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男士和女士使用的语言存在某些差异,某些词语女性使用会很正常,但是如果有男性说出来,我们会觉得难以接受,如女性常用的“讨厌”一词。除个人因素外,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社会因素。可见,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反映出社会规范,这引起语言学家极大关注。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在语音、词汇、句法、言语交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关键词: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社会地位众所周知,男人和女人生理上的差异与生俱来,我们称这种区别为sex。但在社会生活的相互交往中,这种差别又会受到文化、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等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的从生理角度进行区分,因此“性别”这个词随之诞生了,也就是gender。它通常用来形容不同或相同的性别。在日常交流中,由于受到不同性别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影响,异性在交流中经常出现困惑或是无法理解的状况。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语言使用者出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考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将通过语言这面镜子,透视一下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言语交际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从而提高我们对性别语言的认识,防止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语言性别歧视。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与性别这一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丹麦著名语言学家Jespersen(1922)在他的著作“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中介绍了女性语言,他列举了男性和女性使用的不同语言,并且认为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和性别成为了语言学中的一门独立分支。之后开始被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交际研究者所重视,例如: Lakoff的“女性语言”( women' s language ) , Crosby &Nyquist的“女性语域”( the female register ), Kramer的“性别语言”(genderlect)和Mulac et al.的“与性别相关的语言”( gender –related language)等。从文字表述上看,这些术语的侧重点是关于两性语言的结构特点。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更多的语言学家把这一差异应用于动态研究中——语言交流,如德博拉。坦嫩的流行著作《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女人和男人》等,则更有效地通过两性语言的差异来理解交谈中所带来的影响。一、语言结构的差异社会语言学家Trudgill曾说过男人和女人使用的不是两种语言,而是一种语言的不同变体这种不同仅表现在词汇层面(The men and women did not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Rather,

they spok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the same language—the differences were lexical only.)而我们发现这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不仅出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也包括语音和句法方面的差别。1.语音层面的性别差异Trudgill在南非的德兰士瓦(Transvaal)对某中学的男女生的双元音进行了比较,发现男生的发音接近标准的比例低或者一个都不标准。另外他在1974年在底特律等地中做过一个关于元音r (rhotic)发音的调查,其结果显示该市男女两性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性别上层中产阶级下层中产阶级上层工人阶级下层工人阶级男性66.

7 52.5 20. 0 25. 0 女性90. 0 70. 0 44. 2 31. 7 表1美国底特律市黑人男女元音后r发音情况比较(Trudgill 1974: 44) 提到语音差别,我们更容易想到尖锐的女性声音和低沉的男性声音,或是演讲时,典型的语调差异。其实男女两性在语音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除了上面提到的,还包括音色( timbre)、音速(tempo)、共鸣音(resonanoe)、音量(volume )、音域(register)、音延(pitch range)和节奏(rhythm )等特点,受话人能大致了解发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情况。由于这些特征具有明显的话语指示作用,因而在语言实践中,人们往往能闻其声而知其性。Margaret Thatcher就曾因声音与英国首相的地位不相匹配,被建议音调宽度变窄,减慢速度,从而能够使听众感受到她语言的权威性和独断性。2. 词汇层面的性别差异首先在话题的选择上,就体现了“男女有别”这一观点,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的兴趣话题与女性完全不同。女性偏向于讨论男性、衣服和女性本身;而男性更喜欢互相讨论金钱、生意、娱乐和其他男性。在一项针对大学本科生的研究中,发现男性群体讨论竟争,运动,身体进攻;

而女性群体经常讨论自身、感觉、与其人他的关系、家庭。话题选择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女性和男性经常使用的词语范围存在差别。其次在感知方面,女性的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远远超过男性。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koff(1975)认为,mauve, beige, ecru, aquamarine 以及lavender这些单词仅限女性使用,很少被男性使用。这是因为女性情感细腻,可以耐心细致描述某种颜色的程度,所以出现了这些女性专用的颜色词语。在汉语中,我们也发现,女性会用到“玫瑰红”、“粉红”、“桃红”、“朱红”、“大红”、“猩红”、“土红”等等词语来准确具体地描述红色,而男性一般会总称为“红色”。虽然男性在词方面不敏感,但是他们在机械和引擎方面具有更多的知识。另外,除颜色词外,女性常被发现过多地使用一些带有自夸意味的形容词或副词来表达

