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缺陷是指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一年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及

差错。

一、护理事故常见原因

护理事故的定义、分级均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疗事故分级标准执行,护理事故中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不按时巡视病房,病人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丧失抢救时机,造成病人严重不良果的。

(2)护理人员擅离职守,工作失职,直接影个病人护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3)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输错血、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发生严重烫伤,三度褥疮;对昏迷、躁动病人或小儿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病人坠床,造成严重不了后果的。

(4)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废等不良后果的。

(5)有关人员无正当理由厌恶供应抢救物品、药品;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药品引起感染、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6)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医嘱,不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等,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7)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清点纱布、器械有误,以致使纱布或器械等异物滞留在病人体内或软组织内。

(8)护理人员在对及、危、重病员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准备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9)《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中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二、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条例》中取消了医疗差错的概念,把《办法》中的医疗差错划归为四级医疗事故。这是因为既往医疗差错,卫生行政部门不予签订和处理,由各医疗机构自行解决,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事故仅为极少数,常见的经常碰到的多为护理差错,因此抓好护理差错的预防,才能有效地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

(一)护理差错的定义

护理差错失职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的发生的护理人员未

给伤病员造成不良后果或虽有不良后果但未构成事故的差错。

(二)护理差错的判定标准

1、严重差错判定标准

严重差错是指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给伤病员造成不良后果,但为构成护理事故的差错,根据国家及军队有关护理差错处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定为严重差错:

(1)对急危重症伤病员推托,延误救治时机的。

(2)急诊入院伤病员在入院后2小时内,非急诊伤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未进行检诊或者未下达医嘱,给予处置的。

(3)对伤病员实施检查治疗时,因准备不认真,检诊不仔细,遗漏主要病史、体征或者阳性结果,延误疾病诊断治疗的.

(4)注射、穿刺、活检、窥镜、针灸、理疗等各种诊疗技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伤、断针、断管或者发生局部感染化脓。

(5)开错医嘱、处方、或者特殊检查,不认证执行上级医嘱,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6)无菌切口术后感染化脓,需切开排脓的。

(7)术前准备不充分,致使手术停顿时间超过30分的。(8)手术时体位不当,造成伤病员体表面积0.25%以上的皮肤压伤或者功能障碍(短期内能恢复)的:在皮肤消毒后手术开始前查对时,发现接错手术伤病员、摆错手术体位或者定错手术部位的。

(9)助产时违反操作规程,会阴保护不当造成造成3度撕裂的。

(10)产妇出院抱错婴儿,及时发现换回的。

(11)不遵守值班、交接班等制度,伤病员病情发生重要

变化时,未及时发现处置的。

(12)因医疗护理原因,造成2度褥疮、浅2度烫(烧)伤、婴儿臀部糜烂,面积占病人体表面积0.25%以上的。(13)重危、全麻术后绝对卧床的伤病员或者无陪伴患儿,因护理不当发生坠床,增加伤病员痛苦的。

(14)错用、漏用或者擅自超剂量使用毒、麻精神药品或者特殊治疗药物的。

(15)使用过敏性药物,未按照《药典》规定做过敏试验即投药;或者为原有药物过敏史者投药的(脱敏疗法除

外)

(16)静脉输液或者注射刺激性及浓度较大药液时,漏于皮下,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面积占病人体表面积0.25%

以上,成人小于体表面积2%,儿童小于体表面积5%的。(17)输入发霉、过期液体,被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18)输错血或者因加入药物发生溶血、凝血被及时发现的。

(19)误将该无菌而未灭菌或无菌处理不合格的制剂发出的;配错、发错药品或者发生发霉、变质药品及时发现

的。

(20)误将该灭菌而为灭菌的器械、敷料发出的。

(21)置入体内的各种导管、起搏器及血液透析、体外循

环所需无菌物品等灭菌不合格,造成感染的

(22)错、漏、损坏、遗失、延误脑脊液、胸水、腹水、活检组织等送检标本,影响诊断、治疗的。

(23)推拿、按摩时造成伤病员皮肤局部破溃或者关节轻度错位的。

2、一般差错判定标准

一般差错是指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未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因定为一般差错:

