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现场教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郭大鹏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获奖作品

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现场教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郭大鹏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获奖作品

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现场教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郭大鹏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获奖作品
2014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现场教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郭大鹏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获奖作品

教学设计

试题-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 理科物理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 理科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李宝宇 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B .E =2Q k r 仅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 .当初速度为零时,放入电场中的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一定与电场线重合 D .在一个以点电荷为中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2.如图所示,实线为三个电荷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点电荷1Q 、2Q 、3Q 的电场线 分布,虚线为某试探电荷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试探电荷为负电荷 B .b 点的电场强度比a 点的电场强度小 C .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 .该试探电荷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 与电池连接,a 处固定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 点电荷,S 是闭合的,φa 表示a 点的电势,F 表示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现将电容 器的A 板向上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 .φa 变大,F 变大 B .φa 变大,F 变小 C .φa 不变,F 不变 D .φa 变小,F 变小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平行板电容器C 的 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 1和R 2为定值电阻,P 为滑动变阻器R 的滑动触头,G 为灵敏电流表,A 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 闭合后,C 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若将P 向上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油滴带正电 B .A 表的示数变大 C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D .G 中有由a →b 的电流 5.某数码相机的锂电池电动势为3.6V ,容量为1000mA h ,若关闭液晶屏拍摄,每拍一张照片消耗电能约32J ,根据以上信息估算每充满电一次可拍摄多少张照片() A .150 B .200 C .300 D .400

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苯酚》说课 (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周洁)获奖作品

《苯酚》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的周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酚。说课环节由这几个部分组成。而今天,请允许我先谈谈本堂课的设计流程。 都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苯酚,是一堂传统的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而研究性质的过程就好比一场旅行;感受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享受达到终点的成就和满足;这终点不仅仅是了解它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联系生活,甚至是改变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满足;于是我设计本堂课的思路,是从一趟学习之旅中拉开序幕的! 一个完美的旅行首先要有一个梦想的地方,从情境中提出课题便是第一步;整理行囊出发前,除了了解结构和物理性质外,还得有着对课题的困惑,方可借此设计旅行路线,便是探究苯酚性质的实验设计;旅途中,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并在思想驿站里,解决过程中延生出来的问题;回味全程,收获知识,学以致用。 新课引入的灵感来自于央视的一个热门节目《大魔术师》,其实学生对一些利用科学知识的障眼法极为感兴趣。我将氯化铁溶液伪装成“神奇的茶水”,倒入三个已分别用氢氧化钠、硫氰化钾、苯酚润洗过的“空杯”里,“茶水”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从红褐色沉淀和血红色液体的特征现象中,学生猜出了那黄色的所谓的“茶水”很可

能含有三价铁离子,但却猜不出那特别的“紫色”如何而来,苯酚的课题就在这揭秘魔术的过程中提出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对本堂课极大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其显色反应埋下了伏笔。 苯酚是酚类最简单的代表物,什么是酚?我设计让学生从常见事物所涉及到的分子结构特点中,去构建酚的定义;同时,水果变色的小知识也让学生领会了酚易被氧化的特点,这便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实物或呈粉红色的原因;如此巧妙地利用生活知识拉近了学生对于酚的认知和好奇;让他们有了想要继续进行性质研究的愿望。 我们的研究对象为苯酚。首先以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及空间构型,再由微观到宏观,展示实物,让大家直观地感受物理性质中的色态味;接着,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溶解性。从苯酚溶于乙醇的现象中,大家领会了其安全处理措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提出可以利用实验现象设计成“牛奶”变“清水”的小魔术,瞬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极大关注。显然,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比老师简单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研究化学性质前,我以苯酚的用途之一,合成阿司匹林作为情境;向学生展示了诺丁汉大学在实验室里自行合成阿司匹林的视频;这段视频除了引出课题外,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极大热情;其中提到了合成的关键物质——水杨酸,截取文献了解到它可由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而从它的反应条件中,学生有了疑问,苯酚的酸碱性如何呢?如此,便为探究苯酚的酸碱性创设了情境。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 教学设计 《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人教版《化学2》第60至62页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对于《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认识,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将其进行了细化,知道甲烷的分子结构,了解甲烷的来源,了解甲烷的可燃性、取代反应等性质及主要用途。 人教版《化学2》让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认识到有机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甲烷立体结构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重点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初步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能燃烧的化学性质,在学习这一章有机化合物之前,又较系统地学习了无机化合物,初步了解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物质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为学习有机化合物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机化合物学习和无机化合物学习的不同点是:有机化合物更强调从结构角度认识机化合物的性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内容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同学动手搭建甲烷结构模型,进一步深化认识甲烷的立体结构,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另一方面从科学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化学反应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从结构角度提升学生对取代反应的认识,符合学生认知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正式)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理科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王家国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液态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固态油脂 C.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皂化反应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皮肤发生了颜色反应 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立即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可解毒 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3. 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 ①→②→③→④→① B. ②→①→④→③→① C. ②→④→①→③→① D. ③→④→①→②→① 4.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B.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制备单质Al C.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单质Na D.加强热,使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制备单质Cu 5.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 还原吸收 6.反应C(s)+H 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①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①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①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2)

