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安吉职教中心沈凤玲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未成年人拥有的权利;

(2)了解国家和社会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

(3)知道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1)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运用

分辨不良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国家和社会从多个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的成长。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未成年人自己,只有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防范,自己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自觉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才能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2.教学难点

认清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做到防微杜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不成熟,在面对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不良行为的影响时,容易受骗、上当、犯错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未成年人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懂得不良行为对自身的危害,树立抵制不良行为、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此难点方法有:一方面用大量的事实、案例警示学生;另一方面从法律的角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常见的不良行为的

特征,并设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结构线索

教材从分析未成年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入手,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为了保护未成年,国家出台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从法律层面保护未成年人。本节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是未成年人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成年与未成年的边缘,身心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主见,心智又不成熟。部分中职生文化课成绩差,内心容易苦闷和烦恼,容易受到诱惑。一方面,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和身心发展的限制,缺乏抵制不良行为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融入社会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期望。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会学生认清哪些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有哪些不良影响,如何自觉杜绝不良行为,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案例

十多岁正是花季年龄,可是佛山一帮少年却相互称兄道弟,甚至以东方广场一带为地盘进行抢劫。2009年5月6日,禅城区法院对备受外界关注的“东方兄弟”青少年团伙抢劫犯罪案进行一审宣判,在18名被告人中,多次参与抢劫的年满18周岁的朱某、钟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11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至七年不等。另有5名未成年人获缓刑。18名被告人全是清一色的男性,脸上都稚气未脱,他们的年龄都仅仅在15--20岁之间,可是就在一年多前,抢劫、泡吧、咳药,流连在外,却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宝贵的青春不得不在监狱里度过,真是让人痛心。”检察官分析称,“东方兄弟”之所以走上犯罪,

和他们的父母平日工作繁忙缺乏对子女的管教,放任子女的生活,也不规范子女的朋友圈有关。

【引思明理】

思考问题①:十五、六岁的年龄,应该在做什么

分析提示:在校读书;

思考问题②:他们却为何宝贵的青春要在监狱里度过

分析提示:违法犯罪,受到相应的制裁;

思考问题③:他们是怎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呢

分析提示:家庭管理和教育的缺失,不良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当等。关于原因,学生可以充分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教师可以给予提示,适时总结。

案例中有五名未成年人获缓刑,而年满18周岁的朱某、钟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什么是未成年人案件中的五名未成年人为什么获缓刑(引入本节内容)板书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全社会都要保护未成年人

①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马克思)

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未来的主人;

(3)怎样保护未成年人

①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③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思考问题:在上述案例中对未成年人哪种保护没尽到责任,哪种保护尽到了责任

分析提示:家庭保护没尽到责任(父母平日工作繁忙缺乏对子女的管教,放

任子女的生活);司法保护尽到了责任(减轻处罚、五名未成年人获得缓刑);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违法犯罪。其中帮助未成年人免受不良行为的影响是内容之一。(过渡到下一内容)

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案例

“东方兄弟”中的李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自从在溜冰场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窃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东方兄弟”成员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

问题①:李某身上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法律上称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请你说说李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那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分析提示:不良行为(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学),严重不良行为(偷窃财物、参与赌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P110页,朗读或抄写)。

问题②:想一想,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行为

分析提示:有,及时改正,接受学校、父母的管教;

没有,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过渡到下一内容)

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东方兄弟”中的李某,从旷课发展到拦路抢劫,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类似的案例很多,它告诉我们,一些看似小事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违法犯罪。

思考问题①:请你画出“东方兄弟”成员李某违法犯罪的线路图(讨论)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骂同学结交交不良朋友偷窃财物抢劫犯罪

思考问题②:李某的犯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分析提示:预防犯罪从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思考问题③: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分析提示:(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发现任何人对自己实施不良行为时,要及时报告;

名言警句: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约束自己行为的人就是聪明人!(点题)

【体验导行】

1.学以致用

在我们周围存在这样的学生—打架斗殴,充年级老大,请你设计一下他的最终结局。(改正—好的结局;不改正—坏的结局)

