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1.复习重点

1.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依据“位—构—性”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元素推断和确定几种元素形成化合物形式。2.难点聚焦

二、周期表

1.位、构、性三者关系

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

2.几个量的关系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最高正价|+|负价|=8

3.周期表中部分规律总结

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 除外)。

⑵在周期表中,第ⅡA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15。

⑶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种类满足以下规律:设n为周期序数,则奇数周期中为

2)1

(2 +

n

种,偶数周期中为

2)2

(2

+

n

种。

⑷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二种情况:①第ⅠA、Ⅱ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该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同期元素的原子序数;②第ⅣA~Ⅶ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

⑸设主族元素族序数为a,周期数为b,则有:①a/b<1时,为金属元素,其最高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②a/b=1时,为两性元素(H除外),其最高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③a/b>1时,为非金属元素,其最高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酸。无论是同周期还是同主族元素中,a/b的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反之,a/b的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⑹元素周期表中除第Ⅷ族元素以外,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或偶)数。

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左下方的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

⑻对角线规则:沿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一规律以第二、三周期元素间尤为明显。

3.例题精讲

例1今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按 C、A、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

⑴写出五种元素名称 A B ,C ,D ,

E 。

⑵画出E的原子结构简图,写出电子式D2A2 ,

EB4 。

⑶比较EA2与EB4的熔点高低 < 。

⑷写出D单质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EB4中E元素只能是ⅣA族元素C或Si。因B 的原子序数不

最小,则B不可能为H元素,E的价态应为+4,B应为ⅦA族元素,且只能为F,如果无Cl

元素,则原子序数比E还大。而E只能为Si,即EB4为SiF4, 从CB的化合物的形式可知C

为+1价,则由C2A可知A为-2价,只能为O。能与O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

物的元素只能是H或Na。

【答案】⑴氧,氟,氢,钠,硅⑵略

⑶ SiO2 >SiF4

⑷ 2Na+2H2O+Cu2+=Cu(OH)2↓+2Na++H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主族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以及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各关系

式的具体应用。

例2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HAt很稳定

B. 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 AgAt不溶于水

D. 是有色

固体

[解析]由题意,砹在周期表中与碘相邻,故它的性质与碘具有相似性,但它的非金属性

应比碘弱。HAt的稳定不如HI,故选项A错误;碘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则砹也应溶解;AgI

不溶于水,则AgAt也不溶于水;碘是紫黑色固体,根据相似性砹也是有色固体。正

确选项为A。

例3:两种短周期的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

序数可能是哪些?

(1)m-4;(2)m+4;(3)m+8;(4)m-2;(5)m+6。

在解题中应首先根据抽象化学式XY3确定X、Y可能的化合价 XY3或XY3,依据X、Y可能

的化合价找到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X位于ⅢA族或ⅤA,Y位于ⅦA或ⅠA,再根据它们在周

期表中位置推断出具体元素进行组合,这样从抽象的化学式XY3落实到具体实例:BF3、AlF3、

BCl3、AlCl3、NH3、PH3。此时要注意思维的严谨性,记住特殊实例:PCl3、SO3。最后再用具

体实例代替抽象的XY3,逐一进行核对得出X可能的原子序数,以上答案均可能。

此类型题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短周期元素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有时还强调属于离子型或共

价型化合物,主要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和全面性。短周期元素两两形成化合物的类型与实例归

纳如下:

类型AB AB2A2B AB3A2B3A3B2离子型ⅠA与ⅦAⅡA与ⅦAⅠA与ⅥAⅢA与ⅦAⅢA与ⅥAⅡA与ⅤA 共价型H与ⅦAⅣA与ⅥA H与ⅥA H与ⅤA B与ⅥA

特例CO、NO SO2、NO2N2O PCl3、SO3N2O3

例4:X、Y是除第一周期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X m Y n,且离子均

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若X的原子序数为a,则Y 的核电荷数不可能是:A.a+8-m-n B.a+16-m-n C.a-m-n D. a-8+m+n

