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隧道工程模拟试题及答案

隧道工程模拟试题及答案

隧道工程模拟试题及答案
隧道工程模拟试题及答案

盾构现场施工隧道监测方法

精心整理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 环境监测 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计三监测施工的依据 四监测内容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 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试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一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得益于试验测试技术。因此,试验测试技术是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必要手段,试验测试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测量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各类工程建筑,尤其是在地下工程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地位更显关键和重要。早期地下工程的建设完全 工作井相连。 输水管线总长约10563.305m,其中东线长5280.993m,西线长5282.312m。全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450m;最大纵坡为8.9‰。具体详见下表。

施工工序,第一台盾构自原水过江管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中间盾构工作井进洞后盾构主机解体调头,继续西线隧道推进施工。第二台盾构自中间盾构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水库出水输水闸井进洞后盾构转场回中间盾构工作井,继续进行西线隧道推进施工。总体筹划详见下图: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算 因很复杂,其中隧道线形、盾构形状、外径、埋深等设计条件和土的强度、变形特征、地下水位分 V l S (x )i Z -地面至隧道中心深度。 φ-土的内摩擦角。 在已知盾构穿越的土层性质、覆土深度、隧道直径及施工方法后,即可事先估算盾构施工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同时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把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推进过程中根据盾构性能及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控制变形量,确保周边环境的绝对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 三监测施工的依据 3.1技术依据 1)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卷(甲方提供)

课题设计论证参考模板

课题名称: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Rsui、Raiser、Long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例如Tsui(1999)发现省际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90年代人均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胡鞍钢等(1995)认为市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8)通过对各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 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世界银行(1995)把中国划分为7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教育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2000)研究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2000)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性的重

要因素,并采用10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认为在教育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李春波(2001)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3、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颇受学者们关注。魏后凯等(1997)考察了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入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引致地区间教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王善迈等(1998)和杜育红(2000)对我国各省区划分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区类,并对教育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黄家泉等(2002)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思想。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200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复兴与富民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确立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系统分析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情、成就、挑战与机遇:勾勒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建议。 综上,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隧道工程(自考复习资料)

