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以下是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2+30.6-0.42×36÷2

100-152×0.30.6÷0.2

·

0.2+0.32×1.3

2.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加法、减法和除法意义相同,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1)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2)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

思考: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1)出示两道题:

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改编成小数乘除法计算:1.42×2.34.182÷1.23

(要求: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师提问.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数乘除法都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3)根据,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三)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计算后说一说各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 (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写)

·

37.5×1.03(积是三位小数)

8.7÷0.03 (商是整数)

3.13÷15(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要除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要先通分)

(四)法则中的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请同学们根据a与0,a与1和a与a的运算分类.(a作除数时不等于0)

分类如下:

第一组:a+0=aa-0=aa×0=00÷a=0

第二组:a×1=aa÷1=a

第三组:a-a=0a÷a=1

(五)验算.【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1.根据四则运算的关系,完成下面等式.

2.思考:怎样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再计算,并进行验

·

算.

4325+37947.5-7.6518.4×75

84×587.1÷0.57 ÷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总结了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三、随堂练习.

1.根据43×78=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

43×0.78=0.43×7.8=

33.54÷0.78=3354÷0.43=

2.在○里填上“>”“<”或“=”.

○12×○12÷3×2

÷○12÷○12÷2×3

3.思考:7.6÷0.25的商与7.6×4的积相等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624÷56 -

×4.5×5.02

五、板书设计

·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由极限定义来求极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行的,因此需寻求一些方法来求极限。 定理1:若B x g A x f ==)(lim ,)(lim ,则)]()(lim[x g x f ±存在,且 )(lim )(lim )]()(lim[x g x f B A x g x f ±=±=±。 证明: 只证B A x g x f +=+)]()(lim[,过程为0x x →,对0,01>?>?δε,当 100δ<-?δ,当2 00δ<-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概念总结知识讲解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概念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叫做加法。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验算)减数=被减数-差(验算) 被减数=减数+差(验算) (★常考:验算:注意:①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②补零,③得数写第一个结果,用最简洁的方式。④细心验算) 2、乘、除法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算,叫做乘法。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验算)除数=被除数÷商(验算) 被除数=商×除数(验算) 3、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乘、除谁在前,先算谁) 6、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7、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不能作除数,可作被除数。(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 8、在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定要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依次计算。 (常考:列综合算式:①要用原题中的数据,不是自算的,②题目里从上到下先算谁,再算谁,找出运算顺序,③考虑小括号与中括号) 9、租船:坐满最便宜。 假设全部租大船,求出价格。假设全部租小船,求出价格。 多租价格低的,不留空位最省钱。 (常考:景区选方案,细心计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四则运算关系的题目及分析

四则运算的关系 例一:两数之积是380,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减去3,积就等于320,原来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因为“a×b=380”,其中一个因数减去3,所以“a×(b—3)=320”,又因为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所以“a×b—a×3=320”,已知a ×b=380,所以380—a×3=320,a×3=60,a=20,则b=19。 解:(380—320)÷3=20······一个因数 380÷20=19······另一个因数 1、两数相乘,若一个因数增加1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增加168,若另一个因数增加14,这个因数不变,积增加420。那么原来的积是多少? 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增加36,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5,这个因数不变,积就减少120,原来的积是多少? 3、一个学生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5误写成3,得到的乘积是516,正确的积应为540,这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例二:一个因数是10,积比另一个因数多630,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析:因为“积=a×b(10)”,那么积应是第一个因数的10倍,又因为“积—a=630,积=a×10,所以积—a=a×10—a=9a”,积比第一个因数多9倍。 解:630÷(10—1)=70 1、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比乘积小140,这个乘法算式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9,积比另一个因数多720,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3、一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9,把两个因数乘得的积相加得319,

