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范文一: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

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

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

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

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

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

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

将其送人精神病院。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

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

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

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

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

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

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

(1)康复治疗的支持。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

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

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

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

(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

病人的情绪;

(3)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来提供辅导和照顾。原文地址: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

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

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

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

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

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

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1年后,小安的

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

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

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小安患病

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

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

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

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

(1)康复治疗的支持。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

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

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

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

(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

病人的情绪;

(3)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来提供辅导和照顾。

范文二: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小张,女,1982年12月22日生,职校文化程度,未婚,无业。

从职校毕业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目前与父母同住。

二.背景资料

案主2003年从某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专业是形象设计,在考试

时,由于心里太紧张,考试没有通过。后来学校推荐案主去某超市

收银员,三个月后被辞退,之后又做过一个月服装专卖店营业员,

一直失业在家了。案主一向比较听从母亲的话,由于母亲经常催促案

主出门找工作,造成她对母亲渐渐反感,与父母的交谈也逐渐减少,家庭气氛紧张。案主本身性格内向,且在工作方面屡屡受挫,造成

内心失调,不自信,自卑感很强。案主目前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而

几乎不出门,自己也感到很苦恼。

三.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案主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使她非常灰心,再加

上自己刚参加的营业员上岗证考试没有通过,使她更感自卑。

性格问题:案主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社工在与案主多次交流过

程中,许多事情都是母亲代其陈述,案主本人只是低头默认,很少

流,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眼神中流露出迷茫。

就业技能:案主学历较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

业市场中,的确很难找到工作。

家庭关系:案主长期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对其有埋怨情绪,

家庭气氛紧张。

四.问题分析

1、就业观念:针对案主由于就业屡屡受挫,产生自卑情绪,社工从

改善就业观念入手,为她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身

的优、缺点,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性格问题:针对案主性格内向,缺少与同辈群体的接触,生活迷茫,社工认为可以让其参加团康等活动,增强她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其性格开朗起来,更快地融入社会。

3、就业技能:针对案主学历较低,无一技之长,社工认为如能解决就业问题,其许多问题可得到缓解。提高案主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是社工的目标。

4、家庭关系:针对案主长期闲散在家,家庭气氛较紧张,社工认为应与案主及其父母共同交流和分析案主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母亲认识到自己事事替女儿包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改善与女儿的交流方式。

五、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和家庭疗法相结合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案主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的,因此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充分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案主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明确界定,依靠案主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案主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案主提供服务。

案主与母亲的关系紧张,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家庭疗法,以改善母女的交流,使母女俩正确地对待案主的问题,共同朝着为案主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此外,本案例还可以邀请案主参加团康等团体活动,以增强案主对社工的信任,增加案主与同辈群体接触的机会,加速案主自身的改六、服务计划

总体目标:协助案主改变就业观念,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个人能力;改善母女关系,改善案主内向封闭的性格,促进其更快融入社会。

(一)收集并研究资料,了解案主的生活状态、主要问题,建立专业关系。

(二)与案主进行交谈,改变其就业观念,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树立新的人生目标。

(三)与案主的母亲进行沟通,缓解家庭气氛,让其认识到事事替女儿包办,对女儿一味地埋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提供案主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

(五)邀请案主参加团康活动,增强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六)根据案主的个人特点和能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其自立能力。

(七)如果就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那就帮助案主做好就业前的变。准备,鼓励她走出家门,寻找工作机会,结交一些同辈群体,使她

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而不是一味依靠社工的服务。

(八)回顾整个过程,巩固几次服务的成果,对案主及其家人的努

力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做好跟踪服务。

七、服务过程

案件来源于“社工发现”。第一次接触的方式是社工通过电话联系到

案主本人及其母亲。案主母亲对社工表示怀疑,而且拒绝社工的服务,态度相当地粗暴。但在她和案主收看了当晚电视台播放的社工

专题节目后,主动来社工点找社工寻求帮助,由于社工此时正外出

走访,所以通过电话约定下午上门服务。

第一节:首次面谈时,案主单独在家,社工发现案主由于长期呆在

家中,眼神已略显呆滞,对社工的到来表现得非常拘谨,说话吞吞

吐吐。社工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社工聊到她的兴趣爱好时,

她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社工顿时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案

