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过程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查找出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不利因素,并组织采取有效纠正或预防措施,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对生产、建设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质量安全环保处

4.1.1 负责制定公司级HSE检查工作计划;

4.1.2 组建公司级HSE检查组,并组织对检查组成员进行检查技术、标准、要求等培训工作;

4.1.3 根据公司业务需要组织开展不定期HSE检查工作;

4.1.4 负责对被检查单位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的汇总工作;

4.1.5 负责对不符合项、问题项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汇总及组织验证工作;

4.1.6 负责对公司各专业主管部门报的年度检查结果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进行汇总,编制公司年度检查工作总结。

4.2 公司机关各专业主管部门

4.2.1 参加公司级定期、不定期HSE检查工作;

4.2.2 根据业务需要组织开展本专业范围内的专业性检查工作;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2/11 4.2.3 提出本专业范围内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

4.2.4 负责对本专业范围内发现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整改结果的复核验证工作。

4.3 所属各单位

4.3.1 所属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4.3.1.1 负责制定本单位级HSE检查工作计划;

4.3.1.2 组建本单位级HSE检查组,并组织对检查组成员进行检查技术、标准、要求等培训工作;

4.3.1.3 根据业务需要组织开展本单位不定期HSE检查工作;

4.3.1.4 负责对被检查基层站队、部门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的汇总工作;

4.3.1.5 负责对不符合项、问题项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汇总及组织验证工作;

4.3.1.6 负责对本单位各专业主管科室报的年度检查结果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进行汇总,编制本单位年度检查工作总结。

4.4 所属各单位各专业主管部门

4.4.1 参加本单位级定期、不定期HSE检查工作;

4.4.2 根据业务需要组织开展本专业范围内的专业性检查工作;

4.4.3 提出本专业范围内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

4.4.4 负责对本专业范围内发现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整改结果的审查工作。

4.5 各基层站队

4.5.1 组织开展本单位的日常HSE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主要问题的组织整改工作;

4.5.2 根据上级要求开展各种定期、不定期及专业性HSE检查工作;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3/11 4.5.3 对上级检查发现、下达的不符合项、主要问题组织进行整改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反馈整改结果。

5 管理内容

5.1 HSE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5.1.1 QHSE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5.1.2 体系文件和标准规范等执行情况的监控。

5.1.3 对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安全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控制及隐患消项等情况进行的跟踪、验证。

5.1.4 职工健康体检、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

5.1.5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要求的检查内容。

5.1.6 公司当年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内容等。

5.2 HSE监督检查形式

公司HSE 监督检查形式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和日常检查。

5.2.1 定期检查

5.2.1.1 公司级检查

a) 公司级检查每年组织两次,上半年检查一般安排在7月份,下半年检查一般安排在11月份。每次检查之前由质量安全环保处制定检查工作计划,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工作计划应确保检查抽样的科学性,使各单位、各基层站队受检频律、范围均衡,无检查死角。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对重要环境因素、中高度风险、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辨识、消项等控制情况进行的跟踪、验证;

b)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建检查组,并组织对检查组成员进行检查技术、标准、要求等培训,确保检查组成员能力满足检查要求。各专业部门组织参加本专业检查的人员针对检查内容、受检查单位日常专业管理可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4/11

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沟通;

c) 检查组根据5.1条规定的内容提前编制检查表,确保检查表在实施前被检查组所有成员获取并充分掌握其要求;

d)检查组根据成员情况确定检查前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组织方式,检查前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的内容、公司所属各单位“三基”工作考核标准(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以及体系内审的技巧和要求。

5.2.1.2 所属各单位检查

a) 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负责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检查;

b) 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依据公司的检查内容,进一步细化组织编制检查表,组建检查组并根据需要在每次检查前组织对检查组人员进行检查技术、标准、要求等培训。

5.2.1.3 基层站队检查

a) 各站队负责每月组织一次本站队的全面检查;

b) 各站队负责编制检查表,并在每次检查前组织对参加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技术、标准、要求等培训。

5.2.2 不定期检查

质量安全环保处、公司机关各专业部门、所属各单位根据专业、季节、节假日特点和社会媒体报道的(尤其是同行业发生的)恶性事故、案例,组织对特殊作业、特殊设备、输油气生产过程开展不定期检查,各项目经理部对新建管道工程根据工程进度,组织对特殊施工作业、特殊设备开展不定期检查。

5.2.2.1 季节性检查是查找由于季节气候特点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危害的不利因素,并加以督促、防范。重点检查内容是:防雷、防静电、防火、防爆、防油罐冒顶、防中毒、防凝管、设备安全防护(电气春检)、防暑降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5/11 温、防汛、防交通事故、防冻保温、防滑等。

5.2.2.2 节日前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元旦、五一、国庆节以及春节等节日连续放假时间较长,为保障放假期间的安全生产而进行的检查。检查是以: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措施、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节日值班、防火、防爆、安全设施、车辆管理、消防设施以及应急预案等为重点内容。

5.2.2.3 针对报道的恶性事故、案例,及时开展检查,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

5.2.3 专业性检查

由各专业部门组织,根据生产、特殊设备存在的问题或专业工作安排进行的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不安全因素。

