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3章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

(一)独特的言语形式

1.观念

看重文学作品在言语形式或篇章修辞方面的独到之处,认为言语形式或篇章修辞方面的特色是风格的根本所在。

2.思路

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的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1.观念

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

2.思路

从主体根据的角度把风格看做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显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只看到内心表现的一面,忽视外在表达,还不能完全理解风格。

(三)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1.观念

主体内在依据和篇章修辞之外的角度,即强调风格是主体与对象相契合时呈现出来的特色。

2.思路

风格必须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对应性的角度,或者说主体要去迎取、去契合对象的角度上去理解。

(四)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1.观念

这是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

2.思路

风格作为一种审美标志,作为时代精神和艺术趣味的多样性体现,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达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审美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持久的美的愉悦。

二、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一)文学风格的定义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定义的要点:

(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

1.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1)三者关系

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而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把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区别开来

①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当它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甚至体裁等的影响。

(3)把创作个性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人格区别开来

①日常个性人皆有之,人格则是在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人格,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创作个性却并非人所尽有,它是茌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世俗生活往往为俗世功利所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精神的想象活动往往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③日常个性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另外缘自后天环境中的习得,而创作个性则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2.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1)日常个性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转变为创作个性,才可能在作品中形成独

特的艺术风貌。

(2)三者的转化

创作实践外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审美升华(艺术人格)形式化(艺术独创性)(3)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也要在审美中得到升华之后才能化入作品的风

格之中。

(4)题材对象方面的特点、体裁类别方面的要求、技巧形式方面的规则等客观因素,也都必须由作家的独特的审美个性所把握、浸润、渗透、点化和整合,才能成为文学风格的构成要素。

(三)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

(1)精神个性的差异是文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方面。

(2)独创性来自于对象的特征,而对象的特征来自于创造者的主体性。

(3)文学风格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

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式和方式。

(四)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

1.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都是由“言语”组织而成的。中性的语言素材经过编码后,不但传递了信息,而且带有感情色调,从而体现了风格特征。

(2)不同作家喜爱使用某些词语及句式,其频率的疏密也会各不相同。

2.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风格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体制、样式、类型中,只有在恰当的文体中才能呈现出作家的创作个性。

(2)“文体”的三个层次

①体裁

体裁是风格的基础,不同的体裁要求与之相应的风格,选择特定的体裁也就规定了相应的风格。同样的体裁,风格又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②语体

a.语体的含义

语体是作家根据对各方情势的研判和理解后,在大体确定的体裁中,进一步地通过语言、艺术手法和各类技巧设计体现出来的一种在内在的语气、声音、意态、文脉、格调上的更具特征性的体式或体势。

b.语体的分类

语体可分为品格之格与体格之格。“体格之格”,大体类似于体栽,而“品格之格”,也即作家自由地实现了“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后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体势和语体,更为充分地体现创作个性。

③风格

a.含义

风格主要指作家的创造性在文体创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它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趋于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b.风格的形成

作家独创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摆脱、自成一家。

三、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1.简分法

中国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也有“虚”与“实”、“奇”与“正”等二分法,但以刚柔两字分类影响最大,并且源远流长。

2.繁分法

(1)较繁的分类法始于刘勰,其《文心雕龙·体性》归纳文学的风格有“八体”。

(2)唐代诗歌空前繁荣,对诗歌各种风格类型的理论探索大为加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类,建立了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格分类的模型。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1.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作为一个有修养的读者,尤其是作为一个鉴赏家和评论家,应广泛涉猎,这样才能遍识各种风格之美。

2.研究风格的审美价值应注意

(1)风格美是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的。

(2)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四、文学风格与文化

(一)文学风格与时代

1.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的因素,表现出时代性。

2.文学的时代风格

文学的时代风格,是指作家怍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1)时代风格主要是指从历史和社会高度把握的、只属于这个时代而不属于其他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

(2)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的影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3)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这在一些跨世纪、跨时代的作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文学风格与民族

(1)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2)在好的文学译作中,尽管一民族的语言转换成另一民族的语言,但仍然可以看到原作的民族特点,这是因为民族风格不仅见诸作品的语言,而且体现在一切方面,如题材、主题、气质和韵味,以及作品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三)文学风格与地域

(1)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

(2)地域文化不仅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而且与在此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忉相关。

(四)文学风格与流派

1.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情况

(1)自觉是自然形成的,既无组织,也无纲领,甚至可能是跨时代、跨国界的。

(2)不自觉是以结社的形式出现的,有组织,有纲领,甚至有刊物和出版社,这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

2.流派风格的含义

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相关文档