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现代货币金融学

现代货币金融学

现代货币金融学
现代货币金融学

现代货币金融学

(1)货币量变动后引起利率的变动。

(2)利率变动后引起投资规模的变化。

(3)投资规模变动后引起就业、产量和收入的变化。

(4)就业、产量和收入变动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变动。

(5)生产成本的变动引起物价的变动。

(1)产出流量动机

(2)货币——工资动机

(3)金融流量动机

(4)预防和投机动机

(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

(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

(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新剑桥学派认为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1)利率不足以控制有效需求。

(2)利率的调节作用并不能使物价保持稳定。

(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要受国际影响。

(1)外生货币论。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

(2)货币供应渠道。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减货币供应的主渠道。

(3)货币供应变动的影响。变动货币供应量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动。

(1)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

(2)货币供应是中央利率的变动进而引起物价的变动。

(3)有失业存在时,就业量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充分就业一经达到后,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

在小于充分就业的常态中,采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这样不会带来真正通货膨胀的恶果,而是能够刺激经济发展。

(1)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

(3)联系:七动机是在三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区别:一是论述的角度不同;二是七动机提出了凯恩斯没有提出的政府货币需求动机。

(1)借贷资金论的主要观点。

(2)借贷资金供应的来源。

(3)借贷资金的需求。

(4)借贷资金的供给与利率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借贷资金的需求与利率呈反革命方向的变动关系,利率由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点决定。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二)参考答案:

(1)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呈立方根关系。

(2)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

(3)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

在IS—LM模型中影响两市场均衡的因素有四个:

(1)资本边际效率的升降。

(2)消费倾向的增减。

(3)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4)货币需求的变动。

储蓄生命周期说的政策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必须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储蓄。

(2)财政政策方面,将对本期收入征税改为对消费征税;在财政预算上必须坚持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原则;采用周期平衡预算。

(3)必须采取许多政策措施的配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经济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温和性。

(2)适度性。

(3)原则性。

2

(1)工资具有粘性的两个主要原因:合同的长期性和合同的交错签订。

(2)当工资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

(3)价格粘性的三种学说:菜单成本说、交错价格调整论、投入产出关联论。

(4)当价格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中立的条件:

(1)保持货币数量固定不变。

(2)自由价格制度。

(3)用货币签订的长期契约建立在对未来价格的准确预测上。

货币中立的意义:(1)提供一种理论分析的工具

(2)提供一个判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标准。

(1)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

(2)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和益处。

(3)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三)参考答案: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保证币值稳定。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2、堡学派认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

(1)通过自由市场筹资。

(2)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筹资。

(3)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资。

3、瑞典学派的理论中利率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有两个传导链:

(1)利率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其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

(2)利率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分配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数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

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有三个:

(1)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2)存在着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

(3)货币流量不变。

4、

(1)北欧模型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2)北欧模型的主要内容

(3)北欧模型的主要论点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 P198-199(1)金融控制的任务

(2)金融控制的重点: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

(3)金融控制的手段:利率手段(再贴现率、短期放款利率、证券回购协议利率);流动性政策手

段(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2、

(1)瑞典学派理论中对利率在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的分析。

(2)分析得到的结论:利率理论在瑞典学派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利率是很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的波动是引起生产、投资、消费、储蓄变动,物价水平波动,经济扩张或收缩的主要原因,因此,货币政策的重心应该放在利率上,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经济活动。(3)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利率作用的发挥程度。

(4)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3、 P225—227(1)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2)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3)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可控性。

(4)其政策含义。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四)参考答案: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2)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3)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

(4)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

(5)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2、

(1)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供给是重点,有效的政策应该是增加供给的政策。(2)说明拉弗曲线。(3)税率变动能改变储蓄和投资的数量,从而增加供给水平。(4)税率变动能改变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提高供给效率。

3、

(1)简单预期;(2)外推预期;(3)心理预期;(4)调整预期;(5)合理预期。

4、 P292-293金融创新给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四个方面。(略)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

