCID小鼠是由于其scid所致。T、B淋巴细胞功能联合缺陷,这种小鼠能接受人类器官移植物。 造模方法: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和编号方法 在基础医学实验中,正确捉拿与固定动物,是实验工作的基础,也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掌握正确捉拿、固定动物的目的就是防止实验者被动物咬伤抓伤,同时也是为了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不影响实验观察结果。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固定方法 在基础医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蟾蜍、蛙、家兔和犬,现分别就其捉拿与固定方法依次予以介绍。 1. 小鼠 捉拿时先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较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在其向前爬行时,右手向后拉尾(图5-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其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四肢并用左手无名指压紧尾和后肢(图5-2),右手即可作注射或其他实验操作。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小鼠固定在金属或木制的固定器上(图5-11)。 图5-1 图5-2 2. 大鼠 方法基本与捉拿小鼠相同,但实验者事先应戴帆布防护手套。用右手将鼠尾抓住提起,放在较粗糙的台面或鼠笼上,抓住鼠尾向后轻拉,左手拇指和食指抓紧两耳和头颈部皮肤,余下三指紧捏鼠背部皮肤,如果大鼠后肢挣扎厉害,可将鼠尾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夹住,将整个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进行操作。若进行手术或解剖,则应事先麻醉或处死,然后用棉线活结缚四肢,用棉线固定门齿,背卧位固定在大鼠固定板上。需取尾血及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其固定在大鼠固定盒里,将鼠尾留在外面供实验操作。 3. 豚鼠 豚鼠具有胆小易惊的特性,因此抓取时要求快、稳、准。一般方法是:先用右手掌迅速、轻轻地扣住豚鼠背部,抓住其肩中上方,以拇指和食指环握颈部,对于体型较大或怀孕的豚鼠,可用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图5-3、图5-4)。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 上海丰核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种疾病动物模型定制服务,同时提供相关疾病模型的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析服务。 客户只需要提供疾病模型的用途及建模方法的选择,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量身定做各种动物模型服务。

小鼠或裸 鼠 加贴近实际(八)心血管疾病模型 1. 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高胆固醇+维生素D喂养)兔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兔造模,成 膜后血脂变化显著,为伴高血脂 症的动脉粥样硬化 4月血管组织病 理切片染色 2. 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脂高胆固醇+主动脉球囊损伤)兔此模型用大球囊损伤加高脂饲 养方法成功建立兔主动脉粥样 硬化狭窄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基 础研究提供可靠模型。 2月动物实验模型病理切片展示 一、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 简介: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坏死或损伤后常见的反应,是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坏死或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或脂质过氧化产物密切相关。CCl4为一种选择性肝毒性药物,其进入机体后在肝内活化成自由基,如三氯甲基自由基,后者可直接损伤质膜,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肝细胞的模型结构等,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纤维化的形成。通过CCl4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常以小鼠或大鼠为对象,染毒途径主要为灌胃、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图. 经过3个月的CCl4注射造模,小鼠的肝脏在中央静脉区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肝纤维化,中央静脉之间形成了纤维桥接。(Masson染色) 二、CXCL1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简述:CCl4是最经典的药物性肝损伤造模毒素之一,其在肝内主要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产生三氯甲烷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引起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溶性酶的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并引发肝脏衰竭。根据CCl4代谢和肝毒性机制可复制不同的肝损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是其技术关键。对于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往往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 图. (A) CCl4注射后0.5 d的HE染色表明CXCL14过表达增加了肝脏组织的嗜酸性变性面积(在照片中用虚线标记)(p < 0.05)。 (B) 1.5天组织样本的HE染色表明CXCL14过表达造成了比对照组更大面积的细胞坏死(p < 0.05)。 (C)同时还造成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明显的脂肪滴积累。图中P和C分别表示动物模型的门静脉和中央静脉。KU指凯氏活性单位。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TUNEL标记没有显示CXCL14免疫中和小鼠和对照小鼠在凋亡细胞数量上的差异。C0, C1和C2分别是对照组0 d,1 d,和2 d样本,T1

动物药理

2005/2006-1 04级《动物药理》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副作用 2.局部作用 3.生物半衰期 4.最小中毒量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的字符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引起的疾病。()A.革兰氏阳性菌B.革兰氏阴性菌 C.病毒D.真菌 2.某鸡场发生呼吸道感染,以下哪种措施无效?()A.肌注硫酸链霉素B.口服硫酸链霉素 C.肌注青霉素G钠D.口服环丙沙星 3.动物出现病毒感染时,应使用抗病毒药物,以下哪种药物无抗病毒作用?() A.呋喃唑酮B.利巴韦林C.金刚烷胺D.吗啉呱4.一奶牛产后出现后躯的不全麻痹,应使用哪种中枢神经兴奋药?() A.尼可刹米B.回苏灵C.咖啡因D.士的宁5.低血钾病畜发生尿淋,水肿时,应使用哪种利尿剂?()A.呋塞米片B.呋塞米注射液

