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资料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资料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资料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doc资料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逻辑形式的不同是由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的。

2、p∨q的逻辑常项是或者,变项是p、q 。

3、“所有S不是P。”这个命题形式的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逻辑变项是s、p。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q 。

5、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6、对词项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词项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7、单独词项不能限制和划分。

8、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词项叫做属词项,外延小的那个词项叫做种词项。

9、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个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的属词项是法律。

10、任何—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量项、联项四个部分组成的。

1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 。

12、直言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同一、包含于、包含、交叉、全异五种关系。

13、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联项;一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的量是全称(单称) 。

14、根据有关推理规则,O 命题不能换位,I 命题不能换质位。

15、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SE非P ;对SAP命题换位,其

结论是PIS 。

16、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有的律师是非共产党员;再将所得结论换位为有非共产党员是律师。其推演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为SOP—SI非P-—非PIS。

17、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其结论是有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18、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假、SOP取值为真、SAP取值为假。

19、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真假不定、SIP 真、 SAP 真假不定。

20、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之间具有全同和真包含于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词项是从( 4 )来说明的。

(1)仅从内涵方面(2)仅从外延方面

(3)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4)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2、词项与语词的关系是( 3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词项 (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词项

(3)所有的词项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4)有的词项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词项属于( 1 )

(1)集合词项 (2)非集合词项(3)普遍词项 (4)负词项

4、“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2 )

(1)单独词项 (2)普遍词项 (3)集合词项 (4)负词项

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命题中,“知识分子”这个词项( 3 )。

(1)都是集合词项 (2)都是非集合词项

(3)前者是集合词项,后者是非集合词项 (4)前者是非集合词项,后者是集合词项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 ,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这两个词项具有( 3 )关系。

(1)全异 (2)全同 (3)交叉 (4)真包含于

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2 )。

(1)全同关系 (2)全异关系 (3)交叉关系(4)真包含关系

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3 )的逻辑错误。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同语反复 (4)循环定义

9、“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

作为定义,属于( 2 )。

(1)语词定义 (2)发生定义 (3)功用定义 (4)关系定义

1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3 )的逻辑错误。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否定 (4)以比喻代定义

11、下列各组词项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的限制有 ( 1 )。

(1)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 (2)命题→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3)词项→集合词项→非集合词项 (4)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角三角形

12、在直言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4 )

(1)主项和谓项 (2)主项和量项 (3)谓项和联项 (4)量项和联项

1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3 )

(1)全称肯定命题 (2)全称否定命题 (3)特称肯定命题 (4)特称否定命题

14、“凡犯罪行为都不是合法行为”这个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2 )。

(1)主项、谓项都不周延(2)主项、谓项都周延

(3)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4)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5、“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老张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

张是拾金不昧的人。”这个三段论犯了( 4 )的逻辑错误、

(1)大项扩大 (2)小项扩大 (3)两否定得结论 (4)中项不周延

1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犬法”这个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3

)。

(1)主项、谓项都周延 (2)主项、谓项都不周延

(3)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4)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17、“大部分人是懂法的。”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3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的S不是P (3)有的S是P (4)有的S不是P

18、“甲与乙是同案犯”这个命题是( 4 )命题。

(1)直言命题 (2)联言命题 (3)选言命题 (4)关系命题

19、根据同一素材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中的下反对关系,可进行推演的是( 2 )。

(1)由真推假 (2)由假推真 (3)由真推真 (4)由假推假

20、“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直言命题之间是( 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包括双项选择题)

1、词项和语词的关系可表达为( 1.2. 3.5 )

(1)语词是词项的语言表达形式(2)词项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3)任何词项都要用语词来表达(4)任何语词都表达词项

(5)有的语词不表达词项

2、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是(1.3.4 )

(1)单独词项(2)普遍词项(3)集合词项(4)正词项(5)负词项

3、在“有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是(1.2.3.