根据化学式X m Y n推算X、Y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n、-m,此时所形成的阳离子X n+和阴离子Y m-均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所对应的稀有气体原子有以下三种情况:同一种原子,则有a-n=b+m;相差一周期,则a-n+8=b+m;相差两周期,则a-n+16=b+m。

故答案D错误。

例5:若短周期中的两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根据题意,两元素可形成A2B3型化合物,A为+3价即为ⅢA族的Al或B及ⅤA族的N 或P;可形成-2价的元素为ⅥA族的O或S。ⅢA、Ⅴ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奇数,Ⅵ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偶数,因此其差值不可能为偶数,故答案应选D。

此题利用了短周期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主族序数为奇数则原子序数为奇数;主族序数为偶数则原子序数为偶数。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为ⅦA族的为最大 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

C.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最高价数都和它的族数相等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A、B、C、D、E B. E、C、D、B、A

C. B、A、D、C、E

D. C、D、A、B、E

4、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 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

C. B的氢化物的熔点比A氧化物高

D. 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二、填空题:

5、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5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属于过渡元素的是(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其中以最不稳定。(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6、有A、B、C、D、E五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

7、6、4,原子序数按E、B、C、A、D的顺序依次增大.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与气态氢化物的式量之比为1. 57∶1,且该原子核内有45个中子,A、B、C原子的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E原子的次外层有2 个电子.

(1)计算D的原子量;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

E ;

(4)按酸性由强到弱、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7、今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和C,B和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B、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两倍.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单质易溶解于CS2溶剂中。则四种元素是A、B、C、D。A和D两元素可由键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写出两种均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8、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它们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Y和Z均不在同一周期;

②它们可以组成化合物XY2,YZ2和XZ;③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④Y很难形成简单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X ;Y ;Z (添元素符号)。

⑵XY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在XY2,YZ2和XZ 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填化学式)。

9、 A、B、C、D、E、F、G为七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表:

微粒代号 A B C D E F G

原子核数单核单核双核多核单核多核多核

电荷数(单位电荷)0 1+ 1- 0 2+ 1+ 0

检出(加热)。请填写以下空白:

(1)A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2)比较BC和EC2的碱性强弱BC EC2(填写>、<、=)。

(3)F与G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二)1、 C 2、AD 3、C 4、BC

5、⑴ Ar 、K 、 F 、Br 、M

⑵ H2O HCl PH3 、PH3 ⑶ Cl

6 ⑴ 79 ⑵略⑶K 、Mg 、Cl 、Se 、C

⑷HClO4、 H2SeO4 、H2CO3 、 Mg(OH)2、 KOH

7 H 、O 、Na 、S 、极性、共价、略、NaHSO4+NaHSO3=Na2SO4+H2O+SO2 ↑

8 ⑴Ca 、C 、S 、⑵CaC2+2H2O → Ca(OH)2+C2H2↑

⑶CaC2、CS2

9⑴⑵> ⑶NH4++H2O NH3·H2O+H+

元素周期律

1.复习重点

1.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2.同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理解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能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元素的性质。

2.难点聚焦

元素周期律: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充数的增加,元素排列呈周期性变化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注:①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变化中O一般无正价,F无正价,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

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仅适用于非金属元素)

③金属无正价

④有些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如:C元素有+2,+4,-4价(在有机物中也可以有-3,-2,-1价);S元素有+4,+6,-2价;Cl元素有-1,+1,+3,+5,+7价;N元素有-3,+1,+2,+3,+4,+5价。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

