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设计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设计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设计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

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二、听读感知

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

1、好,课文朗诵完了。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

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舒缓、深情

三、朗读品析

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朗读过程中解决字词:匿(nì)笑罗摩衍(yǎn)那

B、例1:我从文中“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不告诉你,妈妈。”知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淘气、撒娇、精灵般的孩子)朗读指导:“笑嘻嘻”、“跳舞”读得轻快,活泼;“暗暗”“悄悄”轻声,声音渐弱。体现“我”兴奋、得意的心情。

例2、我从文中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知道这是一个慈爱的妈妈。

焦急的语气。

3、除了活泼,慈爱。孩子和妈妈还有没有别的特点?揣摩一个人的特征可以从他的行为和他人的描述入手。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三幅“我”和妈妈嬉戏的场景,读一读,看看一天中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从中能看出人物什么特点。

a.首先请同学概括稳重描绘了哪三幅场景?

明确:清晨,当妈妈沐浴后祷告时,“我”散发出花香;午后,当妈妈在窗前读书时,“我”投影在书页;黄昏,当妈妈

执灯去牛棚时,“我”变回了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b.先看前两个场景,妈妈在做什么?(沐浴补充沐浴常识、祷告)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虔诚)的妈妈,再读一读第4段,想象:清晨,刚沐浴完的妈妈一袭白衣,从金色的花荫下穿过,阳光透过树枝斑驳地照在身上。湿漉漉的头发细碎地反射着光线,看上去,妈妈好像笼罩着一层金光……你从树上看向妈妈,觉得她是那么……(美丽/圣洁)宁静的午后,妈妈捧着罗摩衍那坐在窗前细细品味,她那么陶醉,我把影子投在她的书页上,不知道她有没有察觉,妈妈十分……(沉静/安详/温柔)在妈妈祈祷、读书的时候“我”做了些什么事?“我”给妈妈送去花香,把影子投在妈妈读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给妈妈带来幸福,体贴、孝顺妈妈)

c.第三个场景,黄昏到了,我在树上躲了一天,终于要结束这个游戏,又出现在妈妈面前,求妈妈讲故事给我听,妈妈怎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要读出什么语气?(焦急、嗔怪,又惊又喜)我回答“我不告诉你,妈妈。”语气(撒娇。得意。俏皮。淘气)请同学读一读。

比较,变换了语序和标点符号后,表达上与原句有什么区别?

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明确: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

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情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明确: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d、“我”为什么不告诉妈妈“我”到哪里去了?

明确:正如妈妈也从未列举过她为我们做过什么奉献一样,“我”也不用特意告诉妈妈我所做的事,默默地为对方付出才是更加真诚和诚恳的爱。

总结:妈妈的焦急、惊喜、嗔怪,“我”的撒娇、得意,俏皮,都体现出了“我”和妈妈的亲密和我们之间纯洁的爱。一样的意思,换一下语序、改一个标点,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我们以后写作的时候也要所注意这种细节上的精雕细琢。

4、三幅场景刚好是一天的时间,这一整天里,看似“我”在躲着妈妈,其实“我”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妈妈,陪伴着妈妈,依偎在妈妈的身旁。可以看出“我”对妈妈的(依恋和爱),“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我”的幸福源自哪里?(沐浴母爱)

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分别为我们朗读三个场景,这是三幅宁静祥和的图画,徜徉其间,我们可以体会纯洁的爱,要读得舒缓深情,全班女生读第八段,男生读第九段。老师先起个头,读前面三段。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读出诗的美感来。

四、探讨释疑:

这次读得好多了,看来比起刚开始上课时大家对这首散文诗的理解更深了一步,你们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作金色花?

明确: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才变作了金色花。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作金色花,有什么作用?

明确: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作用:借物抒情。

五、拓展训练

如果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天使送你一瓶圣水,让你变成有魔法的精灵,你愿意变做什么来陪伴妈妈?

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

我要变成水的涟骑,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将学生创作进行交流。例如:

妈妈,我愿意是你的影子,静静陪在你的身边,在你沐浴之后,站在大树下,阳光温暖地照着,你是否能知道,我就在你的身边?