感情和加强语气。女性常说It was so interesting; I had such fun.而男性则常用very, utterly, really来加强语气。美国语言学家Bloomfield(1933)认为像“goodness ”, “gracious”, “dear me”这样的感叹词大部分存在于女性语言中。Kramer (1974)也认为像“oh, dear”这样的词汇不话合男性。 3. 句法层面上的性别差异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男女两性在句法结构选择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男性喜欢直接表明对事物的看法,因而常选用陈述句和祈使句,以表达命令和要求的口吻;相对于男性的直接表达,女性更倾向于婉转间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她们常常使用疑问句、带商量口吻的祈使句或反意疑问句。如:They caught the robber, didn' t they?反意疑问句的使用,一方面表示不确定的意思,另一方面还有缓和语气、调节会话、表示困惑等功能。这里我们引用Holmes ( 1984)关于反义疑问句功能及男女两性使用其概况的一个调查。在随机抽取男女各100人中,经过调查,结果表明女性使用反意疑问句比男性多。功能女性% 男性% 表示不确定35 61 调节会话59 26 缓和语气 6 13 表示困惑一一总数51 39 表2反意疑问句的功能及男女两性使用情况(Holmes 1984a: 54) 二、语言结构外的差异语言结构外的性别差异较语言结构差异更为抽象,但在交流中它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DeborahTannen的《你怎么就是不明白》(You Just Don't Understand)一书解释了异性交流中总会出现误解与矛盾的现象,以其独特的眼光看出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是导致男女之间许多矛盾与冲突中的罪魁祸首,该书成为1990年全美最畅销的书。如果我们理解了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交流时能多从对方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1.交流的内容Tannen把语言交流内容分为信息交流(report talk)和情感交流(rapport talk)。信息交流的目的是使人得知某一信息、看法、意见和观点。情感交流则更侧重维护交流双方的友好关系,而交流中的信息是次要的。男性谈话侧重前者,而女性多属于后者。这也是为什么男性谈话的信息量丰富,话题多宽泛,喜欢交谈一些抽象的观念性的话题,如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

题,而女性话题狭窄多谈及与个人相关的事情,如子、食品、健康、邻居、家务等。这种情况不仅与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也和世俗的传统有联系。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关念“男主外,女主内”也是造成这种话题差异的原因。2.交流的方式Tannen认为女人在语言交流时注意彼此间的关系,她们在谈话时的中心并不是自己,所以她们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会不时询问一下对方的看法,或停顿一下,给予对方说话的机会。因此,女人不太习惯在对方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看法时找到恰当机会插话。总的说来,女性在交谈中比男性更抱合作的态度。通常人人都有说话机会,大家轮流讲话,很少个人独揽发言权。在讲话前,女性总是先提及别人讲过的话,并将自己打算要说的与前面所说的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保持了谈话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相比之下,男性在交谈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展开谈话,有较强的话题垄断欲,总想主导和控制谈话的内容和发展方

向,不肯轻易让出话语权。因为他通常把会话视为一种自我表现活动,希望通过会话来显示自己的能力、知识和才华。3.幽默Lakoff认为幽默应属于语言结构上的性别差异,还有的人认为它更应该归类于言语行为上的性别差异。因为幽默不单是词汇、语调、句法上的性别差异,它所表现的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操纵能力以及他的思维模式。对于幽默,人们对是对男性抱有更大的期望,这一词语更多用来描述男性特有的品质,女性在这一方面,更多的是去感受幽默,而非制造幽默。三、语言与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里我们仅对社会因素近行讨论。首先,文化教育。每个国家都有对男性和女性的教育不同的标准。以中国为例,女性自小就被父母教育到要听话、服从,严格遵守社会规范。男性始终被告知须具有男子汉气概,要善于并勇于挑战。这样,表现在语言上男性较多使用命令句、陈述句,它体现了生活中男性教育所宣扬的威严与果断;对于女性而言,疑问句的使用则是谦虚的表现。其次,社会地位。自古以来,男性就被赋予了更高一层的社会地位,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无论是古代还是当前,从政界首脑的男性数量,到家庭中父亲的绝对地位,男性都被赋予的权利的象征,而女性的社会期望则定格为贤妻良母。最后,性别歧视。男女社会地位不同的背后渗透着一个社会标准,即对男女言谈举止有着不同期望值,也就是所谓的性别歧视。虽然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社会始终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女性。就拿幽默来讲,人们常说男女幽默是不同的。我们承认他们的不同之处但为何不同呢? 同样的幽默在男人身上体

现的是开朗、乐观、洒脱,而在女人身上人们会认为她粗俗、放荡、无聊。这是因为人们已经无意识的为男女特点贴上了标签。结语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为了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我们应在充分了解性别语言差异的基础上,既注重两性关系阴阳互补关联模式的理论指导意义,又正视两性关系二元对立排他模式的现实存在,掌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切实关注语言集团的每一个成员,确保男女两性在语言的家园里共同享受平等和尊重。参考文献[1] Holmes, J. 1984.Hedging your bets and sitting on the fence: Some evidence for hedges as support structures. Te Reo,27, 47-62 [2] Jespersen, Q to.1922.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London: Allen and Unwin.