新奥法: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是奥地利工程师布希维首先提出来的。以控制爆破为开挖方法,以 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检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 方法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锚喷支护技术基础上总结 和发展起来的。 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喷射混凝土是利用高压空气将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料通过混凝土喷射机与高压水混合喷射到 岩面上迅速凝结而成的。 实际开挖线:为保证衬砌外轮廓,开挖时往往稍大,尤其是用钻爆法开挖时,实际开挖线不可避 免的成为不规则形状,因为比衬砌外轮廓线大,有成为超挖线。衬砌内轮廓线:衬砌的完成线在 内轮廓之内的空间,即为隧道的净空断面。衬砌外轮廓线:外保持净空断面的形状,衬砌必须有 足够的厚度的外缘线,也称为最小开挖线。 墙效应:隧道边墙给驾驶员带来的唯恐和冲撞的心里影响。 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他所需的断面积。 支护结构通常分为初期支付(一次支护)和永久支护(二次支护、二尺衬砌)。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坍塌而设置的临时支护措施(木支护、型钢支护、 锚喷支护等。)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有整体衬砌、复合衬砌、拼装衬砌、锚喷衬砌等。 围岩压力: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和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其 性质、大小、方向以及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正确进行隧道设计和施工有很重要的影响。 空间效应:洞室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开挖面的约束。使开挖面附近的围岩不能立即释放其全部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开挖面的空间效应。 弹性抗力:约束着衬砌变形的围岩,相应的产生被动抵抗力,即为弹性抗力。 隧道: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以下的条形建筑物,其空洞内部净空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者均为隧道。 曲墙式衬砌:对于Ⅳ级以下围岩中,水平压力较大,为了抵抗较大的水平压力把边墙也做成曲线 形状,当基础条件较差时,防止衬砌沉陷,抵抗底鼓压力,使衬砌做成环形封闭结构可以设置仰 拱。 直墙式衬砌:通常用于垂直围岩压力大、水平围岩压力小的情况,一般用于ⅠⅡ级围岩,有时也 用于Ⅳ级。 隧道亮度曲线:沿隧道轴线,由入洞外的接近段、过渡段、中间段直至出口段,司机在白天所需 要的路面亮度变化曲线,称为亮度曲线。 纵向式通风:从一个洞口直接引入新鲜空气,由另一个洞口把污染空气排出的方式,与自然通风 原理是相同的。 半衬砌:拱圈直接支承在坑道围岩侧壁上时,称为半衬砌。 越岭隧道:从一个水系进入另一个水系,路线为穿越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 简答题 新奥法施工的原则: 1.少扰动; 2.早喷锚; 3.勤测量; 4.紧封闭。分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 隧道综合治水的原则: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我国隧道工作者总结出“截、堵、排相结合”的 综合治水原则,并以模筑混凝土衬砌作为防水(治水)的基本措施。 截: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疏导截流,使之不能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 堵: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其他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能进入隧道 内的防水措施,必要时可采用注浆堵水措施。 排,认为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 结合,就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适当选择治水方案、做到技术可行、费用经济、效果良好、保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铁路单洞双线)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 隧道概况 (1)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 1.2.1工程地质 (1) 1.2.2 水文地质 (1) 第二章隧道深浅埋判定及围岩压力的计算 (2) 2.1 深浅埋隧道的判定原则 (2) 2.2 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2) 2.3 Ⅳ级围岩计算 (3) 2.3.1 Ⅳ级围岩深浅埋的判定 (3) 2.3.2 Ⅳ级围岩压力的计算 (4) 2.4 Ⅴ级围岩的计算 (4) 2.4.1 Ⅴ级围岩深浅埋判定 (4) 2.4.2 Ⅴ级围岩压力的计算 (4) 第三章衬砌内力计算与检算 (5) 3.1 Ansys的加载求解过程 (5) 3.2 衬砌结构强度检算原理 (5) 3.3 IV级围岩衬砌内力计算与强度检算 (6) 3.4 V级围岩衬砌内力计算与强度检算 (9) 第四章衬砌截面配筋计算 (19) 4.1 截面配筋原理 (19) 4.2 IV级围岩配筋计算 (19) 4.3 V级围岩配筋计算 (20) 4.3.1 断面1的配筋计算 (20) 4.3.2 断面2的配筋计算 (21)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隧道概况 太中银铁路为客货共线的双线铁路。线路上一共建有22座隧道,其中王家庄2号隧道位于王家庄东侧,隧道进口地势较陡,此处岩石裸露,进口前方为一冲沟,冲沟内有水,地势狭窄。出口坡度陡,为黄土覆盖,并有大量植被,出口前方为一冲沟,沟内地势平缓,沟内经过开采,原有地形已改变。隧道进口里程DK194+082,出口里程DK194+450,全长368m 。隧道位于半径为5000m 曲线上,隧道内坡度为7.5‰的下坡,最大埋深61.08m 。隧道进出线间距4.49m ,DK194+340至出口线间距为4.40m 。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2.1工程地质 (1) 隧道洞身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老黄土,奥陶系下统灰白色石灰岩。 地层描述如下: 老黄土:稍湿、坚硬状态,具垂直节理; 奥陶系下统灰白色石灰岩:强风化~弱风化,节理发育,岩层产状195°∠15°。 (3)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04m 。 (4)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地震基本烈度VI 度。 1.2.2 水文地质 隧道洞体内土石界面有地下水。

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城市下穿隧道主体工程技术标 第一章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下穿隧道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参考资料; 1.1.2下穿隧道工程投标疑问的答复; 1.1.3现场调查资料;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与此工程相关的施工规范、规程、评定标准,及施工技术资料; 1.1.5我公司的施工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指导思想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施工,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者指导思想如下: 1.2.1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公路施工经验的老同志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组成老中青三结合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完成该工程的施工。 1.2.2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1.2.3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生产能力。 1.2.4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1.2.5质量控制:进一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2