2.课堂小结

提问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1)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身心健康;

(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3.作业布置

检查自己最近的言行举止,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六、教学反思

1、以社会热点为例,教材与现实衔接。使用社会中热点案例,利用视频等材料,吸引学生兴趣与课堂注意力。

2、学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利用小组讨论、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减少说教内容与时间。

3、以实践为落脚点。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习惯联系密切。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为实践服务。教育和警示学生从自我开始,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真正起到德育课应有的作用。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张金涨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教学设计 萩芦中心小学张金涨教学目标: 1、不良行为的认识。 2、不良行为的表现。 3、不良行为的分类。 4、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重点:哪些是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难点: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教学方法:讲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学生早退,迟到是什么行为?出示图片,分析图片的内容。 二、授主题活动 1、出示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2、让学生了解现在中国违法犯罪的记载,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青少年犯罪人数高达15万人数。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数的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3、分析违法和犯罪的内涵,并加以区别。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它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守法义务,超越法定行使权利的界限,对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破坏和侵害。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的根本特征。 犯罪:是指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三、师生互动交流

1、大家谈:问题 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2、对不良行为进行分类,讲解。 严重不良行: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非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成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的行为;

制作个人简历教案

项目单元x 制作个人简历 教学目标 掌握创建表格的方法 掌握编辑表格线的方法 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 设置表格文字对齐的方法 设置表格文字方向的方法 重点难点 表格中行与列的区分 表格中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 表格边框的设置 表格中文字的堆砌方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学生动手操作,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出 怎样在WORD2003软件中创建表格,在此项目中,是关于个人简历的一张表格,我们怎样建立表格,并将表格编辑成为我们需要的格式和样式。 二.解决方法 首先创建单列表格 通过添加表格线的方式将表格绘制成需要的格式 将部分单元格拆分与合并 设置表格边线,用以区分表格各不同部分 添加文字,并将文字摆放在适当位置 三.完成过程 分清行与列的概念 观察案例,确定应插入几行几列表格 创建单列表格 新建一个文档,在第一行输入“个人简历”,(楷体、三号、居中) 切换到插入选项卡——插入20行一列的表格 选定表格——在布局选项卡单元格大小逻辑组中的行高文本框中输入“0.6厘米”。 设置行高和列宽 添加表格线 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内,单击绘图边框逻辑组中的绘制表格按钮,将鼠标指针变为铅笔形状——根据履历表中表格竖线的位置添上表格竖线—— 双击鼠标完成创建。

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分别将表格的表格1~5行中的最后1列、8~10行中的第1列、13~16行中的第1列、19~20行中的第1列、19~20行中的第2列合并。 设置外围框线 选定表格——边框和底纹——选择双线线型;打开外围框线按钮 设置内部框线 选中表格——边框和底纹——选择单线线型——设置粗细;打开上下框线按钮 设置单元格底纹 选中单元格——边框和底纹——选择一种颜色 填写文字 在单元格中填写文字——设置文字的大小、字体、对齐方式、文字方向 (黑体、五号、中部居中、“工作经历”居中) 四.知识回顾 知识链接: 选定表格、行、列和单元格 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 知识链接:绘制表格的斜线表头 单元格的文字对齐方式、文字方向 常见错误 设置表格边框线时不能很好的区分对控制边的按钮的作用范围 问题与讨论 怎样在贴照片处,添加自己的一寸照片? 举一反三,课程表怎么做?在制作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作业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鲁教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知识: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的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搜集由不良行为走向犯罪的案例?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有关规定。