[3] Kramer, C 1974. Women’s Speech: Separate but Equal[J]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4] Lakoff, R 1975.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 New York: Harper & Row [5] Trudgill, Peter. 1974.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of English in Norwi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靳梅林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 刘在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显现[ 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8] 张若兰英语中的语言与性别差异探讨[J] 广州大学学报2003,(2)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角度:公众语感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角度:公众语感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语言研究中占有方法论上的优势。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两个方面对《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展开评述。调查统计、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和立足于大众语感的研究角度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对汉语词的研究很有价值。 标签:汉语词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公众语感 近读江汉大学王立教授的《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汉语词》),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此书出版已近五年,但仍有进一步推介的必要。这本著作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语感角度对汉语词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对汉语的基本单位“词”的研究,正如胡明扬先生所言,“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老大难问题”[1]。虽然我们已把“词”作为汉语语法的基本分析单位和基本应用单位,但对词的概念界定始终没有完全明晰起来。王立先生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公众语感,为汉语词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模式,也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本土化的一个成功尝试。 全书共八章。第一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将汉语词的百年研究历程分为“汉语词观念的萌发——形成——确立——传播——深化”5个时期进行考察。第二章简要阐述了“从语感的角度认识汉语的词”的研究思想是如何获得的,对“语感”“语感测量”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5次语感测量的实例,着重介绍了语感测量的工作程序。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展开,是语感测量的整个研究过程,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在解决语言问题上的独特价值,可谓本书的精华部分。第八章是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汉语的“词”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这一结果将带给汉语研究一个怎样的启示。 这部研究汉语词的学术专著,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是很应该引起注意的,即调查分析、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立足大众语感的研究角度。 一、可取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定量研究 对于语言本体研究来讲,不同的方法论反映了不同的语言观。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调查分析、定量研究,是多视角的、动态的。对汉语语法进行多视角、动态的研究是当代语法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并成为当今语法学界所致力探讨的热门话题。社会语言学奠基人拉波夫提出的定量研究模式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影响至今,而调查分析就是对定量研究模式的实践。拉波夫主张把语言放在语言集团的场景中进行研究,语法问题也不例外。例如,他认为对变项X属于语法Y还是语法Z的问题,要根据整个言语群体而不是根据言语个体进行判别。《汉语词》就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研究模式。正如王立在书中所言,“对词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把寻求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研究放到汉语使用的大背景中去进行,看看存在于汉语社团成员头脑中的基本语言单

问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1. What is the scope of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问: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答:广义的把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语言的都看成社会语言学等等范围,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等等。狭义的是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异指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和差异,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上的变体表现出来。具体来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 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最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社会语言说的研究会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同时也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Generalized to study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the language areas are regarded as social linguistics, etc。Such as sociology,

anthropology, ethnology, psychology, geography,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 on. Narrow the variation in use of language phenome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environments. Variability refers to the change in language and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use of different language variants shown. Specifically, social linguistics includes: (1) The languag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such as two-word system status, bilingual, multi-lingual or multi-dialect situation; (2) variations in various languages, including regional dialects and social dialects, standard language and dialect, formal and informal language body language bod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ructure and social function; (3) The conversation scenarios and sel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 and the Code Selec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4) Social and different languages or language groups on evaluation and attitude variations and the resulting social effects; (5) The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sons, as well as language contact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way of language and law, and so on. 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nguistics is constantly extending the scope; I believ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社会语言学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和解释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联系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进行的研究,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功能及其使用的一般规律。 概括来说对语言的研究大致有四个角度:部研究、外部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属于对语言的外部研究,但并不是纯粹的外部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1.布莱特(美国)1964 (1)说话人的身份; (2)听话人的身份; (3)言语事件的社会环境; (4)社会方言的分析; (5)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 (6)语言变异的程度; (7)社会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2.礼德(英国) (1)语言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 (2)双语、多语、多方言研究; (3)语言规、语言发展和规化; (4)语言混合; (5)社会方言; (6)社会语言学和教学; (7)言语的人种史、语言环境; (8)语域和言语能力; (9)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10)语言和社会化及其传播; (11)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12)语言体系的功能理论; (13)语言相对性; (14)话语理论; (15)人种方法论的语言学。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 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以及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类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4)由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2004) (1)社会因素(阶级、阶层、职业等)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2)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语言的影响; (3)语言政策、双语等; (4)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

