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质量比能量)、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循环寿命、环保、无记忆效应以及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尤其是正极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NiO2以及LiMn2O4等,但由于钴有毒且资源有限,镍酸锂制备困难,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等因素,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能廉价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

1997年,Padhi等报道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电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首选的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特别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电化学界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锂电池的越来越广的应用,对LiFePO4的研究越来越多。

2.1 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为稍微扭曲的六方密堆积,其空间群是P mnb型,晶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磷酸铁锂的空间结构图

LiFePO4由FeO6八面体和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P占据四面体位置,而Fe和Li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其中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位置,Li则占据共边的八面体位置。晶格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FeO6八面体和一个PO4四面体共边,而PO4四面体则与一个FeO6八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由于近乎六方堆积的氧原子的紧密排列,使得锂离子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脱嵌,也因此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理论密度(3.6g/cm3)。在此结构中,Fe2+/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4V,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在材料中形成较强的P-O-M共价键,极大地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Wang等对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做了详细的分析,图4

载荷伏安图,在C-V图中形成两个峰,在阳极扫描时Li+从Li x FePO4结构中脱出,在3.52V形成氧化峰;当在4.0~3.0扫描时Li+嵌入到Li x FePO4结构中,相应的在3.32V形成还原峰;C-V曲线中的氧化还原峰表明在L iFePO4电极上发生着可逆的锂离子嵌脱反应。

图2.2 磷酸铁锂的循环载荷伏安图

2.2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研究

LiFePO4正极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形态、颗粒的尺寸以及原子排列,因此制备方法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其中固相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碳热还原法、微波合成法和脉冲激光沉积法;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沉淀法以及溶剂热合成法等。

2.2.1 固相法

2.2.1.1 高温固相反应法…

2.2.1.2 碳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也是固相法中的一种,是比较容易工业化的合成方法,以廉价的三价铁作为铁源,通过高温还原的方法制备覆碳的LiFePO4复合材料。多数研究以磷酸二氢锂(LiH2PO4)、三氧化二铁(Fe2O3)或四氧化三铁、蔗糖为原料,均匀混合后,在高温和氩气或氮气保护下焙烧,碳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也就是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

Mich等以FePO4·4H2O和LiOH·H2O为原料,聚丙烯为还原剂,在氮气氛下500~800℃处理10h,合成的覆碳材料在0.1C及0.5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0mA·h/g和146.5mA·h/g。

张宝等采用改进的碳热还原法,即以FeSO4·7H2O和NH4H2PO4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FePO4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Li2CO3及导电碳黑混合均匀,

在Ar气的保护下分别在5004研究表明,560、600、700和800℃合成的样品均为LiFePO4/C,LiFePO4颗粒粒径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560℃样品在放电倍率为0.1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1mA·h/g(0.1C),而当放电倍率达到1C时,放电比容量为129mA·h/g,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碳热还原法优点:采用碳热还原法解决了原料价格昂贵的缺点,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还解决了在原料混合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氧化反应,使合成过程更为合理,同时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

碳热还原法缺点:反应时间相对过长,温度难以控制,产物一致性要求的控制条件更为苛刻,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

2.2.1.3 微波合成法…

2.2.1.4 脉冲激光沉积法

Iriyama等首先使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出LiFePO4,然后将材料压片后在A r 中800℃煅烧24h,使用常规的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得到薄层的LiFePO4,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初始容量的90%。

Sauvage等通过研究不同厚度LiFePO4薄膜的电化学性能,他们发现离子电导率是限制薄膜电极的主要因素。该方法是一种制备薄膜电极的方法,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

2.2.2 液相法

2.2.2.1 溶胶·凝胶法…

2.2.2.2 水热合成法

水热法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在水或者蒸汽等流体中进行的有关化学反应的总称。水热技术有两个特点:一是其相对低的温度,二是在封闭容器中进行,避免了组分挥发。

水热合成法属于湿法范畴,

热条件下直接合成LiFePO4,由于氧气在水热体系中的溶解度很小,水热体系LiFePO4的合成提供了优良的惰性环境。

张俊玲以量LiOH·H2O、FeSO4·7H2O、H3PO4为原料,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预计产物量的2wt%),置于密封的釜体中升温至180℃保温4h,然后以预定降温速度进行冷却降温至100℃以下,过滤、洗涤,样品于120℃下真空干燥2h,将所得粉体与15%葡萄糖混合,放入管式炉,N2保护下600℃保温2h,得碳包裹的LiFePO4/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30℃的环境温度下,材料0.2C、1C和5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7、152和136mA·h/g,经过35次5C倍率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无衰减。

水热合成法优点:水热法可以在液相中制备超微细颗粒,原料可以在分子级混合。具有物相均匀、粉体粒径小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且具有易量产、产品批量稳定性好、原料价廉易得的优点。同时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惰性气氛。

采用水热合成法可以得到晶形良好的LiMPO4,但是为了加入导电碳,在水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再借由热处理过程转变为碳。

水热合成法缺点: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产物结构中常常存在着铁的错位,生成了亚稳态FePO4,影响了产物的化学及电化学性能。同时也存在粒径不均匀、物相不纯净、设备投资大(耐高温高压反应器的设计制造难度大,造价也高)或工艺较复杂的缺点。

2.2.2.3 沉淀法…

2.2.2.4 溶剂热合成法

溶剂热合成法与水热合成法相对应,是用有机溶剂或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代替水做介质,采用类似水热合成的原理。

甘晖等以溶剂热方法首次合成了橄榄石相的磷酸亚铁锂,并以水热法为参照。结果表明,使用溶剂热方法合成的磷酸亚铁锂是球形或多面体状、橄榄石相,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颗粒逐渐长大;而使用水热方法合成磷酸亚铁锂时,颗粒