2016-2017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必有倾斜角与之对应 B.每一条直线都对应唯一一个倾斜角 C.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90° D.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tanα 2.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3.下面四个命题: 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 ②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③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4.在等差数列{a n}中,S10=120,那么a1+a10的值是() A.12 B.24 C.36 D.48 5.已知,则cos(π+2α)的值为() A.B.C.D. 6.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1、BC1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EF与BB1垂直B.EF与BD垂直C.EF与CD异面D.EF与A1C1异面 7.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A.3x﹣y﹣8=0 B.3x+y+4=0 C.3x﹣y+6=0 D.3x+y+2=0 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A.90°B.30°C.45°D.60° 9.点P(﹣3,4)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 A.(﹣2,1)B.(﹣2,5)C.(2,﹣5)D.(4,﹣3) 10.将函数y=sinx的图象C按顺序作以下两种变换:(1)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2)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到的曲线C/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A. B. C.D. =(n∈N且n≥1),a2=1,则S21为() 11.{a n}满足a n+a n +1 A.B.C.6 D.5 12.点P(﹣1,3)到直线l:y=k(x﹣2)的距离的最大值等于() A.2 B.3 C.3D.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直线ax+2y+1=0与直线x+y﹣2=0互相平行,那么a的值等于. =2a n+3(n≥1),则该数列的通项a n=. 14.在数列{a n}中,若a1=1,a n +1 15.若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棱柱的体积为. 16.在△ABC中,∠ACB=90°,AB=8,∠ABC=60°,PC⊥平面ABC,PC=4,M是AB上一个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题(六小题共70分) 17.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2csinA (1)确定角C的大小; (2)若c=,且△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18.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BC⊥平面ABE,F为CE上的点,且BF⊥平面ACE.(1)设点M为线段AB的中点,点N为线段CE的中点.求证:MN∥平面DAE; (2)求证:AE⊥BE.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数学试题(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若21,1x x >>则”的否命题为“若2 1,1x x >≤则” B .“1x =-”是“”的充要条件 C .命题“,x R ?∈使得210x x ++<”的否定是“,x R ?∈均有2 10x x ++<” D .命题“若x y =,则cos x =cosy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2.a ∈R ,| a |<4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a <4 B .| a |<3 C .a 2<16 D .0< a <3 3.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 B.????0,π4∪????3π4,π C.??? ?0,π4 D.????0,π4∪??? ?π 2,π 4.圆心在x 轴上,且过点(2,4)的圆与y 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A .22100x y y ++= B .01022=-+y y x C .01022=++x y x D .01022=-+x y x 5.过双曲线22 21(0)4x y b b -=>的左焦点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支于A 、B 两点,且6AB =,这样的直线可以作2 条,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 0,2 B .()0,2 C .( D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点B 与点(1,1)A -关于原点O 对称,P 是动点,且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等于1 3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 .2232x y -=- B .2232(1)x y x -=≠± C .2232x y -= D .2232(1)x y x -=-≠± 7.在抛物线y 2=8x 中,以(1,-1)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A .x -4y -3=0 B .x +4y +3=0 C .4x +y -3=0 D .4x +y +3=0 8.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 13 4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为双曲线上的一点.若12120F PF ∠=?,则点P 到x 轴 的距离为( ) A .21 B . 21 C . 21 D 2 230x x --=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黑龙江哈尔滨三中)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尤五洲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本节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初中化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在选修模块④将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融合了(1)氧化还原反应(2)能量的转换(3)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4) 电解质溶液、金属的活泼性(5)物理中的电学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形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物质的量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原电池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主要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学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二、学情分析 1、本阶段学生已经预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必修一的第二章中学生已经学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懂得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这样就有利于理解原电池中的电子转移问题。在必修一的第一章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量的计算,对电化学的有关计算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但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遗忘的情况。 2、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电化学的内容,有些地方可能理解不你能很顺畅,比如,为什么金属不直接和电解质溶液发生,而要绕圈运动等。 3、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法学法 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开了实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要求,为了凸显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指导发现、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1、实验探究 本节在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时,实验探究过程可以表示为: 在分析原电池的组成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探究法的选择意在落实新课改“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20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大赛