C.螺内酯胶囊D.氢氯噻嗪片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 V ,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10分) 1.氯化钙只能肌注。() 2.强心苷可与氯化钙配合使用。() 3.盐酸普鲁卡因不宜作表面麻醉。() 4.某奶牛场一奶牛发生难产,挤奶员使用了麦角制剂进行催产。() 5.阿托品是有极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动物发生氰化物中毒时血液呈色,使用特效解毒药?2.一怀孕奶牛被其他奶牛顶伤,有流产迹象,使用作安胎药物?3.一奶牛产后发生前胃迟缓,应使用瘤胃兴奋药。4.TMP口服主要用于感染。 5.乙醇最佳的消毒浓度是- ,配制70%的乙醇500ml需要95%乙醇约ml。 6.某一药物在某一动物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由100mg/L下降到50mg/L 需要3小时,请问这一药物在该动物体内的生物半衰期是,如果这一药物在该动物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由200mg/L下降到25mg/L,需要小时。 7.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叫。 8.口服小剂量的大黄会出现作用,口服中等剂量的大黄会

实验方法总结:动物模型部分

实验方法总结:动物模型部分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1)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2) 2.1. 体外(浸润模型) (2) 2.2. 体内(转移模型) (2) 3、研究肿瘤细胞耐药 (4) 3.1. 耐药细胞株的建立 (4) 3.2. 裸鼠移植瘤耐药模型的建立 (5) 从肿瘤起源分,肿瘤动物模型的分类如下: 从研究目的来分,可以从增殖、转移、耐药三个角度来分析: 1、研究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准备:GeneA敲减慢病毒感染细胞扩增至需要的细胞量。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 取Balb/c裸鼠,雄性,6周龄,每组10只,适应一周后进行肿瘤细胞注射。

XXX细胞消化离心后制成单细胞悬液,计数后取适量的细胞用PBS悬浮,在Balb/c裸鼠侧腹部皮下接种。每只接种2×106个细胞,注射体积为100 μL。此后,每隔5天测量注射部位肿瘤的体积。30天后裸鼠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 戊巴比妥钠,小鼠麻醉后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侧卧位,接种部位朝上),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肿瘤称重,将肿瘤置蓝色背景布上拍照,肿瘤一分为二,一份4%多聚甲醛固定,待后续病理分析,一份-80℃冻存。 2、研究肿瘤细胞转移 肿瘤转移的模型包括两大类:体外(浸润模型)和体内(转移模型)。体外(浸润模型):了解肿瘤细胞对周围相连组织的侵润性。体内模型主要研究肿瘤细胞的转移性即肿瘤细胞在远端组织形成病灶的能力。 2.1. 体外(浸润模型) 例:浸润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方法:取若干只Balb/c免疫缺陷裸鼠,将分离和鉴定并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脑胶质瘤干细胞立体定向法行小鼠颅内接种,每组10只。小鼠麻醉后头部正中切口,剥离骨膜后钻孔(坐标是冠状缝后0.5 cm,矢状缝右侧2.5 cm) 。取2 μL胶质瘤干细胞以1×104 cells /只小鼠的剂量,经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射入鼠脑纹状体内(深度是2.5 ~3 mm) 。在确定的时间点处死一部分动物进行荧光( 立体荧光显微镜下) 病理证实和比较,同时检查脑胶质瘤干细胞的体内生长特征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等。 2.2. 体内(转移模型)