由纤维状逐渐成长为菱形。

溶剂热反应体系中较高的压力抑制了纤维态晶体的产生。

2.2.2.5 乳液干燥法…

2.2.2.6 雾化分解法

雾化分解法是一种获得小尺寸、规则形态的材料的有效方法,即将载气流通过超声喷雾的方法通入到高温(450~650℃)反应器中。将Li2CO3、FeC2O4和NH4H2PO4溶解在酸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就可以得到前躯体,蔗糖作为碳源提供还原性气氛,空气作为载气流。此外,超声喷雾分解可以制备掺杂金属的LiFePO4/C复合材料。这种方法制备的粉体呈球形但是结晶程度低,所以在600~900℃弱还原性气氛中的后期退火是必须环节,然而,在煅烧过程中的规则球形会有所改变。

2.2.3 其他合成方法…

2.3 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工艺经济比较

依据工艺路线的不同,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有草酸亚铁、氧化铁红、磷酸铁、磷酸二氢锂和磷酸二氢铵等。

表2.1 国内外磷酸铁锂企业技术路线表

表2.2 以年产300吨为例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比较

2.4 磷酸铁锂的改性及研究…

2.5 磷酸铁锂生产工艺研究方向与选择

LiFePO4生产工艺目前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法、碳热还原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液相共沉淀法、微波合成法等。这些工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目前通过改良工艺后,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前3种,美国的A123和加拿大的Phostech公司采用固相法,美国的Valence公司采用碳热还原法,LG化学利用连续水热合成法。

目前国内外已经能实现磷酸铁锂电池量产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高温固相法,高温固相法又分传统的(以天津斯特兰、湖南瑞翔、北大先行等为代表,以草酸亚铁做为铁源)和改进的(以美国Valence、苏州恒正为代表,以三价铁物质做为铁源,该法也称碳热还原法)两种。对碳热还原法来讲,选取的铁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Valence的氧化铁红路线,还有一种是清华大学(已成立北京锂先锋科技)以及武汉大学(已转让浙江振华新能源)的技术,选用磷酸铁做为铁源,该法制程工艺较为简单,其最大优点是避开了其它合成方法中使用磷酸二氢铵为原料,产生大量氨气污染环境的问题,但对磷酸铁原料要求较高。目前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控制沉淀条件合成了一种粒度可控,碳掺杂的磷酸铁前驱体,但该法合成难度较高,在工业放大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

目前有些厂家选用磷酸二氢锂做为生产磷酸铁锂的原材料,同样可以避免反应过程的污染问题,这个在氧化铁红路线上有所体现;这条路线和磷酸铁加碳酸锂的路线均不产生污染。

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导电碳包覆是LiFePO4制备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A123通过在箔体表面预先涂敷一层高品质导电碳层,有效的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大倍率放电能力。

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比容量高、安全性能好以及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的特点,是下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材料。随着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iFePO4正极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关于其结构性能以及制备改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对其制备改性的研究仍将是以后研究

的重点。

LiFePO4材料的合成难度很大,目前所应用的主要是固相法生产,生产周期长、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批次稳定性差。而且专利技术掌握在外国手中;面临知识产权的问题。为了实现LiFePO4材料生产的高效、节能,且稳定大规模的生产。国内必须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技术工艺路线来实现磷酸铁锂材料的产业化。

近几年来我国开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开发的单位主要有:天津电子18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中科院化学所及物理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研究所、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盐湖所、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等单位。

国内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前躯体,然后采取微波烧结的工艺路线,是我国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的一次大突破,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际上亦未见报道。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环保节能,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工艺(固相法)相比,可节能4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50%以上。成本降低70%以上。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https://www.docsj.com/doc/647539465.html,)发布《磷酸铁锂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磷酸铁锂配方以及制作工艺要点

关于材料应用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我们推荐的配方: LiFePO4:SP:KS-6:PVDF:NMP=(90-92):(1-2):(2-1):(5-6):(120-140) 二、我们推荐的混合方案: 1.)pvdf母液的配制,5%的pvdf的nmp溶液,搅拌溶解pvdf母液时,一定要充分溶解,最好能高温(50-60度)搅拌一小时,并真空静置2小时,使高分子链充分的伸展,这时的成膜性能最好。 2.)在配置好的母液中添加KS-6,充分润湿并高速搅拌1小时,使其充分分散。利用其片状石墨的润滑作用,为下一步的SP和主材料的分散做准备。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SP,充分湿润,高速搅拌一小时,充分分散后,低速搅拌并抽真空,消除SP的加入引入的气泡。 4.)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需要加入量一半的磷酸铁锂,充分湿润,高速(转速3500转以上、线速度350-500之间)搅拌30分钟后,再加入余下材料的一半,高速搅拌60分钟,加入相当于固体材料质量20%-40%的nmp,搅拌30分钟,粘度降低后,加入余下的材料,高速搅拌2-3个小时。加入适量nmp调整浆料粘度,慢速搅拌并抽真空。 三、我们推荐的涂布参数设置、面密度设置、压实密度 涂布参数我们建议烤箱前段温度在90-100度之间,中间温区在110-120度,尾端温区在80-90度,这样极片不易出现开裂和水痕装,粘接效果也较好,关于涂布速度,以充分干燥为标准设置。我们推荐的面密度pd60在300左右,压实密度2.1-2.4,pt30在260左右,压

实密度2.0-2.2。可以保证加工性能,并兼顾到电池容量和功率。对于分切时边缘脱粉的问题,可以考虑调整辊压、分切的顺序,采用先分切,后辊压的方式,这样会降低生产效率,可以弥补粘接性能不好造成整批报废的问题。 四、我们对电池装配的建议 电芯组装是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电池容量的发挥、电池首次效率、电池的存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一些关键因素做一些重点控制,如车间粉尘控制、电池装配比控制(电池松紧度)、电池短路测试,隔膜的选择等。我们建议电池的装配比最好不要超过91%、测试电池短路时绝缘测试仪电压应该不低于200v。由于磷酸铁锂超细粉和一次颗粒很小,国产隔膜或者走私过来的次优隔膜可都能对电池的首次效率和荷电存储有较大的影响。五、我们对电池化成和分容制度的建议 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由于磷酸铁锂本征导电率较低,活化相对困难。因此应该考虑在化成前,电解液充分的浸润电极,常温搁置7个小时以上,高温(50-60)老化2个小时以上。化成时最好考虑小电流高电压化成,我们建议化成制度是: 1)0.1c恒流充电5小时,上线电压4v 2)0.2c恒流恒压充电6小时,上限电压4v 3)搁置30分钟 4)0.2c恒流放电至2.0v。 5)如果电池容量和设计容量有较大出入,考虑循环2)-4)步两