主告诉社工,她喜

范文三:社会工作案例

与爱同行—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六社区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是社会工作者徐江丽与残疾人王某建立专业关系,针对王某的特殊

情况和康复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了解王某内在的心理

特性和问题,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个案访谈,提供情绪疏导、康复

医疗和家庭治疗等服务,激发王某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社

会关系,改善社会适应功能,帮助解决问题,促进王某康复、融入

社会。该案例获评民政部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奖,为

西北五省区首个获奖案例。

一、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王某,性别:女,年龄:37岁,族别:汉,婚姻状况:已婚,有一

女儿,教育程度:初中,生理特征:患精神分裂症,性格特征:孤

僻多疑,淡漠,发病时情绪急躁易怒。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丈夫是石河子市新安酒厂的工人,对王某每次发病束手无策,女儿现上小学。王某患病后住院两次,长年服药,没有工作,她的家庭也因病致困。

2.个人经历:王某初中毕业后到处打工,无固定单位。2011年3月

在绿洲医院住院后,一直未再就业,在家照顾孩子。

二、分析预估

(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1.经济、生活方面的问题。王某因病无法就业,丈夫单位效益不好工资低。因其求医问诊、子女求学、生活开销等,致使家庭生活困难。

2.康复的问题。王某病情较重,发病时常无故与邻居发生争执,在家里发泄,摔打东西,门上、楼梯扶手也被她用刀砍砸多处,给亲友

和邻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恐慌。而其女儿也因为母亲的患病,性格、心理发生变化,出现避免与他人交流、母女关系疏离等问题。王某

患病后,因需长期服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她的康复问题是这个

家庭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主要问题。

3.心理方面的问题。因长期失业、发病,有生存的压力,缺少自信,内心充满挫败感,自我认同感低。需要帮助其恢复自信心。

4.社会交往问题:性格极其孤僻,与亲戚关系疏远,几乎不同邻居交往。与外界交流也很少,信息闭塞,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较淡漠。(二)以优势视角的理论找出服务对象的优势:

1.服务对象跟他人沟通交流时表达、沟通能力较好;

2.服务对象爱好手工,喜欢编织毛衣;

3.服务对象丈夫非常关心她,尝试过各种方法和努力帮助她治病;

4.服务对象父母等家人经济相对较好,他们有时会来探望服务对象,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庭。

三、服务计划

社会工作者拜访王某和其丈夫,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了解问题的来

龙去脉,开展个案工作。根据王某的需求,设计出的个案工作方案

如下:

(一)服务目标

1、协助王某达到康复目的,提升社会功能。

2、脱离贫困,家庭和睦,增强生活信心。

3、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王某积极融入社会。

(二)服务策略

1、为王某提供情绪疏导服务。鼓励王某说出她的困境与痛苦,通过

放松技巧、心理疏导的训练使她能够自我调节心情,逐步建立起对

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

2、挖掘王某的潜在能力。鼓励王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提升她的自

我认同度,强化自尊、自我能力和价值。

3、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协助王某积极治疗,与家人共同解决她的康

复问题。积极争取残联、居委会的资源合作,为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残疾补助等扶助。

4、进行家庭治疗,重塑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5、组织王某的丈夫参加精神病患者护理知识培训班学习。

6、开展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为包括王某在内的残疾人建立社会支

持网络。

(三)服务模式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组成的,以“人在情景中”的观点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处在多重

的互动中,应把服务对象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

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是

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潜能。

家庭的经济困难和孩子出生带来的生活负担是王某造成精神分裂的

重要原因之一,而多年病痛的折磨亦使王某失去生活的信心,自卑、落寞,不与他人交流,病情愈发严重。因此引导王某的丈夫改变其

家庭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对王某的态度、协助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等,可以缓解王某的病情。

