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能做到不二错教案1

我能做到不二错教案1

我能做到不二错教案1
我能做到不二错教案1

我能做到“不二错”

前曹镇中心小学张金玲

活动设计意图:

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关注,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越来越在意。对六年级学生有必要就正确对待做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舒缓学习的巨大压力。

活动目标:

1、正确理解学习中犯错,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要注意。

、端正学习态度,正确面对错误,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

教学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数字热身操

1、我说你做,

同学们都喜欢上心理课,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先跟老师说一遍口令,做一遍动作,请尽力记住身体各部位和它相应的数字。

摸摸你的头顶,说说这是1 眨眨你的眼睛,说说这是2

摸摸你的鼻子,说说这是3 指指你的嘴巴,说说这是4

拉拉你的耳朵,说说这5 摸摸你的脖子,说说这是6

拍拍你的双手,说说这是7 揉揉你的肚子,说说这是8

拍拍你的后背,说说这是9 拍拍你的大腿,说说这是10

摸摸你的小腿,说说这是11 踮踮你的脚尖,说说这是12。

2、考考你

老师说数字(如1)学生做三遍相对应部位的动作。

3、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学习中犯错很正常,但是重复犯错同样要引起注意了!那么如何不能做到“不二错”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发言,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烦恼。子曰:“不迁怒,不贰过。”“不二错”源于孔子这句话,大意是,有了错误彻底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团体转换阶段:脑风暴

错题也是一种资源,错题就像阳光下的棱镜,它能折射出知识,技能、数学方面的不足。既然不足,若不及时消除,问题就会由小变大,积少成多。与其在相同的地方反复栽跟头,不如看见绊脚石就随手搬开,或者把它当做垫脚石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1、先来看小明的错题。

面对错题,小明是分三步做的:

第一步,深入分析“首错”原因。

第二步,多练习同类题。

第三步,有效利用错题集。

三、团体工作阶段:

1、怎样深入分析“首错”原因呢?

生1:先看书,找例题,对照例题,找出犯错的原因。

生2:如果不明白,再求助同学,老师和家长。

师:在找同类型题目方面有什么好办法?

生:除了在教材上找还,可以在练习册上找。

生:还可以自己编题或者让同学、老师帮忙出题进行练习。

师:整理错题时,你有什么小妙招?

在错题集上画错题积累表,包括出错日期,错题原因,错题改正,这样看起来更清晰,可利用两种颜色的笔。

2、加油吧

师:怎样有效运用错题集呢?

生:我每个周末都会拿出错题集来,浏览一遍以前的错题,温故而知新。

生:我也经常翻阅错题集,而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散复习,把一次就做对的题做上标记,下次翻阅错题,只做再次犯错的题目,这样一遍一遍的做。再次出错的题就越来越少。

生: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儿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建议每个星期班级小组内进行一次交流,小组间也可以进行一次交流,具体可通过小组长组织。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面对错题要及时改错,认真整理,并常常翻看错题集。做到温故而知

新,就能避免重复犯错。

3、体验坊

按照“三步法”把最近的二错题整理到下面的错题积累表上!

团体结束阶段:收获园

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教案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知识与技能】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辨别各项系数,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知识.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模型,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600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问题2: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你能设出未知数,列出相应的方程吗? 【教学说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回忆、思考的情境,又是本课一种很自然的引入,为本课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你能通过观察下列方程得到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1)(100-2x)(50-2x)=3600 (2)(x+6)2+72=102 【教学说明】 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后交流小组的结论,可以发现上述方程都不是所学过的方程,特点是两边都是整式,且整式的最高次数是2. 【归纳结论】方程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作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这种形式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的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出的两个方程的特点; (2)让学生类比前面复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3)强调定义中体现的3个特征: ①整式;②一元;③2次. 【教学说明】 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1)x2+1/x-5=0(2)x2-3xy+7=0 (3)=4(4)m3-2m+3=0 x2-5=0(6)ax2-bx=4 (5) 2 解答:(5) 2.已知方程(m+2)x2+(m+1)x-m=0,当m满足_______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满足____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当m+2=0,即m=-2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2≠0,即m≠