板书设计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一、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加强品德修养,防微杜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大错不犯,小错尽量少犯没关系 D.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钱还没汇吗?”我那个帐号失磁不能用了,我重新给你发一个工商银行银行的帐号:622202170xx25****黄某某”就凭着这条短信,福建籍的许某在短短4个月中,竟跨省诈骗8.53万元。2009年12月29日,济南市历下区法院对此短信诈骗作出了一审判决,罪犯许某判刑4年。对这种诈骗行为及处罚方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般违法行为批评教育B.不道德行为舆论谴责 C.犯罪行为刑罚 D.恶作剧行为不予追究 3.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个道理的有()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③守法朝朝了,违法日日愁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④ 4.为了赌博四处无果,23岁的李某上演了一出“逗你玩”,哄骗不满两岁的侄儿,将其戴在娃娃手上的金手镯拿走。xx年1月,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南京检方依法提起公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容易发展为违法犯罪 B.李某拿自家侄儿的东西,是个人家私事C.李某的行为仅是不道德的行为D.李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5.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 A.路人纷纷谴责李某乱闯红灯B.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学生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法制教育课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马书明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方城县独树镇第五初级中学马书明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搜集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的案例。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教学方法: 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二、授新课 名词解释: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I:不良行为类型及形成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原则及重大意义; (2)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重大意义; (3)了解常见的严重不良行为的种类及其危害; (4)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 3.运用 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和他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能自觉抵制吸毒、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从理论上看,该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本课教材第二课时占用了很大篇幅,占据很重的分量;从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来说,严重不良行为会诱发犯罪,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大严重不良行为,是对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诱因的科学总结。它的提出是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上的一种警示,从某种角度说也是对青少年的保护。在实践中,把严重不良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是从国家层面来加强未成年人对犯罪的预防;在实际生活中,对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诱因和不良侵害的自我防范,是从未成年人个体角度来预防犯罪,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所以该内容是教学重点。 把握这一重点问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 (1)由学生阅读教材中该部分的相关链接内容,明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学会判断实际生活中,什么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2)充分认识三大严重不良行为的特点和危害性。吸毒不仅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传播疾病,而且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提供了市场,诱发暴力、凶杀、黑社会以及其他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历来为国家法律严厉禁止。毒品是全人类的公害,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涉及,而当前青少年已经成为毒品的最大受害群体,有的未成年人开始涉足毒品,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所以要坚决杜绝吸毒。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淫秽性,格调低下。它会导致青少年意志消沉,无法安心学习,诱发多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赌博和变相赌博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不仅会助长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投机思想,造成因嗜赌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且会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甚至图财害命等犯罪,所以为国家法律所禁止。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安居育才中学初2013级9班:曾利梅 一、班会课召开的目的: 1.使学生加强对校规班纪和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纪律及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中学生。 二、活动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三、召开班会活动的形式:情景剧、快板、抢答、讨论、观看视频、讲故事等。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具体而细致的安排。 (1)落实: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提前安排好情景剧、快板的排练。 五、活动过程: 班会前播放《少年犯主题曲》,营造班会气氛。 (一)班会主题导入(5分钟) 情景剧--《看看他们俩》 场景一:周日返校教室里疲倦归来

场景二:周六晚上寝室里胜利大逃亡 场景三:周日中午网吧里恋恋不舍 主持人:请同学们判断这两位同学是合格的中学生吗?从而导入班会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二)根据情景剧内容学生活动(5分钟) 1.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 ②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 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 ⑦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⑨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⑩不迟到、早退、旷课; 2.如果让你去帮助这两位同学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主持人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过度:尊规守纪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那么,请同学们做好下面的抢答准备。 (三)抢答题:下列现象是对还是错(5分钟) (1)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