2、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心理治疗模式。治疗对象不只

是病人本人,而是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

关心,协助家庭消除异常和病态的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本案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王某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家庭经济的困难给当年王某带来压力和自卑感,家庭成员的不

和谐相处等,都是她患病的原因。尝试重塑家庭的环境,使王某的

问题得到解决。

(四)服务程序

1、接案:本案是王某的丈夫来社区领取王某残疾人证时求助的。社

会工作者首先通过会谈,了解王某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然后入

户与王某见面会谈,了解她目前的心理状况和病情,舒缓可能会产

生的不安与忧虑,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收集王某的相关资料,分析她的问题与需求进行问题诊断,找出

她的优势、劣势。确定王某问题的根源是:a、进行家庭扶助,缓解

服务对象压力。b、提供社区康复辅导,协助服务对象系统康复。c、提供家庭辅导,以家庭治疗模式重塑健康家庭环境。

3、制定服务目标与策略、签订服务协议。服务目标主要是提供服务

对象与他人互动的信心和主动性,重塑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

策略将以直接治疗程序为主,间接治疗为辅。

4、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以鼓励、反映感受、表达同感、正

面回馈等方法,帮助王某宣泄内在情绪压力。进行家庭扶助,改善

其经济生活状况。请社区门诊医师为其制定康复计划,社会工作者

与其丈夫督促执行;在王某情绪较平稳后再运用反映性讨论技术,

帮助王某察觉个人内心感受和想法对行为表现的影响。鼓励她采取

不同行为表现与工作者、家庭成员互动,增加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自信。运用家庭治疗技巧,逐步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她的康复。

鼓励王某参加社区手工小组、残疾人群体活动,挖掘她的潜在能力,提升她的自我认同度,强化自尊、自我能力和价值。开展社区教育

和社区宣传,积极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

5、在王某病情稳定,人际交往渐多,经济困难得到解决,家庭环境

重塑,即服务对象的问题基本解决时,社会工作者便可结案,进行

本案的评估总结。

6、跟进服务,着重关注王某的服药、康复情况,避免病情反复。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整合社区资源

在整个服务介入过程中,王某本人、家属、朋辈、医生、民政干事、残协员、邻居等相关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整合社区内所有资源,提供帮助与支持。

邀请王某经常到残疾人康健室娱乐活动、参加手工小组活动等社区

群体性活动,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通过交往,减少她的孤独感,增强自信心。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王某运用减轻个体焦虑、自

我欣赏、自我肯定等心理技巧,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团体协作,有效开发潜能,在欢乐中重塑希望,积极生活。

开展社区教育,倡导动员社区居民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残疾人,提升小区居民对社区康复的认识度,组织志愿助残活动,为包括王

某在内的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二)提供服务

1、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和有关医疗护理知识,准确找出

王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进行化解。通过个案访谈,观察其语言

和非语言行为,了解她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接触和

访谈,王某起初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社会工作者。对此社会工作

者始终保持耐心、尊重王某的态度,采用倾听、支持、同理、不批

评等技巧,得到她的认同,从接触中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接纳、

尊重支持等技巧,初步取得了她的信任。为降低王某自我觉知个人

不当行为反应的焦虑和改变抗拒,就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经

验的探讨与描述,配合高度支持性技术的运用,帮助她宣泄内在情

绪压力。

2、医疗康复服务

邀请专业医师为其制定康复计划,社会工作者与其丈夫督促检查实施,并将每月随访的病情用686项目c表填写反馈给绿洲医院。组

织其丈夫参加精神病患者家属培训班学习,帮助他掌握了相关护理

知识,理解患者的需要,给王某提供家庭良好环境,增强王某康复

的信心,与医生配合积极治疗。为王某提供医疗救助,协助她康复

治疗,坚持服药,稳定病情。

3、家庭扶助

挖掘社区资源,帮助王某申请了低保、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金等

社会救助,解决生活困难;给予志愿助残活动等社会支持,使王某

得到情绪疏导、压力缓解,以利其康复。

4、家庭治疗

社会工作者担任指导、启发、协调角色,运用接谈技巧,让王某的

家庭成员之间在思想和情感上直接交流,鼓励互相尊重。发现家庭

系统存在的问题,协商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重塑家庭的结构

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使王某家庭成员的问题得以解决。(三)处理危机

随时发现并解决服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总结评估

(一)王某对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个案工作,王某的生活自理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与人