(1)非集合词项(2)普遍词项(3)负词项(4)集合词项(5)单独词项4、在“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个命题中,“中华民族”这个词项是(1.3.5)

(1)单独词项 (2)普遍词项 (3)集合词项 (4)非集合词项 (5)正词项

5、“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1.3 )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

6、当SAP真而SOP假时。S与P的外延关系应是(1.3 )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7、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这个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4.5 )

(1)同语反复 (2)循环定义 (3)定义含混 (4)定义过宽 (5)定义过窄

8、“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暴力工具,国家可分为资产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包括(2.3. )

(1)定义过宽 (2)划分不全 (3)定义过窄 (4)多出子项 (5)论证过少

9、下列各组词项其内涵和外延有反变关系的是( 1.5 )

(1)杀人罪、故意杀人罪. (2)成年人、未成年人

(3)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4)共产党员、审判员 (5)司法机关、法院

10、下列对词项限制错误的是( 1.3 )

(1)命题限制为词项 (2)演绎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3)论证限制为论题 (4)间接推理限制为类比推理

(5)复合命题限制为负命题

11、下列推理中,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反对关系而进行推理的有效式是( 1.3

(1)SAP→并非SEP (2)并非SAP→SEP

(3)SEP→并非SAP (4)并非SEP→SAP (5)SAP→并非SOP

12、当命题(2.3.4 )取值为真时,命题“班上同学都是团员”取值为假。

(1)并非班上同学都不是团员 (2)班上有的同学不是团员

(3)班上同学并不都是团员。 (4)班上同学都不是团员

(5)并非班上有的同学是团员

四、分析题

(一)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的共同犯罪。

答:不正确,违反“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以下违反规则略)

2、民法不是刑法。(定义否定)

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定义过窄)

4、资本家就是剥削人的人(定义过宽)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正确)

6、失败是成功之母。(以比喻代定义)

7、法律可分为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划分不全)

8、邮件可分为快件、挂号件、航空件、国内件、国外件。(子项相容或混

淆根据)

9、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可分为思维的逻辑形式和一些

简单的逻辑方法。(定义过宽、以分解代划分)

10三段论可分为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三种形式。(划分不全)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大项、中项、小项。

2、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

SOP 。

2、违反三段论“中项在两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4、在三段论中,由两个否定或特称的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

5、第一格三段论的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

6、选言命题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

7、联言推理有分解式和组合式两种有效式。

8、相容选言推理有肯定否定式一种有效式。

9、不相容选言推理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

两种有效式。

10、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所有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1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2、“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两命题之间具有( 2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3、“主项和谓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直言命题之间是( 3 )。

(1)反对关系(2)下反对关系(3)矛盾关系(4)差等关系

4、以SAP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2 )。

(1)SAP (2)PI S (3)非PIS (4)非PI非 S

5、“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1

)。

(1)SAP (2)SEP (3)SIP (4)SOP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这个三段论是( 4 )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犯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7、“大多数大学教师都会一门外语;她是大学教师,所以,她会一门外语。”这个三段论犯的逻辑错误是( 3 )。

(1)大项扩大(2)小项扩大 (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

8、以“所有P是M,有S不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

结论是 ( 3 )。

(1)有的S是P (2)所有的S都是P (3)有的S不是P (4)所有的S都不是P

9、以“没有M不是P“和”有的S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 3 )。

(1)没有S是P (2)没有S不是P (3)有的S是P (4)有的S不是P

10、“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

污罪。”这一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3 )。

(1)大项扩大 (2)小项扩大(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1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重要的。所以,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是重要的。”这里运用的推理是( 4 )

(1)相容选言推理 (2)关系推理 (3)不相容选言推理 (4)联言推理

12、“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3 )。

(1)p∧q (2)p∨q (3)(非p或非q )→r (4)(非p并且非q)→非r

13、当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假时,它的子命题的真假情况是( 3 )。

(1)p真q假 (2)p真q真 (3)p假q真 (4)p假q假

14、巳知“当且仅p才q,”“p∧q”,“p→q”均真,则 ( 1 )。

(1)p真q真 (2)p假q假 (3)p真q假 (4)非p真非q假

15、当P假q假时,下列命题形式为假的是( 1 )。

(1)P∧q (2)p←q (3)p→q (4)p←→q

三、多项选择题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项、中项、大项分别为S、M、P,如P在结论中周延,则其大前提不能是(3.4.5 )

