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你不知晓的濒危动植物

你不知晓的濒危动植物

前言

当我们拿着手机、用着电脑、上着网,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当我们开着汽车、住着高楼大厦,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时;当我们走进高级酒店,吃着山珍海味,享受天下口福时……可曾想过,由于我们缺乏环保意识,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正有很多动植物从大陆上消失?可曾意识到,我们每天都被环境恶化的坏消息所包围?

还记得2005 年,四头为找食物而游了100 千米的北极熊,最终因饥饿而筋疲力尽,溺死在阿拉斯加北海岸的那则令人心痛的消息吗?由于地球气温不断上升,作为北极熊栖息地的极地冰川正在不断融化。甚至有科学家预言,到本世纪末,海上冰川的不断被侵蚀会导致北极熊的灭绝。而这,只不过是威胁全球濒危动植物生存的原因之一。还有更多的人类的行为已经对很多动植物造成持续的冲击,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似乎不会对自然界产生什么冲击,但是,假如每个人都是这样时,对自然界的冲击将变得巨大而深远。

我们能否寻觅到一条科学的道路,让那些处于濒危的精灵能够更好地生存繁衍?对濒危的动植物的保护究竟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怎样才能通过人们的努力,让一些濒危的物种,数量不断回升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阅读此书,希望青少年读者通过了解书中的那些濒危的动植物,唤醒和加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濒危植物篇

“中国鸽子树” (2)

中华虫草 (3)

人参———“东北三宝”之首 (4)

羽叶点地梅 (5)

香樟 (6)

高山女神 (7)

国宝银杉 (8)

长白松 (9)

连香树 (11)

崖柏 (12)

蒜头果 (13)

冷杉 (15)

油柴 (17)

胡桐 (18)

古老的夏腊梅 (20)

栓皮栎树 (21)

“活化石”———银杏 (22)

四数木 (23)

1

红花楹 (24)

喜树 (25)

华盖木 (26)

天目铁木 (27)

天麻 (28)

珊瑚菜 (29)

吃人的猪笼草 (30)

秃杉 (32)

展翅欲飞的白鹭花 (34)

峨眉含笑 (35)

“光头”罗汉松 (36)

姿态优美的七子花 (37)

“仙草”灵芝 (38)

独叶草 (39)

赤柏松 (40)

羊角槭 (42)

瓣鳞花 (43)

云南大叶石梓 (44)

鹤望兰 (46)

“植物界的老寿星”百岁兰 (47)

香果树 (48)

箭毒树 (50)

2

半日花 (51)

黄山梅 (52)

光叶蕨 (53)

膝柄木 (54)

金花茶 (55)

星叶草 (56)

铁锤兰 (57)

莼菜 (58)

“栋梁之材”楠木 (59)

现存6 株的滇桐 (60)

东方杉 (61)

坡垒 (62)

独一无二的普陀鹅耳枥 (64)

紫椴 (64)

“树中之象”海椰子 (66)

世界上最粗的树———猴面包树 (67)

桫椤 (68)

报春苣苔 (70)

貌似蝴蝶的蝴蝶树 (72)

翠柏 (73)

望天树 (74)

3

濒危动物篇

动物保护概述 (76)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77)

扬子鳄 (79)

中华鲟 (81)

水獭 (83)

抹香鲸 (84)

娃娃鱼 (93)

海豚 (95)

蓝鲸 (101)

大熊猫 (102)

小熊猫 (104)

牦牛 (105)

斑马 (107)

牛羚 (109)

斑羚 (110)

狒狒 (111)

森林大盗———野猪 (112)

梅花鹿 (114)

4

雪域高原的白唇鹿 (115)

猞猁 (116)

美人鱼的原型———儒艮 (117)

穿山甲 (119)

“热带雨林之王”美洲豹 (121)

犀牛 (123)

袋熊 (129)

朱鹮 (135)

丹顶鹤 (136)

白鹳 (138)

野生绿孔雀 (139)

白尾海雕 (140)

花脸齿鹑 (141)

信天翁 (142)

鸳鸯 (144)

雕鸮 (145)

金雕 (147)

犀鸟 (149)

大鸨 (151)

野驴 (153)

金钱豹 (154)

独角犀 (155)

5

黑猩猩 (156)

麋鹿 (163)

马鹿 (165)

驼鹿 (166)

长颈鹿 (167)

东北虎 (168)

华南虎 (170)

亚洲象 (176)

河马 (177)

金丝猴 (184)

长臂猿 (187)

大猩猩 (188)

藏羚羊 (195)

长尾野鸡 (196)

蟒蛇 (197)

濒危植物

###“中国鸽子树”

珙桐是驰名世界的珍贵观赏树木,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花序头状,在花序下面有两枚白色的大苞片,好像一群展翅的白鸽在树上栖息,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称。而且珙桐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残遗种,在研究种子植物系统进化方面也很有科学价值。珙桐为落叶乔木,高达20 余米,胸高直径可达1米,树皮深灰色,常呈薄片状脱落,叶互生,广卵形或近圆形。

珙桐的主要产地

珙桐为我国特产,产于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和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东北部至西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等地。分布较广。繁殖方面可用种子繁殖和插条繁殖,但它的果核坚硬,不易透水,种子有后熟性,故在采种后必须在低温下层积。播种两年后才不整齐地发芽。苗期须搭荫棚。

###中华虫草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它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 ~5000 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棵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作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4 ~ 5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 质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 质量次之。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在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 碳水化合物28.9%, 脂肪约8.4%, 蛋白质约25%, 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 、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由于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资源比较有限。近年来又由于冬虫夏草主产地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资源日趋减少,产量逐年下降。

冬虫夏草的处境

考察队对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区的冬虫夏草主要产区进行了考察,发现冬虫夏草正被人为快速灭绝并且大部分地区冬虫夏草的产量不到25 年前的10%, 原分布

密集区40%地块已经多年未发现生长冬虫夏草。其核心分布地带处于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源头的高寒地带。这是大量不法采挖者滥采乱挖造成的结果。

###人参———“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40 ~50 厘米,轮生掌状复叶。伞形花序单生茎顶,花淡黄绿色。果实扁圆如豆粒,秋天成熟时为红色。根为纺锤形肉质主根及分枝,形似小人。根含多种人参皂甙及少量挥发油。野生的山参,多生长于气温低、光照时间长、土壤肥沃的山坡地带,我国以长白山所产的人参最为著名,野生参生长缓慢,采集困难,现在我国进行人工栽培的人参已弥补了野生参的这一缺憾。

人参的药用

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以“东北三宝”之首驰名中外,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人参有大补元气,治疗久病虚脱之功效,并能健脾益肺、安神增智,是著名的补气强壮药。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古代的山西上党参早已绝灭,目前东北参也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

孩儿参

孩儿参别名童参,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 ~20厘米。块根纺锤形,淡灰黄色。茎细弱,直立,常单生。叶形多变,花期披针形,花后渐增大成卵形或宽卵形,成轮状,两面无毛,叶柄长1 ~10 毫米。花二型,普通花单生茎顶或腋生,萼片5 枚,狭披针形,长约5 毫米,边缘膜质,背面被柔毛;花瓣5 枚,白色,狭矩圆形,长约6毫米;雄蕊10 枚;子房卵形,花柱3 枚;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萼片4 枚,无花瓣。蒴果近球形,含数粒种子;种子肾形,黑褐色,表面具乳头状突起。花期6 ~7 月,果期7 ~8 月。生于山坡草地、林下阴湿处。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以及朝鲜、日本。

###羽叶点地梅

羽叶点地梅,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于高山草甸、山坡草丛中、河滩砂地或山谷阴处。海拔2800 ~4500 米。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葶高3 ~9厘米。叶基生,沿中脉疏被长柔毛,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或具不整齐的疏齿;叶柄疏被长柔毛。伞形花序着生于花葶端;苞片线形,疏被柔毛,花梗长2 ~12 毫米;花萼杯状, 5 裂,裂片三角形,内面被微柔毛;花冠稍短于花萼,白色,坛状,喉部收缩且具环状附属物,冠檐5 裂,裂片长圆形;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管的中上部,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先端钝;子房下位,扁球形,有胚珠数枚;花柱短于子房,宿存;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在中部以下横裂成两半。种子6 ~ 12 枚。花期5 ~ 6 月,果期6 ~ 8 月。单种属。