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等社会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坚持服药治疗,病

情稳定,家庭状况也改善很多,已走出生活的困境,家庭和睦。王

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周围邻居、居民增多了交流,提升了自信

心和认同感。

(二)方案执行情况

个案工作的方案执行就是提供服务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过程,也是

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整合社区资源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三)过程评估:

1、介入初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家庭扶助、给予医疗建议等支持,社会工作者与王某的家庭成

员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王某及其丈夫都会把家里的情况及病情

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告之治疗经历及家庭困难,社会工作者安慰他们,并表示同感,理解其困难及压力,同时对丈夫积极治疗妻子病

情的努力表示肯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某及家庭的详细信息、主

要的问题和需求,根据家庭情况制定了服务计划。

2、介入中期:根据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详细了解了王某病史、尝

试过的治疗方法等。由于家庭困难、王某不愿就医等因素,王某未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即建议其申请医疗救助、低保等,缓解家庭困难,积极治疗。王某的丈夫很高兴,建议社会工作

者多来探望妻子,这对妻子的病情有改善。丈夫为王某向社区提出

申请,社区为王某申报了医疗救助,将其纳入低保,帮助她申请了

残疾人补助金,解决了经济困难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与王某丈夫请

医师为王某制定康复计划,由社会工作者和丈夫督促她执行计划、

坚持服药,控制病情。

3、介入后期:社会工作者通过经常性探访及重点帮扶等措施,给予

王某家庭情绪支持和经济扶助。同时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王某

家庭成员关系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互相体谅,和睦相处。通过社

区活动、小组活动,让王某家庭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关爱,

与残疾人、居民之间的交流,消除了王某及家人的自卑心理。

4、介入结束期:对于王某及其家庭生活态度的改变,王某病情的稳定,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者告知王某丈夫应注意的事项,告知个

案服务将会结束,转入个案管理,还是会跟进服务,只是跟进的频

率可能会没有那么频繁,王某丈夫也表示理解。

(四)效果评估

虽然王某的精神分裂症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相比之前社会工作者

刚接触时还需要强制入院、暗中投药的情况,已经好很多。家庭经

济有了改善,解决了基本生活等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逐步密切,王

某与家人、亲友和睦相处,与外界交流也不断增多,每天还去接送

孩子上学,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和学习。

六、专业反思:

(一)对精神残疾家庭来说,康复是他们主要的问题和需求。本案

的社会工作者曾有过多年的医疗工作经验,2009-2011年又在绿洲

医院进行了系统的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培训和护理知识培训,但在

实际工作中,仍觉得专业知识的欠缺,还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及精神残疾康复医疗知识。

(二)社区精神残疾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应将侧重点更多地放在

家属及整个家庭。多年的求医问诊使家属的精神、经济压力很大,

社会工作者经常性探访、志愿服务及来自社区、社会的关爱等,对

家属的情绪支持和树立生活信心很重要。

(三)做好社区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应更好的利用社区资源,社

会工作者要做好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社区各种社会救助一定程度上

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社区门诊定期随访精神残疾人、社区内各种

康健器材、残疾人群体活动等,都是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四)社会工作者要多组织精神残疾人家属之间、残疾人之间的交