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例二:小明在做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3写成33,结果得到商12,还余15,正确的商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根据错误的商,先求出被除数是多少,然后根据正确的被除数除以除数,从而得到我们要求的商。 (33×12+15)÷43=9 (24) 1、小强在做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小明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结果是220.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3、张妮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15当成151,得到的商为30,还余1,正确的商是多少? 4、小明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574错写成745,这样商比原来多了10,而余数比原来少9.请你计算正确的除数和余数。 5、小明做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9错写成6,把被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8,这样算得的结果是806.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6、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原来两个数相加得正确结果是多少?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_教案教学设计_8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整体感知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意义和法则分散在一至六年级,本课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认请四则运算意义和法则的本质,在复习中把知识条理化,在整理中形成比较完整知识结构。由于本课涉及的意义和法则的内容均是旧知识,在本课教学中力戒重复旧知,而把重点应放在知识整理,运用归类,比较等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难点是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特点的高度概括。针对本课意义、法则、文字,表述内容较多,整理和复习时要多学一些典型实例,通过具体实例来整理复习意义和法则,既能减轻不必要的思维难度,又能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环境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另外,整理复习课不同于其它新授课的课堂结构,往往是复习和整理浑然一体,在复习的同时整理,在整理中加深和提高。教学内容:教材p90、91、92,练习二十1—6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能力,比较异同能力,形成知识结构能力。 2.运用法则熟练、灵活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教学重点: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整理四则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对四则计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幻灯片。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1.四则运算的意义。(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意义:[用具体实例说明四则意义,不仅避免死记硬背,而且还能唤起学生记忆,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2)观察表格。请同学观察课本90页表格,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则意义相同?哪则意义有扩展?学生回答。(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意义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表示为:[通过看表格,指出知识的异同点,通过画图式,弄清知识间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对同一层面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纵向认识,弄清了横向关系,形成了知识网络。] 2.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①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学生回答,它们的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学生进入高年级,要不断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加以总结和概括,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①出示两道题:对照上面两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再把上面两道题

极限的四则运算教案(1)

2.4 极限的四则运算(一) 古浪五中---姚祺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函数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2.会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求较复杂函数的极限; 3.提高问题的转化能力,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转化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并能使用它求一些复杂数列的极限. 2.从函数极限联想到数列极限,从“一般”到“特殊”. (三)情态与价值观 1.培养学习进行类比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习总结、归纳的能力,学会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转化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的实践能力。 (四)高考阐释: 高考对极限的考察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考察基本运算,此类题目的特点在于需要进行巧妙的恒等变形,立足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难点:难点是运算法则的应用(会分析已知函数由哪些基本函数经过怎样的运算结合而成的). 【教学过程】 1.提问复习,引入新课 对简单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图象或通过分析函数值的变化趋势直接写出它们的极

限.如 1lim ,2121lim 1 1==→→x x x x . 让学生求下列极限: (1)x x 1lim →; (2)x x 21lim 1→; (3))12(lim 21+→x x ; (4)x x 2lim 1→ 对于复杂一点的函数,如何求极限呢?例如计算??? ? ?+→x x x 21lim 1即x x x 212lim 21+→,显然通过画图或分析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它的极限值是不方便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有关极限的运算法则,通过法则,把求复杂函数的极限问题转化为求简单函数的极限. 板书课题:极限的四则运算. 2.特殊探路,发现规律 考察x x x 212lim 21+→完成下表: 根据计算(用计算器)和极限概念,得出2 3212lim 21=+→x x x ,与1lim 2121lim 11==→→x x x x 、 对比发现:2321121lim lim 21lim 212lim 11121=+=+=??? ? ?+=+→→→→x x x x x x x x x x . 由此得出一般结论: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如果b x g a x f x x x x ==→→)(lim ,)(lim 0 0,那么 []b a x g x f x x ±=±→)()(lim 0 []b a x g x f x x ?=?→)()(lim 0 )0()()(lim 0≠=??????→b b a x g x f x x 特别地:(1)[])(lim )(lim 0 0x f C x f C x x x x →→?=?(C 为常数) (2)[])N ()(lim )(lim *00∈??????=→→n x f x f n x x n x x