(1)税率对储蓄的重要影响。

(2)税率对投资的重要影响。

(3)税率变动影响储蓄和投资的结构配置。

(4)减税对储蓄和投资的时滞效应。

2、

(1)凯恩斯主义对于货币中性问题的认识。

(2)货币学派在货币中性问题上的观点。

(3)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

(4)对三个学派进行比较分析。

3、

(1)经济货币化的作用。

(2)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3)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加快我国货币化进程的建议。

4、

(1)金融深化论的观点。

(2)金融深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3)理论联系实际,就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建立现代金融制度谈谈自己的想法。

有效需求:是指预期可给雇主(企业)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亦即与社会总供给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

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自然利率:是指假设所有价格具有充分弹性,令总需求与总供给永远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交易动机: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大动机之一,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经济学中投机不等于投资,投机是某种意义上的储蓄。

风险成本: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

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指在充分就业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

粘性:是施加于流体的应力和由此产生的变形速率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

中立货币: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提出的。他认为如果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一致,就将排除货币对于经济的影响,使得在货币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均衡仍取决于实物因素。这种情况下的货币就具有中立性。因此,货币的中立性是指货币通过自身的均衡,保持对于经济过程的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使经济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仍由实物因素决定其均衡。

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购买的小面额股票。弗莱堡学派认为,人民股票的最大特点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优先和优惠,以充分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

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第四季度向公众公布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

伦巴德业务:即短期放款利率,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利率”。

区间论:是指把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一个具体数值变为一个特定范围。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受技术上所能达到的精确度所限,货币供应增长率本身就不是一个精确的值。

北欧模型: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的理论模型,又称“输入性通货膨胀模型”或“斯堪的纳维亚模型”,因创设这种模型的最初经济学家大多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得名。北殴模型的理论分析对象是小型开放经济或海岛经济。

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合理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

金融作用力:它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

货币金融学(终审稿)

货币金融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作业名 货币金融学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称 起止时 2020-5-5 19:54:06至2020-5-5 19:54:10 间 标准题 100通过分数60 总分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贷款人之所以能将借款人未来收入或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据为己有,() A、是因为贷款人对其货币的占有权 B、是因为社会中公平正义的缺乏 C、是因为国家对个人财产的保护 D、是因为贷款人的经济强权 学员答案:a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学员答案:a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货币作为资产成为持有者的财富时,货币是在执行()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学员答案:c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根据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个人活期储蓄存款被划入() A、M0 B、M1 C、M2 D、M3 学员答案:c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马克思认为导致人们无止境追求货币的原因,() A、是人们对货币的无限贪欲 B、是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无限的消费欲望导致对货币的无 限追求 C、是市场竞争太激烈 D、是因为货币作为抽象财富存在质上无限量上有限的矛盾 学员答案:d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缴纳房租 B、银行支付利息 C、分期付款购房 D、餐馆就餐付账 学员答案:d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现代货币金融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货币金融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综合练习题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 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5、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 6、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7、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8、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1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1、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12、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13、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14、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15、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16、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 17、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 1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 A 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 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B )问题为中心。A 需求 B 就业 C 货币 D 价格 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B )。 A 为正 B 为零 C 为负 D 不可确定 4、凯恩斯认为(A )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财政透支 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D )。 A 物价的波动 B 生产的波动 C 需求的波动 D 利率的波动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 2、信用创造论: 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 3、有效需求: 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是全体资本家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从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流动偏好: 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 5、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降至的以后,货币需求曲线就变成了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为“流动性陷阱。” 6、管理货币: 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7、半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凯恩斯称这种情况为“半通货膨胀”。 8、自然利率: 借货资本之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的利率。 9、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0、投机动机: 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名词解释