流与沟通。家属之间的交流,能使家属交流护理方法,得到情绪支持,获得生活信心;精神残疾人之间的沟通,可以相互倾诉,缓解

紧张情绪。通过构建家庭、朋辈支持网络,使残疾人自助互助,共

同成长发展。

范文四:社区工作计划书

一、探索阶段

背景:一个位于省会开发区的新建社区,搞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基

础设施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各项实际的社区工作开展的很少。社

区内有住户2000余户,其中有200户左右的居民居住在两层独立建筑的别墅楼,其余居民2/3居住在住房面积在150平方米左右的新

建楼房、1/3居住在原有的面积较小的破旧楼房。这个社区原有老居

民不多,多是新搬迁来的居民。居民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如停

车位等问题而发现争吵。居民们对社区事务更少关心。此社区的驻

地单位有两家国营企业、六家合资企业、一家外企、一所小学、一

所幼儿园,另有一个小型的菜市场。附近没有中学,中学生需到很远的地方上学,非常不方便。

1: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居民的人口分布:该社区有人口2000余户,大概有人数没6000人左右。

住房情况:该小区主要房型为别墅楼、新建楼房、旧楼房。

社区的地理环境和交通:小区面积较大,但社区工作开展比较少。而周围企业较多,多疑交通不便利。

社区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搞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基础设施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各

项实际的社区工作开展的很少,并且周围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周围企业和学校较多。有助于就业和受教育。

2:社区居民和团体关系与权力结构由于是新建社区所以居民间联系不多,并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开发区所以与其他地方的交流不方便。

二、问题

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内缺乏社区服务,例如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而这个小区哟与处于开发区和市中心较远,所以迫切需要提高社区服务。

2:由于是新建社区,人与人之间不熟悉导致社区凝聚力不足。

3:社区周围的企业和学校较多,造成噪声污染。并且会导致交通混乱,人流量较大道路上。

4:周围没有中学,对于初中生的上学受教育有影响。

5:停车位稀缺,导致用户间经常发生争吵,不利于邻里间的和谐共处。

三、社区周围资源分析

1:由于是新建社区,所以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利于将来社区工作的展开 2:新建社区的住户多位新用户,有利于新的社区价值体系的建立。

3:新建社区面积较大,对于面积利用的空间也很大。可以用此建设更多的停车位。

4:此社区的驻地单位有两家国营企业、六家合资企业、一家外企、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另有一个小型的菜市场。对于社区内的住户提供了就业,受教育和家庭生活的便利。

四:工作制定和计划目标

(一)基本目标

1:解决社区居民的共同问题:停车位

2:促进居民间的互动交流和交往,改善邻里关系,重建社区的各种

社会网络。

3: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人翁观念。(二)服务对象的特色、需要

1:该社区为新建小区,社区居民间缺乏交流导致疏远。同时新老居

民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

2:社区居民间的停车位问题日益严重。应改善停车位的分配问题。3:新建社区的住户对于社区的网络需求很大和迫切,新居民希望迅

速融入这个新的社区。同时对于周边环境的的了解也很迫切。需要

老住户的帮助。

4:新住户在施工时候必然会对老住户有影响,需要调节之间产生的

问题。

(三)制定初步计划

1具体目标:帮助居民解决停车位的问题,促进居民间的交流 2对象:新建社区的全体居民

3形式:进入新老住户家庭访谈,调查问卷以及开展“社区居民活动周”

(1)访谈计划

1、时间:每天19:00----20:00或周末下午

2、地点:新建小区

3、内容及目标:对老住户进行访谈,谈论新住户进来后带来的影响

以及关系的

处理。

对后搬入的住户家访,了解其对于周边的适应情况以及对老住

户的看法。

了解双方对于彼此间的关系改善有什么想法。

对于停车位问题的想法,以及需求

4、对象:新建社区部分住户(抽样)(2)调查问卷的形式和内容

在新建社区的门口对于进出住户进行发放调查问卷,让他们填完后

在进出时放入

五:评估

1:居民手册的内容必须可以帮助新用户迅速了解社区的周边环境,

帮助他们快速适应社区。

2:停车位问题是社区居民间的共同问题,它可以让社区居民关注这

个问题并作出最有效的改变,但操作性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3:活动周期间,不是所有的住户都愿意参加,应大量宣传。

