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美学与美育简答题

美学与美育简答题

美学与美育简答题
美学与美育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P2—P7)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P2—P7

2、什么是本质论美学?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3、什么是语言论美学?

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其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语言取代理性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第二,放弃美的本质及其他本质问题,注重用语言模型分析审美现象;第三,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追求,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

2、自然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自然作为人类异己的符号。第二阶段,自然成为人类对话的伙伴。第三阶段中,自然作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而完全获得美的属性。

5、如何理解美的符号性

美的符号性特征: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包括三层意思:第一,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第二,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第三,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

6、如何理解美的无功利性

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具有与人的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这种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功利的评价。

7、简答技术美内涵

技术美是美的形态的一种,指技术活动的美。它是技术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开拓和创造本性并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技术美有三层主要含义:一是指技术对象的直观形式使人类得到感官愉悦,二是指技术对象是对人的自由活动的肯定,三是指技术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审美世界。

9、如何理解“化丑为美”?

在现实中,“丑”是令人不快的因素,但在艺术中,“丑”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运用符号把现实生活中的“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的价值。这就是“化丑为美”。

10、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艺术家运用符号进行艺术创作必须表达对对丑的否定性评价;必须遵循辨证的原则,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创作中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将化丑转为美。

11、简述优美与壮美的美学含义

答:优美与壮美。优美与壮美是西方文化中的一

对美学范畴。弱小、缓慢、阴柔的事物所呈现的偏于

静态的和谐就是优美;强大、疾速、刚劲的事物所呈

现的偏于动态的和谐就是壮美。两者的根本特征就是

和谐,优美与壮美往往是融为一体的。

12、简要回答阳刚与阴柔这一对美学范畴的意义

答: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特征及相互关系。阳

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阳刚之美

偏重于动态和力感;阴柔之美偏重于静态和柔感。在

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

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在中国文化中,阳刚与阴柔经

常用于对音乐、人物形象、艺术分类、诗歌意境、文

体特征的描述、品评。

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

系?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

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

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

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

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

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

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

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

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

5、审美移情有哪几种类型

答:审美移情有四种具体类型。一是统觉移情,

既主体赋予对象以自己的生命,对象在主体的统一感

受之中成为活的形象;二是经验移情,既主把对象拟

人化,把自己的感受经验投射在对象上,使难以言传

的感受呈现为可感的形象;三是气氛移情,既主体将

自己的一种整体感受渗透在客观景象中,从而铺展情

感流动的空间;四是表现移情,既主体把自己的价值

理想寄托予客观事物。四种移情现象都是把生命与世

界统一,把情感与景象相联。

6、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P125——P127(作业)

答: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和预

构性的特征。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

性质,这种原构性赋予美感以强度。历构性,是指审

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体验的历史建构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经验对精神的建构,二是社会

经验对精神的建构。审美体验的历构性使美感获得了

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

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审美体验的超构性使美感

获得了高度。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

来形象的性质。审美体验的预构性使美感通往了人的

远景。

1、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

答: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

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看。从

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

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

的。从实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

教育。美育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导致知

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地融汇了认识、

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

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一种对人的全面塑

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

达成人的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

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

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美育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答: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

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实施手段是以美的形

象吸引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趣味的激

发和满足。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以理服人而

是以情感人。美育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

美育在时空上灵活自由,在个体针对性上显现差异的

特性。以上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为一

种教育形式的独特形态。

3、美育呈现为哪些特征

具体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审美能力的培

养、审美理想的建构、创造性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

的塑造。

审美能力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美育可

以提高人敏锐地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

审美理想,是指审美活动中对于完美的审美价值

的想象。

美育总是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前提下展开的,美育

也就成为确立并构建审美理想的关键方式。通过美育

对各种美的形象的价值阐释,一种审美理想才会深入

人心,变成一种共同的审美价值观念。美育对审美想

象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有助于创造性智力

的开发。而美育对美的心灵的打造显然是人格建构非

常重要的部分。

4、美育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它表现在个体塑造、社会整合和文化建构三个方面。

美育的最基本功能在于个体塑造,这是指美育以

活的形象从情感方面熏陶人类个体,使其成为具有完

整人格的个体。美育的社会整合功能,是指美育可以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整体联系。美育可以有效地实

现人与人之间在审美体验瞬间的自由交往。有助于实

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美育的文化建构功能指美育可以通过活的形象

的感发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基本架构的建设。

1、美的形式的特征是什么?