5.2.4 日常安全检查

各输油气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组织,根据生产、施工过程中各岗位、专业的特点,由岗位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对本岗、专业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检查。

5.3 检查结果的处理

5.3.1 公司级检查结果的处理

5.3.1.1 每次公司级检查结束后,公司机关各专业部门按照分管业务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对当次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编制检查情况总结,对于检查发现的各单位HSE管理优于标准的状态,公司应给予书面形式表扬。

5.3.1.2 每次公司级检查结束后,公司机关各专业部门按照分管业务针对检查中的发现提出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由各检查团(组)以《问题清单》、《不符合报告》形式向被检查单位反馈,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汇总被检查单位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

5.3.1.3 被检查单位按照专业分工由相关科室负责组织对不符合及问题项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6/11

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措施,并按规定计划、措施对不符合和问题项进行整改。

5.3.1.4 被检查单位负责将整改结果于检查后一个月内报各专业处室进行审查,合格后报质量安全环保处进行汇总,质量安全环保处组织机关相关专业部门或由机关相关专业部门委托进行验证。

5.3.1.5 对于不能按计划及时解决的问题,各单位专业主管部门编制书面原因说明并制定整改工作计划,上报公司专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各单位专业主管部门定期进行跟踪了解、掌握整改进度,并向公司专业主管部门汇报,直至问题解决。

5.3.2 所属单位级检查结果的处理

5.3.2.1 所属各单位自行组织的定期、不定期、专业性检查发现的不符合及问题项由检查组以《问题清单》、《不符合报告》形式向基层站队、部门反馈,安全科负责汇总被检查基层站队、部门的不符合项和主要问题。

5.3.2.2 基层站队、部门负责组织对不符合及问题项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时间和责任部门(人员)。并按规定计划对不符合和问题项进行整改。

5.3.2.3 基层站队、部门负责将整改结果按规定期限报本单位专业主管科室进行审查,合格后报安全科汇总,由安全科组织各专业主管科室进行验证。

5.3.2.4 对于不能按计划及时解决的问题,各基层站队、部门编制书面原因说明并制定整改工作计划,报本单位专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各基层站队、部门应定期向本单位专业主管部门报告整改进度,直至问题解决。

5.3.3 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处置。

5.4 检查数据统计分析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7/11 5.4.1 公司年度检查结束后,由质量安全环保处将全年检查结果汇总资料等发送公司各专业部门,由各专业部门结合本部门专业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资料于十日内报质量安全环保处,由质量安全环保处进行汇总形成检查总结,下发检查通报。

5.4.2 所属单位年度检查结束后,由安全科将全年检查结果汇总资料等发送各专业科室,由各专业科室结合本部门专业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资料于十日内报安全科,由安全科进行汇总形成检查总结,下发检查通报。

5.4.3 对于统计、分析发现的重复性问题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和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确保持续改进。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5 其他HSE管理体系绩效监控措施

5.5.1 对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执行《目标指标管理程序》。

5.5.2 有毒有害场所职业卫生监测执行《作业场所卫生检测管理规定》。

5.5.3 对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定期监测执行《输油气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5.5.4 对能源资源消耗情况的监控执行《能源管理程序》。

6 流程

6.1 SP08.01.05.01.04 安全监察-所属单位

7 相关文件

7.1 相关的公司体系文件

7.1.1 《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定》

7.1.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7.1.3 《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8/11 7.1.4 《目标指标管理程序》

7.1.5 《作业场所卫生检测管理规定》

7.1.6 《输油气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7.1.7 《能源管理程序》

7.2 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依据性文件

7.2.1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

8 记录

8.1 HSE检查计划

8.2 检查情况总结

8.3 检查情况通报

8.4 问题清单

8.5 不符合报告

8.6 XNGD/CX.QHSE.13/JL-01 问题整改及完成情况反馈表

XNGD/CX.QHSE.13/JL-01

问题整改及完成情况反馈表

检查部门:制表日期: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10/11

编写部门:质量安全环保处

编写人:王雯娟

审核人:刘洪

审批人:崔涛

X

HSE监督检查管理程序页码:11/11

XX公司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XX公司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策划。 2 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 3 职责 3.1 总经理根据组织的质量目标、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文件。 3.3 质管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管理策划,编写相应的策划文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策划。 4 程序 4.1 质量目标 4.1.1 为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组织总的质量目标为: a)常规产品成品合格率达到95%,今后三年内每年递增1%; b)常规产品零部件合格率达到93%,在今后三年内每年递增1%; c)开发新产品总体一次成功。 4.1.2 与质量相关的各部门应根据组织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工作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质量策划。 4.2 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组织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策划: a)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组织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策划执行《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4.3 质量策划的内容 总经理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质量策划的内容

应包括: a)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 并做出相应规定; b)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 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 有效性和效率; e)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管理方案、质量计划等。 4.4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编制原则 a)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 策划及其他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 b)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可被引用,并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4.5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4.5.1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由质管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相关部门。 4.5.2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封面必须写明策划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4.6 质量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 4.6.1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及时反馈到质管部。 4.6.2 质管部对质量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协调相应的资源,并填写《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报告总经理。 4.6.3 质量策划的更改 a)《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更改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应由更改部门填写《文 件更改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b)在更改期间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运行,例如组织结构的调整应对职责 做出相应的变更,以确保体系正常运作。 4.6.4 质量策划所形成的相关文件,由质管部负责存档保存。

