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是要寻求一条兼顾当代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要重视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的严重状况。同时,也应看到只要实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会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的优化组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效益,从而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提高综合国力奠定基础。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共识。虽然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已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资源的过快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已作为制定“十五”计划的原则之一。

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改变了世界原有的产业结构,也重新调整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将决定其经济发展前途。因此,我国的经济要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信纸型增长方式转变,都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动向,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使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全面实施。我们要加快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当前,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然而,天下并不太平。今年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件。充分表明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变化。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深刻变化使我们认识到,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主导因素,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巩因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业已成为举世瞩目,世人关注的重要问题。综合国力竞争,有其时代的特性,盖而言之,有四个特

征: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明显前移到创新领域;综合国力竞争的层次提高到国家层次;综合国力竞争重视系统的集成和整合,而不是单一系统的较量;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公认是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以,我国经济要发展,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必须尽快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此,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措施。相继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通过了相应的决定,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明确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这次会议,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一、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回顾过去的百年历史,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世纪。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历史是在大动荡中发展的历史,从八国联军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经历了从封建帝制、半殖民地半封建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漫长历程。百年来,中国历史经历了意义深刻的三个“二十二年”从1927年的井岗山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决了政权问题;从1956年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轨道上,解决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发展问题;从1978年到2000年,是改革开放的二十二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二十二年,是中华民族从此走向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二十二年。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从1979年到1998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实际增长5.4倍,平均增长9.7%。这一速度比发达国家高出7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高出6.5个百分点,1998年每12天的GDP相当于1950年全年的GDP,是世界同期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总产值在1978--1987年间翻了一番,在1987--1996年的9年间又翻了一番,经济总量已达八万亿元人民币。英国经济实现这样的增长用了60年,日本用35年。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使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被国外称为“全球最后的大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1978年至今,我国人均收入增加4倍多,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并且,市场机制已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靠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机制不同。由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社会商品已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我国的实践证明,“短缺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现象,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瓶颈”(如电力、交通、通讯、能源等),已得到缓解,这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与过去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不同,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已显著提高。世界500家跨国公司已有230家来华投资。中国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

世纪之交、展望未来,调整经济结构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今年中央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动向时指出,首先是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其次,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再次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在安排明年五项主要任务和措施时强调,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回顾廿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说明加快技术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一度被日本压得喘不过气来,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了90年代才重现生机活力,持续了“二战”以来时间最长的增长;而一度牛气冲天、咄咄逼人的日本却陷入了“二战”以来时间最长的萧条;而曾被誉为“经济奇迹”的东南亚国家也在金融风暴中受到影响,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渡过了80年代艰难的结构调整以后,已基本实现了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转型;而日本虽然将传统制造业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大公司主导的封闭市场、法人相互持股的财阀体制却没有给最具活力的中小高科技企业留下应有的发展空间,在产业升级上又被美国拉开了距离。作为日本廉价加工基地的东南亚,一直没有逾越摆在面前的技术门槛,在产业链条上升一个层次。而其主要产业(纺织、家电)又是全球生产最过剩的行业,如果世界经济要进行结构调整,它们就首当其冲。而中

国台湾省由于紧跟美国实现了由信息产业主导的产业升级,才得以摆脱了传统的产业链,形成了美国一台湾的新产业链,这也是台湾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损失较小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正使世界经济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它一方面改变了世界原有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也重新调整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决定其经济命运。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都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2、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了传统的军事对抗,经济竞争的焦点从生产、市场向研究开发、知识创新前移,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功能显示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1) 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世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国家安全的含义决不仅仅限于军事领域,而且还包括经济领域、技术领域,经济安全已经上升到与军事安全具有同等重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国际竞争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国家安全的全部内容,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由政治军事竞争发展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的战线明显前移。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谁拥有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和更多的资本,谁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竞争的焦点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品种及其质量。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是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的,知识的无国界性和无限供应性以及非独占性这三个特点又决定了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全球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

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成果,竞争的战线已经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乃至基础研究阶段。

3)由于综合国力竞争的主体是国家,其实质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较量,竞争的层次由企业一级上升到国家一级,因而是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创新的主体虽然是企业,但担负不起系统整合的作用,而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政府以其特有的职能从总体上加强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生产、扩散及其应用的规划和指导。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关注的重点不再仅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而且扩展到国家层次上的技术创新。

4)当今世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时代,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强调技术创新是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的需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需要。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我们初步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第三步战略的目标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紧迫性的指标,因而也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本国科学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时,一般处于技术引进、仿制为主的阶段。其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不足1%(如目前我国和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国);而在1000美元以上时则进入以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住住超过1%(如日本在60年代,韩国在80年代);在以创新技术为主阶段,则研究开发经费一般超过GDP比例的2%(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便如此)。我国目前正进入以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到21世纪初,特别是到2010年,按中央的要求,国民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说,届时的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在当前阶段对科技的需求,

还必须考虑到科学技术的长远发展,以便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持续的支撑。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能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带来新思路;能为解决我国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能为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提供技术基础,最终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的系统和要素

1、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非技术创新,如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竞争的战线明显前移,以推动各种知识成果转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竞争的层次已从企业上升到国家和政府一级的系统整合水平。

