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汽车零部件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汽车零部件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汽车零部件行业风险分

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2007年汽车零部件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产逐年上升,占整个汽车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有2002年的5%左右跃升至2006年的35%左右。当前,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整个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它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06年,随着全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出04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速徘徊状态,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开始整体转暖,需求得到了刺激,市场保持较好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全年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出口金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整车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竞争的压力也随着传递到零部件企业,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则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未来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是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实行同行业联合重组或者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并购,尽可能地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从而达到作大规模、与外资企业抗衡的目的。

在零部件细分行业中,发动机、底盘、轮胎、汽车电子等行业都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从对零部件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看,投资的资金总体流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零部件系统化产品上:一是发动机类零部件。以发动机总成、活塞及活塞环销类、散热器类企业为主导,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总成及电喷系统类产品。二是底盘类零部件。以变速箱及齿轮、制动系统类和减振器类

企业为主,其中底盘总成的资金流向相对较高。三是橡胶、轮胎和塑料等非金属件及铸锻件类零部件。四是车身内饰件类零部件。其中,空调装置及暖风机类、座椅及调角器类企业的投资规模相对较高。五是汽车电器类零部件。

产业布局方面,目前我国零部件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五大板块,截至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614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基本上集中在这几个地区,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浙江省共有1279家零部件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企业数量前六位省市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北、上海和广东,这六个地区企业数量共占全国企业数量的%。

虽然我国零部件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球市场看,我国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诸如低效率的结构性等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产生了相当的牵制。

总体来说,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一些高新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减振器、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有一些是属于起步阶段。

目录

附表

附图

第一部分 2007年汽车零部件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产逐年上升,占整个汽车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有2002年的5%左右跃升至2006

年的35%左右。当前,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

要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整个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

它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06年,随着全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出04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速徘徊状态,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开始整体转暖,需求得到了刺激,

市场保持较好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

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汽车零部件产

品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全年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

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出口金额为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了%。

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

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市场

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整车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竞争的压力也随着传递到零部件企业,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

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则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

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未来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将

是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实行同行业联合重组或者不同行业之间进

行并购,尽可能地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从而达到作大规模、与外资企业抗衡的目的。

第一章 2007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汽车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整车行业繁荣刺激零部件需求

与国外成熟汽车市场比较,我国汽车工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从下图中1997年到2006年汽车产量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除个别年份外,增长幅度均保持10%以上。尽管2004年、2005年增长趋缓,但长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十一五”期间汽车市场需求量和保有量仍将会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11997~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长状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商用车产销分别为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增长%和%。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预计,2007年国内汽车销量仍有望以15%左右速度增长,总量将超过800万辆。

随着全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出04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速徘徊状态,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开始整体转暖,需求得到了刺激,市场保持较好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2004~2006年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方面,零部件行业大部分经济指标同比增长率都在25%以上,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和利润总额三大重点指标都有较大程度的上扬,尤其是利润总额,摆脱了2006年同期的颓势,在总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继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迅速回升,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二、汽车后市场需求猛增

近些年,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7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400万辆,如此巨大的汽车市场,必然衍生出巨大的汽车后市场。2006年,我国汽车后服务市场需求猛增,汽车用品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45%。各类新型汽车电子电器、内外装饰精品、汽车安全用品、美容养护产品、改装部件、车载通讯产品、汽车影音娱乐产品等纷纷涌现。有关专家预测:中国汽车产业2015年总值为14620亿元,其中汽车后市场占总值的三分之一,市场规模约为5400亿元。汽车用品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并不断向高端市场迈进,随之应运而生的汽车用品展览会为企业用品企业与买家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成熟。

尽管汽车后市场竞争并未像整车市场充满了血雨腥风,但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上,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增加,也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分析2006的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需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车载导航分外抢眼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壮大,同时伴随技术上不断成熟,以导航为主要功能的产品步入开发黄金期,格外引人注目。现如今汽车导航功能已经成为了各类车载娱乐设备的标准配备。除了专业的汽车导航仪制造商之外,不少家电行业也开始涉足了这块业务。

据权威调查机构表明,2006-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50%,预计到2009年,由于导航卫星、车载导航设备商业化应用环境以及卫星导航应

用标准的成熟,车载导航系统将被更加广泛地接受,产品价格也会逐步下降,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接近100亿元。更有数据表明,从2006年初到现在,新品上市周期越来越短,平均每两星期就有一个新的导航品牌面市,导航影音市场的竞争正在不断升温,国内外的导航商家都在摩拳擦掌,努力争抢这块诱人蛋糕。

(二)车载影音流行整合

国内车载影音市场的格局尽管已经趋于稳定,但相对于车主个性化需求来说,只有性价比高的多媒体功能可以提升自己的影音娱乐生活。整合似乎是影音产品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今除了增加了蓝牙功能和丰富的机内游戏外,有趣的FLASH/JAVA游戏与网络资源众多的模拟器也渐入佳境。

不仅个性化的需求带来了影音市场的火爆,在传统汽车音响市场也同样迎来了契机。随着整车的发展,汽车音响所占份额约在10%左右,产量在3000万套以上,内销量也首次突破500万套。