(1)PAM (2)MOP (3)MAP (4)POM (5)PIM

2、以“所有的P是M”,“所有的S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出( 1.3 )

(1)所有的S不是P (2)所有的S是P (3)有的S不是P (4)有的S 是P

(5)没有S不是P

3、“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 3.5 )

(1)是三段论有效式 (2)犯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5)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4、以“联言命题是复合命题”为前提进行对当关系推理,推出的结论是(1.2

)。

(1)并非联言命题不是复合命题(2)并非有的联言命题不是复合命题(3)并非有的联言命题是复合命题(4)并非没有联言命题不是复合命题

(5)有的联言命题不是复合命题

5、当子命题“P”、“q“均假时,下列命题为真的是( 2.3 )

(1)p∧q (2)p→q (3)p←q (4)p要么q (5)p∨q

6、当“p←→q”为真时,则其子命题的真假情况是( 1.2 )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p假q真(5)非p 假非q真

7、当p真q真时,下列复合命题为真的有( 1.2.4.5 )

(1)p∧q (2)p∨q (3)p要么q (4)p→q (5)p←q

8、巳知“p∧q”为真,则( 2.4.5 )为假。

(1)p→q (2)p要么q (3)p←q (4)非p←q (5)并非p∨q

9、以“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地推出( 1.2.4.5 )

(1)并非必然P (2)P (3)非P (4)可能P (5)不可能非P

10、“p并且q”为假时,p、q或非p非q的真假情况可以是(

2.3.4.5 )

(1)p真q真(2)p假q真(3)p真q假(4)p假q假(5)p真q真

11、“p←→q”为真时,则其子命题的真假情况是( 1.2 )

(1)p真q假(2)p假q假(3)p真q假(4)p假q真(5)p假q真

四、请指出下列命题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学习要有股拼劲,但要注意身体。(联言命题:p并且q)

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相容选言命题,p要么q)

3、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

p才q)

4、如果不努力进取,就会落在同伴的后面。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就

q)

5、没有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全称肯定命题:SAP)

6、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体制改革。(特称肯定命题:SIP)

7、小张和小李是同学。(关系命题:aRb)

8、要么好恶以已,要么好恶以道。(不相容选言命题,p要么q)

《法律逻辑学》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2、“只有A型血的人,才是该案的案犯。”这一命题的负命题是并非只有A型血的人,才是该案的案犯,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不是A型血的人,也是该案的案犯。

3、当“当且仅当P才q”为假时,“PVq”为真。

4、“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你来,他也来。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

外国人不当经理,企业也能搞好。

6、“要么p,要么q”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前提,如果另一个前提为P

,则结论为非q ;而如果得出的结论是q,则另一个前提应为非p。

7、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真“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假。

8、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凶手”真,可推出某甲必然不是凶

手假、某甲可能是凶手真、某甲可能不是凶手假。

9、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10、同一律的公式是A→A ;不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

;排中律的公式是或者A,或者非A 。

二、单项选择题

1、当P假q假时,下列命题形式为假的是( 1 )。

(1)P∧q (2)p←q (3)p→q (4)p←→q

2、“非p∧q”的等值命题是( 4 )。

(1)并非p→q (2)并非p∨q (3)p∧非q (4)并非p←q

3、“p→q”的等值命题是( 4 )。

(1)q→p (2) 非q←非p (3)p←q (4)非p←q

4、“p←q”的等值命题是( 3 )。

(1)P∨q (2)非p→非q (3)并非p→q (4)非q→非p

5、“非P∧非q“的等值命题是( 2 )。

(1)并非P∧q (2)并非p∨q (3)p∧q (4)要么p要么q

6、“并非p∧q”的等值命题是( 4 ),

(1)非P→非q (2)非p←非q (3)非p∧非q (4非)p∨非q

7、负全称肯定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3 )

(1)SAP (2)SIP (3)SOP (4)SEP

8、与“不必然P”等值的命题是( 4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8-1与“可能是罪犯。”等值的命题是( 4 )

(1)必然不是罪犯(2)不必然是罪犯 (3)不可能不是罪犯(4)不必然不是罪犯

9、“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命题是( 4 )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10、在下列各组模态命题中,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1 )