教案——简历制作

《简历制作》教学设计

深化对简历范例进行讨论分析, 并由各小组进行修正。 讲授,参与学生 讨论 聆听、讨论7分钟 归纳和总 结本次课程重点:简历制作启发同学一起总 结 反馈2分钟 课后作业完成个人简历的制作。记录、讨论思考、完成 课后作业 2分钟 教学详案 一、任务项目引入与学生操练 1.本任务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介绍; 3.说明教学任务的内容及要求。 (1)引入:分析讨论简历的重要性。 (2)教学任务:按要求进行个人简历设计制作。 二、深化 对简历范例进行讨论分析,并由各小组进行修正,并对修正结果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制作要点。 三、归纳(知识和能力) 简历——你人生的第一张名片! 一些关于简历的数字…… 雇主们在每份简历上所花的平均时间为15秒; 每245份简历中有1份获得面试机会; 有的大公司每年会收到超过100,000份简历; 雇主们在报纸上登出一个招聘职位,通常会收到200份左右的简历; 在所有简历中约有85%-95%最终的结局都是被扔进了垃圾桶。 (一)简历的基本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介绍,如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生源地、学历、健康状况、身高、家庭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个人免冠照片等。 2.其他还应该有:详细的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奖惩情况、社会工作或勤工俭学经历、德智体综合鉴定、院系意见等。 简历中还可以有自传和近期生活照。为了增加说服力,可以在简历的前面附以学校和专业介绍,在后面附上有关证书的复印件。 (二)写简历的三大技巧 ●扬长避短,强调优势 ●简历一定要“量身定做” ●简洁精练:一页纸足矣 (三)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材料的真实性 ?少虚词,多说服力 ?精炼,突出重点 ?包装适度,简洁大方 ?“个性”体现 ?准确,有的放矢 (四)简历编写小窍门 ◆巧妙使用数字和比例,营造比较优势 ◆巧妙的描述绩效和成果,突出个人能力 ◆巧妙应用黑体和下划线,定位面试官注意范围 (五)求职信撰写要点 标题要醒目、简洁、典雅。要用较大的字体在自荐信上方的中间写上“自荐信”三个字。还可以用主副标题,如以“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为主标题,而以“——我的自荐信”为副标题。 称呼,即写明收信人的姓名和称谓或职务,如果求职方向很明确而且知道接收简历的具体人员时,就可以称呼得具体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称呼后面要加一个冒号,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不要忽略。 正文要简洁,字数要控制在400字以内。 1.说明本人基本情况和求职信息来源

遵纪守法,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法制教育课教案 遵纪守法远离不良行为 红旗中心校陈东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搜集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的案例。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教学方法:

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授新课 常言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这句话比喻一个人养成坏习惯或者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是非常合适的。就像厚厚的冰层不是一天冻成的一样,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从小的不良行为开始,任其发展,以致越来越严重,最后才走上法嘴的道路。今天的法制课,我们就来讲讲不良行为。 1.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出示灯片2、3 2.学生说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3.我们看两个案例灯片4、5 这些同学身上都有不良行为,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4.你了解什么是不良行为吗?灯片6 不良行为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中度的不良行为,现在我们看看轻度不良行为的表现,再看看中度不良行为的表现。 5.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6.怎样纠正这些不良行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制作个人简历教案

制作个人简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格中的基本概念及其生活中表格的应用范围; (2)感受和体会文字形式和表格形式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呈现方式的特点与优势。 2、过程与方法 (1)具备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处理的基本能力。 (2)具备对完成任务的解决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进行素材的收集、组织和整体设计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他们的问题剖析能力; (2)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开放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活中表格的欣赏与制作,缩短知识与应用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Word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对Word也比较熟悉,这便为我们今天的深入学习做了知识和技能上的铺垫。 2、高一的学生已经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任务。 三.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共分为个人简历的制作过程,个人简历的格式化,在个人简历中插入表格,在个人简历中插入对象, 个人简历的版式设计和打印五个部分。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作个人简历 难点:制作个人简历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当我们将来大学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将面临找工作,如