2020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大赛 4年一届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暨教学改革研讨会,由中国教 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发起,是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展示风采的最高 舞台. 14年的大会于2014年10月22-24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会议 的主要内容有: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例现场展示、说课现场展示、微 课评比和总结表彰等.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31个,参与现场观摩的来自全国 各地老师共有2000多人,参赛人数与观摩人数为历届之最. 研讨会分为三个会场,分别在湖北省重点中学武汉二中、武汉六 中和武汉育才高中举行,选手分别分配到相关会场,本次现场展示改 变了以往小班化教学场景方式,由会场学校提供完整的班级学生作为 教学对象,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能体现参赛选手对课堂的实际掌 控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也给观摩教师提供原汁原味的教学盛宴.现 场教学选手丰富的课程资源、精巧的构思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 优雅的课堂语言、新颖的实验改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活跃的课堂 氛围、融洽的师生互动、和谐的生生合作、优美的课堂板书、精美 的教学课件和精准的课堂小结,让听课老师受益非浅.教师课堂教学 形式多样化: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采用实验创新改进和实验探究设计;整合先进的手持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电子白板、在线测试 和知识网站等网络技术;融入化学史教育;精心创设自然和谐的情境;引入概念图、思维导图和维恩图等;问题引导,思维前行.学生 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模型动手联接、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合作共享、角色扮演、视频观看、实物展示等.说课比赛也体现了选手扎实 的教育教学功底.既有精妙的教学设计,也有强有力的教育理论支撑, 它是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教学实际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展示了选手 深厚的教育涵养.