羽叶点地梅主要分布于甘肃:岷县、临泽、玛曲、夏河;青海:兴海、达日、玛多、泽库、贵德、湟源;四川:松潘、德格、石渠、若尔盖;西藏:比如(曲宗拉)。

###香樟

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亦称“香樟”, 樟科,常绿乔木。叶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

初夏开花,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核果小球形,紫黑色,基部有杯状果托。

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以台湾最多。植株整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又为绿化树、行道树。原产中国南部各省,如台湾,另外越南、日本等亦有分布。樟树亦是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江西省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樟树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庆市,湖南省长沙市,湖

北省鄂州市,四川省绵阳市、自贡市,贵州省贵阳市的市树。另有江西省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

樟树高可达50 米,树龄成百上千岁,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 ~10 厘米,宽3.5 ~ 5.5 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 出脉,近叶基的第1 对或第2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0.5厘米;花期4 ~5月,果期8 ~11 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作为树名。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是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 片,中心部位有9 枚雄蕊,每3 枚排成1 轮。

###高山女神

人们常常用苍劲的青松和冰山上的雪莲来形容不畏强暴的坚强气质。雪莲,这种生长在高寒地带的草本植物的确有不怕冰雪的特性,它在海拔3000 ~4000米的岩石峭壁中,面对着皑皑白雪,仍然倔强地生长,开放出紫红色的花朵。

雪莲在高山严酷的条件下,生长缓慢,至少4 ~5 年后才能开花结果。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因此,保护雪莲资源,无论在科学上或医药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高山上的雪莲

雪莲生于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海拔2400 ~4000 米的高山上。俄罗斯、蒙古也有分布。它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15 ~25厘米,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密集生长,长约14 厘米,叶缘有小齿。雪莲生长的地方位于高山雪线以下,在那里,气候严寒多变,雨雪交加,冷热无常,最高月平均气温才3 ~5℃,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9 ~ -21℃,一年的无霜期只有50 天左右。而且,由于生长期短,它只能在气温较暖时迅速发芽、生叶、开花和结果, 7 月开花, 8 月果熟,生存周期很短,靠保留在地下的根状茎和种子度过寒冷的季节。它的种子很轻,顶端有毛,被风一吹像降落伞一样把种子散布到远处。

###国宝银杉

银杉,是300 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两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

远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时,银杉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都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 万~ 300万年前,地球覆盖着大量冰川,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但欧亚的大陆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就这样被保存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银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由于第四纪冰川的浩劫,许多植物遭到破坏,相继死亡,银杉也濒于绝迹。由于中国南部的低纬度区,地形复杂,阻挡着冰川的袭击,中国的冰川比较零星,大多是山麓冰川,加上河谷地区受到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冰川活动被限制在局部地区,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了一些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它们得以保存下来。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尤其是在其碧绿的线形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每当微风吹拂,便银光闪闪,更加诱人。银杉的美称便由此而来!

###长白松

长白松是常绿乔木,高25 ~32 米,胸径25 ~100 厘米;下部树皮淡黄褐色至暗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片,中上部树皮淡褐黄色到金黄色,裂成薄鳞片状脱长白松落;冬芽卵圆形,有树脂,芽鳞红褐色; 1 年生枝浅褐绿色或淡黄褐色,无毛; 3 年生枝灰褐色。针叶2 针1 束,较粗硬,稍扭曲,微扁,长4 ~ 9厘米,宽1 ~1.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树脂道4 ~ 8 个,边生,稀1 ~2 个中生,基部有宿存的叶鞘。雌球花暗紫红色,幼果淡褐色,有梗,下垂。球果锥状卵圆形,长4 ~5 厘米,直径3 ~ 4.5 厘米,成熟时淡褐灰色;鳞盾多少隆起,鳞脐突起,具短刺;种子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灰褐色至灰黑色,种翅有关节,长1.5 ~2 厘米。

长白松又名美人松是长白山特产树种。自然生长的美人松,主要分布于针阔混交林中,在长白山二道白河两岸的条形地带至火山锥体附近,有少量分布,因而显得更加珍贵,备受人们的珍爱和保护。美人松虽说天姿国色,形态脱俗超群,但却丝毫没有“美人”那种弱不禁风的娇气,在火山灰形成的瘠薄土地上,它能茁壮成长,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有人把它的后代迁移到吉林省西部轻度盐碱地带,开始人们还担心它适应不了那里的严酷环境,结果却出人意料,它在那里扎根落户,已顺利地度过了数个春秋。

长白松是欧洲赤松分布最东的一个地理变种,仅分布于长白山北坡,对研究松属地理分布,种的变异与演化有一定的意义。是该地区针叶树中较好的造林树种,树态美观,又适作城市绿化树。渐危种。由于未严加保护,在二道白河沿岸野生的小片纯林,逐年遭到破坏,分布区日益减少。

长白松分布区的气候温凉,湿度大,积雪时间长。年平均温度4.4℃, 1 月份平均温度-15 ~-18℃, 7 月份平均温度20 ~ 22℃,极端最高温37.5℃,极端最低温-40℃左右;年降水量600 ~ 1340 毫米,相对湿度70% 以上,无霜期90 ~100 天。土壤为发育在火山灰土上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及山地棕色针叶森林土,二氧化硅粉末含量大,腐殖质含量少,保水性能低而透水性能强, pH 为4.7 ~6.2.长白松为阳性树种,根系深长,可耐一定干旱,在海拔较低的地带常组成小块纯林,在海拔1300 米以上常与红松、红皮云杉、长白鱼鳞云杉、臭冷杉、黄花落叶松等树种组成混交林。花期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球果翌年8 月中旬成熟,结实间隔期3 ~5 年。

美人松的真正名字应该叫长白赤松。

原来,这种松树在长白山发现得比较晚,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松树里哪个家庭的成员。为了弄清它的身世,植物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动了不少脑筋,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后来,经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郑万钧教授鉴定,认为它是欧洲赤松的一个变种,并且定名为“长白赤松”, 至此,这场争论才宣告结束。“美人松”是人们对它的一种爱称。

美人松不仅是闻名遐迩的观赏树木,而且是优良的建筑用材,材质好,易加工,耐腐蚀,不扭不裂。它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药用植物,花粉、茎干皆可入药。美人松分布地域狭窄,数量不多,现已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所以我们现在对它应大力保护,让它茁壮成长。

###连香树

连香树在我国零星分布于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落叶乔木,高达20 ~ 40米,胸径达1 米;树皮灰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无毛,有长枝和距状短枝,短枝在长枝上对生;无顶芽,侧芽卵圆形,芽鳞2 片。叶在长枝上对生,在短枝上单生,近圆形或宽卵形,长4 ~ 7 厘米,宽3.5 ~ 6 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心形、圆形或宽

楔形,边缘具圆钝锯齿,齿端具腺体,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具5 ~7 条掌状脉;叶柄长1 ~ 2.5 厘米。花雌雄异株,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腋生;每花有1 苞片,花萼4 裂,膜质,无花瓣;雄花常4 朵簇生,近无梗,雄蕊15 ~ 20 枚,花丝纤细,花药红色, 2 室,纵裂;雌花具梗,心皮2 ~6 片,分离,胚珠多数,排成2 列。蓇葖果2 ~ 6 枚,长8 ~ 18 毫米,直径2 ~3 毫米,微弯曲,熟时紫褐色,上部碌状,花柱宿存;种子卵圆形,顶端有长圆形透明翅。

由于结实率低,幼苗易受暴雨、病虫等危害,故天然更新极困难,林下幼树极少。加之近年来乱砍、乱伐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连香树分布区逐渐缩小,日益萎缩,成片植株更为罕见。如不及时保护,连香树资源要陷入灭绝的境地。目前已有不少植物园引种栽培连香树。

连香树星散分布于皖、浙、赣、鄂、川、陕、甘、豫及晋东南地区,数量不多。不耐阴,喜湿,多生于海拔400 ~ 2700 米的向阳山谷、沟旁低湿地或杂木林中。中性、酸性土壤中都能生长。分布区气候冬寒夏凉,多数地区雨水较多,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0 ~ 20℃,年降水量50 ~ 2000 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冬芽3 月初萌动, 10 月中旬后叶开始变色, 11 月中旬落叶。花期4 ~ 5月,果熟期9 ~10 月。

