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

要(试行)

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对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运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教育、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于体育学习活动之中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基本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一

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

第四条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及高职高专的专业特性制定的。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设置与结构

第五条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打破原有的院(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各校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数应不少于8个;学生接受同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年。

第七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专业(群)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开设体育选修课。对部分因病、因伤、肢体残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体育课程。

第八条要强化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体育锻炼工作的管理,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落实。

第九条应努力将公共体育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社团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化管理,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和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条选择和确定体育课程内容,应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实现健身性、实效性、科学性、人文性、职业准备性的有机统一。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以身体练习为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体育兴趣、地域、气候、场馆设施以及专业(群)等特点选择课程内容,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内容在课内的体现,提高课程对学生健康的促进作用;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素质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反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病康复体育处方和职业综合素养。

第十一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体育理论课时数占体育总课程的比例在10%左右。

第十二条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加强教法与对学法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五、课程建设

第十三条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完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体育师资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第十四条学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体育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制定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加强对体育教学过程控制和评价,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5人左右为宜。

第十五条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家和省市优质、开放共享型课程资源,提升课程信息化、网络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水平。

第十六条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统一规划与组织。鼓励各校采用“教指委”推荐的高职高专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着“一纲多本”和“保证质量”的原则,教材主编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各地、各校不得选用未经“教指委”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校自行编写的体育讲义,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年。

六、组织与保障

第十七条学校应按核定的生师比配备合格的体育专任教师,外聘体育教师人数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体育教师应享受与校内其它学科老师同等的课酬、工作量补贴等待遇。学校应确保每年度体育教师服装等其它劳动保障条件。

体育教师应及时准确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汇总、上报工作,并开展结果分析以及促进对策研究,学校应参照每个体育教学班不少于8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计酬。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厅[2004]6号)及有关规定进行场地器材的规划和建设,国家及各省市示范性、骨干类高职院校应达到发展配备类标准。采取措施提高体育场地、器材与设施的利用率,合理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满足体育课程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

第十九条学校应为体育课程提供基本的运行费用,单独设立体育教学专项经费,除体育固定资产、大型运动竞赛投入外,每年度生均日常体育维护费不少于学校生均经费的4%。

第二十条学校要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管理,建立学校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完善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等科学管理。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完善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卫生所(医务室)等部门与体育教学部门共同构建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类社团(俱乐部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的保障机制和协作机制。体育教师人数超过10人的院校应将体育教学部门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部门。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二条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态度与运动参与、体能素质与职业体能、运动技能、健全人格与体育素质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书面考核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注重过程评价,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及学生参与纳入课程化管理阳光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情况)情况,也应反映评价结果之中。

第二十三条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专业(群)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五条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工作,以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的主要条目应纳入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之中,向社会公示。

七、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职业(专科)类院校,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于本纲要。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宋孝彬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以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创新 中国在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适应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不仅将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也将为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贡献了宝贵经验。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脱离实际,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探索更新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所支配,为一定的教学目所服务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等职业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至用,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缺陷需要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的灌输法,它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体育与健康作为高中学历阶段一门综合类公共必修课程,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力求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的内容、方法、原理等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的主旨功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传授最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技术和方法,以及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帮助学生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 (一)课程理念 1.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立足于“大健康”观,并通过科学锻炼和传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使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体魄,以及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服务。 2.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本课程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人的成长、人的价值观、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并通过构建自主、探究和合作等新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提升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品位服务。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本课程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通过对“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法则的认识和体验,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符合职业道德的文化态度、法制观念,以及艰苦创业的竞争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服务。 4.适应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本课程要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力求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除需要做到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程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均衡选择基础性、传统性、实用性、健身类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还应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办法,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促使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二)课程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动参与、增强体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职业素质等七个方面,构建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要素在内,且能够体现素质教育和职业特点的目标体系。为了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将通过课程设置模块化,来设定基础模块中的必选内容,选择拓展模块A中有利于健身娱乐和便于开展的选项内容,以及拓展模块B中对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有利的限选内容。 三、课程目标与体系 (一)课程的总目标 通过为本课程安排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与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促进健康、调节心理、团队合作、学会生存、美化生活、职业生涯的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学会组织运动竞赛、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和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增强对个人职业健康水平和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具有维护公众健康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经常性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运动习惯,逐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践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建设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学经验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1.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教育倾向依然存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办学目标,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在课程开发方面,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即从普高学科体系到能力本位体系,再到工作过程体系。但是,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至今仍停留在对学科体系的改良上面。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更

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总之,“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整体的课程模式未能实现根本的变革,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重知识理论,轻能力和工作过程,学生毕业后不少所学的知识无法在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运用,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却没有学。因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转变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观念,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该说,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课题,但影响这一项攻坚课程推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思路。 2.培养实践型、适用型、发展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强 只要留意目前的新闻即可发现,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仅具有一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广的适应面,又要有突出的特色、专长。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数量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必须洞察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二、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 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中职体育的教学计划

中职体育的教学计划 导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希望接下来xx分享的,大家能够喜欢! 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来开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状态。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上,必须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倍增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在激烈竞争的岗位或职业转换中脱颖而出。 (二)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职业体能要求需要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企业员工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身体是前提和保障。企业员

工能否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更多的是从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考虑,除了对专业技能和熟练程度提出要求外,也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如航运要求游泳技能,电力要求攀爬能力,机械工程类要求身体力量等。可见,中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加迫切,特别是采用与职业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紧迫,这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三)社会发展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 社会适应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适应力最重要的就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涉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体育教育就要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上起到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 二、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 中职体育教学要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使学生体质、体育能力、体育意识、身心健康都得到健康发展。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把所学习专业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规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5.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译文达意、通顺,格式恰当。 一般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