答:美的形式的特征是: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

物;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紧密相联;美的形式具有可

变性。

4、简单举例说说节奏与韵律的联系与区别

答: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其相同因素有规

律地重复的连续形式,韵律指节奏有规律地变化和重

复产生的一种情调。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有节律的深

化,是有变化的重复,使形式产生出情趣。如长城,

大小相同的砖石不断重复砌成城墙,呈现秩序井然的

节奏之美,而墙体依山势蜿蜒起伏,绵绵不绝,飞腾

变化,又形成一种气韵生动的韵律,传达出丰富的情

感意味。

6、简述“西方的和谐”的含义

答:西方的和谐是西方文化和西方美学的理想,

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指人在一个存在与虚空的宇宙

中的和谐;其次,指人所看到美是具有几何意味和美

的比例的形式。简言之,西方的事物、社会、历史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二分,形式即美的比例,内容即对立面的斗争,这就是西方的和谐

7、何谓“黄金分割”?

答: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1:1.618(大致为2:3,3:5,5:8)。黄金分割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又于1854年得到德国数学家蔡辛的几何学证明。西方人普遍认为“黄金分割”是最美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中经常被采用的比例关系.

1、简答审美文化的含义

答:审美文化指各种文化系统与审美相联系的状况。也就是指人们的各种文化生活与审美相互渗透或相互交融的状况,它既包括传统的纯审美形态,也包括当前日常泛审美形态。

2、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答: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依照两个标准: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民族演变;审美文化的社会分层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古典性文化空灵特征的认识。

回答提示:空灵是指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存在形式的追求;它意味着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对古典性文化的空灵特征需要从审美境界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古典性文化的审美境界是空纳万境。如苏东波所描绘的“静故了群动,空故了纳万境”。这个“空”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生机无限、灵幻丰满的意义空间,由虚空而生万物。在中国书画作品中,由绝妙的布白而孕育的丰沛意境就是这样的空灵境界的呈现。陶渊明、王维等人的诗作中,也处处可见这种空灵之中指向无限意义的美妙境界。

第二,古典性文化的表现手法是以虚映实。从审美传达角度来看,空灵就是采用一种“以虚写实”、“虚中求实”的手段来艺术地表现世界,造就亦真亦幻、似真似假的效果。用虚化的手法来表现实在的事物。例如

京剧《秋江》,在舞台上没有任何实景,靠演员的动

作表现出景物和环境的存在,并使观众可以感到这些

存在。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这样用虚笔来表现“实物”

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3、高雅文化在文体方面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高雅文化在文体方面的基本特点是探索性和

独创性。不断进行文体形式上的探索和试验,是高雅

文化的一种内在品性。高雅文化是理性沉思型文化,

这个根本特点决定了创作者在艺术理想的召唤下,在

文本形式上要不断地创新出彩,突破已然成功的规范

进行冒险探索,以表达其对现实、历史、人生的独特

认识和体验。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朦胧诗、莽汉主义、

寻根小说、新写实、私人化写作、跨文体写作等种种

文体就是这种文体探索性的表现。文体的独创性也是

高雅文化艺术家的追求。艺术家的成就,常常不是表

现在“他说了什么”,而是表现在“他是怎么说的”。写水

乡淳朴的民风人情,写少年男女的青春萌动,有很多

作品,但独有汪曾祺用灵动如水的散文化语言和行文

结构写出了诗化小说《受戒》等,这种令人耳目一新

的文体就是体现独创性的成功范例。说明了高雅文化

对艺术文体唯一性、原创性的追求。

4、请结合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谈谈你怎样评

价大众文化。

答: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

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

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从以上特

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

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应该理性地、辨证

地进行评价。大众文化的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

影响也广,易深入人心。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

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

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

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另一方

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

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

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

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所以对大众文化应正

确评价,积极开掘,仔细辨析,用优批劣。

3、儿童的审美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答:儿童的审美活动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

好奇心为动力,具有鲜明的游戏精神,主观化色彩较

浓,注重直观形式。

4、如何理解青少年审美活动的差异性特征?