何让其他人认识你,了解你呢? 学生活动:自我介绍 教师活动:有一种高效简捷的方法,就是做一份自己的简历。 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简历,有表格式简历,文字式简历 学生活动:欣赏不同类型的简历, 教师提问:①文字形式的和表格形式的,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②由于表格清晰、明了的特点,在我们生活中,表格处处可见。 师:今天我们便在Word中学习表格式简历的制作。 了解概念,剖析简化 1、概念讲解 师:(过渡)要制作表格式简历的,首先需要了解表格式简历的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 一份优秀的简历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简历封面,简历,自我推荐信,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简历封皮和简历的制作。 教师活动: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简历封面 学生活动:欣赏简历封面 教师活动:讲解简历封面的制作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学生活动:制作简历封面并提交自己的作品 教师活动:讲解简历的制作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先讲解表格的建立,如何简化表格,调整表格。 三、设计表格,上机实践 学生活动:设计表格,制作简历并提交自己的作品 2、上机实践(要求学生保存到“网上邻居”的共享目录中) 教师加强巡视,提供咨询服务。学生也可通过学习网站上的“你我交流”向其它同学请教,使一部分操作不熟练、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顺利完成上机任务。 文字内容输入完成的同学可从学习网站中的“素材园地”中加入心仪的头像,并尝试对表格进行简单修饰。 四、作品递交,展示评价 1、作品展示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面的调整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评价过程中学生的演示操作,复习巩固了知识点。 2、修改、完善 师:(过渡)相信经过刚才的展示,大家肯定得到不少启示。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表格。 生:继续练习 五、课堂小结,总结提高 师:本节课我们利用word中的表格制作个人简历,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表格的美化。电脑可帮助我们干事情许多,大家要善于利用高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课教案 南丹中学兰启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难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搜集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的案例。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

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教学方法: 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二、授新课 名词解释: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不良行为类型及形成原因 请同学们思考: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毒、注射毒品; (9)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求职简历制作 教案

简历制作 一、教学内容:①、简历的作用;②、用人单位如何筛选简历;③、“第一眼”简历的制作原则;④、简历包含的内容; 二、课时安排:25分钟。 三、教学目的:通过介绍简历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简历在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用人单位立场教会学生制作能吸引雇主眼球的“第一眼”简历,掌握“第一眼”简历制作原则,能制作出“第一眼”简历。 四、教学重点 “第一眼”简历制作原则 五、教学难点 “第一眼”简历制作 六、教学内容: (一)情境导入 以一份大学生的应聘简历导入课题。设疑:你觉得该简历中存在哪些问题或者是不足?如果你是该单位的招聘人,你会选中该应聘者参加面试吗? (二)内容讲授 我们在了解了就业政策、职业礼仪、求职信息获取等知识之后,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这些知识层面上。要想找到一份诚心如意的工作,我们就必须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和招聘单位有实质性的接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职过程中实际行动的第一步——简历制作。 那么为什么说,简历制作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实际行动的第一步

呢?我们看一下简历的作用。简历是 第一次和招聘单位直接接触的“信使” 这点毋庸赘述! “产品说明书”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把大学比作是一个工厂。那么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高中生,产品就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产品,性能如何?如何使用?我们需要告知招聘者。 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 第一点我们说了,是和用人单位直接接触的“信使”。为什么是说“信使”呢?因为我们还没有到和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面试的环节。那么,我们简历制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我们能不能获得面试机会,能不能获得工作机会。所以我们说简历获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 接下来我们看一幅图片,这是在招聘会现场,一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摊位前就有这么多的,成捆成摞的、几十份甚至几百份的求职简历。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招聘经理,面对这么多的求职简历,你会花多长时间来看一份简历?你会首先看什么样的简历?(浏览着看、看我感兴趣的) 用人单位也一样,研究表明:初审:20秒-35秒;再审:60秒-84秒。简历的下场:抓不住雇主的眼球:垃圾箱、回收站。抓得住雇主的眼球:人力资源经理手中;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简历吸引雇主的眼球? 用人单位告诉我们说:SONY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马思宇先生说:我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安吉职教中心沈凤玲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未成年人拥有的权利; (2)了解国家和社会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 (3) 知道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1)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运用 分辨不良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国家和社会从多个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的成长。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未成年人自己,只有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防范,自己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自觉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才能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2.教学难点 认清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做到防微杜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不成熟,在面对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不良行为的影响时,容易受骗、上当、犯错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未成年人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懂得不良行为对自身的危害,树立抵制不良行为、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此难点方法有:一方面用大量的事实、案例警示学生;另一方面从法律的角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常见的不良行为的特

