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行走民间的歌者——中国孩子 周云蓬

行走民间的歌者——中国孩子 周云蓬

行走民间的歌者——中国孩子 周云蓬
行走民间的歌者——中国孩子 周云蓬

行走民间的歌者——中国孩子周云蓬

张娟:在我们的讲座之前,让我们为远在四川的朋友们沉默悼念一分钟为他们祝福(全场默哀一分钟),谢谢大家,希望我们的祝福可以送到灾区。下面请周云蓬老师为我们讲述他的音乐故事。

很荣幸天下讲坛为我提供了这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今天我也请来了我的朋友,很优秀的民谣歌手——刘东明。这一次主要是介绍新民谣在中国的现状,并为大家演唱一些新民谣。

新民谣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因为讲述新民谣是在地震之前定的,所以有些东西会有变化,歌曲也并完全等于娱乐。中国现在所说的新民谣实际是被媒体冠以的,我理解是为了区别于大陆及台湾的校园民谣。大陆在90年代有校园民谣,现在新民谣的群体还不像校园民谣那么广泛,她的音乐题材和反映的东西要更广一些。

因为校园民谣是学校的风花雪月和个人的哀愁,而新民谣有一些社会的批判还有一些类似《花儿》这样歌曲的重新诞生和变异,唱新民谣的大多数人是从生活中的点滴挣扎出来的,比如万晓利年轻的时候在邯郸一个白酒厂上班,小河先是参军后来又在北京一个琴行打工,我是在街头卖唱的,我们成分相对复杂一点,所以音乐让我们反映的生活会更广阔。我觉得其起点是在三里屯一家“河”酒吧,是西北的野孩子乐队开的,那个酒吧环境特别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上去唱歌,不像别的酒吧商业味浓。每个礼拜三和四都有民谣演出,象现在很活跃的万晓利、小河、王娟、IZ、赵老大他们,当年很活跃于河酒吧,而且这个酒吧台上和台下距离很近,没有像商业酒吧的包装。所以我觉得那算是新民谣的胚胎,因为大家在那里玩得特别高兴,也培养了大批受众群体。后来“河”酒吧倒闭了,我们就在无名高地演出,那里每个周二都是新民谣,免门票大家可以随便看。基本上我们在那里演了两年,一是普及了这种音乐,二是自己也得到了锻炼,怎么和听众沟通,自己的歌曲如何经受市场的检验和人们的评判。而河酒吧倒闭是因为不具备更多商业的机制,比方说很多学生(没有钱)是在外面买了啤酒,进来看演出,喝完了再出去买带进来边喝边看演出。这样虽然气氛很好,但是在三里屯房租很贵,两三年后乐队也就支付不起费用倒闭了。

新民谣名词来源于05年5月小河在798工厂搞了一场新民谣音乐节,最早的提法就是那次,音乐节搞的很好,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二点,参加的人也特别全,有小河,王娟,王晓利,苏高穷,小土豆,马木尔,钟力锋等,相当于一次集体亮相。因为演出成功媒体后来关注他们的时候就称新民谣了。到了06年这种音乐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当初属于饭后甜点,配菜(像皮蛋豆腐一样的级别),因为本身不错,媒体关注也多了,就逐渐发展变成了正餐一样(如水煮鱼之类的)。而且,小河和晓利在河酒吧时签约“摩登天空”录了两张现场演出专辑《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和《走过来走过去》,效果也特别好,传播很广泛。06年的时候我获得了百事音乐风云榜的好几项提名,这就是对新民谣的关注度上升,还有华语音乐节有个华语民谣艺人奖,万晓利07年就获得这个奖,算是被媒体终于承认了。07年在深圳张小波策划了一个民谣音乐节,一个体育馆几千人的大型演出(大家以前都是在酒吧的小型场所演出)。

今年第二期李皖(著名的乐评人)在《读书》上登了一篇文章,比喻2007

是中国的民谣年(《同一战壕里的先锋、小可爱与新民歌——中国民谣的2007年》天下溪注),我的《中国孩子》,台湾的胡德夫,“野火乐集”等出了好多的民谣唱片,《读书》属于比较严肃学者型的杂志,说明民谣开始影响到社会精英学者们也在关心,在某种程度上,跃出了地下的范围,开始渗入到社会科学中(比如大学教授,关注社会学的人),这是我们一首歌一首歌的唱,一点一点的换出来的。我觉得新民谣不是越火越好(媒体的操作太多了,盛名之下不可久居),最终决定的还是作品本身,这是最扎实和最有说服力的。

新民谣音乐的特点与风格

首先是土地性,这是区别于校园民谣的。歌手都是在寻找一种土地性,向着一个土地的回归,我刚才说的野孩子乐队,创始人是张佺,小索(索文俊),他们都是来自于甘肃和青海的,他们经常去黄土高原和甘南,致力于对花儿的收集,自己积累了很多素材(有别于之前什么西北十大歌王的翻唱),好多花儿是改了曲,填上自己的词,比如他们的一首《生活在地下》,“北京北京不是我的家,我才知道只有劳动的人是最穷的”。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有我们现在很活跃的宁夏的苏阳,他们最早是搞重金属音乐,我去过他家,他的妻子是银川秦腔剧团的(台柱型演员)。当年苏阳不喜欢秦腔,觉得太土了,后来突然改变了,埋头于秦腔的收集和花儿,后来他出的《贤良》多是来源于宁夏的花儿素材。去年我们去银川演出的时候,苏阳带着我们看秦腔剧团演出(农村庙会性质的演出),他想让自己的音乐回归那里,做尝试看音乐是否会被认可,可是到农村后很尴尬。人们不认识他,虽然他说“我不要钱,可以白演”,人们还是愿意听秦腔,比较尴尬,但苏阳总想把民谣回归到农村,酒吧的受众群体是很小的,既然是民谣,最终还是要让民间真正的接受。我去年在广东乳源的南岭森林公园,那里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当时邀请我去,在一个文革时修建做批斗的礼堂给老人和孩子做演出。那次感觉很好,虽然沟通有点障碍(毕竟我们在酒吧演出习惯了)但是我觉得这样回归的尝试要有,因为民间广阔的土地,一方面是物质时空的界定,一方面更是心理的界定。

野孩子乐队创作的作品是很西北但又不全是花儿,很有自己风格的音乐。这就应该是民谣音乐的第一个属性——土地性。我先为大家唱一首野孩子的《黄河谣》,是张佺写的。因为乐队成员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兰州,所以写作了这首,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演唱省略)

野孩子乐队有两个主唱:张佺和小索,小索前几年因胃癌去世了。我们每年10月30日都聚集在一起演出纪念他。他们都是来源于土地,后来到了城市里漂(兰州、北京的酒吧里给别人干活)但是都是对土地重新的认识,算是寻根。我们搞音乐的曾经很痴迷于西方的一些东西,比如鲍勃·迪伦、甲壳虫,转了一圈以后,发现最能让自己战栗的旋律应该还是来源于身边土地的音乐,唱这样的音乐才会让自己热血沸腾。