(1)打错针、发错药、做错治疗的。

(2)抄错、抄漏医嘱、造成治疗错误的

(3)错、漏发治疗饮食或误给禁食病人饮食并对病情造成不

良影响,或者厌恶病人当日检查、诊断、治疗的。(4)因管理不善、致使急诊抢救工作中发生抢救器材失灵,

延误救治的

(5)因医疗护理原因,造成Ⅱ度以下烫伤、婴儿臀部糜烂,

面积占病人表面积0.25%以下的。

(6)采取胸水、腹水、血液、体液标本时,因各种原因需要

新采取,但为影响诊断治疗的。

(7)术前备皮时划破皮肤,影响手术按时进行的。

(8)术后伤口内或者体腔内留置纱布、引流管未按规定时间

取出,或者因处理不当,导致病人引流管、气管插管等

各种导管拖出,经紧急处理后,无不良后果的。

(9)由于产程观察不细,造成未消毒分娩的。

(10)已灭菌器械包内主要器械不全,清洗不净,或者消毒

器械过期,已发给使用单位但未使用的

(11)针灸、穴位封闭取错部位,留针未拔,治错病人,发

生局部感染的。

二、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原则

1、及时报告

凡发生护理事故,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应立即想科室领导或护士长报告,护理部向医院领导逐级上报,不得超过24小时。对主动报告、认真查处、明显改进的科室或者当事人,因当鼓励:对隐瞒不报的,应严肃处理。

2、及时补救

对护理事故及差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将问题及对病人造成的后果降到最低限度。如输错血或输入霉菌液体时应立即停止输入,并立即报告医师及时抢救、对症处理。对现场的血液、液体、药品及物品进行保留,以备检验,为抢救提供依据。

3、调查分析

发生护理事故及差错时,护理部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对事实、封存病历及有关原始材料,并对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同事应指导科室确定差

错性质及等级,总结原因,帮助改进工作,最后形成文字材料上报。

4、按规定的处理

对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的、实事求是地公正处理,护理事故的鉴定由医学组织专家鉴定。对护理差错性质和等级的判定,当事人与科室领导或者护士长意见不一致的,由护理部仲裁;科室意见与护理部意见有分歧时,由医院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或小组仲裁。

5、吸取教训

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吸取教训,将防范重点放在预防同类问题召开有关会议,对事故及差错的原因与性质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达到教育热热闹,也教育大家的目的。

6、建立、健全登统计制度

建立各级差错事故记录本,护理部应当制定专人负责护理事故及差错的登记、统计,详细记录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当事人的态度、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

四、差错率的计算

护理差错率,十分西平间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指标。

(一)严重差错

(1)严重差错标准。年严重差错每百张床≤0.5次。

(2)严重差错每百张床发生次数计算方法:

严重差错发生次数/100床=严重差错发生总数/

床位数×100

例举:某医院开展床位总数400张,当年发生严重差错一件,其年度严重差错每百张床发生数为:

严重差错发生次数/100床=1/400×100=0.25次/100床

即每百张床为0.25次,因严重差错发生次数要求每百张床≤0.5次,所以该院年度严重差错发生次数未超过标准。

(二)一般差错

(1)一般差错率标准。一般差错发生率≤0.4%。

(2)一般差错发生率计算方法:

一般差错发生率=发生差错总数/收容病人总数×100%

例举:某医院年度收容病人总数为5000人,发生一般差错10件,其年度一般差错发生率为:

一般差错发生率=10/5000×100%=0.2%

因一般差错发生率要求≤0.4%所以该院年度一般差错发生率未超过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院 科室 年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就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得对患者不安全得、增加痛苦与负担得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得、未预计到得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得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得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得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得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得死亡,或就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就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得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 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得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得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得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得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得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doc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流程 1、发生不良事件后,要本着病人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先救治病人,在规定时限内逐级上报。 2、发生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在本班内填写相应的电子版上报单并保存,护士长审核、签字,在规定时间将电子版上报单传送科护士长及护理部。 3、各种不良事件上报单科室留存一份,电子版上传护理部。上报单应在护士站固定位置集中存放,防止遗失。 4、一般情况只允许护士长上传,特殊情况护士长可授权第一护士上传。 5、不良事件上报时限:警告事件立即口头上报,6小时内上传电子版上报单;一般不良事件24小时内上传电子版上报单;科室分析讨论定性后一周内上传《护理不良事件改进记录表》 6、带入压疮上报及难免压疮申报流程见附件。 7、发生不良事件后,科内应及时查实事件真相,分析事件原因,组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记录于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记录本、护士长手册的相应栏内。严重事件、引发纠纷或投诉至媒体、上级部门者科内必须写出书面的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并上报护理部。