磷酸铁锂电池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磷酸铁锂电池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磷酸铁锂因锂离子的扩散系数低,导电性上较差,所以当下做法是将其颗粒做小,甚至是做成纳米级数,通过缩短LI+和电子的迁移路径,来提升其充放电速度(理论上,迁移时间和迁移路径平方成反比)。但由此给电池加工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首先遇到的是材料分散问题 制浆是电池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其核心任务就是把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等物料均匀的混合,使得材料性能能够更好的发挥。要混匀,先要能分散。颗粒减小,相应的比表面也就增大,表面能也就增大,颗粒间发生聚合的趋势就增强。克服表面能分散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大。现在普遍用的是机械搅拌,机械搅拌能量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在一定的区域内,剪切强度足够大,能量足够高,才能把聚合的颗粒分开。要提升分散能力,一个是在搅拌设备的结构上优化,不改变最大剪切速度的情况下提高有效分散区域的空间比例;一个是提高搅拌功率(提高搅拌速度),提升剪切速度,相应的有效分散空间也会增大。前者属设备上的问题,提升空间有多大,涂布在线不做评论。后者,提升空间有限,因为剪切速度提到一定限度,就会对材料造成伤害,导致颗粒破损。 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只是超声波设备价格较高,前些时候接触的一家,其价格和进口的日本机械搅拌机相当。超声分散工艺时间短,总体能耗降低,浆料分散效果好,材料颗粒的聚合得到有效延缓,稳定性大为提高。 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分散剂来改善分散效果。 涂布均一性问题 涂布不均,不仅电池一致性就不好,还关系到设计、使用安全性等问题。所以,电池制作过程中对涂布均一性的控制很严格。做配方、涂布工艺的知道,材料颗粒越小,涂布越难做均匀。就其机理,我尚未看到相关的解释。涂布在线认为是电极浆料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引起的。 电极浆料应属非牛顿流体中的触变流体,该类流体的特点是静止时粘稠,甚至呈固态,但

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1)高温固相法:J.Barker等就磷酸盐正极材料申请了专利,主要采用固相合成法。以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为锂源,草酸亚铁、乙二酸亚铁,氧化铁和磷酸铁等为铁源,磷酸根主要来源于磷酸二氢铵等。典型的工艺流程为:将原料球磨干燥后,在马弗炉或管式炉内于惰性或者还原气氛中,以一定的升温加速加热到某一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高温固相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易实现产业化,但产物粒径不易控制、分布不均匀,形貌也不规则,并且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使用惰性气体保护。 (2)碳热还原法:这种方法是高温固相法的改进,直接以铁的高价氧化物如Fe 2O 3 、LiH 2 PO 4 和碳粉为原料,以化学计量比混合,在箱式烧结炉氩气气氛中于70 0℃烧结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冷却到室温。采用该方法做成的实验电池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51mAh/g。该方法目前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应用,由于该法的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可控,且采用一次烧结,所以它为LiFePO 4 走向工业化提供了另一条途径。但该法制备的材料较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容量表现和倍率性能方面偏低。 (3)水热合成法:S.F.Yang等用Na 2HPO 4 和FeCL 3 合成FePO 4 .2H 2 O,然后与CH 3 C OOLi通过水热法合成LiFePO 4 。与高温固相法比较,水热法合成的温度较低,约 150度~200度,反应时间也仅为固相反应的1/5左右,并且可以直接得到磷酸铁锂,不需要惰性气体,产物晶粒较小、物相均一等优点,尤其适合于高倍率放电领域,但该种合成方法容易在形成橄榄石结构中发生Fe错位现象,影响电化学性能,且水热法需要耐高温高压设备,工业化生产的困难要大一些。据称Pho stech的P 2 粉末便采用该类工艺生产。 (4)液相共沉淀法:该法原料分散均匀,前躯体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合成。将Li OH加入到(NH 4) 2 Fe(SO 4 ) 3 .6H 2 O与H 3 PO 4 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共沉淀物,过滤 洗涤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得到LiFePO 4 。产物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日本企业采用这一技术路线,但因专利问题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5)雾化热解法:雾化热解法主要用来合成前躯体。将原料和分散剂在高速搅拌下形成浆状物,然后在雾化干燥设备内进行热解反应,得到前躯体,灼烧后得到产品。 (6)氧化-还原法: 该法能得到电化学优良的纳米级的磷酸铁锂粉体,但其工艺很复杂,不能大量生产,只适合实验室研究。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比较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比较 A.固相法 一.高温固相法 1.流程: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一般以亚铁盐(草酸亚铁,醋酸铁,磷酸亚铁等),磷酸盐(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及磷酸锂等)为原料,按LiFePO4分子式的原子比进行配料,在保护气氛(氮气、氩气或它们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中一步、二步或三步加热,冷却后可得LiFePO4粉体材料。 例1:C.H.Mi等采用一:步加热法得到包覆碳的LiFePO4,其在30℃,0.1 C 倍率下的初始放电容量达到160 mAh·g-1;例2:S.S.Zhang等采用二步加热法,以FeC:2O4·2H2O和LiH2PO4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先于350~380℃加热5 h形成前驱体,再在800℃下进行高温热处理,成功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产物在0.02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为159 mAh·g-1;例3:A.S.Andersson等采用三步加热法,将由:Li2CO3、FeC2O4·2H2O 和(NH4)2HPO4组成的前驱体先在真空电炉中于300℃下预热分解,再在氮气保护下先于450℃加热10 h,再于800℃烧结36 h,产物在放电电流密度为2.3 mA·g-1时放电,室温初始放电容量在136 mAh·g-1左右;例4:Padhi等以Li2CO3,Fe(CH3COO)2,NH4H2PO4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LiFePO4正极材料,其首次放电容量达110 mA·h /g;T akahashi 等以LiOH·H2O, FeC2O4·2H2O,(NH4)2HPO4为原料,在675、725、800℃下,制备出具有不同放电性能的产品,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产品放电容量较大;例5:韩国的Ho Chul Shin、Ho Jang等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添加5wt%的乙炔黑为碳源、以At+5%H2为保护气氛,在700℃下煅烧合成10h,得到碳包覆的LiFePO4材料。经检测表明,用该工艺合成的LiFePO4制备的电池放电平台在3·4-3·5V之间,0·05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mA·h/g;例6:高飞、唐致远等以醋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碳源。混料球磨所得粒径细小,分布的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得LiFePO4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煅烧合成LiFePO4/C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最为139·4mA·h/g,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经10C循环50次后,比容量仅下降0·15%;例7:赵新兵、周鑫等以氢氧化锂、磷酸铁、氟化锂为原料,,聚丙烯为碳源,先在500℃下预烧,再在700℃下煅烧合成具有F掺杂的LiFePO酒精为球磨介质4/C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FePO3·98F0·02/C 具有最佳放电特性,在1C倍率充放电下比容量为146mA·h/g。 2.优点:工艺简单、易实现产业化 3.缺点:颗粒不均匀;晶形无规则;粒径分布范围广;实验周期长;难以控制产物的批次稳定性;在烧结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惰性气体来防止亚铁离子的氧化;所生产的LiFePO4粉末导电性能不好,需要添加导电剂增强其导电性能 4.改性:添加导电剂(多用蔗糖,乙炔黑,聚乙烯醇,聚丙烯等碳源)增强其导电性能二.碳热还原法 1.流程:碳热还原法也是高温固相法中的一种,是比较容易工业化的合成方法,多数以氧化铁或磷酸铁做为铁源,配以磷酸二氢锂以及蔗糖等碳源,均匀混合后,在高温和氩气或氮气保护下焙烧,碳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也就是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 例1: 杨绍斌等以正磷酸铁为铁源,以葡萄糖、乙炔黑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橄榄石型磷酸铁锂。研究发现:双碳复合掺杂样品电性能最高为148.5 mAh/g,倍率放电性能仍具有优势,10 C时容量保持率为88.1%;例2:Mich等以分析纯的FePO4和LiOH为原料,聚丙烯为还原剂,合成的材料在0.1 C及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0 mAh/g 和146.5 mAh/g;例3:P.P.Prosini 等以(NH4)2Fe(SO4)2和NH4H2PO4为原料首先合成FePO4,然后用LiI还原Fe3+,并在还原性气氛下(Ar:H2=95:5)于550℃加热1 h后合成了最终样品,其在0.1C倍率下的室温