宏观与微观社会语言学的探索

宏观与微观社会语言学的探索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语言学的发展。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1857-1913)首先提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他认为language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即平时热门研究的语言系统或是总结语言的使用。另一方面便是言语(parole),即社会语言学,语言的当代的使用偏好均为当代社会的研究方向。布莱特(W.Bright,1966-)他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变异。费希曼(Fisherman)他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社会语言学从语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方言和语言变异。考察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宏观社会语言学则以社会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在社会组织中的功能。 对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诸多角度进行塔索,我这里将以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同时这里的微观与宏观研究不完全与费希曼相同,这里的宏观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风俗习惯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微观只要是指个体或企业,名人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 宏观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风俗习惯等因素。政治主要指政治事件,法律观念以及因政治引起的军事行为所造成的影

响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经济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商品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开拓所给语言学带来的影响。文化科技主要指文学、宗教、哲学、艺术、科技为社会语言学所带来的变革。风俗习惯主要指民族的风俗习俗、方言俚语为社会语言学带来的变化。 政治对语言学的影响 政治对语言学的影响可以从英语的发展史中就可以明晰。英语的发展可以说是典型的窃取其他语言为己用的语言发展类型。英语的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英语的起源,其次为核心英语词汇的产生发展,然后是英语的爆发和完善期,最后为核心词汇的固定边缘词汇爆发时期,也可以说是当代英语的成熟期。 起初,英语属于一种西日耳曼语言。古英语是一个多样化的群方言。罗马人入侵时尚不存在英语,威尔士英语。公元五世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定居不列颠,他们留下众多农耕词汇,包括sheep,ox,earth和wood等词。北欧海盗也为英语带来了众多以sk 开头的词汇如sky和skirt,与此同时,从五世纪开始,古英语的元音就开始有了,由“开”向“闭”的发展趋势。九世纪英语的辅音系统受到外来部族的影响逐渐稳定,资产阶级革命后一系列政治性的活动催生了一大批英语词汇。 经济对语言学的影响 经济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主要是从中世纪开始加大的,之前的英国史主要表现为外来势力对本土英语的催生,中世纪之后,英国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繁荣,同时也加大了与外部势力的交流,借鉴和吸纳众

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

差不多情况调查本调查属于不记名调查,可不能对外泄露任何内容,请您放心如实填写问卷。 1.你的性不 A.男 B.女 2. 你喜爱英语专业吗? A.特不喜爱 B.喜爱 C.还能够 D.不喜爱 3. 你如何评价自己现在的英语阅读水平? A.英文能熟练阅读原著 B.能阅读英文原著但比较吃力 C.没读过 D.读不明白 4. 你如何评价自己现在的英语口语水平?

A.能用英语熟练交谈 B.差不多能用英语交谈 C.用英语交谈不多 D.用英语交谈比较困难 5. 你如何评价自己现在的英语翻译水平? A.能熟练进行英汉互译 B.差不多能英汉互译 C.英汉互译做的不多 D.英汉互译比较困难 6. 你如何评价自己现在的英语写作水平? A.能熟练用英语写作 B.能用英语写作,但有错误 C.用英语写作不多 D.用英语写作比较困难 7. 你如何评价自己现在的英语听讲读写综合能力? A.能独当一面 B.差不多能独立工作 C.能工作但有困难 D.不能独立工作 8. 你经常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或其他英语作品吗?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不经常 D.从来不 9. 你经常上网访问英语网站吗?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不经常 D.从来不

10. 你进入高年级后是否仍然坚持听BBC和VOA? A.经常 B.比较经常 C.不经常 D.从来不 思想上如何看待中小学英语教师工作? 1.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社会地位? A专门高 B比较高 C不高 D专门低 2.你如何看待教师对社会的贡献? A巨大 B比较大 C不大 D专门小 3.你如何看待教师工作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A有较好的回报 B有一定的回报 C回报较少 D回报专门少 4.你如何看待教师以后进展前景? A前景专门好 B前景较好 C前景一般 D前景较差 5.你如何看待经济进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阻碍? A专门大 B比较大 C不大 D专门小

关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关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摘要:本文认为,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语言能力、言语交际、接受心理过程等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应该看作是为语言应用研究引进了一种新视角,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扩展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服务语言应用提供了实际内容。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目前,在国内外,社会语言学研究和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研究基本上是分别在两个学科领域内进行的,而实际上,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水乳交融。语言学发展到今天,结合语言环境、言语互动和语言的社会交际来研究语言习得,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能力、言语交际、接受心理过程等“二语”习得中的重大问题,应该看作是为语言应用研究引进了一种新视角,是开拓语言研究领域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为社会语言学服务语言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而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薄弱,已经带来一系列实质性问题:教师、教材、教学法、语言测试、教学评估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更需要理论上的勇气——转换角度,调整思路,跳出一门学科的条框界限,借鉴相关学科的思路方法与研究成果,尝试用另一种眼光观察、探究、分析疑难问题,或许可以找到新的解释方法和分析途径,从而推动理论提升,为汉语教学实践开拓新鲜的思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同属交叉性极强的学科,都受到诸多学术思想的影响。前者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后者则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密不可分。二者共同