六、结束语

不管你会变作什么,唯一不变的,是那一颗奉献给妈妈的赤子之心。这颗心里装满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这颗心里也有妈妈对孩子的关切之情。让我们带着这颗感恩的心,齐读课文,让诗的语言替我们传达那说不尽的爱意。

【板书】

妈妈

虔诚美丽

体贴孝顺花温柔慈爱

教后反思: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全诗在宗教般圣洁的氛围中流淌着母子间的深深爱意。这种爱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过多地分析讲解文字,反而破坏了诗的美感和情感的传达。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赛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次次朗读水平的提高,正是他们一步步情感体会的深入的体现。本堂课我用大量描述性的语言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意图渲染圣洁、温馨的氛围,将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近距离接触妈妈和孩子的活动,以期更深刻地体会妈妈与孩子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爱。并且我

将板书设计成一个大大的爱心,突出诗爱的主题。整堂课下来环环相扣,思路清晰。

当然,初出茅庐的我上课的不足之处还是相当多,如开始时由于紧张以至于示范朗读时有读错与停顿的现象,课堂行进中,也有讲错话表述随意的现象出现。教态上,无意识保持双手抱胸的防范状态,与学生产生不该有的距离感。同时怕忘词而利用学生朗读的时间看教案,使得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这一切都表明了我还不够老到和成熟,应该多锻炼。

另外,课堂上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并不十分明显,课堂效果不如预期。可能是朗读指导未做到位,不应该一概否定性评价学生的示范朗读,并且最后一次个别朗读时应请读得好的学生起带头作用,这一点没有利用好。当然,也与我过于紧张以至于课堂气氛渲染不够有关系。这些说明我的课堂经验还远远不够,应该多多学习。

这次开课从设计到磨课到最后正式开课,每一次都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次次的改正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感谢同组帮我磨课的老师,也希望我能在不断实践中成长为一位成熟的语文教师。

部编本金色花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金色花》最优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各种方式(听读、自由读、表演读、齐读)朗读诗歌,使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书写情感。 教学方法 美读感知法、启发点拨法、问题导入法、多媒体演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印度是佛教圣地,有一种圣树开美丽的小黄花,叫金色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学习体裁和作者。 1.什么是散文诗呢?学生一起朗读,并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 2.了解了体裁,再让我们走进作者。 三、初读课文。 1.学习了体裁与作者,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课文的朗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静静地聆听课文朗诵) 2.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孩子、调皮的孩子、美丽的妈妈、绽放的金色花……) 3.我们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这个调皮的孩子把自己想象变成了什么,(学生回答:金色花)变成金色花之后他又干了哪些事呢?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四、深入理解课文。 1. 孩子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之后,为什么要做了这些事,我们通过这些事可以

松鼠公开课教案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丹阳市麦溪中学丽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松鼠》的视频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一段关于松鼠的视频,相信大家对松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它更多的特征。 二、作者介绍 拿出预习卡。谁能向我们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学生介绍) (投影)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三、字词检查 哪位同学上台给大家展示你积累的字词?(学生上台讲解,并带领大家朗读两遍,台下同学补充) 驯良()矫健()帽缨()榛子() 榉实()蛰伏()苔藓()当成() 四、整体感知 预习工作做得还不错,继续看看,这个问题能不能难倒你们?带着它大声朗读课文。

松鼠之所以讨人喜欢,是因为它漂亮、驯良、乖巧。 这么快就找到答案了,在哪里寻找到的?文章的第一小节,看来是抓住了关键的语段了。 那下面请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松鼠的这三个特征吧,要:以松鼠的口吻第一人称介绍,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说给同桌听。 句式:我是的小松鼠,因为我的。明确 漂亮(外形):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尾巴美丽、吃相优雅; 驯良(习性):活动围在树林中,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在夜晚,不骚扰人类 吃的食物为果实,不伤害人畜; 乖巧(动作):动作(过水敏捷、警觉性高、跑跳轻快) 搭窝(环境干净暖和、搭窝过程、窝口设计)刚刚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让大家明白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确名不虚传。 (投影)布丰的作品已经经历了300多年时光,他们之所以被人称颂,不仅因为布丰在科学上是达尔文等人的前驱,还因为他是个兼有思想天才和文笔天才的大作家(法国科学家佛卢朗斯); 而《自然史》不仅是一部博物史,更像一部史诗,笔锋富有感情,它以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描写使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下面我们就和文本来一场华丽的约会。

金色花公开课一等奖

《金色花》竞教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反复诵读,品悟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揣摩散文诗中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进而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重点】准确领悟课文所抒发的情感,把握课文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关键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语文活动式教学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母爱。 (由课件影像片段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感动天地的爱的故事,想听吗?老师有个小小要求:用心去听,听后说说自己心里真实的感受。(课件:母亲以自己身躯保护孩子的配音故事) 2.生交流感受。 3.师导入:这就是母爱!平凡伟大,清新自然,妈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