2、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深化与积累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马歇尔曾明确指出,知识是生产力中最强大的动力,而组织则帮助知识发挥作用。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关于经济变革的动态理论,则更强调以要素的新组合为基础的各种创新在推动经济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在其后的深入研究中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发现,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是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在研究日本的经济发展时,发现日本的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日本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来的。九十年代后,对创新的研究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研究的课题和制订政策的基础。

3、技术创新的系统和要素。创新涉及新思想、新发明的产生、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等一系列活动,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组成部门。

近年来对创新的研究不仅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关注知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在国家层次上的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国家创新制度的安排和网络结构是一个国家创新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影响知识的生产,进而影响发展。这种结构是由产业界、科技界政府在发展科学和技术中相互联系与交往而形成的。

1)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首先,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企业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去从事创新。其次,根据古典学派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只有企业家通过市场来实现,这个作用是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替代的。再次,技术创新需要很多与产业有关的特定知识,它们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由于这些知识具有局域性,常带有产业和企业专有的特点,因而科研机构难以提供。从基础知识向应用的转化需要很多新知识,如工艺、制造方面的知识,企业更具有这方面的供给优势。过去人们常以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可无成本地转化为商品。现在人们认识到,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商品,还需要大量的工程化的知识,市场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多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干中学、用中学的实践中积累的知识,是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才能获得的东西。

在技术创新中,科技型小企业与大企业同等重要。大企业是有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它们有能力从事产品创新与大规模的工艺创新;它所具有的比较完善的创新组织,又使其可以较容易地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而科技型小企业因机制灵活,创新动力大,一旦有资金帮助,会更愿意从事创新。当今许多微电子方面的大创新都是当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明出来的。微软、网景等公司的发展便是例证。应当指出的是,作为创新的主体的企业是指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企业,它们具有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是创新投入、活动和收益的主体。

2)科研机构和大学都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在讨论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制度安排和结构时,一般将知识分成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两类。科学知

识的特征是增加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般没有直接的、特定的实用意义,是“公共产品”;但它是技术知识发展的基础,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活力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科学知识与实际的生产应用往往有相当的距离,企业不能立即见到经济效益,因此它们对科学知识的生产不大。同时,为了使科学知识产生最大的公共利益,实现其社会目标,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政府承担着大部门的科学知识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主要投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由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来执行。另外,企业也不同程度上开展自己的基础研究,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要生产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要掌握该领域的发展动态,以抓住新出现的商业机会,例如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强化了科研机构、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因为企业的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它们生产的知识。

3)教育和培训是知识创造、生产、应用以及传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提供人才和提高人的素质。从根本上说,创新依赖于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没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新的知识难以创造,难以产生。没有宏大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难以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技术成果也能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况且,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只有对员工进行新技术知识的再培训,才能提高员工进行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能力。同进,从知识流动的角度看,教育和培训能通过人这个载体,使知识和技术向社会扩散。

4)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是沟通科研部门与企业间知识流动的纽带和桥梁。各国都把这种中介机构的建设看作是政府推动知识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

值得指出的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系统,因为在确定从事什么创新、什么时候进行创新、以什么方式创新、给创新者以什么样的回报时,市场机制能为之提供信号,驱使企业在一定时候从事某种创新,这种信息不是随便能计划或规划的,不是个别政府官员能预测的,不是行政的方式能够及时作出反映的。只有处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能够做到。但由于创新过程内在的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权益分配的不确定性的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机制在激励创新中的不完善,从而需要政府的一定程度的

干预,需要政府负担起应负的责任并对相关的各项事务发挥重要影响,因而在技术创新中应强调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的创新能力低,政府可为企业创新构筑良好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通过政策、法规、计划、项目、采购、财政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影响、引导与干预创新活动的作用与效率。

4、技术创新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受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国家都会以不同的制度安排来推动创新。这种差异性造成了创新的多样性和效率上的差异。即使同是发达经济国家,创新制度也各不同。

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其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政府在推进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起飞过程一直是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实现的。

美国、英国和德国虽然在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和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的国家。在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和执行上有很多共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3%,资金投入较稳定,而且由于GDP基数较大,因此在研究开发活动中有充分的资金保障,促进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提高了国家竞争能力。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在研究开发投入和执行方面扮演主要角色,在投入方面占总投入的50-70%,执行方面占60-70%,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和开发;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政府承担绝大部分,大学和公共科研机构是主要执行机构。

各国在研究开发方面又各有特色,存在差异。各国政府在其研究开发投入中的社会目标上有差异,美国政府侧重支持国防方面的研究,而德国、日本政府更注重工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另外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专业化方面,所选择的技术领域也不同。深入分析它们技术创新的共性和个性,有利于从我国国情出发,依照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三、我国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考察技术创新的效率可从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着手,即1)能否解决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2)能否解决创新中的市场失效;3)能否加强创新各环节之间的系统整合。

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技术创新在繁荣科技、培育人才、发展经济、保卫国防等方面都为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的研究开发人员居世界第二位,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居第四位,科技竞争能力居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上水平。就各个子系统而言,都已有可观的力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分析,尚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确立起来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市场关系尚未完善,而传统的计划体制的惯性还在起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在有些方面仍干预过多,尚不能自如地行使宏观职能;市场在配置资源(创新过程中各相关生产要素)方面尚显得乏力;市场需求的拉力不足,而政府的推力又未能很好地起到作用。