###崖柏

我国特有的“国宝”植物崖柏已被宣布消失了100 多年,崖柏生长于700 ~2100 米的山上,是世界“活化石”物种之一,生长速度极慢,一年才长0.01 毫米,是稀有植物。1892 年法国传教士在重庆市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此后100 多年,尽管人们多次找寻,不仅没发现活的植株,就连标本和文字也再没有新的纪录。1998 年,作为中国特有植物之一,崖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植物纪录,被宣告灭绝。1999 年,崖柏在中国又被零星发现。崖柏属于柏科,崖柏属,原产北美和东亚,可供观赏及生产用材和树脂。与罗汉柏近缘。崖柏为乔木或灌木,常成金字塔状,具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 行细小的鳞片状叶。幼叶较长呈针状,在某些种可与成熟叶并存。雌雄同株异枝,球花生于枝端,雄球花圆形,淡红或淡黄色;雌球花很小,绿色或带紫色。成熟球果单生,卵形或长圆形,长8 ~16 厘米,有4 ~6对(或3 对,多至10 对)薄而易弯的鳞片,顶端成厚脊或突起。崖柏属于阳性树,稍耐阴,耐瘠薄干燥土壤,忌积水,喜空气湿润和钙质土壤,不耐酸性土和盐土;要求气温适中,超过32℃生长停滞,在-10℃低温下持续10 天即受冻害。

###蒜头果

蒜头果属常绿乔木,高达20 米,胸径可达40 厘米;树皮浅黄色或灰褐色,稍纵裂,小枝棕褐色至暗褐色,有不明显纵纹,具长圆形或圆形皮孔;芽裸露,初时有灰棕色绒毛,后渐脱落。叶互生,薄革质或厚纸质,长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 ~15 厘米,宽2.5 ~ 6 厘米,先端急尖、短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两侧稍不对称,边缘略背卷,叶两面初时有微柔毛,后脱落;中脉在上面凹下,背面突起,侧脉每边3 ~5 条,在上面稍明显,背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叶柄半圆筒形,长1 ~ 2 厘米,基部具关节。花10 ~ 15 朵,排成伞形花序状、复伞形花序状或短总状花序状的蝎尾状聚伞花序,花序长2 ~3 厘米,花梗细,长0.5 ~0.7厘米,总花梗长1 ~2.5 厘米;花萼筒小,上端具4 ~5 裂齿,裂齿三角状卵形,长约1 毫米;花瓣4 ~ 5 枚,宽卵形,长约3毫米,外面有微毛,内面下部有棉毛,先端尖,内曲;雄蕊2 轮, 8 ~ 10 枚,其中4 枚与花瓣对生,另4 枚与花瓣互生;子房上位,长圆锥形,长约1 毫米,初时有微柔毛,花柱单一,顶端微二裂。核果扁球形或近梨形,直径3 ~4.5 厘米;种子1 枚,球形或扁球形,直径约1.8 厘米。花期4 ~ 9 月,果期5 ~10 月。

蒜头果一般生长在石灰岩石山或土山。分布区地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在低平地带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20.9 ~22.1℃, 1 月平均气温12 ~ 14℃, 7 月平均气温27.2 ~28.1℃,极端最低气温-1 ~ -3℃;在山原上(如云南广南)年平均温16.4℃, 1 月平均气温8.3℃,每年都出现零下低温,极值低达-5.2℃,年降水量840 ~1686 毫米,干湿季交替鲜明。为中性、浅根性树种,幼树期喜阴,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喜光。多生于石灰岩石山的下坡,喜肥沃较湿润的中性至微碱性石灰岩土。主要伴生树种,在北部有黄连木、青冈;在南部有蚬木、岩樟等。

蒜头果为单种属植物,形态解剖特征既有原始性状,又有较进化特征,对于研究铁青树科的分类系统有一定意义。种仁油脂可作为合成麝香酮(mus鄄cone)的理想原料。为桂西和滇东南石山绿化树种。

目前,龙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其他产区也应保护母树,严禁乱砍滥伐。有些林场,宜将蒜头果列为造林树种,积极采种育苗,推广种植。

###冷杉

冷杉是松科的一属,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枝条轮生;小枝对生,基部有宿存的芽鳞,叶脱落后枝上留有近圆形的叶痕;冬芽常具树脂,枝顶芽三个排成一平面。叶、芽鳞、雄蕊、苞鳞、珠鳞和种鳞均螺旋状排列。叶辐射伸展或基部扭转排成彼此重叠的两列,或小枝下面的叶成两列,上面的叶斜展,直伸或向后反曲,叶线形,扁平,先端尖、钝、凹缺或二裂,叶柄极短,柄端微膨大呈吸盘状;叶内具2 个(稀4 ~12 个)树脂道,位于维管束鞘两侧(中生),或靠近下面两端的皮下层细胞(边生)。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去年生枝的叶腋,雄球花穗状圆柱形,雄蕊多数,花药2 枚,药室横裂,花粉有气囊;雌球花直立,短圆柱形,苞鳞大于珠鳞,珠鳞的腹面基部有2 枚倒生胚珠。球果当年成熟,直立,椭圆状圆柱形或短圆柱形,生于高海拔处的常呈黑色、紫黑色或蓝黑色,生于海拔较低和低纬度地区的初为绿色,成熟后变为黄褐色、褐色或红褐色;种鳞木质,排列紧密,常为扇状四边形或肾形;苞鳞较种鳞短,或长于种鳞而明显外露;种子具宽大的膜质种翅,种皮有树脂囊,种翅稍短于种鳞,下端边缘包卷种子。球果成熟干燥后,种鳞与种子一同从宿存的中轴上脱落。

在遂川县靠近湘赣边界的戴家埔乡南面一片海拔1850 米的山区次原始森林中,发现了非常珍稀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冷杉”群落。资源冷杉因在广西资源县发现而得名,在全国的分布区域很小,是一种稀有的植物。

此次在一块面积约为15 亩的森林里,一共发现了12 株资源冷杉,有3 株的胸径超过了30 厘米,其中最大的1 株胸径达48 厘米,高约10 米,树冠幅直径达8 米。该物种对植物的演变以及古地理、古生态和第四纪冰川气候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属常绿乔木,具平展、轮生的枝条,高17 米,胸径达80 厘米;树皮灰黄色,不规则块状开裂;小枝对生, 1 年生枝淡黄色或灰黄色,无毛或凹槽中有疏毛;冬芽卵圆形,有树脂,芽鳞淡黄褐色,宿存。叶螺旋状排列,在小枝上面辐射伸展或不规则两列,中央的叶较短,小枝下面的叶梳状,线形,长1 ~4.2 厘米,宽2.5 ~ 3.5 毫米,先端有凹下,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树脂道2 条,边生或近边生。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去年生枝叶腋;雄球花下垂;雌球花直立,有多数螺旋状排列的球鳞与苞鳞,苞鳞大,每一珠鳞的腹面基部有2 枚胚珠。球果直立,圆柱形,有短梗,长7 ~ 12 厘米,直径3.5 ~ 4 厘米,成熟时淡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扇状四边形,长1.8 ~ 2.5 厘米,宽2.5 ~ 3 厘米;苞鳞窄,长1.6 ~2.3 厘米,中部收缩,上部圆,宽7 ~8 毫米,先端露出,反曲,具突起的短刺状;成熟后种鳞、苞鳞从宿存的中轴上脱落;种子倒三角

形,长约1 厘米,具宽阔的膜质种翅,种翅倒三角形,长1.6 ~ 2.2 厘米,宽9 ~12 毫米。

百山祖冷杉为现状濒危物种。近年来百山祖冷杉系在我国东部及中亚热带首次发现的冷杉属植物。由于当地群众有烧垦的习惯,自然植被多被烧毁,分布范围狭窄。加上本种开花结实的周期长,天然更新能力弱。目前自然分布的仅存5 株,其中1 株衰弱, 1 株生长不良。

百山祖冷杉,属松科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

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残存至今的冷杉属植物。1987 年,国际物种生存保护委员会将百山祖冷杉公布为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 个濒危物种之一。