P527 1.货币失衡:即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 2.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即货币供给大于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3.通货紧缩:也称通货不足,是指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即货币供给满足不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实际需要。 4.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其中包括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食住行、水电、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 5.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反映包括了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6.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 7.通货膨胀的类型: 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 (1)公开性通货膨胀:是指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或是政府虽然施加控制,但因通货膨胀的压力太大而未 能生效,价格上涨的特征非常明显。 (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当局采取物价管制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不能自由上升的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 (1)爬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年率为2%-3%的状态 (2)温和通货膨胀:低于7%的通货膨胀率,或者是低于10%的通货膨胀率 (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物价连续暴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货币完全丧失价值贮藏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交易功能。 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 (1)预期通货膨胀: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无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2)非预期通货膨胀: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4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涨,进而导致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通 货膨胀。P506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引起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P508 (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化使物价水平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8.菲利普斯曲线:由菲利普斯研究的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的向下倾斜的曲线。

现代货币金融学简答题未打印

1.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具有哪些特征? 答:(1)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2)货币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 (3)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征。 2.文特劳布的商业性动机货币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答:商业性动机包括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金融流量动机。 (1)这部分货币需求形成的货币流通是货币的商业性流通; (2)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收入中的支出部分; (3)需求变动影响的主要是商品市场的价格。 3.文特劳布的公共权力动机货币需求的特点是什么? 因为政府干预经济时需要一定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称之为公共权力动机。 (1)形成独立的货币流通范围;(2)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3)对经济的影响及其波及是不固定的 4.新剑桥学派认为控制利率的渠道有哪些? 答:不是单纯地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这一条渠道,主要有: (1)制定官方利率。 (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货币供应量。 (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国家债务的结构调控市场利率的结构。 5.新剑桥学派调整收入分配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改变收入分配不均﹙2﹚给予低收入家庭适当的补助﹙3﹚把政府所掌握的资源转为民用和服务部门﹙4﹚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5﹚制定逐步消灭赤字的财政政策和预定的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6﹚奖励出口﹙7﹚限制进口﹙8﹚增加贸易顺差。 6.惠伦模型的结论是什么?

答:(1)最佳预防性货币金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转换现金的手续费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呈立方根关系。(2)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3)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 7.新古典综合派认为造成期限相同的各种债券利率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答:(1)违约风险(2)流动性风险(3)所得税因素 8.新古典综合派为什么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 (1)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调节器(2)利率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纽带 (3)利率是衡量经济态势的最佳指标 中央银行的中介目标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9.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的影响是什么? (1)利率的激励效应是指利率的高低能改变借款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它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必然要考虑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借款者行为的影响。(2)利率的选择具有正反两个方向。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超过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反之,银行的收益将随利率的提高而下降。 10.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货币的变动影响经济的变动(2)货币保持中立时对经济的影响最小从而对经济最有利(3)保持货币中立的首要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保持不变(4)货币是否保持中立的标志是货币供应量是否稳定。 11.简述弗莱堡学派的货币供应原则? 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应该是保证币值稳定。他们认 为,稳定货币主要是指稳定币值,因为只有稳定币值才能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因此稳定币值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条件。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第一,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能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63 课程代码:0160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金融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选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0万,则社会总存款为(C)。 A. 120万 B.200万 C.500万 D.80万 2.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 A.降低税率 B.限制货币发行 C.增加生产和供给 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3.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B)收益正效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下面陈述中,不属于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有(D)。 A.减税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 B.控制通货膨胀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人手 C.高税率是导致美国陷入“滞胀”泥潭的重要因素 D.“单一规则”是进行货币限制的有效手段 5.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A)。 A.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B.货币供应是个外生变量 C.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D.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6.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B)。 A.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大于1 B.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1 C.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1 D.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O 7.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心理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D.合理预期 8.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B)。 1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 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 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 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六、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 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 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具有核心地位 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促进消费 十一、商业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联系区别 联系:都可背书流通转让 区别:本票是债务人(出票人)向债权人(持票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债权人(出票人)向债务人(持票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按指定日期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需要承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十二、利息率及计算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一及答案(精选.)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作业题 第一单元(第1——3章)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 2、信用创造论 3、有效需求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5、资本边际效率 6、流动偏好 7、计算货币 8、管理货币 9、流动性陷阱 10、交易动机 11、投机动机 12、半通货膨胀 13、社会政策 14、萨伊定律 15、自然利率 16、现金余额 17、消费倾向 18、货币需求 19、预防动机 20、投机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 内。)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 A 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 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A 需求 B 就业 C 货币 D 价格 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A 为正 B 为零 C 为负 D 不可确定 4、凯恩斯认为()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财政透支 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 A 物价的波动 B 生产的波动 C 需求的波动 D 利率的波动 6、凯恩斯认为与现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是货币的()需求。