2、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对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在过去几年中,企业对创新的投入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也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全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即使高技术企业也只占0.6%。这个比例不到发达国家的1/10。从全国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看,50%来自政府,只有35%来自企业。从研究开发的执行看,40.5%在科研院所,企业只占30%。

3、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大成绩,但主要是解决科研院所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研究解决高层次(包括国家层次)上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问题。由于部门之间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协调的“结合部”的问题很好解决。政府各部门的科技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

4、技术创新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在部门内部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力量,但官产学或产学研之间缺乏密切合作,没有形成合力。从创新过程来说,突出的问题是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有效运行的机制。

5、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脱节。技术改造和引进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政府面向企业技术能力提高最大的资源投入。日本等国的发展表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必须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从依赖外国技术向提高自主开发能力的转变。而我国长期的三者脱节,加上国内工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同技术引进金额不成比例(1995年为1:12),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随企业经刘实力的增强而增强。在技术改造中,由于企业可获得较优惠的政策贷款,可从国外买先进技术,造成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基本上与科研部门无关,许多国内已有能力的技术仍从国外进口重复引进的局面。从科技角度看,国家的一些重大科技计划,主要是面向科研机构,对企业的影响有限,企业参与的比例少。

6、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提高广大中小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设中介机构。但我国现有的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还很薄弱,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

7、技术创新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还很不理想。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流动仍有许多障碍(如工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风险资金没有建立,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常有许多限制,等等。

四、技术创新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技术创新的实质内容,是指不同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之间围绕着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商业应用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机制。在当代西方技术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有一批学者,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或强调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解释各国技术创新实绩的差异,强调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研究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差异,并且特别重视国家特写因素对技术变迁过程的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了熊彼特主义(包括新熊彼特主义)、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这是主要介绍熊彼特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真正从理论上提出科学技术长入经济增长过程的作用机理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熊彼特。

在其1912年出版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明确地将经济发展与创新视同一物,称经济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 采用一种新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并不必然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它也可以指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方式;(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未曾进入的市场;(4) 掠取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 实现一种工业上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不仅如此,熊彼特还明确地将发明与创新区别开来,认为“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这同它的发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尽管企业家自然可能是发明家,就像他们可能是资本家一样,但他们之所以是发明家并不是由于他们的职能的性质,而只是由于一种偶然的巧合,反之亦然。此外,作为企业家的使命而要付诸实现的创新,也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应该承认,在这里熊彼特也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精致的创新理论,关于政府政策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没有说什么。然而,它有关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的观点的确可以作为我们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战略的有益指南,他有关发明与创新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的论断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的。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或者经济的现象。尽管我们有关决定这一进程的速度和方向的要素的知识仍然是不足的,但我们已经清楚地了解到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而其活动的成改与否则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的创新环境,而不仅仅只是资助科学、基础研究和(直接的或间接的)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的补贴。英国苏塞史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沃尔什等人在进行SAPPHO项目时,根据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理论提炼出来一个重要技术创新模型,即企业家创新模型。在这里,熊彼特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区别了开来,指出设计、开发、销售一种新产品的能

力与发明活动并不一致,两者也不必然并存于同一组织之中。根据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的观点,熊彼特技术创新模型I可以概括如下。

其一,从科学的最新进展到重大发明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特定方式的流动(非持续性的)。对于现有的企业和市场结构以及任何可以计量的“市场需求类型”来说,这些流动基本上是外生的,尽管他们当然会受到相信存在一个潜在需求或者未满足需求的观念的影响:

其二,一组企业家(在熊彼特看来,它们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认识到这些的未来潜力,并且准备冒险进行开发和创新。这种冒险的行动不可能由一般资本家或者管理者承担,而只能由杰出的个人承担,这些个人被熊彼特定义为企业家。

其三,一旦进行了一项重大创新,它将导致现存市场结构的不均衡,成功的创新者获得了额外的增长速度和暂时垄断利润作为报酬。然而,这种垄断以后又会因为大群第二代创新者进入而削弱,从而引起了持续创新的周期性群集现象。

显然,这个模型基本是一个具有几个连续阶段的线性模型,但在其中已经存在着从成功的创新到增加研究开发活动的正反馈环路模型,被描绘为一种从“得自创新利润”到“企业家活动”和“创新投资”的联系。这种反馈必须首先被解释为对于利用研究开发作用为经济进步的工具的刺激,而不是一种创新改进思想的流动。在70年代初期以前,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只存在这样一个熊彼特技术创新模型。

创新模型(I)

1942年,熊彼特又进一步发展了其关于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认为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只要我们深入事情的细节,追踪进步最惊人的个别项目的进步的由来,那么我们不会追踪到大企业门上……于是我们不免要吃惊地怀疑,大企业也许和创造这种生活水平有更多关系,而不是和降低生活水平有更多关系”。“一个现代企业,只要它觉得它花得起,它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研究部门,其间成员都懂得他的面包和黄油取决于他所发明的改进方法的成功。”根据熊彼特在该书中有关资本主义经济的“创造性毁灭”的判断,以及有关大企业在

这一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论断,经济学家菲利浦斯提出了第二个熊彼特技术创新模型的基本形式,即大企业创新模型。此后,弗里曼在其1982年所著之《工业创新经济学》中对这两种模型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并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在这个模型中,大企业取代了企业家有位置,研究开发活动主要是由企业内部的机构承担的。尽管如此,外生的科学和技术一直与内生的科学和技术相伴而生。这种模型的反映大企业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利用内部研究开发力量这一重要趋势。弗里曼(1982年)和莫厄里对于这种趋势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弗里曼将技术研究的作用不断增加描述为“与科学相联系的技术的兴起”。