###油柴

四合木(别名油柴、四翅),蒺藜科,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里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一般高30 ~50 厘米,多分枝,叶子圆润、绿色欲滴,根节上生有白色的毛根,有光泽或柔毛,叶片毛茸茸、圆乎乎,像它这样“熊猫般可爱”的长相在荒原上可算得上是植物中的“美人”了。1 ~2 年生枝灰黄色或黄褐色,密被白色丁字毛。偶数羽状复叶,在长枝上对生,在短枝上簇生;小叶2, 无柄,着生在极短的叶轴上,肉质,倒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具毛,长3 ~ 8 毫米,先端具突尖,基部楔形,全缘;托叶膜质。花两性,单生叶腋或1 ~2 朵生于短枝上;萼片4 枚,长圆形,长约3 毫米,被丁字毛,宿存;花瓣4 枚,白色或淡黄白色,倒卵形,长约4 毫米,基部具爪;雄蕊8 枚, 2 输排列,外轮4 枚较短,内轮4 枚较长,花丝基部有膜质附属物;具花盘;心皮4 片,子房4 深裂,被毛,花柱单一,丝状,着生于4深裂子房的基部。蒴果4 深裂,每裂瓣微弯曲,长5 ~ 7 毫米,宽2 ~ 3 毫米,内具1 粒种子,熟时黄色;种子无胚乳。

其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世界范围内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内蒙古一级保护植物。它的分布区甚小,由中国内蒙古杭锦旗西部至乌海市黄河两岸到宁夏石嘴山一带,以及贺兰山北部低山。为该区特有种。

四合木为一种较低矮、强烈分枝的小灌木。木质坚硬而脆,生长21 年的枝条其半径只有4.4 毫米。因它很耐烧,群众称它为“油柴”.叶为肉质,丰富,同枝条一起构成较紧密的株丛。4 月萌发, 6 月开花, 7 ~8 月结果, 9 月种子成熟, 9 月末果落,叶始变黄。四合木为一种强旱生植物,只生于草原化荒漠区。

从它的极狭小的分布区看,区内温度条件均高于其周围地区,分布区内逸10℃活动积温均在3000℃以上,接近于暖温型气候,而分布区周围则是中温气候。

说明四合木在其进化过程中,除适应了冬季的严寒外,又保留了它的古地中海南岸热带成分孑遗种的趋温特性。它常生长于多石和多碎石的漠钙土上,生境的土壤干燥、瘠薄,据一个土样分析, 0 ~ 24 厘米土层中有机质含量只有0.34%左右。四合木是中国阿拉善草原化荒漠植被的建群种之一,也作为优势种或伴生种出现。四合木的开花期为每年的5 ~6月, 7 ~9月结出果实,从而实现种群的繁殖与更新。

###胡桐

胡桐又称胡杨、异叶杨。杨柳科杨属中的一种。胡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在6000 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古地中海沿岸地区陆续出现,成为山地河谷小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四纪早、中期,胡杨逐渐演变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树种。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目前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则在轮台县境内。

###珍贵的胡杨林

胡杨属杨柳科落叶乔木。高8 ~ 30 米,树皮龟裂,嫩枝有毛。叶变异大,幼树或萌条上,窄长如柳叶, 10 ~ 15 厘米,多全缘;在老树枝上,呈广卵形、菱形或心形,长6 ~10 厘米,叶缘有粗齿。4 月开花,雄花序长1.5 ~2.5 厘米,雄蕊23 ~27个;雌花序长3 ~ 5 厘米,柱头6 裂,紫红色;果穗长6 ~ 10 厘米。

蒴果长椭圆形,长1.5 厘米, 2 瓣裂,有短柄。胡杨耐旱,耐高温,也较耐寒;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由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 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胡杨对改造沙漠、防止风沙侵蚀以及改良小气候均有重要作用。被列为国家重点三级保护植物。

胡杨的药用价值

胡杨多生于水源附近和地下水位较高的荒漠。为西北河流两岸或靠近水源地的重要绿化造林树种。胡杨以树脂“胡桐泪”入药。在春天用刀将树皮割开,接取汁液,或在树皮裂开处,及树干基部土中,取其自然流出的树脂,此树脂有清热解毒、制酸止痛的功效。 ###古老的夏腊梅

夏腊梅,叶灌木,高1 ~3 米;大枝二歧状,小枝对生,嫩枝黄绿色, 2 年生枝灰褐色;冬芽为叶柄基部所包被。叶对生,膜质,宽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13 ~29 厘米,宽8 ~16 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近耳形,边缘具不整齐微锯齿或近全缘;叶柄长1.2 ~ 1.8 厘米。花单生嫩枝顶端,直径4.5 ~ 7厘米,无香气;花被片螺旋状着生, 2 型,外轮花被片常为14 枚,倒卵状短圆形或倒卵状匙形,长1.4 ~ 3.6 厘米,宽1.2 ~ 2.6 厘米,不等长,白色,边淡紫红色,内轮花被片9 ~12 枚,椭圆形,长1.1 ~1.7 厘米,宽0.9 ~1.3 厘米,肉质,半透明,中部较厚,向内卷曲,上部淡黄色,下部带白色,腹面基部具淡紫红色细斑点;雄蕊18 ~19 枚,花丝极短;心皮11 ~12 枚,花柱丝状,子房生于凹陷的花托内。聚合果托钟形或近顶端微收缩,长3 ~ 4 厘米,径1.5 ~ 3厘米;瘦果扁平或有棱,椭圆形,长1.2 ~1.5厘米,直径0.7 厘米,褐色。

夏腊梅由中国郑万均和章绍尧两位先生于1964 年命名并发表。它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原产于浙江西北部昌化和天台等地,分布在海拔600 ~800 米的溪谷和山坡林间。中国武汉、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均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1978 年以来引种到美国、荷兰、英国,已经正常开花结果。夏腊梅于20 世纪60 年代初被发现,分布区狭窄,仅见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局部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由于森林砍伐,生境渐趋恶化,面积日益缩小;虽然天然更新较易,但随时有被砍割当做薪柴的危险。因此必须加强保护,以免陷入濒危状态。

###栓皮栎树

俗话说:“人怕打脸,树怕扒皮。”虽然在世界上不怕打脸的人不曾听说有过,但不怕扒皮的树倒确确实实存在。

树皮可是个大家族,有多少种树就有多少样的树皮。树皮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薄,有的厚,有红色,也有白色……真可谓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树皮有长在树外面的那层表皮,有长在外表皮和木质中间的韧皮。外表皮像“忠诚的卫士”, 终日顶风冒雨,遮挡烈日霜雪,护卫着树的全身,保证树体内韧皮部上下运输线的畅通无阻。如果树皮遭到破坏,就会使运输线受阻,造成根部得不到营养而“饿死”, 树上的树叶得不到水分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慢慢枯萎。可见,“树怕扒皮”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然而,树中也有在扒皮之后,仍能死里逃生的“硬汉子”.栓皮栎树就是一个例子。栓皮栎树在一生中(寿命为100 ~150 年),虽要经过几次扒皮,却不会“伤筋动骨”, 而且仍然生命不息,健壮地成长。这其中的奥秘在于栓皮栎树的皮下长有一层栓皮的“形成层”, 它可以向内分生出少量活细胞,称为“栓内层”, 向外侧分生出大量的栓皮细胞,称为“软木”.随着树木的生长,栓皮也逐年加厚,五六年就可以扒一次皮(“处女皮”要等20 岁以后才能剥去)。但在扒皮时要注意留下有生命的栓皮“形成层”, 只要它不受伤害,就仍然可以照常输送水分和营养,栓皮栎树也就能死里逃生。

栓皮栎树皮———软木,看上去很像鳄鱼皮,它的用处可大了。用于生活上可作桶盖、瓶塞等。用于工业、交通、国防建设方面,它是物品冷藏中最佳的隔热材料;它又是物理、化学试验中良好的保温材料;还是汽车汽缸中优良的密封材料。在“自然美”成为高雅时尚的今天,软木又在建筑装饰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科学家对树木“形成层”的研究,正在应用于对杜仲、黄柏、厚朴等制作中药材的树木的取皮上,从而告别了过去那种“杀鸡取蛋”“砍树取药”的笨办法。如果这方面的研究能应用于更多的树种,人们的生活中将会有更加丰富的树皮制品。

