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二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二古诗词曲赏析

一、《关雎》

1、诗歌选自《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

收自至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余首诗歌。又称

是诗经的功用分类,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2、整首诗都围绕君子和淑女关系来写,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君子淑女的理解。

3、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分析。

4、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蒹葭》

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话。

3、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三、《观沧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恒,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报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2、下列对诗句的品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波动荡漾的样子。

C、“洪波涌起”这四个字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日月星汉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大报负。

3、请对本诗中下列诗句作简要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次北固山下》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为人所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可否改为“顺”?为什么?

3、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4、对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清王夫之说其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结合句意简要分析。

五、《钱塘湖春行》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终。以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请用原句作答)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3、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秒,请找出来作简要分析。

4、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几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场景。

5、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场景。

6、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秋思”是这首散曲的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小令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这首元曲运用了什么写法?渲染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感情?

4、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得用意。

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2、“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4、全诗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八、《夜雨寄北》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用。

2、诗中后两句诗人想象了什么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岩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4、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表现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九、《泊秦淮》

1、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的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做分析。

3、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浣溪沙》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十一《望岳》

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妙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泰山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诗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十二、《春望》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满目凄凉之景。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请从修辞手法等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十三、《使至塞上》

1、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3、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4、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即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感情。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颔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辉。十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2、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十五、《赤壁》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十六《过零丁洋》

1、这首诗的主旨句是那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写法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

5、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

十七《水调歌头》

1、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

5、诗歌最后两句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十八、《山坡羊潼关怀古》

1、这首曲的作者是。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2、仔细品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加点的词,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4、这首散曲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九《饮酒》

1、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能否改成“望”字,为什么/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指的是

”真意”指的是这两句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

二十、《行路难》

1、诗中第一、二句描写什么场面?有什么作用?

2、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3、诗歌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十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归来倚杖自叹息”中“依仗”与诗中哪个字照应?我叹息什么?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自经丧乱少睡眠”中“丧乱”指的是什么?表现“我”怎样的情感?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试从修辞或炼字的角度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请简要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秋云惨淡万里凝”好在哪里。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十四《己亥杂诗》

1、这首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怎样写离愁的?

2、你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广为传颂的原因?

二十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会成为千古名句?

二十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请描述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十七《无题》

1、“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两个“难”字有什么区别?试作简要分析。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分析。

3、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有何妙处?

二十八《相见欢》

1、这首词的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写仰望之景,一句写俯视之景。

2、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结合全词,说说“一般滋味”的具体含义。

4、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二十九《登飞来峰》

1、“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的象征。“浮云”寓指

2、诗中那个词最能形容飞来峰以及塔的高?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十《渔家傲秋思》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其中“渔家傲”是“秋思”是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全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

三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1、这首词中,作者用了那三个典故?哪一个字统摄全篇,体现粗狂豪放的风格?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十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本词的作者是(朝代)词人题目的意思是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的“可怜”两字的寓意。

3、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生活?具体写了哪些情景?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感情?

4、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三十三《观刈麦》

1、这首诗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社会图景?体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三十四《雁门太守行》

1、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颂。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诗有何作用/?

专题5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五 古诗词曲赏析 百色中考命题规律 近三年百色中考考情分析 2019年百色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纵观百色近三年中考,古诗词曲赏析是必考内容。题型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小题,分值略有上升,为6分。考查篇目以课内古诗词曲为主,重点考查课标古诗词曲篇目。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内容理解、品味炼字、赏析名句、体会思想情感、分析语言特色等。预测2019年考查形式稍有变化,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分析。备考时,加强对课标篇目的训练,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01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 填空题 8 3 赏析名句 简答题 9 3 2017 《天净沙·秋思》 品味炼字 简答题 8 3 写作手法 简答题 9 3 2016 《归园田居(其 三)》 思想感情 简答题 15(1) 2 语言特色 简答题 15(2) 2 百色中考备考攻略 例1(2018年百色8、9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____;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是________。所以,词人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题材、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的把握。从“看剑”“吹角连营”“麾下”“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景物看,这首词反映的是军旅生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最后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但仍然属于豪放词,语言刚健。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一)爱国忧民诗 常见思想主题 涉及诗歌 国计民生,同情劳动人民(春望)(观刈麦)(秋风为茅屋所破歌) 为国效力,立志改革(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雁门太守行) 统治者荒淫无度,无所作为(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相见欢)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前两句用白日和天涯烘托无限离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①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赞歌;②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3 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教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艺术手法又称表达手法,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 1 回顾诗歌的艺术手法 2 了解诗歌艺术手法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艺术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艺术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包括: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 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 B.洞悉表达效果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 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如: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拟人的表达效果: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描写的物更形象、生动。如: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3、夸张 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表达效果: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更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

34首古诗词赏析大全

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文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诗中被誉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诗句。这诗句含有哲理性。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写的是江上顺风行舟,放眼可见江岸开阔、江水浩荡的阔大情景。若我身临其境,在船行顺风如箭而境地又开阔的感染下,心胸也会为之阔大,还会感到无比舒畅,有助于培养豁达高远的感情。 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5、你认为“潮平两岸阔”的“阔”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它写出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景象。 6、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赤壁〖杜牧(唐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评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该诗作者(见解)①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②孙刘联军失败了。(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1.《赤壁》借_周瑜和曹操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_之气。 3过零丁洋〖文天祥(宋朝)〗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整理