磷酸铁锂电池配方以及制作工艺

磷酸铁锂电池配方以及制作工艺 关于材料应用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我们推荐的配方: LiFePO4:SP:KS-6:PVDF:NMP=(90-92):(1-2):(2-1):(5-6):(120-140) 二、我们推荐的混合方案: 1.)pvdf母液的配制,5%的pvdf的nmp溶液,搅拌溶解pvdf母液时,一定要充分溶解,最好能高温(50-60度)搅拌一小时,并真空静置2小时,使高分子链充分的伸展,这时的成膜性能最好。 2.)在配置好的母液中添加KS-6,充分润湿并高速搅拌1小时,使其充分分散。利用其片状石墨的润滑作用,为下一步的SP和主材料的分散做准备。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SP,充分湿润,高速搅拌一小时,充分分散后,低速搅拌并抽真空,消除SP的加入引入的气泡。 4.)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需要加入量一半的磷酸铁锂,充分湿润,高速(转速3500转以上、线速度350-500之间)搅拌30分钟后,再加入余下材料的一半,高速搅拌60分钟,加入相当于固体材料质量20%-40%的nmp,搅拌30分钟,粘度降低后,加入余下的材料,高速搅拌2-3个小时。加入适量nmp调整浆料粘度,慢速搅拌并抽真空。 三、我们推荐的涂布参数设置、面密度设置、压实密度 涂布参数我们建议烤箱前段温度在90-100度之间,中间温区在110-120度,尾端温区在80-90度,这样极片不易出现开裂和水痕装,粘接效果也较好,关于涂布速度,以充分干燥为标准设置。我们推荐

