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4、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5、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6、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7、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各类手术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误吸;⑤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味排痰或给予药物化痰,以利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⑥胸、腹带包扎松紧合适,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⑦注意口腔卫生;⑧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 ⑷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m l/天以上。正确预防和治疗尿潴留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⑸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预防措施: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②高位病人,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以促进血液回流;③避免久坐;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 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 ①术前管理标准和措施: 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 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 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 核查等。 1)术前评估: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 2)术前必要的检查:一般手术及有创操作必查项目:血 常规、血型(正反定型,必要时查RH血型)、凝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传染病八项常规检查、心电图。特殊手术必查 项目:60岁以上患者心脏彩超;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或具有高凝 倾向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D2聚体测定;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手术前一天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预测手术有出血倾 向的患者必须做好术前备血准备。 3)明确手术指征和方式: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确的 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 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 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 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 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4)告知签字: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急症手术术前由主刀 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指征、术式、手术风险、利弊、抗生素应用、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法), 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需由主刀医师 同患方谈话。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

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

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 (4点:水平仰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俯卧位) 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等损伤。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护士根据手术的要求,在麻醉病人实施的被动体位。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不能影响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 1. 水平仰卧位:头部垫高3~5 cm以保持前屈,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 和静脉回流。 2. 侧卧位:手术侧在上,置患者背部靠手术台边缘,以利操作;头 部与身体保持水平;双上肢置于双层上肢固定架上;下方胸侧壁靠近腋窝 处应垫15 cm厚的软垫,避免臂丛神经和血管受压;骨盆处是侧卧位固定 的重点,应用骨盆固定架妥善固定,勿将其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灼伤和挤压 伤;下肢的上侧肢体可采用髋膝屈曲接近90°;肾手术摆放侧卧位时,下 肢摆放正相反:上侧肢体伸直,下侧肢体屈曲,同时将患者的腰肋部与手 术床的腰桥对齐,头部固定时要放置头圈,耳廓置于头圈中空处,关节处 垫以软枕,术中器械护士及时清理放在病人身上的器械用物。 3.截石位时,双上肢应固定于体侧,臀部抬高15°~30°,支腿架应 衬以5cm厚的海绵垫,以防腓总神经和腘脶动脉受压。在小腿处应用支腿 架,使下垂小腿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从而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抬高 或放平下肢时动作必须缓慢,避免因体位的突变引起循环血量的急剧改变

而增加心脏负担,尤其对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更要慎重。 4. 俯卧位:搬动患者时,应将患者头、颈、胸椎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旋转,防止气管内导管脱出;取一25 cm厚的软垫置于患者的双肩及胸骨柄部位,另取25 cm厚的软垫置于骨盆、双侧髂前上嵴及耻骨结节处,使胸壁稍稍离开手术台面而呈悬挂状态,以保持呼吸动作不受限制。头部手术使用头架固定,最好用三爪头托,使面部完全免受任何压力,在手术期间应加强对眼部的检测,避免压迫性眼损害。 执行科室:手术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术后并发症管理规章制度