子的一切。那我们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4. 学生自主积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丰富,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在他的作品中,童真、母爱是永恒的主题。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tán)迦(jiā)利》;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东方第一人)(多媒体显示) 二、初读知情,体会母爱。 1. 师:这是一篇散文诗,它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师配乐范读课文,生闭目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2.生交流初步感知。 师引导生感知: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板书:我,妈妈) 3.师:是的,诗中“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那在这一幅画中,孩子与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悟孩子和妈妈的形象,以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师指导朗读)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我是从……看到的。(多媒体显示句式) 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妈妈,我是从……看到的。 3.师小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顽皮,撒娇,爱妈妈的孩子。这是一位圣洁,沉静,美丽,慈爱,智慧的妈妈。 4.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诗

金色花优秀教案带板书

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新课导入 曾有一部电影,平凡简单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亲与孩子的文章,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二)整体感知 1.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时,我就”的句式来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一位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4.说说你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几句话的理解。 【交流点拨】“你到哪里去了”,使得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顽皮、自以为得意的样子。 四、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妈妈(勤劳美丽、爱孩孩子 (活泼机灵、爱妈妈、聪明、 子、圣洁、笃信宗教神奇) 做祷告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 《功能关系—传送带模型的构建》 华容一中胡昌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规律 2、理解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功能分析方法及过程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内能的原因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 模型的迁移运用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高考动向: 我们研究过运动学的问题,也研究过功与能的有关问题,这两类问题在高考中都很难绕过一个基本模型——传送带。近几年有关传送带考题也是频频出现。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受力和运动分析,二是功能分析。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第二类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复习引入里的有关问题。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传送带随轮以恒定的速率1v 顺时针转动(01>v ),物体从左端以速度2v 滑上传送带,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试分析下列问题: 情况 答案 问题 12v v < 12v v > 12v v = 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 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怎样运动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研究下面的三个问题: 探究1:一水平传送带两轮之间距离为10m ,以1v =4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质量为1kg 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小物体轻轻的无初速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设传送带速率不受影响,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 取10m/s2) (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f ; (2)系统产生的内能Q ; (3)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 F 。 2v 1v v 2 v 1 v

金色花教学设计人教版

《金色花》教学设计人教版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读、说、品、议为主线,用“主问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一。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安排了表现手足之情的《风筝》;表现子女与父母矛盾的《羚羊木雕》;表现三代人和谐美满的《散步》等,而《金色花》及《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篇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因此,本课时只讲授泰戈尔的《金色花》。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而且诗中奇特的想象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也为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页 1 第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读、示范读)使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2、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发亲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文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期待美。 页 2 第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2、畅谈感受,导入文本。(自主畅谈。多媒体出示课题。) 3、扫清障碍。 (1)扫除文中的生字、生词(自由阅读文本,自主查资料交流。) (2)解读作者和金色花。(自主查资料、合作交流。) 二、倾情诵读,感知美。 1、心有灵犀。(学生自由谈感受。) 2、探究朗读。(师生交流,结合文本谈朗读技巧。) 3、音频范读。(听视频范读文本。) 4、表演评读。(生自主读,自主评价。) 三、研读品味,发现美。 1、推荐句子,说理由,畅谈美。(自由推荐,探究品评。) 2、师补充问题,挖掘美。(师生、生生合作挖掘。) 四、再现画面,创造美。 1、师示范描述画面,创造美。 2、生描述画面,创造美。 五、比较阅读,升华美。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师:我们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幻灯打出蒙娜丽莎的像), 众生:《蒙娜丽莎》! 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后人对于蒙娜丽莎的这种神秘笑容一直有着不同的猜测。那么今天这节课我想来听一听在座的同学,你们对于蒙娜丽莎这种神秘的笑容有没有更大胆的猜想呢? 师: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笑呢?(学生猜想) 师:说法都挺好的,要么课外再做一些研究,说不定你的这种猜想会成为一种新的发现。不过呢,据2003年4月的《泰晤士报》的最新报道,美国的一位解剖学专家认为,蒙娜丽莎在做达芬奇的模特时正好怀了身孕,正是一为妇女,对自己新生儿即将诞生的这种喜悦,才让他出现了这种神秘的笑容。而这一抹神秘的笑容正是达芬奇对 母爱的一种独特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母爱,母爱是最崇高、 最伟大的一种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 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 众生:泰戈尔! 二、自由诵读,感受语言美 1介绍作者 师:幻灯展示(泰戈尔的像)这位就是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板书:泰戈尔) 幻灯展示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1913年获诺贝尔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代表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金色花》选自《新月集》。(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生默读,教师叫一位同学读。) 2检查预习 幻灯展示 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金色花优秀教案