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施工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 1.3编制原则 1.3.1招标文件标准的原则,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标书的语言、规格严格执行招标文件的规定,标准统一,格式规范。 1.3.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符合本项目涉及的建筑、土建结构、道路交通、降水、通风、给排水、消防、供电、照明、监控相关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规定。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1.3.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单位施工优势,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确保施工组织的合理性。 1.3.4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1.3.5坚持遵循ISO9002标准: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优质、高效、重信、守诚,完成业主要求的质量目标。 1.3.6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1.3.7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1.3.8充分发挥我公司施工技术力量优势的原则。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隧道工程试卷及答案解析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全新整理)1月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隧道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608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明洞分为____________式明洞和____________式明洞。 2.隧道的防排水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隧道照明基本上可划分为:接近段、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段和____________段。 4.隧道墙壁往往给驾驶员以危险感,惟恐与之冲撞,导致车辆多向左偏移而减少了车道有效宽度、交通容量降低,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效应。 5.岩石坚固性系数分类法又称为“f”值分类法或____________分类法。 6.在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受到影响的这部分岩体称之为____________。 7.新奥法提出围岩体和支护视作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____________是主要的承载单元。 8.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荷载和____________荷载。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山岭隧道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改善线形、提高车速、节省时间、( ) A.疏导交通 B.简化施工 C.减少用地 D.缩短里程 2.隧道纵坡通常不小于0.3%,并不大于( ) A.1% B.2% C.3% D.4% 3.在隧道地质调查中常用的物理探测方法是( ) A.钻探法 B.弹性波法 C.踏勘法 D.导坑法 4.采用沉管法或明挖法施工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_衬砌。( ) A.圆形 B.喷混凝土 1

中南大学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铁路山岭隧道课程设计指示书 . 隧道教研室. (注:可供公路隧道设计者参考,基本方法一样。) 一、原始资料 (一)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沙口坳隧道穿越地段岩层为石灰岩,地下水不发育。其地貌为一丘陵区,海拔约为150米。(详细地质资料示于隧道地质纵断面图中)。 (二) 线路条件 本隧道系Ⅰ级干线改造工程,单线电力(或非电力)牵引,远期最高行车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外轨最大超高值为15厘米,线路上部构造为次重型,碎石道床,内轨顶面标高与路基面标高之间的高差为Δ=70厘米,线路坡度及平、纵面见附图,洞门外路堑底宽度约为11米,洞口附近内轨顶面标高: 进口:52.00米出口:50.00米 (三) 施工条件 具有一般常用的施工机具及设备, 交通方便, 原材料供应正常, 工期不受控制。附:(1) 1:500的洞口附近地形平面图二张; (2)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附有纵断面总布置图)一张。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 确定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定出隧道长度; (二) 在1:500的地形平面图上绘制隧道进口、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线; (三) 确定洞身支护结构类型及相应长度,并绘制Ⅳ类围岩地段复合式衬砌横断面图一张(比例1:50); (四) 布置避车洞位置; (五) 按所给定的地质资料及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并绘制施工方案横断面