下面请我的朋友刘东明演唱他的《芒种》。

(刘东明)关于歌曲《芒种》,芒种就是麦子成熟的节气,我唱的就是很老的时候收割麦子的场景。(演唱省略)

(周云蓬)新民谣第二特点是:批判。批判和赞美就是硬币的两面,当自己批判时也是在赞美,而当赞美某种事物时又是在批判。鲍勃·迪伦时代,他们民谣主题是反越战(基于社会运动);中国古代也有,《诗经》当年被采集来就是政府为了了解民间的想法,这就是其中的功能,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就

是看到阶级问题、土地问题有点激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就是讲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做交易,女人觉得男人其实就是想勾引她。这个故事可能就是统治者发现最近社会有一些骗子,需要治理一下。《诗经》就是通过民间的歌谣让政府了解老百姓的想法。《诗经》更是伟大的诗歌,超越了其本身的形象,已经作为艺术形象存在了。我觉得批判和赞美要融合为音乐性,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30年代左联反对的张爱玲《倾城之恋.》,沈从文《边城》等,我觉得那才更具持久性和艺术性,作品不应该仅承载宣传性,而最终是审美性的。一个歌曲只有批判性没有艺术性,那么它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新民谣批判性是很多的,小河录了一张专辑叫《老刘》,是根据《北京晚报》一个老人自杀的故事写的。歌词就是老刘有个女儿,偶尔来看看他,他跳楼了,把衣服蒙在头上,为了血不溅在地上……很普通的词,没有介入一点自己的观点(没有“老牛真悲惨啊,他的女儿呢真不孝顺啊”等等),而且曲子旋律很美,感觉是童谣一样,但是内容则是惨烈的。不要有误区:艺术有艺术的表达,批判才会让人想得更多,除去对社会伦常的看法,自己想得更远,在美丽的旋律中有一种悲凉。晓利当年有一首《下岗了》,我的《失业之歌》,还有我去年出的《中国孩子》(克拉玛依的火灾,沙兰镇的洪水,成都一个妈妈吸毒让孩子饿死在家里)我在写这些歌的时候没有想到那么宏大的气势,完全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看完报道后,心里觉得受不了有个东西堵在那里,必须写成一首歌,这样我从生理上也畅快一些。在网上有些人说有些煽情迎合大众心理,扩大关注点等,可是我不同意,中国人们对这些事的关注还不足对超女那样熟悉,克拉玛依的火灾,好多人不知道,但大家作为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也该知道让领导先走的事情。从自私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事有一天也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而且这个事情未来还会有,我在参加《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领袖的活动时说:中国将来还会有火灾,还会有先儿童而走的领导,但是希望先领导而走的口号被杜绝掉(这种口号太耻辱)我们的音乐做的很微薄,只是记录一下,也谈不上如何批判,不是什么武器的批判或者批判的武器。只是用音乐传播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事,这是最基本的属性。但是还是要音乐好听,我把克拉玛依的火灾叙述得再惨烈,人们不喜欢听也不行,最终要有审美性和音乐性。

说到赞美性,像小娟的音乐做得非常好,在北广、北大搞过演出,他们的音乐就是很美好、乐观的,人们一看到就会觉得幸福,那种赞美反过来也是在批判什么东西,他们有一首《我的家》(“青草圈起来的小地方……”),特别简单而且美好的歌词。民谣音乐写赞美写批判并不冲突,就像鲁迅和胡适相互敌对了一辈子,但是他们却做了一件事情,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一个在敲击这个社会,一个是在宽容,期待改良。任何社会都需要两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古代阴阳,需要一阴一阳平衡来发展,按照中医来说,阳胜和阴胜都是一种病态,因此批判和赞美在社会上就应该并存。我的第一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更多的是对个人的赞美,但是第二张《中国孩子》(里面的黄金周,买房子)类似于一种批判,而且当唱《买房子》的时候,人们都感觉写进了心里。东明写了一首奥运会关于鸟巢的歌,也算是纪实,每个人都有提出自己意见的自由。

(刘东明)《鸟巢》这首歌借鉴了北京琴书的形式,琴书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我只能算借鉴了其中的形式。(演唱省略)

(周云蓬)这种音乐是可以大家对等交流的,不是压迫性强的东西,社会上越来越多我类似天下系的民间组织,让更多的人有了话语权(我们之前的话语权大多是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媒体反射回来的,但实际上真正普通人的话语权没有被

体现出来)。民谣算是一种方式,不是那种被包装的东西,起码包装也是轻装和简装的,呵呵。

再请东明唱一首美好的歌曲吧,《校园时光》(演唱省略)

(刘东明)我们都有少年时光,等大了再去回想就会感觉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演唱省略)

(周云蓬)我自己觉得民谣的第三个特点是诗性。诗性不仅仅是诗歌的味道,诗歌只是诗性的一小部分,厨师或者木匠都可以有诗性,我觉得诗性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是对于有限的时空有超越的东西,诗性把批判和赞美统一到一起,把土地和其他割裂的东西统一到一起。比如《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里面有植物,有土地,有爱情,全部都融合在一起组成了诗性,那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像鲍勃·迪伦,他的名字就来源于崇拜的自白派诗人Dylan Thomas,其他好多人,如保罗·西蒙,他们的歌词写得像诗歌一样非常优美,这可能是最高的境界不容易达到,但这应该是一种方向。不能说只要反映了现实就好,应该向高的境界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也是大众的,但她既具有大众性,又有诗性。所以说,最终是诗性,这需要个人不要很功利的去探索。功利是艺术家最难以克制的,它会变身很多形式:你想流传后世,你想做一个批判英雄等等。和大家在一块,希望大家听,但是又不能完全看大家的脸色,因为大家也是需要互相改变互相带动的,完全的迎合是对听众的侮辱,对听众的智商及欣赏水平的怀疑。我们需要关注别人心里的想法,也需要坚持自己的东西,这种平衡很难做到。

民谣音乐现在的一些问题

解放之后音乐缺乏一种世俗社会的土壤。世俗比如解放前的天桥,大栅栏,或者上海的某种东西。表面一看是藏污纳垢,存在很多陋习,但是真的是一片土壤,人民可以在那里表现自己缺点的土壤。

解放以后,人民就没有一种可以抒发自己心情的地方,很多东西都憋在心里,时间长了要么憋出病来,要么憋出暴力倾向。所以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世俗的土壤,更多的天桥出现。现在的民谣大多寄生在酒吧,偶尔有商业的活动,但是就是缺少一个根据地,酒吧是种移植过来的东西,觉得酒吧是消费比较高的地方,胡同里的民间又去不起,所以说这种土壤没有得到完备,音乐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过几年或几代后,受众人群越来越多,土壤得到改良,就象当年天桥的相声一样,听的人多了,酒吧的消费低一点,更多人不仅仅去找情调的东西,听音乐的人会更多一些。