(1)必然P与可能P (2)必然非P与可能P

(3)可能P与可能非P (4)可能非P怀必然P

11、“负命题”可概括为( 2 )。

(1)直言命题(2)复合命题(3)简单命题(4)否定命题

12、“现在不是强调改革开放吗?这就是说,可以随便改,任意干。”这段议论( 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3、断定“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同真,则( 2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4、同时否定SEP和SO非P,则( 3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5、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2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6、断定“所有的5是P”与“有的S不是p同真( 2 )

(1)违反同一律 (2)违反不矛盾律 (3)违反排中律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17、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2 )。

(1)从个别到一般 (2)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 (3)前提蕴涵结论 (4)从个别到个别

18、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 3 )。

(1)都是必然的 (2)都是或然的

(3)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

(4)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

19、“全称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特称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单

称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所以,凡否定命题的谓项都是周延的。”这一推理是(3 )

(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科学归纳推理 (3)完全归纳推理 (4)类比推理

20、“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原因。”这是运用( 1 )来判明因果关系的。

(1)求同法(2)求异法(3)共变法(4)剩余法

21、在论辩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命题是( 4 )

(1)论据(2)被反驳的论据(3)被反驳的论题(4)论题

22、在反证法中,当论证论题假时,通常需要借助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3 )

(1)否定前件式(2)肯定前件式(3)否定后件式(4)肯定后件式

三、多项选择题

1、以“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地推出( 1.2.4.5 )

(1)并非必然P (2)P(3)非P (4)可能P(5)不可能非P

2、“p并且q”为假时,p、q或非p 非q的真假情况可以是( 2.3.4 )

(1)p真q真(2)p假q真(3)p真q假(4)p假q假(5)p真q真

3、“p←→q”为真时,则其子命题的真假情况是(1.2 )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p假q真(5)p假q真

4、以“如果渎职,则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1.4

(1)渎职(2)没渎职(3)犯法(4)没犯法(5)并非没有犯法

5、以“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3.4.5)。

(1)没有贪污腐化(2)构成犯罪

(3)并非没有贪污腐化(4)末构成犯罪(5)贪污腐化

6、以“只有反腐倡廉,才能搞好党风”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1.2.)。

(1)没有反腐倡廉(2)搞好党风

(3)并非没有反腐倡廉(4)没有搞好党风(5)反腐倡廉

7、以“如果受贿,那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1.2 )。

(1)受贿(2)末犯法(3)末受贿(4)犯法(5)并非没有犯法

8、下列各组命题中,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1.2.3.4.5 )

(1)“如果p,那么q”与“只有q,才p”(2)“必然非P”与“不可能性P”

(3)“并非有S 不时P”与“所有的S都有是P”

(4)“没有S是P”与并非有S是P“

(5)“P并且非q“与并非(如果p,那么q)”

9、下列议论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2.4.5 )

(1)这个人可能是罪犯,当然他也可能不是罪犯

(2)这个人不可能不是罪犯,当然他也不一定是罪犯

(3)这个人不一定是罪犯,当然他也不一定不是罪犯

(4)这个人一定是罪犯,当然他也可能不是罪犯

(5)这个人一定不是罪犯,当然他也可能是罪犯

10、下列各组命题中,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1.4.5 )

(1)并非SAP并且并非SOP (2)SAP并且并非SOP

(3)不可能P并非可能P (4)p∧q并且并非 p∧q (5)SEP 并且SIP

11、下列逻辑错误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1.2.3 )

(1)定义过窄(2)多出子项(3)推不出(4)预期理由(5)模棱两可

12、不矛盾律的适用范围是( 1.2 )

(1)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2)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

(3)具有差等关系的命题(4)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

(5)具有可同真但不可以同假的关系的命题

13、下列命题作为推理结论,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2.3.4 )

(1)所有的原子都是可变的(2)全村所有的人家都有电视机

(3)全班所有的学生都伎俩使用计算机(4)我厂的工程师全都是高校毕业的

(5)天下乌鸦一般黑

14、“我国只有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北京的人口超过700万,天津的人口超过700万,上海的人口超过700万。所以,我国所有的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700万。”这个推理属于( 1.4 )推理。