公司仓库管理工作计划

公司仓库管理工作计划 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标准有:计划的重要性、时间界限、明确性和抽象性等。但是依据这些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所得到的计划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比如,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等。以下是xx为大家准备的,供您借鉴。 【篇一】 一、数据准确,目视管理基本到位。具体达到要求:数据准确率95%左右,盘点工作二日内完成;货品区域规化合理,产品标识清楚,相关仓管工作能轻松替换,方便工作交接;各区域地面货架清洁,产品摆整齐统一。 二、流程相对完善,货品进出通畅。具体达到要求:流程严谨,不会因流程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跟进货品进出及时做出反馈,确保来料交货准时率高(95%以上),出货准确率高(99%以上),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高。 三、库存呆滞料减少,库存周转率提高。通过数据和报表,分析产品呆滞时间,呆滞原因,提出可行处理方案,消化库存,提高周转率,减少库存管理压力,达到精益化管理。 针对仓库各个阶段不同,工作重心相应转移: 首先,进入新公司了解公司架构,相关负责人及日常工

作相为协助事项。了解公司仓库现行流程和管理制度,传承现有习惯,会对其中复杂进行简化,不完整进行补充。了解员工岗位职责和目前工作完成程度,个人目标,对公司和团队及我看法和接受程度。针对现状本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为原则,对短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先改进,树立形象;解决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存在困难、困惑(包括一些福利待遇),提升在员工心里认可度;遇到艰巨和困难工作,身先士卒,树立典范;让兄弟们有敬有畏,敬能为兄弟们办实事,畏老大全能,离开谁都不会影响整体工作。 其次,有话语权后,进行仓库管理细化培训,从进出仓流程、工作沟通与反馈、供应商管理、现场管理,盘点及差异处理等第一段培训,使前一段工作系统化,程序化基本完成,工作中不会出大纰漏,再进行职业规化,设立目标,辅助沟通技巧、精益生产、阳光心态等培训,让员工自觉主动按流程完成工作,并保持激情。数据准确率自然提高、工作事半功倍。 最后,强化仓库管理理念,在进销存准确基础上,加强库存管理,定期清理呆滞物料,提出处理建议,不断跟进,同时建立安全存量,加快周转,降低管理难度和库存成本,达到高效率低成高待遇良性循环。 在这些日常工作进行同时,做好部门规化,对成本加以核算和控制即节省支出又提高效率,有形成本和无形人力成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对检测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可靠,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试验室的各类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落实指令性质量检测任务,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和保存工作。 3.2 各功能试验室负责样品采集和检测,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计算和原始记录整理。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测报告的审批,负责对检测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审核。 4 程序内容 4.1 检测工作程序 4.1.1 试验室主任组织人员编制年度检测计划或根据指令性检测任务编制检测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室主任批准后下发。 4.1.2 采样人员按规范、标准及设计图、合同文件要求执行采样。 4.1.3 采样回来后,采样人员必须到样品室及时办理样品移交登记手续。对合格样品在样品验收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样品在样品室按待检、检毕情况分区、分类保管。 4.1.4 对合格样品进行登记后,及时通知相关试验负责人进行检验。样品从采集、验收、移交、保管及检毕后的处理等过程的具体要求按照《样品管理程序》执行。 4.1.5 检测人员必须持有承检检测的上岗证方可检测和出具检测数据。 4.1.6 检测前,检测人员必须检查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温湿度条件并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上记录;检测时,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以及样品测试的方法和标准,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检测后,检测人员再次检查并记录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行记录后恢复仪器原有的状态。原始记录数据经计算后交复核人员复核。原始记录的填写和复核工作按《记录和档案控制程序》执行。 4.1.7 当发现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 4.1.8 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及时将检毕样品放在至样品室留存。 4.1.9 复核人员将复核无误的原始记录交检测报告编制人,由编制人编制和打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一式两份,实行三级签名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批准并填写签发日,一份加盖本试验室专用章发出,一份印章登记存档。检测报告具体的编制、审核、存档和发出工作按照《检测报告编制和管理程序》执行。 4.2 复核检测工作程序 当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时,由规范、标准有关规定,先对本试验室样品检测过程进行审核,再决定是否需要复核检测。若需要进行复核检测的,复核检测后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工作管理过程,明确检验检测工作的流程,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固定的及非固定设施场所的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2.1 确定检验检测业务类别。 2.2 检验检测业务受理、任务分发。 2.3 组织实施检验检测工作流程。 2.4 数据控制。 2.5 编制、审核和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2.6 发送报告和事后处理。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中技术运作管理工作。 3.2质量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3.3经营科负责本中心检验检测市场开拓及客户回访工作,同客户签订检验检测合同并组织合同的评审。 3.4综合科负责办理委托检验检测协议书的签订、检验检测业务的受理及分发、待检和流转期间的样品管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5检测六科(结构检测科)负责主体结构检验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6检测二科(地基基础检测科)负责地基基础检验检测业务实施、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等工作。 3.7检测三科(建筑机械检测科)负责施工机械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8检验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检验检测工作的协调监督管理。 3.9检验检测人员按要求做好检验检测工作,对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0审核员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及报告的审核,对所审核的检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1授权签字人负责签发授权领域的检验检测报告;对报告结论准确性负责。 3.12监督员负责检验检测工作过程中的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及风险控制等质量保证工作。 3.13总工办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的管理工作。