熊彼特创新模型I和创新模型II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II包括大企业进行的内生的科学与技术活动。从成菌的创新到增加研究开发支出存在一个强大的正反馈回路,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自我强化周期,发明活动载来越处于大企业的控制之下并且强化了它们的况争地位,科学、技术、创新投资与市场之间的“耦合”现在更加密切而持续地联系在一起了。尽管如此,熊彼特模型I 和模型II之间仍然存在着基本的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技术推动模型,即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内生的,是技术进步推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它们的基本政策含义是:技术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方向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规模和方向,更多的研究开发投入就意着更多的技术创新产出。大企业在研究开发支出方面具有优势,所以,它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必然具有先天性的市场优势。正因为它们都特别强调研究开发对于持续创新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学者将这两个熊彼特技术创新模型合称为“技术推动模型”。大约从50年起,到60年代下半期,居于支配地位的创新模型一直是这种简单的线性技术推动模型,从科学发通过应用研究逐步前进到技术开发以及企业的生产活动,最终导致新产品进入市场。市场只是被看作是研究开发成果的接受者。这个模型的基本假定是“更多的研究开发投入”等于“更多的创新产出”。应该说,正是熊彼特有关创新问题的论述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添加了至关重要的一块基石。

2、新熊彼特学派。

熊彼特这后的西方学者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所作有工作主要出现于50年代中期以后,并且基本上围绕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所做的努力,其结果就是经济增长理

论以及近年来发展声势颇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以美国经济学家J·施穆元勒、N·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C·弗里曼为代表,侧重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经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其突出特点。他们秉守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承认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承认经济结构对于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迷恋于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毁来过程”,即创新总是以一种演进的方式重新塑造它由以产生的市场结构。这些遵循熊彼特传统的经济学家主要集中在英美两国,其中尤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最为著名。该所了一大批秉承熊彼特传统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包括元里斯托弗·弗里曼、乔万尼·多齐、凯思·帕维特等,并发表了大量重要的技术创新研究成果。1979年由沃尔什、汤森德、阿厅拉德利斯与弗里曼等共同主持完成的SAPPHO项目在解决技术创新的技术推动说与市场拉动说之争方面被公认为是篇重要文献。在美国,遵循熊彼特传统的经济学家主要有斯坦福大学的内森·罗森伯格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纳尔逊等。新熊彼特学派学者在技术创新研究中的共同特点是注重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技术创新产生的技术经济基础、技术轨道与技术范式、技术创新集、技术创新的扩散以及长波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们研究的重点。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这些学者在熊彼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包括企业家创新模型、线性模型、相互作用模型、链环一回路模型和创新周期模型等等。从60年代中期起,这些学者孜孜不倦,努力工作,先后提出了五代技术创新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大量有关技术创新政策的建议。其中,施穆克勒于1966年发表《发明与经济增长》一书,对1840-1850年间美国4个主要资本货物部门(铁路、石油冶炼、农业机械和造纸业)及部分消费品工业部门的专利数与投资额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市场成长和市场潜力是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向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结论,从而提出了创新的需求拉动说。这与熊彼特的技术推动说显然是相矛盾的。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的沃尔什、汤森、阿奇兰德里斯和弗里曼等人于197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批评了施穆克勒的方法,认为他们的研究结论与熊彼特理论更为一致,即“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而且是多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随时间和工业部门不同而有所变化”。罗森伯格则更多地是从技术特性与经济特性方面展开研究。他在自己的代表作《黑箱之谜:技术与经济学》中

指出:“作为基本的、演进着的知识基础的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的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忽略任何一方面都将导致错误的结论和政策”,从而将技术推动论和需求拉动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总起来,看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越来越强调创新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共性,而忽略了其赖以进行的具体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即国家专有因素的特殊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以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和理查德·纳尔逊为代表的一些新熊彼特主义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开始强调李斯特的传统,重视技术创新的国家专有因素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从而将李斯特传统与熊彼特传统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3、新古典主义学派。

新古典学派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是建立在“市场失败”的基础上的。认为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败”,即在允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用于创新的经济资源不可能得到有效配置的一系列状况,包括公共商品,创新收益的非独立性、规模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活动。这一流派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是分解技术创新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代表人物是索洛,丹尼森和乔根森;其二是将技术创新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如阿罗、罗默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技术创新视为同资本、劳力和自然资源一样的经济增长要素。

4、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流派。

(1)李斯特的国家体系

在古典经济学家之中,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可以说是开拓性的研究者。在创新理论研究方面,他从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后进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后进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题争中,所应采取的政治经济对策等问题。他的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李斯特在众多古典经济学家中,率先提出“政治经济学国家体系”的概念。他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后进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赶上先进国家。他认为,相以地落后的国家只有在与所交易的商品有关的知识和技术也能自由交易的前提下,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才是合理的。

2)李斯特深入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他强调国家专有因素的独特性,强调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国际背景等对于一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影响。他并不否认普启蒙经济学原理的存在,但他认为这些经济学原理的应用是有条件的,因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而不同。