的面密度pd60在300左右,压实密度2.1-2.4,pt30在260左右,压实密度2.0-2.2。可以保证加工性能,并兼顾到电池容量和功率。对于分切时边缘脱粉的问题,可以考虑调整辊压、分切的顺序,采用先分切,后辊压的方式,这样会降低生产效率,可以弥补粘接性能不好造成整批报废的问题。 四、我们对电池装配的建议 电芯组装是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电池容量的发挥、电池首次效率、电池的存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一些关键因素做一些重点控制,如车间粉尘控制、电池装配比控制(电池松紧度)、电池短路测试,隔膜的选择等。我们建议电池的装配比最好不要超过91%、测试电池短路时绝缘测试仪电压应该不低于200v。由于磷酸铁锂超细粉和一次颗粒很小,国产隔膜或者走私过来的次优隔膜可都能对电池的首次效率和荷电存储有较大的影响。 五、我们对电池化成和分容制度的建议 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化成,由于磷酸铁锂本征导电率较低,活化相对困难。因此应该考虑在化成前,电解液充分的浸润电极,常温搁置7个小时以上,高温(50-60)老化2个小时以上。化成时最好考虑小电流高电压化成,我们建议化成制度是: 1)0.1c恒流充电5小时,上线电压4v 2)0.2c恒流恒压充电6小时,上限电压4v 3)搁置30分钟 4)0.2c恒流放电至2.0v。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 1 生产技术现状 目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 - 固反应法、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4种 [1-3] 。气 - 固反应法是将氟化锂( LiF )用无水氟化氢( HF )处理形成多孔 LiF ,然后通入五氟化磷( PF 5 )气体与多孔 LiF 反应,从而得到六氟磷酸锂。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不使用任何溶剂,易于操作。但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生成的六氟磷酸锂容易将LiF 完全包覆,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反应不彻底,产品纯度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机溶剂法是采用制造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如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二乙酯( DEC )、碳酸二甲酯( DMC )作溶剂,或者采用没有腐蚀性的有机络合剂来替代 HF ,常用的络合剂有乙腈、醚、吡啶等。将 LiF 悬浮于有机溶剂中通入 PF 5 ,反应后制得六氟磷酸锂。该工艺的优点是避免使用氟化氢,操作相对安全,降低了对设备的防腐要求。且反应中生成的六氟磷酸锂不断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使反应界面不断更新,产率较高,并且得到的电解液可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缺点是 PF 5 与有机溶剂发生反应以及有机溶剂与六氟磷酸锂之间形成复合物,从而导致有机溶剂从最终产品中脱除较为困难的问题。离子交换法是将六氟磷酸盐与含锂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使用 PF 5 为原料,反应一步到位;但制得的六氟磷酸锂纯度不高,一般都含有未反应完的其他六氟磷酸盐;原料价格较贵,一般只用于实验室制备。氟化氢溶剂法是将氟化锂溶解在无水氟化氢中形成 LiF · HF 溶液,通入高纯 PF 5 气体进行反应,生产六氟磷酸锂晶体,经过分离、干燥得到六氟磷酸锂产品。由于六氟磷酸锂与LiF 都容易溶解于 HF 中,因此反应在液相中发生均相反应,整个反应易于进 行和控制,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转化率较高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适当的耐氟材料,同时反应低温,必须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能耗较大。该方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主要方法。 2 工艺技术进展 刘建文等将高纯氟化锂在密封搅拌条件下充分悬浮于无水乙腈溶液中,加压引入五氟化磷气体,反应合成高纯六氟磷酸锂。该方法使用无水乙腈代替 HF 作为溶剂,避免了 HF 溶剂法生产过程的危险性,使得生产过程对最终产品无杂质污染,同时避免了 HF 对生产设备的腐蚀,生产过程在室温下进行,能耗低;由于整个物相体系中只有 Lip6溶解于无水乙腈中,因此,该工艺反应速度快,生成的六氟磷酸锂纯度高,主含量大于 99.9% , HF 含量小于10ppm ,总杂质金属含量小于 50ppm ,水分含量小于10ppm 。宗哲等 [5] 用无水正磷酸、氟化钙与氧化硫反应,蒸发出 PF 5 气体;将蒸发出的 PF 5 气体脱水,得到高纯无水 PF 5 产品;将乙醚、无水乙腈分别脱水,得到高纯乙醚和无水乙腈;将高纯氟化锂加入乙醚液中;在上述液体中加入乙腈;然后在搅拌状态下,缓慢通入 PF 5 气体,反应完毕后,通入高纯度氮气,进行置换,直到容器内没有 PF 5 气体;将馏干的产物 Li(CH 3 CN) 4 PF 6 加热、分解制得六氟磷酸锂;将六氟磷(酸锂在室温溶解,形成 1M 浓度溶液,通过 0.2μm精密过滤器得到澄清溶液;干燥后得到六氟磷酸锂纯品。 刘红光等 [6] 在反应罐中将 MPF 6 溶于混合溶剂中后, MPF 6 与混合溶剂中的无水 HF 反应生成HPF 6 , HPF 6 在加热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分解形成PF 5 气体,所产生的 PF 5 气体在吸收罐中与无水LiF反应生成六氟磷酸锂。回流冷凝管中,通入冷却介质,使反应罐中蒸发的无水 HF 有一部分能够被冷凝下来,以保证 MPF 6 不断溶解,

磷酸铁锂生产配方及工艺

正极材料调试详细工艺流程 1.原材料检验 1.1磷酸铁:纯度99.5%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必须有纯度、粒度及杂质含量检 测报告) 1.2碳酸锂:纯度99.5%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 1.3蔗糖:纯度99.5%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 1.4纯水:电导率大于10兆欧。 1.5氮气:99.999% 1.6分散剂:聚乙二醇(PEG) 2.工艺过程 2.1磷酸铁烘干除水 (1)烘房烘干工序:不锈钢匣钵装满原料磷酸铁置入烘房,调节烘房温度220±20℃,6-10小时烘干。出料转下一工序至回转炉烧结。 (2)回转炉烧结工序:回转炉升温、通氮气达到要求后,进料(来自上工序烘房的物料),调节温度540±20℃,烧结8-12小时。 2.2研磨机混料工序 正常生产时,两台研磨机同时投入运行,两台设备具体投料和操作相同(调试时一台单独运行亦可),程序如下: (1)碳酸锂研磨:称量碳酸锂13Kg、蔗糖12Kg、纯水50Kg,混合研磨1-2小时。暂停。 (2)混合研磨: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磷酸铁50Kg,纯水25Kg,混合研磨1-3小时。停机,出料转入分散机。取样测粒度。 (3)清洗:称量100Kg纯水,分3-5次清洗研磨机,洗液全部转入分散机。 2.3分散机机物料分散工序

(1)将2.2两台研磨机混合好(或者1台研磨机两次混合)的物料约500Kg(包括清洗研磨机的物料)一起转入分散机,再加入100Kg纯水,调节搅拌速度,充分搅拌分散1-2小时,等待用泵打入喷雾干燥设备。 2.4喷雾干燥工序 (1)调节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220±20℃,出口温度110±10℃,进料速度80Kg/hr,然后,开始进料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料。 (2)可以按照喷雾粒度大小调节固含量为15%~30%。 2.5液压机物料压块装料 分别调节液压机的压力为150吨和175吨,在模具中装入喷雾干燥好的物料,保压一定时间,压实成块状。装入匣钵转入推板炉。同时,放入几组散装样品,与压成块状的物料进行对比。 2.6推板炉烧结 先升温,通氮气,达到气氛要求100ppm以下,将匣钵推入推板炉,按升温段300-550℃,4-6小时;恒温段750℃8-10小时;降温段6-8小时进行,出料。 2.7辊压超细磨 将推板炉烧好的物料输入超细磨,调节转速,进行辊压研磨后送入超细磨进行研磨。每批取样测试粒度。 2.8筛分、包装 将研磨物料进行筛分、包装。5Kg、25Kg两种规格。 2.9检验、入库 产品检验、贴标签入库。包括:产品名称、检验人、物料批次、日期。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子电池容易与下面两种电池混淆: (1)锂电池:存在锂单质。 (2)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多聚物取代液态有机溶剂。 锂离子电池组成部分: 钢壳/铝壳/圆柱/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现在又出现了镍钴锰酸锂材料,电动自行车则用磷酸铁锂,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10--20微米的电解铝箔 (2)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可以让离子通过,但却是电子的绝缘体(3)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7-15微米的电解铜箔 (4)有机电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聚合物的则使用凝胶状电解液 (5)电池外壳——分为钢壳(现在方型很少使用)、铝壳、镀镍铁壳(圆柱电池使用)、铝塑膜(软包装)等,还有电池的盖帽,也是电池的正负极引出端。 作用机理 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目前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 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