高中化学 原电池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深化认识和优化思维品质是选修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这就是必修中建立起的相关知识系统。要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并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相应的程序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比较“原电池”这一内容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的不同,分析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已经建立的认知框架,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认识得到逐层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在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已经重点介绍了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并对实用电池进行了简单介绍。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四章第一节中重点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构建,发展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认识。同时在第二节中应用深化发展的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进一步理解实用电池、电化学腐蚀和防腐原理。作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最后,承担着深入认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统一,理解原理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的功能。 从必修水平到选修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进行一次较大的跨越。在这一跨越过程中,合适的模型是学习和理解原电池原理的重要工具,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带盐桥的双液电池模型与必修阶段的锌铜单液模型承载的功能截然不同。如何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跨越是在本节课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实验探究—模型建构—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建构原电池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三次理论分析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产生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体会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体会 很荣幸让我参加了全国化学优质课评比观摩评比活动。我感受了全国各省优秀教师上课时,他们幽默的语言,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上课思路的严谨环环相扣,实验探究设计的完美。让我受益匪浅。现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要具备幽默的言语,调动学生关注你。 教学幽默是爱心和智慧的完善结合。一堂生动幽默富于磁力的好课,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充分准备,甚而需要教师花一辈子的心血。 1、反常 “反常”就是一种幽默,这种“反常”,表面看来,它违反了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而实质上,它又遵从常性,受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制约,因而说,它是“反常”的,但不是荒唐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在很多影片中的精彩表演就是如此。 2. 含蓄 适度地含蓄也是一种幽默,也能产生出幽默的奇效,令人回味无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学习那种“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虑,寄正于馀”(刘勰《文心雕龙》)的含蓄而又幽默的方法,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应用照本宣科,平庸呆板令学生乏味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去寻找一种含蓄而又幽默,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的教学方法。 3. 曲折 “曲折”也算是一种幽默。一般指在写文章时,注意婉转有致,变化多姿,让文章别开生面,异峰突起,达到动人风趣,开人视野的效果。 二、教师要具备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跟着你的引导走。 教师主要应具备三种能力,即更新自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2、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三)、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三、教师在上课时,教学的设计要严谨环环相扣,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一)、烘托渲染——情景设置 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情景设置”环节是从情景教学法演变过来的。(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的立意,设置具体可感的情景,提出相应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其具体的教学程序分三步走:情景设置,揭示课题;情景展开,分析评价;情景反馈,巩固提高。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景所营造的清新的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情景的分析和评价。) (二)、环环相扣——问题探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问题教学法是最佳选择。(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人,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设计中,设置“问题探究”这个环节,正是将问题教学法付诸实践的表现。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小丽同学研究电流的磁效应时,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在小磁针正上方放置一根直导线,如图所示,小丽为明显地看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忽略地磁偏角的影响),直导线放置的方向最好为:()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2.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小 C.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N将增大 D.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 3.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放置的直导线,通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O为两导线连线的中点,P、Q是两导线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且OP=OQ。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 B.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 C.若在P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受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D.若在Q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受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两个速度大小不同的同种带电粒子1、2,沿水平方向从同一点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它们从磁场下边界飞出时相对入射方向的偏转角分别为90°、60°,则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 A.轨迹半径之比为2∶1

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稿

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稿 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能够分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⑵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知识的巩固、升华均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最大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天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BC 与11B D 所成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2)圆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3)任意四点确定一个平面;(4)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 A .(1)(2) B .(2)(3) C .(2)(4) D .(3)(4) 3.在ABC △中(4,0)A -,(4,0)B ,ABC △的周长是18,则定点C 的轨迹方程是( ). A .22 1259 x y + = B . 22 1(0)259y x y +=≠ C .22 1(0)169 x y y + =≠ D .22 1(0)259 x y y + =≠ 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m α?,n β?,m n ∥,则αβ∥ B .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 C .若αγ⊥,βγ⊥,则αβ∥ D .若m α⊥,m β⊥,则αβ∥ 5.如图所示,直线:220l x y -+=过椭圆的左焦点1F 和一个顶点B ,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 5 B . 2 5 C D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3 8cm B .3 12cm C . 3 32cm 3 D . 3 40cm 3 7.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截面PQMN 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侧视图 俯视图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museum. B. In a zoo. C. In a movie theater. 2. How long has the man been in America? A. For over 12 years. B. For over 11 years. C. For over 10 years. 3. How much does the man need to pay? A. £7.5. B. £15. C. £22.5. 4.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ack probably failed in the exam. B. Jack probably did a good job in the exam. C. Jack has already put the exam behind him. 5. When will Mr. Smith see the man tomorrow? A. At 10:30 a.m. B. At 11:00 a.m. C. At 2:10 p.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riends. B. Husband and wife. C. Brother and sister. 7.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new theater? A. Excited. B. Bored. C. Worried.