期刊-中国社会语言学

NO.1217195812 《中国社会语言学》杂志创刊 ( 2003-11-3 16:48 ) 《中国社会语言学》杂志创刊并即将出版 《中国社会语言学》(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于2003年10 月在澳门创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729-5173。《中国社会语言学》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编辑出版,每年出版一或二期。 《中国社会语言学》刊登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各类文章,包括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评论、报道、书讯等,尤其欢迎关于海内外华人、中国各民族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语言学》园地公开,文责自负。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审稿时间为收到来稿之日起6个月。无论稿件采用与否,编辑部均会在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作者。本刊暂不设稿酬,稿件一经刊用,即赠送该期刊物10册。 来稿注意事项 (一)来稿长短不拘,繁简体皆可,中英文皆可。 (二)来稿时请寄:打印件两份,word电子文件一份,txt电子文件一份。稿件内容请按以下顺序排列: 1.中文标题; 2.中文提要; 3.中文关键词; 4.英文标题; 5.英文提要; 6.英文关键词; 7.正文;8.附注;9.参考文献(先中文后外文,请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 (三)在另纸上写明:作者姓名,学历学位,职称,工作单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E-mail地址,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四)所有来稿均需以显著方式注明“《中国社会语言学》投稿”字样。 (五)在来稿审稿期限内切勿另投他刊(包括会议论文集),否则如发生重刊事故将追究作者的责任。 联系方式 (一)澳门邮政信箱956号,联系人:邵朝阳博士,电话:(00853)6691003,E-mail:acs@https://www.docsj.com/doc/672159697.html,.mo。 (二)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联系人:张世方博士,电话:(0086)10-82303573,Email:zhangshf@https://www.docsj.com/doc/672159697.html,。 订购方式

社会语言学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语言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理论与方法学 一、什么是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是怎么调查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之间的共变关系的?请举例说明 1、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 人们使用各种语言变体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说话人使用某些语言变项与其社会背景有关 研究者必须判定哪个社会变项与某个语言变项相关:地位,性别,年龄 (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常用术语之一,英文为Linguistic variable,指语言变异的项目。语音、句法、词汇都可能成为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奠基人拉波夫所做的纽约语言调查,其中的(r)就是语言变项。一个语言变项一般包含几个“变式”,比如(r)变项包括两个变式,一个是(r)变式,第二个是零变式。又如北京话中零声母(w),是一个变项,它有两个变式,一个是(w),第二个是(v)。) 2、拉波夫(William Labov)的著名例子 car, card, fourth 语言变项:在元音前的辅音/r/发音或者不发音 社会变项:地位 结论: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倾向于发出词语中的r音。 二、拉波夫(William Labov)对纽约[r]音的调查 拉波夫:探索语言变异的个别理论 纽约流行的r音 假设:假如纽约市本地人中有任何两个集团在社会分层的阶梯上处于高低不同的地位,那么他们在发[r]音上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 假设被证实:越是社会地位高的人,或越是正规的场合,就会有越高的卷舌率 语言变项:发r音/不发r音,w/v ,公交车/巴士 语言变项可选择音位、词素、句法、词语等各层次上的某个结构单位 语言变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相应的社会变项发生有意义的共变。 60年代前半期拉波夫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语言变量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拉波夫感觉到下层黑人倾向不发[r]音 做出假设:假如纽约市本地人中两个集团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那么他们在发[r]音上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 怎样证实这个假设呢?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一、语言的社会性 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因此,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不仅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时代的语言使用者中,而且表现在同一代语言使用者甚至同一个语言使用者身上。可见,语言的历时变化不仅有语言结构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原因,而且与语言的共时变异有密切关系。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的变异研究不排除语言变异的共时描写,

社会语言学简介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科学。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并将语言当做社会现象考察。[1] 中文名 索绪尔 外文名 Saussure 概况听语音 在当前中国,“社会语言学”与“文化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有相混的地方,应该把它们区分开来为好,给“社会语言学”一个较为固定的内涵、一个较为稳定的外延,不能作为一个“漫无边际”的“糊里糊涂”的概念。 社会语言学在当前中国,主要是一些研究方言学的学者在做,或者说是一些学者从方言学的领域中转移过来的。这有一定的原因,方言与文化、方言与民俗之间,等等,本来就关系较为紧密,这也是促成中国社会语言学形成的一个原因。