4:调查问卷的内容不能充分反映住户在新建社区的问题

5:停车位问题商讨时,住户和住户,住户和物业间容易发生争吵。

工作者应当有调解情绪的能力。

6:活动周期间资金问题需要解决

六:预期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总结

通过社区工作者作为中间人,很好的调解了居民间的停车位问题,

社区物业人员也在联系开发商建立更多的停车位。

而居民间的关系也在活动中无形的变得有所改善,让大家熟悉了小

区内的其他居民。

新建社区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而我们工作者去解决它也是必然的。我们应在有效的资源上充分利用,建设和谐小区

范文五:社区社会工作案例

小区背景

该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约70户人家,人口约250人。该

村距离成都约1个小时左右车程。

该村以传统的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男丁外出打工(主要是去挖煤)

为辅,由于邻近一条国道,偶尔在路边卖点土特产,平均每户每月

收入在400元左右水平。属于贫困村水平。当今中国农村“613899

部队”情况也在该村表现的比较显著。

由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导致该村附近的山上有地不让种,不过

国家有相应补贴,按250斤粮食另加50元每亩补助。每到农闲时节,村民们没有农活可干,大都在院子里打牌,空余很多劳动力。

小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首先问题的性质主要还是经济原因。

而该村面临最紧迫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生计问题。因为村里男丁

外出打工挖煤的地方可能因为煤窑关闭面临失业,女的在家又没收入,当地创收产业和资源又非常有限。因此,主要经济收入将面临

中断,而该村的贫困问题亦可能会继续恶化,下一代的教育问题面

临威胁。

小区介入

一、介入策略:以点到面,广泛宣传。发展副业经济之初,很多村

民会持观望态度,因此在广泛宣传该项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先扶持

几户敢于尝试的村民养兔,等这些人家收入提高了以后,其它村民

见到了实在的效益,就也会主动的加入到养兔行业中来。

11 指农村家庭男丁都外出打工,只剩下儿童(61)、妇女(38)、

老人(99)留在村里。

二、介入步骤:

1)评估与论证当地具备养兔的条件:

?? 人力资源:由于该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因此具备养兔的人力资源;

?? 自然资源:当地依山傍水,有很多青草等养兔所需的自然资源;?? 技术支持:刚好国际小母牛机构愿意在这个村里做项目,并表示

愿意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与培训;

?? 市场支持:当地兔产品加工很发达,兔肉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和加

工市场,兔毛有当地养兔协会收集制作衣服,装饰品等,甚至连兔

粪都可以收集起来做沼气,总之养兔的销路不用愁;

?? 此外,国际小母牛机构还愿意免费提供初期的种兔,这给当地村

民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持。

2)建立联系和将人们集合在一起

?? 建立联系

首先,要处理好与当地行政相关人员的关系。先是通过联系当地乡

镇干部到村里和老百姓进行焦点小组,然后召集村民开会,把他们

集合在一起做思想工作,把办公室人员、机构以及项目目的介绍给

村民;

其次,办公室人员进行逐步访谈,更多地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

第三,利用录像、ppt、图片展览等介绍,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这个

小区项目是干什么的,将会怎么做,村民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效益?

等等,让村民能更多的参与进来;

第四,利用参与式评估工具,与他们一起来分析他们的现状,如可

以让农民自己来画资源图等,让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 将村民集合在一起

第一、召开院坝会,先去了解当地有什么好的文化传统,另外掌握

一些当地处事的习惯和方式,如家庭出现困难时邻里之间怎么帮助?夫妻出现困难找谁解决?教育孩子怎么教育等,让大家在一起共同

分享和承担一些与大家有关的事情,彼此更多的了解,并鼓励大家

来一起工作和改变;

第二、利用一些游戏活动拉近大家彼此的距离;

第三、用影像和ppt等形式直观的介绍项目

3)组成和建立组织

1.该村之前的组织只有村委会,但是仅这个组织不够该更好的开展;

2.为了更好的促成这个小区项目的开展,国际小母牛项目办专门协助

当地成立了项目小区小组,主要召集大家共同来分析组织起来的需要,介绍目的和需求,明确目标。过程由现场助理等召集大家来开会,选举出项目小区小组成员(20人),这些成员具有一定的经验,有实力胜任工作;