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工作状态和效率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好的电池,每月在2%以下(可恢复)。没有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达100%,而且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被称为绿色电池。 化学解析: 和所有化学电池一样,锂离子电池也由三个部分组成: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电极材料都是锂离子可以嵌入(插入)/脱嵌(脱插)的。 正极 正极材料:如上文所述,可选的正极材料很多,目前商业化产品多采用钴酸锂。不同的正极材料对照 正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充电时:LiCoO2 → Li1-x CoO2 + xLi + xe 放电时:Li1-x CoO2 + xLi + xe →LiCoO2负极 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新的研究发现钛酸盐可能是更好的材料。负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脱插,充电时锂离子插入。充电时:xLi + xe + 6C → LixC6 放电时:LixC6 → xLi + xe + 6C

六氟磷酸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物质——六氟磷酸锂基本情况 一、六氟磷酸锂基本情况 在锂电池材料中,电解液是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电解液一般由电解质六氟磷酸锂稀释而来,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43%。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他日用电池,是近中期不可替代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二、六氟磷酸锂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在六氟磷酸锂国产化方面,主要上市公司为江苏国泰(002091)、多氟多 (002407.SZ)和九九久 (002411.SZ)。(2015年12月16日)江苏国泰(002091):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占78.895%)有2500吨锂电池电解液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多氟多六氟磷酸锂现有产能2200吨/年,计划2016年初技改到3000吨/年,2016年第四季度产能扩产至6000吨/年; 九九久计划在现有的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新建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以形成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规模; 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现有的年产108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投资新建年产6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以形成年产708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规模,项目预计投资2.5亿元;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公司六氟磷酸锂以自用为主,待1000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项目投产后,公司晶

体六氟磷酸锂产能合计为2000吨/年。天赐材料介绍,年产2000吨固体六氟磷酸锂项目,计划于2015年12月启动,2016年5月实施建设,2017年6月试产。 杉杉股份(600884):公司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形成了成熟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体系,产品种类覆盖锂电池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前驱体、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产品。公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前三位。 新宙邦(300037):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供应商之一,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公司开始以在华外资锂电厂家为突破口,逐步向国际市场出口。 三、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质量比能量)、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循环寿命、环保、无记忆效应以及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尤其是正极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NiO2以及LiMn2O4等,但由于钴有毒且资源有限,镍酸锂制备困难,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等因素,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能廉价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 1997年,Padhi等报道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电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首选的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特别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电化学界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锂电池的越来越广的应用,对LiFePO4的研究越来越多。 2.1 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为稍微扭曲的六方密堆积,其空间群是P mnb型,晶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磷酸铁锂的空间结构图 LiFePO4由FeO6八面体和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P占据四面体位置,而Fe和Li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其中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位置,Li则占据共边的八面体位置。晶格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FeO6八面体和一个PO4四面

体共边,而PO4四面体则与一个FeO6八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由于近乎六方堆积的氧原子的紧密排列,使得锂离子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脱嵌,也因此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理论密度(3.6g/cm3)。在此结构中,Fe2+/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4V,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在材料中形成较强的P-O-M 共价键,极大地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Wang等对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做了详细的分析,图2.2是LiFePO4的循环载荷伏安图,在C-V图中形成两个峰,在阳极扫描时Li+从Li x FePO4结构中脱出,在3.52V形成氧化峰;当在4.0~3.0扫描时Li+嵌入到Li x FePO4结构中,相应的在3.32V形成还原峰;C-V曲线中的氧化还原峰表明在L iFePO4电极上发生着可逆的锂离子嵌脱反应。 图2.2 磷酸铁锂的循环载荷伏安图 2.2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及研究 LiFePO4正极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形态、颗粒的尺寸以及原子排列,因此制备方法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其中固相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碳热还原法、微波合成法和脉冲激光沉积法;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沉淀法以及溶剂热合成法等。 2.2.1 固相法 2.2.1.1 高温固相反应法… 2.2.1.2 碳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也是固相法中的一种,是比较容易工业化的合成方法,以廉价的