答:青少年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变化很大,他

们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主要

表现为个性人格的差异、性别差异和不同年龄段的差

异。

5、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

答:青少年美育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即青春形象

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

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

2、简述教师角色的心灵育化功能

答:教师对未来新一代人格的塑造不仅要通过教

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起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

言谈举止、道德情操、人格涵养、理想追求去作用,

即身教与言传并举,身教更重于言传。教师本人可以

成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和身边的楷模,教师的健全人

格和高尚气质,是最好的审美对象,也是最美好的榜

样。这种榜样对于青少年心灵具有难以估量的感召

力。教师角色的这种心灵育化功能,通过教师内外合

一的美好形象和高尚文明的行为表现综合地、长期地

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在他们心中播撒没的种子,催生理想的萌芽。

3、教师提高审美修养的原则是什么

答:主动性原则,内外兼修的原则,专门性与宽

泛性结合的原则,持续性原则。

美学与美育试卷三

美学与美育试卷三 总共30题共20分 查看试题范围显示全部试题仅显示答错试题仅显示未答试题仅显示答对试题 考试编 号5116-3 答题开始时 间 2014-06-12 19:49:12 答题结束时 间 2014-06-12 20:22:40 考生姓 名 天乙贵人考试时间00:33:28分钟总得分20分评卷人系统自动评卷评卷时间2014-06-12 20:22:40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提出的。(0.6分)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2. 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0.6分) A.弗洛依德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3. 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 (0.6分) A.创造性 B.情感性 C. 交互性 D.审美性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4. 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 ) (0.6分) A.戏曲 B.戏剧 C.电视 D.电影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5. 美学主要是一门( ) (0.6分) A.人文学科 B.自然科学 C.社会科学 D.实验科学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6. 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 (0.6分)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评语: 7. 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0.6分) A.创造性 B.情感性

美学与美育模拟试题

美学与美育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_________的人文学科。 2.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_________时代。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___________的肯定。 4.形式美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符号直觉性和__________。 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6.儿童审美活动的特征是:_________,具有鲜明的游戏精神,主观化色彩浓厚,和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选对1处得2分,共10分) 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 A. 柏拉图 B. 鲍姆加登 C. 黑格尔 D. 贺拉斯 2.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C. 阿恩海姆 D.克罗齐 3.古典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 A. 表现 B.再现C. 抽象 D.和谐 4. 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 ) A. 典性文化 B.现代性文化C. 外来文化 D. 高雅文化 5.文学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 ) A. 语言修辞性 B.瞬间永恒性C. 形象间接性 D.含蓄蕴藉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美的符号性 2.审美通感 3.荒诞

年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原题

小教专业美学与美育试题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的胜利。 2.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 3.美育的典型方法包括感兴、、、启悟。 4.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和表演性,和流动性,节奏感和。 5.青少年美育的基本途径包括、欣赏艺术、品味传统和师法英雄。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选对1处得2分,共10分) 1.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 A.梁启超 B.王国维 C.宗白华 D.朱光潜 2.“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A.狄德罗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黑格尔 D.席勒 3.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 B.“虚静”说 C.“移情”说 D.“感物”说 4.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斯多德

5.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 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 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 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D.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荒诞 2.语言论美学 3.黄金分割 4.含混 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每题7分,共14分) 1.美学的性质与美学的对象实际上是一回事。 2.社会关系的美体现着人的本质。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简述美育的具体特征。 六、论述题(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来论述问题。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 2.怎样理解形式美组合规律中“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请联系实际作答。 3.为什么说造型艺术具有“瞬间永恒性”的审美特征?请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美学与美育(专科必修)》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3分,共18分) 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2.中国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提出“审美静观说”的是( )。 A.叔本华 B.尼采 C.康德 D.黑格尔 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 B.马蒂斯 C.达利 D.梵高 4.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 )。 A.阴柔 B.自然 C.阳刚 D.典雅 5.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 )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中国文化 D.伊斯兰文化 6.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 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8.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2分,共36分) 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 10.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

11.简述青少年审美活动的差异性特征。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20分) 12.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举例论述审美体验在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与艺术 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3分,共18分) 1.B 2.A 3.B 4.B 5.D 6.C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答:错。(3分)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全过程,但却可 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 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10分) 共13分。 8.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答:错。(3分)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 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 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 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10分)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2分,共36分) 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 答:第一,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实践的 基本内容;第三,人类通过符号表现其实践的“有意识”性和“自由自觉”性;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具体可感的符号系统中。(以上四点各3分)共12分。 10.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 答: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 为一种教育方法的独特形态。(6分)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实施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 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2分)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 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2分)美育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美育在时空上灵活自