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一课时教案

Unit 1 My classroom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新学期开始打扫新更换的教室。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们谈论、打扫教室的情景来呈现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听、说、认读核心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Let’s go and see!”“—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 clean the teacher’s desk.”;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短语“classroom, window, blackboard, light, picture, door, teacher’s desk, computer, fan, wall, floor”。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句型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Let’s go and see!”“—Where is it? —It’s near the window.”“Let’s clean the classroom.”“Let me clean the teacher’s desk.”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near the…”询问并回答物品的位置·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Let’s…”“Let me…”提出行动建议 ·能够按意群朗读“—Where is the green book? —It is under the teacher’s desk.”等四组句子 词汇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和短语“classroom, window, blackboard, light, picture, door, teacher’s desk, computer, fan, wall, floor” ·能够正确使用上述词汇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及设施 ·能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正确书写上述词汇 语音 ·能够掌握a-e的发音规则,即a-e在单词中发长音/e?/ ·能够读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够根据读音拼写出符合a-e发音规则的单词 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目标: ·学习礼貌言行,能够对请求、道歉等行为做出恰当反应 ·具有讲卫生、爱整洁的意识 ·能够根据a-e的发音规则拼读单词,并能够根据a与a-e的发音规则拼写单词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Part A Let’s talk & Let’s play 第二课时: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第三课时: Part A Let’s spell 第四课时: Part B Let’s talk & Let’s play 第五课时: Part B Let’s learn & Let’s play 第六课时: Part B Read and write & Let’s check & Let’s sing

职高英语基础模块1 高等教育 unit1 教案 第二课时知识分享

Book1 Unit 1 Nice to meet you!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系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高教版)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包括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具体内容为:了解并读懂名片上的个人信息,制作个人名片。 2.教学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 名片栏目名称,名片设计。 ⑵教学难点 名片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名片栏目词汇和职业词汇,如telephone number; age; address; e-mail address; job (engineer; manager; secretary; teacher; student; doctor; nurse; singer; fans); position(boss) ⑵underst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a name card; (3)design a personal name card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掌握有关个人信息、制作个人名片相关的主题词汇; (2)学生能读懂不同名片上的相关信息,设计个性化的个人名片,在班级中设立英语展示角; 3.情感目标 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名片创意设计能力。 三、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10m) 1.The teacher greets each student: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Which school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设计意图: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个人信息,让师生进一步彼此熟悉) 2.Demonstrate some posters. Introduce some students’ favorites. And read some students’ favorit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o they are. (设计意图:展示优秀作业,请学生根据信息猜测同学名字,可以牢牢把握学生的听课关注度。)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案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2.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会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进一步体会如何应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提高理解实际问题、从数学角度抽象分析实际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动手、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3.经历求最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利用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难点 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相关知识回顾 1.函数223y x x =+-的最值是,是最(填“大”或者“小”)值. 2.说说你是如何做的? 3.将函数2245y x x =+-化成顶点式,并指出顶点坐标,对称轴. 二、新课引入 1.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 ,其中AB 和AD 分别在两直角的边上. (1)如果设矩形的一边AB =x m ,那么AD 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矩形的面积为y m 2,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解:(1)设AD的长度为a m,则:BC=a m BC∥AD(已知) ∴ 40 3040 a x - = ∴ 3 30 4 a x =- 即 3 30 4 AD x =- (2)∵ 2 2 3 (30) 4 3 30 4 3 (20)300(040) 4 y x a x x x x x x =? =?- =-+ =--+<< 当20300 x y == 最大 时, 2.变式训练,灵活运用 议一议:如果把上题中的矩形改为如图所示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0m 易求得斜边上的高为24m.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四川省旺苍县英萃中学校何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能对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体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学重点: 1、理解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2、经历探索等量关系式,列方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互动式、合作探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回顾概念 1、求课桌的长和宽 教师利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你的课桌面积为0.24m 2,已知长比宽多20cm ,求课桌的长和宽是多少?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信息,寻找正确答案。 老师提问:你是怎样求出课桌的长和宽的? 运用方程: 设课桌的宽为xm ,长比宽多0.2m ,则长应为(x+0.2)m ,要求课桌的面积,就要用到矩形面积公式:长×宽=面积,就可以得到方程:x(x+0.2)=0.24,解出方程就可以求得宽。 2、求握手的人数。 游戏:请4个同学上讲台,每两人握一次手,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根据握手的次数,很容易得到答案是6次。 变式训练:一个小组的女生,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了15次,求这个小组有女生多少人。 运用方程:设有x 个女生,每个女生要与其他剩下的(x-1)个女生握手,所以一共要握x(x-1)次,由于甲和乙握手后就不再需要乙和甲握手,所以共握手次数应为)1(2 1-x x 次,则方程为: 15)1(21=-x x ,整理得302=-x x 解出方程便得到女生人数。 请学生回顾: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Unit1Myclassroom第二课时教案