工作计划管理软件

工作计划管理软件 篇一:工作计划管理软件(共7篇) 篇一:财务管理软件工作计划 随着公司各类管理软件的陆续实施,在工作中更加要求我们自身的规范化、细化工作流程,达到协调、高效、准确的工作目的。为了能搞好的完成本职工作,配合好公司oa、sap等软件的应用,对以后工作做了几点安排: 一、做好本职工作,在财务统计方便,每天按照业务实际发生的真 实数据记录各类报表,做到实时录入、实际录入使各类数据都有依可查,使各类收付款都真实体现: 二、细化、细心、细致工作流程,公司业务不断的开展种类的增多, 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规范一切工作流程,把好每项业务自己经手的环节,不出现任何纰漏,以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三、不断提高自我,发展思路,公司不断的发展,尽快熟悉每项业 务流程,协调部门内部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使各项业务明细、准确、有序及时的开展和完成。 四、加强对各类原始数据的整理,做到日报表、月报表、季度报表 及时编报,确保与各个客户往来明细的准确。

五、熟练应用sap,进一步熟悉、掌握sap的各个流程。 六、配合做好日常费用的收支统计,使各类支出明了。 篇二:公司月度工作计划管理程序(流程图及说明)XX 月度工作计划管理流程图 流程执行主体职责表 月度工作计划管理节点说明表 篇三:如何用工作计划软件,做好企业管理 本人参加工作将近10年,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呆过。XX年开始创业,带一个20人的团队,两年下来,发现小微企业能做好计划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员工执行问题;二是找一个好的工作计划软件,也不容易!直到去年,我们使用了一个日事清工作软件,再加上不断的培训,才算真正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间遇到的问题,且听我慢慢说道。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员工计划写的不堪入目? 自己创业之后,为了加强工作管理,也要求员工每天用excel表格写工作计划,但下面员工写的内容,简直不堪入目!往往都是极其精简的几句话,比总理的批示还要言简意赅。根本看不出来,这个人到底下周要做什么事情。工作总结,也是毫无逻辑可言。不管你对下面的这帮人说多少次,基本上效果不大。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在大企业和小企业里面,差别就这么大?了解了下面的原因,以后就不会动肝火。

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1.0目的:为规范本实验室现场检测工作,确保现场工作人身、设备安全,保证现场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从事的现场检测工作的控制。 3.0职责: 3.1检测项目负责人: 3.1.1负责现场工作流程组织管理; 3.1.2确认现场检测设备、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监控; 3.1.3负责现场检测过程的安全监护; 3.1.4负责组织现场检测记录、报告的归档。 3.2检测人员: 3.2.1记录检测设备、检测环境监控及检测过程的相关数据; 3.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记录仪器设备离开实验室和返回实验室的检查状况。 3.4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工作准备 4.1.1确定检测方法 从事现场检测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要对现场检测工作任务、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准备需要的技术标准、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对于采用非标准方法的现场检测工作必须经技术主管批准,执行《方法及方法确认管理程序》。 4.1.2 确定检测设备 检测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准备检测设备,确保所用设备符合技术标准、规程要求,其溯源性符合《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的第4.1.3的有关要求,办理设备借出手续,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

4.1.3确保安全运输 项目负责人应认真组织设备运输,注意设备防震、防雨,确保设备安全。 4.1.4确认环境条件 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现场检测活动,检测负责人应责成有关人员配带相应的监测设备,并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或验证。 4.1.5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现场工作人员应配带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带入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必要时还应配有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检测区域须用明显标识实施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区域。 4.1.6检前设备核查 检测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核查,确保设备性能正常,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确保现场工作按时完成。 4.2现场工作 4.2.1检测负责人在确认检测条件已满足要求后,即可实施现场检测。 4.2.2检测人员按照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要求开展检测工作,认真记录检测过程及检测数据。 4.2.3检测中,检测人员应注意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正常后,方可继续试验,直至完成全部检测项目。 4.2.4检测中,检测人员应注意观测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环境监测显示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要求时,检测人员应停止检测,并报告检测负责人,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直至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后再继续工作。对不能间断的检测活动的检测数据应宣布无效。 4.2.5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如经过努力环境条件仍达不到要求,检测负责人应与客户协商是否继续检测或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的变化。 4.3工作结束 4.3.1 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再次确认检测设备状态和环境条件状况,如正常,表明本次检测数据有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确定是否重新安排检测。 4.3.2整理现场检测资料,清理检测场地等。 4.3.3设备安全返回后在办理设备归还手续前应再次检查其工作状态。