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A z X )原子核质子(Z 个) 中子( N 个) 核外电子( Z 个) 注意: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背前 20 号元素,熟悉 1 ~ 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 个),次外层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 32 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 对于原子来说 )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 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 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 种元素 元( 7 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 种元素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20191125151717)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Z A n R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 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包括物理、化学性 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 (难点)(AB , A 2B ,AB 2, NaOH ,Na 2O 2,NH 4Cl ,O 2 2-,NH 4 +)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 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概括总结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特点主要有: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绝对全-高中化学必修2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7周期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总结(选取) 第一章: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 一、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及三者间关系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雨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3.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二、易错点知识归纳 1.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 2.Na、F、Al等无同位素 3.不是所有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大于④,比如氢元素 4.原子核各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为铍 6.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原子的电子变成阴离子时,电子层数不变 7.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会摆脱原子核束缚离去,主要受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的影响 8.Br单质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汞单质是唯一的液态金属单质 9.短周期第四主族与第七主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的电子结构 10.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实现 11.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1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4.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F(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用于雕刻玻璃) 25.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石墨和硅 26.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五分之一:Mg 2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是Al 28.形成化合物最多,单质为固体:碳 30.他两种常见氯化物,分子质量相差35.5:Al 31.同一周期的最高价氧化物从左向右依次是: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19.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越少。 20.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因为硫酸呈酸性,与碱性气体会发生中和反应,而且具有强氧化性 21.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22.氧和氟无正价 23.钠和鉀的合金常温下为液态 23.互为同位素的核素为同种元素 24.Fr的金属性最强,F的非金属性最强 25.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易错点总结 13.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能量变卦是同时发生的 14.物质本身的能量越低,稳定性越高。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的体系能量越低,稳定性越高 15.断开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高,越稳定 16.生成物越稳定,放出能量越多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汇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Cl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Cl Br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Br I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NaI===I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OH)2+H2↑ 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 Mg与HCl反应:Mg+2 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Cl2+ H2↑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3、H 2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2H 2O 2 催化剂 △ 2H 2O+O 2↑ 4、Na 2SO 4与CaCl 2反应:Na 2SO 4+CaCl 2===CaSO 4↓+Na 2CO 3 5、高炉炼铁:2C + O 2 === 2CO Fe 2O 3 + 3C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Fe + 3CO 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 的反应): CH 4(g)+2O 2(g)??→ ?点燃 CO 2(g)+2H 2O(l)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2)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 + H 2 CH 3CH 3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忸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兀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Na、K、Rb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与K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 )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 )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Cl、Br、丨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 )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A x (2 )同位素:;H、2H、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质子数P+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12 14 2 6 C、6C、 1 H、 3 238 1H、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 )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 )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 )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 )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 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二、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逐渐减弱 三、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Z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 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 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 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 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 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能量从而引起反应过程中产生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体现出来就形成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反应热(△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H=H(反应产物)—H (反应物);△H>0为吸热反应;△H <0为放热反应。(1)常见的放热反应: ○1活波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所有燃烧反应○4大多数化合反应(2)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22NH4Cl(s)+Ba(OH)2=8H2O=BaCl2+2NH3↑+10H2O○3○4CO2+C=△2CO 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C.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a kJ·mol-1,②2H2(g)+O2(g)===2H2O(l) ΔH=-b kJ·mol-1,则a>b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0 kJ·mol-1,则C(s,石墨)===C(s,金

刚石) ΔH=+1.5 kJ·mol-1

写出下列电极反应式

Pt为电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Pt为电极,电解质溶液为HCl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_人教版(High school chemistry knowledge required 2 induction _ Renjiaoba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eriodic law of matter structure elements The same cycle, the cycle number =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Class periodic ordinal stop elements include the number of elements and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outside the nucleus Short period 1 H - He 21 2 Li - Ne 82 3 Na - Ar 83 Long period 4 K - Kr 184 5 Rb - Xe 185 6 Cs - Rn 326 7 incomplete Fr - 112 (118) 26 (32) 7 Seventh cycles, atomic number 113114115116117118 A number = number of electrons in the outermost shell A A A III IV V VI VII A A 0 The family number of elements of a family group element = the

outermost electron number of an element (or: the principal family number = the outermost electron number) 18 longitudinal (7 main group; 7 sub group; a group 0; a group VIII (8, 9, 10 and three longitudinal)) The main group A 7 consists of short cycle elements and long cycle elements Sub group B 7 completely by long period of elements of Group VIII and all sub group known as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 VIII 1 3 longitudinal Neutral 1 rare gas element is not very lively Alkali metal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esium, francium (Li, Na, K, Rb, Cs, Fr) Structure because the outermost layer is only one electron, easy to lose electrons, showing +1 price, The density of physical properties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gradually increases The melting point gradually decreases (abnormally) Chemically,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outside the nucleus increases, and the outermost electrons are farther away from the nucleu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