附件1: 护士本人 其他医护人员 当事人/当班护士立即通报医生及时处理 采取补救措施,及时中止,防止或降低不良影响发生 对发生不良影响时,做好相关善后处理 当事人:立即报告病区护士长 病区护士长:根据事情性质立即或24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 科护士长:根据事情性质立即或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责任人:书面资料(包括事件发生经过及原因,对不良事件认识,整改 措施) 病区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进行讨论 1、 调查发生原因,定性,处置意见,整改措施等书面资料 2、 将不良事件所有相关资料交科护士长 科护士长:应在72小时内深入科室对不良事件经调查,核实资料后,提出意见, 1周内交所有资料到护理部 护理部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调查 根据事件性质与严重程度提出初步整改及处置意见 科护士长:向病区反馈护理部相关意见,跟踪监测改进效果 护理部:记录备案 病区护士长:将责任人、病区的所有相关资料备案存档 科护士长:整理相关资料并备案存档 护理部:整理相关资料并备案存档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缺陷是指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一年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及 差错。 一、护理事故常见原因 护理事故的定义、分级均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疗事故分级标准执行,护理事故中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不按时巡视病房,病人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丧失抢救时机,造成病人严重不良果的。 (2)护理人员擅离职守,工作失职,直接影个病人护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3)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输错血、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发生严重烫伤,三度褥疮;对昏迷、躁动病人或小儿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病人坠床,造成严重不了后果的。 (4)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废等不良后果的。 (5)有关人员无正当理由厌恶供应抢救物品、药品;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药品引起感染、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6)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医嘱,不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7)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清点纱布、器械有误,以致使纱布或器械等异物滞留在病人体内或软组织内。 (8)护理人员在对及、危、重病员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准备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9)《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中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二、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条例》中取消了医疗差错的概念,把《办法》中的医疗差错划归为四级医疗事故。这是因为既往医疗差错,卫生行政部门不予签订和处理,由各医疗机构自行解决,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事故仅为极少数,常见的经常碰到的多为护理差错,因此抓好护理差错的预防,才能有效地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 (一)护理差错的定义 护理差错失职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的发生的护理人员未 给伤病员造成不良后果或虽有不良后果但未构成事故的差错。 (二)护理差错的判定标准 1、严重差错判定标准 严重差错是指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给伤病员造成不良后果,但为构成护理事故的差错,根据国家及军队有关护理差错处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定为严重差错:(1)对急危重症伤病员推托,延误救治时机的。 (2)急诊入院伤病员在入院后2小时内,非急诊伤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未进行检诊或者未下达医嘱,给予处置的。 (3)对伤病员实施检查治疗时,因准备不认真,检诊不仔细,遗漏主要病史、体征或者阳性结果,延误疾病诊断治疗的. (4)注射、穿刺、活检、窥镜、针灸、理疗等各种诊疗技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伤、断针、断管或者发生局部感染化脓。 (5)开错医嘱、处方、或者特殊检查,不认证执行上级医嘱,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记录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相关内容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 地点: 培训人: 参加人员: 培训内容: 一、定义 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 二、分类 (一)惩罚性不良事件: 1、静脉与非静脉给药错误、抽血错误、各类治疗及检查错误等。 2、因护理行为不执行工作制度与流程,导致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3、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护理不良事件,虽然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但科室护士、护长不按时报告。 (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病人发生脱管、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但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 三、根据事件结果,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事故管理小组参考以下分级标准讨论进行评定。

1、分级标准 0级:事件已发生,但在执行前被制止。 1级:事件已发生并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2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3级:中级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5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6级:死亡。 2、评定 (1)0级:非惩罚性不良事件 (2)1级:按护理不良事件C级处理 (3)2级:按护理不良事件B级处理 (4)3级:按护理不良事件A级处理 (5)4-6级:参考同类事件,按医院相关制度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