小学生四则运算题目解读

完成“小学生四则运算辅助练习系统”,实现如下功能:加法 混合运算

参数设置 练习记录 结束练习

参考函数及相关变量(仅供参考) int menu(void); // 显示菜单 void optAdd(void); // 加法运算void optSub(void); // 减法运算void optMul(void); // 乘法运算void optDiv(void); // 除法运算void optMixed(void); // 混合运算void optSet(void); // 参数运算void optList(void); // 学习记录void optBye(void); // 退出程序 void JudgeGrade(void); // 计算成绩void getInput(char *,int); // 获取数据void echoInfo(int); // 提示信息 int getSettings(); // 获取参数 int writeSettings(); // 保存参数 int getLogs(); // 获取记录 int writeLogs(); // 保存记录 struct log{ char time[80]; // 练习时间 char level[10]; // 练习难度 char type[10]; // 习题类型 int duration; // 花费时间 int ok; // 正确题数int err; // 错误题数 float acc; // 正确率 };

/*iMax:表达式中最大值;iNumbers:每次最多出题数;iRetrys:允许重做次数;iLevel:难度;iOK:每次正确数;iFail每次错误数*/ int iMax=9, iNumbers=5, iRetrys=2, iLevel=1, iOption = 1, iOK=0, iFail=0; char levelInfos[][10] = {"NULL","简单", "标准", "复杂"}; char typeInfos[][10] = {"NULL","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混合"}; /*计时*/ clock_t tStart, tFinish; int duration; 需要用到的系统函数(请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查询) 求当前时间的函数 随机数函数

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定律的复习-精

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定律的复习-精 2020-12-12 【关键字】地方、认识、问题、系统、加深、掌握、规律、特点、位置、能力、作用、关系、提高 教学内容:教材第14l页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应用,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通过复习,要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进一步认识一些运算的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运算的定律、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5+20= 75—55= 75—20=

提问:你能说出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出示加法定义)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两道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出示减法定义)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 谁再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出示乘法定义)根据乘法的意义,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吗?什么叫做除法?(出示除法定义)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并且从上面的每组题可以看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我们能不能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呢?请看期末复习第1题。 2.四则运算意义的应用。 (1)请同学们先看第(1)题。谁来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呢?(按照编的题板书) 提问:这道题为什么是加法应用题? 谁能根据编出的加法应用题来编两道减法应用题?(指名学生口头编题) 提问:这两题都是已知加法里的什么数,要求什么数? (2)请同学们再看第(2)题。谁来编一道乘法应用题呢?(按照编的题板书)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设limAn=A,limBn=B,则有 法则1:lim(A n+B n)=A+B 法则2:lim(An-Bn)=A-B 法则3:lim(An ? Bn)=AB 法则4:lim(An/Bn)=A/B. 法则5:lim(An的k次方)=A的k次方(k是正整数) (n T+R的符号就先省略了,反正都知道怎么回事.) 首先必须知道极限的定义: 如果数列{Xn}和常数A有以下关系:对于?£> 0(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N,使得对于满足n > N的一切Xn,不等式|Xn-A| v &都成立, 则称常数A是数列{Xn}的极限,记作limXn=A. 根据这个定义,首先容易证明:引理1: limC=C.(即常数列的极限等于其本身) 法则1的证明: ?/ limAn=A,二对任意正数 &存在正整数N?,使n > N?时恒有|An-A| v&①(极限定义)同理对同一正数&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Bn-B| v 设N=max{N ?,N?},由上可知当n > N时①②两式全都成立. 此时|(An+Bn)-(A+B)|=|An-A)+(Bn-B)| < |An-A|+|Bn-B| v & + & =2 &. 由于&是任意正数,所以2&也是任意正数. 即:对任意正数2 &存在正整数N,使n > N时恒有|(An+Bn)-(A+B)| v 2 &. 由极限定义可知,lim(An+Bn)=A+B. 即:对任意正数C&存在正整数N,使n > N时恒有|C ? An-CA|v C&. 由极限定义可知,lim(C ? An)=C?A若C=0的话更好证) 法则2的证明: lim(A n-B n) =limA n+lim(-B n)(法则1) =limAn+(-1)limBn (引理2) =A-B. 为了证明法则3,再证明1个引理. 引理3:若limAn=0,limBn=0,则lim(An ? Bn)=0. 证明:?/ limAn=0,二对任意正数 &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An-0| v &③(极限定义)同理对同一

(完整版)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 (x )=x+x 2 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x)=x 2 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 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 / x x y =,即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00/0x x x f x f y -=- 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 ),(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x f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x f , 称这个函 数)(/ x f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四则运算解读