《金色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亲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课之前先做一个智力小游戏,激发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热热身。给你们两组词,请发挥想象,说一句话,把二者联系起来。 (出示多媒体)学生,蜜蜂;妈妈,花。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奇妙,有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看看吧。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丰富。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此外,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对中国诗歌(尤其是散文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本质属于诗。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7.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金色花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 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 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 2.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先聆听老师读一遍诗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注意其舒缓、温馨、深情。 3.学生自己朗读。注意以下句子。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该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快乐。)(教师提示,学生读。)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揣摩其他语句,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然后老师请同学来演读、评点。最后一起来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三、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校内公开课教案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案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案设计:(1) 课题: 《凡卡》(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申报教师:赵一锋 XX年12月 《凡卡》 一、教材分析: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于1886年所作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全文按写信前、写信中、写后的顺序安排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讲圣诞前夜,凡

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准备偷偷地写信。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凡卡写信的内容和写信时的联想,反映了凡卡悲惨的遭遇,第三部分讲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做的梦。课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写的,学习时,要分清哪些是作者的叙述,哪些是信的内容,哪些是凡卡的回忆。 本课在写法上有许多对我们有启发的地方。1.巧妙地运用插叙。全文以凡卡写信的过程为顺序,其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插叙爷爷守夜的情形,另一处是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的情形。这两处插叙都是凡卡自然而然的回忆,但与全文表达的中心结合紧密。2.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文章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凡卡为写信做准备的描写,受老板、老板娘折磨的描写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感人。3.意味深长的结尾。凡卡“寄”了信,还做了个好梦。但他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他的“甜蜜的希望”只能是一场梦。这样的结尾,使人越发感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二、设计理念: 教学《凡卡》就要了解小说的背景,了解作家

的写作意图。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以前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一般都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另外,契诃夫创作《凡卡》的意图不仅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还想表现他的童稚心灵和对幸福的向往,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值得注意。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课文特点,课标精神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三者结合点,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

得得意呢。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二、听读感知 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 1、好,课文朗诵完了。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 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舒缓、深情 三、朗读品析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教学设计 温十四中林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二、听读感知 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 1、好,课文朗诵完了。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舒缓、深情 三、朗读品析 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朗读过程中解决字词:匿(nì)笑罗摩衍(yǎn)那 B、例1:我从文中“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不告诉你,妈妈。”知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淘气、撒娇、精灵般的孩子) 朗读指导:“笑嘻嘻”、“跳舞”读得轻快,活泼;“暗暗”“悄悄”轻声,声音渐弱。体

金色花教案设计(一等奖)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掌握“嗔怪”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悟文中浓浓的母子亲情,学习散文诗中借助形象来抒情,通过想象与联想来讴歌母爱,赞美自然。 2学情分析 1.本文是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含蓄,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利于诵读,切合学生心理及充满童稚的想像这一特征。 2.但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生长环境的因素,对平淡生活中,父母亲之爱没有敏锐的体验,也绝少会想到回报。 3.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还不甚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鲁冰花》,学生听,教师充满感情诵读: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处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教师以此为切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检查预习,课前热身

1、认识、了解大诗人泰戈尔。(师出示大屏幕:大诗人泰戈尔的画像。比赛谁查阅资料最充分、最丰富,对作家的了解认识最详细。)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活动3【讲授】听读感知,感悟全文 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 1、好,课文朗诵完了。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这孩子。 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舒缓、深情 活动4【活动】朗读品析,体味韵味 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活动5【活动】合作研讨,释疑反思 你们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作金色花? 明确: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才变作了金色花。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作金色花,有什么作用? 明确: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最新匆匆优质课教学设计获奖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如何把无形的时间写具体形象的。 3、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时 间,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 深入学习重点句段,体悟作者的心境。 教学难点: 领悟表达方法,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弹唱引入课题 播放由教师弹唱的有关时间流逝的歌曲,学生思考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生:歌曲的内容是有关时间流逝的。 师:时光匆匆,往事如烟,时间是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时间的散文--《匆匆》。 二、学习文章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师:对于本课的作者—朱自清你有怎样的了解? 师生分享交流收集的作者的资料。 师: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播(五四运动的落潮期,朱自清想报效国家,却无用武之地,心情低落,长叹时光流逝)。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大屏幕上出现的生字新词,默读一下,一会找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找个别学生读字词,其他同学认真听。(本环节重在正音,个别同学和齐读想结合,加深学生对正确读音的印象) 2、师:大家既然能读准这些字词,那对这些字词的意思你了解吗?请同学们对自己能够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并说一说自己解释词语的方法? 同学们不仅说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还分享了自己的解释词语的方法四、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课文题目叫匆匆,那匆匆指的是什么能? 生:时间 师:在文中,时间匆匆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呢?时间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去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后,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学习“于是—洗手的时候到从我脚边飞去了”和“燕子去了”这两个重点部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把抽象的时间写具体)和语言美。 五、默读课文深入探讨 师:作者面对自己的时间,是怎样的心境?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一下。 生:回答自己找的句子,分享自己的体悟,教师相机点播,引导写生读出感觉。 (本环节重在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在读中,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齐读,读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读出对