[整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初稿.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征求意见稿)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体育与健康作为高中学历阶段一门综合类公共必修课程,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力求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的内容、方法、原理等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的主旨功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传授最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技术和方法,以及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帮助学生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 (一)课程理念 1.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立足于“大健康”观,并通过科学锻炼和传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使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提高他们

的健康意识和体魄,以及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服务。 2.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本课程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人的成长、人的价值观、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并通过构建自主、探究和合作等新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提升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品位服务。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本课程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通过对“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法则的认识和体验,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符合职业道德的文化态度、法制观念,以及艰苦创业的竞争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服务。 4.适应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本课程要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力求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除需要做到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程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均衡选择基础性、传统性、实用性、健身类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还应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办法,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努力促使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 1 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二)课程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中职体育教学

如何上好中职体育课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年龄大部分生处于15-17岁之间,正是生理及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及人生目标模糊,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心理往往存在明显缺陷,与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健康为方向、以养成科学锻炼为目标的宗旨。我们职中体育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意识,形成运用科学方法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形成建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才有方向。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与保证。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精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选项教学,也就是选择学生感兴趣并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一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际选择教学项目,二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要求教师选择教学内容。选项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性,这是激发学生学好体育的基本前提。 (2)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对技术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学生要求要有

所不同,避免体质好、水平高的学生索然无味,影响其积极性,也避免体质差、水平低的学生感觉吃力,产生厌学情绪。当然分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水平低的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进步了,可以到更高层次学习。 3.改革教学方法。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现代教育逐渐运用并扩展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国家大力投资和发展各种职业教育,使得各级职业院校拥有了相对完备的现代教学设施,中职体育课应该有条件依靠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2)利用游戏竞赛。游戏竞赛可以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融入到一些趣味性强,组织简单,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游戏竞赛中,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情境学习有所认识。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语言表情、插图、音乐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体育教学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在教学组织上,教师要力求创立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以情感为纽带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也表现也在生活上。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至关重要,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平等相处,要

高等职业教育教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2004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检验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门接触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是第一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目的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中西文稿件处理软件word 及电子表格简单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电子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主要服务功能的使用。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也为后续其他课程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同时还是走上社会后专业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二是通过规定的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4、基本掌握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 5、基本掌握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

中职体育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 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南方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紧紧围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主题,将体育与健康有机融合,在介绍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处理好体育技能、健康知识、卫生保健、体育欣赏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突出人文体育精神。 三 学情分析 这个专业是我校学生中文化素质较好的一个专业,同时对基础文化的学习也是较为重视的一个专业,学生课程比较繁忙、作业较多、学业压力比较大,那么对体育锻炼可能会有一定的忽视,本堂客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知识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让身体素质满足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

四 教学目标 学生的年龄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体育文化教育,向学根据生传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安全和保健知识,使学生掌握一般运动技能和运动生理知识,不断扩大对体育文化领域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体育欣赏水平与运动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健康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体魄,通过积极引导和创设条件,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态度,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毅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体育技能 2、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 3、增加适应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以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体育项目 教学难点:1、影响学生的社会心理 2、规范行为规范 3、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 年10 月试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9 年10 月试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高职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全国高等职业 专科 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 要(试行) 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高职高专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对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体育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体育课程是寓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掌握与运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教育、职业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于体育学习活动之中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基本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素质;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 第四条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及高职高专的专业特性制定的。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知识素养、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观赏能力,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利用体育的手段,掌握发展职业体能的方法,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与体育康复的方法,促进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课程设置与结构 第五条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列入课表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评奖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讨论稿)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此作为各校组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所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一、教学性质和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鉴于各地区以及院校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高职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要。 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是每个毕业生应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是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两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 1.词汇:掌握28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个积极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300个与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 2.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基本正确地加以运用。 3.听力理解: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 语速为每分钟110词左右。 4.口头表达: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 5.阅读理解: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浅易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常见的简短应用文,如信函、通知、图表及简单的使用说明等。 6.书面表达:能就一般性话题在30分钟内写出80词左右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如表格、简历、通知、信函等。格式恰当,语句基本正确,表达清楚。

基于职业教育先导的高职体育课教学创新

基于职业教育先导的高职体育课教学创新 发表时间:2018-09-06T15:10:24.3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80期作者:曹希鹏[导读]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206 摘要: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的德智体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为导向,通过高职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从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对基于职业教育先导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进行介绍。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问题的关注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高校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现阶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的考核,也会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严格的考核。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课程的设置,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英式教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在运动会或是体育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比较忽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完全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忽视,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教学的方法得不到创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也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这一教学目标,使得教师对于体育教学比较忽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以讲解为主,教学的过程比较机械化,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进而使得体育教学的锻炼效果得不到体现,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基于职业教育先导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1.教师转变教学的观念,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促进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但目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选拔,不仅仅是关注其专业能力的高低,同时还会对其身体素质进行考察。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全能型人才,教师就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体育课程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2.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展开教学,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也就导致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而在职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都有全面地了解,根据学生的差异展开教学,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男生大部分都比较喜欢篮球,而女生则比较喜欢跳绳、健美操等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展开差异性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的运动器材,然后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活动,利用体育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体育技能和个人才能,并设定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3.加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职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体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对学生更全面的教育。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以职业教育为先导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对体育运动技巧进行探索。比如在进行排球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颠球的技巧进行探索,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途径。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职业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原则,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展开对学生的教育。基于职业教育先导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首先就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并根据对学生的禅意展开教学,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徐先军论职业教育为先导的中职体育教育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8),225-226。 [2]占勇试论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6),106-109。 [3]孙磊王海燕张硕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分析[J].赢未来,2017,(5),0026-002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