征,并设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结构线索 教材从分析未成年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入手,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为了保护未成年,国家出台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从法律层面保护未成年人。本节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是未成年人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成年与未成年的边缘,身心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主见,心智又不成熟。部分中职生文化课成绩差,内心容易苦闷和烦恼,容易受到诱惑。一方面,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和身心发展的限制,缺乏抵制不良行为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融入社会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社会充满期望。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会学生认清哪些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有哪些不良影响,如何自觉杜绝不良行为,增强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案例 十多岁正是花季年龄,可是佛山一帮少年却相互称兄道弟,甚至以东方广场一带为地盘进行抢劫。2009年5月6日,禅城区法院对备受外界关注的“东方兄弟”青少年团伙抢劫犯罪案进行一审宣判,在18名被告人中,多次参与抢劫的年满18周岁的朱某、钟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11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至七年不等。另有5名未成年人获缓刑。18名被告人全是清一色的男性,脸上都稚气未脱,他们的年龄都仅仅在15--20岁之间,可是就在一年多前,抢劫、泡吧、咳药,流连在外,却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宝贵的青春不得不在监狱里度过,真是让人痛心。”检察官分析称,“东方兄弟”之所以走上犯罪,和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教案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求职信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掌握求职信的写作; 了解个人简历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掌握个人简历的写作。 2.能力目标 阅读能力目标 能理解求职信和个人简历的主旨;能根据求职岗位需求把握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中应提供的相关信息。 写作能力目标 能根据招聘信息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撰写成功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 3.人文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 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求职信的写作。 难点:1.能根据求职岗位需求把握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中应提供的相关信息。 2.认识自己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特长、兴趣、性格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等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小节共90分钟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方婷是湖南第一师范文秘专业XX级的一名大专生。毕业临近,她很想早日找到一份适 合自己的办公室文秘工作。前段时间,她看到了某公司刊登在《长沙晚报》上的一则招聘信 息,非常想获得这份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向那家公司投递了一份求职书。经过筛选, 她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她成功地被该公司录用了。方婷求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在于她制作了一份成功的求职书。下面先让我们来看 看xx的求职书。 新课讲授: 项目一、求职信 一、方婷同学的《求职简历》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封面。设计新颖、独特,能突出求职者的特点。2.求职信。这是求职书的重点内容。 3.个人简历。理论上,它是求职信的“附件”部分,是对过去生活经历的精要总结。 4.各种证书复印件。 5.推荐信。

第九课《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14护理、计算机班《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九课《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未成年人拥有的权利; (2)了解国家和社会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 (3)知道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2、情感态度观念 (1)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运用 分辨不良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国家和社会从多个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的成长。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要靠未成年人自己,只有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防范,自己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自觉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才能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2、教学难点 认清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做到防微杜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智力发展不成熟,在面对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不良行为的影响时,容易受骗、上当、犯错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未成年人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懂得不良行为对自身的危害,树立抵制不良行为、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此难点方法有:一方面用大量的事实、案例警示学生;另一方面从法律的角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常见的不良行为的特征,并设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结构线索 教材从分析未成年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入手,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远离不良行为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备课人:喻艳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不良行为的认识。 2、不良行为的表现。 3、不良行为的分类。 4、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重点:哪些是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难点:如何杜绝不良行为,怎样与法律渗透。 教学方法:讲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学生早退,迟到是什么行为?出示图片,分析图片的类容 二|、授主题活动 1、出示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2、让学生了解现在中国违法犯罪的记载,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青少年犯罪人数高达15万人数。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数的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3、分析违法和犯罪的内涵,并加以区别。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它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守法义务,超越法定行使权利的界限,对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破坏和侵害。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的根本特征。 犯罪:是指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三|、师生互动交流 1、大家谈: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2、对不良行为进行分类,讲解。 严重不良行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非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全国通用