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及检测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高纯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及影响因素 系部:电气工程系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2009级01班 学生姓名:王磊 学号:090316125 指导教师:乔月纯 2012年03 月 9 日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1章六氟磷酸锂的制造工艺 1.1溶液法制备六氟磷酸锂 1.1.1 以有机电解质法制备六氟磷酸锂 1.1.2 以醚类作溶剂的生产工艺法 1.1.3 在络合剂基础上改进法 1.2 用无水氟化氢作溶剂的制备工艺 1.2.1 以无水氟化氢作为溶剂制备方法 1.2.2 改进的方法 1.3 以乙腈作为溶剂的制备工艺 1.3.1 用乙腈作溶剂法制备六氟磷酸锂方法的选择1.3.2 制备方法 1.4生产工艺特点 1.5 结论 第2章杂质对六氟磷酸锂性能的影响 2.1 水和氟化氢含量的影响 2.2 铁、镍、钠、铝等金属杂质影离子的影响2.3 杂质来源分析与产品质量的控制 第3章多方法联用检测六氟磷酸锂 3.1 GB/T 19282-2003分析方法 3.1.1 鉴别试验 3.1.2 六氟磷酸根的测定 3.1.3 锂含量的测定 3.1.4 杂质金属离子的含量 3.1.5 二甲氧基乙烷(DME)不溶物的测定 3.2 检测方法的新改进 3.2.1 定性检测 3.2.2 XRD分析 3.2.3 定量检测 3.3 检测方法的评价 第4章国内外六氟磷酸锂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高纯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及影响因素 摘要: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LiPF6作为其电解质。合成高纯度LiPF6的关键 是溶剂的选择,本文分别介绍了目前以无水氟化氢溶剂、溶液法和乙腈溶剂的LiPF6制备工艺的现状及优缺点,认为以乙腈做溶剂的工艺法可能是今后工艺开发的最佳方向。生产工艺有的固一液反应,有的为固-固反应,实现工业化比较困难。要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就尽量减少操作单元,同时避免直接用固体作原料,且生产管线应要全封闭, 目的是避免空气和水分进人而生成可水解的含氧杂质,进而可生产高纯品。特别是用氟化氢作溶剂的工艺,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生产管线的堵塞②原料的经济性。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六氟磷酸锂;制备方法;检测;影响因素 ABSTRACT Lithium ion battery generally uses LiPF6 as its electrolyte.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LiPF6 is key to the choice of solv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with anhydrous hydrogen fluoride, solvent solution and acetonitrile solvent LiPF6preparation technology statu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nk with acetonitrile as solvent in the process may be the fu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st dire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of some solid liquid reaction, some for the solid-solid reaction, implement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more difficul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can minimize the operation unit, while avoiding the direct use of solid material,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should be closed, the purpose is to avoid air and water in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lyzable oxygen impurity, and can produce high purity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use of hydrogen fluoride is used as a solvent in the process, should notice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 the production pipeline blockage of raw materials economy. Key Words:Lithium ion battery; six 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 preparation method; detection; influence factors

磷酸铁锂合成方法比较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比较 A ?固相法 一.高温固相法1.流程: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一般以亚铁盐(草酸亚铁,醋酸铁,磷酸亚铁等),磷酸盐(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及磷酸锂等)为原料,按LiFePO4 分子式的原子比进行配料,在保护气 氛(氮气、氩气或它们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中一步、二步或三步加热,冷却后可得 LiFePO4 粉体材料。 例1: C.H.Mi等采用一:步加热法得到包覆碳的LiFeP04,其在30C, 0.1 C 倍率下的初始放电容量达到160 mAh - g-1 ;例2:S.S.Zhang等采用二步加热法,以FeC:2O4?2H2O和LiH2PO4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先于350~380C加热5 h形成前驱体,再在800E下进行高温热处理,成功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产物在0.02 C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为159 mAh ? g-1;例3: A.S.Andersson等采用三步加热法, 将由:Li2CO3、FeC2O4?2H2O和(NH4)2HPO4组成的前驱体先在真空电炉中于300r下预热分解,再在氮气保护下先于450r加热10 h,再于800r烧结36 h,产物在放电 电流密度为2.3 mA- g-1时放电,室温初始放电容量在136 mAh ? g-1 左右;例 4:Padhi 等以Li2CO3,Fe(CH3COO)2,NH4H2PO4 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LiFePO4正极材料,其首次放电容量达110 mA-h /g;Takahashi 等以LiOH ? H2O, FeC2O4 ? 2H2O,(NH4)2HPO4 为原料,在675、725、800r 下,制备出具有不同 放电性能的产品,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产品放电容量较大;例5:韩国的Ho Chul Shin、Ho Jang等以碳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添加5wt%的乙炔黑为碳源、以At+5%H2为保护气氛,在700r下煅烧合成10h,得到碳包覆的LiFePO4材料。经检测表明,用该工艺合成的LiFePO4制备的电池放电平台在3 4-3 5V之间,0 ? 05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mA ? h/g;例6: 高飞、唐致远等以醋酸锂、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为原料,聚乙烯醇为碳源。混料球磨所得粒径细小,分布的悬浊液。然后将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得LiFePO4 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煅烧合成LiFePO4/C 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最为139 ? 4mA ? h/g,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经10C循环50次后,比容量仅下降0 ? 15%;例7:赵新兵、周鑫等以氢氧化锂、磷酸铁、氟化锂为原料,,聚丙烯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质量比能量)、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循环寿命、环保、无记忆效应以及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尤其是正极材料。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NiO2以及LiMn2O4等,但由于钴有毒且资源有限,镍酸锂制备困难,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等因素,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能廉价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 1997年,Padhi等报道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电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首选的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特别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电化学界不少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锂电池的越来越广的应用,对LiFePO4的研究越来越多。 2.1 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为稍微扭曲的六方密堆积,其空间群是P mnb型,晶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磷酸铁锂的空间结构图 LiFePO4由FeO6八面体和PO4四面体构成空间骨架,P占据四面体位置,而Fe和Li则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其中Fe占据共角的八面体位置,Li则占据共边的八面体位置。晶格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FeO6八面体和一个PO4四面体共边,而PO4四面体则与一个FeO6八面体和两个LiO6八面体共边。由于近乎六方堆积的氧原子的紧密排列,使得锂离子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脱嵌,也因此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理论密度(3.6g/cm3)。在此结构中,Fe2+/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4V,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在材料中形成较强的P-O-M共价键,极大地稳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1 生产技术现状 目前,六氟磷酸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 - 固反应法、氟化氢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4种 [1-3] 。气 - 固反应法是将氟化锂( LiF )用无水氟化氢( HF )处理形成多孔 LiF ,然后通入五氟化磷( PF 5 )气体与多孔 LiF 反应,从而得到六氟磷酸锂。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不使用任何溶剂,易于操作。但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生成的六氟磷酸锂容易将LiF 完全包覆,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反应不彻底,产品纯度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机溶剂法是采用制造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如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二乙酯( DEC )、碳酸二甲酯( DMC )作溶剂,或者采用没有腐蚀性的有机络合剂来替代 HF ,常用的络合剂有乙腈、醚、吡啶等。将 LiF 悬浮于有机溶剂中通入 PF 5 ,反应后制得六氟磷酸锂。该工艺的优点是避免使用氟化氢,操作相对安全,降低了对设备的防腐要求。且反应中生成的六氟磷酸锂不断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使反应界面不断更新,产率较高,并且得到的电解液可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缺点是 PF 5 与有机溶剂发生反应以及有机溶剂与六氟磷酸锂之间形成复合物,从而导致有机溶剂从最终产品中脱除较为困难的问题。离子交换法是将六氟磷酸盐与含锂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六氟磷酸锂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使用 PF 5 为原料,反应一步到位;但制得的六氟磷酸锂纯度不高,一般都含有未反应完的其他六氟磷酸盐;原料价格较贵,一般只用于实验室制备。氟化氢溶剂法是将氟化锂溶解在无水氟化氢中形成 LiF · HF 溶液,通入高纯 PF 5 气体进行反应,生产六氟磷酸锂晶