3)李斯特明确提出了后进国家在面对先进国家持技术限制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所应采取的国家技术战略。他指出,在工业国家,要获得财富和地位,最便捷的一条莫过于发明和发现。因此在工业国家受到重视、获得厚酬的,首先是天才,其次是技巧,再次是体力。他认为,应投资于教育以培育受过适当训练的劳动力;创造基础网络以分想技术知识这种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国家建立诸种关税联盟;保护幼稚工业以允许它们养成应对国际竞争所必需的技术技能。

虽然李斯特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工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他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其理论体系是粗糙的、零散的、不完整的。

(2)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987年研究日本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的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追赶、跨越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公共商品,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弗里曼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公私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他给予四个因素以斩关注:政府政策的作用,企业及其研究开发努力的作用,教育和培训的作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作用。不仅如此,弗里曼特别强调在剧烈的技术变革情况下,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和社会创新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3)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纳尔逊在1993年主编出版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明确指出,现代国家的创新系统在制度上相当复杂,它们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以及技术行为因

素,也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的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其中,私人以盈利为目的厂商是所有这些创新系统的核心,纳尔逊是而强调了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可能的战略选择。根据纳尔逊的说法,国家之间在“产业组合”上差异“强烈地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态”。研究开发系统的这些国家特点对于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溶入工业活动之中并进而使一国的创新更为容易还是困难具有重要含义。

(4)佩特尔和帕维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佩特尔和帕维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提出的重要性在于:传统的有关技术进步的理论认为,开放的贸易系统将使技术的国际性迅速扩散成为可能,从而使后发国家的追赶成为可能。但不同国家在对技术的投资上政策是不相同的,从而造成了国际技术差距在某此地国家之间的扩大。佩特尔和帕维把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制度、结构和竞争力”。认为,国家之间创新绩效的不同主要在于系统的失效和多样性。

(5)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以本特阿克·伦德瓦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是通过考察用户与厂商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各组成部门,因而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微观学派。伦德瓦尔认为,国家创新系统可定义为“一个创新系统是由在新的、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用上互相作用的要素和关系所构成的”,从而衡量一个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指标是生产、扩散和使用有经济价值知识的效率。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主要子系统是:第一,企业的内部组织;第二,企业间的关系(产业结构);第三,公共部门的作用;第四,金融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作用;第五,大学和研究开发部门。

(6)波特等人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叔特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将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机制与其宏观运行实绩联系起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埏察国家创新系统,因而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学派。在他看来,国家的竞争优势正是建立在成功地进行了技术创新的企业的基础之上的。政府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的企业创造一个的、鼓励创新的环境。波特教授的这种国家竞争力钻石理论被认为是国家系统的另一个学说。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决定于以下四个重要因素:第一,要素条

件,如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基础设施状况;第二,需求条件,该国对产业产品和的需求;第三,相关的支持产业;第四,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状况。

(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们又接过了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这一思想,并试图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指标使其实用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关键目标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一国内部的循环流转。对于国家创新系统运行实绩的测试与评估也是以四种类型的知识或者信息的流动为主要指标的:其一,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合作研究活动和其他技术合作。其二,公私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企业、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研究、专利共享、合作出版和更正规的联系。其三,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包括新技术的工业采用率和通过机器设备等途径的扩散,这是创新系统中最传统型的知识流动。其四,人员流动,主要是技术人员在公私部门内部以及两者之间的流动。经合组织还开发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意义,指出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含义是纠正技术创新中的系统失效和市场失效;即纠正企业因过短的眼光而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不足。通过创新的产、学研合作计划,网络计划,建立创新中介机构,以纠正创新的系统失效。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意义之一是加强整个创新系统内的互相作用和联系的网络。

五、加强技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选择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在现产业化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确立起创新的机制,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动性,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发育仍不完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在此情况下,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扶持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政府在创新中的使用仍至关重要。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并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组织和协调技术创新中各部门和的相互关系,各种功能的相互关系;三是提出国家创新战略的目标,并引导和吸收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努力。

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工具,各项政策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政策制定

过程中要采用疏双管齐下的方针,堵住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及残余,疏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通道和途径。

1、财政政策。

由于研究开发本身是重要的创新源,并且具有溢出效应,因此,各国政府都对研究开发,尤其是基础研究给予财政支持。政府对于技术创新的财政刺激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有关部门的研究开发活动,财政政策分为研究开发的补贴与税收优惠两大类。补贴主要支持特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税收优惠则主要是为从事技术活动的企业提供单一的非岐视性的税收减免优惠,因而是一项普惠性间接影响全新的政府资助形式。我国应加强这两方面的激励政策。一是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市场失效或的领域如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项目和教育的投入;二是实行的由承担单位提供配套资金的做法,改为政府对企业的创新项目给予补贴;三是对于啬研究开发投入的企业、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等给予税收优惠,对于高技术企业应减收增值税,对于非营利机构要减免非经营资产转为经营资产的国有资产占用税和所得税,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的改制。

2、融资政策。

政府创新的金融政策要着重解决创新风险分担和新建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除在经常性的贷款项目中要对创新有所倾斜之外,要特别注意建设风险投资机制。风险酱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提供给企业的建立。扩张和收购活动,分担企业创业和创新的风险。它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方面的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承认。在美国,允许小型高技术企业的股票上市,使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好的风险投资产业,大大促进了美国的高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推动风险资金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股市上降低高技术下市的门坎,设立第二板块,完善风险资本的同机制。政府还应设立创业和创新基金,其主要作用一是作为创新项目的“种子资金”,二是扶植高技术小企业的创业,三是为企业创新项目的垡提供担保。