(1)必然性推理(2)或然性推理

(3)不完全归纳推理(4)完全归纳推理(5)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调味品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味精 1.谷氨酸发酵机制: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大致是:葡萄糖经EMP途径或HMP途经生成丙酮酸,再氧化成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TCA,再通过乙醛酸循环、CO2固定作用,生成a-酮戊二酸,a-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及有NH4+存在的条件下生成谷氨酸。 在微生物的代谢中,谷氨酸比天冬氨酸优先合成。谷氨酸合成过量时,谷氨酸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使代谢转向合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合成过量后,反馈抑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活力,停止草酰乙酸的合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并不积累。 2.谷氨酸的大量积累: 代谢调节控制;细胞膜通透性的特异调节;发酵条件的适合 3.GA生物合成的内在因素 ①产生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α—KGA脱氢酶酶活性微弱或丧失(为什么α—KGA是谷氨酸发酵的限制性关键酶?这是菌体生成并积累α—KGA的关键,从上图可以看出,α—KGA是菌体进行TCA循环的中间性产物,很快在α—KGA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辅酶A,在正常的微生物体内他的浓度很低,也就是说,由α—KGA进行还原氨基化生成GA的可能性很少。只有当体内α—KGA脱氢酶活性很低时,TCA循环才能够停止,α—KGA才得以积累。); ②GA产生菌体内的NADPH的再氧化能力欠缺或丧失(1、NADPH是α—KGA还原氨基化生成GA必须物质,而且该还原氨基化所需要的NADPH是与柠檬酸氧化脱羧相偶联的。2、由于NADPH的再氧化能力欠缺或丧失,使得体内的NADPH有一定的积累,NADPH对于抑制α—KGA的脱羧氧化有一定的意义。); ③产生菌体内必须有乙醛酸循环(DCA)的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该酶是一种调节酶,或称为别构酶,其活性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调节,通过该酶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DCA循环的封闭,DCA 循环的封闭是实现GA 发酵的首要条件) ④菌体有强烈的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L—谷氨酸脱氢酶,实质上GA产生菌体内该酶的酶活性都很强,该反应的关键是与异柠檬酸脱羧氧化相偶联) 4.GA发酵的外在因素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 伯汉姆(D ? Burnham) B. 西谛(Sitte) C. 奥姆斯特(F ? L ? Olmsted) D. 豪斯曼(George E ? Haassman) A. 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与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 策 B. 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 C. 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D. 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 5、下列四项中,( )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 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 C.交通与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 3、 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中心区 B.城市道路 C. 绿化 4、 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 ( ) 。 B. 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 D. 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 )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6、 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 A. 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7、 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 求。 方面的法律条款。 B. 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 制 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 ; 但不包括( ) ° 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城市规划原理》试卷 答案

宁波工程学院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 建筑08—1、2班 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20分)每题一分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2.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 D.15%;10%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5.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6.城市机场的选址应(C )为宜。 A.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市区,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C.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D.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垂直,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7.下面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城市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B.城市设计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多学科的综合、 C.城市设计方法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详细规划层次,并随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不断深化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

酒精工艺学复习题(材料详实)