关于募捐

在6月1号,我、东明、张玮玮两个好朋友准备搞一次地震灾区义演,因为我们觉得既然不能去现场搬东西出力,那么能唱歌的就唱唱。对于现在募捐,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比如钱我们就想直接捐到被损坏的学校的重建或者对那些孤儿。我们不想把钱直接扔在那里,其他的不管,只是心理得到安慰,那只是募捐了一半。募捐者应该有知情权,我给你一块钱,我就要知道你买了什么。现在全国这么多的钱捐了,就该有知情权,地震那么多学校倒了,我的钱是用到哪一块了呢?我们希望把钱直接用到学校那里,希望找到合适的民间组织,能承载一种任务。今天我带了自己的专辑《中国孩子》和前几年编的民间刊物《堤岸》,一会义卖,将收入由天下溪讲坛带给灾区需要的人们。

下面就和大家交流吧。

问题1:您唱的《沉默如谜的呼吸》里面有一大段名字,我不知道这个意思是什么?

周云蓬:当初写名字不是为了纪念,就是拓宽音乐的形式。名字对于我都是半熟半不熟的,王世内,彭康……边缘性的人物,有一些是我编出来的名字,还有一些是我不熟的只见过一两次的朋友,我想属于意识流的开阔。每一个名字就给你一种信息,每一个信息就给你不同的对音乐的诠释。

问题2:请周老师说说现在的生活状态。

周云蓬:我每天在家就是练练琴,写写东西,看看书,偶尔有演出(两个礼拜或者一个月一次,我的信息都贴在豆瓣周云蓬小组了)。我喜欢旅行,呵呵,被人冠以流浪的名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但是我们哪里流浪了?出去都是坐火车,不是当年阿炳那种生活。去过两次西藏,一次是从兰州,格尔木那里去的,每次走回来都觉得心情很好很开阔,把在北京养出的毒素都在路上散去了。我喜欢西藏,也喜欢云南,那里很多乡村很有意思,像我去不是去收集民歌,就是喝点米酒,在客栈住着,最起码对于我民歌是靠遇到的,不是可以收集的。首先是生活,然后是艺术,我看过杜尚的访谈录,问他最早的作品,他说“我最早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生活没有意思,艺术的源泉在哪里?生活的手段和乐趣都不会高过生活本身。有的时候还是出于自身的状态。

问题3:关于下一张专辑的时间。

我不确定,现在基本属于自产自销,状态好的话,应该在年底的样子。

问题4:怎么去酝酿一首歌?

我的歌都是酿出来的。比方说前几天有人问我,四川地震你能不能写出歌来呢?我说我写不出来。我唱《中国孩子》,是在1994年看到的新闻报道,心里特别赌,可是堵就堵着,忙别的事情去了。但是这个事情在心里,后来看到别的报道,这个东西长期在心里形成情绪,在某个偶然的时候就出来了,很自然的。我认为至少对于我,这样酿出来的歌曲,在心里酿着,某天走在哪条路上,吃了个什么菜,东西就冒出来了。就像生孩子一样,越高级的生命孕育后代的时间越长,这里面是有道理的,作品需要从身体里出来,每个人不一样,痛苦、悲凉,各种感情都是在心里酿了很多年,酸甜苦辣都融合进去了,一点点出来的东西。

问题5:最近周云蓬阅读的书,最喜欢的三首歌。

我在看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通向黑夜的漫漫旅程》,以前看过,但是现在重新看。还有重读雨果的《九三年》,我都是看以前看的。另外还有比如中国汉朝的《古诗十九首》,我认为这是比唐诗更好的中国诗歌。非常的古朴,没有个人虚荣在里面。

最喜欢的歌,前几天台湾的民谣歌手林生祥,罗思容他们演出,我觉得特别好。最喜欢的也不太好说。

问题6:我们所说的旅行,我们去到一个地方,会通过看来观察周围的景色。周云蓬怎么旅行的?如何感受的?

现在中国的的城市都很雷同,而其中的不同,你走了很多城市,沙里淘金,才有那么少量的不一样。去了一个地方,当地方言啊,这些都是中国的感觉,我出去旅行注重的是在当地生活,不是跑到名胜古迹就满足了。我是去谋生的,我在拉萨住了半年根本就没有去布达拉宫,但却可以通过找工作感觉到这个地方。像你在北京生活,你是不是在感受北京,你想不感觉都不行,你只要生活,什么感觉就都来了,不要把自己当观光客,生活,一点一点就了解了这个城市。

问题7:周云蓬的回归

我们95年刚来的时候听的是打口带音乐,当找到一张甲壳虫的打口带时象获得了一个感觉就像九阴真经一样的东西很珍惜。那时候信息封闭,对那种音乐的渴求强。感觉西方的音乐的确比我们好,传统的古典音乐基础好。但是年纪大了,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再好的西方音乐,没有血液的感觉,但是大陆的和台湾的好音乐我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里面也有血缘的因素吧。我看过鲍勃·迪伦的传记,他推崇的一句话“你只能写你最熟悉的东西”。

问题8:平时自己哼的歌是自己的吗?

不是自己的,有时候也会是流行歌曲。就流行音乐来说,流传广泛就不知觉哼起来,我自己角度不是很喜欢流行音乐,但是你不喜欢不能反对别人的选择,不同的人,多有些音乐形式是对的。

问题9:民谣歌手的扮演角色

一个人扮演的角色还是和环境有关。当年国民党要修水库,后来都反对,反对党上台,是不是有一个政治的原因,那么水库就修不了,比如台湾有李敖,大陆的环境允许产生这样的人吗?不要把太多的责任加在民谣歌手脆弱的肩膀上,只有环境允许了,我们的哲学音乐环境都好了,才可以要求这些。台湾的音乐的确做的好,值得学习,还有个人的信念很坚定,很值得学习。

问题10:《诗经》是民谣的起源吗?

《诗经》算是民谣的起源,她当时是有曲子的,只是后来失传了。

问题11:歌曲重要的是什么?形式要大于内容吗?

我说的是民谣里面的批判和赞美前提还是有好的旋律。如果一个音乐不美,不好听,即使赞美全人类也没有价值。音乐不见得有形式和内容的区别,形式和内容有区别吗?我们的教育有误区,形式必须符合内容,你能说歌词是内容,曲子是形式吗?他也是一种内容,是一种灵魂。不能那么说,那么还有无词的音乐呢。比如交响乐,所以首先是音乐性其次是承载的意义。

问题12:据说您象个隐士一样生活在京郊是吗?现在生活与之前相比安逸了,会不会丧失了一点批判的精神呢?有没有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时候?一直都很平和吗?