首先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再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最后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译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下同。) (2)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

古诗词曲赏析答题技巧

古诗词曲赏析答题技巧 方法1赏析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1.设题形式 (1)找出对四首诗歌的赏析中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2)找出对同一首诗歌的四句赏析中正确或者不正确的 一项。 2.应对策略 做这类客观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 生的思维定式,把浅显易懂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确的和错 误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 “不” “ 是” “ 都” 。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歌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局部的特点说成是全体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例(2015山西,5)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 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强调的是重 聚之难和离别之苦,该诗中讴歌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答案D 方法2主旨情感题的解题方法 1.设题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能 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找准“诗眼” ,分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其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句、哲理句)入手分析,把握作品主题;还可从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豪放、婉约、沉郁等)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等方面领悟诗句含意及表达的情感。初中阶段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思乡、爱国、惜别、友情、爱情、关心民生、热爱自然等。 例(2015河南,1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专题七古诗词鉴赏

专题七古诗词鉴赏—诗歌形象教案 教育性目标: 借助诗歌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美好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养性目标: ①考纲要求; ②命题趋向; ③重点难点辨析; ④应试对策; ⑤训练。 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②答主观题。 教法:讲解、诵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高考真题导引: (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解析:“光阴诗卷”,生活情趣;寻“多病”“固穷”二子,重友情;“试春风”,飘逸。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考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答案:①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3分)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既要注意第二联的字面意义,又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前后勾连,全面理解,切忌孤立作答,望文生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宁静淡泊、顺心适意的感情。 【赏析】首联诗人从自身写起:早春二月,冰雪初融,春寒料峭,寓居苕溪畔的诗人顿生怀友、访友之情,于是沿着绿意初起的苕溪向东而行,踏上访友之途。颔联对仗工稳而富有新意,以“客子”对“杏花”,以“诗卷”对“雨声”,一人一物,一情一景,意象奇特,物我一体,情景交融;从内容上看,既是对两位友人生活情趣的概括,又是诗人自己生活境况的写照——在读诗、吟诗、作诗的生活中安度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杏花春雨又送来春天的消息。第三联写禅伯(智老)多病,儒先(天经)固穷,赞颂友人安于贫贱、甘于淡泊的节操,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尾联回忆昔日寻访友人时的情景,“轻舟”“纶巾鹤氅”“试春风”等词语,凸现出三位诗人生气勃发、春风得意的豪迈景象,与前面的“多病”“固穷”等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忆”字,暗含了诗人的诸多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当年意气风发的友人而今却“穷”“病”加身。诗人与友人的形象相互交融,二者互为生发,以见三人心灵之契合,友情之深挚。结构严谨,首尾照应绵密而不露痕迹,以冰雪初融的早春起笔,以初春时节“试春风”收束,照应巧妙,且加深了诗歌的意境,有荡气回肠之妙 二、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高考湖南省语文试卷结构说明: 【2010年湖南卷】: 11.古诗鉴赏(3+4)(分设两个子题,一个子题考表达技巧,一个子题考内容意蕴情感。但两个子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互为依托。) 【2011年湖南卷】: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赏析】 《春暮西园》诗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美誉的诗人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练习册)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 特别说明:针对淮安、连云港等地考查课内、课标古诗词曲,特配赠《课标古诗词曲40首鉴赏·通关文碟》(见活页),此处习题只针对宿迁等地市课外古诗词的考查,分类精选习题,在仿真题的基础上,特设【拓展提问】,练透所有考点。 即事感怀(宿迁5年4考) 一、(2017岳阳改编)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回答问题。(5分)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①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3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拓展提问】 3.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着怎样的理趣? 4.诗题是“春游湖”,但是诗中并没有出现“游”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体现“游”的。 5.试从语言或写法角度赏析这首诗。 二、(2017滨州改编)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5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3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2017扬州市广陵区一模)阅读诗歌,完成1~2题。(6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 今朝试卷 ..孤篷看,依旧 ..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结合加点词语简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3分)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四、(2017启东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 村行 王禹偁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格式】——词(或——字) 好,有——之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41首古诗词曲鉴赏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 编者按:①梳理统编教材中“教读”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栏目中的课标篇目共41首。①按体裁分类梳理,逐篇核教材、教参,配鉴赏分析和训练,黑体字为赏析关键词。①批注2017~2019北部湾经济区,2012~2016南宁考情。①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叙事诗均配“故事复述”栏目。 类别1律诗 (12首,8年4考)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和“长律”。 一首律诗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全诗基调;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颈联,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1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教材链接:七上第4课P15。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内容、修辞:对偶点题。“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在船上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潮平”一语为“江春”一语做铺垫。 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画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炼字、修辞: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哲理:既写景又点明时令。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画面: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修辞、情感: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