酒精发酵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到空格处) 1.酒精生产常用的淀粉质原料有玉米、甘薯、木薯等。 2. 酒精生产常用的谷物原料有玉米、高粱、大麦等。 3. 酒精生产常用的薯类原料有甘薯、木薯、马铃薯等。 4.木质纤维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5.常用的原料粉碎方法有湿式粉碎、干式粉碎两种。 6.常用的原料除杂方法有筛选、风选、磁力除铁三种。 7.常用的原料输送方式有机械输送、气流输送、混合输送三种。 8. 酒精厂常用的粉碎设备是滚筒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 9.酒精厂常用的输送机械有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三种。 10.玉米淀粉和甘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分别是(65~75)℃、(53~64)℃。 11.双酶法糖化工艺中使用的两种酶制剂是耐高温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 12.淀粉质原料连续糖化工艺分成混合前冷却糖化工艺、真空冷却糖化工艺、二级真空冷却糖化工艺三种。 13.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有甘油、杂醇油、琥珀酸等。 14.酒精发酵常污染的细菌有醋酸菌、乳酸菌、丁酸菌。 15.酒精蒸馏塔按作用原理可分为鼓泡塔、膜式塔。 16.从精馏塔提取杂醇油的方式可以是液相取油,也可以是气相取油。 17.酒精蒸馏塔按其塔板结构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 18.酒精的化学处理是提高酒精质量的一种辅助措施,常用的化学试剂是高锰酸钾、氢氧化钠。19.无水酒精的制备方法有氧化钙吸水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共沸法、分子筛法等。 20. 共沸法制备无水酒精常用的共沸剂是苯、环己烷。 21. 连续发酵可分为_全混(均相)连续发酵、梯级连续发酵两大类。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酒母培养罐和酒精发酵罐的构造是一样的。× 2. 酒化酶是参与淀粉水解和酒精发酵的各种酶和辅酶的总称。(×) 3. 薯干的果胶质含量较多,使发酵醪中甲醇含量较高。(√) 4. 减少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就能提高酒精生成量。(×) 5.采用高细胞密度酒精发酵时,必须定期向发酵罐中供应氧气。(√) 6.异戊醇在酒精中的挥发系数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始终大于1。(×) 7.只要酒精发酵正常,发酵醪中就不会有甘油生成。(×) 8. 玉米中蛋白质含量较多,使发酵醪中杂醇油含量较高。(×) 9. 甲醇不是由酵母菌代谢活动产生的,而是由原料中的果胶质分解而来。(√) 10. 甲醇是由酵母菌代谢活动产生的。(×)

2018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

2018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含名词解释)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7.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3.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0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 ) A.空间要素集聚的差异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C.社会职能的差异 D.义务教育制度的差异 答案:D,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6点:集聚规模的差异(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效率的差异、生产力结构的差异、职能的差异、物资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 2. 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B.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C.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D.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将很快得以根本消除 答案:D,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有4个现象: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3. 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在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宗教和经济中心 B.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

C.在工业社会中,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D.在后工业社会,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将逐步得以强化 答案:A,城市发展的3个阶段特征为:1、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2、工业城市,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3、后工业社会,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向“生态时代”迈进。 4. 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 )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答案:C,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人口的集中(城镇密度的加大与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5. 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B.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C.城市腹地的大小与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并无直接的关联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 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 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发酵工艺学复习资料

1、菌种扩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称为种子扩大培养。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2、双酶法糖化工艺: 包括淀粉的液化和糖化两个步骤,液化是利用液化酶使淀粉糊化。粘度降低,并水解到糊精和低聚糖的程度,然后利用糖化酶将液化产物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3、淀粉老化: 分子间氢键已断裂的糊化淀粉又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氢键的过程,也就是复结晶 4、淀粉水解糖: 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得称为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你为淀粉水解糖。 5、双边发酵工艺: 边糖化边发酵,其持点是采用较低温度使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同时进行。 发酵周期较长,淀粉利用率低,但产品香气足、风味好,当前一部分厂仍在采用。, 6、二高三低现象: pH高、残糖高、OD值低、温度低、谷氨酸低。 7、发酵转换: 培养条件不适宜,几乎不产生谷氨酸,而得到大量菌体或者谷氨酸发酵转换为累积乳酸,琥珀酸,缬氨酸,谷氨酰胺等。 8、过度氧化作用: 过度氧化作用是指发酵过程中当乙醇即将耗尽而有氧存在时,代谢途径发生改变,醋酸进一步氧化成CO2和水的作用。 9、淀粉糊化: 淀粉乳受热,淀粉颗粒膨胀,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颗粒急骤膨胀,体积增大几百倍,粘度迅速增高,变成粘稠的糊状物(淀粉糊) 10、双边发酵: 在酿造过程中,在糖化的同时,酒精发酵也同时进行。 11、DE值:

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100?=干物质含量 还原糖含量值DE 12、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哪些途径? 以葡萄糖为原料的代谢途径,以醋酸和正石蜡为原料的代谢途径 13、在食醋酿造过程中,工厂最常用的醋酸杆菌是什么? 醋酸杆菌(AS1.41 沪酿1.01) 14、现有的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是有哪些种属? 短杆菌属 棒杆菌属 小杆菌属 节杆菌属 15、在味精工业谷氨酸发酵中常用的碳源和氮源有什么? 在谷氨酸发酵中,国内常用的碳源为淀粉水解糖,国外常用的为糖蜜。 氮源为尿素,液氨和氨水。 16、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有哪些? 1.日常菌种工作:定期分纯 小剂量诱变刺激 高产菌制作安瓿管 2.选育耐高渗压菌株:耐高糖,耐高谷氨酸,耐高糖、高谷氨酸 17、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污染的原因分析。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恩温(R. Unwin)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二、简答(共20分,每题5分) 1、城市规划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举例说明。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以英国为例,主干法:《城乡规划法》(1990年);从属法规:《城乡规划(用途类别)条例》(1987年),《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88年),《城乡规划(发展规划)条例》(1991年)等。 专项法:如英国《规划(历史保护建筑和地区)法》(1990年)。 相关法:《环境法》(1995年)、《保护(自然栖息地)条例》(1994年)等。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