Unit1 My classroom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句子 Wehaveanewclassroom.Wehave6newlights;学习用near 表示方位。教学难点:学生对our和my的表达要比理解稍难些。 our一词的发音对学生来说读准不太容易。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带一件物品,最好是有关已学过的英文单词。 2.Amy,Mike和ZhangPeng的面具。 3.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幅图片。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1Let’stalk/A] 5.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已学句型:Thisis…Ihave…教师手拿一个毛绒玩具,说:Ihaveadog,thisismynew 2.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模仿句子 3.当学生能够说出句子时,教师可提问:Whereisit?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It’son/in/under/the…

4.在学生回答Whereisit?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加 入near一词,It’snearthe…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理 解near的含义并运用。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Amy和Mike的面具,问: Who’she?Who’sshe?学生回答出Amy和Mike后,教师补充:AmyandMikeareclassmates.让学生猜classmate的 含义。教读classmate 2.教师介绍新人物并展示情景对话:出示面具ThisisZhangPeng,heisAmyandMike’snewclassmate.The yhaveanewclassroom.Doyouwanttohavealook?Ok,Let’s goandhavealook.(间接引出新句子)教师出示一张教室图 并把它贴到黑板上:Thisisanewclassroom.提问: What’sintheclassroom?(让学生先熟悉一下对话情景。) 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 [U nit1Let’stalk/A] Howmanylightsintheclassroom? Isthenewclassroombig? WhereisZhangPeng’sseat? 4.让学生通过视听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困 难的地方教师要做必要的帮助。 5.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talk部分的内容。(使用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在生活中应用 浦 桂 花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2、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数学建模以及函数和方程互相 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激发出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一、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投篮后篮球运行的路线,推铅球时铅球运行的路线和喷池中水流的路线等等。今天就运用以前学过的二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典型例题: 例1: 小明参加铅球比赛,已知铅球的运行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铅球 出手时的高度是 米,铅球最高处离地面3米,距离出手时的水平距离是4米. 试推测小明这次铅球的比赛成绩. 35

例2:某越江隧道的横断面的轮廓线是一段抛物线. 已知隧道的地面宽度为20米,地面离隧道最高点 C 的高度为10米. (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这段抛物线所表 示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这隧道设计为双向行驶,现有一辆宽为5米,高为6 米装满货物的卡车,问这辆卡车能否顺利通过? C A B 三、巩固练习: 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的宽是20米,如果水位上升3米时,水面CD的宽为10米, (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质的货车从甲地出发,要经过此桥开往乙地,已知甲地到此桥280千米,(桥长忽略不计)货车以每小时 40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到1小时时,忽然接到紧急通知, 前方连降大雨,造成水位以每小时0.25米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 到通知时水位在CD处),当水位达到桥拱最高点O时,禁止车辆通行;