3、政府采购政策。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一、热点背景剪辑 (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针对上述情况,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五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新发展观的内涵 1、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新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2、对新发展观的全面理解。 (1)“以人为本”。这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年我们战胜非典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2)全面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既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3)协调的发展观。协调发展是指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与社会在“良性互动”中均衡地、步调一致地向前推进。 (4)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是,经济的发展,应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威胁;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的发展。从思想实质看,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人与自然界的共同进化思想;②当代与后代兼顾的伦理思想;③效率与公平目标兼容的思想。换言之,这种发展不能只求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必须将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5)全面发展是核心内容,协调发展是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是重要支撑,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质和根本目的。“五个统筹”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三)树立新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是落实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须树立新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2、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正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三个代表”的体现。

全面可持续发展观论文 3000字

怎样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这个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醒目的变化是: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以往“持续快速健康”中新增了“协调”两字。这是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不仅充分表明了我国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决心,而且丰富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内涵,使其更加全面、科学。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这是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的体现。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说明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塘沽一中刘艳 指导教师:塘沽一中冉祥红李长爱塘沽教育中心韩学明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知识结构

二、主要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看美国科幻片《后天》的一个片断,考虑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哪?这种现象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么?【播放《后天》的几个片断】:海面上涨,海水倒灌入纽约,大洪水席卷之处,无人能挡其锋芒。来不及逃走的人们被无情地冲走。 【学生回答】:发生地点是纽约。这种现象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发生。 【学生回答】:发生地点是纽约。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教师引导】:现在对于海水能否倒灌纽约有了不同的答案,认为可能发生的同学请坐到靠近窗户的一面,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同学请坐到靠近教室门的一侧,大家展开讨论,说出你们所给答案的理由。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几乎没有哪个科学家怀疑全球正在变暖。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小组报道,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4-0.8摄氏度。美国宇航局说在过去的100年里,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了42万年来的最高水平。矿物燃料大量的被使用,大片原始森林被毁怀,气温不断上升,引起冰川融化,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些因素经过长期的积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纽约的现象。 【学生回答】:《后天》是一部科幻片,夸张的手法用以警示人类全球变暖的严重性。欧洲科学家在对南极洲极地古老冰核进行萃取分析后得出结论说,如今地球的温暖时光至少还能延续1.5万年时间。我相信人类会逐步改变观念,注重全球变暖,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气温的升高。 【学生反驳】:人类已经采取了措施,但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据世界首位,布什政府居然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在延续,那么沿海地区就一直存在着被海水侵蚀的威胁。 【学生反驳】:更多的污染物能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温度增加促进蒸发,使云量增多,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也能够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热量,抑制了全球变暖,并且现在人类进行能源改革、开发核能、把二氧化碳埋在地下,可能改变气候的平衡。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后天》主要讲述了未来世界由于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气候发生突变,气温骤降,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有消息称,影片题材源自美国国防部提交给白宫的一份“秘密”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这份报告的大致内容:全球气候将在未来二十年内发生突变,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恐怖主义。这份报告的基本思路是目前发生的并将继续出现的气候变暖将引起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崩溃或减缓,引发显著的气候突变。它用了历史对比的方法,依照发生于距今8200年的气候变冷事件来设计2010~2020年的情景。目前广为接受的是温盐环流减弱甚至关闭,造成了那次的气候突然变冷,即:北大西洋北部劳伦泰冰盖及斯堪的那维亚冰盖消融,融冰造成的淡水浮在北大西洋北部,减弱了北大西洋北部深水底水的形成,减少了暖水自南向北的输送,因此使欧洲及北美东部气候变冷。虽然历史上确曾发生过由于海洋温盐环流的减弱而导致了寒冷的气候,但这一过程相当漫长。从目前的观测结果上看,海洋温盐环流的减弱程度远低于过去发生类似气候突变的时期,因此,未来二十年发生气候寒冷突变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人类继续超负荷地开发地球资源,加剧这种增暖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那么温盐环流的关闭可能会提前到来,而那时就是全人类的灾难。 【播放片断】:日本保龄球大小的冰雹肆虐;多股龙卷风肆虐了洛杉矶的城市。使大楼坍塌,将汽车和人卷得失去踪影;风暴一来,整个北半球即被三个巨大的气流漩涡覆盖,漩涡中央的“眼睛”所到之处温度迅速降低,万物急冻。 【教师提问】:这些灾难的发生离不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为什么上述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恐怖主义?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世界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均在沿海低地地区,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其次,全球变暖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首先各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更加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为草原;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尽管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能带来的好处。同时,全球变暖引起气候的突变,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源将锐减,并因此引发大规模的骚乱、冲突甚至核战争,成百上千万人将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死亡。

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日期:

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论文 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张轩凡 (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在人类知识体系的十一门类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地理科学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在人类五大开放系统中,星际系统和社会系统是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地理系统在二者的结合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科学的地位和理论体系,然后介绍了地理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最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未来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地理科学;可持续发展;地理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P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36-01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张轩凡(1992-),男,海南澄迈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地理科学。 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近代地理科学发展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地理科学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数量化,地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与社会生态以及其他学科都有联系。当前,地理科学的发展要按照钱学森教授所建立的科学思想,加大对地理科学的研究力度,加大在地理科学上的科研投资,这对解决我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以及区域发展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科学的地位及基本体系