城市规划原理论文资料

目录 摘要 (1) 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二、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 (2) 2.1.近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2.规划理论的来源和历史 (2) 三、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及划分办法 (2) 3.1.阶段划分办法 (2) 3.2.规划理论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2) 3.2.1.三个阶段的划分 (2) 3.2.2.七个阶段的划分 (2) 3.2.3.吴志强的六阶段划分 (3) 四、近代西方城市规划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4) 4.1.1890--1910年霍华德(E. Howard )的“田园城市” (4) 4.2.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 (4) 五、城市模式探索 (5) 5.1.欧文的“新协和村” (5) 5.2.戈涅的“工业城市” (5) 5.3.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6) 六、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和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6) 6.1.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6) 6.2.我的观点及对主要思想理论的理解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7)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与历史意义 摘要: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及生产需要。对于生存环境的选址以及规划,中国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研究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进一步提出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生背景发展历史思想流派历史意义 Abstract:Human being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how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survival, safety and production during the long battle for existence. In term of the city layout, China has a clear guiding ideology from the beginning, whi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urban planning ha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pluralism and historic.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main theories, schools and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accordingly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west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 will be realized and defined. Key words:city layout、developing background、develop history、schools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一、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特征及影响因素 欧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不同的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带来不同城市的兴衰,而且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古希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中世纪的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都是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第章城市与城镇化 1.居民点形成与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从事农业和从事畜牧业的分工 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2.城市形成与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居民点发生变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3.“城市”二字的文字字义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一种交易的场所 城市是有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即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4.现代城镇的三个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 2)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心,具有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3)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4)其他:具有特有的城镇景观 5.古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与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防御的要求。从原始居民点外围设深沟到城市外围设置城墙与壕沟,早期城市的发展首先从防御的要求出发。如:西亚的巴比伦城、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罗马的营寨城等。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城市布局充分放映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如:商都殷城、曹魏邺城、隋唐长安城、埃及的卡洪城、罗马庞贝城、德 国的吕贝克等。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君权统治国家,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中心;欧洲封建社会是神权统治国家,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即教堂。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地主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因而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欧洲是封建领主制,封建主大多住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的庄园中,因而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点、河流的交汇点的等形成了众多的商业都会;沿海城市曾一度繁荣但未被作为发展重点。古代欧洲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交通繁荣的中心,重要渡口和交汇点的城市也成为商业都会,沿海一些港口城市成为他们所统治的商业中心,城市发展往往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 商市的发展是城市诞生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商市的逐渐固定与扩大、商业街的形成给城市的结构布局带来了巨大变化(宋)。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资料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城市:从文字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 易的场所,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产业结构、居民的人口规模和集聚密度的不同。 2.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3.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 划控制的区域。 4.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 地区。 5.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中新的一个城市设计运动,始于1990年初。是基于市郊不断 蔓延、社区日趋瓦解的背景而发展起来的。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6.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一定 间距为日照间距。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正南太阳能照射到住宅底层窗台高度为依据,寒冷地区可以考虑太阳能照射到住宅的墙脚。 7.一化二系三结构: 一化——城市化水平; 二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三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布局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轴;发展构成中的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 8.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 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9.新城: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 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10.区位: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各种区位理论的目的就是 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到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 1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2.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 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13.城镇化:最简单的解释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正式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伯汉姆(D·Burnham) B.西谛(Sitte) C.奥姆斯特(F·L·Olmsted) D.豪斯曼(George E·Haassman) 2、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 B.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 C.交通及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 D.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 3、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心区 B.城市道路 C.绿化 D.居住区 4、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A.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及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策 B.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C.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 5、下列四项中,(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6、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方面的法律条款。 A.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B.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制 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 7、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包括( )。 A.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8、以下(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发酵工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发酵: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代谢产物的一切微生物培养过程。 2.发酵工艺:指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 3.前体: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些化合物能直接被微生物利用构成产物分子结构的一部分,而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些物质称为前体。 4.热阻: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致死时间。 5.对数残留定律:指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受热后,活菌数不断减少,其减少速度随残留活菌数的减少而降低,且在任何瞬间,菌的死亡速率与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 6.实消: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有设备一起进行加热灭菌的操作过程称为实罐灭菌。 7.连消:培养基在发酵罐外经过一套灭菌设备连续加热灭菌,冷却后送入已灭菌的发酵罐内,这种工艺过程称为连消灭菌。 8.空消:无论是种子罐、发酵罐还是液氨罐、消泡罐,当培养基尚未进罐前对罐进行预先灭菌,为空罐灭菌。 9.液化:用ɑ-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糖。 10.糖化:用糖化酶将糊精和低聚糖转化葡萄糖。 11.种子制备:将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出的孢子或菌体转入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繁殖成大量菌丝或菌体的过程。 12.菌种保藏: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人工创造条件使菌体的代谢活动处于休眠状态。 13.呼吸临界氧浓度:在溶解浓度低时,呼吸强度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氧浓度达到某一值后,呼吸强度不再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把此时的溶解氧浓度称为呼吸临界氧浓度。 14.溶解氧饱和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15.氧传递系数:比表面积与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氧传质系数的乘积。 16.分批发酵:指一次性投入料液,发酵过程中不补料,一直到放罐。 17.补料分批发酵:指在发酵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补入含有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的新鲜料液,以达到延长发酵周期,提高产量的目的。 18.连续发酵:指在特定的发酵设备中进行的,一边连续不断地输入新鲜无菌料液,同时一边连续不断地放出发酵料液。 简答题:1发酵过程有哪些特征谈谈你对发酵工程技术应用前景的想法 特征:1.原料广 2.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 3.产物单一,纯度高 4.投资少,效益好想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基因工程及细胞杂交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将使发酵用菌种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生物反应器技术及分离技术的相应进步将发酵工业的某些神秘特征;由于物理微生物数据库、发酵动力学、发酵传递学的发展,将使人们能够清楚的描述与使用微生物。(个人的,你也可以自已) 2.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答:1.菌种不能是病源菌 2.发酵周期短,生产能力强 3.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物性质相似的副产物 4.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菌种能高效地将原料转化为产品5.对需添加剂的前体有耐受能力,且不能将前体作为一般碳源利用 6.遗传性状稳定,菌种不易变异退化 7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3.菌种选育有哪些方法 答:1.自然选育 2、诱变选育 3.原生质体技术育种 4.基因工程技术育种 4.自然选育、诱变选育的概念,一般步骤,影响诱变的主要因素。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word参考模板

城市与城市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意义。 罗马帝国盛时的为于今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Timgad)保存的最完整。 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若干聚落。魏邺称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分为两部分。 罗马帝国代表为公元69年火山爆发所掩埋的庞贝(Pomoeii)城。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4.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出现《管子》(城市选址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孙子兵法》和《商君书》《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图题:周王城平面想象图,曹魏邺城(实现了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平面图,唐长安复原图,元大都复原图。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存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1.空想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 3.欧文的“劳动交换银行”和“农村合作社”,主张建立“新协和村” 4.博立叶“法郎吉” 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今天的规划界都把“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的城市规划,所制定了的个《城市规划大纲》叫《雅典宪章》。 大纲提出:城市 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邻里单位: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发展为“小区规划”的理论。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我国1989年通过《城市规划法》1991年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是: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设施开发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总结-同济版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