分块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 (六) 将设计选定的有关数据分别填入隧道纵断面总布置图的相应栏中,并写出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应完成的设计文件 所有的图纸均应按工程制图要求绘制,应有图框和图标。最后交出设计文件及图纸如下: (一) 标明了洞门位置及边、仰坡开挖线的1:500洞口附近地形平面图两张,图名为“沙口坳隧道进口洞门位置布置图”和“沙口坳隧道出口洞门位置布置图”; (二) 参照标准图绘制的1:50衬砌横断面图一张,图名为“Ⅳ类围岩衬砌结构图”; (三) 隧道纵断面总布置图一张,图名为“沙口坳隧道纵断面布置图”; (四) 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内容有: 1.原始资料 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②线路条件; ③施工条件等。 2.设计任务及要求 3.设计步骤 ①确定洞口位置及绘制边仰坡开挖线的过程 应列出有关参数如b、c、d等值的计算,详细表述清楚各开挖面的开挖过程; ②洞门及洞身支护结构的选择,标明各分段里程、不同加宽的里程; ③大小避车洞的布置; ④施工方案比选: 包括施工方法的横断面分块图及纵断面工序展开图。 四、设计步骤 (一) 隧道洞门位置的确定 洞门位置的确定与洞门结构形式、边仰坡开挖方式、洞口附近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通常采用先在1:500的洞口地形平面图上用作图法初步确定洞门位置, 然后在实地加以核对和修正。 为了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 《隧规》提出了“在一般情况下,隧道宜早进洞,

隧道工程试卷自考试题浙江省

隧道工程试卷自考试题浙江省2007年1月隧道工程试卷自考试题浙江省2007年1月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隧道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6081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5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埋置较浅的隧道,一般采用__________施工,埋置较深的隧道则多采用__________施工。 2.隧道纵坡通常不应小于__________,并不大于__________。 3.明洞主要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长隧道照明基本上可划分为:接近段、入口段、过渡段、__________段和__________段。 5.围岩结构状态的完整程度包括了两个含义,一是组成岩体的__________,二是这些岩块的__________。

6.围岩压力类型有垂直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用机械方法加固隧道围岩,可设锚杆,张挂金属网,可以提高喷混凝土支护层的抗拉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 9.穿越溶洞区应按具体情况以“避、__________、__________、越、绕”的方法处理。 10.盾构通常由盾构壳体、推进系统、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 A.2/3 B.1/3 C.1/2 D.3/4 2.道路隧道控制坡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问题。( ) A.涌水 B.排水 C.施工 D.通风 3.平行隧道的中心距,如果把地层看作完全弹性体时,约为开挖宽度的__________倍。( ) A.2 B.3 C.4 D.5

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通风计算 1基本资料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车道数、交通条件:2车道、单向 =80km/h 3.设计行车速度:u r 4.隧道长度:1340m;隧道纵坡:1.5% 5.平均海拔高度:1240m;隧道气压:101.325-10×1.24=88.925 6.通风断面面积:62.982 m,周长为30.9m 7.洞内平均温度:12℃,285K 2通风方式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交通量预测,近期(2013 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7465辆/每日,远期(2030年)10963辆/每日,隧道为单洞单向交通,设计小时交通量按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0%计算,故近期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为747辆/h,远期为1096辆/h。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车辆组成和汽柴比,将其换算成实际交通量,小客车:20%,大客车:27.2%,小货车:7.8%,中货车:20.6%,大货车:20.1%,拖挂车:4.3%,汽柴比:小客车、小货车全为汽油车;中货 0.39:0.61;大客 0.37:0.63;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结果如表6.1所示 表6.1车辆组成及汽柴比 可按下列方法初步判定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由于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则可用公式(6.1) L*N≤2×105式(1) 式中:L——隧道长度(m);

N ——设计交通量(辆/h )。 其中L 、N 为设计资料给定,取值远期为N=1096辆/h ,L=1340m 由上式,得 1340×1096=1.46×106 >2×105 以上只是隧道是否需要机械通风的经验公式,只能作为初步判定,是否设置风机还应考虑公路等级、隧道断面、长度、纵坡、交通条件及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由初步设计可知知本设计需要机械通风。 3 需风量计算 CO 设计浓度可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查表按中插值法的再加上50ppm 。设计隧道长度为1340m ,查表知ppm =ppm δ()292。交通阻滞时取 =300ppm δ。烟雾设计应按规范查表,设计车速为80km/h ,k (m 2)=0.0070m -1 。同时,根据规范规定,在确定需风量时,应对计算行车速度以下各工况车速按20km/h 为一档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交通阻滞时的状态(平均车速为10 km/h ),鹊起较大者为设计需风量。 CO : n m m m-1f =?∑ (N )219×1.0+110×7+85×2.5+88×5+188+138+220+48=2235.5 烟雾:n m m m-1 f =?∑ (N )188×1.5+138×1.0+220×1.5+48×1.5=822 3.1 CO 排放量计算 CO 排放量应按式(6.2)计算 61 1()3.610n CO 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式(2) 式中:CO Q ——隧道全长CO 排放量(m 3/s ); co q ——CO 基准排放量(m 3/辆·km ),可取为0.01 m 3/辆·km ; a f ——考虑CO 车况系数查表取1.0; d f ——车密度系数,查表取0.75; h f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海拔高度取1240m 查表取1.52; m f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查表; iv f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查表取1.0; n ——车型类别数; m N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查表。 稀释CO 的需风量应按式(6.3)计算