A 交易 B 预防 C 投机 D 所有 7、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收入 B 财富 C 利率 D 心理 8、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 A 储蓄与投资一致 B 储蓄大于投资 C 储蓄小于投资 D 不确定 9、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病根在于()。 A 资本过于集中 B 资本主义私有制 C 有效需求不足 D 政府干预过多 10、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 西尼尔 B 庞巴维克 C 维克塞尔 D 马歇尔 11、文特劳布认为货币需求的产出流量动机由()决定。 A 居民的行为 B 企业的行为 C 资本所有者的行为 D 劳动者的行为 12、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流通。 A 商业性 B 资本性 C 金融性 E 无序性 13、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商业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 A 物价 B 利率 C 货币量 D 汇率 14、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金融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 A 物价 B 利率 C 货币量 D 汇率 15、新剑桥学派认为借贷资金供给曲线与利率呈()变动关系。 A 同向 B 反向 C 不规则 D 不相关 16、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中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是()。 A 产出流量动机 B 金融流量动机 C 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 D 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17、新剑桥学派认为物价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 A 工资 B 就业量 C 货币供应量 D 利率 18、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 A 货币工资率 B 失业率 C 利率 D 信贷量 19、新剑桥学派的政策目标是()。 A 保持社会稳定 B 保持经济均衡 C 保持经济协调 D 保证物价稳定 20、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放在首要地位。 A 收入政策 B 金融政策 C 财政政策 D 社会政策

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试题

光华园 光华园学习网 西南财经大学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课程期末考试第一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证券的期限越长,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其价格的影响就()。 A、越稳定 B、越小 C、越大 D、越无关 2、《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了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4% B、8% C、12% D、 10% 3、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A、期限短 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 4、能较好地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是()。 A、预期理论 B、市场分割理论 C、优先聚集地理论 D、流动性偏好理论 5、货币经营业的性质是()。 A、商业 B、银行业 C、金融业 D、保险业 6、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9、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10、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旨在()。 A、灵活调节货币供求 B、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定 C、保障金融安全 D、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定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1—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小题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信用工具属于直接证券的有()。 A、银行汇票 B、股票 C、公司债券 D、大额可转让存单 E、商业汇票 2、银行支持商业信用的形式有()。

(完整版)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行成性考核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用来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当税率从零开始升高时, 税收也随之上升;当税率超过某个临界点时,由于过高的税率对税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税收总额不升反降,最终在税率达到100%时税收额降为零。 2.储蓄结构配置:在现代经济中,人们进行储蓄的形式可以有手持现金,银行存款,购买 长、短期金融证券等多种,人们的储蓄在各种形式之间的分布就叫储蓄结构配置。 3.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 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4.货币中性:指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引起初始均衡的破坏,新均衡与所有实际变量数值和货 币供给同时达到的这样一种情形。 5.渠道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在相当范围内是同方向增减的。它们是 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相辅品。正是这种互补性,使货币成为投资的一种渠道,资本积累就可能通过这条渠道而发生,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实质资本生产率也会相应提高。货币与实际资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被称为渠道效应。 6.经济货币化:一般指异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 变化过程。 7.金融作用力: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 8.心理预期:是预期理论的一种,它的主要参数是人们的心理因素,例如根据人们的嗜好、 兴趣、习惯来预期未来的变化。它是一种无理性的预期。 二、单选题 1D 2C 3D 4C 5B 6C 7C 8A 9D 10A 11B 12B 13B 14B 15C 16D 17B 18A 19C 20B 三、多选题 1AB