我现在住在雍和宫那边,但是不见得安静。我觉得心境还是自己的,现在在哪里都一样。心远地自偏。

也许是丧失了一定的批判精神。但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没有批判了,我不能找茬去批判,安逸的时候就写安逸的。这主要是真诚的表达。我也并没有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时候,我看不顺眼的基本别人也看不顺眼,我也不是特别的玩世不恭,就像克拉玛依的大火,很多事情是有底线的。

另:梁晓燕老师的倡议

占用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主要是和现在地震救灾的事情有关。

最近民间和NGO领域里有一些朋友,正好今天想把我们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很着急、焦虑,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该往哪里去。每天都有很多志愿者打电话来问“我们能做什么,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另外NGO领域的朋友们觉得我们是不是行动不够,我们还应该如何去行动。我们最近也有一些讨论,有些想法想与大家交流。

其实现在是刚开始的阶段,我们和台湾、日本曾经遭遇过大地震的一些民间

组织沟通后,他们都说实际最需要帮助的过程至少是2个月。这2个月之间,第一拨是救人(大约10天),10天后因为人生存的希望已经很少了,大部队将会放弃,这个时候就会转到第二拨。刚刚在北川的志愿者给我发了一个短信,那里1万人的一个镇,能走的已经走了,尸体腐烂的气味开始糜烂,志愿者必须要带口罩,瘟疫传播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所以必须从灾难的现场撤出。第一拨强有力的去救人并不是NGO民间所长,这需要非常高的组织能力和针对性。而第二拨是志愿者及民间组织可以发挥作用的时候,甚至越到后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能够发挥作用及期待他们发出作用的声音会更大。

从下周开始,我们有一些民间组织会发起志愿者的招募,经过一定的培训,组织化,我们会找到救助点去做心理关怀、困境的疏导及儿童的帮助工作。这些工作是人对人的工作,需要志愿者有良好的素质,耐心,之后会安排志愿者进行轮流的定期志愿工作。所以今天想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给我们,从下周开始,我们会进行阶段培训,安排好批次,在一些特定的点(民间组织都很小,不可能包打天下)联系更多的组织及个人去有目的有方向的做事。

从前方传来的消息说,因为镜头、传媒的关注,一些急需的东西都涌到了那里。而有很多人想做,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只能根据传媒的消息。现在就出现了明显的现象,人多物资多的地方已经开始堆积了,而有大量的地方没有人关注,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希望各个民间组织根据自己在四川的原有工作地点结合,先去找到确定的点,落实这些地点后,我们会请志愿者进行轮换式的工作。

现在从政府来说,也担心没有组织的志愿者去了,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志愿者本身遇到的问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因此,我们想能不能有一些更有组织性、更有训练及思想准备的志愿者,知道我们去是干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干。这样至少维持2个月。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达到救助的目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没有住的地方了,所有的财物都没有。现在灾区的衣物是大量需要,在四川大厦一层设立了一个救助点,大家可以往那里送,那边会组织立即送往灾区。一件衣服淋雨已经三、四天了,之后还是穿这件衣服,很快天气就要热了,而身上的衣服已经很脏了,因此急需平常的衣物。这不是救灾,救人。这是去救助难民,救助难民的事情政府现在很难做全面,因此需要民间组织发挥自己的力量。接下来需要面对灾民的常态去工作,因此需要大家的建议,我们该如何把事情做的更好。如果有愿意成为志愿者的,在下周,在自然之友和天下溪的网站上会出现如何招募志愿者,大家可以到网上查看如何报名(最晚在星期二可以出来)。

问题1:招募的志愿者是要到四川去服务吗?这样会限制到很多人的报名。

是的,这只能是有时间的,这完全需要自己来安排时间。在北京我们也有一个讨论,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可以在各个社区来推动:我们点上蜡烛,写上挽联,大家围坐一圈为遇难者祝福,也为我们的关爱之心有一个体现。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昨天我们坐在外面的时候,用蜡烛点了一个“5。12”,前面放了一张“安息吧,5。12遇难者”(2个组织10几个人)旁边马上就有很多路人走过这里来看,然后就有人和我们一起坐下来加入。其实大家都是希望表达,希望有所行动。其实这种简单的行动对大家都是很好的,同时觉得,这也是我们社会凝聚的一种表现。

另外在北京做志愿者,很多事情很难做,毕竟我们这里不是灾区,真正想做事情就要去四川,因此也希望可以多上一些前线信息传递的网站了解情况。有一个网站叫“https://www.docsj.com/doc/4a13245553.html,”大家可以去看。另外我们希望组织志愿者去需要的地

方做一些有准备的工作。

问题2:医护志愿者如何去?医院是否有需求?医护的志愿者可以不通过个人而通过一些组织前往?

境外的一些组织培训会参与进来。另外医院的志愿者我们了解到,如果他本人是医院的,那么医院是不允许他请假的。

现在灾区都有可能发生疫情(大的体育馆住很多的人),对内的志愿者需要一些专业的培训。一些台湾的志愿者现在已经和我们联系说,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台湾9。21地震时,民间组织发挥了很好,很有创造性,有针对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会在培训时邀请他们来做一些分享。

问题3:现在可能政府的力度比较强,可能他们能做的会比较多;而后期可能就需要民间组织来发挥一些作用,很细微的人对人的工作。周老师也是希望可以直接到点上去做一些事情。

问题4:政府是否允许民间的志愿者去做大量的工作呢?

我们联系当中也出现,现在政府已经希望大家不要再往汶川和都江堰去了,现在那里已经人满为患,影响了营救效率了。可是我们最应该去的地方,不是那些地方(一些重灾区,在聚光灯下的地区)。其实灾情在很大一个区域内,14日有一位独立调查南水北调的地质学家杨勇,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灾区有60-80%的人群居住在偏僻恶劣的高山农村,但目前传媒报道中看不到这些人群的状况,这对国内外对整个灾情的了解是很不全面的,对救灾也会丧失时机。这是一个数百万的人群,建议媒体的报道要更加深入,灾害的公示要更加全面,政府的视角也应该更广泛一些。”他当时在成都,听说地震后就马上去了都江堰,到了都江堰就直奔危机状况的紫坪铺水库,在沿途走过的地方看到大量的村庄需要救助。

问题5:我想杨先生这条短信的言外之意是说希望NGO可以让更多的媒体、政府、专业救助的队伍注意到这些灰色地区情况。招募志愿者只是一种手段。

这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医护人员的长处是救死扶伤。而越到后面越有很多很平常的事情需要做,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去做这些事情,医护人员应该去做他们更应该做的,这时会有大量的事情,希望志愿者去做。我们也在呼吁媒体的关注,这条短信我已经发了不下几十个给媒体的朋友,提醒大家去关注。但提醒是提醒,做我们还需要去做。