隧道工程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打印版】

1.水工隧道: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导流隧洞、泄洪隧洞、排沙隧洞 矿山隧道:运输巷道、给水巷道、通风巷道 2. 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的总要求: (1)查明隧道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底层岩性、构造; (2)查明隧道是否通过煤层、膨胀性地层及有害矿体等; (3)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对隧道通过的影响,特别是洞口位置及边坡仰坡影响; (4)查明隧道附近井、泉的分布情况,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水质来源; (5)对深埋隧道做隧道地温升温预测; (6)综合分析岩性、构造、地下水分析围岩级别; (7)在隧道洞口需要接长明洞,查明洞底工程地质条件; (8)查明横洞、平行导坑、竖井、斜井等工程地质条件。 3. 地层、岩性调查时要特别注意软弱岩层和特殊岩层的分布和厚度。 4.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①岩体是处于一定的天然应力作用之下的地质体; 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 ③岩体是由结构面分割的多裂隙体; ④岩体具有各向异性; ⑤岩体具有可变性。 5. 初始应力:天然应力这种状态是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在应力,可称之为岩体的初始应力,也称地应力。 6. 岩体的初始应力主要是由于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和地质低温作用引起的。地温在深部岩体中作用明显。 7. 岩体中的结构面按成因可以分为:(1)原生结构面(2)构造结构面(3)次生结构面 8. 风化作用普遍存在,风化作用随着深度逐渐减弱,改变了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不同。 9. 风化岩石按风化的剧烈程度分为若干级:全风化带W4、强风化带W3、中风化带W2、弱风化带W1核微风化带(新鲜)五带。

10.岩石的质量指标:RQD=求和li/L*100% 12.不同岩体条件中开挖隧道后岩体所表现出的性态分为:充分稳定、基本稳定、暂时稳定和不稳定四种。 13.围岩分级的基本要素:(1)与岩性有关(2)与地质构造有关(3)与地质状况及岩性综合因素有关。 14. 以岩石强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分为:坚石、次坚石、松石和土。 15. 以岩石质量为指标的分级方法--RQD法 RQD=(10cm以上岩芯累计长度)/(单位钻孔长度)*100% 16.综合多因素提出的分级方法: 岩体质量--Q分级法 Q=RQD/Jh*Jr/Ja*Jw/SRF 17. 目前铁路隧道围岩分级采用以围岩稳定性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18. 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19. 根据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c分为5级:极硬岩、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Rc>60 30~60 15~30 5~15 Rc<5 20.隧道级别修正:围岩级别应在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进行修正。 22.地下水对围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软化围岩;②软化结构面;③承压水增加滑动力,使围岩失稳。 23.风化作用的影响:隧道洞深埋深较浅,应根据围岩受地表的影响状况进行修正。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围岩仅受地表影响时,应较相应围岩降低1~2级。 24.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v表示 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1.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两大因素为依据。 2.越岭线上选址:宁长勿短、宁深勿浅、避免洞口深挖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城市排水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60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段泽琪 (课程设计时间: 6月15日—— 6月19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3) 3.2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 (6) 3.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7) 3.4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8) 3.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8) 3.6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9) 3.7 设计计算………………………………………………………………………