###“活化石”———银杏

银杏又名白果,因为商店出售的银杏是白色的,故有此名,事实上,银杏成熟时的外种皮呈黄色或橙黄色,肉质厚,去掉外种皮才是白色的第二层种皮。

银杏是裸子植物,为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可达40 米,胸径可达4 米,老树的树皮粗糙,呈灰褐色,有深的纵裂纹。叶的顶端有波状缺刻或浅裂,有长叶柄。

银杏生长较慢,植后20 年左右才开始开花结实,一般认为祖父种的树要到孙子那一代才能收获种子,故又有“公孙树”之称。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残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它在中生代很繁盛,分布全球,至第四纪冰期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银杏已经绝迹,只在中国保存下来,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四数木

四数木,落叶大乔木,高25 ~45 米,枝下高20 ~35 米,胸径60 ~120 厘米,具明显而巨大的板状根;树皮粗糙,灰白色;着花的小枝粗壮,上面叶痕明显突起。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0 ~26 厘米,宽9 ~ 20厘米,纸质,先端短,尾尖至近渐尖,基部微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幼叶兼有角状齿裂,两面有稀疏短柔毛,下面脉上的毛较多;叶柄长3 ~ 20 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 4 基数,无花瓣,开于叶前;雄花序圆锥状,长10 ~ 20 厘米;雌花序通常穗状,长8 ~20 厘米,着生清真小枝近顶部。蒴果球形或卵球形,坛状,膜质,长4 ~5 毫米,成熟时黄褐色,外面具8 ~ 10 脉,在顶端于花柱间开裂;种子细小,多数,微扁,长0.5 毫米以下。

四数木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低温2℃,全年中干(11 月至次年4 月)、湿(5 ~10 月)季交替分明,干季有雾,大气湿度可以补偿水分的不足,年降水量1200 ~1500 毫米。产地的基质为二叠纪石灰岩,具喀斯特地貌,林下岩石裸露,尖利的石牙一般高出0.5 ~1.0 米,形成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特殊景观。土壤仅见于岩缝石隙间,为多腐殖质的褐色石灰土或黑色石灰土,pH 值6.8 ~7.5.四数木的根系穿插伸延面积较大,能更多地摄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树冠明显突出于主林层之上。伴生乔木有多花嘉榄、油朴、轮叶戟、绒毛紫薇等。3 月上旬开始抽出花序, 4 月上旬至中旬为盛花期, 5 月上旬至中旬为果熟期,同时开始萌芽展叶, 11 月中旬开始落叶。种子极多,但发育成熟者少。虽然天然繁殖能力差,但是一旦种子萌发,生长极为迅速。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景洪、勐腊、金平,西南部耿马和西部盈江等地,散生于海拔500 ~700 (1000)米的石灰岩山地雨林,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红花楹

红花楹又名凤凰木,原产马达加斯加和热带非洲,为美丽的观赏树木,现在广泛栽培于全世界的热带地区。花期5 月间,开花时满树红花,火红似锦。

凤凰木生长迅速,树冠广阔,枝叶茂密,小叶长椭圆形,长约8 毫米。它的花大而美丽,鲜红色,直径7 ~10 厘米。

美丽的观赏树木

凤凰木的果为荚果,长带状,长达50 厘米,宽约5 厘米,厚而且硬,成熟时深褐色,里面有黑褐色的种子。凤凰木开花时花多且大,满树红花,成片鲜红,像这样美丽的观赏树木,实不多见。但花无香味,秋冬季落叶满地,叶片细小,不易扫除,木材不坚实,是其缺点。虽然如此,但它生长迅速,繁殖容易,花色鲜红艳丽,为奇特的观赏树木,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可用种子繁殖。

###喜树

喜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 余米,树干端直,枝条伸展,树皮灰色或浅灰色,有稀疏圆形或卵形皮孔。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 ~26厘米,宽6 ~ 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亮绿色,嫩时叶脉上被短柔毛,其后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稀疏短柔毛,侧脉显著, 10 ~ 12 对,弧形平行,全缘,叶柄带红色,长1.5 ~ 3厘米,嫩时被柔毛,其后无毛。头状花序近于球形,顶生或腋生,顶生的花序具雌花,腋生的花序具雄花,总花梗长4 ~ 6 厘米;花杂性,同株,苞片3 枚,三角状卵形;花萼杯状, 5 浅裂,裂片齿状;花瓣5枚,淡绿色,长圆形或长圆卵形,长2 毫米,早落;花盘显著,微裂;雄蕊10枚,外轮5 枚,较长,常伸出花冠外,内轮5 枚较短,花丝细长,无毛,花药4室;子房在两性花中发育良好,下位,花柱无毛,长4 毫米,顶端分2 支。翅果长圆形,长2 ~2.5厘米,顶端具宿存的花盘,两侧具窄翅,着生于近球形的头状果序上。

花期7 月,果熟期11 月。暖地速生树种。喜光,不耐严寒干燥。需土层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地种植,生长痩长,发育不良。深根性,萌芽率强。较耐水湿,在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石灰岩风化土及冲积土生长良好。

庭荫树、行道树,主干通直,树冠宽展,本种生长迅速,为优良的庭园树和行道树,可作为绿化城市和庭园的优良树种。

###华盖木

华盖木现仅存6 株,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盖木为单型属,仅1 个,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华盖木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 米,胸径达1.2 米,全株各部无毛;树皮灰白色;当年生枝绿色。叶革质,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 ~26厘米,宽5 ~ 8 厘米,先端急尖,尖头钝,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侧脉13 ~16对;叶柄长1.5 ~2 厘米,无托叶痕。花芳香,花被片肉质, 9 ~ 11 枚,外轮3片长圆形,外面深红色,内面白色,长8 ~ 10 厘米,内2 轮白色,渐狭小,基部具爪;雄蕊约65 枚,花药内向纵裂;雌蕊群长卵圆形,具短柄,心皮13 ~16枚,每心皮具胚珠3 ~5 枚。聚合果倒卵圆形或椭圆形,长5 ~ 8.5 厘米,直径3.5 ~6.5 厘米,具稀疏皮孔;蓇葖厚木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圆形,长2.5 ~5 厘米,顶端浅裂;种子每蓇葖内1 ~3 粒,外种皮红色。

华盖木生长于山坡上部、向阳的沟谷、潮湿山地上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产地夏季温暖,冬无严寒,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 ~18℃,年降雨量1200 ~ 1800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 以上,最高达90%; 雾期长,年平均霜期只有8.6 天。土壤为砂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呈酸性反应, pH 值4.8 ~5.7.

地被物和枯枝落叶腐殖质层深厚达10 ~20 厘米,有机质可达20%以上。华盖木为上层乔木,树冠宽广,根系发达,有板根。

华盖木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木兰科亚科顶生花木兰族中的原始类群,对木兰科分类系统和古植物学区系等研究有学术价值。树干挺拔通直,木材结构细致,有丝绢般的光泽,耐腐、抗虫,是滇东南珍稀的用材树种。花色艳丽而芳香,可选为庭园观赏树种。

###天目铁木

天目铁木现仅存5 株,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因其所处地归当地农村集体所有,生境受人为干扰频繁,处境危险。

天目铁木属落叶乔木,高21 米,胸径达1 米;树皮深褐色,纵裂;一年生小枝灰褐色,具浅色皮孔,有毛。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5 ~ 10厘米,宽2.5 ~4 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叶缘具不规则的锐齿,下面疏被硬毛至几无毛,脉上除短硬毛外间或有短柔毛,侧脉13 ~16对;叶柄长2 ~6 毫米,密生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多3 个簇生,长6 ~ 11 厘米;雌花序单生,直立,长1.8 ~ 2.5 厘米,有花7 ~ 12 枚,果多数,聚生成稀疏的总状,果序长3.5 厘米,总梗长1.5 ~ 2 厘米,密披短硬毛;果苞膜质,囊状,长倒卵状,长2 ~2.5 厘米,最宽处直径7 ~8 毫米,顶端圆,具短尖,基部缢缩成柄状,上部无毛,基部具长硬毛,网脉显著。小坚果红褐色,有细纵肋。

分布于山麓林缘或林旁。分布区平均气温约15℃, 1 月平均气温3.3℃, 7月平均气温28℃,全年降水量1471 毫米, 6 月降水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土壤为红壤,pH 值4.7 ~5.3.伴生植物主要有马尾松、青冈、苦槠、黄檀、大叶胡枝子等。雄花序7 月显露至翌年4 月开放;雌花序随当年生枝伸展而出, 4 月中旬叶全展, 9 月中旬果熟,11 月中旬落叶。