中国历史趣味智力题测试十题带答案

中国历史趣味智力题测试十题带答案 中国历史趣味智力题一、考孔子 孔夫子周游列国,一日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盘坐在大道当中,不让马车通过。 少年说:我叫项橐,听说孔老先生是圣人,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 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 项橐立起,朝孔子拱拱手,然后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觉得这顽童真问得古怪,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 项橐咯咯地笑了,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道出4物。孔夫子面红耳赤,慨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 后人把这个故事编入了启蒙读物《三字经》,叫昔仲尼,师项橐。 请问:项橐说的是哪4物 二、鲁班修庙 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匠鲁班十几岁就投师学艺,跟着师傅到南山密林中去修香岩寺。 一天,鲁班陪师傅在山上游看,走到古柏和怪石跟前,师傅说:古树怪石,真真少见! 鲁班说:若在石上再建座庙,就更好了。 师傅看鲁班说:好!你就在这儿修建成一百一十一座庙吧!

师傅这么一说,鲁班愣住了,心想:这儿虽有一块巨大的怪石,但哪里能容得下这么多庙啊 一连两天,鲁班都想不出如何修,愁得他茶饭不香。 这天早饭后,鲁班又坐在古柏下,看着那巨大的怪石发愁。忽然他眼睛一亮,高兴地自语道:师傅说的一百一十一座庙能修啦! 鲁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后,师傅夸他聪明,肯动脑筋。 请问:鲁班是怎样想的呢 三、华佗治病 东汉末年,有个太守得了不能进食的重病,就请华佗来医治。 华佗给太守切脉之后,既没有开药方,又没有用针灸,不声不响地就走了。 太守以为招待不周,赶忙送去财礼,请吃酒席。华佗见礼就收,见酒就吃,但就是不开药方。 一晃10多天过去了,太守让儿子去问华佗,而华佗却带着钱财走了,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骂道:无耻太守,枉活人间! 可是当太守这封信以后,他的病却好了。 趣味智力题及答案1. 一溜十仨缸,担二八斗糠,缸缸都装满,不许有剩糠。 问:每个缸平均装多少糠 2. 鸡狗四十九,一百条腿地上走。 问:多少只鸡多少只狗 3. 一百和尚一百馍,大和尚一个吃仨,小和尚仨吃一个。 问: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 4. 黄瓜一担,孩子一院,每人一根黄瓜,一个孩子没有黄瓜,两个孩子一根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值得每个儿童一读的书 本书作者陈卫平,是台湾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 本书以近百篇精彩故事、上千幅插画贯串上古至现代的中国历史,为儿童描绘一个完整具体的轮廓,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因果相结合,叙史故事化、新鲜的文字妙喻再加上写实精美的插画,足以唤起儿童对历史的兴趣;精彩有趣的故事不仅带给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真实的历史更给孩子思考与判断的智慧,是一部让孩子认识自己、喜欢历史、见贤思齐的经典巨作。 听前辈们说多阅读历史故事、英雄传记等作品,对塑造孩子勇敢、胸怀开阔、富于责任感的精神尤为必要,但困惑也随之而来:我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一本好的历史书给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把长长的历史通俗地讲给孩子听。看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套书后,发现书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书中的内容就是自己想带给孩子的好东西,值得一读。 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书中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亲看的,一篇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在写给父母的序里写了这本书定位的高度、编写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写给孩子的序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虽没有完全读完,但两篇序已然打动我的心,只有真心爱儿童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思来编排历史书。他不去罗列浩瀚的史实,不做狭隘的忠君爱国的宣教,试图借史引导孩子具有开阔的胸襟进而拥有丰富的内心,引导孩子多元思考。仅仅读过序,便已被他俘虏。 记得以前读书时的历史书,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读完一个个历史故事,但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全套书共14册,从开天辟地到民初中国,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书里有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艺术,列举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四大发明、精美瓷器等等,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尤其是书里的“说来听听”,更是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如果你是岳飞,你会如何"?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 该书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同一般。书中的成语故事也会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夸父追日、仓颉造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逆不道、富丽堂皇、烽火戏诸侯、倾国倾城、管鲍之交、祸国殃民“, 一个个故事述说着事件和典故的来龙去脉,使人印象深刻,不用死记硬背。 古人云,以史为鉴。阅读历史,不是非要让我们知道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哪一位历史人物干了点啥,而是让我们学习古人的道德品质,智慧谋略;让历史的影响在孩子心中潜移默化、悄悄扎根,在掌握历史变迁的脉络的同时,也能从多元的角度去获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那套书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的历史书,从此也就知道了林汉达,看了他写的其他的历史故事集,可惜的是从1962年出版第一本《春 秋故事》后,又接着写了《战国故事》《西汉故事》,写到第四本《东汉故事》,文革开始了,写作就中断了。第五本实 际上他的《三国故事新编》遗稿缩编而成,他要写到新中国建立的愿望没有实现。不过,偶尔我想,要是文革中(林 先生1972年在校对周总理交代的一项译稿的过程中突发心 脏病去世)他也写了历史故事,会不会送到当时的“历史观” 更大的影响,那还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吗?本书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为向全国小学生介绍本书,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和新阅读研究所共同开展一项“讲书”的公益项目,将 书目中的好书用不同的方式录制下来,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这本书拟邀请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讲述自己喜欢的历史故 事或者历史人物,基本素材从本书中选择。 参加的同学都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好书若干本。 报名时间:6月15日前 录制时间:6月16日---7月15日 报名方式:跟帖或邮件发至qq邮箱138999527@https://www.docsj.com/doc/4a13245553.html,, 或私信@一慢二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精装 名家彩绘插图(刘继卣、董天野等)(以下文字选自《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新阅读研究所编)《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由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林汉达编写的一部历史故事集。作者把取材于正史,用浅显、规范的语言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故事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中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历史是严肃的,但也鲜活。打开这本书,目录是我们而顺序的成语故事,如千金一叹、一鼓作气、老马识途等,商鞅、秦始皇、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逐一登场,穿越时空,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戏剧。共读建议: 1、本书是一本历史故事集,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字数较多,书本也比较厚。建议阅读时可以从自己熟悉的故事入手。 2、要鼓励学生与家长、老师或伙伴分享读到的历史故事,交流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 3、本书有不同的版本,本书有绘画大师的插图,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欣赏画作,体会人物精神,感受中国画白描手法的魅力。延伸活动: 1、我喜欢的历史故事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_心得体会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一) 三年级二班褚凯乔妈妈 常听前辈们说多阅读历史故事、英雄传记等作品,对塑造孩子勇敢、胸怀开阔、富于责任感的精神尤为必要,但困惑也随之而来:我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一本好的历史书给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把长长的历史通俗地讲给孩子听。看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套书后,发现书里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书中的内容就是自己想带给孩子的好东西,值得一读。 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书中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亲看的,一篇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在写给父母的序里写了这本书定位的高度、编写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写给孩子的序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虽没有完全读完,但两篇序已然打动我的心,只有真心爱儿童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思来编排历史书。他不去罗列浩瀚的史实,不做狭隘的忠君爱国的宣教,试图借史引导孩子具有开阔的胸襟进而拥有丰富的内心,引导孩子多元思考。仅仅读过序,便已被他俘虏。 记得以前读书时的历史书,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读完一个个历史故事,但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全套书共14册,从开天辟地到民初中国,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书里有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艺术,列举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四大发明、精美瓷器等等,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尤其是书里的"说来听听",更是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如果你是岳飞,你会如何" 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 该书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同一般。书中的成语故事也会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夸父追日、仓颉造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中国历史第四册综合测试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强制没收 D、全部购买- 2.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一五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工矿业B.农业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 5.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 7.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8.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9.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10.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下列运动中,与这一主旨不相符的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 “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2、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这种行为属于()A.瞎指挥B.“共产风” C.高指标D.浮夸风 13、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14.在一届人大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15.“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成立 B. 抗美援朝的胜利