2ACE 3BC 4ACD 5AD 6BE 7BCE 8AC 9BDE 10ABC 11ABCD 12ACDE 13BCDE 14ABCDE 15ABCE 16BD 17ACD 18AB 19ACDE 20BCDE 四、判断与改错 1.供给学派强调,减税政策之所以有效,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减税的政策效果能够与政策 的实施同步产生。(×)正确应为:供给学派强调,减税政策虽然有效,但它的政策效果并不与政策实施同步产生,而是存在一定的时滞。 2.供给学派认为,除了收入和利率,税率也是影响储蓄和投资的主要因素。(√) 3.合理预期学派认为,由于合理预期的存在,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但是在短期会影响利 率、产出等实际变量。(×)正确应为:合理预期学派认为,由于合理预期的存在,货币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是中性的。 4.货币数量论是合理预期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和基点。(×)正确应为:货币中性论 是合理预期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和基点 5.在合理预期学派看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力普斯曲线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不存在。 (√) 6.根据拉弗曲线,由于税率过高会影响税基的大小,所以税率应当尽量降低。(√) 7.根据金融压制论,要改变发展中国普遍存在的金融压制现象,政府应该放弃一切对金融 部门的干预及影响。(×)正确应为:根据金融压制论,要改变发展中国普遍存在的金融压制现象,政府应该放弃对金融部门过多的干预及影响。 8.由于货币学派与合理预期学派都认为应该尽量减少货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干扰,因此它 们都是持货币中性的观点,即货币不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正确应为:虽然货币学派与合理预期学派都认为应该尽量减少货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干扰,但是它们在货币是否是中性的问题上存在分歧,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对于经济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而合理预期学派则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9.根据合理预期理论,松的货币政策无效,只能造成通货膨胀,但是紧的货币政策是有效 的。(×)正确应为:根据合理预期理论,无论是松的或紧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10.当出现货币不稳和税率上升的情况下,根据供给学派的观点,会出现人们的储蓄向短期

现代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

现代货币金融学名词解 释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计算货币:计算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这种货币是货币 理论中的原始概念。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介。在这里,货币的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作为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 介,货币的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现金余额:即:现金有多少现金余额也就是,若按来说,现金余额就是中“余额栏”的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认为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是所说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的,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 预防动机:预防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又称,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的动机。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无论个人还是厂商,尽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总有一个大致估计,但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遇到不测之需是常事。为此,人们总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防万一。 流动偏好: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等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失效。 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计算方法:=“出生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乘100%。=“死亡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乘100%。自然增长率=“”减“”。 保证增长率:保证的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额相适应的”增长率,其公式可表达为:Gw=Sf/Cr 粘性:粘性是施加于的和由此产生的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 非市场出清:非市场的基本含义是,在出现需求冲击或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 相机抉择: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1.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内涵与核心观点是什么?两大思潮的主要分歧何在? 国家干预主义基本内涵:泛指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干预,限制经济自由的一种理论与政策主张。 核心观点:国家应该、也有能力对经济运行实行管理和干预,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必要的经济服务;不应该只是经济秩序的消极保护者,而应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干预者。经济自由主义基本内涵:泛指要求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的一种理论和主张。核心观点: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其理论核心在于市场的价格机制。即价格机制具有自动调节作用,实现供求平衡。 主要分歧:1.国家干预主义主张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提倡自由市场2.在运用博弈论研究货币政策,经济自由主义的学者认为应该强调货币政策的规则性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而国家干预主义则主张采用权变的货币政策,以便相机调节货币与经济运行。3.在反古典革命与新古典宏观学派的较量中,前者认为市场价格是富有弹性的,供求可以自动实现平衡,只要存在合理预期,市场能够迅速出清,而政府干预只会破坏弹性价格的调节机制,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相反新凯恩斯主义以粘性价格思想为武器对微观市场失灵做出反击。 2.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意义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