疼痛动物模型规范

疼痛实验动物模型 科研探索2007-04-25 23:11:36 阅读14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疼痛是机制非常复杂的神经活动。疼痛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疼痛机制的复杂性,使得在患者身上研究与疼痛有关的神经机制成为不可能的事。因而,我们的研究需要相应的动物模型。本章介绍了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疼痛动物模型。在概要介绍了疼痛研究的意义及其现状之后,重点介绍了在生理痛研究和急性、慢性病理痛研究中所应用的动物模型。生理痛的模型即常用的动物伤害性感受阈测定法;急性病理痛的模型则主要是各种急性炎症模型模型;慢性病理痛的模型则包 括慢性炎症模型和慢性神经损伤模型。 前言 疼痛(pain)是人们一生中经常遇到的不愉快的感觉。它提供躯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保护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各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当今困扰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仅在美国就有三至四千万人患有慢性痛。据估计,美国每年用于治疗慢性痛的费用约为400~600亿美元;澳大利亚每年用于治疗疼痛的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40%。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烈性传染病逐渐得到控制,疼痛在人的身心痛苦和医疗费用消耗上的相对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由于难以在人体对疼痛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有必要建立疼痛的动物模型。但疼痛是是包括性质、强度和程度各不相同的多种感觉的复合,并往往与自主神经系统、运动反应、心理和情绪反应交织在一起,它既不是简单地与躯体某一部分的变化有关,也不是由神经系统某个单一的传导束、神经核和神经递质进行传递的,所以很难将某种客观指标与疼痛直接联系起来。因而,我们只能根据模型动物对伤害性刺激的 保护反应和保护性行为来推测它们的疼痛程度。 伤害性感受(nociception)和痛觉是两个有密切关系但又不相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由于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而引起的传入信息的加工和反应,以提供组织损伤的信息;痛觉则是指上升到感觉水 平的疼痛感觉。两者之间有时并没有严格的相关性。 生理痛模型与常用的痛阈测定法 概述 为了能够对痛觉现象及其机制作深入细致的观察,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痛觉机制,必须建立动物的痛觉模型。又由于痛觉是意识水平的感觉,我们无法确定动物是否具有痛觉,只能观察其对伤害性刺激的行为反应。因而在下文的描述中有时用伤害性感受阈 (nociceptive threshold)取代痛阈(pain threshold)。 正常情况下,疼痛是机体对外界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它是一种报警系统,提示实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如果这种伤害性刺激是可以回避的,那么痛觉就是一种具有完全的积极意义的感觉形式,称为生理痛。这种意义上的疼痛模型实际上就是对伤害性感受阈的测量。它是通过观察动物对伤害性温度 和机械刺激的逃避反应实现的。 如果动物遇到无法逃避的伤害性刺激,就会引起它的情绪反应,发出嘶叫声。这是需要高级神经中枢配合的反应,并且不受局部运动功能的影响。因而,在伤害性刺激下引起的嘶叫反应也可以作为伤害性 感受阈的测量指标。 热辐射-逃避法 这是最常见的伤害性感受阈测量方式。最常用的有热辐射-甩尾法、热辐射-甩头法和热辐射-抬足法。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 完整版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常用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

常用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 药理研究中常用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分析(1)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老年、基底前脑损伤、东莨菪碱注射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四种药理研究中常用的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表现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法对上述四种动物模型组及正常青年对照和假手术组进行了研究,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处理。结果发现老年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减弱, 对新环境的紧张程度增强,但空间认知能力及兴奋性无明显改变; 基底前脑损伤动物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但兴奋性及情绪反应正常; 东莨菪碱动物模型不但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 而且兴奋性异常增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动物的学习记忆及空间认知能力明显下降, 但兴奋性及情绪反应正常。 结论从行为学角度将上述四种动物模型进行了比较,为药理学研究应用这些模型提供了背景资料。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动物模型; 行为学 老年痴呆主要包括Alzheimer. s病和血管性痴呆, 是老年人致残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并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患者日益增多, 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老年性痴呆药物的寻求和研究是当前医学界的一个紧迫问题。良好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该病研究的基础。目前作为老年痴呆的药理学研究常用动物模型主要有: M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或樟柳碱致动物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兴奋性氨基酸基底前脑注射致动物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正常老年动物模型, 以及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动物模型等。为更好地了解这四种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表现,我们采用了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方法对这四种动物模型进行了比较观察, 水迷宫是一种较好地评定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方法, 而旷场分析能对动物对新异环境的兴奋性、适应性、探究、紧张、记忆等行为进行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1 动物SD大鼠, 雄性, 由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许可证编号SCXK( 京) 2002-2003) 。 1.1.2 试剂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 Scopolaminehydrobromide) 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950901) , 鹅膏覃氨酸( Ibotenic acid, IBO) 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1.1.3 模型制备 1.1.3.11 老年动物组: 正常24月龄雄性SD大鼠; 青年对照组为3月龄大鼠。 1.1.3.12 基底前脑损伤大鼠: 采用3月龄SD大鼠,1%戊巴比妥钠麻醉, 脑立体定位仪固定, 平颅头位,按大鼠脑定位图谱, 在AP( 前囟后) : 018mm; ML( 中线旁) : 310mm; DV( 自脑表面深度) : 710mm; 双侧注射1LL鹅膏覃氨酸( 10LgPLL, 溶于生理盐水中) 。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手术后1个月进行实验。 1.1.3.13 东莨菪碱模型: 3月龄大鼠, 按5mgPkg体重于实验前20min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溶液。以上述青年对照组为对照。

