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最新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分析-精品

最新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分析-精品

最新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分析-精品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分析

国家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一重要指示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那么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生的体育课现状是如何呢?

中职生担负着老师和家长的希望,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者,因此他们是否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因为近年来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学生把绝大多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课的学习上,忽视了体育课,不注重体育锻炼,甚至有些学校不再开设体育课。进入大学以后,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可松懈的,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体育健康知识,这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不利,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国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发挥教育的多功能,运用信息手段,促进身体发展,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的观念的影响,“健康第一”没有真正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没有完全摆脱过于突出竞技体育的束缚,“健康体育”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如何上好体育课,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突出健康的理念。体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与学生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指导思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要保持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生活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这一说法做了补充,即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加上了道德健康,认为同时满足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要注重基础理论和运动方式、技能相结合,在教学理论时要强调理论的重要性,更加具体地介绍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教师要注意理论的系统性,要围绕健康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论述,努力构建健康向上的理论教育体系,使学生知道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知道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锻炼意识和自觉性,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如部分学生过于肥胖,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几乎不运动,同时还食用大量的高盐、高脂等高热量食物,以女生居多,男生相比女生好些,因为他们的运动量大些,对于三高食物吃得少些。

其次,要注意健康和体育的有机结合。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体育教育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就体育讲体育,就健康谈健康,所以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下,要摒弃这些旧的教学模式。要实现健康和体育的有机结合,如在介绍运动技能的课上,不论是介绍与健康有关的运动项目,还是介绍与竞技和健康都有关的项目,都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增强体质和有利于身体健康上。如在体育课上教学篮球时,因为学生都熟悉篮球,所以可以给学生讲讲篮球的发展历史,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还要实际演练篮球的传球、接球、运球、抢球等基本动作和技术,告诉学生经常打篮球能够让身体更灵巧、敏捷、有耐力和柔韧,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脏、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机能,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这样便使学生知道篮球运动是一种很

高中体育: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阐述了现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什么是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表明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增加社会交往,减轻应激反应,消除疲劳,治疗心理疾病。 关键词: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有报道[2] 。据中国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在1994~1995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的独生子女中,心理变态率竟高达50%以上,有35%的中小学生和20.3%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异常现象。香港也有调查指出,58%以上的青年学生试图自己来对付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然而,3.8%的人在过度压力的情况下想自杀。《新民晚报》1995年12月4日刊载张弘的文章“人才济济处,心病何趋多?”调查表明,大学生中30%

的人都有“心病”。这些现象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 在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探讨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多人在不断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材,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败」的机制被广泛运用,讯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进行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 心理健康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 (1)智力正常。所谓智力,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从智力测量角度来衡量,智商在60至90以下的都是智力低常,即心理不健康。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

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要点 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组成。 关节:球窝关节滑车关节微动关节 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身体形态一般是由长度、纬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的。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初中生身体发育特点:女生11-12岁男生13-14岁增长幅度最大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肌肉发达。体育活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身体的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安静心率肺活量血压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从而改善呼吸机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 ?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不要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过多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 体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又不易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力。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 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力量、速度、灵敏、平衡、反应时、神经肌肉协调性 ?怎样发展体能? 1.选择合适的项目,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的运动中去; 2.发展心肺耐力和灵敏。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食物五大类:谷物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类、奶制品和豆制品、油脂类体重指数:(千克/米2)=体重/身高2 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 ?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1、提高人体机能;2、促进正常生长发育;3、控制体重健美体形; 4、展示能力增强自信; 5、促进人与人的交流; 6、预防各种疾病; 7、愉悦身心调节疲劳; 8、接触大自然 ?科学健身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不但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2、树立目标,积极进取。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4、运动有恒,坚持经常。4、运动有度,循序渐进。5、遵循规律,自我保健。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运动时,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但晚饭后1小时方可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可过大,心率应大约控制在120次/分钟,傍晚锻炼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要在1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目前,体育与健康已成为热点问题。体育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手段。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别之一。这个特别就决定了体育有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运动能够调节情绪,锻炼意志,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坚持体育运动,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所以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可以定义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 关键词体育健身健美健心 体育运动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增进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手段.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体育有使人健康的功能.另一方面,运动能够调节情绪,锻炼意志,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坚持体育运动,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1 概念内涵的理解分析 1.1 体育含义的理解分析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意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教育,简称体育。“体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用于狭义时,一般指体育教育;用于广义时,则与通常所说的“体育运动”相同,其含义是指以人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体育这个词, 至少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还会有着多重含义,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对体育均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虽然都说的是体育而内涵却不相同。例如: 朱容基总理在200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多处提到的体育, 就有其不同的内涵。部分学者将体育归纳理解为五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是指体育作为概括性的总概念; 第二是指教育领域同德育、智育、美育等并构的体育;第三是指竞技体育; 第四是指社会大众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和调节活动; 第五是指人们的各种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 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 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 四、教材编写 附录 一、名词解释 二、附表 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12'GYM'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1-12'GYM'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编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体育与健康全册精品教案

精品小学体育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体育下册教案 二年级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二年级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 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 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软件学院张金鹏54080507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著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著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报告 屈中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作总体的说明和分析,以便增进体育教师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基础性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2、实践性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的课程。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身性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4)使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强调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从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入手,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1.体育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地体现了体育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体育活动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3)体育锻炼能促进内脏器官机能的提高,促使心肌发达,心脏功能增强; (4)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体呼吸系统的机能,使肺活量增大,氧交换能力增强,呼吸效能提高; (5)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1)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病态心理 病态心理指诸如猜疑、嫉妒、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等消极的心理现象。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积极的心态。