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 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恰当的手术日。 1、对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在术前讨论中体现。 2、对病人及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方式、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3、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1)练习床上大小便;(2)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排痰(深呼吸)的方法;(3)交代病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良好的睡眠;(4)戒烟、戒酒。 4、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2)术前排空大便或灌肠;(3)胃肠道手术,术前1-2天始进流质;(4)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服用肠道致菌药。 5、皮肤准备:(1)术前1日督促或协助病人剪指甲、理发、沐浴、更衣;(2)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或剪去毛发,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间以术前两小时为宜,皮肤准备时间若超过24小时,应重新准备; 6、术前全面手术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的合并症如肺炎、血糖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全面评估,适当准备,以降低术中、术后风险。 二、手术后处理,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在医师的指导下,摆放适宜的术后体位:(1)颅脑手术:取15-30度的头高脚低斜坡卧位;(2)颈胸手术:多采用高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3)腹部手术:多采用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4)脊柱或臀部手术: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 2、术者在术后3天内每天亲自查看病人1-2次,麻醉医师术后第2日访视病人,观察病情变化有记录,以预防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术后连续记录3天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 4、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术后患者,应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并发症,知道病情稳定。 5、仔细检查切口,了解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主管医师应亲自换药,一些特殊的切口、复杂的换药应由主治医师或主治以上医师亲自处理换药,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各科室、办: 为进一步促进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做好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经2017年8月31日医疗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会讨论,2017年11月10日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决定下发此文件,请各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一、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计划外再次手术。 二、非计划再次手术由医务科管理,负责再次手术病例的监控和组织再次手术调查、评估、干预等工作。手术室、导管室、各手术科室均需实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登记管理。 三、各手术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应做好患者病情、手术指征及手术风险的全面评估。 四、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及时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讨论报告表》并主动上报医务科,择期手术需在术前1天上报,急诊手术需在术前口头上报,并在术后24小时内书面上报。上报内容包括病情摘要、第一次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医师等),再次手术的原因和目的、再次手术准备情况(包括术前准备采取的措施,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处置预案等),报告表原则上由首次手术的术者填写,由其上一级医师(高级职称人员)或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非工作时间(包括节假日)的急诊手术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由手术医师术前口头报告行政值班,行政值班接到报告后,做好相应记录并报告医务科,由总值班组织协调手术事宜,必要时报告带班院长。手术科室须将《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表》于次日(逢周末或节假日后的首个工作日)报送医务科。 医务科在接到报告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调查、评估,科室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讨论总结表》,并反馈医务科。医务科负责定期落实、督导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五、各手术科室设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台账,记录内容包括下列项目:患者姓名、病案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首次手术情况、首次术后情况、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和手术方案、再次手术后情况。 六、手术科室应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因沟通不及时或不充分而出现的纠纷。 七、医院将把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与控制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与绩效管理挂钩,并将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评估作为手术医师资格评价、授权的重要依据。 八、手术科室在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后,应本着客观的态度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94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正式样本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加强手术负责制 1、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应根据本科现已开展的手术,制定各级医师的手术权限并报医政科备案,所有医师必须在本人责任权限内开展手术。 2、报告当遇到紧急手术超出当班医师的手术权限或技术水平时,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政科汇报。 3、教学手术管理在医院开展的各类手术中,实习生、进修医师只能在本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观摩学习或担任助手从事辅助工作,不得独立上台操作 二、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化、

1、制定常规手术规范科主任负责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常规手术操作规范,内容要详细、具体。 2、围手术期检查 (1)、术前全面检查: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各学科专业的手术如有必要的项目检查不全者,手术室可拒绝安排手术。 (2)、术中异常情况会诊:在术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须向其他科室或医师会诊时,该科室或医师必须以会诊为当前第一选择,迅速及时应诊,不得拖延,更不得决绝。 (3)、术后监护:危重患者术后先送入ICU,经24-48h监护后再转入相应病区;一般患者术后回所在病区,但医护人员必须注意加强患者监护,如有问题,须尽可能保证随叫随到,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制度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三系、HCV、HIV、梅毒抗体)。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

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 10.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11.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师、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其他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发生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进行。 12.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13.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通知麻醉科准备字体回收血设备。

手术并发症报告制度

天全县人民医院 关于下发手术并发症报告制度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为有效预防与处置手术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现下发科室,请遵照执行。 一、报告范围 手术病人,有创诊疗操作及内窥镜下检查治疗的病人,发生下列并发症均属报告范围: 1.需要“非计划再次手术”者; 2.术后出血:指术后出血量大、需要输血维持血压或需要再次手术或内窥镜下止血处理; 3.各种手术部位漏或难以愈合的非治疗性窦道、瘘管形成、影响病人生存质量; 4.误伤邻近组织、器官,包括神经、腺体、血管、脏器等,造成不良临床后果; 5.各种内植物的松动、移位、断裂、故障等; 6.体腔、组织内非正常的异物滞留; 7.术后严重腔内感染,一类切口感染,难以愈合的手术部位感染; 8、未列入的其他并发症。 二、报告方式

手术并发症报告实行经治医师负责制,由其填写《天全县人民医院手术并发症报告表》(见附表)一式两份,科主任审查签字后,一份报告医务科,另一份科内存档;如需再次手术,要填写《天全县人民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书》上报医务处,有纠纷倾向及时报告医患沟通办,涉及内植物材料使用不良反应时,同时报告设备科。 三、报告监管 1.医务科负责对手术并发症报告监管,不定时进行运行病历抽查和归档病历追溯检查相结合,了解手术并发症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医患办从医疗纠纷案例中“倒查”,如发现未报告,则严肃处理。 2.科室每季度对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分析报告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医务科报告,并在科内通报,并记录存档。 3.出现手术(有创诊疗)并发症(不良事件)能如实及时上报,非责任因素可免责处理,属责任因素的酌情减轻处罚,隐瞒不报的给予加重处罚。 附表: 天全县人民医院手术并发症报告表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流程 额尔古纳市人民医院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处理工作流程 一、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 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麻醉恢复室、病房、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手术病人身份识别交接记录单”签字为准。...感谢聆听... 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 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天连续观察记录患者恢复情况,在病程记录中体现,特殊情况随时记录。 二、术后患者处理工作流程 流程 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 A B