电大《美学与美育》考试复习题

电大《美学与美育》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_________的人文学科。2.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_________时代。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___________的肯定。 4.形式美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符号直觉性和__________。 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6.儿童审美活动的特征是:_________,具有鲜明的游戏精神,主观化色彩浓厚,和____________。 7.笛卡尔提出的“——”的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8.20世纪初,——以一系列的美学与美育论文,被公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社会时尚美是特殊时期普遍流行的——中显现出来的美。 10.审美移情的四种类型包括统觉移情、经验移情、——和——。 11.“仁心君子”是——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 12.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 13.语言艺术含蓄蕴藉性的两种典范性形态是——和——。 14.青少年审美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和差异性。 15.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__________”的胜利。 16.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美育的典型方法包括感兴、__________、__________、启悟。 18.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是__________和表演性,__________ 和流动性,节奏感和__________。 19.青少年美育的基本途径包括__________、欣赏艺术、品味传统和师法英雄。

16春季福师《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一

福师《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 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 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 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 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正确答案: 2. 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 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 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 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 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正确答案: 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美在形式 . 美在关系 . 美在生活 . 美在距离 正确答案: 4. “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席勒 . 柏拉图 . 亚里土多德 . 尼采 正确答案: 5. 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物质实在层 . 形式符号层 . 意象世界层 . 意境超验层 正确答案: 6. 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 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 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正确答案: 7. “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 仿象 . 兴象 . 喻象 . 抽象 正确答案: 8. 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在于() . 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 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 前者的目在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 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正确答案: 9.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 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 人类的审美需要 正确答案: 10.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 . 没有起点 . 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 既无起点,也无终点 . 有起点,也有终点 正确答案: 11. 美感产生于() . 游戏 . 摹仿 . 巫术 . 社会实践 正确答案: 12. 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 精神产品 . 物质产品 . 人工制品 . 自然物 正确答案: 13. 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 . 感性 . 感染性 . 愉悦性 . 规范性 正确答案:

美学与美育论述题

3、具体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 回答提示:美的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从客体方面理解,美总是在符号形式中呈现为具体可感、丰富活泼的生动形象;从主体方面来说,美依赖于主体对形象的直觉。这主客体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动感人的美。 具体来说,首先,美必须呈现为形象。形象是事物的形、色、声、味、态诸方面的统一体,是具体可感的生动存在方式。人的丰富情绪通过形象而获得实在的质感。形象是美的呈现方式,离开了形象,美无影无踪,无从谈起。第二,美的形象不依赖概念和推理,而依赖于人对对象的直觉。美的形象在主体和对象交互影响、召唤和应答中诞生和呈现。第三,美的形象极富生命节奏和韵律,它往往是不停流动和变易,呈现生机勃勃的活力。第四,美的形象以音乐为最高境界。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宇宙和心灵深处的深层音响显现为形象中内涵的节奏和韵律的跃动,而这正是音乐的审美特征。 4、具体论述自然美的特征 回答提示:自然美具有自然性、形式性、变异性特征 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花自飘零水自流”,它的属性和形式是天然呈现着的,而非人类主观意志所改造成的。同时,自然美的存在是一种现实的自然性存在,其本身不构成人类的社会关系。 自然美的形式性,是指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技美相比较而言,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导作用。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而呈现,首先是以赏心悦目的直观形式吸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情感,而不是它们的内在意蕴。而且,对人类来说,在特定的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状态中,自然物的形式本身似乎就意味着意义。 自然美的变异性,这是指自然物的具有变动特征。理解这个特征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三方面来把握:第一,自然事物本身充满活力;第二,自然事物唤起人的不确定联想;第三,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不同的意义。 5、结合实际论述艺术美的本质 回答提示: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个方面。首先,艺术作品是形式和意蕴的统一。这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艺术符号是有意蕴的,但它必须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相加或彼此分离。如徐悲鸿的《奔马图》,风驰电掣、生动逼真的奔马形象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思和热切期望祖国进步发达的精神意蕴,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剥离。 第二,艺术创作又是创造和规范的统一。创造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作为艺术家生命的个性表现,艺术美既必须接受艺术创作规范的制约,又应充分体现艺术家的独特创造精神,它应是对传统规范的挑战,这两方面的辨证统一方能形成艺术美。徐悲鸿的奔马之所以成为艺术美的经典形象,就在于表现出了鲜明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可贵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第三,在艺术接受中观众的审美观照既有个体差异,而个体的审美愉悦又具有可普遍传达性,符合一定社会标准,在个体差异和社会标准之间保持动态统一。 1、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 回答提示: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 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 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2、论述审美情感在美感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回答提示:美感活动是多种心理的综合协同运动,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它的地位与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 第一,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情感是人的感性力量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活跃的心理因素,驱动着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审美期待的具体化,并通往审美理解。例如林黛玉葬花是希望“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染渠沟”,清高孤傲的黛玉自爱自怜的情感驱动她格外地怜惜和观照性质高洁却在风雨中飘零的落花,落花这一活的形象就是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同时,落花这一形象具体而可感,这也是在主体情感推动下使审美期待借助想象而具体化。并且,在强烈的情感运动中,使审美活动达到一种深层的感动和理解,领悟到难以言传的生命意义。 第二,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中介。美感心理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诸种心理要素的协同作用,同时审美活动所创造的形象也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丁香空结雨中愁”,人们对这一形象的审美,就调动了嗅觉、视觉、听觉和体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由愁怨的情感使诸种感觉协同起来,集中在“雨中丁香”这一形象上面。同时,“丁香”和“雨”这两种事物也不是机械地并置,而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共同表现一种淡淡的哀愁。 第三,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动力。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表现形式,情感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同时又是艺术创造的动力因素。真诚的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是艺术存在的理由。 3、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071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1月31日;该课程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时间6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B)。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鲍姆加登 2.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3.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 A.通俗易懂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自娱自乐 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 5.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6.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答:错。 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5分)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 三、简答题 7.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 答: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 8.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第二,自然的美可以全面启迪人的感性;第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 四、综合论述题 9.如何理解“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的观点? 答:“符号”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件事物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二是指一件事物暗示着另一件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专科)》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专科)》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 B.马蒂斯 C.达利 D.梵高 2.直观具象性,是指( )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 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 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 A.创造性 B.情感性 C.交互性 D.审美性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 5.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6.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7.简述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8.如何理解审美体验的过程?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24分) 9.如何理解美的形象性特征?请举例对其进行具体论述。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B 2.D 3.A 4.B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 5.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答:错。(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的确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郝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盱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