(工作计划)企业管理工作计划管理程序

(工作计划)企业管理工作计划管理程序

1目的 为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有效合理的调度配制公司资源,实行目标化管理(MBO, ManagementbyObjective),进壹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员工工作评价的可操作性。公司制定工作计划管理程序,规定公司工作计划的管理的实施方法和实施细节。 2总则 2.1计划管理工作的任务: ㈠于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提供依据,制定业的长远规划,且通过近期计划组织实施。 ㈡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能力,签订各项经济合同,编制企业的年度、季度计划,使各项生产运营活动和各项工作于公司统壹的计划下协调进行。 ㈢充分挖掘及合理利用企业的壹切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指标,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2.2公司各部门的主要精力,应放于各种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和考核上。 2.3公司的计划管理根据"统壹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全公司分部门、科室(车间)、班组 三级进行管理。总经办部是公司计划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均分别是各种专业计划的归口部门。 2.4为保证公司计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加强总经办职能,提高它于企业中应有的地位和 作用。 2.5公司计划必须认真进行综合平衡,坚持"积极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不留缺口,不" 打理伏"。 2.6公司的各项计划是市场经济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依据计划壹 经下达,各级各部门均必须发动职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证计划的实现。 2.7统计工作是企业的壹项基础工作,是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工具,应准确、及 时、全面反馈计划执行情况,禁止弄虚作假。 2.8总经办要及时把已经确定的运营计划方案打印成册,发至各部门经理。

检测或校准工作分包管理程序

检测或校准工作分包管理程序文件号: 检测或校准工作分包管理程序 1.目的 为规范由于本所仪器突发故障、工作量等不可预见的因素或长期不具备某项检测、校准或生产条件需分包的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检测、校准或生产分包商/合作者的评审以及合作过程的验收工作。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合格分包商的资料汇总、初评和具体的分包工作。 3.2.质量负责人对合作者资格进行评审和对合作过程进行验收。 3.3.所长负责对合作者进行批准。 3.4.办公室负责管理合格分包方的档案。 4.工作程序 对任何影响产品质量的合作者都进行评审,只有评定合格的合作者才有资格承担合作过程,并且规定对合作工作的验收条件。 4.1合作者的评审 4.1.1 管理能力 合作者或合作者所在组织应建立按照ISO/IEC导则17025或ISO 9000族系列标准要求建立的管理体系,或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且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4.1.2 技术能力 合作者在冶金检测、校准或生产领域应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以确保所承担的检测、校准或生产分包工作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所确立的目标。对参加检测、校准或生产合作者技术能力的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合作者的相关技术证明,如以往类似、相关领域的检测成果、校准比对、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结果、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研制成果(在测定性质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类似或等同,且已被很好测定过的样品时取得可接受的结果)等。

检测或校准工作分包管理程序文件号: (2)向合作者发放与待定值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基体、浓度水平相近,其特性量值已被确定但对合作者未知的样品,要求合作者提交附带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 (3)合作者必需按规定向测试所提供所使用的方法、结果和所有运作程序方面的全部细节。测试所保存所有合作者的名录以及有关它们认可、质量体系或其他形式能力状态的记录(或数据库)。 4.1.3 硬件设施 合作者应拥有与合作内容相关的硬件设施,包括必要的空间、设备和环境条件等。 4.1.3.1 有能满足检测、校准所需的样品制备、分析测试设备; 4.1.3.2 有能满足相关生产所需的冶炼、锻轧设备和加工车间。 4.1.4人员素质 有较高的人员素质,有熟悉检测、校准所需的分析测试人员,以及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的冶炼、锻轧、数理统计的人员,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应占总人数的40%。 4.2 本所保留每一参与检测、校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与定值的合作者的名录,由合作者提供的资质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以及根据本规范要求对完成合作工作的能力进行评价的所有记录,并由档案员对记录进行妥善保管。 4.3合作过程的监控 本所对合作者在合作过程中的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每个合作者所执行任务的质量。建立通畅的联系渠道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以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获取合作者与合作内容相关的信息。 4.4 合作过程的验收 合作者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或委托书规定的内容进行合作工作,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合同或委托书的要求。 4.5本所以书面形式如检测报告、校准报告、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研制报告及证书将合作情况通知用户并对所有合作工作向客户承担责任。 5.支持性文件 NACIS/B 25:2005《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编制和管理程序》 NACIS/B BW 10:2005《记录、档案管理程序》

169492017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编号 名称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版号 修订记录页次 修订 次数 持有者 发放日期 制订审核批准 1

程序文件 汽车零部件有限公 司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共 7 页第 1 页第版第次修改 1.目的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通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进行修订,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质量策划。 3.术语 3.1、控制计划:对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的体系所作的书面描述。控制计划是动态的文件,反映当前使用的控制方法和测量系统。 4.职责 4.1、技术部是控制计划的主管部门,负责控制计划的组织编写,发布及后期管理; 4.2、多功能小组成员参与控制计划的输入、编制及维护工作; 5.依据标准 5.1、本程序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中标准条款8.3.2、8.3.2.1、8.3.3.2、8.3.3.3、8.3.4、8.3.5、8.3.5.2、编制。