关于正能量中国梦的作文四篇

关于正能量中国梦的作文四篇 正能量一词突然走红,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高密度传播,引起社会的不少热议。正能量的基本表现为积极、乐观、真诚、勇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正能量中国梦的作文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关于正能量中国梦的作文一中华文明源远长,竞相传递正能量。 催人奋进兴华夏,健康乐观载希望。 心存感恩筑和谐,肩负责任争向上。 细微之处见真情,传统美德勇担当。 “正能量”,在2012年是经常被引用的一个词。起初,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这两句话也成了时下网络最热门的句子,“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我们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材料中一张张温情卡片传递着的是正能量。因为有了路

人对收报老人的关爱,才令老人心生感恩,因为有了老人对路人的关爱,才有了这一张张承载着温情与感动的卡片,这正是爱的循环,也是和谐的基础,这和当下中国倡导和谐,倡导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是极为吻合的。 关于正能量中国梦的作文二很多人都认为如今的社会是黑暗的,在现在的社会中只有无穷的压力和说不尽的烦恼,那么这些人可以说是带有负能量的人,他们需要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其实很多人和事都有正能量,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让他人获得正能量,让他人健康、积极、乐观,让他人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 老师在传递正能量,他们用知识传递正能量。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赞美老师的话有太多太多,但是老师真的只有教给你知识这么简单吗?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传递着一种正能量,他们告诉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有五彩斑斓的一切,带你发现你平时所忽略的那些细节,为你带来平时所体会不到的快乐。老师传递着一种特殊的正能量,让我们从书中获得知识,乐趣,从而以一个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霍金在传递正能量,他用行为传递正能量。霍金,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作文网https://www.docsj.com/doc/4a13245553.html,/只能瘫“坐”在轮椅中,仅有一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导读: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老汉粘蝉)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 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

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智慧小语】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有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tán)子,生性至孝,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商南县鹿城中学八(7)姚琦 “正能量”是当今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名词,在我看来,正能量就像阳光一般和煦又简单;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在,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了“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中国梦,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描绘的关系民生大事的宏伟蓝图,宏大而充满激情,是亿万人民对生活的新期待。作为一名中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懂感恩,心向上,从小做乐观积极的阳光少年,就是传递新时期的正能量,汇聚简单而又伟大的中国梦。 在今天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北京大兴的摔童事件、山西临汾的男童挖眼事件、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少年犯罪报道让我们一度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人性如此的贪婪、冷漠和残忍?为什么通往真理的道路如此的曲折?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郭明义伯伯的事迹再一次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光有冷漠和残忍,更多的是正义和仁爱!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能仅从一面就妄下结论,这个世界,有黑暗也有阳光,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阳光与希望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只要我们打开心灵之窗,恪守道德底线,传承仁爱之心,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我们的身边就充满势不可挡的正能量。 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老师,在车祸来临的一刹那,义无反顾

中国历史故事-儿科之圣钱乙简介 钱乙的治病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儿科之圣钱乙简介钱乙的治病故事 儿科一直都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受到婴儿孩童身形小,没有长全,十分脆弱的原因,给小孩看病比给大人看病难多了。在现代社会,借助各种医学工具给小孩看病都是一个问题,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给小孩看病更是难上加难。 古代医者将儿科称为“哑科”,这是因为古代医学讲究的“望闻问切”,到了小孩这儿实行十分困难,从一个不晓事的小孩这儿得到有用的信息实在太难,就不用说据此治病了。 第一因为小儿脉微难见,诊察时又多惊啼,靠脉诊难以辨证;第二因为小孩喜怒无常,哭啼喜笑,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无法靠望诊给出答案;第三小孩到底年幼,各方面都没有成熟,五脏柔弱,病情反复无常,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乃至于失去性命。因为这些原因,在古代给小儿看病艰难无比。许多大夫面对儿童的病症无从下手,所以古代小时候许多孩子不等长大成人就最终夭折。 就是在这样一个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却有一位医生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不仅自创了一套给小儿看病的方法,还留下了不少病例和儿科医学著作。这个著名的儿科医生,就是在当时赫赫有名,在后世被尊为“儿科之圣”的钱乙。 公元1032年,钱乙在一个医学之家出生,父亲钱颖是一位精通医术的专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了。虽然父亲也是一位医生,但是钱乙的医术却并不是受父亲教导而成的,而是自己的姑父吕医生所教。 钱乙的父亲尽管医术了得,但是却洗好饮酒旅游。钱乙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出去旅游之后,便一去不复返,留下钱乙一人。 钱乙的姑妈此前嫁给了一位姓吕的医生,一直没有留下子嗣,又可怜钱乙孤身一人,于是便将钱乙接到吕家抚养。夫妻两人将钱乙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一直精心教导他的医术,给钱乙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一直到等到钱乙长大,两人才将钱乙父母的消息告诉他。钱乙得知自己的身