一元二次方程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 2.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内容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以及高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我们从知识的横向联系上来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目标解析: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未知数相乘(或因面积问题)导致方程的次数升高,从而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存在的实际背景,感受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 2.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统一为一般形式,学生从数学符号的角度,体会概括出数学模型的简洁和必要,针对“二次”规定a≠0的条件,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生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准确的说出方程的各项系数,并能确定简单的字母系数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列出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关方程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整式、分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pep7 unit1 第一课时(全英)教案

pep7 unit1 第一课时(全英)教案Lesson plan for lesson 1 of pep7 unit1

pep7 unit1 第一课时(全英)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英语作为在许多国际组织或者会议上都是必需语言,几乎所有学校 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本教案根据 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 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题a .let’s read c good to know pronunciation第 1 课 时目标 1、能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 , by bike , by bus , by train . 2、能听说认读短语: by plane , by ship , by subway . 3、能用句子: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canada\…”来替换关键词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并能用句子”i go by …”进行回答。 4、能听懂、会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重点难点key points: four-skill phrases and the two sentences.difficult points: use the phrases and the sentences in activities准备tools: card tape ss: cards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step1 warm up 1.free talkt:today i go to schooj by bus . 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 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 or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第二课时教案

Unit1 My classroom A.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有关教室物品设施的词汇. classroom, window, light, picture, blackboard, door.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汇描述教室里的物品设施。 能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有关教室物品设施的词汇:classroom, window, light, picture, blackboard, door.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汇描述教室里的物品设施。 教学难点: 1. 运用所学词汇描述教室里的物品设施。 2. 听指令,做动作。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教师出示实物复习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eraser, crayon, pen等单词。 2.教师引导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 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 3.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再问: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学生能用复数进行回答。 如:What’s in the pencil-case? A ruler, two pencils… Step 2 Presentation

1.课件出示一幅教室的图片,教师介绍说:This is a classroom. . Ask: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classroom? Guess. Ss:教室。Then teach it.教师板书并领读,然后让学生由集体到个别轮流读单词 教师接着问:What’s in the classroom? 学生听懂后,教师可先试着让学生回答,能说出英文的学生给予表扬(desk, chair, picture都已学过),也可让学生用中文回答。 教师指着教室里的黑板教学blackboard,教师板书并领读,然后让学生由集体到个别轮流读单词。 How many blackboards can you see? Ss: Two. Yes, two boards.然后在board加S。然后教师做擦黑板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说clean the blackboard.教师边领读边做动作,并让学生跟着边说边做。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window, light, picture和door,同时融入动作。 Close the window. Turn on the light. Put up the picture. Open the door.同样教师先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边说边做。 2.让学生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2遍。 第一遍听,第二遍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 让学生看着画面回答: What’s in the classroom? One blackboard, one TV, many desks and chairs. 3.教师领读单词和句型。 4.让学生在小组内读单词,采用兵教兵的形式。 然后找部分学生读单词,检查掌握情况。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试讲-推荐下载

二次函数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学习,巩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理解顶 点与最值的关系,会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象,理解顶点的特殊性,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 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一般与 特殊的关系,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探索,建立合作意识,提高探索能力,激发 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求最值问题 教学难点:1、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2、对函数图象顶点、端点与最值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由于本节课是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本节课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解决问题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必要时加以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当地辅以电脑多媒体技术。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由二次函数y= -x2 +20x的解析式我们能够想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是…?(2)根据同学们描述信息,画出函数的示意图为:

(二)讲解新课 1、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运用二次函数的实例? 生:老师,我见过好多。如周长固定时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之间的关系:圆的面积与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等。 师:好,看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否解决: 活动1:如图34-10,张伯伯准备利用现有的一面墙和40m长的篱笆,把墙外的空地围成矩形养兔场。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设矩形一边的长为x m,试用x表示矩形的另一边的长。 2.设矩形的总面积为y ,请写出用x表示y的函数表达式。 3.你能利用公式求出所得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并说出y的最大值吗?4.你能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并借助图像说出y的最大值吗? 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 解:已知周长为40m,一边长为x m,看图知,另一边长为() m。 由面积公式得y= 化简得 y= 代入顶点坐标公式,得顶点坐标x=( ),y=( ) 。y的最大值为( ) 。画函数图像: 通过图像,我们知道y的最大值为( )。 师:通过上面这个例题,我们能总结出几种求y的最值得方法呢? 生:两种;一种是画函数图像,观察最高(低)点,可以得到函数的最值;另外一种可以利用顶点坐标公式,直接计算最值。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看来同学们是都理解了,也知道如何求函数的最值。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在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学生姓名:闫鹏飞郭 新 教师姓名:李双虎授课日期:7月27日授课科目:数学授课时间:8:30 第几课时:第十八课时 本 次 授 课 内 容 及 授 课 目 标 (教师填写)教学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 ──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 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 教学过程: 1、1、)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 少? 2、)如图,如果 AC CB AB AC ,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3、)如果假设AB=1,AC=x,那么BC=________,根据题意,得: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 3、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 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4.将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 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5、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 二次方程.