天目铁木不仅是我国特有种,而且是该属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唯一种类。对研究植物区系和铁木属系统分类,以及保存物种等,均具有一定意义。

###天麻

天麻属兰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块茎横生,肥厚肉质,长椭圆形,表面有均匀的环节。茎直立,黄褐色,节上具有鞘状鳞片。6 ~ 7 月开花,为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褐色,结倒卵状长圆形蒴果。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南、华东等地。

天麻的生态特点

天麻的生态与众不同。初夏,由地下块茎顶部抽生出直立的地上茎,很像一支出土的箭,所以在《神农本草》中称为“赤箭”.天麻无根无叶,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也不能吸收水、无机盐。那么,它是怎样生存的呢?原来,在阴湿的杂木林下,寄生着一种真菌,它的菌盖呈蜜黄色,在菌柄上有个环,名叫“蜜环菌”.当它的菌丝体遇到天麻的地下块茎时,就会全面包裹天麻块茎并伸入其中,天麻的组织细胞会分泌溶菌液,靠消化蜜环菌的菌丝来营养自身。所以,天麻是一种靠密环菌生存的腐生植物。

天麻的药用

天麻原名赤箭,始载《本经》,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赤箭”.别名明天麻。可见我国很早就将天麻用于药用了。天麻的块茎内含香草醇、甙类和微量生物碱。药用有通络止痛、息风镇痉的作用。用以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及小儿惊风等。

###珊瑚菜

珊瑚菜是渐危物种,多年生草本,高5 ~ 25 厘米。主根细长,圆柱形,长可达70 多厘米。基生叶具柄,叶柄长约10 厘米,基部宽鞘状;叶片轮廓呈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长5 ~ 12 厘米,三出式分裂或之回羽状分裂,裂片质厚,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 ~ 5 厘米,宽1 ~3厘米,先端圆钝或渐尖,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光泽。复伞形花序顶生,总梗长4 ~ 10 厘米,密生白色或灰褐色绒毛;无总苞;伞辐10 ~14 厘米,不等长;小总苞片8 ~12 枚,线状披针形;花白色;萼齿5 枚,细小;花瓣5 枚,卵状披针形,先端内折;雄蕊5 枚,与花瓣互生,花药带紫褐色;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短。双悬果圆球形或椭圆形,果棱木质化,翅状,有棕色毛。其根入药,为中药材。生于我国沿海地区,尤以海滨沙滩上分布甚广。近年来,随着城市和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用沙,因而生长珊瑚菜的沙滩常被挖掘,生境遭到破坏,影响繁殖生长,加上药农连年挖根,因此,资源逐渐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窄。

珊瑚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气温的要求不同,种子萌发必须通过低温阶段,营养生长期内在温和的气温条件下发育较快。气温过高,植株会出现短期休眠。高温季节一过,休眠即解除。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的气温。冬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根部能露地越冬。

珊瑚菜广泛用作镇咳祛痰药,并可食用,经济价值较高,对于海岸固沙和盐碱土的改良也极为重要。在分类学上,有些学者,曾把本种产于北美地区的单独成立一种或把它作为地理亚种。对研究伞形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种群起源,以及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均有一定意义。

###吃人的猪笼草

人们都知道,凶猛的动物往往具备吃人的本性,譬如狼、老虎等。可是你听说过植物“吃人”的说法吗?这听起来似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然而在许多报刊上又确实有许多关于吃人植物的报道。目击者叙述得活灵活现,让人似乎身临其境。

地球上真的有吃人植物吗?它们是什么样子?是像动物那样突然张开血盆大口还是另有招数?它们又在哪儿?

1979 年,毕生致力于研究食肉植物的英国权威艾得里安·斯莱克在他的专著《食肉植物》里写道: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发现有关吃人植物的正式记载和报道,就连著名的植物学巨著———德国的恩格勒主编的《植物自然学科志》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吃人树的描写。

与此同时,曾经走遍了南洋群岛的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在他的《马来群岛游记》中,记述了许许多多罕见的南洋热带植物,却从未提到过吃人植物。这些无异于泼了一盆冷水,使得人们津津乐道的吃人树在突然之间降了温。于是,绝大多数植物学家一致认为,世界上也许并不存在这类奇特的植物。

难道所有关于吃人树的报道都是捕风捉影?艾得里安·斯莱克和其他一些学者在仔细分析后认为,吃人树的说法或许是人们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产生的;要么,就是根据某些未经核实的传说以讹传讹。

在《食肉植物》一书中,艾得里安·斯莱克指出:地球上确确实实存在着一类行为独特的食肉植物(亦称食虫植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国,共有500 多种。其中包括瓶子草、猪笼草、茅蒿菜和捕捉水下昆虫的狸藻等。这些植物的叶子很奇特,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有的叶子上甚至长满腺毛,能分泌出各种酶来消化虫体。它们大多生长在经常被雨水冲洗和缺少矿物质的地带。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呈酸性,缺乏氮素养料,因此植物的根部吸收作用不大,以致逐渐退化。为了获得氮素营养,满足生存的需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演变出一种能吃动物的特性。

猪笼草是著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

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小叶笼,叶笼小瓶状,瓶口边缘厚,上有上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雌雄异株,总状花序。常见同属种类有瓶状猪笼草,叶笼短,黄绿色;二距猪笼草,叶披针形,笼面深绿色;绯红猪笼草,笼面黄绿色,具褐红色斑条;库氏猪笼草,叶笼短,黄绿色,具红褐色斑条;中间猪笼草,笼面绿色,具淡紫红斑点;劳氏猪笼草,笼面黄绿色,具褐色斑点;奇异猪笼草,笼面黄绿色,叶笼上口具红晕;拉弗尔斯猪笼草,笼面黄绿色,具淡紫褐色斑点;大猪笼草,叶笼大,长30 厘米,笼面红褐色,具绿色条纹;血红猪笼草,笼面淡红色;狭叶猪笼草,笼面褐色绿,具红色斑点,叶笼长15 ~18 厘米,宽3 ~4厘米;华丽猪笼草,笼面黄绿色,具深红色条纹斑;长柔猪笼草,笼面红褐色。

植物能捕食动物昆虫,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除茅蒿菜以外,猪笼草科植物是另一类具有捕食昆虫能力的草本植物。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 种,中国广东地区仅产一种。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猪笼草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瓶状体开口边缘和瓶盖复面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瓶口光滑,待昆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秃杉

秃杉是分布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种常绿乔木,高约40 米,胸径达2米,树皮淡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长条形,树冠成锥形,大枝平展或下垂,小枝下垂,大树之叶棱状钻形,排列紧密,长2 ~ 5 毫米,两侧宽1 ~ 1.5 毫米,直或上端微弯,先端尖或钝,幼树及萌芽枝之叶钻形,两侧扁平,直伸或稍向内弯曲,先端锐尖。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2 ~7 个簇生于小枝顶端,雌球花单生于枝顶,无苞鳞。球果圆柱形或长椭圆形,长1.5 ~ 2.5 厘米,直径约1 厘米,熟时褐色,种鳞12 ~39 枚,中部种鳞宽倒三角形,长约7 毫米,每发育种鳞具2 粒种子,种子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两侧边缘具翅,种子连翘长4 ~7 毫米,宽3 ~4 毫米。

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树皮淡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长条形,树冠成锥形,为我国台湾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

秃杉的分布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热冬凉,雨量充沛,雨日及云雾较多,光照较少,相对湿度较大。据雷公山气候资料,年均气温14.3℃, 7 月份均温23.5℃,1 月份均温3.6℃,逸10℃有效积温4110℃,逸10℃天数197 天,凝冻约20 天,年降雨量为1400 毫米以上,雨量集中在4 ~ 9 月, 10 ~ 3 月较少,约300 毫米。

秃杉的主要分布区雷公山地质构造为江南古陆雪烽台凸,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由于雷公山台块上升,流水侵蚀,深切割的沟谷纵横交错,形成以高中山、中山为主,低山局部出现的地貌特征,基岩为前震旦纪板溪群变质岩系,以浅变质岩为主。土壤为山地黄壤类,酸性,pH 值4.0 ~5.3, 质地为壤土,土层较深厚。