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 泰戈尔 教学目标: 1、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会诗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学生鉴赏诗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积累关于母爱的诗,问题质疑。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爱自己的母亲吗?为什么?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 爱,这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作为儿女你想用什么方式回报她呢? 大家说的都很好,印度有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间的亲密感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散文诗《金色花》 二、、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我们来认识一下金色花,了解一下泰戈尔(学生交流)(多媒体展示)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三、听读课文 1、你认为那些字、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组长负责检测。 2、这首散文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示(多媒体展示)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沐浴( 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闻(气味)。花瓣 3、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交流一下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来朗读这首散文诗? 品味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和感情。(多媒体展示)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4、各小组赛读。 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词句的读法,现在请各小组选出自己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来朗读。大家评一评哪组读得好。 5、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四、合作探究,品味文笔美。(小组交流,研讨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 上,大家研讨解决)老师适当提示。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 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由此看出作者对孩子怎样的情感?

《一分钟》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分钟》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一分钟》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 内容较为通俗。本篇课文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加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情感体验。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初步了解“一分钟”,珍惜“一分钟”、科学利用“一分钟”。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认“钟、零”等9个字,会写“叹、迟”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轻声、停顿给朗读带来的美感。 3、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画面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时间的宝贵,并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朗读。 2、感受时间的宝贵,并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我和你们的数学老师吵架了!是这样的,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你们的数学老师说我做得不对,于是我们就吵起来了。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帮我看一下,究竟是我对,还是你们的汪老师对。(板书:1 = 20)我的这道数学题对不对呀? 师:啊?为什么不对?谁能说说。 师:大家都认为朱老师的这道算式是错的,不过我相信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会有很多小朋友认同朱老师的说法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读课题,师板书,重点讲解“钟”字的写法。 2、生初读课文。 3、好了,现在,认为1等于20的小朋友请举手。那现在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指的是什么?20指的是什么?(生回答,师相机板书,构成:1分钟=20分钟。) 4、师在“一分钟”上面板书“多睡”,引导学生在“20分钟”上写“迟到”,重点讲解“迟”字的写法。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最新周春艳《金色花》公开课教案

金色花 城南中学:周春艳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 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品读、感受、体验、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播放音乐) 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优美的歌曲。鲁冰花,多么美好的名字,作为母爱的象征,我们 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母爱的圣洁和美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妈妈的爱无时不在。寒冷时,妈妈是棉袄;饥饿时,妈妈是美食;困难时,妈妈是手杖;黑暗时,妈妈是烛光。妈妈爱我们, 我们也爱妈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敬意,一起走进《金色花》,去诵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灵魂深处的那首母爱之歌吧! 二、走进作者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与黎巴嫩诗人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三、初读知情 (一)、自由读

师引入:接下来,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朗读时,老师有几个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出停顿读出情感(出示幻灯片:读诗的要求)(二)、生齐读 师引入: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对诗歌,更重要的是要读出意 境,读出情感,现在,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的朗读诗歌。 (三)、知内容: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这首诗展现了一个孩子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游戏的画面。) 2、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后,一共和妈妈进行了几次嬉戏?请同学们 找出来,并用“当妈妈——时,我就————”的句式说一说,孩子和妈妈嬉戏的每一幅画 面。(展示幻灯片:结构) 妈妈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投影书页 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3、从诗人描绘的这一幅幅画面中,我们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爱: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 四、美读诗歌,咀嚼品味 师引入:清代诗文家吴乔说: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一首优美的诗歌必须 细细的品味方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一)、品读语言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进行朗读,注意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融进去。谁来朗读。 1、抽生读,师生共评: 生:读“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很用心,很动情,赢得阵阵掌声)师:我听出来了,你将“笑嘻嘻”一词用心读了,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金色花教案

一、教学设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 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教师朗读课文 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 3、聊一聊 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 要求学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母子之间并不愉快的声音,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对话。(三)能力训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