《美学与美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美学与美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B.马蒂斯 C.达利 D.梵高 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的特征表现为( )。 A.丰富多变浪漫 B.强烈多变浪漫 C.强烈丰富多变 D.强烈浪漫丰富 3.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 )。 A.色彩线条音响 B.音乐美术雕塑 C.音乐绘画形体D.色彩形体声音 4.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 )。 A.阴柔 B.自然 C.阳刚 D.典雅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 5.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答:对。 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社会美的灵魂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作用。 6.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7.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答:错。 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并非仅有人格情操和思想修养才对学生起到形象示范作用。美的形象是可感的,优秀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着装、仪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产生直接的审美效果,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发展,吸引他们仿效和借鉴。

美学与美育模拟试题及答案3

美学与美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16分) 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对照、形式创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相联系的。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艺术。 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连续性、迁移性。 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艺术的最基础、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 1、美学主要是一门() A人文学科 B自然学科 C社会学科 D实验学科 2、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 B“虚静”说 C“移情”说 D“感物”说 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

A点 B线 C面 D体 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 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 B戏曲 C电影 D电视 三、判断题(15分) 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3、3、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 4、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 5、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四、名词解释(20分) 1、美的无功利性 2、社会美

美学与美育在线考试答案

在线考试 单选题 (共24道题) 1.( 2.0分)被誉为“美学之父”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鲍姆加通 D、埃斯库罗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在美学层面探讨崇高 的人是: A、朗吉弩斯 B、鲍姆加通 C、哈奇生 D、博克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立普斯所提出的是: A、间离效果说 B、移情说 C、游戏说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古希腊悲剧之父为: A、埃斯库勒斯 B、安提戈涅 C、索福克勒斯 D、欧里庇得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以下是古希腊的喜剧家的为: A、埃斯库勒斯 B、阿里斯托芬 C、欧里庇得斯 D、毕达哥拉斯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希腊悲剧最早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 祀活动中的合唱,即: A、宗教歌 B、酒的赞歌