2020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流程 1、发生不良事件后,要本着病人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先救治病人,在规定时限内逐级上报。 2、发生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在本班内填写相应的电子版上报单并保存,护士长或安全员审核、签字,在规定时间将电子版上报单传送护理部。 3、各种不良事件上报单科室留存一份,电子版上传护理部。上报单应在护士站固定位置集中存放,防止遗失。 4、一般情况只允许护士长上传,特殊情况护士长可授权副护士长或安全员上传。 5、不良事件上报时限:一般事件3个工作日内上报,严重事件或事故立即口头上报,1个工作日内上传电子版上报单。 6、压疮上报流程见附件。 7、以下事件护理督导组需现场督查并记录:一级差错、二级差错、事故、压疮、三级跌倒/坠床、重要管路滑脱以及事件引发医疗纠纷等情况。

8、发生不良事件后,科内应及时查实事件真相,分析事件原因,组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记录于安全手册、护士长手册的相应栏内。严重事件、引发纠纷或投诉至媒体、上级部门者科内必须写出书面的整改措施及处理意见并上报护理部。

附件1: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流程图

附件2: 压疮上报、难免压疮申报流程 注:1、一般情况只允许护士长上传,特殊情况护士长可授权副护士长或安全员上传。 3、对发生压疮或存在风险者,主管护士应及时告知,告知内容包括:压疮 形成的原因、好发部位、后果、预防及治疗措施等。告知后请患者或家 属在报告单或申报单上签字,说明已被告知相关事宜。 4、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当班护士应及时填写转归单,护士长负责监督, 并电话报告护理部。 5、报告单或申报单应在在护士站固定位置存放,以免丢失。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医院 科室 年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 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 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 疗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 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 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途径和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途径和流程 2018年1月10日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24小时内如实上报护理部,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24小时内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讨论分心处理记录。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护士长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当事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

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不良事件奖罚方案)给予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和上报途径】 1.保护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立即通知医生,及时纠正错误,尽可能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 2.逐级上报: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 3.封存有关药物:如输液器、注射器、残存药液、药物等容器,并及时送检。 4.登记填写?护理差错事故登记表?。 5.科室在1周内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差错产生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6.处理:根据差错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经济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详解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激励机制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内的跌倒、坠床、压疮、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二、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 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有利于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医院系统安全水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不良事件报告后的信息共存,可以使相关人员从他人的过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范围 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坠床、跌倒、导管滑脱、用药失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因护理操作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 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 4、严重院内感染。 四、不良事件报告原则 非惩罚性、主动性报告的原则:护理部鼓励护理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包括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报告其他人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实名报告,也可匿名报告,对主动报告的科室和个人的有关信息,护理部将严格保密。 五、上报内容 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良事件项目分类、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后果和改进措施。上报形式以个人或科室为上报单位。 六、上报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护理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3、网络报告:护理人员登录内网,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电子表格,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重庆玛丽医院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损害或经济负担增加等不良后果的异常事件。 (指医院对住院病人、抢救病人等由于护理不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受伤、昏迷、甚至于死亡等事件。)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24小时内如实上报护理部,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24小时内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讨论分析处理记录。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护士长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当事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定期对病区的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 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 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 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 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 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部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1、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通知护士长,做好现场处理,及时纠正,并保存好相 关物品。 2、根据护理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话或书面报告护理部。 3、组织全科讨论,发现问题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对策,吸取经验 教训,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4、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护理投诉应急预案及流程 1、病人或家属投诉时,护士礼貌接待,倾听投诉意见,与投诉者沟通。 2、如矛盾不能解决,报告护士长或科主任,协助解决,如投诉情况属实,与被投诉人共同解决矛盾,如投诉情况不符合事实与病人沟通。 3、如科室不能解决或者涉及医疗护理纠纷,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4、解决后科室对被投诉的问题进行整改,吸取教训。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求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 或消除由于护理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要逐级向上报告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 原因、后果,并填写护理差错事故登记表。 4、发生严重差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 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发生护理不良差错事故后,按其性质与情节,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 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根据差错事故的情节及对患者的影响,确定差错事故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个人,有意隐瞒,不按规定报告,事后被领导或他人发 现,需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7、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开会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 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8、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现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不断 改进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 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概念及分类见第四章第四节 1.在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规范。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 3.医院(护理部)建立有效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保证信息上报及时、有效及保密。 4.凡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的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异常医疗事件均属不良事件(见第四章第四节),需要主动上报,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后,应立即口头报告值班医生、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将损害减少至最低。必要时同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报告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报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及主管院长。 7.应在24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报告。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不论是院外发生或本院发生压疮,一旦发现,都应填写“压疮报告单”。 8.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10. 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本单元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组织科内讨论,分析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护士长要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必要时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追踪。科护士长应参加讨论,或根据讨论结果及改进意见提出建设性意见 11. 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12. 护理部对I级、II级不良事件要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调查,对事件进行讨论找出工作流程或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针对制定防范措施。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13. 医院建立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奖励制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培训记录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内容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4年7月9日 培训人:阿曼古努来克 参加人员: 培训内容: 一、定义 凡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手术部位或识别错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均属于护理不良 事件。 二、分类 (一)惩罚性不良事件: 1、静脉与非静脉给药错误、抽血错误、各类治疗及检查错误等。 2、因护理行为不执行工作制度与流程,导致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 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3、病人发生脱管、外渗、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走失、投诉等护理 不良事件,虽然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但科室护士、护长不按时报告。 (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病人发生脱管、跌倒、烫伤、压疮、坠床、自杀、 走失、投诉等,但未造成病人损害或对医院产生不良影响。 三、根据事件结果,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事故管理小组参考以下分级标准讨论进行评定。 1、分级标准 0级:事件已发生,但在执行前被制止。 1级:事件已发生并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2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3级:中级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4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5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6级:死亡。 2、评定 (1)0级:非惩罚性不良事件