程序文件 汽车零部件 有限公司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共 7 页第 2 页第版第次修改 6.工作流程及内容 序号流程工作说明责任 部门 使用表单 6.1 6.1.1、控制计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 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包括保证所有的过 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 段性的要求; 6.1.2、控制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 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用的控制措施,并随着 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 6.1.3、针对新产品,技术部门将建立和制订其单 独的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生产控制计 划;针对常规产品(即:老产品、旧产品),技术 部门将根据其系列分类和相同的工艺流程/过程建 立和制定其通用的生产控制计划; 项目 小组 6.2 6.2.1、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多功 能小组应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来制订控制计划,制 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 a)过程流程图; b)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c)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 d)从类似零件得到的经验; e)项目组对过程的了解; f)过程设计评审; g)过程设计优化; 项目 小组 6.3 6.3.1、样件控制计划:在样件试制过程中,对将 要涉及的产品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做 出描述;如顾客有要求时,公司必须编制样件控制 计划;样件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 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必须为连续性和100%。样件 试制数量一般为1—3件; 6.3.2、试生产控制计划:在样件试制之后,大批 量生产投产之前,对产品/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 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 验的测量系统等做出描述;试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 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 (破坏性试验除外),试生产试作的数量一般为10 —30件之间,除非顾客另有书面规定; 6.3.3、生产控制计划: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 品/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 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做出书面描 述;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 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产品 最终审核,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可以以抽样的方 式进行; 项目 小组 顾客需求和公司 要求的提出 收集相关信息 和资料 A 确定控制计划分类 3

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0目的:为规范本实验室现场检测工作,确保现场工作人身、设备安全,保证现场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从事的现场检测工作的控制。 3.0职责: 3.1检测项目负责人: 3.1.1负责现场工作流程组织管理; 3.1.2确认现场检测设备、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监控; 3.1.3负责现场检测过程的安全监护; 3.1.4负责组织现场检测记录、报告的归档。 3.2检测人员: 3.2.1记录检测设备、检测环境监控及检测过程的相关数据; 3.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记录仪器设备离开实验室和返回实验室的检查状况。 3.4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 4.1工作准备 4.1.1确定检测方法 从事现场检测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要对现场检测工作任务、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准备需要的技术标准、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对于采用非标准方法的现场检测工作必须经技术主管批准,执行《方法及方法确认管理程序》。 4.1.2 确定检测设备 检测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准备检测设备,确保所用设备符合技术标准、规程要求,其溯源性符合《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的第4.1.3的有关要求,办理设备借出手续,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4.1.3确保安全运输 项目负责人应认真组织设备运输,注意设备防震、防雨,确保设备安全。 4.1.4确认环境条件 对有环境条件要求的现场检测活动,检测负责人应责成有关人员配带相应的监测设备,并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或验证。 4.1.5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现场工作人员应配带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带入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必要时还应配有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检测区域须用明显标识实施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区域。 4.1.6检前设备核查 检测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核查,确保设备性能正常,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确保现场工作按时完成。 4.2现场工作 4.2.1检测负责人在确认检测条件已满足要求后,即可实施现场检测。 4.2.2检测人员按照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要求开展检测工作,认真记录检测过程及检测数据。 4.2.3检测中,检测人员应注意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正常后,方可继续试验,直至完成全部检测项目。 4.2.4检测中,检测人员应注意观测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环境监测显示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要求时,检测人员应停止检测,并报告检测负责人,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直至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后再继续工作。对不能间断的检测活动的检测数据应宣布无效。 4.2.5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如经过努力环境条件仍达不到要求,检测负责人应与客户协商是否继续检测或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的变化。 4.3工作结束 4.3.1 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再次确认检测设备状态和环境条件状况,如正常,表明本次检测数据有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确定是否重新安排检测。 4.3.2整理现场检测资料,清理检测场地等。 4.3.3设备安全返回后在办理设备归还手续前应再次检查其工作状态。 4.3.4工作完成后检测负责人应及时编写技术报告,归档质量记录。 5.0相关程序文件: 1.《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2.《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011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Control plan management procedure

ISO9001 & ISO14001 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 新时富制品卡(深圳)有限公司 NEW CHEERFUL PRODUCTION CARD (SHENZHEN) CO.,LTD. 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Control plan management procedure AC-QP-011-2.0

修改记录Modification History

1.0 目的Purpose: 指导产品的生产过程在一个受控制环境下进行,及发生不良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方案。 Ensure production to be carried out under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and to establish action plans to deal with occurrence of defects. 2.0 范围Scope: 本程序适用于新时富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This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New Cheerful product’s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3.0 定义Definition: 3.1 CP ---控制计划 Control Plan 3.2 DCC --- 文件控制中心 Document Control Center 4.0 职责Responsibilities: 4.1工程部负责核查客户提供的资料和信息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verify information and data supplied by customers 4.2所有相关部门等审核,批准控制计划 All the concerned departments shall audit and approve the control plan 4.3 IPQC监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 IPQC shall monitor the execution status of the control plan 5.0 程序Procedure: 5.1 工程部负责核查客户提供的资料,并要求客户提供需要的辅助资料 .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audit customer supplied information, and request customer to supply necessary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 5.2 收集所有的资料后,工程部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制定最初的控制计划, 并和个人化、 质检部、封装部PMC等部门开会协商,讨论满足客户需求的质量行动及涉及的财务问 题。 After collection of al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ll base on the information to formulate initial control plan, and personalization、 QC