常用实验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 1、小鼠 喜欢群居,怕热,高温容易中暑 雌雄性小鼠交配后10~12小时,在雌性小鼠阴道口会形成白色的阴道栓 主要解剖学特性 消化系统:食管内壁有角质化鳞状上皮,利于灌胃;有胆囊;胰腺分散,色淡红,似脂肪组织。 生殖系统:雌性小鼠为双子宫型,呈“Y”形,卵巢不予腹腔相通,无宫外孕。 骨髓为红骨髓,无黄骨髓,终身造血。 皮肤无汗腺。 小鼠常用品种、品系 1. 近交系小鼠 C3H:1975年从美国引进,野生色毛; ? C57BL/6:1975年从日本引进,黑色毛; ? BALB/c:Bagg1913年获得小鼠白化株,经近亲繁殖20代以上育成,毛色为白色; ? DBA:分为DBA/1和DBA/2两个品系,1977年由美国实验动物中心引进,毛色均为浅灰色。 2、封闭群小鼠 ①KM小鼠:我国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种小鼠,白色,抗病、适应力强,繁殖、成活率高。 ②ICR: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白色,其显著特点是繁殖

力强。 ③LACA :1973年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白色。其实是小鼠改名而成。 ④NIH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培育,白色,繁殖力强,幼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 3、突变系 1、裸鼠:第11对染色体上的裸基因(nu)导致无毛裸体、无胸腺 2、SCID小鼠:第16对染色体上的Scid隐性基因突变基因导致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 3、快速老化模型小鼠:4~6月龄以前与普通小鼠的生长一样,4~6月龄以后迅速出现老化症状。如心、肺、脑、皮肤等器官老化,出现骨质疏松和老化淀粉样变。侏儒症:比正常小鼠体型小,缺少生长素和促甲状腺素,用于内分泌研究。小鼠在医学、生物学的应用 1、重组近交系小鼠将双亲品系的基因自由组合和重组产生一系列的子系,是遗传分析的重要依据,用作基因定位及其连锁关系的研究 2、提供自然的动物模型 2、大鼠染色体数2n=42 喜独居,喜啃咬,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对新环境适应力强,但对环境刺激、炎症反应敏感。强烈噪音可引起食仔或抽搐;湿度低于40%易发生环尾巴症。行为表现多样,情绪反应敏感,易接受通过正负强化进行的多种感觉指令的训练雌性2.5月龄达到性成熟,具有产后发情、产后妊娠的特点。寿命2.5~3年。解剖学特征

动物药理试题

动物药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药物保管应按照国家颁布的药品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实行(专人专账)和(专柜保管),保证账目与药品相符。 2、药物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合理储存,《中国兽药典》对各种药品的储存都有具体要求,总的原则是避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在阴凉处,凉暗处,冷处等贮存。 3、联合用药的结果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抗生素根据抗菌活性可分为(抗菌药)和(杀菌药)。 5、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表现为(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 6、请写出下列疾病的首选药物:链球菌病(青霉素),猪喘气病(恩诺沙星),鸡白痢(庆大霉素),烧伤感染(庆大霉素),雏鸡眼曲霉菌性肺炎(制霉菌素)。 7祛痰药主要有(氯化铵)、(碘化钾)和(乙酰半胱氨酸)。 8、子宫收缩药是一类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常用药有(缩宫素)、(垂体后叶素)和(麦角新碱)。 9、可作为助消化药物的酸是(稀盐酸),酶是(胰酶)和(胃蛋白酶)。 10、有机磷中毒对症解毒药是(阿托品),特效解毒药是(解磷定)。 二、选择题 1、青霉素主要作用于(D)引起的疾病。 A、革兰氏阴性菌 B、真菌 C、支原体 D、革兰氏阳性菌 2、不属于兽药范畴的是(D)。 A、疫苗 B、抗生素 C、血液制品 D、消毒药 3、不能作为注射液使用的药物是(D)。 A、灭菌澄明液 B、灭菌浑浊液 C、注射粉针剂 D、软膏剂 4、属于假兽药的是(C)。 A、不标明有效成分 B、超过有效期 C、变质药物 D、更改生产批次的药物 5、药物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产生的作用称为(A)。 A、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 C、直接作用 `D间接作用 6、洋地黄引起的尿量增多是(D)。 A、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 C、直接作用 D间接作用 7、药物转化主要在(C)进行。 A、肾脏 B、心脏 C、肝脏 D、脾脏 8、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是(B) A、胆汁排泄 B、肾脏排泄 C、皮肤排泄 D、乳腺排泄 9、杀菌力最强的乙醇是(C)。 A、100% B、80% C、70% D、60% 10、作为眼科消毒药物的是(B)。 A、氢氧化钠 B、硼酸 C、过氧化氢 D、鱼石脂 11、动物出现病毒感染时,应使用抗病毒药物,以下哪种药物无抗病毒作用?(A) A、呋