(一)地理科学的地位 在钱学森教授总结的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中,地理科学是十一个研究学科之一。地理科学在人类认识世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地理系统又是五大开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十一门类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理科学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地理科学的地位之所以得到提高,是为了制定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 现代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有很多分类,马蔼乃曾将地理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以基础理论为主的理论地理科学;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地理信息科学;以工程技术为主的地理系统工程,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 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地理信息科学:原来的地理生态系统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部分,之后有关学者对其进行扩充,将人类圈、外层空间圈、地形圈和土圈纳入了其中;在社会系统上分为经济基础圈,上层建筑圈和意识形态圈。为了将各个圈层中的共同和不同区别开来,将基础的突破圈层结构深入到了独立因子层。为了建立地理信息模型,对独立因子层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相似准则,通过地理信息模型的建立能够很好地对未来地理现象进行预测。 2. 以技术科学为主的地理信息科学:对基本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模型计算,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模拟地理工程,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结经验。在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地位、地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上,一般用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 3. 以工程技术为主的地理系统工程:地理系统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 在全球现代经济体系中,工业设计产业的巨大价值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工业乃至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温家宝总理2007年2月13日亲笔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多处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工业设计在全国快速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战略目标,上海必须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为此,在认真总结上海工业设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特根据《上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编制《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08-2010年)。 一、国内外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背景 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工业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业设计是指将一个主意、计划转变成具有创造性的详细的施工计划、生产计划或方案,包括咨询服务(品牌、企业形象、会展、信息设计、新产品开发等)、设计服务、室内及环境设计服务等,具体包括:制造业设计、平面设计、时尚设计、手工艺品设计、多媒体、网络及数字媒体设计、电视图文设计等;狭义的工业设计则是专指工业产品设计,即在现代工业化条件下,通过众多相关专业协调配合,为消费、生产和市场提供健康、实用、美观的产品构想,以及在产品实现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中,提供相应服务的创造性活动,是整合科技、生产、信息、文化与艺术等资源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跨国企业与代表一流品质的国际品牌均来自发达国家,这与他们都很重视工业设计不无关系。德国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振兴设计,使经济如虎添翼;美国通过一场工业设计革命,成为世界首富;在英国,当年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亲自为工业设计呼吁:“忘记设计的重要,英国工业将永不具备竞争力”;日本更是实施“设计立业”战略,从政府扶植、政府引导,到企业集团重点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在设计开发的资金上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已达2.8%,居世界首位,由于设计的优势,“轻、薄、小、巧、美”的日本商品风靡全球;韩国政府在1993年至1997年间,全面实施了工业设计振兴计划,并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经过多年的实施,本土设计师和设计公司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韩国也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成功转型;新加坡在其产业计划中提出一个“设计新加坡”子计划,要将新加坡建成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科学定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及科学定义 答案一: 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义: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 1.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 “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dgicalsustainability)。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2.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 爱德华-B·巴比尔(EdivardB.Barbier)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D-Pearce)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4.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 论文题目: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学生姓名王建华 专业法学 层次高起专 批次 学号w130232101038 学习中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2011年 10 月

内容摘要: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体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关键字: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经济全球化长远发展 邓小平理论面对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对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做出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这些观点和内容的全面展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实践上有新突破,理论上有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运而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宏观上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规划了发展的蓝图,而其基本理论观点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展开,又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新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这些回答,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之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与自然的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带来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给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接受自然的惩罚。人们深刻反省自身的行为,重新科学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探索和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日渐深入,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认识的综合,它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建构现代生产力范畴提供了观念导向,适应当前人类发展需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千古不朽的课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回顾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史,很容易就能看到这种关系存在和发展[1]。 自从有了人类,人就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获得能使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而存在。自从机器大工业出现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源的数量急剧扩大,大片土地开垦和森林砍伐,引起了大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三废”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空气,一些物种灭绝,而另一些物种又泛滥成灾,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因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而导致的非自愿失衡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已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的广泛关注。尽管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失衡加剧,环保问题异常严峻。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普遍化、深化和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迫切的需要,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源于生态学,单一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1713年德国的卡洛维茨(Carfowitz)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理论,1867年哈根(Hartig)提出了森林多效永续经营理论。这两个理论认为木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实际上就是木材采伐单一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此后,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当代可持续发展观:1)经济发展观,

最新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山东师大附中《中学环境教育研究》课题组花春文执笔 一、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的政府(包括我国政府)已开始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每个人不但生活在环境之中,同时对周围环境也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就整个社会来说,对该问题重要 性的认识仍然不足。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社会各个层次 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我国为此作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决策。 进行环境教育要从幼儿园到成人教育形成系列化。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总之,环境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环境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既包括科学的认识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教育,又包括科学的运用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还包括人类自身增长要和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正是21世纪建设人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没有文明的环境行 为,他将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新的学习观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生存而学习”。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意志、技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所以说,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就应抓住加强素质教育的良好机遇,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在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地理有关,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我国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 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并从而使学生对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整个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正在试用的新编地理教材更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本前四章,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第五章至第八章,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着重讲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九章讲述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第十章讲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 资源、能源、环境等严重问题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的发展经济所酿成的苦 果。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支配自己的行动,则生态、经济、社会则 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第九章、第十章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以更高的理论为基础指导认 识和学习全书。最后,呼唤全体师生要和全人类一道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看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第一册的导言:“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让学生认识人类之家——地球,并懂得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用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保护人类之家的地球贡献力量。导言是四册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总体要求。它在培养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技能方面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体现 在地理课中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不是课本的外延,而是地理课本身的要求。 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厚的地理知识,吃透教材的内涵,讲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 环境之间保持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就会自觉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环境。