《四则运算》说课 :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一、先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的试题,并能够进行同一类型题的简单口算,本节课把理解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同时体会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进行应用。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往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知识的综合学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把学习内容展现出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声音、色彩、动画等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数量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重、难点分析:1、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2、难点: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和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方法。通过远程资源的展示,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四、说教法、学法: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节课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导入,深入探究生活与数学的转化规律,突出课堂的平等对话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发现有关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层次。进而整理出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展示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整体教学思路,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同时情境的创设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感受知识的转化和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五、说远程教育资源的分析与利用:我校是农村远教模式二,在上课之前我观摩了远教资源优秀教师的上课录象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远程资源教学过程中我体现了几个理念:1、由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启发者、促进者和活动组织者。2、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3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4、远程资源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六、说教学过程:本着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获得新知的思想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引入主题图:同学们,在一年四季中你喜欢什么季节?如:春天,春暖花开。冬天,冬天的雪美等等。学生回答后,教师:那我们今天从冬天里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多媒体主题图,老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再个别回答。只要学生回答对都给于肯定。同时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条件和问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 课题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 明 本节课内容是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方法、四则运算的一些特殊情况和四则混合运算。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其含义,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而对于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混合运算,教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回顾相关知识,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精选例题和练习,以达到更好地巩固知识的目的。 学习目 标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数的四则运算。 2.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 点 熟练、准确地进行数的四则运算。 学习难 点 运用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问题。 学前准 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 排 1课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小学阶段,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数的运算,我们 学过哪几种运算? 指名学生回答。(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归纳、整理四则运算 的知识。 学生认真倾听教 师谈话,进入复 习。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四则运算的意义。 (1)课件出示下表,你能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 含义吗? (2)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配合学生回答,教 师可完成上表。 2.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1)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例1下列计算对吗?错误的请更正过来。 (2)提问: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 什么? 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例2 36.5×18 4.28÷1.2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1.(1)学生举例 说明四种运算的 含义。 (2)学生回答教 师所提出的问题。 2.(1)学生独立 完成例1。 (2)①相同数位 对齐。 ②先通分,化成同 分母分数后才能 直接相加减。 (3)学生结合例2 汇报乘、除法法 则。 3.学生结合实例 理解四则运算中 的一些特殊情况, 并完成填空。 4.(1)学生回顾 四则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 (2)学生小组交 流并汇报。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第二学段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本单元主要包括“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同级运算、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回忆,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学习,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以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加强板书示范,采用画下划线、标箭头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通过解决“跷跷板乐园”等情境中的问题,呈现矛盾冲突,在自主探索、对比交流中,使学生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规定的合理性,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后,对7+(4×3)这一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重点解读,以“为什么要加括号?”等问题,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道理,顺势引出同样能够正确反映运算顺序且简单的算式“7+4×3”,最后通过“7+(4×3)”“7+4×3”两个算式的对比,使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规则用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及追求简洁的数学表达的目的,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3.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先思考运算顺序再计算的解题习惯,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形成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的技能。 4.设计“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根据表格,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等练习,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反馈交流中,逐步学会合理使用小括号,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动态地化解练习难点,如在联系十一第9题的练习中,教师可将各个题目的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用磁性板条贴于黑板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让学生经历综合算式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规范地读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和列综合算式是知识经验,借助色条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烤面包”“买面包”“挖水沟”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知识经验,把已知信息在色条图上表示出来,直观地发现和提出中间问题,并借助色条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的支撑。 2.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借助色条图理解问题(两步计算)的策略,在反思、总结中,让学生明白“要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中间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同时更要注重指导与鼓励,让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学会认真倾听,理解他人想法,逐步实现算法的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主讲:陈晓林时间:2012-2-2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x)=x+x2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x)=x2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Skip Record If...?在?Skip Record If...?处附近有定义,如果?Skip Record If...?时,?Skip Record If...?与?Skip Record If...?的比?Skip Record If...?(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Skip Record If...?无限趋近于某个常