社会语言学将从以下两个领域进行探索: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将引起语言(诸因素)的变化,其中包括社会语境的变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 第二,从语言(诸因素)的变化探究社会(诸因素)的变化。 在第一个领域中,社会是第一性,社会有了变化,才引起语言的变化。在第二个领域中社会仍是第一性,但未会有像语言相对论者所认为,有什么模式的语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模式或者社会文化。 社会语言学的任务是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共变”是现代语言学常用的新术语。该命题说的“共变”是现代语言学常用的新术语。该命题说的“共变”似乎指语言是一个变数。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而引起的互相变化。[2] 代表人物听语音 索绪尔 索绪尔(Saussure,1857-1913)首先提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他认为Language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Langue)即平时人们研究的语言系统或是总结语言的使用,例如语法,句法,词法等; 另一个方面便是言语(Parole),即社会语言学,语言的当代的使用偏好,与当代社会相关联的研究方向。 但并未得到当时学者们的重视。

_美女_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邵敬敏,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语法学史以及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等。 “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 社会语言学调查 邵敬敏 (暨南大学中文系 广州 510632) [摘要]本文探讨21世纪初中国大陆兴起的面称“美女”以及由“美女”构成的称 呼“美女作家”等,借助于电脑、网络以及语料库和数据库,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进行抽样比较、年代排序、类型综合,指出这一称呼的崛起是面称“缺位”与方言词语“仿用”引发的,但是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通过“美女”与“靓女”的比较,发现后者的虚化泛化程度比较高,已经具备面称的资格。此外,文章还对“美女作家”这类组合进行了语义分析和历史追溯。 [关键词]美女;靓女;面称缺位;虚化泛化;认可度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397(2009)0420071209 A Sociolinguistic Survey on the Controversy over “Mein ü”as an Address Form SH AO Jingmin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Mein üas an address form and other derivatives such as Mein üzuojia in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We use a s ociolinguistic method to com pare sam ples ,arrange them on a historical basis and synthesize different types with the aid of com puter ,netw ork ,and corpus data.Then we point out that the emergence of this address form was brought by the address form vacancy and the imitation of dialectal w ords ,but that is not without controversy.C om paring Mein üand Liangn ü,we found that the latter has been delexicalized and m ore generalized s o as to qualify for an address form.In addition ,the paper has a semantic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review about phrases ,like Mein üzuojia. K eyw ords :Mein ü;Liangn ü;address form vacancy ;delexical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 2009年11月 第4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N ov.,2009N o.4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与性别差异关系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男士和女士使用的语言存在某些差异,某些词语女性使用会很正常,但是如果有男性说出来,我们会觉得难以接受,如女性常用的“讨厌”一词。除个人因素外,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社会因素。可见,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反映出社会规范,这引起语言学家极大关注。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在语音、词汇、句法、言语交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关键词:性别差异;社会语言学;社会地位众所周知,男人和女人生理上的差异与生俱来,我们称这种区别为sex。但在社会生活的相互交往中,这种差别又会受到文化、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等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的从生理角度进行区分,因此“性别”这个词随之诞生了,也就是gender。它通常用来形容不同或相同的性别。在日常交流中,由于受到不同性别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影响,异性在交流中经常出现困惑或是无法理解的状况。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语言使用者出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考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将通过语言这面镜子,透视一下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言语交际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从而提高我们对性别语言的认识,防止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语言性别歧视。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与性别这一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丹麦著名语言学家Jespersen(1922)在他的著作“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中介绍了女性语言,他列举了男性和女性使用的不同语言,并且认为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和性别成为了语言学中的一门独立分支。之后开始被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交际研究者所重视,例如: Lakoff的“女性语言”( women' s language ) , Crosby &Nyquist的“女性语域”( the female register ), Kramer的“性别语言”(genderlect)和Mulac et al.的“与性别相关的语言”( gender –related language)等。从文字表述上看,这些术语的侧重点是关于两性语言的结构特点。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更多的语言学家把这一差异应用于动态研究中——语言交流,如德博拉。坦嫩的流行著作《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女人和男人》等,则更有效地通过两性语言的差异来理解交谈中所带来的影响。一、语言结构的差异社会语言学家Trudgill曾说过男人和女人使用的不是两种语言,而是一种语言的不同变体这种不同仅表现在词汇层面(The men and women did not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Rather, they spok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the same language—the differences were lexical only.)而我们发现这种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不仅出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也包括语音和句法方面的差别。1.语音层面的性别差异Trudgill在南非的德兰士瓦(Transvaal)对某中学的男女生的双元音进行了比较,发现男生的发音接近标准的比例低或者一个都不标准。另外他在1974年在底特律等地中做过一个关于元音r (rhotic)发音的调查,其结果显示该市男女两性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性别上层中产阶级下层中产阶级上层工人阶级下层工人阶级男性66. 7 52.5 20. 0 25. 0 女性90. 0 70. 0 44. 2 31. 7 表1美国底特律市黑人男女元音后r发音情况比较(Trudgill 1974: 44) 提到语音差别,我们更容易想到尖锐的女性声音和低沉的男性声音,或是演讲时,典型的语调差异。其实男女两性在语音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除了上面提到的,还包括音色( timbre)、音速(tempo)、共鸣音(resonanoe)、音量(volume )、音域(register)、音延(pitch range)和节奏(rhythm )等特点,受话人能大致了解发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情况。由于这些特征具有明显的话语指示作用,因而在语言实践中,人们往往能闻其声而知其性。Margaret Thatcher就曾因声音与英国首相的地位不相匹配,被建议音调宽度变窄,减慢速度,从而能够使听众感受到她语言的权威性和独断性。2. 词汇层面的性别差异首先在话题的选择上,就体现了“男女有别”这一观点,心理学研究表明,男性的兴趣话题与女性完全不同。女性偏向于讨论男性、衣服和女性本身;而男性更喜欢互相讨论金钱、生意、娱乐和其他男性。在一项针对大学本科生的研究中,发现男性群体讨论竟争,运动,身体进攻;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问卷调查计划 一、双语教学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改善我国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状况,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一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的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谈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论坛。那次论坛的一个议题就是必须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与会的人员认为在交通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国际交流将十分便捷,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当时就有语言学家建议联合国要推行世界语,但多数人都不赞成。又有人建议在世界上现存的5651种语言中选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要求世界各国来学习。统计的结果,汉语有16亿人在用,但是在会上多数人也不赞成用中国的文字,理由是汉字太难学了。吕型伟先生的讲述无非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各国要鼓励学生尽可能除了本国文字以外,再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认为学习一种语言,主要是看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量和使用的多少。那种只在英语学科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做法与真正掌握有相当大的差距,双语教学可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不足。另外一个方面,双语教学的兴起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天津为例,随着中国加入wto,天津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目标,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具备外语能力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外语教学方针,双语教学实验被明确提出来了。 二、双语教学在高校实施的现状: 我国双语教学刚刚起步,受教材、师资和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程度并不相同,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据了解,现有的主要模式有:一是渗透型,即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有的是将一些名词术语讲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解说;二是穿插型,即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三是示范型,即某个学科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教学,选择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时间用纯英语进行教学;四是选修课型,即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用纯英语进行教学,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新的课程,用纯英语进行教学。 三、此次调研关于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的状况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研究双语教学能否切实提高和拓展本科在校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基于本专业的国际视角。 可以说,双语教学从开始实验的那天起就是在人们的赞成与反对声中开展的。赞成的依然赞成,但双语教学的实验仍然面临着许多不能逾越的问题;反对的依然反对,但双语教学的实验却仍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并不断被寄予希望。 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反正双语教学的实验已经在一点一点推进,教师、教材、环境的问题也在一点一点解决。在一些地方,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也不意味着,双语教学就成功了,不过至少在一些双语教育先行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而且,在开展双语实验的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也已经非常明显,学生的外语能力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提升。