...谢阅... ? 准备单元床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给予病人不同卧位 观察伤面 观察生命体征 处理观察病情 固定引流管 静脉输液 失血量及输液输血量 麻醉程度 了 解 术 中 情况 书写护理记录 全麻,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腰麻,去枕 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 醉,去枕平卧4~6小 交接病人并妥善安置于床上 搬运患者时注意将病人头部托住,不使后仰摇摆,以免因体位改变引起血压下降;动作轻稳,步调一致,不压迫手术部位,保护好每根引流 做好麻醉清醒前护理 注意保护引流管、输液、输血通道,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意外损伤;注意保暖 向病人和家属讲述术后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做好麻醉清醒后护理 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在床上做深呼吸运动和四肢屈伸活动;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卧位;痰液多的病人在协助翻身时拍击背部鼓励做有效咳嗽,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易于咳出,也可用超声雾化,使痰液稀薄后咳出。 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有效避免病人术后并发症

手术管理制度检查表(术前、后)

手术管理制度检查表(术前、后)

手术管理制度检查表 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手术科室: 手术前诊断: 拟施手术名称: 手术后诊断: 实际手术名称: 手术医师:手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 手术级别:一/二/三/四级麻醉医师:麻醉方式: 术前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时间:术前一日10时到18点(17时)审核内容审核方法审核要点审核结果备注 术前检查制度现场查看 病历 1.血常规有/无 2.尿常规有/无 3.大便常规有/无 4.凝血常规有/无 5.肝功有/无 6.肾功有/无 7.血糖有/无 8.电解质有/无 9.血型有/无 10.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有/无 11.感染性疾病筛查有/无 12.心电图有/无 13.胸片有/无 14.肿瘤患者应有病理检查结果有/无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现场查看 病历、术 前病例讨 论记录本 及根据记 录内容询 问讨论参 加人员 1.三级以上及疑难危重新开展手 术均需进行病例讨论;本病例是 否需要讨论?有无病例讨论? 是/否 有/无 2.科主任或副高以上主持是/否 3.护士长、责任护士必须参加;是/否 4.讨论内容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 本上,参加人员手工签字。 是/否 5.讨论是否真实。是/否 6.讨论格式是否规范是/否 重大手术审批制度现场查看 病历 是否属于重大手术(破坏性、新 开展、危险性较大、危重、特殊 手术) 是/否有无重大审批有/无

审核内容审核方法审核要点审核结果备注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现场查看 病历,查 看手术医 师授权 是否符合手术分级权限是/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查看病 历,询问 医务人员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共同评估是/否 评估分值≧2分时,由科主任组 织病例讨论 是/否 手术知情同意告知制度查看病 历,询问 患者家属 谈话医师为主刀医师是/否 下达手术医嘱前完成是/否 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指 征、手术风险与利弊、高值耗材 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 替代方案、手术费用等 内容齐全 是/否 缺少内容:签字顺序:谈话医师先签署是/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现场查看 病历 入院记录是/否 24小时内完成有/无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首程有/无 8小时内完成是/否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术前小结在术前一日是/否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术前讨论记录有/无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手术风险评估单有/无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知情同意书有/无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是否需要会诊是/否 需要会诊者有无会诊记录有/无需要会诊者填写麻醉前访视记录有/无 签字.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麻醉术前访视/麻醉知情同意告知制度现场询问 病人,查 看病历 主麻医师是否亲自到病房随访是/否 术前访视记录是否规范是/否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有/无 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查看病 历、查看 抗菌药物 使用权限 是否应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是/否 处方用药是否规范是/否 处方医师是否有权限是/否 检查者:检查日期:

手术病人术前 术后访视制度

手术室术前、术后访视制度 一、术前访视制度: 1、手术前一日应由巡回护士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访视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查看病例(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相关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查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与患者交流其身体和心理问题,发放术前宣教资料,简单介绍手术室的位置及手术室的条件及术前准备内容,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针对患者的疑问,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解答患者所疑。不能解答的问题建议患者询问主管医生。 6、访视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次日手术时,立即与主管医生联系及时解决。 7、术前访视者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资料,与上级护士共同讨论,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填写访视表内所有的访视内容。 8、手术当天早会时,护士长提问访视者有关病人访视情况。 9、护士长每周定期检查科室人员访视情况。