国外许多大型汽车音响生产商都非常重视后装市场。随着汽车音响厂商的主动出击,以及车主对音响品质的追求及个性化的需求,中国汽车音响后装市场潜力很大,但目前音响的改装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没有考虑音响产品是否与整车完全兼容,安装后存在安全隐患,市场如得到规范后,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而由于受到各类车载影音产品的冲击,单一功能车载MP3产品的市场生存空间已经开始萎缩。重压之下,不少厂家开始通过转型谋求出路,MP3也开始作为一项附加功能融入各式各样的综合性影音设备当中。另外绝对意义上的车载MP3概念也开始越来越模糊,不少厂家的销售渠道都已经开始和普通终端数码产品的销售渠道开始融合。2006年MP3的市场表现没有预期的火爆,关键是一些低端品牌劣质产品大量充斥市场,使得行业遭受极大的损伤。2006年MP3消费的成熟,已经验证了市场的相对稳定和向上发展。

(三)汽车美容备受瞩目

谈到汽车美容行业,人们想到通常想到的是“暴利”、“无序”等字眼。事实上,早期的汽车美容行业还真是如此。2006年,随着竞争的激烈化,汽车美容业已经告别暴利时代了,但是无序问题依然存在。

在2006年的北京汽车用品展上,汽车护理类的企业独挡一面,来自瑞典的BASTA就在北京全线推出了5个系列的精密养护产品。而随着私家车的拥有量逐年上升,汽车美容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被国内外汽车美容商们看好。

这一市场的开掘,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淘金热”。而随着更多的人士投资这一行业,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并走向成熟,利润率也就会逐步走向正常。同时,汽车装修连锁经营模式的逐渐形成和推广,也为汽车美容的平价趋势创造了外部环境。

(四)改装车市场活力四射

相比于其他的行业,汽车改装在2006年才得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06的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暨国际改装车展览会,无疑将汽车改装行业带入了新的高度。

汽车改装行业作为2006年的新兴细分行业,直接影响到了众多装饰改装用品厂家的市场取向,并且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个性化旋风。

不过,汽车改装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全世界的改装车迷可说不分年龄与车种,通过改装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有车型,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在欧美、日本,一辆车的改装结果,代表了车主的品位以及他对驾驶的看法。而国内这一行业则刚刚起步,因行业的不成熟和有关规定的限制,很多车主还徘徊在改装的边缘。

通过对2006年汽车后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汽车后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

预计到2010年,中国整个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9000亿元。更加令人动心的是,而目前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利润率为40%。根据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售后市场的利润可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总和的60%—70%左右。因此,中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三、汽车零部件海外需求强烈

伴随着整车出口的高速增长,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也呈高增长势头。中国目前已成为美国的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国。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全球经济价值创造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具体到出口项目上,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主要有15个品种:汽车空调器、汽车照明及信号装置、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车身附件及零件、制动器及其零件、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及零件、车轮及零件、悬架减振器、离合器及其零件、转向系统及其零件、空气压缩机及未列名零部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6年中国出口汽车零部件(不含发动机整机)价值共计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出口发动机整机价值共计亿美元,同比增长%。另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力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出口额700亿美元。

跨国咨询公司毕马威根据市场调研得出结论:“中国零部件生产尽管目前还不够先进,但在未来将发展成为重要产业。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世界汽车备件和修理件市场上的大玩家。”

2006年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还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6年8月17日,长春、重庆、台州、上海、武汉、厦门、芜湖和天津8个地区成为我国首批出口基地,这些基地的政府代表在北京接受了吴仪副总理授牌。与此同时,奇瑞、北汽福田、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44家整车企业和万向集团等116家零部件企业,成为首批基地企业。商务部有关人士统计分析认为,8个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基地企业的建设,对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商务部对出口基地的希望。

尽管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现良好的势头,但是有一点不应被忽视,就是当前很多世界知名的汽车部件制造商都在集中精力搞研发和推广品牌,并将技术含量较少和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放在中国,长此以往,中国汽车零部件将会被束缚在低价值环节上,难以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2007年汽车零部件需求预测

2007年,随着关税调整的落地实施、企业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力度加大,行业经营状况将有所改善,以及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出色表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产化率更高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带动作用下,部分国内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整车企业的核心配套企业将逐渐崛起,比如06年上半年引人注目的湘火炬,还有近期准备收购福特汽车部分零部件业务的万向集团。部分区域零部件产业集群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并逐步外延,大规模走向海外售后市场甚至是国际配套市场,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将会越来越大。

现阶段,我国零部件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此外,新产品产值比例为12%左右。按照现在的产业水平,2007年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将能够达到6700亿元左右,产销率保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销售产值将能够达到6500亿元甚至更多。

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对中国市场需求总量的预测,2010年国内汽车保有量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达到13103万辆。2004年零部件产业已经基本上与整车销售持平。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由此可以推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空间还很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将达到约8000亿元左右的规模。

第二节汽车零部件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

一、零部件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一)产业规模结构分析

200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上还是呈现出较为分散、集中不高的特点,在列入统计范畴的614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只有39家大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而这39个大型企业的销售额占行业全部收入的%,略低于2005年。由此可见:中国零部件行业的集中度还有待提高,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应当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在加速零部件产业整合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

表12006年中国零部件企业规模结构

(二)产业布局结构分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逐步从整车厂商中分离出来,特别是在我国吉林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南省、上海市等地,受到地方政府和相关的整车厂商的支持和赞助,组建了十几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内的企业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生力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