10 4.总结……………………………………………………………………………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要求: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1. 课程设计目的 (1) 经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2) 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污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3)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2) 设计内容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①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②选择各种处理构筑物形式,并进行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书中要附计算草图); ③估算各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④进行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6086工程监理真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监理》试题 课程代码:060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对各项工程的内在品质进行施工前的数据采集是( D ) A.验证试验B.工艺试验C.抽样试验D.标准试验 2.承包人开挖基坑的范围超过了合同技术规范规定的超挖上限,虽然没有变更令,监理工程师(B )A.应追究承包人B.对超过上限部分不予计量 C.应和承包人协商处理D.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超挖部分予以计量 3.开放交通需经(A ) A.监理工程师批准B.业主批准 C.承包人批准D.承包人和业主批准 4.“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提出人是( B ) A.泰勒B.菲根堡姆C.休哈特D.以上都不对 5.影响路基工程质量和产生病害的基本前提是( C ) A.水B.设计不合C.地质条件D.施工不合理 6.隧道标准开挖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及时、正确的(B ) A.通风B.支护C.排水D.排除废弃土石 7.下列属于隧道开挖方式的是( B ) A.全断面法B.盾构法C.台阶法D.导坑超前法 8.沥青路面终压的目的是() A.消除论迹B.整平和稳定C.消除沉降D.密实和成型 9.对可疑数据的取舍,当试验次数较多时,用3倍标准偏差作为可疑数据取舍的范围的方法是()A.格拉布斯法B.肖维纳特法C.拉依达法D.以上都不对 10.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是() A.分项工程B.单位工程C.整体工程D.分部工程 11.可以衡量路基压实效果的指标是() A.含水量B.密度C.压实度D.干容重 12.目前最常用的无机结合料不包括() A.水泥B.沥青C.粉煤灰D.石灰 13.属于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的责任的是(D ) A.提出各项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程序B.系统纪录并分析整理各项质量成果 C.监督、检查和检验工程质量D.明确质量标准,评定工程质量 14.一般情况下,当隧道长度(m)与隧道的车辆高峰小时通车量(辆/h)的乘积小于600时,采用( A )A.自然通风B.机械通风C.空气调节D.集中通风 15.围岩性质不包括(D ) A.物理性质B.水理性质C.力学性质D.工艺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d、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衡量摄像机的技术指标有(ABC ) A.清晰度B.照度C。信噪比 D.速度E.宽度 17.砂井施工可采用(BCD )

(整理)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轮廓优化断面设计资料

(整理)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轮廓优化断面设 计

实例一 2.2 隧道横断面优化设计 2.2.1概述 公路隧道横断面设计,除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洞内路面、排水、检修道、通风、照明,消防、内装、监控等设施所需要的空间,还要考虑仰拱曲率的影响,并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出安全、经济、合理的断面形式和尺寸。 10多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规模扩大,各地在设计隧道横断面时标准不统一,隧道轮廓有采用单心圆的,有三心圆的,既有尖拱又有坦拱,曲率不一。甚至,同一公路上出现几种内轮廓的断面,这既影响洞内设施的布置,又不利于施工时衬砌模版的制作。而在国外和我国的铁路隧道中,已推动了断面的标准化。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和内力分析,我们认为,应该采用拱部为单心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仰拱与侧墙间用小半径圆弧连接。对于同一隧道,应该采用相同的内轮廓形式。 根据隧道断面应具有适应应力流和变形的合理形状,同时要适应围岩条件、净空要求。本隧道的围岩级别为Ⅲ、Ⅳ和Ⅴ级,按规范要求,需要设置仰拱,同时要求设计为两车道,所以采用三心圆断面设计。 2.2.2 影响隧道衬砌结构内轮廓线的因素 这里所指的隧道横断面是隧道衬砌和基底围岩或仰拱所包围部分的大小和形状。公路隧道不仅要提供汽车行使的空间,还要满足舒适行使、交通安全、防灾等服务的空间。因此,隧道的断面不仅要满足要求的道路宽度及建筑限界,还要有设置通风、照明、内装、排水、标志等的设置空间,也要确保维修检查的监视员通道的设置空间。 所考虑的因素有[3]: 1. 须符合前述的隧道建筑限界要求,结构的任何部位都不应侵入限界以内,应考虑通风、照明、安全、监控等内部装修设施所必需的富余量; 2.施工方法,确定断面形式及尺寸有利于隧道的稳定;