社会语言学研究 文化·色彩·思维篇

《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序言 桂诗春 作为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的姐妹篇,杨永林教授又呈献另一佳作《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嘱我做序,欣然应命。 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相辅相成,有着深厚的联系;而一个国家的悠久历史正是这种联系的见证。我国秦始皇实行“书同文”以统一大业,西汉杨雄做《方言》,以记录汉语词汇在地理上的差异。从清末开始的汉字改革和1919年“五四”白话文运动,既是社会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语言学的存在与发展的范例。在西方,19世纪末的方言地理学和20世纪初的人类语言学,文化语言学i也在考察语言和社会、民俗、文化、地域的关系方面取得辉煌成果。这些姐妹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研究目标和领域,但却对社会语言学在上一个世纪的60年代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起了催生作用。 我自上一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接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几门新兴的语言学科。当时看到的第一本书是Halliday等三人所写的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1964),这本书以语言教学作为出发点,谈到了一些新兴语言学科对改进语言教学的一些启发。Halliday本人是一位功能学派的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书中谈到不少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振聋发聩,惹人深思。几年后,我有机会赴英作短期学术访问。到过英国一间综合中学(即有别于私立的贵族公学的普通中学)去听了一堂高中毕业班的英语课。教师上课先放几段录音,其中有丘吉尔二战时期的一段炉边谈话、一段牧师的布道文、一段家庭妇女逛市场的谈话、一段女售货员在柜台边上的讲话。然后让学生根据说话内容来判断说话人的身份、职业、文化水平和地区。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说话的语言特点来进行讨论,热烈而生动。有根据谈话的内容者、有根据所用的语体者、有根据说话人的方音者,最后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当时我感到很新鲜,向授课老师刨根问底,因为在我的想象中,毕业班的英国学生上英语课应该都是学较高深的英国文学作品,不会再学母语的使用。他送了一本详尽的教学大纲,我一看,书名为Language in Use,而主编就是Halliday。事隔30多年后,我于去年又在广州见到他,承他告诉我编写教学大纲的背景:当时英国政府有鉴于应用语言学的进展,成立一个包括语言学家和中学教师在内的规划小组;以他为首,专门研究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对改革母语教学的启发,教学大纲便是大家研究的成果,并付之实行。我想这和上面提到的那本专著不无关系。 但是就我而言,经过这些初步接触后,却没有在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社会语言学上面,因为我觉得研究社会语言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去开垦象美国语言学家Nida所说的中国这片社会语言学的处女地,而我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不过我始终是关注着这块热土,希望有更多的有心人去耕耘,因为有些学术问题(如语言和思维)是共通的,不同学科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问题而已。 杨永年教授正是在社会语言学的这片热土上辛勤劳作的垦荒者。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在中国人使用颜色词的社会性差异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成果。经过了15多年来的努力,他坚持自己所提出的“宏观控制,选准热点,知难而进,谈深谈透”的研究方针,在语言功能、文化、思维、称谓、性别、颜色等方面开展了原创性的研究,荦荦大端,使人