古诗词赏析解题技巧

古诗词赏析解题技巧 1.“诗眼”型 【题目形式】 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③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①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②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③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①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③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④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 ①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3.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古诗词赏析(完美版)

中考诗歌鉴赏意境型考题复习课 一、常考的诗词类型有: 怀古抒怀诗:吊古伤今,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游子思乡诗:对故乡的思念,旅途中的孤独寂寞。 赠友送别诗: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友人的担忧或祝福。 边塞征战诗:对和平的渴望,对故乡的思念,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山水田园诗:前者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后者是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隐逸的情怀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二、考场常常赏析的句子有:写景名句修辞名句哲理名句典故名句常颂名句 1、写景名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修辞名句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哲理名句如?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典故名句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挈玉龙为君死? 5、常颂名句如?会当凌绝顶,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 1、炼字角度 2、画面角度 3、修辞角度 4、哲理角度 5、情感角度 6、表现手法 (一)鉴赏字词:字词品味:这种方法,从人物、时空、动静、声色、远近、视听、刚柔、宏微这些角度赏析: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④山光悦鸟情,潭影空人心。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公式:词语+词意+效果+描写内容+情感。 答题套路:句子中?@@?一词,有?&&&&?之意,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这类题答题时,要抓住这些词,从词性、色彩、修辞及表达的情感上去把握它的内涵,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的去谈词的作用。 答题公式:词语+效果+情形+情感答题模式:?&&?一词,生动形象(传神/贴切)地描绘出(刻画出)@@@@@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画面欣赏,如:诗人以泉流之动态衬山村的静态,以泉流之声响衬山村之宁静。?明月松间照?写静态远景,可以是明月初升,透过松林看到斑驳圆月,月亮就像悬挂在树梢上;也可以是皓月高悬,月光倾泻,树影斑驳,风影移动,姗姗可爱。?清泉石上流?,写动态近景,喑含水声,雨后山泉微涨,?石上流?明其线,水线声亦轻,山村中万籁俱寂,惟闻水声潺潺。答题公式:翻译+扩写+联想这类题的拟题方式:(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

古诗词鉴赏专题

* * 古诗词鉴赏专题【高考要考什么(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考了什么】体裁:五绝3,七绝7,五律4,七律1,宋词4,元曲1;题材:写景5,思乡4,咏怀4,咏史2,送别1,登临1,咏物1;内容:主旨,情感,意境,诗眼,意象,语言,体裁,章法,风格;手法: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用典,直接胸臆,情景交融。【高考诗词有何特点】1、诗的体裁为五、七言格律诗,词、曲则为小令(其他可考性不大);2、多为名家名篇,名篇中往往有名句(太偏、太怪者可考性不大);3、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审美价值;4、艺术技巧均为常见技巧,大都是其他文学作品所共有的而学生在学习中又接触过的技巧。【知识整合】一、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1、从题目切入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其中“暗飞声”、“满洛城”写出了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出了笛声的内涵,末句“故园情”写出了“闻笛”的感受。抓住题中“闻笛”,笛声“折柳”的内涵也便迎刃而解了。又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题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诗题的显性的信息就是探访著名香积寺院。诗中描写的重点就是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闻,最后流露出的“安禅制毒龙”的佛学情感也是由探访而来的。其他诸如:《约客》,题目交待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待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在未读诗句时,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月斜。(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七年级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诗词鉴赏(适配七年级) ?分析意境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题型 ⑴描绘画面型: A:具体描绘:一般有字数要求或有“加以描绘”“具体描绘”等关键词。 B:概括介绍:没有字数限制,不加具体要求。 ⑵分析意境型: A:直接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B:变式型(常见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答题要求: (1)描绘画面型:A:具体描绘: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有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三语言力求生动形象,优美流畅。例: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概括介绍。一般用一两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李清照《声声慢》)、恬静优美(王维《鸟鸣涧》)、雄浑壮阔(唐代边塞诗,宋代的豪放词)、萧瑟凄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例: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图。 (2)分析意境型: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可分三步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步一)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步二)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步三)的情感(心情,心境)。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前两句描绘的意境。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步一),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步二),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步三)。 ?二、分析技巧型 1.题型: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⑵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2.解答分析:表现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分 (1)表达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①直抒胸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 春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托物言志,如王冕的《墨梅》、借(墨梅)来表达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思想感情.)于谦的《石 ④托物寓理,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和方法汇总

01 1.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 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B、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 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02 分分析析意意境境型型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 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有答案)精品

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例子:(结合参考答案,仔细去推敲,为什么要这样去答题。) (2005 泸州)读下面的古诗词材料,按要求作答。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在碧绿的江面上,有白色的鸟儿掠翅飞过,青翠欲滴的山上,春花开得正艳,像要燃烧似的。 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山青花欲燃”中“燃”字妙在何处? 答:“燃”字是“燃烧”的意思,这里是写花的颜色,形象地写出了花之艳以及春的勃勃生机。 (2011 泸州)襄邑道中【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1)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 (2)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2.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答:(1)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4 泸州)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7、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 依:用拟人手法,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 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 (2009 泸州)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 1 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 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 B.洞悉表达效果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