67 Paclitaxel poliglumex药理药效研究 动物模型

O RIGINAL A RTICLE Paclitaxel Poliglumex(PPX-Xyotax)and Concurrent Radiation for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A Phase I Study Tom Dipetrillo,MD,*Luka Milas,MD,?Devon Evans,MD,*Paul Akerman,MD,*Thomas Ng,MD,* Tom Miner,MD,*Dennis Cruff,MD,*Bharti Chauhan,MD,*David Iannitti,MD,* David Harrington,MD,*and Howard Safran,MD* 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maximal tolerated dose(MTD)and dose limiting toxicities of poly(L-glutamic acid)-paclitaxel(PPX)and con-current radiation(PPX/RT)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Methods: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or gastric cancer receiving chemo-radiation for loco-regional,adjuvant,or palliative intent were eligible. The initial dose of PPX was40mg/m2/wk,for6weeks with50.4Gy radiation.Dose levels were increased in increments of10mg/m2/wk of PPX. Results:Twenty-on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over5dose levels.Sixteen patients had esophageal cancer and5had gastric cancer.Twelve patients received PPX/RT as de?nitive loco-regional therapy,4patients had undergone resection and received adjuvant PPX/RT,and5patients had metastatic disease and received PPX/RT for palliation of dyspha-gia.Dose limiting toxicities of gastritis,esophagitis,neutropenia,and dehydration developed in3of4patients treated at the80mg/m2dose level.Four of12patients(33%)with loco-regional disease had a complete clinical response. Conclusions:The maximally tolerated dose of PPX with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is70mg/m2/wk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Key Words:paclitaxel polyglumex,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esophageal cancer,gastric cancer,macromolecule drug conjugate (Am J Clin Oncol2006;29:376–379) P PX is a drug conjugate that links paclitaxel to a biodegrad-able polymer,poly-L-glutamic acid.1Preclinically,poly(L-glutamic acid)-paclitaxel(PPX)has demonstrated tumor tissue radiation enhancement factors from4.0to8.0compared with1.5 to 2.0for paclitaxel.2PPXs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may underlie its improved radiation enhancement.PPX has a molec- ular weight of40,000compared with854for paclitaxel.3 Solid tumors are more permeable to macromolecules than normal tissue because of altered capillary endothelium.4Further- more,macromolecules persist longer in tumor tissue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decrease in lymphatics compared with non-neoplas- tic tissue.5 Radiation increases the vascular permeability of solid tumors.6,7Local tumor irradiation in tumor cell lines increases vascular permeability and increases PPX uptake.2Tumor se- cre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lso increases vascular permeability.8The combination of PPX and radiation in the ovarian Oca-1carcinoma implanted in C3Hf/Kam mice pro- duced a signi?cantly greater tumor growth delay than treatment with radiation and paclitaxel when both drugs were given at an equivalent paclitaxel dose(enhancement factors of4.44versus 1.50).2These preclinical?nding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upra-additive effect of combined PPX/RT is because of the modulation of the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of macromolecules by radiation. Paclitaxel is an important radiation sensitizer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9–14We initiated a phase I trial of PPX/RT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This is the?rst report of a clinical study utilizing a poly L-glutamic acid macromolecule as a radiation sensitizer in human malignanci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Eligibilty Patients with a histologically con?rmed diagnosis of esoph- ageal adenocarcinoma 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r gastric ade- nocarcinoma were enrolled between January2004and May2005. PPX/RT could be administered as de?nitive loco-regional or adjuvant therapy.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disease with dyspha- gia were also eligible.Required laboratory parameters included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1,500?L hemoglobin?10g/dL, platelets?100,000?L,creatinine?1.5mg/dL,bilirubin?1.5 mg/d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2.5?upper limit of normal,and calcium?12mg/dL.Patients with previous irradiation,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performance status?1,life expectancy?12weeks, tracheobronchial invasion,tracheoesophageal?stula,unstable From The*Brown University Oncology Group,Providence,RI;and the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al Radiation Oncology,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Anderson Cancer Center,Houston TX. Reprints:Devon Evans,MD,Brow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Oncology,164Summit Avenue,Providence,RI02906.E-mail:devans@ lifespan.org. Copyright?2006by 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ISSN:0277-3732/06/2904-0376 DOI:10.1097/01.coc.0000224494.07907.4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