新航线一线教师授课表 备注:请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并签字确认,我们将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调整 学生签字: 学习管理师签字: 6、配方: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 (1)x 2+12x+ =(x+6)2 (2)x 2―12x+ =(x ― )2 (3)x 2+8x+ =(x+ )2 从上可知:常数项配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7、:解方程:x 2+8x ―9=0 8、某林场计划修一条长750m ,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渠道,断面面积为1.6m 2,?上口宽比 渠深多2m ,渠底比渠深多0.4m . (1)渠道的上口宽与渠底宽各是多少? (2)如果计划每天挖土48m 3,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渠道挖完? 作 业 课 后 单元测试题1----8 思考题1 学生 评语

最新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1

22. 5二次函数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学习,巩固二次函数y=ax2+bx+c(a^ 0)的图象与性质,理解顶点与最值的关系,会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象,理解顶点的特殊性,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探索,建立合作意识,提高探索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 (a^ 0)的图象与性质,求最值问题 教学难点:1、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2、对函数图象顶点、端点与最值关系的理解与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由二次函数y= -x2 +20x的解析式我们能够想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是…? (2)根据同学们描述信息,画出函数的示意图为: (二)讲解新课 1、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做一做] 1)、你能够画一个周长为40cm的矩形吗? 2)、周长为40cm的矩形是唯一的吗? 3)、谁画出的矩形的面积最大? 4)、有没有一个矩形的面积是最大呢?最大面积为多少? 2、在解决问题中找出方法 [想一想]:某小区想用40m的栅栏围成一个矩形花园,问矩形的长和宽各取多少米, 才能使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由于本节课是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本节课以“启 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解决问题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必要时加以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 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当地辅以电脑多媒体技术。3、在巩固与应用中提高技能 变式一:如果矩形的一面靠墙,(墙的最大利用长度为18m), 那么此时用40m的栅栏可以围成矩形的面积 (1)能够为202m2吗?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1课时 21.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编制:张媚 九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小组合作的意识。 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c=0(a ≠0)转化。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实际问题为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交流讨论,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设计适当练习,加深对知识理解,发展学生的能力,突破重点,降低难点。但现有 学生运算能力较差,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a ≠0)有一定困 难,对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也会出现困难。 导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第1至4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问题1 如图,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 为3 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 ,宽为 .得方程 , 整理得 化简,得 .① 问题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 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 ____ 场. 列方程_ ____ = . 化简整理得 .② 知识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 个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 次 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 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整式方程. 自学反馈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自学检测: 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看课件) 二、合作探究(例题学习)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将方程3x (x -1)=5(x +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05212 =+-x x )(

Unit1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Unit1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用语I’m…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1.热身 (Warm-up) (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 ,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

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 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2)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Hello, I’m …/Hi, I’m … (3)教师还可带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Hi ! I’m Sarah。(教师在示范时,应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体态语言和手势语可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适时利用手势和动作甚至表情来配合教学。)