地铁车站区间隧道工程技术标及施工图纸

目录 一、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2.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 1.2.2质量保证原则 (1) 1.2.3技术可靠原则 (2) 1.2.4确保工期的原则 (2) 1.2.5科学配置的原则 (2) 1.2.6突出环保、水保,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2) 1.3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简介 (2) 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 1.4.1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4) 1.4.2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 (5) 2工程概况 (6) 2.1项目概况 (6) 2.2招标内容 (6) 2.3本标段工程概况 (6)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7) 3.1主要环境与地形地貌 (7) 3.1.1地形、地貌 (7) 3.1.2道路、交通 (8) 3.1.3地面构筑物 (8) 3.1.4与胶州湾隧道的关系 (8) 3.2沿线地层特性 (8) 3.2.1岩土体性状 (8) 3.2.2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13)

3.3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13) 3.3.1区域地质构造 (13) 3.3.2场区地质构造 (14) 3.3.3地震地质特征 (17) 3.4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19) 3.4.1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19) 3.4.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20) 3.4.3地下水埋藏深度 (20) 3.4.4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20) 3.4.5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20) 3.4.6岩土体渗透性 (21) 3.5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注意事项 (22) 3.5.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22) 3.5.2地震效应 (22) 3.5.3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24) 3.5.4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岩土 (24) 4隧道平面及纵断面 (25) 4.1区间隧道平面 (25) 4.2区间隧道纵断面 (26) 4.3隧道横断面 (26) 4.4初期支护结构 (27) 5工程特点、重点、技术难点 (30) 5.1工程特点 (30) 5.1.1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处理难度大 (30) 5.1.2隧道施工通道少,施工组织难度大 (31) 5.1.3环形斜井,施工通风难度大 (31) 5.1.4陆域段隧道穿越建筑物(管线)多,环境复杂 (31) 5.1.5隧道结构复杂,施工方法变化多样 (31)

课程设计模板

附件2: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 (课程名称) 整体教学设计 (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 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 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标准、规范),运用××(知识),做××(事情))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每个项目的多个情境。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隧道工程试卷及答案解析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2021年10月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隧道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0608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为保证隧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通常需要修筑________________建筑物和________________建筑物。 2.明洞分为________________明洞和________________明洞。 3.水底隧道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_______部分组成。 4.光线在污染空气中的透过量与在洁净空气中的透过量之比称为________________。 5.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普氏理论认为在松散介质中开挖隧道,在其上方会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 8.衬砌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一部分结构有离开围岩形成________________区的趋势,另一部分压紧围岩形成________________区。 9.在弹性抗力的计算上,有________________理论和________________理论。 10.盾构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______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隧道从两端向中间施工时,一般设置“人”字坡,这主要是考虑()。 A.运输方便 B.通风 C.排水 D.缩短长度 2.水底隧道从重要性和安全性上考虑宜采用()通风。 A.纵向式 B.全横向式 C.半横向式 D.混合式 3.在照明设计中,车速和()是两个主要基准值。 A.洞内亮度 B.洞外亮度 C.野外亮度 D.隧道长度 4.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包括自重应力和()。 A.膨胀应力 B.释放应力 C.构造应力 D.残余应力 5.我国道路隧道围岩分类是以()为基础的。 A.围岩强度 B.围岩稳定性 C.围岩的结构面发育程度 D.岩石坚固性系数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