传递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梦想是水,它能浇出生命的苗;梦想是苗,它能长出参天的树;梦想是树,它能开出美丽的花;梦想是花,它能结出丰硕的果。正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能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正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能历经沧桑而信心不改;正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能从彷徨走向坚定,从迷茫走向成功。 习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两会”期间,习总书记更是多次提及“中国梦”。“中国梦”深刻地阐述了近代中国发展史的主题,巧妙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好愿望。“赶考”精神包含了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实干兴邦等丰富内容,是时时刻刻警示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中国梦”之于国家,就要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同样也有自己的梦。 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用手中的粉笔吟唱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让知识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生长。如今,梦想终于成真,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心情如此激动。然而,我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因为我是教师,是塑造灵魂的使者呀!多少责任,多少期望,都在我的身上。教育兴,国家兴,少年强,国家强。我深知,只有教育进步了,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成就国家的腾飞与光荣,这就是我们教育者的“中国梦”。 为了实现这个“中国梦”,我们积极钻研教材教法,认真专注教学教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让每一节课都充满希望。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我正走在追梦的路上,追梦的路上,且行且思。记得班里有个女生特别内向,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说话。有一次,她交了一幅美术作品给我,画的名字叫做“我的梦想”。画里的她像一位美丽的公主,站在聚光灯下放声歌唱,享受大家的掌声,从画中我仿佛读懂了她的梦。元旦表演上,我拉着她的手走到表演的孩子们中间,她的脸涨得通红,她好开心,我第一次感受到她的声音是如此悦耳,她的眼神充满自信。她是那么地幸福,而我,也幸福着她的幸福。 我正走在赶考的路上,赶考的路上,追梦无止境。作为老师,我要像身边的赶考人一样,将满腔热忱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我要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梦的种子,我要传递给孩子们满满的正能量,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等到有一天,种子开花结果,他们小小的梦想串联起来构筑成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习总书记说得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我们坚信,只要十三亿中国人众志成城,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就在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面前。朋友们,让我们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这一天的到来吧!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第1册 第一课开天辟地 一、字 二、多音字 背模劲 三、词 开天辟地延伸 模样茂密 混浊 辽阔 黑沉沉 窟窿 滔滔洪水 混混沌沌 巍峨 稳固 四、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1、中国在哪一个陆地洲上(准备延伸:世界上共有几大洲几大洋)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准备延伸:第二三四呢分别有多少人) 3、地图上的中国像什么它的尾巴、冠和头颈、背部、腹部都是什么地形(准备延伸:艺术——绘制我的中国地图) 4、西方神话说谁创造了世界他创造世界用了几天每天都做了什么事情 5、传说中的盘古都做了哪些事情 6、传说中的女娲都做了哪些事情(准备延伸:表达——讲一讲神话传说故事)

第二课发现老祖宗一、字 二、多音字 正喝分 空 削 曾 三、词 蹒跚斑斓屏障哺育佩戴讲究 侵袭 喝彩 攀爬 结构 粗糙 庞然大物 吞噬 滚烫 猎取 舰艇 随心所欲 小心翼翼 四、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1、考古学家都是做什么的 2、根据考古学家发现的各种化石推论出地球上依序出现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3、请描述一下元谋人。如: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距今有多少年他们怎么走路会用哪些工具 4、请描述一下北京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距今多少年他们脑容量怎么样是高还是矮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吃什么生存 5、最后,再描述一下中国智人的代表山顶洞人。 6、第一位发现钻木取火的人被称作什么(准备延伸:表达——查一查和这个人有关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吧!)

一、字 二、多音字磨 三、词 鸡毛蒜皮箭镞 偶然 依赖 鼻祖改进 挖凿 居高临下 相继 绝迹 诞生 羡慕 得意洋洋 炫耀不已 粗糙 简陋 野蛮 酿造 酩酊大醉 四、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1、人们称谁是“农业和医药的鼻祖”他主要做过哪两件大事 2、“有巢氏”教大家了什么 3、“仰韶文化”是指哪个村人的生活他们距今多少年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房子是什么样的除了石头还会用什么烧陶器吃的肉从哪来穿什么做的衣服一家之主通常是男人还是女人 4、“河姆渡文化”是指哪个村人的生活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房子建在哪主要吃什么穿什么做的衣裳 5、哪个时代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石器时代 (准备延伸:艺术——根据这一课,一起来画个时间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冰河时代~青铜时代,再选出符合这个时代特点的图,剪下来拼贴在时间轴上)

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闻媒体人,我们都是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因子”,特别是在现在,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凝聚力量、奋力拼搏,我们新闻工作者更应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努力营造一个昂扬向上的良好舆论环境。 新闻工作者要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是时代发展的记录者,是先进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这是由我们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决定的。我们要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 新闻工作者要保持清醒头脑,为实现中国梦尽职尽责。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者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忠实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深入基层、农村一线,看看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把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好带回来,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作为新闻工作者,以什么角色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这是根本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要打造精品栏目,做出优秀电视新闻,同时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实现“中国梦”和实现“韩城梦”相结合,充分发扬“韩城精神”,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建设,始

终站在践行“中国梦”和“韩城梦”的前沿。无论时空如何变化,我们都应坚守社会责任,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担当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色,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有我们独特的视角,也肩负了自己的责任。从我的个人的工作实际来看,在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接触到大量关乎全市社会、经济民生、法治的新闻事件,我们要用镜头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为全市经济建设加油鼓劲,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展望未来,我将尽更大的努力,付出百倍的艰辛,投入在新闻事业中,推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新闻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综合统筹、编辑能力,使我市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各项工作。 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应找准社会责任的新闻落点,要坚持“走”、“转”、“改”的要求,用“政治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手法”,以“娓娓道来”的方式,真正把社会责任落实到电视屏幕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我坚信,只要努力工作,向着目标前进,我们的“中国梦”、“韩城梦”就一定可以实现。

十本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书,给孩子准备的书单!

十本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书,给孩子准备的书单!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小编今天给家长们十本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书籍,帮孩子们回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能够把很多大道理搞清楚。今人多读,不说修身治国平天下之事,单论为人与当今社会之风气,也必有益。请家长们一定看到最后哦,有惊喜~ 《幼学琼林》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弟子规· 增广贤文· 声律启蒙》 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训练儿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 千家诗· 人间词话· 诗品》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而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而下凝者为地。(混沌)赤作浑沌、浑敦、混沌,元气未分的样子,《太始经》上说,当天地尚未分别时,称为洪源,迷迷糊糊混合成一处,好像尚未成形的鸡蛋一样,黄白不分。(乾坤)易经卦名,乾为天,坤为地。(奠)是“定”字的意思。(凝)是冻结的意思。 《百家姓· 千家名》 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而且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要使用自己的名字。如填履历表时,要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在名片上要印上自己的名字,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自报家门”,在与朋友打电话时也要说出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名字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字经》 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 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能够协助孩子了 解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弟子规》《孝经》解读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蕴涵丰富的 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页页光辉的 篇章,犹如群星璀璨、光华四射。 《大学》、《中庸》 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 心为修身的方法。《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六韬》 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全 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相关战争和各方 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孟子》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 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 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具有重大影响。 《论语》