(2)1级:按护理不良事件C级处理 (3)2级:按护理不良事件B级处理 (4)3级:按护理不良事件A级处理 (5)4-6级:参考同类事件,按医院相关制度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土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不论是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一旦发现,均需填写《压疮报告单》。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激励机制 一、自愿报告制度依据保密性、自愿性和非处罚性为处理原则,鼓励从业人员主 动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 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 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 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 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纠纷处置办 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 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 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 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 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记录 患者姓名王慧敏性别男性年龄 4 天族别汉族 床号住院号入院时诊断新生儿肺炎 间 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工作年 12 年职称护理师 间限 参加人员 事件经过患儿** 床于2018 年2 月23 日入院,入院当日医师开具医嘱测血糖Q6h至2018 年 2 月27 日医嘱未停,白班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没有将医嘱转抄到治疗单,事 后没有和当班护士进行医嘱双人查对,导致患儿16 点22 点04 点血糖漏侧,2018 年 2 月28 日白班护士发现后,报值班医生医师,嘱患儿病情较平稳血糖稳定,继 续监测血糖。 护长发言今日开会主要内容是针对上述不良事件的讨论,我们要从中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地方,今后工作中如何杜绝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当事人发言:当事人:自己主要负责药疗工作,没有认真核对医嘱,转抄医嘱,责任心不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戒骄戒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当事人魏梦莹:未对医嘱进行双人核对,责任心不强,吸取此次教训,杜绝再次 发生此次事件。 高年资护士:此事件是责任心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都会引起重视 低年资护士:在以后的药疗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原因分析没有按照工作流程执行医嘱,责任心不强。 处理意见1、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召开座谈会按照未造成后果事。 2 、扣除当事人100 元。 整改措施1、组织科室人员分析讨论,杜绝此事发生。 2、组织大家对各班工作流程进行学习,要求严格按照各班职责。 3、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中认真仔细查对医嘱。 4、要求各班在下班前必须检查自己班上的工作,完成后再下班。 5、加强科室医嘱执行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位护士按照流程认真执行医嘱。 护长总结我们现在要从思想上转变的,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是为了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类似事件及杜绝不良后果事件的发生。通过每次的不良事件讨论等于都给我们上 了一堂课,避免这类事件在再次发生是我们的目的。