磷酸铁锂合成工艺选择

磷酸铁锂合成工艺选择 各位LFP大牛们,以下两个生产工艺,你们更看好哪个?从原料来源、成本、生产工艺复杂度、质量控制、环保等角度考虑 (一)磷酸二氢锂+ 氧化铁红 化学反应方程式:LiH2PO4 + 0.5Fe2O3 + 0.5C --> LiFePO4 + H2O + 0.5CO (二)正磷酸铁+ 氢氧化锂 化学反应方程式:FePO4 + LiOH + 0.5C --> LiFePO4 + 0.5H2O + 0.5CO两种方案消耗的C与排出的CO等量,但方案(二)排出少一半儿的水 一的优点:成本低,容量偏低 二的优点:合成材料的电性能优良, 0.5Li2CO3+ FeC2O4·2H2O+NH4H2PO4 --> LiFePO4 + H2O + 0.5CO 不过正磷酸铁好像有结晶水? 方案1. 两个都是比较常见的原料,原料质量相对稳定,供应商也相对较多。成本分两块,原料成本该路线较低,但工艺成本该路线偏高,因为其对混料与后处理的要求更高。从产品质量上来说,该工艺路线从氧化铁到最终磷酸铁锂,经历的晶体结构变化巨大,产物的颗粒也会较大,如果后处理工艺不过关,很容易导致最终产品电化学性能不过关。 方案2. 首先,你的分析有误,常规的正磷酸铁都含几份结晶水(通常是2份)。氢氧化锂是较常见的锂盐,但吸湿性较强,可能实际使用中会有一定问题,当然,你在这里采用氢氧化锂是有道理的,固相反应更容易进行。正磷酸铁,目前国内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主要是颗粒,纯度,铁磷比)。成本上来说,该路线的材料成本肯定高于方案1,但该路线的工艺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该工艺的后处理会相对简单。产品质量方面,煅烧过程中,磷酸铁与磷酸铁锂的结构变化相对较小,如果工艺控制得当,最终产品基本能够维持原料磷酸铁的粒度大小,后处理简单,且电化学性能也会较稳定。 在我个人看来,如果真是有技术实力的公司,自产FePO4,而后制备磷酸铁锂,应该是今后的一个主流。 两种方法理论上都是可行的,但高质量的LFP合成一般不会采用以上的工艺路线,原因主要是:方法一的原料质量很难控制,易导致合成化学计量偏离。方法二除了

磷酸铁锂生产配方及工艺

磷酸铁锂生产配方及工 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正极材料调试详细工艺流程1.原材料检验 1.1磷酸铁:纯度%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必须有纯度、粒度及杂质含量检测 报告) 1.2碳酸锂:纯度%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 1.3蔗糖:纯度%以上,D90粒度小于5um ; 1.4纯水:电导率大于10兆欧。 1.5氮气:% 1.6分散剂:聚乙二醇(PEG) 2.工艺过程 2.1磷酸铁烘干除水 (1)烘房烘干工序:不锈钢匣钵装满原料磷酸铁置入烘房,调节烘房温度220±20℃,6-10小时烘干。出料转下一工序至回转炉烧结。 (2)回转炉烧结工序:回转炉升温、通氮气达到要求后,进料(来自上工序烘房的物料),调节温度540±20℃,烧结8-12小时。 2.2研磨机混料工序 正常生产时,两台研磨机同时投入运行,两台设备具体投料和操作相同(调试时一台单独运行亦可),程序如下: (1)碳酸锂研磨:称量碳酸锂13Kg、蔗糖12Kg、纯水50Kg,混合研磨1-2小时。暂停。 (2)混合研磨: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磷酸铁50Kg,纯水25Kg,混合研磨1-3小时。停机,出料转入分散机。取样测粒度。

(3)清洗:称量100Kg纯水,分3-5次清洗研磨机,洗液全部转入分散机。 2.3分散机机物料分散工序 (1)将两台研磨机混合好(或者1台研磨机两次混合)的物料约500Kg (包括清洗研磨机的物料)一起转入分散机,再加入100Kg纯水,调节搅拌速度,充分搅拌分散1-2小时,等待用泵打入喷雾干燥设备。 2.4喷雾干燥工序 (1)调节喷雾干燥设备的进口温度220±20℃,出口温度110±10℃,进料速度80Kg/hr,然后,开始进料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物料。 (2)可以按照喷雾粒度大小调节固含量为15%~30%。 2.5液压机物料压块装料 分别调节液压机的压力为150吨和175吨,在模具中装入喷雾干燥好的物料,保压一定时间,压实成块状。装入匣钵转入推板炉。同时,放入几组散装样品,与压成块状的物料进行对比。 2.6推板炉烧结 先升温,通氮气,达到气氛要求100ppm以下,将匣钵推入推板炉,按升温段300-550℃,4-6小时;恒温段750℃8-10小时;降温段6-8小时进行,出料。 2.7辊压超细磨 将推板炉烧好的物料输入超细磨,调节转速,进行辊压研磨后送入超细磨进行研磨。每批取样测试粒度。 2.8筛分、包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