07组织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组织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从源头控制和削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更对企业管理体系的有害影响,对各类变更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过程符合管理体系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变更的管理,包括:管理、新扩改基建、新增环境安全设施、新作业环境、新人员、新设备设施、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设备用途更改等。 3、定义 3.1新扩改基建:指用于生产、储存、生活、办公等,新增加建筑,或对原有建筑扩建、改造结 构或规模的项目。 3.2新设备设施、安全设施:指新增机械设备或安全设施、消耗一定能资源,产生一定废物、带 来一定的作业风险,或需定期维护点检、更换零部件、追加安全防护的机器。 3.3新材料:指新增原材料,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新的化学成分,并具有一定职业危害的材料。 3.4新产品:指新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增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作业环境、作业场所、 作业人员、作业操作规程、体系管理或包装材料等。 3.5设备更改:是指对设备、工具等进行改造,例:生产线设备改造、手动工具等改造。 3.6用途更改:是指由一般用途该做特殊用途,例:储藏室改为易燃化学品库或油库等。 3.7管理变更: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4、职责 4.1管理部 (1)负责协助各部门对变更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调查、策划、实施控制、验证、文件建立和完善、人员的培训等。 (2)负责办理新改扩建项目的申报手续。 (3)负责管理体系变更时的文件建立及修订,并将变更内容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4)负责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时的及时更新,并将最新法规、标准传达到各部门人员。 (5)组织对应急计划变更的沟通,协助各部门将应急修订内容传达与员工。 (6)对新扩改建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办理竣工验收、三同时验收、消防验收等工作;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1 目的 对检测工作过程作出规定和进行控制,保证检测公司出具检测报告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公司的检测工作管理。 3 职责 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的负责人。 各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程序。 4 程序 任务的受理和下达 4.1.1 综合部与委托方签定委托检测合同,合同交监督部门备案。 4.1.2 送检测样品时,委托方填写试验委托单三联单,同时提交样品和技术资料。 4.1.3 收样员检查和确认试验委托单内容及样品,办理接收手续。执行《样品收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4.1.4 委托三联单的上联(委托信息)交资料员,中联(任务单)交检测部门,下联(取报告单)交委托人。 4.1.5 收样员下达任务单,同检测部门办理领样品手续。 收样员负责公司所有部门的收样工作,所有样品必须在样品上做标识,注明送样单位及工程名称。 委托单的录入工作由对应的实验员负责。 检测工作的准备和检查

4.2.1 检测部门的检测人员对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检查,形成相应的记录。 A 确认检测人员的能力是否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和持证上岗。 B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和量值溯源是否满足的要求。 C 确认检测方法,非标方法要经过技术主负责人批准和征得委托方同意。 D 检查检测样品,详细核对检测内容、样品状态和标识。 E 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4.2.2 检测人员调整上述条件,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后进行检测和记录。 4.2.3 检测人员按照任务单和检测方法标准对样品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准备。 实验员需要外出检测时,必须提前通知部门负责人,如发现实验员私自外出检测,而部门负责人不知情的情况,每次扣实验员50元。 检测和检测结果 4.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检测标准、检测细则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精心操作和 检测。 4.3.2 检测人员如实填写原始记录,检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处理要符合规范, 所包含信息能够再现检测工作的全过程,执行《记录管理程序》。 4.3.3 检测人员录入检测数据,经过检测人员、核验人员签字后连同原始记录、 任务单、一同交综合部,并办理交接手续。 检测报告 4.4.1 实验员录入委托信息和印制检测报告,审核人审核报告,授权签字人批准报告,由负责收款部门对外发放报告,并负责保管存档检测报告。执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CP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通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进行修订,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的样件试制、试生产和量产所用的控制计划。 3、职责: 3.1技术部主管人员负责编制控制计划。 4、工作流程 4.1当顾客和公司有需求和要求时,技术部在不同阶段制订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即: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量产控制计划),并按其执行。 4.1.1控制计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包括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段性的要求。 4.1.2制计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用的控制措施,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 4.1.3针对新产品,技术部将建立和制订其单独的样件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量产控制计划;针对常规产品(即:老产品、旧产品),技术部将根据其系列分类和相同的工艺流程/过程建立和制定其通用的量产控制计划。 4.2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技术部应利用所有可用的信息来制订控制计划,制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

4.2.1 过程流程图。 4.2.2 设计/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4.2.3 特殊特性。 4.2.4 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 4.2.5 项目组对过程的了解。 4.2.6 设计评审。 4.2.7 持续改进办法。 4.3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由技术部主管人员负责制定样件、试生产和量产的控制计划。 4.3.1样件控制计划:在样件试制过程中,对将要涉及的产品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做出描述。如顾客有要求时,公司必须编制样件控制计划;样件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必须为连续性和100%。样件试制数量一般为2—5件。 4.3.2试生产控制计划:在样件试制之后,大批量生产投产之前,对产品/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等做出描述。试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试生产试作的数量一般为300—400件之间,除非顾客另有书面规定。 4.3.3量产控制计划: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过程特性所涉及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功能试验、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的测量系统做出书面描述。生产控制计划中的内容必须包括产品总成的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能试验(破坏性试验除外)、产品最终审核,且其检查的频率和容量可以以抽样的方式进行(生产控