社会语言学总结

社会语言学总结 1.定义 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 (German Llamas & Peter Stockwell, 2008) 社会语言学研究“什么人对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费什曼Fishman,1972) 简而言之,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 详而论之,社会语言学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言结构,二是社会语境。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试图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研讨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杨永林,2001)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查语言。《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社会语言学即联系社会与语言的研究----(英国语言学家)Hudson 系统研究语言形式同其社会意义相互之间关系的学说(心理学)Ervin-Tripp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那些只有通过社会及语境关联因素才能得到解释的语言特性。 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系统、言语行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祝畹瑾 2.学科性质 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边缘”说,认为社会语言学是“边缘学科”(陈原,1983:1);(2)“应用”说,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共变、语言与文 化共存的一门应用学科”(陈建民、陈章太,1988);(3)基础学科说,这是针对“应用”说提出的,认为社会工程属于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应该纳入“应用语言学”,与其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一门应用学科,不如把它看成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郭熙,1999) 我们认为:边缘学科的提法符合社会语言学学科产生的历史,也符合社会语言学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是社会语言学生存发展的基础。(苏金智,2004) 3.研究内容、范围 从研究方向上说,社会语言学可分为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 理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是,在考察语言变体和言语群体结构相关性时应当采取什么模式与方法,并为交际能力的讨论提供一种普遍性的解释; 应用社会语言学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考察隐藏在语言使用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上,尤其是在法庭、医院、学校这样一些涉及语言使用问题的公众生活领域(Romaine,1994;转引自杨永林,2001) 从观察视野上说,分为宏观和微观。 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又称“社会的语言社会学”(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或“语言社会学”(sociology of language),是以社会本身作为研究起点,,同时将语言作为研究不同社团组织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注整体性、全局性的语言问题,如双语、多语、语言态度、语言维护、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教育等宏观问题。 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又称为“语言的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of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成都是有近30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國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成都地名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社会象征,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化学等知识,在多角度分析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历史内涵及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地名现状,提出成都地名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标签:社会语言学成都地名语言特征文化内涵保护措施 地名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符号,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城市地名也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缩影,记录着一个城市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展现城市百态的一面“镜子”。通过地名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到地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发掘出具有价值的语言文化信息。 成都市地处平坦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开明氏统治成都算起,成都有近3000年的历史,成都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成都许多街道名称都与其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据吴世先《成都城区街名通览》统计,成都主城区的地名(街、路、巷、居民点)共有1244条[1]。目前,对成都地名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主要是郭建强的《成都地名探究》[2]、杨秋《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3]、唐林《成都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4]、郭声波《宋成都平原地名考释》[5]等,以上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成都地名由来和变迁的深入了解,增强了社会对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以上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有待深入和拓展之处,成都地名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至今阙如。有鉴于此,我们运用《华阳国志》[6]《成都街名指南》[7]《成都地名掌故》[8]《成都出土历代墓铭券文图录综释》[9]等文献资料,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开展成都地名的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发掘并弘扬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准确把握成都地名的语言文化内涵,整体提升对成都地名的认知水平,加强成都地名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 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有着区别方位、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成都地名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每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在此,我们以成都主城区1244条地名为研究语料[10],来具体分析成都地名的音节构成和词汇结构。 (一)成都地名音节构成分析 地名音节构成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地名的音节构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地区民众的语言使用习惯和倾向。通过地名音节的研究,我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