英语教案-unit1MYCLASSROOM第二课时教案

英语教案-Unit1 My classroom 第二课时教案 -------------------------------------------------------------------- ----------- 教学重点:学习句子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e have 6 new lights;学习用near表示方位。 教学难点:学生对our 和my 的表达要比理解稍难些。our 一词的发音对学生来说读准不太容易。教具准备:1.学生自带一件物品,最好是有关已学过的英文单词。2.Amy, Mike 和Zhang Peng的面具。3.一张画有教室的大幅图片。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Unit 1 Let’s talk/A] 5.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复习已学句型:This is…I have…教师手拿一个毛绒玩具,说: I have a dog , this is my new dog. 2.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模仿句子3.当学生能够说出句子时,教师可提问:Where is it? 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It’s on/in/under/the …4.在学生回答Where is it?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入near 一词,It’s near the…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near 的含义并运用。(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Amy和Mike的面具,问:Who’s he? Who’s she?学生回答出Amy 和Mike后,教师补充:Amy and Mike are classmates. 让学生猜classmate 的含义。教读classmate 2.教师介绍新人物并展示情景对话:出示面具 This is Zhang Peng, he is Amy and Mike’s new classmate. They have a new clas sroom.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Ok, Let’s go and have a look.(间接引出新句子) 教师出示一张教室图并把它贴到黑板上:This is a new classroom.提问: What’s in the classroom? (让学生先熟悉一下对话情景。) 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 [Unit 1 Let’s talk/A]How many lights in the classroom? Is the new classroom big? Where is ZhangPeng’s seat? 4.让学生通过视听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要做必要的帮助。5.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部分的内容。(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6.请学生解释We have a new classroom. We have 6 new light. 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用We have…说句子。请学生解释Let’s go and have a look. 本句可用动作来表示。教师告诉学生Let’s go and have a look.是建议去看远处的东西。7.教师可让学生互相问一问在教室中所坐的位置。Where’s your seat? It’s…8.再次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分角色配音。9.让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表演对话。评选最佳表演奖。教师要注意学生使用my, our两词的准确性。最好让学生在说话时把这两个词的动作表演出来,以免混淆。10.听 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师随着录音的播放出示表示work和play 的图片,使学生对句子加以理解。学生听录音进行模仿。(三)趣味操练(Practice)游戏1 做“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下位子去找与自己拥有相同物品的同学。教师说停后,看谁找到了“朋友”,并让拥有相同物品的“朋友”一起说:We have…找到朋友的学生都说完后,教师再给时间让学生去找“朋友”,继续游戏。游戏2 做“拍手”的游戏。教师播放Let’s chant 的录音。学生两人一组,一边跟录音说歌谣一边做拍手游戏。拍手方法:两人面对面,Work and play, 两人各自的左手相互击掌一次;Word and play.两人的右手相互击掌一次; I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两人各自的左右手打开同时与对方击掌一次。 Work and play, Work and play. We have fun every day.的拍手方法与前三句相同。游戏

二次函数的应用_教案1

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通过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1.经历探究长方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获得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2.能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进行反思,形成个人解决问题的风格.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最大面积问题.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放幻灯片2、3、4) 1.(1)请用长20米的篱笆设计一个矩形的菜园. (2)怎样设计才能使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图形,引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解决最大面积问题的一般思路. 2.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米,面积为S平方米. (1)求S与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求围成花圃的最大面积 .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情境进行变化,增大难度,同时板书解题过程,让学生明确规范的书写过程. 二、探究新知(放幻灯片5、6、7) 探究一: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画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AN=40m,AM=30m. (1)设矩形的一边AB=xm,那么AD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矩形的面积为,当取何值时,的最大值是多少? 探究二:在上一个问题中,如果把矩形改为如图所示的位置,其顶点A和点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BC在斜边上.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探究三:如图,已知△ABC是一等腰三角形铁板余料,AB=AC=20cm, BC=24cm.若在△ABC上截出一矩形零件DEFG,使得EF在BC上,点D、G 分别在边AB、AC上.问矩形DEFG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由学生讨论怎样用直角三角形剪出一个最大面积的矩形入手,由学生动手画出两种方法,和同学一起从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模型,并求其最值,同时通过两种情况的分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关键是教会学生方法,也是这类问题的难点所在,即怎样设未知数,怎样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变式三进行探究,进而总结此类题型,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