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 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 2、讨论明确:少年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丽的爸妈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钱让她自己安排两天的生活.王丽:"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学玩,然而在王丽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胁她交出钱来方可放过她,情急之中的王丽,会怎么对付这一场面呢(讨论) 情景二: 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 情景三: 王丽在过往行人的帮助下躲过了坏人的抢劫,找同学玩的心情已经没有了,王丽想到去商场买些东西,可就在买好东西离开商场准备回家时,被几位店员拦住了,说她偷了商场的东西,要搜她随身携带的物品.假如你是王丽,碰到了类似的遭遇,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讨论) 2、看谁机灵 一天早上,在你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胁你交出钱来方可放过你.情急之中的你,会选择怎么对付这一场面呢(讨论) 3、想一想: 电话号码 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 110匪警报告案发地点及险情119火警报告火灾地点及险情120医疗急救报告病人地点及病情122交通事故报警报告事故现场及原因

第九课第二框 杜绝不良行为 教学设计

第九课第二框杜绝不良行为教学设计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宋纪连 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李国珑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新型毒品的危害、吸毒的成因与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新型毒品的危害。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吸食新型毒品如K粉、冰毒等和吸食鸦片、海洛因一样,不仅会成瘾,还可能致命。以冰毒为例,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吸食后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还会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为筹集毒资,走上盗窃、抢劫的犯罪之路。 ②成因。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A.家教──家长对子女娇惯、溺爱、迁就、护短,或家庭不和、家长本身品质低劣,都会让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习惯,造成心灵的阴影。 B.交友──交友不良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很大。交上坏朋友之后他们在交往中相互传播教唆,互相感染,很容易同流合污,在哥们义气支配下结成团伙,进行吸食毒品的违法活动。 C.减压──青少年的身体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身体的发育,特别是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常常令许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躁动不安。另外,青少年时期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无法排遣生理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烦恼,以及诸如家庭破裂,学业失败等压力,毒品就成为青少年自我治疗的“良药”。 D.好奇──通常情况下,青少年吸毒多数是出于好奇心。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吸毒行为受原始“里比多”(人性冲动)的控制和快乐原则的支配,而根本考虑不到吸毒的实际后果。 E.叛逆──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时期,强烈的独立意识,容易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叛逆心理常常以非正常的方式──诸如吸毒、群居等超过社会规范的行为表现出来。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二)杜绝不良行为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第二课时杜绝不良行为(总第2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到全社会都应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懂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传播淫秽音像制品、吸食注射毒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犯罪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教学过程 二、杜绝不良行为 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保护未成年人的重大意义 名言: 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 —马克思 相关链接: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什么时候实行?它包括什么内容? (2)、保护未成年人的的方式和原则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的方式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②原则(四方面) 应当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坚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重大意义 (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 为: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⑤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⑥多次偷窃;⑦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⑧吸食、注射毒品;⑨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及相应的法规条款规定:

①严重不良行为表现: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②严重不良行为表现: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③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④严重不良行为表现: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条: 严厉禁止卖淫、嫖宿暗娼以及介绍或者客留卖淫、嫖宿暗娼,违者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警告、责令具结悔过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现任。 ⑤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多次偷窃。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五)款: 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4)吸食、注射毒品的危害性及处罚 ①危害性:毒品指鸦片、吗啡、海洛因、咖啡因、大麻、杜冷丁等具有麻醉或致幻作用的物品。吸食毒品或注射毒品,会使人有一种虚幻的兴奋感,甚至飘飘欲仙。 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危害,并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即所谓“上瘾”。科学研究表明,因吸食、注射毒品使人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人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抵抗能力。 视频:【谢穷】香港青少年吸毒问题渐严重.flv香港青少年吸毒渐严重 香港全场“抗毒” 例子:云南省某医院一名获取硕士学位的医生,看到毒品上瘾者的痛苦经历,立志要寻找一条为吸毒者戒毒、除毒的有效途径。他尝试自己少量吸毒,然后寻找亲身体验,再确定戒毒途径,但非常不幸,他在试验性吸毒两次后,就吸毒上瘾,自己无法抗拒,无法忍受毒瘾发作时身体内产生的巨大痛苦。数月之后,这位医生在既无法忍受抗拒毒瘾的痛苦,又无法原谅自己对科学的无知的情形下,割腕自杀。在遗书中,他写道:毒品不可沾,即使是头脑冷静、自制力强的科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