D、合唱曲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 “一件东西在量上大大超过我们拿来和它相比 的东西,那便是崇高的东西;一种现象较之我们拿来和它相 比的其他现象都强有力得多,那便是崇高的现象。”这句话 出自: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康德 C、胡塞尔 D、海德格尔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艾略特的长诗()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是象征艺术手法运用的杰出代表。 A、《荒原》 B、《浮士德》 C、《尼伯龙根的指环》 D、《荒漠》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以下说法符合苏珊·朗格的观点的有: A、艺术来自对大自然的模仿 B、艺术来自对理念的模仿 C、艺术表现的是人类情感的本质 D、艺术是游戏的形式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打乱时间的逻辑顺序,以时间的错乱来表达 人的思想意识的流动,这种艺术手法称为: A、倒叙 B、错落 C、意识流 D、象征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1.(2.0分)绘画作品《日出·印象》通过光与色的相互 作用,让欣赏者看到晨雾中的色彩折射,其作者是: A、凡高 B、蒙克 C、莫奈 D、德加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电大《美学与美育》网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著名的“美的概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柏拉图)提出的。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 贺拉斯 2.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费希纳)。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3.《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朱光潜)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 蔡仪 4.美学主要是一门(A.人文学科) A.人文学科 B.自然科学 C.社会科学 D.实验科学 5、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美是主观的人是(B 狄德罗) 6、下列美学家中主张美在关系的人是(B狄德罗) 7、由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著名美学命题是(“美是生活”) 8、西方美学史上首次从修辞学角度论证崇高的美学家是(B郎吉弩斯)9、中国古代美学家中,把“情”与“景”、“心”与“”物结合起来认识的是(王夫之) 10、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11、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12、美的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 13、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自然)。 14、美国哲学家布洛克把(D审美态度)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的角度作出论证。 15、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A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具有内在的感觉器官,如“内在的眼睛”,这种内在器官使人一下子分辨美丑。 16、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C宗炳)提出了“畅神说”。 17、人本主义心理学家(B马斯洛)把那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生命体验称为“高峰体验”。 18、对于美的直接感受能力,西方叫“敏感”,中国古典美学称为(A妙语)。19、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B审美情感)。 20、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蔡元培)。 21、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人的启蒙和解放)方面。 22、下列方法中属于美育方法之一的是(D启示)。 23、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蔡元培)。 24、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B席勒)。25、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B线)。 26、(D均衡)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27、对形式的审美感受力,就是对具体形象作(C抽象)的形式美分析能力。28、以法国画家马蒂斯为代表的(A野兽派)对鲜艳 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 因素。 29、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 (D伊斯兰文化) 30、直观具象性,是指(D造形艺术)具有运 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 征。 31、表演艺术的形象构成是在(A时间)过程 中流动展现出来的。 32、形象的感染性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 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 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陶,获得(B精神上)的 审美愉悦。 33、逼真性与假设性的统一是(C电影)的基 本特征之一。 3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 基础是(D蒙太奇)。 35、蕴籍是(B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 36、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C奇异征实逼 真)。 37、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 文化形态是(A高雅文化)。 38、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自娱自 乐)。 39、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BA埃里克森)。 40、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C直观性、 创造性、纯真性)。 41、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 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42、青少年 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A丰富、多变、 浪漫)。 43、当代社会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四 大支柱是(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 生活、学会生存)。 4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情感性B)。 45、教学活动的性质具有(D创造性、主体性、 个性)。 4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理论修养、 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 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答:错。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 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二者密切相关 但却不是一回事。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 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 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 象。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 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 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 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性, 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并 非不可知。 3、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 美 答:错。这种说法之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 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也在于它 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自 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 对象,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生命活力 的符号。自然美与人的紧密相关,无法割裂。 4、自然美的形式性指自然的美只在于自然事 物的形式本身 答:错。这种说法不完全。自然美的形式性 固然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占据主 导地位,但是这种形式本身也可以蕴含深层 意义。 5、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答:对。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 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社会美的灵魂 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 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 作用。 6、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具有表现性的符 号系统,与观众没有直接的关系 答:错。艺术的五个要素是作品、观众、创 造、艺术家和文化语境,其中观众是艺术作 品生命的完成者和延续者,艺术的价值只有 通过观众才能得以实现。艺术与观众有着不 可分割的直接关系。 7、通过艺术的“化丑为美”,原本丑的事物 就获得了美的属性。 答:错。艺术的“化丑为美”是运用符号把 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价值,但丑的 事物其自身属性并未改变。 8、美感和快感都是令人愉快的感觉,它们之 间妙语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答:错。因 为快感是满足了本能欲望所得到的快乐感, 是人和动物均有的。而美感则是人无功利地 直观对象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感, 体现了人类世界对自然事物的超越。因而美 感不仅有生物学的渊源,同时有社会学的依 据,只有人具有美感,动物则不具备。故美 感和快感有明显的区别 9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个环节上, 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 答:对。 因为美感虽然是非概念的直觉,却同时 具有着理性因素,是直觉中的理解。在整个 美感心理运动过程中,理解活动与直觉、情 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渗透 于美感经验诸环节中。它具有前提性和融会 性,作为审美心理运动的指向,提升直觉, 组织想象,规范情感,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 极的作用。 10、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 对。艺术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其每一个环 节都与审美体验密切关联。对于艺术创造而 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是艺 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11美育与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 没什么联系。(作业) 答:错。美育与德育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 系。二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教育的基 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一方 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包含 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引入美育机制。 12、美育与体育在完成培养完整人格的目标 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答:对。美育属于精神意识教育,体育属于 生理体质的教育。二者的紧密联系在于一个 铸造精神,一个塑造身体,身心相互协调, 才能培养完整人格。 13、符号性是指形式美具有修饰事物外观的 特征。 答:错。因为形式美所具有的修饰和装点事 物外观的特性,是指它的另一个特征——装 1