3.找到了一位小区领袖,是一名妇女,她以前是当地妇女小组组长,

在邻居之间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且具有奉献和帮助他人的态度,性格比较好,其它成员也很支持;

4)具体行动步骤(养兔从产到销一个周期)

三、介入工作的意义和困难

社工在该农村小区发展项目中的意义具有号召性与指导性。作为意

识醒觉者角色,社工从中起到号召村民改变传统的农村发展观,号

召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比如把养兔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需要社

工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此外,在发展养兔产业过程中,当

兔养起来以后,家家有兔,很多兔粪就堆在河边,涨大水的时候就

冲到河下成为污染,造成环境问题,这时需要社工从中介入,号召

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因为小母牛办的资金都放在养兔上了,故

社工帮助当地村民去找政府的资源,最后找到了能源办,最后协商

能源办出资帮助农户建立沼气池,同时请能源办人员来给村民做沼

气使用的培训,而培训的材料以及相关费用由小母牛办出钱。

此外,修路方面也是一个问题,之前的泥路很不方便村民出行,社

工介入后,与当地村民与政府协商,最后政府答应出水泥的钱,而

项目小区小组组织则发动村民出劳动力去修路,把修路问题解决了。因此不难看出,社工在号召的同时,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最后项目的持续性问题,当初社工介入的国际小母牛办带着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如礼品——种兔传送)进入该小区,开展农村发展项目,如何保证该项目的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延续性,以及当地村民

的养兔自转运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四、个人的反思

1.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虽然说在社会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强

调社工一种特有的价值观,比如平等、自愿,尊重个体等,对于科

层方面的行政等级在工作中尽量避免,但是在中国内地实际工作中,却常常要利用这种科层的级别关系去开展工作,比如会借助政府的

力量在村里面推动工作,比如让大家来开会,这种参与有时候就得

靠行政的力量来召集人员,如果凭社工的自愿参与原则,就会出现

人来的很少的情况了。

2.本土化问题。在这个农村小区发展项目中,社工考虑到中国农村特有的个性和渊源传统,农民的自我参与性不是很强,并且习惯性

服从命令形式,因此社工会针对这个特点常常以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会使活动更为有效。

运用本土化问题的反思。之前提到社工会针对中国农村的特点以一

种顺应的形式接收和利用农村的惯例以及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这

样固然对活动的效果会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利用某种不改变来达

到改变的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很不社工的。当然,或许我们很

难说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很社工的工作,也许对于大陆目前从事社工

的学生、同仁来讲,都比较期待一个可复制和借鉴的模式,又是较

其它专业相比有着独特之处的手法与称呼吧

范文六: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

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

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

怎么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

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

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女孩子书读不

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

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

龄人,她总是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

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托熟人

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

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

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

(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

主母亲及案主会谈。此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

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

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

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

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

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同

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

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主、工作者、机

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

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采用了社会心理疗法、家庭疗法等多种方法

相结合介入个案,除了社工与案主的直接面对面的个案访谈治疗外,

还将案主的家庭、社区资源等整合到案主的治疗中,从而为她的身心康复尽可能全方位的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案主缓解和摆脱内心的焦虑和孤独,尽早恢复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除此之外,本次服务计划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较少,成本低,同时能够积极争取到案主父母及其社区资源的配合与支持,这使得该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

(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

主母亲及案主会谈。此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

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

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

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

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

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同

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

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主、工作者、机

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

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采用了社会心理疗法、家庭疗法等多种方法

相结合介入个案,除了社工与案主的直接面对面的个案访谈治疗外,还将案主的家庭、社区资源等整合到案主的治疗中,从而为她的身

心康复尽可能全方位的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有助

于案主缓解和摆脱内心的焦虑和孤独,尽早恢复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除此之外,本次服务计划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较少,成本低,同时能够积极争取到案主父母及其社区资源的配合与

支持,这使得该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范文七: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