组织知识控制程序

组织知识控制程序 1.依据;本程序文件根据ISO9001∶2015中“7.1; 2.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对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特制订本程;该管理制度不应与《文件控制程序》发生冲突,如在执; 3.职责;3.1总经理与管理中心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3.2管理中心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无形资;3.3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应在管理中心归档;3.4所有研发与技术文档由技 1.依据 本程序文件根据ISO9001∶2015中“7.1.6”条款和公司质量手册 “7.1.6”节编制。 2.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对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特制订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该管理制度不应与《文件控制程序》发生冲突,如在执行中发生冲突,应以《文件控制程序》为准则。 3.职责 3.1总经理与管理中心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知识管理的总责任人为总经理。 3.2管理中心负责公司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无形资产、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管理。 3.3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应在管理中心归档。涉及专业性较强的资料在当年由该专业部门归档保存,年度终了应统一移交管理中心保管。以后可根据文件借阅权限借阅或使用。 3.4所有研发与技术文档由技术中心负责管理,技术中心应定期将文档目录交管理中心备案。 3.5法律法规和各级标准由品管中心归口管理,并确保其有效。 4.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4.1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4.2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4.3内部知识系统分为不同的数据库模块,并指派人员进行维护。 5.内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5.1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集团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 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专业技术包括自动化技术知识与工程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 ——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 5.2公司信息由管理中心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 5.3专业技术知识分为研发、技术知识与工程应用知识两类,其中研发、技术知识由技术中心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工程应用知识由制造中心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每个项目参与工程师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5.4项目积累由制造中心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每个项目参与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6.外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6.1外部知识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 ——外来资料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采集,技术动态的跟踪,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等。 ——市场信息包括国家有关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客户信息等。 6.2外来资料应与内部资料相融合,由公司内部信息系统负责管理传递。 6.3外来资料由营销中心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相关部门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6.4外来引用资料为公司直接引用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及其他有关法规性文件。其引用资料文字版应加盖“受控”章,列入受控范围。 6.5所有外来资料均需标明出处。

2020仓库管理工作计划

2020仓库管理工作计划 20xx仓库管理工作计划(一) 针对公司的发展要求,结合仓库目前的实际状况,对仓库在今后的工作计划如下:一,一月份上旬,仓库实施备料制。仓库按计划部提前下发的领料清单对比生产上线时间提前三到五天备料。并在备料的过程中及时返馈物料的欠料情况,为计划,采购,生产等部门解决生产欠料争取前置时间,减少因欠料问题造成的生产被动局面。这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地展开。 二,在一月份之内,解决仓库库存准确率长期低下的问题。仓库库存准确率得不到提升,库存数据失真,对公司财务,计划,采购,生产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仓库管理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在一月份之内,仓库要导入每日循环盘点制度,理顺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人员的数据观念,按照工作日清日结,数据异常及时分析处理的原则严抓库存数据管理。要彻底打破以往仓库在库存数据管理中存在的单纯依赖调账来维持数据准确的局面,在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抓数据管理,同时也为erp系统的顺利上线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三,一月份之内,完善仓库的单据,报表管理。仓库目前对单据管理很不到位,不能达到财务部的要求,无法对单据进行有效的追溯。仓库要从单据的填写,传递,装订,保管,存档等各环节进行重点改进;加强对单据、报表的审核,尤其是对进仓单的审核及报检记录的审核。对单据体系

进行一次清理,规范各类型业务,各类型单据的使用,签批流程,目前公司的单据设置不全面,有相当一部份业务无对应的单据进行登记,需要重新设计、规范一批单据来处理。这项工作在二月份内完成。 四,在一月份之内,完善三包件的管理。仓库目前对三包件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仓库需要从人员配备,业务流程,账目控制,物料控制等方面对三包件管理进行全面的加强管理。 五,春节后仓库接管公司的钢材的管理与除尘器仓库的门禁管理。配备好钢材仓库的管理人员,制定钢材仓库的门禁管理、物料收发管理、相关单据的传递与使用等一系列方案。维修好除尘器仓库的大门,将除尘器仓库的门禁管理由行政转交到仓库。 六,在二月份起实施以库存准确率考核为核心的员工考核机制。为了配合库存准确率提升,仓库在二月份实施库存准确率考核制度,对库存准确率连续二到三个月内无实质性的提升的仓库相关管理人员(准确率目前定在98%)进行工资调整,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仓库相关管理人员考虑调离工作岗位。 七,加强物料控制工作,提升物料管理水平。完善不良品、呆滞物料的管理,不良品要单独建账管理,对呆滞品在春节前对现场物料进行一次清理。及时反馈物料信息,为计划、采购、物控工作提供参考信息。与生产部沟通,仓库所有紧固件每月集中发3次料,提升物料的收发效率,同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