术前访视注意事项 1.仪态整洁,态度和蔼,到护士站与病房护士打招呼,拿相应病历夹。 2.拿着访视单,查看临时医嘱,核实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与方式对象的符合性,了解术前免疫四项、基础疾病、体温等情况,必要时与责任护士沟通病人现状。 3.到病床前向病人及家属热情介绍自己身份,核实病人身份及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有无。 4.关注手术皮肤的清洁,尤其关注不容易清洁部位及老年病人。 5.口腔刷牙3分钟,重点对卧床病人的口腔卫生宣教,讲解口腔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6.认真做好术前卫生宣教,询问并检查病人术前准备情况,指导病人如何配合麻醉,指导病人如何配合手术。 7.沟通中关注病人心理、体型对手术的影响。 8.宣教手术专科知识,如金属物品的保管、饮食听从病房护士的宣教。 9.讲解明日的巡回护士;手术的简单流程。 10.询问病人及家属有无理解,有无其他问题。 11.最后统一说:“预祝您手术顺利。” 12.遇内固定材料主动与主刀医生沟通。 13.填写手术访视单及汇总表,特殊情况与手术责任护士交班。 二、术后访视制度: 1、一般应在术后24小时内对术后病人进行首次随访,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及征求意见等工作,认

术后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处理工作流程 一、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4、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5、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6、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7、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术后患者处理工作流程 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 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并共同将患者 破坏性较大手术及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 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 送监护病房 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 麻醉师与病房护士应床头交接病人 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护士执行术后医嘱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按《病历书写规范》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填写 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主动为患者镇痛,不能坐等病人叫唤。三、四类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手术管理制度33879

手术管理制度 1、手术室护士长是本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者,由具备资质的注册护士承担患者的手术配合,对各级手术护士执业范围有明确的授权制度与再评价授权。 2、工作人员管理 ⑴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 ⑵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拖鞋、隔离衣、一次性口罩、帽子。有皮肤感染灶或呼吸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特殊情况呼吸道感染者需戴双层口罩。手术室工作服不能在手术室以外的区域穿着。 ⑶进入手术室人员未取得院级管理部门的特许,任何个人、科室及媒体不得携带各种摄影器材进行手术拍照、录像。任何人员不能将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手术间内使用。 ⑷除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见习学生和参观者,需由老师带领或经医务处或护理部批准,并通知手术室护士长和有关科室的科主任。见习或参观者,须在指定的手术间内参观,并接受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进入其它的手术间。任何违规者,手术室负责人有权拒绝其进入手术室,并通知有关部门。

⑸手术室在夜间及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3、环境管理: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严禁吸烟和喧哗,值班人员须就餐应在指定地点。 4、手术部位感染率管理:根据手术风险度(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及手术持续时间)统计手术部位感染率。 五十九、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试行) (一)手术前管理制度(试行) 1、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生应当严格手术适应证,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2、在手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患者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当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报医务科/处备案。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84094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 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

手术室管理及规章制度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记录 地点:医护办公室 授课人员:刘再娥 参加人员: 第一节手术室的环境管理 手术室是为了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的部门,不仅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建筑位置和布局,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还要有严格的无菌管理制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和高效性。 1.手术室的位置 手术室应安排在医院内空气洁净处,一般位于建筑的较高层,靠近手术科室,方便接送病人,与监护室相邻。 2. 手术室的布局 手术清洁区附属房间包括:刷手间,无菌器械间,敷料间,仪器间,药品间,麻醉间等。手术供应区附属房间包括:更衣间,更鞋及洗浴间等。 3.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为保障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环境,必须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严格分开,若二者在同一手术间内连台,应先安排无菌手术。日常的空气净化,消毒可以使用层流洁净系统,地面及室内物品可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手术后的处理:物品及地面处理,可用2000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布类物品可不必焚烧,用含氯做感染手术标志,送洗衣房处理,空气消毒后封闭时间30分钟,然后通风,彻底打扫卫生。 第二节手术室的物品管理 1、敷料管理 1.1手术室布类管理 1.2手术室敷料的类型 1.3常见布类与敷料的名称及用途 2、手术仪器保管制度 2.1.建立档案:每台仪器领回后,应将仪器的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时间、价格、 购买责任人等登记在账本上,或输入计算机管理。对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资料复印件集中保管,以便查询。 2.2.培训制度:新进仪器应请销售业务员介绍仪器性能、操作步骤、清洁消毒和 保养方法,使人人熟悉。 2.3.设操作程序卡:每台仪器制作各自的操作程序卡,挂在仪器旁,随时提供使 用操作提示。