货币金融学计算题

(1)利息率的计算 ?两种计息方法: ?⑴单利法:I=P ×r ×n ; S=P(1+n ×r) ?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 ?⑵复利法:S=P×(1+r)×…(1+r ) ?I=S-P 练习 ?1、刘大爷把2500元存入储蓄所,存期三年,年利率是5.67%元,到期可得利息多少元?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 ?2、孔大伯向银行借款10000元,月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两年。到期时孔大伯应付的利息是多少? 解答 ?1、单利法:2500(1+3*5.67%)=425.25 ?复利法:2500(1+5.67%)*(1+5. 67%)*(1+5.67%)=2500*1.179926954263=2949.817 ?2949.817-2500=449.817 ?2、10000*(1+24*6%)=14400 ?14400-10000=4400 (2)实际利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i=r-P ?式中,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借贷期间的通货膨胀率?当r>P,则i>0,实际利率为正,表明有利息,借贷资金增殖; ?r=P,则i=0,实际利率为零,无利息,借贷资金保值; ?r<P,则i<0,实际利率为负数,无利息,借贷资金贬值。 (3)股票的相关计算(重点没有,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众城实业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6元,总股本为6000万,当年利润为1800万元,请计算: ?1、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本) ?2、投资回报率是多少?(每股收益/股价) ?3、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解答 ?1、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本=1800/6000=0.3 元 ?2、投资回报率=(每股收益/股价)*100%=(0.3/6)*100%=5% ?3、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6/0.3=20倍 (4)资金拆借量=持有的现券手数×标准券折算率×每手标准 券的价值 (5)回购交易、购回价格的计算 购回价格=100+回购报价×(回购期限/全年天数)×100 例: ?华龙证券以持有的某种债券现券100手(每手债券为1000元面值)做3天债券回购交易,该券种的折算率为1.20,3天回购报价为2.5%。则初始交易时,该机构可借入的资金=100 ×1.20 ×1000=120000元;3天到期后,该机构需支付的金额=120000 ×〔1+0.025 ×3/360〕=120025元,其中,120000元为本金,25元为回购利息。 练习 ?华龙证券以持有的某种债券现券200手(每手债券为1000元面值)做6天债券回购交易,该券种的折算率为1.20,6天回购报价为5%。则初始

现代货币金融学(复习题汇总与答案)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综合练习题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 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5、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 6、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7、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8、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1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1、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12、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13、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14、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15、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16、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 17、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 1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 A 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 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B )问题为中心。A 需求 B 就业 C 货币 D 价格 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B )。 A 为正 B 为零 C 为负 D 不可确定 4、凯恩斯认为(A )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财政透支 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D )。 A 物价的波动 B 生产的波动 C 需求的波动 D 利率的波动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_百度文库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PS:第四章老师真的什么都没划么? 2012年07月02日 20:17:27 来源:李舒云的日志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 1.货币的产生: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产品交换。 2.货币的定义: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基本特征。 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纸币) 3.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判断、定义) 4.货币职能(注意职能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表现): (1)价值尺度功能 (2)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职能 价格标准:人们所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对货币单位的等分,这是作为统一计价的方式而作为的技术性规定 6.货币数量的界定 (1)狭义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备货币或亚货币 7.货币层次划分: (1)第一第二层 (2)基本依据是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的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3)我国货币的基本层次 8.货币制度: (1)定义: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构成要素(判断):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 9.金属复合本位制下:多以贵金属为币材;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流通速度快,磨损大,多为贱金属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但是兑换主币不受限制 (1)平行本位制:最典型的复合本位制 (2)双本位制:金银比价波动较大,尤其是金贵银贱引起流通混乱时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 (3)跛行本位制:国家无力维持金银固定兑换比率时,使银成为金货币的辅币10.信用货币本位制的危机性(具体): (1)现代信用货币为不兑现货币,没有特定的发行保证,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通货膨胀 (2)不具备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供给量超过需要量之后就会表 现为币值下跌,物价上涨 (3)商业银行受经济效益驱使,又往往突破存贷控制比例,导致信用膨胀。 我国信用货币遵循:统一发性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第二章 1.信用: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产生根源:信用产生的社会制 度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2.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3.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规模效应形成,促进社会合理分配) (2)信用创造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4.信用的形式 (1)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区别在于中介人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2)直接信用优点是交易成本低,但在规模、范围、和期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成交概率低,引导资金流动效率也很低。 (3)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地信用形式,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 5.信用工具 (1)分类: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基本要求: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