(推荐)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分级 1.1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不良事件定义: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伤害、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出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为了便于对不同事件的处理,我院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9类39种情况。 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医嘱执行错误、输血错误、医院感染暴发、应做皮试的抗生素或换批号后未做皮试、特殊药品的外渗外漏、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患沟通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等;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约束损伤;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不是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1.2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根据不良事件的损伤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分为五级: 1、一级(极重度伤害):永久性功能丧失或造成死亡。 2、二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3、三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如:外出检查、缝合、冰敷、抽血检查、包扎等治疗手段。 4、四级(轻度伤害):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5、预警级(无伤害):隐患事件,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科室:内科床号: 35姓名:潘永飞入院时间:2018年1月26日 责任人:孙吉双 入院诊断:脑梗赛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1 类,不良治疗:给药错误□输血错误 □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液反应 2 类,意外事件:□跌倒/ 坠床□走失 □烫伤 / 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医(护)患沟通事件:□医(护) 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 4 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误 吸 / 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 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 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Ⅰ级(严重伤害事件) □Ⅱ级(不良后果事件)性别:男年龄: 62住院号:485 发生时间: 2018 年 1月 26日 12 时 40 分 发现人:衣朝霞上报人:丁雪霞 □ 6 类,管道不良事件: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 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 物品不符 / 清洁不彻底□器械包漏消毒或灭 菌不合格影响科室运转、延误手术 时间 其它事件:与护理相关的异常事件。 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 Ⅳ级(隐患事件) 不良事件造成的后果: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重度伤害 11

v1.0可编辑可修改 非惩罚性惩罚性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 事件主要经过及立即采取的措施: 中午班护士孙吉双摆药时错把脑安胶囊 bid 口服摆成 tid ,当班未查对,夜班衣朝霞护士发口服药时发现,未发生不良后果。 整改措施: 科务会严肃强调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事件相关人员(姓名、职称、工作年限) 孙吉双,主管护师、 2006 年 7 月参加工作 护长签名:丁雪霞 日期:2016年1月26日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完整版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1、白天当班护士向病房护士长汇报、夜班向总值班或保卫科汇报。 2实施相应护理工作流程、预案、程序,同时上报主管医生,积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3、保存与实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抚沟通工作。 4相关人员现场了解情况,并跟踪事件发展情况根据具体情况 5、护理部向护理部主任汇报情况上报主管院长 不良事件内容:1、手术病人识别错误2、病人识别错误3、用药错误4、输血意外5、病人院内走失、自杀6、病人院内跌倒7、静脉输液意外8、意外针刺伤9、使用呼吸机意外10、病人约束意外11、各种管脱12、分娩意外13、药物不良反应14、其他需要上报的意外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自愿报告依据保密性、自愿性、非处罚性、为原则,鼓励 从业人员主动报告, 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他人发生的 问题。如果报告系统采取了匿名的形式,对报告人严格保 密。(1)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身经历的原则陈

述事实,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2)报告中违法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行为,属于非主观故 意,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3)自愿报告人员为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对保障护理安全有贡献 的,经护理部讨论决定给予适当奖励。(4)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分。 3、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 故的药具器具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管。不但擅自涂改、销毁、隐匿、转移、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有意违法规定者要追究行政责任。 4、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要 组织及时分析讨论会,各科室对当月的护理不良事件要进行统计,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每月5号前报护理部,护理部将设不良事件收集箱进行收集。 5、护理部设护理不良事件鉴定小组,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 行鉴定,并每季度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提出防范。 坠床跌倒: 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防范措施 1. 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做出评估,评估有无坠床跌倒相关因素。如有相关的危险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程序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程序(护理核心制度)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遵守部门规章、 规范,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 的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如实及时做好登记。 4.发生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减 少或消除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5.发生缺陷、事故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药品、器械 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缺陷报告程序: 1)当事人立即报值班医生、护士长; 2)24小时内护士长口头报告护理部,特殊情况即时报告; 3)3天内当事人应应将发生缺陷的原因、经过后果,及本人对缺 陷的认识,以书面形式报告护士长; 4)1周内科室质控小组组织讨论分析,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填写 好《深圳宝田医院护理缺陷报告单》交护理部; 5)半月内护理管委会组织讨论,将处理结果复印后下发到科室; 6)每季度,护理部组织人员对全院护理缺陷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进行全面检查。 7.发生护理缺陷的个人或科室,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 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严重加重处理。 宝田医院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激励机制

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方便地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事故隐患或潜在风险,通过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为此,我院特制定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如下: 一、不良事件的定义 所谓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可分为2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伤害。 二、不良事件报告的意义 (1)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2)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有利于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医院系统安全水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不断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3)不良事件报告后的信息共享,可以使相关人员能从他人的过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三、不良事件的范围 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以下范围:(1)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2)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4)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