秃杉寿命长,生长迅速,主干发达,浅根性,侧根和须根发达,多集中于80 厘米的土层中,幼树梢耐阴,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也比较迅速,种子萌发率良好,为扩大其资源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翅欲飞的白鹭花

白鹭是一种长得像鹳似的鸟,在南欧和亚洲发现有一种花竟然也有同样的名字,因为它酷似飞行的白鹭。

白鹭花,原名狭穗鹭兰,是非洲南部的一种本土植物,这种花是在地下生长,除了像肉般的花朵裸露在地面上,释放出一种尸体恶臭吸引着蜣螂、食尸甲虫。美丽鲜红花朵

的真实作用是一个陷阱,吸引甲虫们进入到花朵之中,然后将这些甲虫困起来直至死亡,它吸收甲虫尸体的营养成分。

白鹭花通常隐身于充当寄主的树丛中,人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只能通过其难闻的气味觅得其踪迹。非洲白鹭花,属于全球十六种“臭名昭著”的美丽植物之一,是一种大戟属植物。是非洲南部的一种本土植物,通常它生长在干旱贫瘠的沙漠地区,它在纳米比亚通常被称为草原型大戟属植物,是一种银灰色肉质灌木,最高可达两米,根茎如木头般坚硬,外形如蜂窝。豺和狒狒同南非科伊桑族人(Khoi-san)一样,会“泰然自若”地吃掉花上结出的果实,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当地人称其为“丛林人的色拉”.植物中理想的寄生关系是“中立寄生性”, 按照这种寄生关系,寄生植物会对寄主造成极少损害,或者不造成任何损害。大戟属植物是幸运的,它散发着恶臭,具有“中立寄生性”的花不会对其造成一点伤害。

###峨眉含笑

峨眉含笑为含笑花属,属内之植物近约50 种,其性较不耐寒,故大都散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理区,而中国原产者即多达三十余种,主产于南方各省诸如江西南部、广东、福建以及台湾一带之山坡地,野生形态者多半混生于南方的阔叶树林中。现台湾全省各地均有栽种,但多半集中于桃园、彰化、埔里与台南,以盆栽销售为主,庭园造景次之。在园艺用途上主要是栽植2 ~3 米之小型含笑花灌木,作为庭园中备供观赏暨散发香气之植物,当花苞膨大而外苞行将裂解脱落时,所采摘下的含笑花气味最为香浓。

峨眉含笑为常绿乔木,高达20 米,胸径达40 厘米;树皮灰色或灰绿色,光滑。叶革质,倒卵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7 ~15 厘米,宽3 ~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微被白霜,侧脉8 ~13 对;叶柄长1.5 ~4 厘米,具托叶痕。花单生叶腋,直径5 ~7.5 厘米,淡黄色;花被片9 ~ 12 枚,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3 ~ 5 厘米,宽1 ~3 厘米,先端圆或钝尖,愈向内者愈小;雄蕊多数,花药长1 ~ 1.2 厘米,花丝淡绿色,长2 ~4 毫米;心皮多数,淡绿色,密被短细毛,每心皮内有胚珠1 ~14 枚,仅部分心皮发育。穗状果序下垂,长15 ~ 25 厘米;成熟心皮紫红色,几无柄,倒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5 ~ 3.5 厘米,顶端有短成熟后两瓣开裂。峨眉含笑分布于四川盆地边缘岷江上游的灌县、什邡,青衣江流域的荥经、雅安、峨嵋、洪雅,大渡河下游的峨边、沐川,以及东南部的古蔺、南川与湖北西部利川等地。生于海拔700 ~1600 米的森林中。

峨嵋含笑为中国特有种,分布范围狭窄,且呈零星散生。由于材质优良,常成为滥伐对象。现分布区植株已越来越少,又因其结实甚少,更新困难,将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陷入灭绝的危险,为残遗树种。对于研究木兰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区系等有科学价值。木材为制车、船、家具、乐器、图版、雕刻等良材;花、叶含芳香油,可提浸膏;树皮和花均可入药;种子油供工业用;树形美观,花美丽芳香,可供庭园观赏,也可作适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濒危品种。是城市绿化名贵树种,获世博会园林植物铜奖。

###“光头”罗汉松

罗汉松是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罗汉松科中较常见的种类,多栽培供观赏。罗汉松神奇有趣的是,在夏季雌树的叶腋内,会结出一个个小罗汉似的种子,种子上面的“光头”部分是一枚侧生胚珠,下面的种托好似罗汉的身体,种托处微微凸起的地方,又很像罗汉“合十”的双手。

罗汉松属常绿乔木,高达16 米,胸径60 厘米;树皮褐灰色或灰白色,鳞状开裂。叶螺旋状排列,辐射状散生,在小枝上端排列紧密,厚革质,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微弯,长4 ~ 10.5 厘米,宽5 ~ 10 毫米,先端圆或钝尖,基部窄成短柄,中脉两面隆

起,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单生或2 ~3 簇生叶腋,长3 ~5 厘米,几无梗,基部具数枚三角形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具梗。种子卵圆形,长8 ~ 10 毫米,直径约6 毫米;肉质种托与种子等长或近等长,成熟时红色或紫红色。松柏植物门罗汉松科的一属。

叶线形、披针形、椭圆形或鳞形,螺旋状排列,近对生或对生,有时基部扭转排成两列。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或分枝,单生或簇生叶腋,雌球花通常单生叶腋或苞腋,有数枚螺旋状着生或交互对生的苞片,最上部的苞腋有1 套被生1枚倒生胚珠,套被与珠被合生,花后套被增厚成肉质假种皮,苞片发育成肥厚或稍肥厚的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全部为肉质假种皮所包,生于肉质种托上或梗端。罗汉松科的化石出现于晚三叠世。现存的罗汉松科植物共7 属约13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南温带地区,在南半球分布最多。其中罗汉松属种类最多,次为陆均松属,约20 种。中国产陆均松属1 种,即陆均松(产海南岛)。罗汉松属植物的木材材质细致均匀,纹理直,有光泽,硬度适中,干后不裂,易加工,耐腐力强,供作乐器、文具、雕刻、农具、家具、建筑、桥梁、船舰等用。

###姿态优美的七子花

七子花是中国特有的忍冬科单种属植物,七子花是落叶小乔木,高达7 米;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幼枝略呈四棱形,红褐色。叶对生,厚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7 ~16 厘米,宽4 ~8.5 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呈心形,近基3 出脉, 3 脉近平行,全缘或微波状,下面脉上被柔毛;叶柄长5 ~15 毫米。圆锥花序顶生,长达15 厘米。由多数密集呈头状的穗状花序组成;穗状花序有12 轮,每轮有7 朵花,包括1 对有3 朵花的聚伞花序和1 朵顶生的单花,外面包有10 ~12 枚鳞片状苞片和小苞片,小苞片各对形状大小不等,最外一对有缺刻;萼筒长约2 毫米,被白色刚毛,萼齿5 枚,长圆形;花冠白色,稍芳香,筒状漏斗形,外面密生倒向短柔毛,裂片5 枚,近唇形;雄蕊5 枚,子房下位, 3 室,仅1 室能育。果为瘦果状核果,长圆形,长1 ~1.5 厘米,外具10 条纵棱和疏生糙毛,冠以宿存而增大的5 萼裂片,裂片紫红色。

七子花姿态优美,花期长;树干洁白、光滑,可与紫薇媲美;花形奇特,花色红白相间,繁花集于长花序,远望酷似群蜂采蜜,甚为奇观。七子花可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七子花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的大盘山、北山、天台山以及泾县、宣城等地区,在模式标本产地———湖北兴山已不存在七子花了。

七子花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先后被列入中国被子植物关键类群中高度濒危种类和中国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优先保护的物种。