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wd无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 (w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A.5B.C.D.-5 (★★) 2. 已知命题 , ,则() A.,B., C.,D., (★★) 3. 点的直角坐标是,则点的极坐标为() A.B.C.D. (★★) 4. 下面四个推理,不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A.因为函数y=sinx(x∈R)的值域为[﹣1,1],2x﹣1∈R,所以y=sin(2x﹣1)(x∈R)的值域也为[﹣1,1] B.昆虫都是6条腿,竹节虫是昆虫,所以竹节虫有6条腿 C.在平面中,对于三条不同的直线a,b,c,若a∥b,b∥c则a∥c,将此结论放到空间中也是如此 D.如果一个人在墙上写字的位置与他的视线平行,那么,墙上字迹离地的高度大约是他的身高,凶手在墙上写字的位置与他的视线平行,福尔摩斯量得墙壁上的字迹距地面六尺多,于是,他得出了凶手身高六尺多的结论 (★) 5. ;.则成立是成立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6. 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点, 分别在曲线(为参数)和曲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A.7B.5C.3D.1 (★) 7. 研究变量得到一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有以下结论 ①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②用相关指数来刻画回归效果,越小说明拟合效果越好; ③在回归直线方程中,当解释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增加0.2 个单位 ④若变量和之间的相关系数为,则变量和之间的负相关很强,以上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B.2C.3D.4 (★★) 8.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B.“若,则” C.“若x,则”D.“若,则” (★) 9. 将曲线作如下变换:,则得到的曲线方程为() A.B. C.D. (★★★) 10. 满足条件的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是(). A.椭圆B.两条直线C.圆D.一条直线 (★) 11. 利用反证法证明:“若,则”时,假设为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扫描版)

黑龙江省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扫描版)

一、 选择题 BCBDCC CACABD 二、 填空题 13.10,8?? ??? []0,8 三、 解答题 17. 解:(1)设(),M x y ,因为2AM BM k k ?=-,所以 ()2111 y y x x x ?=-≠±+-化简 得:()2 2 221x y x +=≠± …………….4分 (2)设()11,C x y ,()22,D x y 当直线l x ⊥轴时,直线l 的方程为1 2x = ,则1,22C ? ?? ,1,2D ? ?? ,其中点不是N ,不合题意 设直线l 的方程为112y k x ? ?-=- ??? 将()11,C x y ,()22,D x y 代入()2 2 221x y x +=≠±得 221122x y += (1) 222222x y += (2) (1)-(2) 整理得:()12121212221121 x x y y k x x y y +-?= =-=-=--+? 直线l 的方程为112y x ?? -=-- ?? ? ,经检验符合0?> 即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2230x y +-= …………10分 18.解:(Ⅰ)连结1A C 交1AC 于点O ,连结OD 1A C 交1AC 于点O ∴O 是1A C 的中点 又 D 是BC 的中点 ∴OD 是1A BC ?的一条中位线 ∴ 1A B ∥OD 又 1OD ADC ?平面

∴ 1A B ∥平面1ADC ………5分 (Ⅱ)以点D 为坐标原点,DB 所在直线为X 轴,AD 所在直线为Y 轴,垂直于面ABC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A (0 ,0),C (12-,0,0)1 1C 012-(,,) 在平面ADC 1中,DA=(0 ,0),1DC = 1012(,,)- 设m=(,,)xyz为平面ADC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1m?DA=0m?DC =0 ????? ,即0102 y x z ?=????-+=?? 不妨令2x =,则1z =,0y =,所以()2,0,1m = 又1A 012?? - ? ??? ,,则()10,0,1A A →=- 设1A A 与平面1ADC 所成角为θ,则1sin cos ,m A A θ== 11·m A A m A A ?= 5 ∴ 1A A 与平面1A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 ………………12分 19. 解:(1)22 194 x y += ………4分 (2)由题可知,直线l 的斜率必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6y k x =-,()0,0P x , 则()()()()12 1202101020 0660PM PN y y k k k x x x k x x x x x x x += +=?--+--=-- 即()()12012026120x x x x x x -+++=① 联立()() 22 222214910893636094 6x y k x k x k y k x ?+ =??+-+?-=??=-? ,且0?>,则2122 2 122108499363649k x x k k x x k ?+=??+??-?=?+?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 弱电解质的电离现场说课说课稿

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的开篇,它不仅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它在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本它既是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又是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学生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鉴于本节内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 ②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在初中和必修1教材中,学生已学过酸、碱、盐及电离知识,同时通过对本教材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知识背景。 2、实验能力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认知心理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本实验技能。 三、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体现学本课堂,创造一切条件有利于学生学习。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我把本节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本课时重在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讲解,再结合课堂练习的综合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一些插图和表格,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本节设置的“思考与交流”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两方面去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1、分组实验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动脑分析实验、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2、概念类比法:以化学平衡为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