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Skip Record If...?在?Skip Record If...?处的导数,记作?Skip Record If...?,即?Skip Record If...?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Skip Record If...?上点(?Skip Record If...?)处的切线的斜率因此,如果?Skip Record If...?在点?Skip Record If...?可导,则曲线 ?Skip Record If...?在点(?Skip Record If...?)处的切线方程为?Skip Record If...?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Skip Record If...?在开区间?Skip Record If...?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Skip Record If...?,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 ?Skip Record If...?,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Skip Record If...?, 称这个函数 ?Skip Record If...?为函数?Skip Record If...?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4. 求函数?Skip Record If...?的导数的一般方法: (1)求函数的改变量?Skip Record If...?2)求平均变化率?Skip Record If...?(3)取极限,得导数?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5.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二)、探析新课 两个函数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导数的和(差),即 ?Skip Record If...? 证明:令?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即?Skip Record If...?. 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七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解决问题(例5)。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例如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可放手让学生解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把814 km与1142km合在一起,即把814与1142合成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后,通过“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在此基础上,概括加法的意义,进而概括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由解决问题到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是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丰富、梳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材设置了4道例题,依次教学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0的运算特性,四则混合运算等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例如,在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之后,可引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归纳整理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则运算的关系

四则运算的关系 例一、31×□-□×27=24,如果两个□内的数相同,这两个□内应该填上的数是___。 例二、小明做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9号写成了4,把十位上的0写成了6,这样算得的差是199,正确的差是多少? 练习:1、小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8写成了5,把十位上的0写成了6,这样算得的差是234,正确的差是多少? 2.如果ab×65=48ab,那么ab=() 例三、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9,余数是3,。已知甲数、乙数、商和余数的和示6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练习: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8,余数是5,已知甲数、乙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甲数是多少? 例四、两个数的和是79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若把0去掉,则刚好与另一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练习:一个因数是10,积比另一个因数多630,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综合练习: 1、□÷△结果是:商为10,余数为5.那么△的最小值是多少? 2、如果25×□÷3×15+5=2005,那么□=___。 3、一个数除以9,商和余数相同,这个数最大值是多少? 4、在一个减法运算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差是 建树的3倍,减数是多少? 假设法解题 例一、鸡兔同笼,共100个头,320只脚,鸡兔各多少只?

练习:电影院放映一部大片,共售出头等、二等电影票1050张,共收款8700元,头等票每张10元,二等票每张6元,问售出头等、二等电影票各多少张? 例二、现有大小油桶50个,每个大桶可装油4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油2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油20千克,问大小油桶各多少 个? 练习:现有大小塑料袋60个,每个大袋可装苹果5千克,每个小袋可装苹果3千克,小袋比大袋少装苹果60千克。问大小塑料袋各有多少个? 例三、一辆汽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4次,雨天每天只能运3次,这辆汽车运了17天,共运了139次,这些天有多少天下 雨? 练习: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14个。问这些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读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一、复习铺垫 加减5分钟口算。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 1142= 1956 或1142+ 814= 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 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 814= 1142或1956—1142 =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 ?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 组讨论。个别汇报 3 ?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上课课件--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标解读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标解读 1.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含义 数(自然数)是刻画一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的符号,运算(整数四则运算)是刻画多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之间关系的符号(组合)。

从数学发展的逻辑体系来看,加法运算是四则运算的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义:对于规定运算表示在的后面增加个的序数,如果这个序数为,那么,称为与的和。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记作:。显然,加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的定义:乘法在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加法,乘法是数自相加的缩写。一般地,对于自然数,规定乘法运算表示个相加。显然,乘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是通过加法来定义的。由于减法将出现负整数,因此,运算的集合需要从自然数集合()扩展到整数集合)。整数集合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对于,如果,则称为减的差,求差的运算叫做减法,记作:。显然,整数集对于减法运算是封闭的,而且,存在着“相反数”与“单位元”,使得,。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是通过乘法来定义的。由于除法将出现分数,因此,运算的集合需要从整数集合()扩展到有理数集合()。对于,如果,则称为与的商,求商的运算叫做除法,记作:(=)。显然,有理数集对于除法运算是封闭的,而且,存在着“相反数”与“单位元”,使得,。 2.数的运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