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为增强我国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工业设计产业化的脚步日益加快,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将是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中国设计的时代。 一、工业设计的引入与萌芽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设计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中国孱弱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于洋品牌的竞争中,萌发了“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利用商业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青 岛国产哈德门香烟。新中国成立后,“工艺美术”得到了相 当程度的发展,但与工业大生产结合程度不紧密。改革开放 以后,国门重新打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 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逐步融入信息社会的巨型网 络中,工业设计在后工业时代的特点在中国更是曙光初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业设计概念开始从国 外引入中国。工业设计在国内的最早出现不是基于企业的需 求,而是遵循着“理论先行”的模式,体现为高校工业设计 教育空前繁荣,但是工业设计产业并没有真正形成。当时的 中国制造业仍然在追求数量和产值,对于产品的外观质量和 知识产权的考虑,几乎可以忽略。例如,1985年我国生产 了3235万辆自行车,986万台缝纫机,38亿件陶瓷……在 技术相对落后的制造业条件下,当时生产的日常用品大多是 模仿西方国家20世纪初期的设计,基本毫无设计含量可言。 20世纪90年代,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在这之前,企业竞争的核心主要是填补市场空白,根本没有考虑工业设计的问题。此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业设计逐渐被重视,尤其是加入WTO 之后,中国企业有面临着国际激烈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迫使企业不得不放弃一味模仿,开始自主创新。 同时,工业设计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2007年2月12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熹理事长向温家宝呈送了《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2月13日温总理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可见,工业设计在中国的认可程度正逐步提高,创新在各个领域已凸显,且成必然趋势。 二、工业设计崛起与发展 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以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国外企业纷纷在华设立分支机构。伴随着各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丰厚利润和广阔前景,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通用等许多跨国公司都陆续在中国设立了设计研发部门,并组建了实力较强的本土化设计团队。外企的中国研发中心,有效地解决了自身企业的本土化设计问题,同时,这些相对前沿的设计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团队的发展。 国内企业的设计创新的意识在世界市场的大潮中应运而生。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的百余人的设计队伍不仅来自中国本土,还来自新加坡、德国、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所设计的产品不仅加强了联想在全球PC 市场的领先地位,还强化了其品牌形象。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的作品曾多次获得世界著名的三项工业设计领域大奖(IDEA 、red dot 、iF )和日本G-Mark 工业设计大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Intel 创新PC 奖等奖项。12 年前,联想推出了一款30年代香烟宣传画册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1.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 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2.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 蕴藏量: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 4. 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5. 水体自净: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6. 农业生态系统::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7. 立体种养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 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8. 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是指H,O,N,P,S等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从生 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化学循环再生规律是囊括自然界中动植物普遍存在地一种固有的,遵循自然动态循环法则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交替更新,能量转换的运动规律。 9. 可持续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村贫困比例,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全面的发 填空题 1.物质的输入输出规律又称为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生物、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历史教研组杨裕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

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分数,不唯学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定人才。对于学校,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选才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学习和落实科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苏振武 【作者简介】苏振武宝鸡文理学院 【内容提要】可持续战略理论是人类在20世纪末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和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推行全面素质教育。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工业文明而提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人类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决于能否全面发展自身,提高人类整体素质。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现阶段尤要重视推行全面素质教育。 一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的理性选择。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人本身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模式。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并呈不断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及带来的巨大财富和显赫成果,使人越来越把自己看成自然至尊,看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和世界的绝对主人,从而导致了认识上和行为上的两种片面性:一是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人的需要和利益是衡量其它一切自然物存在价值的唯一尺度,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支配、统治、处置一切非人类的自然物。二是认为自然资源具有无限性,自然界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以一种近视的纯功利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无休止地追求和获取现实的物质利益。由于不懂得自然界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看不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界对人类的长远利益,对自然一味地索取甚至掠夺,毫不顾及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从而使人类在尝到甘甜的同时,也吞下了自身错误行为所产生的苦

(环境管理)轮复习:第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 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 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工业生产中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 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 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 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主要体现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际水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多样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气候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臭氧的消耗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经济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点。 3、协调发展的具体含意。 4、试论述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5、市场经济的完善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影响。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每题4分):杜能圈;垂直外资;郊区化;交通枢纽;发展轴 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 1、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解析乡村转型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论述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3、与我国1980-90年代相比较,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变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4、结合下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布局方案,论述其经济地理基础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5、谈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有哪些科学依据。 中科院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2006) 一、简述题: 1.简述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2.简述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城市发展定位。 4.简述我国大城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征。 二、论述题(3选2) 1.比较城市群与都市圈在发展机制、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方面的异同。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1.简述过去50年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特点和作用。 2.归纳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3.列出钢铁企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并简述某一因素对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 三、论述题(2选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