现代体育运动要求参加者对运动过程的千变万化须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做出调整,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大大提高思维和应变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对技、战术分解与组合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分类、综合、比较和判断水平,能增强对病态思维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减少疾病发生。 有关研究认为:紧张、恐惧、焦虑、忧伤、沮丧、悲观、嫉妒、暴怒等消极情绪对健康不利;通过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快乐、愉悦、成就感等积极情绪,则是抗疲劳、抗衰老、抗疾病及抵抗不良情绪的“良方”。 3.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严格地讲,一个人在心理活动领域内完善无缺,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各种压力和挫折,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应付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大纲 (草案)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作为体育与健康组成部分的理论课,其内容涉足的结构、系统性及全面性、侧重点及考核方式和评定是体育教学必须加强的部分。为了引发和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使学生较系统地加深对体育生物科学本质的认识以及把视野扩大到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去理解体育的规律,使体育科学知识的深广度适合大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强化其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特制定本理论大纲。 一、纲要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学校教育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个体发展指导思想 二、理论课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1、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体育健康意识 2、系统加深学生对体育科学本质认识,应用理论指导运动实践 3、体育与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4、全面了解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 三、理论课时计划

四、理论课内容安排 五、理论课教学实践要求 1、按照理论大纲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进行 2、根据理论大纲认真组织教案 3、保证学时和质量 4、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考试 六、理论课考核与评定 1、一、二年级理论课考试占体育课总成绩的10%;三、四年级、研究生选修 课理论由上课教师自主确定考试方式和评定 2、一、二年级理论课考试成绩不合格,体育课成绩不予评定 3、理论课考试方式:网上考试

理论课教学内容纲目 (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1、对体育的认识(概念、组成、功能等基本知识等) 2、对健康的认识(概念、内涵、影响健康的因素) 3、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作用 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大学体育 1、大学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2、大学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三)、人体基本知识及运动生理科学基础 1、人体结构与系统 2、运动与能源、心肺功能(选) 3、运动疲劳的产生与恢复(选) (四)、体育卫生和保健 1、运动卫生 2、运动中生理反应和疾病预防、安全性 3、运动创伤的处理 (五)、运动健身方法 1、运动健身原则 2、运动健身处方 3、运动健身注意事项 (六)、各运动项目理论 1、起源与演变 2、现状与发展(国外与我国技术) 3、特点与锻炼价值(功能) 4、比赛方法及主要规则要点 5、单项大赛介绍 6、技战术(录象) 体育部理论教研组 2005年8月

最新体育与健康试题(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五个目标()、()、()、()、()。 2、篮球场地国际标准:长(米)、宽(米)、篮框距离地面高度(米)。 3、排球场地国际标准:长(米)、宽(米)、限制线为(米),男子网高(米)、女子网高(米)。 4、国家体委审定毽球场地长(米)、宽(米),男子网高(米)、女子网高(米)、限制线(米)。 5、把以()和()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二、名词解释:(20分) 1、健康: 2、体育与健康课程: 3、体能: 4、身体健康: 5、路: 三、问答题:(30分) 1、运动参与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答:(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心理健康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答:(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 答: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四、简述题:(30分) 1、什么是体育? 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简述篮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方法: 答: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持球的两侧稍后部,两拇指成“八”字型,手心空出,手腕放松,屈肘持球于胸前,传球时,两臂迅速前伸,用翻腕和拨指力量将球传出。如传球距离较远,可借助后脚蹬地和上步力量。 (八)简述排球双手传球的动作方法: 答:身体稍蹲,双肘弯曲双手置于脸前,当手处球时,两手自然张开形成半球形,手腕后仰,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托球的后下部,由两手拇指、食指组成桃形,当球接近额前,从脸前向上迎球,在额前一球远击球。传球时,根据球速大小来控制伸臂的速度和力量,加上蹬地、伸臂的力量将球传出。 试题二 一,选择题(20分) 1、2004年的夏季奥运会在( b)举行。 A、悉尼 B、雅典 C、巴黎 D、北京 2、2004年的欧洲杯在( C )进行 A、德国 B、比利时 C、葡萄牙 D、荷兰 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B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4 B、1896 C、1900、 D、1890 4、脊柱一般至(C)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 B、19-20 C、20-21 D、21-22 5、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C )。 A、12″40 B、12″45 C、12″50 D、12″60 6、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 C )制。 A、五局四胜 B、五局三胜 C、七局四胜 D、六局四胜 7、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 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8、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 A )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首先体育锻炼与身体生理健康的关系。 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体育锻炼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同时,体育锻炼又对各器官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一、体育锻炼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可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它送入淋巴和血流,以供身体生长和维持生命用,并将代谢过程中的残渣排出体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机能有良好影响,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欲望和需要量,有利于增强体质。 二、体育锻炼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挥整个机体活动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活动,其本质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都是经过感知、分析、判断、作出反应这个过程来完成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更准确协调;还能有效地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体育锻炼与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又称骨骼肌肉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是由于骨的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变化的结果。经常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关节的机能得到提高。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关节面软骨增厚,既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又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增粗,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提高了运动能力。经常参加锻炼可使肌肉体积明显增大,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肌肉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还可以消除多余脂肪,防止肥胖症。 四、体育锻炼与心肺循环系统。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由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组成的人体氧运输系统(即心肺系统),对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作用。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这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科学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能产生良好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体育锻炼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有害健康。缺少科学性的盲目锻炼,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很小,甚至还可能使锻炼者产生损伤、疲劳等症状,严重损伤身体机能。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word版本)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参考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参考 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

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 系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着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着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着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着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着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