最全面的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最全面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测试题(答案) 本书是由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林汉达编写的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位置,前后一千零五十年。原先分为五本,现在合在一起出版为《中国历史故事集》。 作者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用浅显、规范的语言述说了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历史小故事。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关于作者: 林汉达先生(1900—1972),浙江慈溪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攻读民众教育系并获硕士学位。1945年底,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 林汉达先生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共达六十余种,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选择: 1.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B)战国故事 A.张仪 B.苏秦 C.靳尚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A)战国故事 A.秦始皇 B.炎帝 C.周幽王 3.利用老马识途,让将士们化险为夷的是:(C)春秋故事 A.孙膑 B.重耳 C.管仲 4.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是:(C)三国故事 A.曹操 B.刘邦 C.刘备 5.人们称秦越人为扁鹊的原因是:(A)战国故事 A.他治病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的神医扁鹊 B.他带兵打仗的本领强如同上古时代勇猛的扁鹊 C.他特别有学问如同上古时代博学的扁鹊 6.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的意思是:(B)战国故事 A.失败 B.背着 C.担负 7.“退避三舍”中的“一舍”有多少里?(A)春秋故事 A.三十里 B.五十里 C.一百里 8.提起赵括你会想到什么故事?(C)战国故事 A.完璧归赵 B.一鸣惊人 C.纸上谈兵 9.以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是:(B D)西汉故事 A.揭竿而起 B.破釜沉舟 C.暗渡陈仓 D.四面楚歌 10.这本书中历史故事的顺序是:(C) A.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三国故事 B.春秋故事三国故事东汉故事西汉故事战国故事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读后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又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假期快结束前看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书中谈的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其中有一个章节谈的是“自由与不自由”,刚才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不以为然,心想:有谁会愿意不自由呢?可当我看完时,才发现我想得太过简单了。书中指出:“我们现在做的某些决定可能减少我们将来所拥有的自由,有时还会毁灭我们的自由。”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启发读者的思维,芒谷尔先生吃蛋糕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他选择每天吃30块蛋糕,他觉得能选择自己心爱的美食,这很自由,但是长此下去,他将长成一个大胖子还有可能串多种严重疾病。看到这,我想:芒谷尔先生他这样做,确实是他的自由,可当他变成一个疾病多多的大胖子时,他就会失去许多的自由,比如:无法旅行,无法享用美食...... 同时,我想也到了作为学生的我们,如果现在贪图玩乐、追逐自由,不用功读书,确实一时会觉得很自由,但长大以后就无法凭学识和本领找到一份好工作,无法让自己生活得很好,想为孩子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想带孩子吃一顿丰盛的自助餐、想一家人去海外旅游,这些可能都将是比较困难的,那个时候还有自由的感觉吗?相反,如果现在静下心来学习,严格控制娱乐时间,或许会觉得有些不自由,因为毕竟贪玩是每个人的天性,但长大以后就有能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有质量,那才是更好的自由。这时,我又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现在我对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谈到了很多观点,如:公平与不公平、对与错、生与死。。。。。。每个观点都让我联想到了很多,而且我还边看边和爸爸妈妈讨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哲学,虽然我才只看了其中的两本,但是我想我应该已经喜欢上哲学了。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是台湾的陈卫平先生写的。这套书(全14册)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文字,描绘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这套书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章的末尾,都有“说来听听”这个栏目。它可以让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感想,丰富我们的想象力。 这14册书里的故事应有尽有:《知心的朋友》《远方的亲戚》《烽火戏诸侯》《唐人》等等。其中我比较喜欢《唐人》这一章。唐朝是一个很富强的朝代,到现在我们都因为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富兵强的朝代而感到骄傲。 但是唐朝一开始却很不光荣。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由于想要争夺皇位,竟然在玄武门这个地方把哥哥和弟弟都暗杀了,并且还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有人说如果李世民不这么做的话,长子和三子也会杀掉他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当时大儿子和三儿子已经想联合起来对付李世民了。 有些人怕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会是一个暴君,因为他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其实李世民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变得十分富强,连好多外国人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学习怎么写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通过真实历史故事的阅读,让孩子了解自己祖国过去的辉煌和屈辱,让历史著名人物的事迹丰富孩子的心灵,让历史故事的脉络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让孩子的内心因此而逐渐宽容、强大、丰富、智慧,风林网络小编整理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怎么写”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怎么写 读了《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我的读后感是: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有文字的时代,可以把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记录的清清楚楚,《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没有文字的时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张开嘴巴把历史讲给后代听。人们把这种传递方式叫做“口头历史”。但是“口头历史”不能完全相信,讲故事的人总是会添酱油,黑说成白,五根指头说成六根指头,信不信就由你啦!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据说,盘古的身体有九里长,盘古以自己的躯体改天换地,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读后感《《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读后感》。盘古天天死死地撑着天和地,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可以这么说,盘古为整个宇宙做得奉献非常大。 大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夏启登台,拉开了——“家天下”的揭幕式。 禹是一个轰轰烈烈的部落大首领,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人,却总是平平常常的死去。常言道,国一日不可无君。大禹的儿子夏启登上台后,就建立了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扑朔迷离的王朝。 夏启是一个残暴的暴君,整天在宫中吃喝玩乐,大臣们劝告他也不听,弄得很多大臣都愤愤不平。 我们不能像夏启这么残暴,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最后,通过阅读《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这本书的内容,深深感到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悠久和曲折的。做为中国人的我将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梦传递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中国梦传递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传递正能量演讲稿:中国梦传递青春正能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流星虽然易逝,但是它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传递青春的正能量,让我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青春的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踏实认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奉献出我们的青春,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我们青春正能量的传递。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传递青春的正能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 是的,古今中外的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来形容和赞美青春,青春是满腔的热血,是激情与渴望,是活泼泼的思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附丽于使命的奉献、开拓和进取。每当我面对校园里和我一样年轻的莘莘学子,他们每天忙碌而充实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我就明白了:青春是永不言败的责任,是为着实现14亿人几千年来的中国梦的使命! 想起革命时代,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织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之图。林则徐用虎门销烟的实际行动响应了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鲁迅用犀利而有正能量的文字发出了狂人的呐喊: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写下了壮丽诗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周恩来用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诠释了什么才是青春的正能量:没错!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就是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作为一名最强烈触碰时代前沿和民族跳动脉搏的在校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肩负使命,才无愧于自己光彩照人的青春呢? 我们应该明白,拥有使命的青春是奋发向前、无所畏惧的,也是所向无敌的,而青春需要正能量的支撑,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支撑,我们才会义无反顾地挥洒自己的青春,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今天的我们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冉冉升起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在校学子一步一步去努力实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短暂时光,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技能水平,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努力锤炼优良品德,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当我们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事业、时代的事业紧紧相连,我们所创造的青春才将永恒!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今天,我站在这里,以青春的名义进行演讲,我们是这个时代最朝气蓬勃的青春使者,我们为自己代言!请大家大胆地鼓掌,用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蒙:无知。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