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管理制度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人,术前需要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对诊断有疑问的病人或诊断依据不够直接、客观的病人,应充分估计诊断出错的可能性。对明确诊断的择期I—Ⅲ类手术,如无禁忌症及特殊要求,应在入院96小时内施行手术。 (二)术前必需的、短时期有变化可能的检查,距手术日期不得超过1周,否则应重新检查。 (三)手术医师在手术前必须亲自诊视病人,检查手术准备情况。 (四)各类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I-Ⅱ类手术由手术者组织讨论记录在病历;Ⅲ-Ⅳ类手术、新开展手术、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手术、修改重要常规的手术以及老人小孩疑难病例、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必须由科主任组织全科人员共同讨论(手术者、经管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经管护士必须参加),重点讨论诊断、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麻醉方案、手术参加人员,最后拟定手术方案,提出术中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案、术后注意观察事项、护理要点等,并在病历及病例讨论登记簿上作好详细记录。 (五)手术病人经讨论决定手术后,由经管医师填写手术申请单,按手术审批制度逐级审批。审批者必须详细了解术前准备及术前讨论情况,再作决定 (六)手术前应由手术主刀医师向病人或家属详细说明疾病的性质、诊断、手术日期、手术方案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手术的预后以及可能的替代疗法,必须用通俗的语言,务必使病人及家

属完全理解。经管医师将与病家谈话内容详细记录在手术申请单上,让病家仔细阅读(或由医生宣读)后,签署姓名、日期与病人关系等。急诊手术如无家属、单位领导,可由医教科、分管院长或总值班签字。(七)麻醉科施术者应在术前检视病人,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将麻醉方法、风险及可能的变更方案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签署同意书。对未作好充分准备的病人,有权拒绝麻醉。 (八)择期手术,必须在术前一天上午10点前将手术通和单送达手术室。通知单应注明手术时间、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方案、主刀及助手(如系指导手术应注明指导者)、批准人、是否需要器械护士以及有无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爱滋病等)或感染等。如需特殊体位或特殊器械、设备也应注明。急诊手术应在半小时前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及手术室必须在半小时内作好手术准备,接收病人。特殊情况,手术室可先接收病人,手术医生负责观察,抢救病人,以尽可能缩短等待时间。 (九)手术室应规定各病区的手术台数,允许接台手术。各病区根据手术台数安排手术。在手术台有空的情况下,允许各病区增加手术台数。手术应优先保证急诊。对由于急诊而取消预定的择期手术,必要时应加班手术、医院按业余劳务发给补贴。择期手术病人由手术室负责接收。急诊病人由病区护士护送。手术室护士接收前,应做好交接班.并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对未做好术前准备者。应协助做好术前准备,对确实无法在手术室补充完成术前准备者,可拒绝接收。(上述二种情况,手术室均应登记,并报告医教科,由医教科根据情节、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4.6.7.2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防范制度

大厂县医院 手术后并发症风险防范制度 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重中之重,一旦发生术后并发症要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确保围手术期病人安全,保证手术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 1、术前讨论时,对疾病的诊断、手术方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讨论。 2、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方式、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预后,征得患方同意,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术前适应性训练:(1)练习床上大小便;(2)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排痰(深呼吸)的方法;(3)指导患者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4)戒烟、戒酒。 4、按照各专业的诊疗常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5、术前进行全面的手术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的因素如肺炎、血糖异常、心脑血管病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应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选择手术时机,以降低术中、术后风险。 二、手术后处理,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在医师的指导下,摆放适宜的术后体位。 2、手术医师在术后3日内每日查看病人,麻醉医师术后48小时内访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有记录。针对不同手术、术后的不同时期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针对性的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的表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术后连续3天书写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

4、仔细检查手术切口(包括各种引流管),观察切口对合及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注意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根据病情、手术性质及麻醉方式,做好手术后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 7、在对病情全面评估的前提下,鼓励术后患者床上活动或及早下床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1)卧床活动:病人麻醉作用消失清醒后,可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痰、翻身、四肢屈伸等运动。 (2)离床活动:根据手术种类及身体情况,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先坐在床边做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行走,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次数。 8、对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患者,严格按照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医务科、护理部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手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中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7. 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二类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计划,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 10.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 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 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 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 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 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 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 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 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 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器械护士将切下的标本 交给巡回护士 填写好标本标签 并将标本拿给家属观看 标本分类 冰冻病理标本将普通标本装入 有固定液的标本袋中 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标本袋内保存 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签收 将标本与病理申请单 一起送至病理科 冰冻报告石蜡切片细胞学检查 病理科按规定 将病理结果发给手术科室 利辛县中医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