###“仙草”灵芝

灵芝草别名赤芝、木灵芝、高砂。菌盖扁形或肾形,直径5 ~ 15 厘米,厚0.5 ~ 2 厘米;盖面黄褐色,变为红褐色,具有漆状光泽的皮壳,有同心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或平截,往往稍后卷。菌肉木栓质,近白色至淡褐色,厚可达1 厘米。管口白色或淡褐色,每毫米4 ~5 个,管孔圆形。菌管一层,长0.1 ~1厘米,近白色,后变为浅褐色。菌柄侧生,罕偏生,长可达19 厘米或更长,粗1 ~ 4 厘米,紫褐色,有漆状光泽。孢子卵圆形,顶端截形,双层壁,内壁褐色布有小疣,外壁无色,光滑。生于阔叶树树根和木桩旁,为高温型腐生真菌,喜高温、高湿、散射光的环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全世界广泛分布。

灵芝“仙草”

灵芝是一种坚硬、多孢子和微带苦涩的菌类植物。现在野生的灵芝已经很少见,大多数都是人工种植的。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

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灵芝的药用价值

灵芝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但现代文献及所见标本,多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中药味甘,性温,有滋补强壮,健脑安神,利尿,解毒的功效。中药治虚劳、气喘、头晕、失眠、慢性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不良、肾盂肾炎、慢性肝炎、毒菌中毒。 ###独叶草

独叶草,多年生小草本,高3 ~ 10 厘米。基生叶,叉指状分裂,叶脉开放二歧式。花单生,萼片花瓣状,花瓣缺。瘦果狭倒披针形。叶常1 片基生,心状圆形,宽3.5 ~7 厘米, 5 全裂,中、侧裂片断浅裂,下面的裂片不等2 深裂,顶部边缘有小牙齿,下面粉绿色;脉序开放二叉分歧;叶柄长5 ~ 11 厘米,单花,花葶高7 ~ 12.5 厘米;花被片(4-) 5 ~ 6 (-7)枚,淡绿色,卵形,长5 ~7.5 毫米,顶端渐尖,基部狭且具线状紫斑;退化雄蕊(-3) 5 ~ 8 枚;心皮3 ~7 (-9)枚,长约1.4 毫米,种子白色,扁椭圆形,长3 ~ 3.5 毫米。在繁花似锦、枝繁叶茂的植物世界中,独叶草是最孤独的。论花,它只有一朵,数叶,仅有一片,真是“独花独叶一根草”.根据蜜汁在整个花期中的分泌情况,独叶草的花期可分为4 个时期:分泌前期,为花开放后的第1 ~2 日,花药均未开裂,不育雄蕊表面干燥;旺盛期,为花开放后的第3 ~8 日,花药陆续开裂,蜜汁分泌旺盛,不育雄蕊腹面可见透明液滴;湿润期,为花开放后的第9 ~15 日,多数花药开裂后,蜜汁分泌量明显减少,不育雄蕊仅表面湿润;干涸期,为花开放后的15 日以后,花期即将结束时,散粉完毕,蜜汁停止分泌,不育雄蕊表面干燥。当蜜汁充足时,昆虫访花频率最高可达每小时2.7 次(包括所有访花昆虫),蜜汁分泌的各个时期,昆虫访花频率也不一样。

独叶草是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生于海拔2750 ~3900 米处的林下,对研究被子植物的进化和该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意义,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赤柏松

赤柏松也叫紫杉,为红豆杉科的常绿乔木。它和我们经常见到的松树一样,属于裸子植物。高可达17 米。最粗的树干直径达80 厘米。倒卵形的树冠有如白杨树一般的矫健,红褐色的树皮又比白杨树更增添了几分风采。针形叶表面深绿色,背面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叶中脉向两侧叶面突起。紫杉是极好的观赏树木,常在海拔500 ~1000 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分散生长。我国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东部山区和辽宁东部都有分布。

紫杉的生存现状

紫杉是雌雄异株的裸子植物,每年春暖花开的5 月,淡黄绿色的雄球花成簇地挂满枝头,最有趣的是,它的每粒种子外边都有一个杯状、亮红色的假种皮,远远望去,犹如绿树间点缀着无数颗红玛瑙石,艳丽夺目。紫杉有如此鲜艳的种子,是红豆杉科独有的一大特征。但是,由于紫杉的生长习性为分散式生长,又是裸子植物,繁殖也很缓慢,再加上近年来人们的乱砍滥伐,现已濒临灭绝。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已迫在眉睫。

紫杉的药用价值

紫杉材质优良,适于作建筑、机械、乐器、雕刻等用材,也是造纸的好材料。同时,它的树皮和种皮均可提制天然食用色素,用于食品加工。它的叶子可制成中药,有通经利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心悸亢进和高血压等症。

特别是近些年,科学家们成功地从紫杉的叶中提制出了一种有效的抗癌成分。

经临床验证,此成分对治疗癌症普遍有效,并且对特定的几类癌症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在现代医学所攻克的癌症难关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羊角槭

羊角槭属槭树科,落叶乔木,高15 米,胸径60 厘米,主干力带扭曲状;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具发达的木栓;小枝圆柱形,嫩枝淡紫色或紫绿色,被褐色或淡黄色短柔毛。叶具乳汁长7 ~9 厘米,宽6 ~7 厘米,基部近心形或近截形, 5 裂。中裂片长于侧裂片,基部的裂片钝尖或不发育,裂片边缘波状,叶柄长4 ~ 7 厘米。花序顶生,伞房圆锥状;花杂性;萼片5 枚,绿色,长3.5 ~4 毫米;花瓣5 枚,淡绿色,短于萼片;雄蕊8 枚,着生于花盘上。果为小坚果,扁平,近于圆形,直径1 ~ 1.2 厘米,翅长圆形,宽1 ~ 1.2 厘米,两侧近于平行,连同小坚果长3 ~4 厘米,近水平张开或稍反卷。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生于海拔750 ~900 米的疏林内。

羊角槭分布区的气候多雾而潮湿,年平均温12℃左右,在初秋(9 月份)多阴天,相对湿度可达94%, 年降水量约1600 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pH 值4 ~ 5.为中性偏阳树种,常生于以紫楠、绵椆、香果树为优势种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叶芽3 月下旬开始萌动, 4 月展叶,花于4 月下旬开放,小坚果于9 月下旬至10 月成熟, 10 月下旬至12 月中旬落叶。种子不孕率高,发芽率低。用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在弱光下曝晒2 ~3 天,脱翅后,即可播种。秋播种子可在翌年4 ~5 月发芽。如春插,种子需沙藏或袋藏过冬,但常因引起次生休眠,发芽期要推尺2 个月左右。一年生小苗平均高4 ~5 厘米。也可采用嫁接和扦插法繁殖。

羊角槭现仅存4 株,槭树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与产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系古老的残遗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瓣鳞花

瓣鳞花出汗是为了避免体内盐分过多而伤害自身。当“汗滴”从叶片表面蒸发掉时,叶片上留下一层洁白的盐霜,大风一刮,全部抖落地上。

瓣鳞花,一年生矮小草本,高5 ~ 16 厘米。叶小,常4 枚轮生。花小,粉红色。瓣鳞花科有4 属90 种,中国仅产1 属1 种。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成分的典型代表。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多生于海拔1200 ~ 1450 米处的盐化草甸中。

瓣鳞花的无性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劈裂式生长,是瓣鳞花自然更新的主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由茎部向地表发生弯曲,被地表浮沙覆盖后由茎尖处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一般在资源较贫乏、随机干扰程度高的条件下瓣鳞花以劈裂生长形成的环状集群为主;反之,以枝条下垂形成新植株为主。调查中发现瓣鳞花的劈裂生长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时,首先茎从基部到根部发生多次劈裂,使主根形成多条,以后地上的茎部也相应发生分裂而形成多个独立的植株;另一种是茎基部以上的部位先发生纵裂,而根部后发生分离,分裂形成的几个部分由于遇到的小环境不同,有的枯死了,有的存活下来,继续生长,最后形成几个独立的植株,因此瓣鳞花往往形成环状的集群。对采于不同地段的即将劈裂的过渡状态的植株观察时发现,前一种类型的瓣鳞花多生长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段,而后一种类型的瓣鳞花多生长在坡底或地势相对低洼等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中,这一现象说明水分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劈裂生长的发生过程,而在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情况下,风力和温度等外部条件对地上部分的劈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瓣鳞花对雨水的依赖性和敏感性很强,常以“假死”的方式度过环境恶劣时期,并保持春、秋两次开花的习性,其种群的繁衍以营养繁殖类型为主,劈裂生长又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很可能是其远祖逐渐适应现代荒漠干旱气候条件的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