模拟试题(美学与美育)

模拟试题(一) 1.被称为“第一部美育宣言书”的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 2.英国美学家菏迦兹认为,曲线比直线美,尤其波状线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够创 造美。这是他根据人的感官感觉舒服来判断。 3.喜剧艺术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到美学高度概括。 4.在美感的来源和本质问题上,柏拉图认为只有处于“迷狂”状态的人,才能观照 到理念世界的“真正的美”。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认为人凭天生能力,即第六感官或 内在感官来观照美。 5.审美意识个性指它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6.体育运动的审美因素有身体美、运动美和精神美。 7.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艺术手法运用的杰出代表。 8.莱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和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是现代建筑中艺术与环境相结合 的典范。 9.西方古典舞蹈,尤其芭蕾舞的外拓性,可抽象概况为开、绷、立、直四个 字作为它的形态特征。 10.电影是唯一让人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它是诞生于 1895 年 12 月 28 日, 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发明的。 二、辨析题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错。这是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这个定义指出只有特定的内容——理念并由它决定的感性形象才是美的,这是很有价值的见解。但是,黑格尔的理念是一个客观精神,是一个游离于物质世界和人的主观精神之外的神秘的东西,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2.结局令人感动的事件就是悲剧。 错。悲剧是以悲剧性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具有肯定价值的主人翁遭受挫折以至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 3.科学的创造与美的创造是同一的。对。科学的创造与美的创造都需要主体情感与思维的参与,且二者的创造物都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 三、简答题 1.美育的功能和任务是什么? ①美育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情感生活和人格模式。它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的教育功能,是青少年感性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是它的社会功能,它是对社会关系状态的美化;三是最高层面的功能,它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②美育的任务是:从人这一现实主体入手,不断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发展和完善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人们的审美生活,使之不断定向高度自由的审美世界、真正的人性世界。 2.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用音乐的语言来描绘夕阳西下莫斯科的色彩画面,这体现了美感的什么样的心理功能?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1 课程代码:0108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B)。 A.马克思B.席勒 C.康德 D.鲍姆加登 2.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3.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 A.通俗易懂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D.自娱自乐 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5.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特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6.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答:错。 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

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7.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 参考答案: 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这个特性在再现性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中尤为突出。 8.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的美内涵丰富,在陶冶青少年情感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第二,自然的美可以全面启迪人的感性;第三,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可以唤起人的爱心;第四,对自然的体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注。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9.如何理解“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的观点? 参考答案: “符号”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件事物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二是指一件事物暗示着另一件事物或某种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特点在于通过劳作制造“符号”,形成人类文化的世界,这就是“符号的宇宙”。正是符号提示了人的本质,符号化思维和行为构成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的符号活动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形态,因而应当理解为符号实践,而美正是这种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符号实践是指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以便彼此沟通、共同生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它是美得以生成和显现的场所。这可以从如下四方面去理解:第一,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标志。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也是人类实践的一个基本内容。第三,人类实践的“有意识”和“自由自觉”特点,总要通过符号表现出来。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具体可感的符号实践之中。 论述具体。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对判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